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6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更新时间:2023-04-27 05: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1 页,共 72 页

目录

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6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6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7 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6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31 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6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4 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6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58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2 页,共 72 页 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6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一)

说明:仿真模拟试题是根据本校该考试科目历年考研真题题型及出题难度,结合常考侧重点,精心整理编写,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是考研必备参考资料。

——————————————————————————————————————————

一、概念题

1. 双向传播

【答案】双向传播是指存在着反馈和互动机制的传播活动。在双向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而言,人类的传播活动均具有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有强弱之分。对话、打电话或计算机通信等属于双向性较强的传播活动,而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

2. 讯息

【答案】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文告”等等,它是与信息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一般而言,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3. 信息爆炸

【答案】信息爆炸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它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结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4. 双重行动模式

【答案】双重行动模式是由巴斯提出的,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和补充的信息传播模式。巴斯将“个体把关人”的研究从对单个新闻加工者的研究拓宽为对明显分为两类的多重“把关人”的研究,所谓的双重行动是针对新闻把关活动的两个部分而言的。巴斯把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纭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第_部分的把关活动是新闻加工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新闻媒介输出的所有信息都要经过这道重要关口。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3 页,共 72 页 5. 媒介事件

【答案】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

①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事件;

②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媒介事件具有二个特点:

①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

②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 ③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相当的“知名度”。

6. 抽样

【答案】抽样是指一种以概率论为基础,按随机原则从被研究的总体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估计和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非全面统计调查方法。抽样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针对调查对象的性质、研究目的和工作条件的不同随机抽样通常采取四种形式:①简单随机抽样一一按总体原有状况,不加任何限制,保证各个单位以及单位的各种组合都同等可能被抽到;②等距抽样一一在己排有一定顺序的总体单位中,每隔一定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观察;③分类抽样一一根据事先了解将总体单位预先分类,使各类之内的单位性质尽量接近,从每类之内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调查单位,共同组成样本;④整群抽样一一以包含若干调查单位的群作为抽样单位进行抽选。

二、简答题

7. 有哪些因素可以区分意见领袖与追随者?

【答案】(1)研究者总结认为,下列因素将意见领袖与其追随者区分开来

①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其人为谁)

价值观的人格化,是指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许多追随者学习效仿的榜样。被影响的人仰慕他,并期盼尽可能和他一样。

②能力(其人的知识)

意见领袖在其具备领导资格的领域里必须被公认为是见多识广或称职能干的人。那些对自己所谈问题一无所知的人,其意见很难受到关注。

③关键社会位置(其人所知的人)

关键社会位置实际上包含两种社会关系:a.意见领袖在本群体内认识的人;b.在本群体之外认识的可以为本群体成员关心的话题提供信息的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4 页,共 72 页 (2)较多的社会联系

①即使是一个既为他人所竭力效仿又称职能干的人,若他试图在某个领域获得意见领袖资格,也还得让该领域有兴趣的人能够与其接触交往。作为一个意见领袖,不能没有追随者。

②如果一个人与群体之外有较多的社会联系,因而相应地能给群体成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意见,那这个人非常适合作意见领袖。这一点在许多领域(政治、医疗、农业及其他)里都得到证实。

(3)更多地接触相关媒介

①研究者发现,意见领袖比其追随者更多地接触与其影响范围相关的媒介。

②意见领袖更多地接触媒介,也许仅仅是一个特殊的事例,证实了一个更普通的论断: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通过一切合适的媒介将本群体与社会环境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

8.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符,也称为副语言。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一般来说,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速度快慢等等,写成文字都是一样的,体现不出区别。但是,声调的高低大小、语气的和蔼生硬等等,都具有特定的意义,起着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甚至文字的笔迹也可以反映出传播者的许多背景材料,例如书写人的个性、教育程度、修养以及写字时的心情等等。

(2)月卜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由于它们也能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体态语言”。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它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果上述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言符号的辅助物,那么第三类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日本传播学者林进有这样一段论述:“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处于比感觉一一运动更高的层次并代表高度表象活动(即象征性活动)的,无疑是语言。但是,语言并不是惟一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各种非语言的象征符体系如仪式和习惯、徽章和旗帜、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美术和建筑、手艺和技能、住宅和庭园、城市和消费方式等等,都包括在其中。这些象征符体系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找到。”

不难看出,上面举出的各例都属于物化、活动化和程式化符号的范畴。这些符号有的以个体的、有的以组合的方式出现,但总的来说,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例如一枚徽章、一面旗帜,上面都少不了形状、图案、颜色等符号或符号素的设计和搭配,由此来构成该符号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系统。

9. 群体对个人成员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