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精选多篇)
更新时间:2023-09-26 05:01:01 阅读量: 教学工作计划 文档下载
- 故都的秋教案ppt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注意课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那我们看到外面的树啊、山啊是什么颜色啊?(绿色)你感受到秋的到来吗?但是现在的北方却已是秋意浓浓(图片:北方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是怎么比较南国与北国的秋。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投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课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
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明确:第一段:秋味。(投影)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明确:(投影)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明确:1、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3、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为进一步了解,举一个例子。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有一个暑假,我曾和我弟弟去山西大同玩,去大同之前,我想到大同的是云岗石窟、九龙壁、严华寺、煤山。但到了那之后因为爸妈生意忙没时间没陪我们去。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大同山西的文化氛围,那种山西味呢?不是的!我和我妈妈去买菜时,那羊肉、羊杂、大葱、大蒜等土特产,马路上行走的骡子、骡车,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浙江人感到了山西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和我爸去农村时,大爷蹲在门口吃饭,房屋布局(有坑、挂帘子),坐着嗑瓜子,羊群,土房,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那个山西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名胜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山西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的感觉不一样呢?
因为我去过了,真实地感受了一番。那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明确:故宫、天安门、长城??这些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不是。 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在好范 文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WWw.hAoWOrD.coM)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明确: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明确:不吻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
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明确:槐蕊偏重于“静”。牵牛花偏重于“清”。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从哪儿看出了?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投影)。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明确: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红色热闹,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投影)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这牵牛花描写的不仅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读课文相关语段。
文章的标题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南国的秋,为什么?
明确: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第12段的大段议论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小结: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可写的东西很多,有火一样的香山红叶,有明镜般的**湖水,有诗境似的陶然亭??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写了那样的秋色呢?
(师生共议)此问题较难,可由教师提示。
明确:这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郁达夫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因此,他喜爱“清”“静”“悲凉”的色彩便不难理解。|如果读一读郁达夫的传记,就会知道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另外,他还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这样写,也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待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作者正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地进行创作的,这是作品成功的缘由,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但我们对它要爱不能寐,不要沉浸其中,“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 我们说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六、布置作业:
课就上到这儿。布置一篇课外练笔。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被追为列士。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三、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为何不用“北平”代替呢?——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请同学们听诵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1、生字标示
2、生词标示
3、段落标号
4、哪些段落是描绘“故都的秋”?绘秋的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对象?
五、字音
一椽(chuán)嘶(sī)叫耗(hào)子
潭柘(zha)寺落蕊(ruǐ)橄榄(lǎn)
落寞(m?)普陀(tu?)山房檩(lǐn)
陪衬(chan)廿(niàn)四桥夹袄(ǎo)
着(zhu?)衣混沌(hùn dùn)椭(tuǒ)圆
颓废(tuífai)譬如(pì)啼唱(tí)
六:问题讨论
问题一:哪些段落是描绘“故都的秋”?绘秋的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对象?——3—9段描绘“故都的秋
问题二:前两段写什么?
——思秋
问题四:怎么写的?
——对比映衬
问题五:这样写的作用什么?
—突出自己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及故都的秋的特 点——清、 净、悲凉。问题六:第十段是些什么?
——议秋,说明秋的深味,只有在北方才能体会得到底。
问题七:第十一段写的是什么?
——爱秋恋秋。
七、本文的结构思路:
一、思秋
二、绘秋:1、秋日清晨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4、秋雨淅沥 5、秋日佳果
三、议秋
四、恋秋
第二课时
八、问题讨论、故都的秋自然有亮丽的所在,作者为何不写钓鱼台的柳影、陶然亭的芦花等?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作者是从平民的角度表现故都的秋的。
九、作者的笔下,秋是清静悲凉的,读此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引起作者如此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读绘秋的部分,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1、请找出有关秋色的描写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问题一: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问题二: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文中“清”的特点。
2、请找出有关秋色的描写
秋声:鸽声、蝉声、雨声、人声
问题一:这些秋声主要表现的是秋的什么特点?
——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问题二: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孤独、痛苦。
问题三: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十、疑点探讨:秋栆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作者在《一个人的旅途》曾写道“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天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极熟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 ”
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十一、问题探讨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讨论“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中四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1.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一个鲜美;黄犬之与骆驼,一个灵活一个沉稳。
2.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秋的平淡北国秋的浓味;稀饭之与馍馍,比喻淡薄和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柔软和刚烈;黄犬之与骆驼狭小和范围大。
本文排比句、比喻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使文章清新美丽具有诗意。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小院破屋浓茶,
青天碧草蓝花。
鸽飞蝉鸣雨下,
天真凉啦,
故都胜似老家。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执教者:审核者:
教学目标: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秋季(天),那么,在你们的眼里,秋季(天)是什么样子的,它给你们的感受是又什么样的呢?
秋是多彩多姿的!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
二、解题
“故都”指哪里?作者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为题,而要用“故都的秋”? —— 故都指北平。“故”有“从前的”“旧的”之意,如“故乡”“故人”。以“故都的秋”为题,表明作者对北平怀有一种特殊的眷念之情,而且“故都的秋”更具有文化气息。
三、整体把握
1、在第1、2自然段中,作者分别用哪些字眼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征?作者为何这样写?表达什么感情?
明确:对比,南国之秋— 慢润淡
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
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描写了几幅 秋景图?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重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故都秋景图:
? 秋晨庭院
? 秋槐落蕊
? 秋蝉残鸣
? 秋雨话凉
? 秋日胜果
四、合作探究:
1、文中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
秋色: 碧空 蓝朵 青天 灰沉沉 青布 淡绿微黄
秋声: 驯鸽的飞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悠闲的人声
2、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
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3、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 。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与悲凉”?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从写作上来看,本文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五、分析课文
1、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2、生自由朗读写景部分,感悟画面美。
3、找一幅自己最喜爱的秋景图,起来朗诵。
4、生细读文本,揣摩每一部分是怎样体现各自的特点的?(可重点品味秋花、槐蕊、秋雨图)
(运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抓住一点进行鉴赏。如声音、色彩、个别句子)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自由发言)
(1)牵牛花部分:引入王安石诗句: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总结:a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
b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c作者在泡浓茶、看蓝天、听鸽声、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显得如此清静闲暇,并且在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2)槐蕊部分;引入晏殊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总结: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
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3)秋蝉部分: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4)秋雨部分:引入辛弃疾词: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教师总结: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5)秋果部分略。
六、作业: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选择一中冬天的几处景物,写成片段,要求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附]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清牵牛花
秋味静槐 蕊故都情结人生之味悲 凉秋蝉 秋雨 秋枣家国之思
以情驭景 用景显情 情景交融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5.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秋色。
2.了解作者内心独特感受,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一、导入课文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二、整体把握,适时讨论,深入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整体感知
1. 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2. 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3. 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秋味)。
4. 在哪一段找着的?(第一段。)
师明确:他写的是秋味。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
5. 齐读第一段
(二) 深入研读课文,了解作者独特的感受,体会情景交融。
1. 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
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回答: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2.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3.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学生各抒己见
师明确: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生:清、静、悲凉。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4.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明确:槐蕊偏重于“静”。牵牛花偏重于“清”。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总结: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对牵牛花的描写,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请一学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回答,师明确: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紫黑色
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板书)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
(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
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三)小结概括课文写作特点:
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四)作业:
自己分析秋雨,进一步体会本文写作特点,并用此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秋花(清)
故 都 的 秋秋蕊(静)
秋雨、秋蝉、秋枣(悲凉)
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有特色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语文课代表与交流时,我才恍然大悟。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习,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二则课堂上若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看来我自得的设计学生不适应,我又总想把学生纳入预定的轨道,回答不到位双方都很紧张,看来教学的模式决非是一个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课堂。“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将上下而求索!”
123团中学教学大比武教案
故都的秋 (第一课时)
高中语文组 李 杨
2014年12月3日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语文常识}
{结构分析}
分四段:
一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了故都和江南不同的秋色和秋味。
1点明了北国之秋的特点:特别的清、静、悲凉,并交代了前来北平的目的:饱尝故都的秋味
2指出江南之秋的特点:秋味淡,秋色浅
对比手法: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领略秋味和领略名花名酒
二 集中描写了北国之秋的浓色
依次描写了小院静观、槐蕊清扫、残蝉闲听、雨后风凉、枣红佳日五组景物,从多方面来展示和体现北国秋天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的浓色。
三 集中议论北国之秋的深味。
从中国诗文中和外国诗文中都有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来展开议论,强调只有北国之秋才真正具有“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味。
四
1回应口头第二自然段,进一步写南国秋天“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淡味和淡色。
1 回应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意思说,经过故都之游后,真正领略到北国之
秋的浓色、深味,因而对它产生了无限留恋之情。
{思考题}
二文章的主旨是描写北国秋天的浓色、深味,但却前后两次写到江南秋天的色淡、味浅。先写江南秋色,是铺垫,用来反衬下文所写的北国秋色;后写江南秋色,是对比,用来反衬前文所写的北国秋色。前后对比,以淡托浓,以浅衬深,使北国之秋的浓色、深味显得更加突出。这种效果,就象绘画中,用与主体画面相反的色调作底色来衬主体画面一样。
三本文开头从北京之行的目的写起,结尾以留恋北京之秋结束,这是记叙的方法,体现了记游的特点。第二部分分镜头描绘了故都的秋色,主要是写景,体现了文章的主体。第三部分开发故都秋色的深味,用议论的方法,是借议论深化主旨。记游用记叙的方法,写景用描写的方法,开发深味用议论的方法,都体现了内容与表述方法的恰当融合。而抒情却溶解在记叙、描写、议论之中,渗透在全文的字里行间,这就使记叙、描写、议论更增添了情味,有了活的生命。
正在阅读: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多篇)09-26
九年级(上)第一次阶段测试数学试卷04-18
井筒防冰除冰措施范本04-25
量血压作文800字06-21
爱在秋天02-14
燃油锅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06-09
C语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全)10-22
- 信息技术《多变的刷子工具》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下册Unit2 This is my pencil lesson 11说课稿
- 二年级音乐课《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 新起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Unit 1
- 《生活中的规则》教学设计
- 美术《茂密的花》优秀课例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
- 我不自卑——《人与自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Unit 4 Then and now B Let’s learn
- (团体辅导方案)​遇见更好的自己
- 冀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心放歌《种太阳》教案
- 《夏洛的网》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 《三岔口》领读活动设计
- 中班语言活动—绘本阅读《咔嚓》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 在 “自主互助”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教学案例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冀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7.3平行线》》教学设计(精品)
- 故都的秋
- 教案
-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