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和孤独感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11-23 01: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和孤独感的关系

1 引言

孤独是指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而无法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1]。孤独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十分流行,据调查有75%的大学生说他们自从开学就一直遭受孤独[2]。”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共同证明,孤独感的影响渗透到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健康,个体的社会化等方方面面,是构成人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3]。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具有相互依存性,可靠的纽带性,协调性等特点,包含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安全的性质,并且具有引导的功能[4]。社会支持对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个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社交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交往状况的评价与情绪[6]。近年来我国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多与社交自尊有关[7] [8]。本文旨在研究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对孤独感的影响,为从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方面对孤独进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南昌大学在校大学生,采用目标样本方便抽样。共发放问卷份360 份。回收问卷306 份,有效率为85%,其中男生160 人,女生146 人;文史类104 人,理工类98人、艺术类104 人;一年级81 人,二年级80 人,三年级76 人,四年级69 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1 岁。

2.2 工具

2.2.1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cale, psss)

该量表是由 Blumenthal[9]介绍的由Zimet 等编制的。该量表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共12 个项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维度,每个维度4 个项目。三个分量表均采用7 级计分,总分范围是12—84,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Cronbacha α系数为0.903,分半信度为0.838。

2.2.2 《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TSBI)

该量表是由Helmreich 及Stapp[10]编制并修改的。该问卷是一个简短易行的社交自尊评定问卷。原量表由32 项组成,Helmreich 及Stapp(1994)修改了这个量表,把它分成两个独立的16 项量表,表A 和表B,以缩短测查时间。两个分量表与32 项版本的总量表间的相关系数为0.97,两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本次研究选用的是选用的是表A,共16 个项目。该量表为采用5 级计分,其中1、6、12、13、15 为反向计分,总分范围是0—64,分数越高,社交自尊水平越高。

2.2.3 《UCLA 孤独感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第三版1988) 该量表是由Russell 和Cutrona[11]编制并修改的。 该量表是一个一维的

孤独感量表,共有20 个项目。本研究中的Cronbacha α系数为0.830,分半信度为0.820。该量表为4 级计分,其中1、5、6、9、10、15、16、19、20 为反向计分,总分范围是20—80,分数越高,孤独感水平越高。

2.3 统计处理

问卷收集并筛选之后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 统计软件进行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3 结果

3.1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教养方式大学生在孤独感、社会支持、社交自尊上的差异比较

由可知不同性别被试在社会支持,社交自尊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社会总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值分别为0.037、0.002、0.008),而在孤独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被试孤独感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经事后检验得出,一、二年级和二、三年级和二、四年级之间有差异显著(p 值分别为0.000、0.005、0.032),被试社会支持得分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得出,一、二年级和二、三年级之间有差异显著(p 值分别为0.011、0.001),而被试在社交自尊得分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被试社会支持得分在专业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得出,文史、艺术类和理工、艺术类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12、0.012),被试社交自尊得分在专业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得出文史、艺术类和理工、艺术类之间有显著差异(p 值分别为0.026、0.001),而被试孤独感得分在专业性质上没有显著差异。被试孤独感得分在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经事后检验得出,民主、专制型和民主、溺爱型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值分别为0.001、0.000)。被试社会支持得分在教养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得出,民主、专制型,民主、溺爱型和民主、忽视型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值分别为0.009、0.019、0.002),而被试社交自尊得分在教养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

3.2 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对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各维度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各个社会支持维度和总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交自尊与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总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3.3 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将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及社交自尊共四个维度对孤独感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朋友支持首先进入回归方程,接着是社交自尊,而家庭内支持,其他支持两个维度被排除,提示家庭支持、其他支持不显著影响孤独感。从决定系数R2 看,朋友支持和社交自尊共解释孤独感的27.5%。。

4 讨论与分析

研究表明孤独感得分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骆光林[12],李传银[13]和黄海[14]的研究结果一致,与孟晋[15],王希林[16]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分析其原因,首先可能是当代社会中男女的社会参与程度逐渐持平,女性的社会地位更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显著增加,女性不再羞于与人交往,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交际网络,对自己的评价也逐步提高,拥有较高的自尊水平,致使孤独感显著下降。其次在不同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的研究工具不同,这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不一致。

孤独感得分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二年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这一研究结果与蒋艳菊[17],黄海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的研究中表明一年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但由于研究者使用的研究工具与本研究不同,且样本也存在一些差异,故造成研究结果不同。分析本研究出现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刚入学,与家人和以前的同学朋友联系很密切,所以不感觉孤独。二年级学生处于努力建立大学人际网络的时期,关注焦点主要在人际关系上,这时人际状况的不满意更易引起孤独感。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时间已经拥有自己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孤独感水平不高。

孤独感得分在教养方式上有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与邓丽芳[18],贾晓宾[19],马蔚蔚[20]的研究结果一致。成长于惩罚严厉或过度保护或拒绝否认家庭中的大学生孤独感较强,感受到父母温暖理解的大学生孤独感体验较少。本研究中,经事后检验得出民主、专制型和民主、溺爱型的被试之间均存在孤独感的显著差异之间,民主型的被试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专制型和溺爱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易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学会成熟的人际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们面对社会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故不易产生孤独感。我们应该充分应用这一研究成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个体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使个体拥有良好的成熟的社会交往技能。

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有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于绪丽[21],徐迎利[22],李东斌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本研究中,建立回归模型,发现朋友支持和社交自尊对孤独感具有良好的预测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教授他们社会交往的技巧,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自尊水平,以便减弱孤独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Begennan T, Meredith W,Woodword C. Correlates of loneliness among Midwestern adolescent [J].Adolescence 1993,28:685—693

[2] Cutrona,C.E.(1982) transition to college:Loneliness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adjustment. In L.A.Pwplau&D.Perlman(Eds.),Loneliness(pp.291—309).New York:Wiley

[3] 李东斌,赖月月.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 湖南学院学报 2008,29(6):112

[4] 严标宾,郑雪.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5] 李惠民.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6)

[6] 罗丽芳,陈梦华. 大学生的社交自尊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200917(1)

[7] 李全彩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 2002(1):47-48

[8] 王涛,席波,王翠丽等.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7,23(5):533-534

[9] Blumenthal JA. Burg MM,Barefoot J, et al .Social support, type A behavior ,and artery disease, PsychosomaticDisease .1987,49:331—40

[10] Helmreich R. &Stapp, J. (1974)..Short forms of the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an objectivemeasure of self—esteem.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4. 473—475

[1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品定量表手册[D].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25

[12] 骆光林、阮军话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26(3):112-115

[13] 李传银. 549 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29-435

[14] 黄海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15] 孟晋 533 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10(2):113-116

[16] 王希林,任桂英等. 孤独、抑郁情绪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6):367-369

[17] 蒋艳菊,李艺敏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 2005,28(3):690-693

[18] 邓丽芳,徐慊等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53-59

[19] 贾晓宾.青少年孤独感的心理因素探析[J]. 齐齐哈尔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6:25-27

[20] 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1] 于绪丽.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0):261-265

[22] 徐迎利,陈旭,李田伟.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自信的关系 西北医学教育 2006,12(6):737-7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