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5单元)

更新时间:2024-03-08 10: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 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 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 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 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 35 -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一、 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二、 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 36 -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 新授课。

- 37 -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 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 38 -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个十和2个一组成( ) (4)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

十 个 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位 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2、教学例5。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 39 -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已有的数字用彩色笔写)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7提出的两个问题。

A、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B、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8。

(1)出示鸡蛋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个鸡蛋?右边有多少个鸡蛋?

- 40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 26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鸡蛋,哪边的多?(左边多)28和26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28和26相比较,28大,26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在28和26的中间板书“>”学生读式子两遍)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39○45,又问:“39和4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39页“做一做”。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 )<95 ( )>66

35○36 61○59 ( )<75 ( )>( )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多些,少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教学准备:

例9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1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数。 18 26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 (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 41 -

69 70 数是

1、投影出示例9。

教师:先估计一下:红金鱼、花金鱼、黑金鱼大约有多少条?然后再数一数。 红金鱼有几条?(48条)花金鱼有几条?(15条)黑金鱼有几条?(10条) 大家一起从15数到4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4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4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1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得多等等只要结论合理,均视为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画√) (画○)

38张 45张 90张 32张 15张 56张

2、第40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例10的课件、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 42 -

1、教学例10。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4)练习:第41页“做一做”。1-2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2、做练习八的第5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个位)第二位叫什么?(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上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 43 -

十位 ○ 十位 个位 ○ ○ ○ 表示的数是:2

表示的数是:11

个位 ○ ○ 表示的数是:20

2、为什么两上圆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上小圆片表示2个一,十位上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十位 个位 ○ ○○ ○○○ ○○○ ○○ ○ 表示的数是:3

表示的数是:12 表示的数是:21 表示的数是:30

4、若4个小圆片呢?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十位 个位 ○ ○○ ○○○ ○○○○ ○○○○ ○○○ ○○ ○ 表示的数是:4

表示的数是:13 表示的数是:22 表示的数是:31 表示的数是:40

5、小结: 教师提问:

(1) 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 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 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 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如果用9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1=10) 这个规律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通过表格找出。(投影片)

圆片数 2 3 4 5

表示几个数 3 4 5 6 - 44 -

6 ?? 7 ??

三、巩固练习。

教师:每个同学拿出6个小圆片,自己单独摆一摆,可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

- 45 -

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 )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第53页的第一题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四、 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

- 46 -

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 出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1-2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第5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 47 -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新授。 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 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2、练习九9-10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 第10题: 3、试试看。

(1)可以买( )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 )角。 (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 )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 (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

- 4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7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