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新增1

更新时间:2024-05-18 23: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地球形状与地理坐标

001 航海上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地球当作 。

A.圆球体 B.椭圆体 C.椭球体 D.不规则几何体 002 航海上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时,通常将地球当作 。

A.圆球体 B.椭圆体 C.椭球体 D.不规则几何体 003 地理经度以 作为基准线的。

A.赤道 B.格林经线 C.侧者经线 D.侧者子午圈 004 所谓“地理经度”是指 。

A.地球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B.地球上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C.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D.某点在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005 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是建立在 作为基准线计量的。

A.地球圆球体 B.地球椭圆体 C.地球椭球体 D.球面直角坐标系 006 地理纬度是某地子午线的 与赤道面的交角。

A.半径 B.切线 C.法线 D.铅垂线 007 纬度是以 作为基准线计量的。

A.赤道 B.等纬圈 C.格林经线 D.侧者经线 008 经差、纬差的方向是根据 来确定的。

A.起航点相对于到达点的方向 B.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 C.起航点的地理坐标的名称 D.到达点的地理坐标的名称 009 经差的方向是根据 来确定的。

A. 到达点的经度与起航点的经度之差的符号 B. 到达点的经度与起航点的经度之差,小于180度的符号 C. 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 D. B、C都对

0010 某地地理经度是格林子午线到该地子午线之间的 。

A.赤道短弧 B.赤道短弧所对应的球心角 C.极角 D.A、B、C都对 0011 地理坐标的基准线是 。

A.经线、纬线 B.赤道、经线

C.格林子午圈、纬圈 D.赤道、格林子午线 0012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差不能大于90度 B.经差不能大于180度 C.到达点的在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南 D.B、C都对 0013 下列关于纬差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到达点在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南 B. 船舶在北半球航行,纬差方向为北 C. 由北半球航行至南半球,维差方向为南 D. A、C都对

0014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差最大为180度 B.纬差最大为180度

C.由东半球航行至西半球,经差一定是东 D.A、B都对

0015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差最大为180度 B.纬差最大为90度

C.由东半球航行至西半球,经差一定是东 D.A、B都对

0016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舶由东半球航行至西半球,经差一定是东 B.船舶由北半球航行至南半球,经差一定是南 C.船舶由南半球航行至北半球,经差一定是北 D.A、B、C都对

0017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舶由东半球航行至西半球,经差不一定是东 B.船舶由北半球航行至南半球,经差不一定是南 C.船舶由南半球航行至北半球,经差不一定是北 D.A、B、C都错

0018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08°24′。6E,到达点经度λ2=118°04′。6E,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009°40′.0E B.010°20′.0E C.109°40′0E D。009°20′0E

0019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06°23′。6E,到达点经度λ2=168°21′。0W,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274°44′.0E B.085°15′.8E C.094°44′。2E D.061°57′。8E

0020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058°48′。5E,到达点经度λ2=110°14′。0W,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169°02′.5E B.051°36′.5E C.169°02′。5W D.051°36′。5W

0021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18°24′。3E,到达点经度λ2=108°25′。8E,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010°01′.4W B.010°58′.5E C.009°58′。5E D.009°58′。5W

0022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10°10′。6E,到达点经度λ2=118°08′。1W,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007°57′.9W B.008°02′.1W C.007°57′。9E D.008°57′9E

0023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006°12′。7W,到达点经度λ2=107°24′。9E,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113°37′.6W B.113°37′.6E C.101°12′。2E D.101°12′。2W

0024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24°15′。7W,到达点经度λ2=115°36′。8W,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008°38′.9W B.009°21′.1E C.008°38′。9E D.009°21′。1W

0025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36°12′。7W,到达点经度λ2=114°21′。3E,则两地间的

经差Dλ为 。

A.070°34′.0E B.250°34′.0E C.070°34′。0W D.109°26′。0W

0026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23°24′。7W,到达点经度Ф2=39°16′。3E,则两地间的经

差DФ为 。

A.15°52′.2N B.16°07′.8N

C.14°52′。2N D.62°40′。6N

0027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25°10′。2W,到达点经度Ф2=13°08′。3N,则两地间的经

差DФ为 。

A.12°01′.9S B.12°01′.9N

C.12°12′。9S D.38°18′。5N

0028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06°28′。4N,到达点经度Ф2=12°39′。5S,则两地间的经

差DФ为 。

A.19°07′.9N B.06°11′.1N

C.19°07′。9S D.06°11′。1S

0029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23°48′。4S,到达点经度Ф2=11°36′。4S,则两地间的经

差DФ为 。

A.34°24′.8S B.11°12′.0S

C.35°24′。8S D.11°12′。0N

0030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08°12′。4S,到达点经度Ф2=25°04′。4S,则两地间的经

差DФ为 。

A.16°52′.2S B.17°52′.2S

C.33°17′。0S D.17°07′。8S

0031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04°24′。8S,到达点经度Ф2=11°36′。4N,则两地间的经

差DФ为 。

A.07°11′.6N B.16°01′.2N

C.07°11′。6S D.15°01′。2N

0032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36°12′。6N,两地间纬差DФ=08°06′。2N,则到达点纬

度Ф2为 。

A.34°18′.8N B.28°06′.4N

C.44°18′.8N D.28°06′.4S

0033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26°14′.6N,两地间纬差DФ=06°008′.4S,则到达点纬度

Ф2为 。

A.32°23′.0S B.20°06′.2S

C.32°23′.0N D.20°06′.2N

0034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08°36′.4N,两地间纬差DФ=15°24′.0S,则到达点纬度

Ф2为 。

A.06°47′.6S B.07°47′.6S

C.24°00′.4S D.07°12′.4S

0035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18°14′.5S,两地间纬差DФ=13°02′.3S,则到达点纬度

Ф2为 。

A.05°12′.2N B.31°16′.8S

C.05°12′.2S D.21°16′.8S

0036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21°11′.3S,两地间纬差DФ=15°13′.4N,则到达点纬度

Ф2为 。

A.36°44′.7S B.06°57′.9S

C.05°57′.9S D.06°02′.1S

0037 已知起航点经度Ф1=12°31′.4S,两地间纬差DФ=23°24′.6N,则到达点纬度

Ф2为 。

A.11°06′.8N B.35°56′.0N

C.11°53′.2N D.10°53′.2N

0038 已知到达点纬度Ф2=26°24′.6N,两地间纬差DФ=08°06′.2N,则起航点纬度

Ф1为 。

A.18°18′.4N B.15°47′.8N

C.34°30′.8N D.15°12′.2N

0039 已知到达点纬度Ф2=08°31′.9N,两地间纬差DФ=17°20′.4S,则起航点纬度

Ф1为 。

A.09°11′.9S B.25°52′.3N

C.09°11′.5N D.08°48′.5S

0040 已知到达点纬度Ф2=06°11′.8N,两地间纬差DФ=14°07′.8N,则起航点纬度

Ф1为 。

A.20°19′.6N B.08°04′.0N

C.07°56′.6S D.08°04′.0S

0041 已知到达点纬度Ф2=18°12′.3S,两地间纬差DФ=11°11′.0N,则起航点纬度

Ф1为 。

A.07°01′.3N B.29°23′.3N

C.07°01′.3S D.29°23′.3S

0042 已知到达点纬度Ф2=24°23′.7S,两地间纬差DФ=12°37′.8S,则起航点纬度

Ф1为 。

A.11°49′.5S B.12°14′.1S

C.12°49′.5S D.12°14′.1N

0043 已知到达点纬度Ф2=07°21′.3S,两地间纬差DФ=11°11′.2S,则起航点纬度

Ф1为 。

A.04°10′.1N B.03°49′.9N

C.04°10′.1S D.18°32′.5S 0044 地球上某点Ф=40°N, λ=120°E,则它与地心的对称点是 。

A. Ф=40°S, λ=120°W B.Ф=40°S, λ=120°E C. Ф=40°N, λ=060°W D.Ф=40°S, λ=060°W 0045 地球上某点Ф=40°N, λ=120°E,则它与地轴的对称点是 。

A. Ф=40°S, λ=120°W B.Ф=40°S, λ=120°E C. Ф=40°N, λ=060°W D.Ф=40°S, λ=060°W 0046 地球上某点Ф=40°N, λ=120°E,则它与赤道面的对称点是 。 A. Ф=60°S, λ=120°E B.Ф=40°S, λ=120°E

C. Ф=40°N, λ=060°W D.Ф=40°S, λ=060°W

0047 由起航点10°12′N, 006°05′E至到达点02°58′S, 001°57′W的纬差与经差

为 。

A. 13°S, 008°02′W B. 13°N,008°02′E C.. 13°S, 008°02′E D. 13°N, 008°02′W

0048 由起航点30°10′N, 120°08′E至到达点10°30′N, 145°05′E的纬差与经差

为 。

A.44°40′N, 024°57′E B. 19°40′S, 024°57′E

C.19°40′N, 024°57′E D. 40°40′S, 024°57′W

0049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11°23′.5E,两地间的经差Dλ=24°11′.0E,则到达点经

度λ2为 。

A.135°34′.5E B. 087°12′.5E C.135°34′.5W D. 087°12′.5W

0050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45°27′.8E,两地间的经差Dλ=104°12′.6W,则到达点经

度λ2为 。

A. 041°15′.2E B. 041°15′.2W C.110°20′.6E D. 110°20′.6W

0051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67°15′.0E,两地间的经差Dλ=60°24′.0E,则到达点经

度λ2为 。

A. 227°39′.0E B. 047°39′.0E C.132°21′.0W D. 132°21′.0E

0052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065°24′.6E,两地间的经差Dλ=106°30′.0EW,则到达点

经度λ2为 。

A. 171°54′.6E B. 041°05′.4E C.171°54′.6W D. 041°05′.4W

0053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04°24′.6W,两地间的经差Dλ=28°46′.8E,则到达点经

度λ2为 。

A. 075°37′.8W B. 133°11′.4E C.075°37′.8E D. 133°11′.4W 0054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06°12′.4W,两地间的经差Dλ=18°10′.2W,则到达点经

度λ2为 。

A. 124°22′.6E B. 124°22′.6W C.008°02′.2E D. 008°02′.2W 0055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056°10′.2W,两地间的经差Dλ=60°00′.0E,则到达点经

度λ2为 。

A. 004°49′.8E B. 004°49′.8W C.003°49′.8E D. 116°10′.2E

0056 已知起航点经度λ1=146°24′.5W,两地间的经差Dλ=60°21′.3W,则到达点经

度λ2为 。

A. 086°03′.2W B. 026°45′.8W C.026°45′.8E D. 153°14′.2E

0057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148°10′.0E,两地间的经差Dλ=23°13′.2E,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124°56′.8E B. 124°03′.2E C.171°23′.2E D. 171°23′.2W 0058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116°15′.0E,两地间的经差Dλ=15°13′.2W,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101°01′.8E B. 131°28′.2E C.101°01′.8W D. 121°28′.2E

0059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006°18′.0E,两地间的经差Dλ=12°12′.0E,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005°54′.0E B. 018°30′.0E C.005°54′.0W D. 018°30′.0W

0060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168°12′.6E,两地间的经差Dλ=24°26′.0W,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012°38′.6E B. 143°46′.6E C.012°38′.6W D. 167°21′.4W

0061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126°11′.3W,两地间的经差Dλ=22°24′.7W,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103°46′.6W B. 148°36′.0E C.104°13′.4W D. 148°36′.0W

0062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128°14′.6W,两地间的经差Dλ=18°12′.3E,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146°26′.9E B. 146°26′.9W C.110°02′.3E D. 110°02′.3W 0063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008°35′.3W,两地间的经差Dλ=18°17′.9W,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010°19′.4E B. 010°19′.4W C.009°42′.6E D. 026°55′.2W 0064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168°16′.8W,两地间的经差Dλ=36°12′.4E,则起航点经

度λ1为 。

A. 024°29′.2E B. 132°04′.2W C.024°29′.2W D. 155°30′.8E

第二节 航向与方位

0065 航海上是在 上确定方向的.

A. 测者真地平平面 B. 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 C. 测者子午圈平面 D. 测者卯酋圈平面

0066 测者南北线是由 确定的.

A. 测者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子午圈平面 B. 测者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平卯酋圈面 C 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子午圈平面 D. 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卯酋圈平面

0067 测者东西线是由 确定的.

A.测者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子午圈平面 B.测者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平卯酋圈面 C 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子午圈平面

D. 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与测者卯酋圈平面

0068 位于地理北极的测者,其真北方向为 .

A.无真北方向 B.任意方向 C.向上 D.向前 0069 位于地理南极的测者,其真北方向为 .

A.无真北方向 B.任意方向 C.向上 D.向前 0070 半圆周方向换算为圆周法方向的法则是 A.在S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减去半圆度数 B. 在N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去半圆度数

C.在S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减去半圆度数

D. 在N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270°加上半圆度数 0071 半圆周方向换算为圆周法方向的法则是 A.在S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加上半圆度数 B. 在N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去半圆度数

C.在S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加上半圆度数

D. 在N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270°加上半圆度数 0072 半圆周方向换算为圆周法方向的法则是 A.在S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加上半圆度数 B. 在N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去半圆度数

C.在S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减去半圆度数

D. 在N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去半圆度数. 0073 航海上划分方向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半圆周法 B.圆周法 C.罗经点法 D.四点方位法 0074 用半圆周法表示方向时,某方向通常是 .

A.只有一种表示方法 B.可有两种表示方法 C.可有三种表示方法 D.至少有两种表示方法 0075 航海上划分方向的方法有

A.罗经点法 B.半圆周法 C.圆周法 D.以上都对 0076 罗经点方向N/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11°.25′ B.79°.25′ C.011°.25′ D.348°.75′ 0077 罗经点方向NE/N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33°.75′ B.56°.25′ C.033°.25′ D.033°.75′ 0078 罗经点方向NE/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033°.75′ B.056°.25′ C.079°.75′ D.011°.25′ 0079 罗经点方向E/N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033°.25′ B.078°.25′ C.078°.75′ D.101°.25′ 0080 罗经点方向E/S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045°′ B.101°.25′ C.035°′ D.168°.75′ 0081 罗经点方向SE/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101°.25′ B.123°.75′ C.146°.25′ D.068°.75′ 0082 罗经点方向SE/S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123°.75′ B.146°.25′ C.157°.5′ D.168°.75′ 0083 罗经点方向S/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101°.25′ B.123°.75′ C.146°.25′ D.168°.75′ 0084 罗经点方向S/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191°.25′ B.258°.75′ C.213°.75′ D.236°.25′ 0085 罗经点方向SW/S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58°.75′ B.236°.25′ C.213°.75′ D.191°.25′ 0086 罗经点方向SW/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13°.75′ B.258°.75′ C.191°.25′ D.236°.25′ 0087 罗经点方向W/S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58°.75′ B.236°.25′ C.213°.75′ D.191°.25′ 0088 罗经点方向W/N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348°.75′ B.303°.75′ C.281°.25′ D.326°.25′ 0089 罗经点方向NW/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81°.25′ B.303°.75′ C.326°.25′ D.348°.75′ 0090 罗经点方向NW/N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303°.75′ B.315° C.326°.25′ D.337°.5′ 0091 罗经点方向N/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348°.75′ B.281°.25′ C.315° D.337°.5′ 0092 罗经点方向NN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11°.25′ B.22°.5′ C.011°.25′ D.022°.5′ 0093 罗经点方向EN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067°.5′ B.079°.75′ C.056°.25′ D.033°.75′ 0094 罗经点方向ES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101°.25′ B.112°.5′ C.123°.75′ D.146°.25′ 0095 罗经点方向SS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168°.75′ B.146°.25′ C.123°.75′ D.157°.5′ 0096 罗经点方向SS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02°.5′ B.191°.25′ C.213°.75′ D.247°.5′ 0097 罗经点方向WS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58°.75′ B.236°.25′ C.202°.5′ D.247°.5′ 0098 罗经点方向WN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92°.5′ B.337°.5′ C.303°.75′ D.326°.25′ 0099 罗经点方向NN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292°.5′ B.303°.75′ C.326°.25′ D.337°.5′ 0100 半圆方向30°N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300° B.150° C.330° D.030° 0101 半圆方向60°N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60° B.120° C.300° D.060° 0102 半圆方向120°S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030° B.060° C.120° D.150° 0103 半圆方向150°S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030° B.060° C.120° D.150° 0104 半圆方向30°N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210° B.240° C.300° D.330° 0105 半圆方向60°N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210° B.240° C.300° D.330° 0106 半圆方向120°S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210° B.240° C.300° D.330° 0107 半圆方向150°S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210° B.240° C.300° D.330° 0108 罗经点方向SE相当于

A.45°SE B.45° NE C.45°ES D.045° 0109 罗经点方向SW相当于

A.135° B.45° SE C.45°SW D.45°WS 0110 用罗经点划分方向,相邻两罗经点间的夹角为

A.11°30′ B.22°30′ C.11°15′ D.45°

0111 我船航向180°,某船位于我船右舷30°,若该船航向为350°,则我船位于该船舷

A.40° 右 B.30°右 C.150°右 D.150°左 0112 真航向是

A.船舶航行的方向 B.船首尾线的方向

C.船首向 D.船舶航行时真北至船首尾线的夹角 0113 舷角是

A.船首尾线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B.物标的方向

C.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真北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0114 某船真航向060°,该船右正横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150° B.330° C.090° D.060° 0115 某船真航向060°,该船左正横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150° B.330° C.090° D.060° 0116 某船真航向060°,该船左舷3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30° B.90° C.030° D.090° 0117 某船真航向060°,该船右舷3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30° B.90° C.030° D.090° 0118 某船真航向060°,该船舷角33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30° B.030° C.270° D.390° 0119 某船真航向120°,该船右正横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210° B.30° C.030° D.090° 0120 某船真航向120°,该船左正横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210° B.30° C.030° D.090° 0121 某船真航向120°,该船左舷16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40° B.040° C.320° D.280° 0122 某船真航向120°,该船右舷16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40° B.040° C.320° D.280° 0123 某船真航向120°,该船右舷28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400° B.160° C.40° D.040°

0124 某船真航向0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32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80° B.080° C.280° D.310°

0125 某船真航向0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03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10° B.10°左 C.50° D.050°

0126 某船真航向0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05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10° B.10°左 C.50° D.10°左

0127 某船真航向30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23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70° B.070°左 C.70°左 D.70°右

0128 某船真航向30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35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350° B.50° C.50°左 D.290°右

0129 某船真航向30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03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90°右 B.330° C.270° D.90°左

0130 某船真航向2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21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30°左 B.30°右 C.30° D.030°

0131 某船真航向2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27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30° B.030° C.30°左 D.150°

0132 某船真航向2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03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030° B.210° C.150°左 D.150°

0133 某船真航向2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 080°,则该某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160°左 B.220°右 C.160°左 D.160°右

第三节 向位的测定与换算

0134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东0°30′(1989),年差+2′.0,则该地1999年的磁

差为 。

A.0°50′E B. 0°10′ E C. 0°10′W D. 0°32′E 0135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东0°30′(1979),年差+2′.0,则该地1999年的磁

差为 。

A.0°50′E B. 1°10′ E C. 0°10′E D. 0°10′W 0136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东0°30′(1989),年差-2′.0,则该地1999年的

磁差为 。

A.0°50′E B. 0°10′ E C. 0°10′W D. 0°28′E 0137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东0°30′(1979),年差-2′.0,则该地1999年的

磁差为 。

A.0°10′E B. 1°10′ E C. 1°10′W D. 0°10′W 0138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西0°30′(1989),年差+2′.0,则该地1999年的

磁差为 。

A.0°50′E B. 0°50′ W C. 0°10′E D. 0°10′W 0139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西0°30′(1989),年差-2′.0,则该地1999年的

磁差为 。

A.0°10′E B. 0°10′ W C. 0°50′W D. 0°50′E 0140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西0°30′(1989),年差-2′.0,则该地1999年的

为 。

A.0°10′W B. 1°10′ E C. 1°10′W D. 0°10′E 0141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89),in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1999

年的磁差为 。

A.0°15′E B. 1°05′ E C. 0°15′W D. 1°05′W 0142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79),in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1999

年的磁差为 。

A.1°30′E B. 1°05′ E C. 0°15′E D. 0°10′W

0143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89),de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1999

年的磁差为 。

A.0°15′E B. 1°05′ E C. 0°15′W D. 1°05′W 0144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79), de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

1999年的磁差为 。

A.1°30′E B. 1°05′ E C. 0°15′E D. 0°10′W 0145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89),in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

1999年的磁差为 。

A.1°05′W B. 1°05′ E C. 0°15′E D. 0°15′W 0146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79),in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

1999年的磁差为 。

A.1°05′W B. 0°15′ W C. 1°30′W D. 0°10′E 0147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89),de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

1999年的磁差为 。

A.0°15′E B. 0°15′ W C. 1°05′E D. 1°05′W

0148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89),decrease about 2′.5 annually,则该地

1999年的磁差为 。

A.1°05′W B. 1°30′ W C. 1°30′E D. 0°10′E

0149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E(1989),年差2′.0 W,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50′E B. 0°10′ E C. 0°10′W D. 0°32′E 0150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E(1979),年差2′.0 W,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50′E B. 1°10′ E C. 0°10′E D. 0°10′W

0151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E(1989),年差2′.0 E,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50′E B. 0°10′ E C. 0°10′W D. 0°28′E 0152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E(1979),年差2′.0 E,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10′E B. 1°10′ E C. 1°10′W D. 0°10′W

0153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W(1989),年差2′.0 E,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50′E B. 0°50′ W C. 0°10′E D. 0°10′W

0154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W(1979),年差2′.0 E,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50′W B. 1°10′ W C. 0°10′E D. 1°10′E

0155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W(1989),年差2′.0 W,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10′E B. 0°10′ W C. 0°50′W D. 0°50′E

0156 某地磁差资料为:磁差 0°30′W(1979),年差2′.0 W,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10′W B. 1°10′ E C. 1°10′W D. 0°10′E

0157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89), 2′.5 W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15′E B. 1°05′ W C. 0°15′W D. 1°05′W

0158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89), 2′.5 W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1°30′E B. 1°05′ E C. 0°15′E D. 0°10′W

0159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89), 2′.5 E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15′E B. 1°05′ E C. 0°15′W D. 1°05′W

0160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E(1979), 2′.5 E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1°30′E B. 1°05′ E C. 0°15′W D. 0°10′W

0161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89), 2′.5 E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1°05′W B. 1°05′ E C. 0°15′E D. 0°15′W

0162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79), 2′.5 E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1°05′W B. 0°15′ W C. 1°30′W D. 0°10′E

0163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89), 2′.5 W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0°15′E B. 0°15′W C. 1°05′E D. 1°05′W

0164 某地磁差资料为:Var. 0°40′W(1979), 2′.5 W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

为 。

A.1°15′W B. 1°30′W C. 1°30′E D. 0°10′E

0165 若以知某轮罗航向CC=000°,磁差Var=2°W,罗经差△C=1°W,则该轮真航向

为 。

A.357° B.359° C.001° D.003°

0166 某海图向位圈标明:磁差0°15′E (1979),年差-3 ′.0,则该地1999年磁差为

A.45′E B. 1°15′E C. 45′W D. 1°15′W 0167 真航向358°,磁差5°E,自差11°W,则罗航向为 。

A.004° B.351° C.352° D.014° 0168 用罗经点划分方向,相邻两罗经点间的夹角为 。

A.11°30′ B. 22°30′ C. 11°15′ D. 45°

0169 已知磁差Var=2°W,罗经差1°W,磁航向000°,则真航向为 。

A.357° B.358° C.359° D.003°

0170 某轮磁航向085°,自差2°W,磁差5°E,测得某物标舷角为090°,则该物标的真方

位为 。

A180 ° B.176 ° C.000 ° D.354° 0171 某地1989年磁查资料为:”0°25′W,年差-3′”,则该地1999年磁差为

A.0°.1′W B. 0°.9′W C. 0°.1′E D. 0°.9′E 0172 某船真航向004°,磁差10°E,自差2°W,则罗航向为 。

A.012° B.12 °E C.356 ° D.12°W

0173 当船舶转向时,下列 不发生改变。①真方位;②罗方位;③磁方位;④舷

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⑥

0174 当船舶转向时,下列 随之发生改变。①真方位;②罗方位;③磁方位;④

舷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⑥

0175 当船舶转向时,下列 不发生改变。①磁差;②自差;③年差;④罗经差;⑤

真方位;⑥罗方位。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①③⑤ D.②④⑥ 0176 当船舶转向时,下列 随之发生改变。

①磁差;②自差;③年差;④罗经差;⑤真方位;⑥罗方位。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①③⑤ D.②④⑥ 0177 下列 因素会引起磁差的改变。

①地磁异常;②磁暴;③装卸磁性矿物;④修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0178 下列 因素不会引起磁差的改变。

①地磁异常;②磁暴;③装卸磁性矿物;④修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0179 下列 因素可能引起自差的改变。

①地磁异常;②磁暴;③装卸磁性矿物;④修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0180 下列 因素可能引起罗经差差的改变。

①地磁异常;②磁暴;③装卸磁性矿物;④修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0181 1996年6月5日,某轮以TC=120°在某海区航行,该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西

4°20′(1986),年差-2′,自差1°W,则测得某物标CB=130°时该物标的舷角是

A.10°右 B.5°右 C.5°左 D.10°左

0182 1996年某月某日,某轮罗航向330°,当地磁差资料为:0°18W(1976),年差-3,自差为

0°18E,测得某物标舷角040°,则该船时刻该物标的真方位为

A.010° B.011° C.012° D.091° 0183 罗经差为负时 。

A.真方位大于罗方位 B.真方位大于磁方位 C.罗方位大于真方位 D.磁方位大于罗方位 0184 船上磁罗经指示的0°可能是 。

A.真北方向 B.磁北方向 C.罗北方向 D.A、B、C都可能

0185 下列有关磁差随地区变化的说法中, 正确。

A.在赤道附近磁差变化最快 B.在中纬地区磁差变化最快 C.在地极附近磁差变化最快 D.在磁极附近磁差变化最快

0186 若安装磁罗经时基线偏左2°,当罗航向为032°时,罗经差为-2°,测得某物标

舷角为65°(左),则该物标真方位为 。

A.329° B.327° C.325° D.323°

0187 若安装磁罗经时基线偏左2°,当罗航向为032°时,罗经差为+2°,测得某物标

舷角为65°(左),则该物标真方位为 。

A.329° B.327° C.325° D.323°

0188 若安装磁罗经时基线偏右2°,当罗航向为032°时,罗经差为+2°,测得某物标

舷角为65°(左),则该物标真方位为 。

A.329° B.327° C.325° D.323°

0189 若安装磁罗经时基线偏右2°,当罗航向为032°时,罗经差为-2°,测得某物标

舷角为65°(左),则该物标真方位为 。

A.329° B.327° C.325° D.323°

0190 我船航向180°,某船位于我船右舷30°,若该船航向为350°,则我船位于该船

舷角 。

A.40°右 B.30°右 C.150°右 D.150°左 0191 磁差的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地区、时间和磁暴 B.地区、航向和地磁异常 C.纬度、船磁和磁暴 D.船磁、磁暴和地磁异常 0192 磁罗经自差主要随 的改变而变化。

A.航向 B.方位 C.舷角 D.A或C 0193 从磁罗经自差表查取自差时,查表引书为 。

A.真航向 B.陀罗航向 C.罗航向 D.罗方

0194 从磁罗经自差曲线或自差表查取罗经自差时,可用 近似代替罗航向

取。

A.罗方位 B.罗向位 C.磁航向 D.磁向位 0195 在小比例尺大洋海图上,磁差资料通常刊印在 。 A.向位圈(罗经花)上 B.等磁差曲线上 C.海图标题栏内 D.B和C 0196 在通常的航海图上,磁差资料一般刊印在 。

A.向位圈(罗经花)上 B.等磁差曲线上 C.海图标题栏内 D.A和C

0197 在大比例尺港泊图上,磁差资料通常刊印在 。 A.向位圈(罗经花)上 B.等磁差曲线上 C.海图标题栏内 D.B和C 0198 磁航向MC等于 。 A.TC+Var B.CC-Dev C.CC+Dev D.GC+△G+Var 0199 磁航向MC等于 。

A.MB+Var-Q B.MB-Q C.MB-Dev D.MB+Dev 0200 磁差Var等于 。

A.GC+△G-Dev B.GB+△G-MC C.CC+Var+MC D.CC+Var-MC 0201 磁差Var等于 。

A.GB+△G-MB B.GB+△G-CB+Dev C.GB+△G-CB-Dev D.A或B 0202 自差Dev等于 。

A.GC+△G-CC+ Dev B.GC+△G+MC C..GC+△G-MC D.MC-CC 0203 磁罗经自差Dev等于 。

A.GB+△G-CB B. GB+△G-MB

C.MB-CB D.CB-MB 0204 磁方位MB等于 。

A.TB+Var B.CB-Dev C.CC+Dev+Q D.CB+Var 0205 船舶在航行中,要求经常比对磁罗经航向和陀罗航向,其主要目的是 。 A.求罗经差 B.求自差

C.及时发现陀螺罗经工作的不正常 D.为了记录航海日志 0206 船舶在航行中,应经常测定罗经差和自差,应该 。

A.每天尽可能测定一次 B.每天尽可能早晚各测一次 C.长航线改向后尽可能测定一次 D.B和C都要求 0207 陀罗差主要随下列 因素而变化。

A.航向和时间 B.方位和纬度 C.航向和航速 D.航速和纬度 0208 当船舶改向时,随之发生变化的有 。

A.磁差、自差和磁方位 B.舷角、陀罗方位和陀罗差 C.舷角、罗方位和罗航向 D.磁差、磁方位和磁航向 0209 真航向是 。

A.船舶航行的方向 B.船首尾线的方向

C.船首向 D.船舶航行时真倍至船首尾线的夹角 0210 舷角是________。

A.船首尾线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B.物标的方向 C.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真北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0211 磁罗经的自差是 。

A.真北至罗北的夹角 B.磁北至罗北的夹角 C.真北至磁北的夹角 D.罗北至船首线的夹角 0212 当船舶改向时,下列各项中 发生变化。

A.磁差、自差和物标方位 B.物标舷角、磁罗经差和陀罗差 C.磁罗经方位、物标舷角和真航向 D.磁罗经航向、磁罗经方位和磁差 0213 用船上磁罗经测得物标方位后,要经过 改正后才能在海图上画出方位

线。

A.磁差 B.自差 C.罗经差 D.陀罗差 0214 磁罗经自差是 。

A.磁北与罗北的夹角 B.罗经差减去磁差 C.磁方位减去罗方位 D.以上三者都对 0215 当船舶改向时,下列 发生变化。

A.物标真方位 B.磁差 C.年差 D.罗经差 0216 下列关于磁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北与罗北之间的夹角 B.磁北与罗北之间的夹角 C.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 D.磁差随航向的变化而变化 0217 磁北与罗北之间的夹角为 。

A.磁差 B.自差 C.罗经差 D.陀罗差 0218 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为 。

A.磁差 B.自差 C.罗经差 D.陀罗差 0219 真北与罗北之间的夹角为 。

A.磁差 B.自差 C.罗经差 D.陀罗差 0220 真北与陀罗北之间的夹角为 。

A.磁差 B.自差 C.罗经差 D.陀罗差 0221 磁差随 而变化。

A.地区与船磁 B.地区与吃水 C.地区与时间 D.装载与吃水 0222 陀罗差随下列 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A.航向 B.方位 C.时间 D.航速和纬度 0223 下列关于磁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磁差是由于磁极与地极不重合而产生的 B. 磁差最大可达180° C. 在磁赤道附近磁差最小

D. 磁差随时间、地区和舷角的变化而变化

0224 某轮陀罗航向044°,陀罗差1°E,测得某物标舷角030°时,该物标真方位为 。

A.015° B.075° C.013° D.073°

0225 某轮陀罗航向045°,陀罗差1°E,测得某物标舷角060°时,该物标真方位为 。

A.105° B.106° C.345° D.344°

0226 某轮罗航向046°,磁差2°E,自差3°W,则该轮右正横物标的真方位

为 。

A.135° B.315° C.137° D.136°

0227 某轮罗航向045°,该轮磁差1°W,自差2°E,则舷角150°的物标罗方位

为 。

A.196° B.255° C.195° D.254°

0228 某轮陀罗航向046°,陀罗差1°W,该轮左舷30°处物标真方位为 。

A.076° B.075° C.016° D.015°

0229 某轮陀罗航向043°,陀罗差-1°W,该轮左舷30°处物标陀罗方位为 。

A.102° B.103° C.343° D.342°

0230 某船罗航向045°,该船磁差2°W ,自差1°E,该船左正横物标真方位为

A.314° B.316° C.135° D.134°

0231 某船真航向045°,该船磁差2°W ,自差3°E,该船左舷150°处物标罗方位为

A.255° B.254° C.256° D.195°

0232 某船真航向045°,该船磁差2°W ,自差3°E,该船左舷150°处物标磁方位为

A.255° B.254° C.256° D.257°

0233 某轮陀罗航向315°,陀罗差2°W,测得某物标舷角030°时,该物标真方位为

A.343° B.254° C.256° D.257°

0234 某轮陀罗航向310°,陀罗差-3°,则当物标舷角060°时陀罗方位为

A.007° B.010° C.013° D.250

0235 某轮罗航向311°,磁差2°E,自差1°E,则该轮右正横物标的真方位为

A.041° B.042° C.043° D.250°

0236 某轮罗航向314°,该轮磁差1°W,自差2°E,则右舷150°处物标罗方位为

A.103° B.104° C.105° D.165°

0237 某轮陀罗航向314°,陀罗差1°W,该轮左舷30°处物标真方位为 。

A.283° B.284° C.285° D.343°

0238 某轮陀罗航向314°,陀罗差+3°,该轮左舷60°处物标陀罗方位为 。

A.251° B.254° C.257° D.017°

0239 某船罗航向315°,该轮磁差2°E,自差1°W,该船左正横物标真方为 。

A.251° B.254° C.257° D.017°

0240 某船真航向316°,该轮磁差2°W,自差1°W,该船左舷150°处物标罗方位

为 。

A.163° B.166° C.169° D.109°

0241 某船真航向318°,该轮磁差2°E,自差3°W,该船左舷050°处物标磁方位

为 。

A.265° B.266° C.267° D.268°

0242 某轮陀罗航向140°,陀罗差1°W,测得某物标真方位170°时该物标的舷角为

A.31° B.29° C.031° D.028°

0243 某轮陀罗航向142°,陀罗差2°E,陀罗方位200°处某物标舷角为 。

A.58°左 B.060° C.056° D.058°

0244 某轮罗航向140°,磁差1°E,自差2°W,当测得某物标真方位290°时,该物

标舷角为 。

A.151° B.150° C.149° D.147°

0245 某船罗航向139°,该地磁差2°E,罗经自差1°W,测得某物标罗方位110°,

则该物标的舷角为 。

A.029° B.30°左 C.30°右 D.331°

0246 某船陀罗航向140°,陀罗差1°E,测得某物标真方位080°,则该物标舷角为

A.60° B.060° C.299° D.300°

0247 某船陀罗航向140°,陀罗差2°E,测得某物标陀罗方位350°,则该物标舷角

为 。

A.210° B.152°左 C.148°左 D.212°

0248 某轮陀罗航向230°,陀罗差2°E,测得某物标真方位260°时该物标舷角为

A.028° B.030° C.032° D.28°左

0249 某轮陀罗航向230°,陀罗差1°W,陀罗方位289°处某物标舷角为 。

A.59° B.060° C.059° D.058°

0250 某轮罗航向230°,磁差2°W,自差1°E,当测得某物标真方位020°时,该物

标舷角为 。

A.151° B.150° C.149° D.153°

0251 某船罗航向233°,该地磁差2°W,罗经自差1°W,测得某物标罗方位200°,

则该物标的舷角为 。

A.033° B.30°左 C.30°右 D.33°左

0252 某船陀罗航向230°,陀罗差2°W,测得某物标真方位170°,则该物标舷角为

A.62°左 B.60°左 C.298° D.302°

0253 某船陀罗航向232°,陀罗差2°W,测得某物标陀罗方位080°,则该物标舷角

为 。

A.150° B.152° C.154° D.208°

第四节 能见地平距离和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0254 设物标高度为H(单位:米),测者眼高为e(单位:米),则理论上测者能见地平

距离De(单位:海里)为 。 A.2.09e B.2.09H C.2.09e +2.09H D.2.20e

0255 设物标高度为H(单位:米),测者眼高为e(单位:米),则理论上测者能见地平

距离D? (单位:海里)为 。 A.2.09e B.2.09H C.2.09e +2.09H D.2.20e

0256 设物标高度为H(单位:米),测者眼高为e(单位:米),则理论上测者能见地平

距离Do(单位:海里)为 。 A.2.09e B.2.09H C.2.09e +2.09H D.2.20e 0257 航海上,公式De(海里)=2.09e是用于计算 。 A.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B.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C.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D.雷达地理能见距离 0258 航海上,公式D?(海里)=2.09H是用于计算 。 A.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B.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C.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D.雷达地理能见距离 0259 航海上,公式Do(海里)=2.09e +2.09H是用于计算 。 A.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B.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C.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D.雷达地理能见距离 0260 航海上1海里的定义是 。

A.1852米

B.地球圆球体上纬度1的子午弧长 C. 球椭圆体上球心角1所对应的子午弧长 D.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所对应的弧长

0261 1海里的实际长度 。

A.在赤道附近最短 B.在纬度45度附近最短 C.在两极附近最短 D.固定不变 0262 1海里的实际长度 。

A.在赤道附近最长 B.在纬度45度附近最长 C.在两极附近最长 D.固定不变

0263 将1海里规定为1852米后,在航海实践中所产生的误差 。 A.在赤道附近最小 B.在两极附近最小

C.在纬度45度附近最小 D.在纬度45度附近最大

0264 1海里,即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所对应的弧长的表达式为 。

A.1海里=1852.25-9.31cosφ B.1海里=1852.25-9.31sinφ C.1海里=1852.25-9.31cos2φ D.1海里=1852.25-9.31sin2φ

0265 地球椭圆体上不同纬度1弧长不相等,在纬度45度处1海里等于 。 A.1842.9米 B.1852.3米 C.1852.0米 D.1861.6米 0266 某船沿赤道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0.0%,无航行和推算误差,则在海图上按

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超前 B.落后 C.一致 D不一定

0267 某船沿赤道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0.0%,无航行和推算误差,则实际船位比

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超前 B.落后 C.一致 D不一定

0268 某船沿极圈(66度30分N)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为0.0%,无航行和推算

误差,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推算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A.超前 B.落后 C.一致 D不一定

0269 某船沿极圈(66度30分N)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为0.0%,无航行和推算

误差,则实际船位比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超前 B.落后 C.一致 D不一定

0270 某轮沿赤道自西向东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在海图上按

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1 某轮沿赤道自西向东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实际船位比

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2 某轮沿赤道自东向西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在海图上按

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3 某轮沿赤道自东向西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实际船位比

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4 某轮沿极圈(66度33分)自西向东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

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5 某轮沿极圈(66度33分)自西向东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

则实际船位比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6 某轮沿极圈(66度33分)自东向西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

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7 某轮沿极圈(66度33分)自东向西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

则实际船位比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8 某轮由赤道向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实际船位

位于推算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79 某轮由赤道向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算船位

位于实际船位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0 某轮由45度N纬线向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实

际船位位于推算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1 某轮由45度N纬线向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

算船位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2 某轮由50度N纬线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实

际船位位于推算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3 某轮由50度N纬线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

算船位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4 某轮由赤道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实际船位

位于推算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5 某轮由赤道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算船位

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6 某轮由50度S纬线向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实

际船位位于推算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7 某轮由50度S纬线向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

算船位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8 某轮由45度S纬线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实

际船位位于推算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89 某轮由45度S纬线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

算船位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 。

A.北面 B.南面 C.同一点 D.不一定

0290 某轮由赤道起沿子午线向北航行,计程仪读数差为720′,△L=0%,不考虑外界

影响和航行等误差,则实际到达点的纬度 。

A.等于12°N B.大于12°N C.小于12°N D.无法确定

0291 某轮由纬度60°沿子午线向北航行,计程仪读数差为600′,△L=0%,不考虑外

界影响和航行等误差,则到达点的纬度 。

A.等于50°S B.在50°S北面 C.在50°S南面 D.无法确定

0292 某轮由44°起沿子午线向南航行,计程仪读数差为240′,△L=0%,不考虑外界

影响和航行等误差,则到达点的纬度 。

A.等于40°N B.大于40°N C.小于40°N D.无法确定 0293 关于海里的说法,下列 是错误的。 A.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的弧长 B.1海里的实际长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C.我国和国际上都将1852米定为1海里的标准长度

D..1852米定为1海里的标准长度后,在纬度45°附近产生的误差最大

0294 通常英版海图和灯标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列 因素有关. A.测者眼高 B.灯高 C.灯光强度 D.地面曲率 0295 英版海图和航标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列 因素无关。

A.灯高 B.灯光强度 C.地面曲率 D.测者实际眼高 0296 中版海图和航标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列 因素有关。 ①实际眼高;②灯高;③地面蒙气差;④地面曲率;⑤灯光强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0297 英版海图和灯标塔射程,通常是 。

A.光力射程 B.额定光力射程 C.地理射程 D.以上都错 0298 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所标灯塔射程,通常是 。

A.光力能见距离 B.5米眼高灯塔地理距离 C.A、B中较小者 D.A、B中较大者 0299 英版海图和灯标表中所标灯塔射程,通常是 。

A.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 B.该灯搭的地理能见距离 C.A、B中较小者 D.A、B中较大者 0300 英版海图和灯标表中所标射程仅与 有关。

A.测者有关和灯塔灯高 B.灯塔灯高和灯光强度 C.灯光强度和气象能见度

D.灯塔灯高、灯光强度、地面曲率和地面蒙气差

0301 通常英版海图和灯标表中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可能与下列 有关。①

测者眼高;②灯高;③射程;④地面曲率;⑤地面蒙气差;⑥能见度。

A.①~③ B.①~⑥ C.③~⑤ D.①~⑥ 0302 英版海图和灯标表中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光力射程 B.灯塔地理能见距离 C.A、B中较大者 D.A、B中较小者

0303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36米,额定光力射程17海里,已知测者眼高为9米,则能

见度良好(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12.7海里 B.17.0海里 C.18.8海里 D.19.8海里 0304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49海里,额定光力射程25海里,已知测者眼高为16海里,

则能见度良好(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19.3海里 B.23.0海里 C.24.2海里 D.25.0海里 0305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64米,额定光力射程30海里,已知测者眼高为25米,则能

见度良好(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21.4海里 B.27.2海里 C.28.6海里 D.25.0海里 0306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81米,额定光力射程24M,已知测者眼高为9米,则能见度

良好(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26.4海里 B.25.0海里 C.24.0海里 D.23.5海里 0307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81米,额定光力射程24M,已知测者眼高为9米,如当时实

际气象能见度为8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8.0海里 B.24.0海里 C.25.1海里 D.以上都错

0308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64米,额定光力射程20米,已知测者眼高为16米,如当时

实际气象能见度为12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12.0海里 B.20.0海里 C.25.1海里 D.以上都错

0309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64米,额定光力射程24米,已知测者眼高为25米,如当时

实际气象能见度为6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

A.6.0海里 B.24.0海里 C.27.2海里 D.以上都错 0310 下列 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所标灯塔可能有初隐和初显。

A.射程大于或等于该灯塔地理能见距离 B.射程小于或等于该灯塔地理能见距离

C.射程大于或等于该灯塔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 D.射程小于或等于该灯塔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

0311 通常,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灯塔的最大可见距离可能是 . A.该灯塔射程和实际地理能见距离中较大者 B.该灯塔射程和实际地理能见距离中较小者 C.该灯塔射程和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中较小者 D.该灯塔射程或该灯塔实际地理能见距离

0312 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可能与下列 因素有关。

① 测者眼高;②灯高;③射程;④地面曲率;⑤地面蒙气差;⑥能见度。

A.①~③ B.④~⑥ C③~⑤ D.①~⑥

0313 中版海图某灯塔射程18海里,灯高49米,已知某船眼高16米,则能见度良好时

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为 。

A.18.0海里 B.19.3海里 C.23.0海里 D.24.02海里 0314 中版海图某灯塔射程20海里,灯高64米,已知某船眼高9米,则能见度良好时

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为 。

A.20.0海里 B.21.4海里 C.23.0海里 D.24.02海里 0315 中版海图某灯塔射程20海里,灯高60米,已知某船眼高9米,则能见度良好时

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为 。

A.20.0海里 B.20.9海里 C.24.5海里 D.25.8海里 0316 中版海图某灯塔射程19海里,灯高53米,已知某船眼高25米,则能见度良好时该

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为 。

A.19.0海里 B.19.9海里 C.25.7海里 D.27.0海里

0317 中版海图某灯塔灯高53米,测者眼高15米,试问下列射程的灯塔中

可能有初隐和初显。

A.17海里 B.18海里 C.19海里 D.以上均无

0318 中版海图某灯塔灯高92米,测者眼高25米,试问下列射程的灯塔中

可能有初隐和初显。

A.22海里 B.23海里 C.24海里 D.以上均无

0319 中版海图某灯塔灯高53米,测者眼高18米,试问下列射程的灯塔中

可能有初隐和初显。

A.18海里 B.19海里 C.20海里 D.B和C

0320 中版海图某灯塔灯高92米,测者眼高20米,试问下列射程的灯塔中

可能有初隐和初显。

A.23海里 B.24海里 C.25海里 D.B和C 0321 我国沿海某强光灯塔灯高36米、射程18海里,已知测者眼高25米,试求该灯塔

初隐/初显距离 。

A.17海里 B.18海里 C.23海里 D.24海里 0322 我国沿海某强光灯塔灯高64米、射程18海里,已知测者眼高25米,试求该灯塔

初隐/初显距离 。

A.21海里 B.22海里 C.25海里 D.26海里 0323 我国沿海某强光灯塔灯高36米、射程22海里,已知测者眼高16米,试求该灯塔

初隐/初显距离 。

A.21.7海里 B.26.4海里 C.31.0海里 D.以上都错 0324 我国沿海某强光灯塔灯高36米、射程18海里,已知测者眼高25米,试求该灯塔

初隐/初显距离 。

A.20.0海里 B.25.8海里 C.30.5海里 D.以上都错 0325 某船测者眼高9米,我国沿海某灯塔灯质为:闪5秒16米11海里,该灯塔的初

显距离是 。

A.11海里 B.14.6海里 C.12.5海里 D.弱光灯,无初显 0326 某轮眼高16米,中版海图某强光灯塔灯高49米,其初隐距离为 。 A.24.2海里 B.22.9海里 C.23.1海里 D.11海里 0327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质为FL(2)6秒64米20海里,若测者眼高为9米,则该灯

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为 。

A25海里 B.23海里 C.24海里 D.20海里 0328 灯塔的初显/初隐距离等于 。

A.灯塔的光力能见距离 B.测者的能见地平距离 C.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 D.灯塔的能见地平距离

0329 英版海图上某的那射程35海里,灯高144米,眼高9米,则该灯塔灯光最大可见

距离为 。

A.26.7海里 B.31.3海里 C.22.9海里 D.35.0海里 0330 某轮眼高11米,灯高32米,当灯塔初显时,该轮拟以3海里的距离通过该灯塔,

为此应将该灯塔置于左舷 舷角航行。

A.18° B.15° C.12° D.9°

0331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69英尺,该轮额定光力射程18海里,你船眼高45英尺,当

气象能见度为10海里时,该灯塔灯高最大可见距离为 。

A.18.0海里 B.17.2海里 C.12.2海里 D.10.0海里 0332 中版海图某灯塔灯质为;F14秒25米14海里,若测者眼高12米,则该灯塔灯高

的最大可见距离为 。

A.17.7海里 B.15.1海里 C.14.0海里 D.16.5海里

第五节 航速与航程

0333 某轮船速12节,顺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增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对

水航程为 海里。

A.12 B.13 C14 D.15

0334 某轮船速12节,顺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增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实

际航程为 海里。

A.12 B.13 C14 D.15

0335 某轮船速12节,逆风逆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减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对

水航程为 海里。

A.9 B.10 C11 D.12

0336 某轮船速12节,逆风逆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减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实

际航程为 海里。

A.9 B.10 C11 D.12

0337 某轮船速12节,顶流顺风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增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对

水航程为 海里。

A.10 B.11 C12 D.13

0338 某轮船速12节,顶流顺风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增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实

际航程为 海里。

A.10 B.11 C12 D.13

0339 某轮船速12节,顶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减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对

水航程为 海里。

A.11 B.12 C13 D.14

0340 某轮船速12节,顶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减速1节,则1小时后船舶实

际航程为 海里。

A.11 B.12 C13 D.14

0341 某轮船速14节,顺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增速1节,0600计程仪读数

为100.0,计程仪改正率△L=-5%,则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 海里。

A.129.5 B.131.6 C.133.7 D.135。8

0342 某轮船速12节,逆风逆流航行,流速1节,风使船减速1节,0600计程仪读数

为120.0,计程仪改正率△L=+3%,则1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 海里.

A.128.7 B.129.7 C.130.7 D.131.7

0343 某轮船速12节,顶流顺风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增速1节,0800计程仪读数

为110.0,计程仪改正率△L=-10%,则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 海里。

A.121.1 B.122.2 C.123.3 D.124.4

0344 某轮船速12节,顶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风使船减速1节,0600计程仪读数

为100.0,计程仪改正率△L=+10%,则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 海里。

A.110.0 B.110.9 C.111.8 D.112.7

0345 某轮船速15节,顺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32.0,

计程仪改正率△L=+5%,则该船实际航程为 海里。

A.33.6 B.36.0 C.37.6 D.37.8

0346 某轮船速15节,顶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30.0,

计程仪改正率△L=-10%,则该船实际航程为 海里。

A.27.0 B.30.0 C.30.6 D.31.0

0347 某轮船速15节,顶流顺风航行,流速2节,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32.0,

计程仪改正率△L=+10%,则该船实际航程为 海里。

A.30.0 B.30.8 C.31.2 D.35.2

0348 某轮船速16节,顶风顶流航行,流速2节,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30.0,

计程仪改正率△L=-10%,则该船实际航程为 海里。

A.23 B.25 C.27 D.30 0349 某船0400起始计程仪读数L1=0.0,船速10节,计程仪改正率△L=0%,TC=090

度,当时流向090度,流速2节,0800时L2=40.0,该船实际航程和相对计程仪航程分别为 海里.

A.40′,48′ B.36′,48′ C.48′,40′ D.40′,40′

0350 某船电磁计程仪指示的航速为12节,计程仪改正率△L=0%,当时流速为3节,

试问顶流时该船对水速度是 。

A.15节 B.12节 C.9节 D.3节 0351 有风无流时,如计程仪改正率△L=+0%,则相对计程仪航程(SL)和实际航程(SG)

之间的关系为 。

A.SL>SG B.SL=SG C.SL

0352 情况下,某船船速与实际航速(对地航速)相同。 A.无风流 B.有风无流 C.有流无风 D.有风流

0353 某轮在狭水道内瞄泊,当时水道内恒流流速1节,该轮计程仪改正率为“0”,则2

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 。

A.0′.0 B.1′.0 C.2′.0 D.无法确定 0354 某轮船速14节,顺风顺流航行,流速3节,航行1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15.0,

计程仪改正率为“0”,则该轮实际航程为 海里。

A.14.0 B.15.0 C.17.0 D.18.0

0355 某轮漂航,船上相对计程仪改正率△L=0%,海区内有流,流速2节,1小时后计

程仪航程为 海里。

A.0′.0 B.+2′.0

C.-2′.0 D.视海区内风、流方向而定 0356 某船沿中纬度圈(44°14′)航行,无航行和推算误差,则实际船位比推算船位(不

考虑风流影响) 。

A.超前 B.落后 C.一致 D.不一定

0357 某轮相对计程仪改正率△L=0%,L1=110.5,船速16节,顺风顺流航行,流速3

节,风使船增速1.5节,2小时后计程仪读数L2为) 。

A.145.5 B.151.5 C.148.5 D.142.5 0358 某轮船速15节,顶风顺流航行,流速2节,相对计程仪改正率△L=0%,航行2小时后

计程仪读数差为28′,则该轮实际航程为 。

A.32 B.34 C.24 D.34

0359 某轮船\\顺流航行4小时,实际航程为52海里,0800计程仪读数:L1=50.0,计程

仪改正率△L=-7%,船速12节,流速1节,则1200相对计程仪读数L2为 。

A.105.9 B.94.8 C.101.6 D.103.2 0360 某轮船速15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30.0,计程仪改正率△L=0%,

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0海里,则该轮航行在 中。

A.无风流 B.有风无流 C.有流无风 D.有风流

0361 某轮船速12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24.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24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无风流 B.有风无流 C.有流无风 D.有风流

0362 某轮船速15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32.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4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顺风顺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63某轮船速12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27.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0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顺风顺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64某轮船速15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28.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0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无风无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65某轮船速16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30.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2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无风无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66某轮船速15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32.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0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无风无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67某轮船速17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36.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4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无风无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68某轮船速15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28.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26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顺风顺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69某轮船速18节,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34.0,计程仪改正率△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2海里,则该轮航行在_________。

A.顺风顺流 B.顶风顺流 C.顶流顺风 D.顶风顶流

0370 无风流情况下测定计程仪改正率△L,已知两组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若所得计程仪读数差为1.7海里,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___________。

A.+17.6% B.-17.6% C.+15.0% D.-15.0%

0371无风流情况下测定计程仪改正率△L,已知两组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若所得计程仪读数差为1.8海里,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___________。

A.+0.0% B.-0.0% C.+11.1% D.-11.1%

0372无风流情况下测定计程仪改正率△L,已知两组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若所得计程仪读数差为1.9海里,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___________。 A.+5.0% B.-5.0% C.+5.3% D.-5.3%

0373无风流情况下测定计程仪改正率△L,已知两组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若所得计程仪读数差为2.1海里,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___________。 A.+4.8% B.-4.8% C.+5.0% D.-5.0%

0374无风流情况下测定计程仪改正率△L,已知两组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若所得计程仪读数差为2.2海里,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___________。 A.+9.1% B.-9.1% C.+0.0% D.-0.0%

0375无风流情况下测定计程仪改正率△L,已知两组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若所得计程仪读数差为2.3海里,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___________。 A.+15% B.-15% C.+13% D.-13%

0376 在船速校验场上测定船速,如海区内有水流存在,则应_________。 A.尽可能重复观测 B.在短时间内重复观测 C.相隔一定时间后重复观测 D.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观测

0377 在有恒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船速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__________次。

A.2 B.3 C.4 D.5

0378 在有等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船速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__________次。

A.2 B.3 C.4 D.5

0379 在有变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船速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__________次。

A.2 B.3 C.4 D.5

0380 在有恒流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计程仪改正率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__________次。

A.2 B.3 C.4 D.5

0381在有等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计程仪改正率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__________次。

A.2 B.3 C.4 D.5

0382在有变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计程仪改正率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__________次。

A.2 B.3 C.4 D.5

0383在有恒流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计程仪改正率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若干次,实际的计程仪改正率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A.?L?(?L1??L2)/2 B.?L?(?L1??L2??L3)/3

C.?L?(?L1?2?L2??L3)/4

D.?L?(?L1?3?L2?3?L3??L4)/8

0384在有等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计程仪改正率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若干次,实际的计程仪改正率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A.?L?(?L1??L2)/2 B.?L?(?L1??L2??L3)/3

C.?L?(?L1?2?L2??L3)/4 D.?L?(?L1?3?L2?3?L3??L4)/8

0385在有变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计程仪改正率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若干次,实际的计程仪改正率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A.?L?(?L1??L2)/2 B.?L?(?L1??L2??L3)/3

C.?L?(?L1?2?L2??L3)/4 D.?L?(?L1?3?L2?3?L3??L4)/8

0386在有恒流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船速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若干次,实际的船速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A.V?(V1?V2)/2 B. V?(V1?V2?V3)/3

C. V?(V1?2V2?V3)/4 D. V?(V1?3V2?3V3?V4)/8

0387在有等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船速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若干次,实际的船速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A.V?(V1?V2)/2 B. V?(V1?V2?V3)/3

C. V?(V1?2V2?V3)/4 D. V?(V1?3V2?3V3?V4)/8

0388在有变加速流存在的船速校验场测定船速时,为了提高测速的精度,应在短时间内往返重复测定若干次,实际的船速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A.V?(V1?V2)/2 B. V?(V1?V2?V3)/3

C. V?(V1?2V2?V3)/4 D. V?(V1?3V2?3V3?V4)/8

0389 某船测定计程仪改正率时,若两组叠标之间的距离为2.6海里,计程仪读数L1=150’.8,

L2=153’.2,当时无风流影响,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_____________。

A.+7.7% B.-7.7% C.+8.3% -8.3%

0390 已知计程仪读数炎(L2-L1),计程仪改正率为?L,则相应的计程仪航程SL为______。 A.SL?(LB.SL?(LC.SL?(LD.SL?(L22?L1)?(1??L) ?L1)?(1??L) D.

2?L1)/(1??L) ?L1)/(1??L)

20391 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往返三次测定船速,三次航行时间分别为:9分24秒、10分31秒和9分40秒,则相应的船速为_________。

A.12.2节 B.12.0节 C.11.8节 D.12.5节

0392 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往返三次测定计程仪改正率为?L,三次计程仪读数分别为:2.2、1.8和2.3秒,则相应的计程仪改正率为?L为_________。 A.+6% B.+3% C.-3% D.0

第六节 航用海图的射影方法

0393 下列 不是等角投影的特性。

A.无限小的局部图象与地面上相应的地形保持相似 B.图上任意点的各个方向上的局部比例尺相等 C.不同点的局部比例尺随经度、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D.地面上和图上相应出的面积成恒定比例

0394 下列 不是等角投影的特性.

A.各点局部比例尺相等

B.地面上一个微分圈,投影到地图上仍能保持是一个圆

C.地面上某地的一个角度,投影到地图上后仍能保持其角度大小不变

D.地面上不同地点两个相等的微分圈,投影到地图上可能成为不同大小的两个

0395 在地图投影中,等积投影的特性之一是 。

A. 图上无限小的局部图象与地面上相应的地形保持相似 B. 图上任意点的各个方向上的局部比例尺相等 C. 地面上不同地点两个相等的微分圆,投影到地图上可能成为不同大小的两个圆 D. 地面上和图上相应处的面积成恒定比例

0396 在地图投影上,等积投影的特性之一是 。

A. 地面上一个微分圆,投影到地图上仍能保持是一个圆 B. 地面上不同地点两个相等的微分圆,投影到地图上可讷讷感成为不同大小的两

个圆 C. 地面上和图上相应处的面积成恒定比例 D. B和C

0397 将地面上的经线和纬线直接投射到与地球面相切或相割的平面上去的投影方法称

为 。

A.平面投影 B.方位投影 C.圆锤投影 D.A和B 0398 方位投影大都是透视投影,视点在球外的方位投影称为 。 A.心射投影 B.极射投影 C.外射投影 D.日冕投影 0399 方位投影大都是透视投影,视点在球面的方位投影称为 。 A.心射投影 B.极射投影 C.外射投影 D.日冕投影 0400 方位投影大都是透视投影,视点在球心的方位投影称为 。 A.心射投影 B.极射投影 C.日冕投影 D.A和C

0401 平面投影又称方位投影,其中透视点在球面的等角方位投影在航海上常被用来绘

制 。

A.半球星图 B.大圆海图

C.墨卡托航用海图 D.大比例尺港泊图

0402 平面投影又称方位投影,其中透视点在球心的心射投影投影在航海上主要被用来绘

制 。

A.半球星图 B.大圆海图 C.航路设计图 D. B+C

0403 等角正圆柱投影在航海上常被用来绘制 。 A.半球星图 B.大圆海图

C.墨卡托航用海图 D.大比例尺港泊图

0404 等角横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在航海上常被用来绘制 。

A.半球星图 B.大圆海图

C.墨卡托航用海图 D.大比例尺港泊图

0405 平面投影又称方位投影,其中透视点在球心的心射投影在航海上常被用来绘

制 。

A.大圆海图 B.大比例尺港湾图 C.极区海图 D.以上都是

0406 等角横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在航海上常被用来绘制 。 A.极区海图 B.大圆海图 C.大比例尺港泊图 D.A+C

0407 高斯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在航海少年宫适宜用来绘制 。 A.经差小,纬差大的狭长区域的海图 B.高纬地区海图 C.大比例尺港泊图 D.以上均是

0408 墨卡托海图的比例尺是 。

A.图上各个局部比例尺的平均值 B.图上某基准纬线的局部比例尺 C.图外某基准纬度的局部比例尺 D.B或C 0409 下列有关墨卡托海图局部比例尺的说法中,何者正确?

A.墨卡托海图内各点局部比例尺相同

B. 墨卡托海图同一纬线各点的局部比例尺相同 C. 墨卡托海图某点各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相同 D.B+C

0410 下列有关墨卡托海图局部比例尺的说法中,何者正确?

A. 墨卡托海图上任意点各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相同

B. 墨卡托海图内各点局部比例尺均不相同

C. 墨卡托海图某点各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可能都不相同 D.B+A

0411 某张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 。

A.等于该图的平均纬度 B.等于该图的最高纬度 C.等于该图的最低纬度 D.可能不在该图内

0412 在墨卡托海图上,图上某个图形与地面上对应图形相似是指 。

A.具有一定面积的图形 B.无限小的图形

C.任意大小的图形 D.整个图幅覆盖范围内的图形

0413 同一墨卡托海图上30°N纬线上某点经线方向的局部比例尺比31°N纬线上名称

线方向的局部比例尺 。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比较 0414 设m,n分别为墨卡托海图上某点经线和纬线方向的局部比例尺,则 。 A.m>n B.m

比例尺为C1,60°N纬线的局部比例尺为C2,则 。

A.C1>C>C2 B.C2>C>C1 C.C1=C=C2 D.C=2(C1+C2) 0416 墨卡托海图的基准比例尺是 。

A.图上各点局部比例尺的平均值 B.图上某经线的局部比例尺 C.图上某纬线的局部比例尺 D.A+B+C

0417 墨卡托海图能保持等角投影是由于 。

A.任意点各个方向局部比例尺相同 B.各点局部比例尺相同

C.点局部比例尺均等于基准比例尺 D.纬线局部比例尺相同

0418 某海图基准比例尺C=1:750000(基准纬度45°S),若该图上30°S纬线的局部比例尺

为C1,60°S纬线的局部比例尺为C2,则 。

A.C1>C>C2 B.C2>C>C1 C.C1=C=C2 D.C=2(C1+C2)

0419 某海图基准比例尺C=1:750000(基准纬度45°N),若该纬线撒谎能够110°E

经线处局部比例尺为C1,120°E经线处局部比例尺为C2,130°E经线处局部比 例尺为C3,则 。

A.C1>C2>C3 B.C3>C2>C1

C.C1=C2=C3 D.C2=2(C1+C3)

0420 某海图基准比例尺C=1:750000(基准纬度45°S,若该纬线撒谎能够110°W经

线处局部比例尺为C1,120°W线处局部比例尺为C2,130°W线处局部比例尺为C3,则 。

A.C1>C2>C3 B.C3>C2>C1

C.C1=C2=C3 D.C2=2(C1+C3)

0421 某船以固定航向060°航行,该船航行的理想轨迹是 。 A.绕地球一周,最后回到原点 B.逐渐靠近地极,最终到达地极

C.螺旋上升,逐渐趋近地极,但永远达不到地极 D.以上都错.

0422 船舶在近海和沿岸航行,通常都采用恒向线航线,这是因为 。

A.墨卡托海图上恒向线是直线,是两点间最短航程航线 B.按恒向线航行,船舶操纵方便,对航程的影响也不大 C.恒向线是等角航线,能保持海图的等角特性 D.恒向线能保持与纬度渐长特性一致

0423 恒向线在地面的形状是 。

A.子午线 B球面螺旋线 C.等纬圈 D.以上都可能 0424 下列 曲线可能不是恒向线。

A.任意大圆 B.赤道 C.子午圈 D.等纬圈 0425 某船以固定航向050°航行,该船在球面的理想航行轨迹 。

A.与所有子午线相交或恒定角度 B.与同一纬线仅相交一次 C.与所有子午线相交无数次 D.以上均是

0426 下列 是恒向线的特性。

A.在墨卡托海图上为直线,但并非最短航程航线 B.与经线仅相交一次

C.与纬线相交无数次 D.以上都是

0427 航用海图的基本要求是 。

A.恒向线在图上是直线和等角投影 B.经线、纬线各自平行且相互垂直 C.图内各点局部比例尺相等 D.无投影变形

0428 下列哪种(哪些)投影方法可用来绘制航用海图 。

A.等角正圆柱投影 B.等角横圆柱投影 C.A、B都对 D.A、B都错 0429 航用海图的必备条件是 。

A.图上恒向线为直线 B.等角投影 C.大圆弧为凸向赤道的曲线 D.A+B 0430 在墨卡托海图上 。

A.每一分经度长度相等 B.每一分纬度长度不等 C.每一分纬度随纬度逐渐升高而变长 D.以上都对 0431 墨卡托海图的主要特点是 。

A.图上各点比例尺相等 B.同一纬线上各点比例尺相等 C.同一经线上各点比例尺相等 D.A+B 0432 墨卡托海图上各条纬线的纬度渐长率是 。

A.固定不变的 B.随经度的变化而变化

C.随局部比例尺的变化而变化 D.随海图比例尺的变化而变化

0433 在比例尺为C2的航用海图上,某纬线的纬度渐长率为MP2,假设该纬线在比例尺为

C1、C3的航用海图上的纬度渐长率分别为MP1和MP3,如C1>C2>C3,则 。

A.MP1>MP2>MP3 B.MP1

C.MP1=MP2=MP3 D.基准纬度不定,无法确定 0434 纬度渐长率是指墨卡托海图上 。

A. 由赤道到某纬度线的距离

B. 有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图上1海里的比 C. 有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图上1赤道里的比 D. 任意两纬线之间的距离与图上1赤道里的比

0435 制作简易墨卡托海图的基本原理是 。

A.经差=东西距*sin中分纬度 B.经差=东西距*sec中分纬度 C. 经差=东西距*sin平均纬度 D. 经差=东西距*sec平均纬度 0436 墨卡托海图的投影方法是 。

A.等积正圆柱投影 B.等积横圆柱投影 C.等角正圆柱投影 D.等角横圆柱投影

0437 在赤道和纬度60°N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为1海里的小岛,将他们投影到同一张墨

卡托海图上后,北纬60°处的小岛比赤道上的小岛 。

A.窄一倍 B.宽一倍 C.宽两倍 D.一样宽

0438 在赤道和纬度60°N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为1海里的小岛,将他们投影到同一张墨

卡托海图上后,北纬60°处的小岛的图上宽度是赤道上的小岛图上宽度的 。

A.1/2倍 B.一倍 C.两倍 D.一样宽

0439 在赤道和纬度60°S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为1海里的小岛,将他们投影到同一张墨

卡托海图上后,南纬60°处的小岛比赤道上的小岛 。

A.窄一倍 B.宽一倍 C.宽两倍 D.一样宽

0440 在赤道和纬度60°S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为1海里的小岛,将他们投影到同一张墨

卡托海图上后,南纬60°处的小岛的图上宽度是赤道上的小岛图上宽度的 。

A.1/2倍 B.一倍 C.两倍 D.一样宽

0441 在赤道和纬度60°N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为1海里的小岛,将他们投影到同一张墨

卡托海图上后,赤道上的小岛的图上宽度是北纬60°处的小岛图上宽度的 。

A.1/2倍 B.一倍 C.两倍 D.一样宽

0442 同一张墨卡海图上,在赤道和纬度60°N处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相同的小岛,则赤道

处小岛的实际宽度比60°纬度处小岛的实际宽度 。

A.窄一倍 B.宽一倍 C.宽两倍 D.一样宽

0443 同一张墨卡海图上,在赤道和纬度60°N处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相同的小岛,则赤道

处小岛的实际宽度是60°纬度处小岛的实际宽度 。

A.1/2倍 B.一倍 C.两倍 D.一样宽

0444 同一张墨卡海图上,赤道和纬度60°S处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相同的小岛,则60°纬

度处小岛的实际宽度比赤道处小岛的实际宽度 。

A.窄一倍 B.宽一倍 C.宽两倍 D.一样宽

0445 同一张墨卡海图上,赤道和纬度60°S处各有一东西方向宽度相同的小岛,则60°纬

度处小岛的实际宽度是赤道处小岛的实际宽度 。

A.1/2倍 B.一倍 C.两倍 D.一样宽

0446 将地球作为圆球体是,同一张墨卡海图上赤道上纬度1′的长度与经度1′的长

度 。

A.一样长 B.纬度1′比经度1′长 C. . 经度1′比纬度1′长 D.不一定 0447 在地图托投影中,纬度渐长率是 。

A.将地球作为椭圆体而必然产生的 B.将地球作为圆球体而必然产生

C.等角正圆柱投影必然存在的 D.以上都是 0448 下列说法中, 是错误的。

A. 大圆海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直线均为大圆弧 B. 墨卡托海图上,任意两点间直线均为恒向线 C. 墨卡托海图上,某两点间直线可能是大圆弧

D. 在墨卡托海图和大圆海图上,两点间直线均为最短航程航线

0449 在某张小比例尺海图上,如需量取某一长航线的总航程,应选取该段航线

上 。

的纬度图尺为基准尺度。

A.任意纬度处 B.较高纬度处 C.较低纬度处 D.平均纬度处

0450 某墨卡托海图基准比例尺为1:50000,该图上某纬线的纬度渐长率为1500,则该纬线

在另一张基准比例尺为1:100000的海图上的纬度渐长率是 。

A.750 B.1500 C.3000 D.无法确定 0451 简易墨卡托图网的特点是 。

A.将地球当作圆球体 B.等纬圈弧长放大了倍 C.相邻纬线间经线长度放的了倍 D.A+B+C 0452 在墨卡托海图上,下列 结论是正确的。

A. 同一张图上纬度1′的长度不变 B. 同一张图上经度1′的长度不变

C. 同一地点经线方向变形比纬线方向变形大 D. B+C

0453 纬度渐长率的单位是 。

A.海里 B.赤道里 C.分 D.无单位 0454 在不同的墨卡托海图上,同一纬度的纬度渐长率 。

A.在比例尺大的海图上高 B.在比例尺小的海图上高

C.相等 D.不一定,取决于1赤道里的长度 0455 在墨卡托海图上,相邻纬线间的经线长度等于 。

A. 两纬线纬度渐长率之差

B. 两纬线纬度渐长率差与图上1海里长度之积 C. 两纬线纬度渐长率差与图上1赤道里长度之积 D. B+C

0456 下列关于墨卡托海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局部比例尺随纬度变化而改变 B.图上两点间直线为最短航程航线 C.等角投影,没有投影变形 D.图内各点局部比例尺相同

0457 某张简易墨卡托图网的基准纬度为30°N,基准比例尺为1:100000,则该图上相邻两

整度经线之间的距离约为 。

A.89厘米 B.90厘米 C.96厘米 D.101厘米

0458 某张简易墨卡托图网的基准纬度为60°N,基准比例尺为1:100000,则该图上相邻两

整度经线之间的距离约为 。

A.54厘米 B.55厘米 C.56厘米 D.57厘米

0459 某张简易墨卡托图网的基准纬度为45°N,基准比例尺为1:100000,则该图上相邻两

整度经线之间的距离约为 。

A.78厘米 B.79厘米 C.80厘米 D.81厘米

0460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50000(30°N),若图上北纬30°处有一东西宽2厘米的

小岛,则该小岛在地面上的实际宽度为 。

A.250米 B.500米 C.866米 D.1000米

0461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50000(45°N),若图上北纬45°处有一东西宽1厘米的

小岛,则该小岛在地面上的实际宽度为 。

A.50 0米 B.707米 C.1000米 D.2000米

0462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50000(60°N),若图上北纬60°处有一东西宽2厘米的

小岛,则该小岛在地面上的实际宽度为 。

A.50 0米 B.866米 C.1000米 D.2000米

0463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50000(30°N),若图上北纬60°处有一东西宽2厘米的

小岛,则该小岛在地面上的实际宽度为 。

A.0.3海里 B.0.4海里 C.0.5海里 D.0.6海里 0464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50000(60°N),若图上北纬30°处有一东西宽2厘米的

小岛,则该小岛在地面上的实际宽度为 。

A.0.6海里 B.0.7海里 C.0.8海里 D.0.9海里 0465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50000(30°N),若图上北纬45°处有一东西宽2厘米的

小岛,则该小岛在地面上的实际宽度为 。

A.0.3海里 B.0.4海里 C.0.5海里 D.0.6海里 0466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10000(30°N),在地球表面45°N处有一东西宽1000米

的小岛,该小岛投影到上述海图上后的图上宽度约为 。

A.9毫米 B10毫米 C.11毫米 D.12毫米

0467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10000(30°N),在地球表面赤道某处有一东西宽1000米

的小岛,该小岛投影到上述海图上后的图上宽度约为 。

A.9毫米 B10毫米 C.11毫米 D.12毫米

0468 某张墨卡托海图比例尺为1:10000(45°N),在地球表面15°N处有一东西宽1000米

的小岛,该小岛投影到上述海图上后的图上宽度约为 。

A.7毫米 B8毫米 C.9毫米 D.10毫米

0469 某轮由赤道先向北航行600海里,再分别向东、向南和向西各航行600海里,则该轮

最终到达点位于其起始点的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无法确定

0470 某轮由赤道先向北航行600海里,再分别向西、向南和向东各航行600海里,则该轮

最终到达点位于其起始点的 。

A.东面 B.西面 C.同一点 D.无法确定

0471 某轮由赤道先向南航行600海里,再分别向东、向北和向西各航行600海里,则该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a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