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笔记(修正版)

更新时间:2024-06-20 12: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修正版)

第一部分(前言)

第一讲: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秦亚青)

1,国际关系概念

国际关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它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个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个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指定和施行的政策.这三个概念好象是三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国际关系的外延最大,包括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国际政治次之,只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和正式关系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对外政策再次,涉及一个国家对他国采取的政策.

2,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从国际关系体系着眼,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各成员,各个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以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研究该体系中各个成员,各个部门同整个体系的相互关系;研究推动和制约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各种因素,包括各个国际行为体的内部有关情况和国际关系的外部环境.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揭示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

3,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国际系统中的成员,即国际行为体.国际行为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行为体,指民族国家;二是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s),多国公司 (MNCs)和跨国公司(TNCs).

4,国际关系学研究重点内容

包括:国际系统的发展和演变;国际系统和国际系统单位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行为等.

5,国际关系理论

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6,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区别

国际关系研究世界上基本单位的跨国的各种相互关系,而国际政治重点研究国家的行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两者并无本质区别,但国际关系涵盖面明显要宽泛的多.

第二讲: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

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是国际关系学科成立的标志.学科的建立反映了人们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消除战争的希冀。

从1919年起,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

第一阶段:国际关系理论初创阶段与理想主义的兴起(1919-1948) 1918年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

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主义影响深远,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至多是一些关于国际关系的思想和政策建议。

从理论角度讲,理想主义是第一阶段国际关系的主导理念,考虑的是\应然\的问题,就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方法论方面,国际关系远未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主要是借鉴历史学和国际法的研究方法。

国际关系理论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断裂\这就是1939年卡尔<<二十年危机>>一书的出版.该书是第一部系统地用现实主义观点阐述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卡尔认为,在国际关系思想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一种是乌托邦主义,即威尔逊理想主义,一种是现实主义.卡尔指出现实主义是一种和乌托邦主义对立的理念,它所重视的第一要素就是权力,最核心的一点是怎样看待权力和道德。

《二十年危机》使得理想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断裂\为战后现实主义的兴起做出了重要的铺垫。

第二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阶段与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1948-1979)

第二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48年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书的问世.此书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之作. 摩根索的重大贡献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系统表述了现实主义的整体思想、基本原则和运用方式.因此,摩根索被称为\战后现实主义之父\

在这个阶段,国际关系研究的重心转向美国,现实主义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导范式,国际关系研究基本上是在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展开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假定是:权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是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普世道德是没有意义的.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最极端的表述是将国家的一切行为动机归于获得权力、增加权力和保持权力.权力不仅是国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为国际关系的目的和国家本身的目的.

现实主义作为主导理论持续30年.在这个大框架下,国际关系学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标志有两个: 其一,现实主义高度理论化.其二,形成了以社会科学方法为基本方法的方法论体系.

在现实主义主导阶段,国关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突破,主要在于战后美国出现的社会科学繁荣,人们强调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靠拢,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开始主导国际关系学的研究.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行为主义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元论,认为二者本质上一样.与此相呼应,国际关系学学者努力将自己的理论体系化为一种极其筒约的理论,能够用公式表示出来,能够用定量方法计算出来.

国际关系学第二次大论战主要是方法论论战,争论焦点在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到底能否运用到国际关系研究之中.结果是科学派占了上风.这种结果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将国际关系学科的方法论逐渐统合起来,形成了比较\硬\的国际关系科学方法论.不过,这样做的负面效应是建立起科学方法论的话语霸权,其他方法都或多或少地被边缘化了。

行为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论战,使得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研究范围扩大,宏观分析加强,先后出现了若干研究热点;第二:研究重点逐步转向核时代的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新技术革命形势下的全球问题;第三;自然科学神速得渗透到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以数学原理,心理分析,电脑运用和模拟分析尤为

2

突出.

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论这两条主线的发展,到1979年汇聚到一个顶峰,即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它以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为基本前提,将以主要国家实力分配为基本内容的体系结构视为国际政治的核心变量,形成了以国际体系结构解释国家行为的严谨理论体系,简称\结构选择\

《国际政治理论》是国际关系学引用率最高的书,是第二阶段的集大成著作,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和学科趋于成熟的标志.

第三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繁荣阶段与自由主义的复兴(1979-1992)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学科的繁荣时期,以现实主义危机和自由主义复兴为基本标志.

1977年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出版了著名的《权力与相互依赖>>.《权力与相互依赖》否定了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假定,它是自由主义全面复兴的序曲。

《权力与相互依赖》提出的三个与现实主义针锋相对的基本假定是:第一,否定现实主义以国家为国际关系惟一行为体的命题,认为国家不是单一的理性行为体,其他超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大影响.第二,军事安全并非总是国家的首要问题。其他问题也会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第三,军事力量不是或不完全是国际关系中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的最有效手段.

基欧汉和奈认为军事手段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保障国家生存和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更不能事先假定如此.权力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权力也可以来自相互依存,世界的相互依存度很高,但是不对等的,不对称的相互依存产生权力。

1977年以后,特别是进人80年代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自由主义.梳理起来,共有五种形态的自由主义,即:共和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自由主义、认知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和制度自由主义.

在诸多自由主义流派中,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化程度最高,这主要归功于基欧汉.

新自由制度主义在方法论上没有新的贡献,而是严格继承了科学方法论,坚持科学实在论和物质主义本体论,坚持国际关系中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可发现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华尔兹和基欧汉都借鉴了徽观经济学的理论,在理性主义这个大范畴中进行研究.

1984年,基欧汉出版了《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作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作,该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比较完整地提出了需求学派的制度理论,也使新自由制度主义成为了众多自由主义流派中理论化程度最高的理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成熟。

这一阶段形成了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第三次论战,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来看,这次论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对从冷战结束到冷战后时期国际关系深刻变化所作的理论探索,这次论战出现了两次交锋:理性主义对反思主义和建构主义对解构主义.

第三阶段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发展: 其一,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的\英国学派\此间取得了重大进展.英国学派大致可以归为社会自由主义学派。其二,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抨击日趋尖锐.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依附理论仍然在发展中国家有着很大的影响,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也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另一方

3

面,非主流理论也开始与主流理论正面交锋.

非主流理论的批判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加大了第三阶段的争鸣力度,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的三足鼎立时期与建构主义兴起(1992—今)

1992年至今,是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分野再显清晰的时期,标志是建构主义兴起并与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建构主义在西方社会科学中一直非常重要,只是在国际关系学中,现实主义在第二时期形成话语霸权,并借助科学方法论的工具,加之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领域自身没有形成高度理论化的体系,所以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80年代末,奥努弗(Nicholas 011uf)把建构主义这一术语正式引人到国际关系学,并出版著作《我们造就的世界》.对国际政治学建构主义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亚历山大·温特.

温特1987年在《国际组织》上发表了一篇以行动者和结构的关系为内容的文章《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者——结构问题》,开始探讨国际政治的社会因素.

1992年,温特发表了《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立刻引起轰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可作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的标志.

温特199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这部著作与新现实主义大作《国际政治理论》形成鲜明对照,被认为是20世纪国际关系学最后一本最重要的著作。

建构主义对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形成了根本性挑战,并逐步与后二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最根本的一条是它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存在不可通约的本体论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三个方面的机械一元主义是不能成立的.建构主义强调观念、认同、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国际体系的物质性结构只有在观念结构的框架中才能具有意义。

现实主义仍在发展.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理论是所谓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它可被视为现实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后冷战时期最典型的、最激进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是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

自由主义的发展也仍在继续.一是制度合作研究进一步深人;二是全球治理,与之相关的是软权力的概念;三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结合.

总之,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宏线是:从现实主义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主轴逐渐发展为当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成为战后西方国际政治思想发展宏线的第一个里程碑;新自由主义成为战后国际政治思想发展宏线的第二个里程碑;建构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里程碑.

第三讲: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走向

4

1,从强调循环向强调进化发展.

新现实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是循环的,而自由制度主义是进化性理论,制度是人为的社会事实.建构主义则进步突破机械的历史循环论,突出了人的观念的力量,重视人的实践活动的建构功能,强调了文化的作用.从循环理论走向进化理论的实质是关注人的能动性.

2,从权力政治向校利政治发展

虽然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权力仍十分重要,也可以看到一种越来越清晰的理念轨迹,它在更多地向权利的方向发展.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女权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很大一部分建构主义理论 3,从话语霸权向多元理论和方法论发展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理想主义的天地,第二阶段是现实主义和科学方法论主导,第三阶段已经明显表现出多元态势.

第四讲:国际关系学的三个新的特点(或学科发展趋势)

1,对合作的研究力度加大。

新自由主义虽然没有断定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国家之间的冲突,但它从理论上 阐明了无政府条件下理性地控制和削弱冲突的可能性,论证了国家之间合作的可行性。 到了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的出现开始否定无政府性的根本内涵,提出了合作从根本 上是可能的,冲突不是国际社会唯一的逻辑.

2,社会学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加大。

行为体的社会属性和能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表现了在国际关系领域经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影响的减弱,社会学影响的增强;表现了物质性因素作用正在减弱、人的因素的作用正在加强。

3,人文精神的加强。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推进,随着物质文明的日益发展,伦理价值、规范制度等因素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国际关系学界对国际制度的研究,对国际法和国际伦理的再度重视, 说明了价值、伦理、规范等文化要素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也表现出国际关系学研 究中的人文意识的增强和对伦理规范的复归,人文意识也越来越与科学精神融合在一起。

第五讲: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两个传统

一是追求宏理论的传统,主要表现为建立体系理论的持续努力。自行为主义革命以来,追求宏理论是西方主流国际关系学者的标志性特征。

二是西方中心的传统,二战之后尤其表现为以美国为重心。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主要理论体系都是在美国产生的,思想理念也是以西方的思想传承为主。这些理论虽然注重学理,但也都是以美国战后面临的国际问题为核心,是为解决这类问题服务的.

第二部分:主要学派

5

第一讲:理想主义IDEALISM

又称政治理想主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以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来观察和处理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思潮,流派.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标准和法理规范作为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原则.兴起于20世纪初叶,被认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起点.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8-19世纪格劳秀斯和康德的思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思潮,但并未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学说。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总统威尔逊.研究重点是战争与和平之类的重大国际问题,并试图寻求避免战祸,维护和平,解决国际上矛盾和冲突的饿办法.

主要观点有:

1,人性本善,具有理性,趋于合作; 2,道德和法理是拯救世界的关键;

3,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为了共同利益,要让渡部分主权给国际组织; 4,战争可以避免,战争的出现与人性无关;

5,制止战争的办法:A实行民族自决;B废除秘密外交;C以集体安全代替传统的均势体系;D建立国际机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E诉诸国际公众舆论;F改变国内政治制度.

理想主义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受到现实主义学派的批评,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思潮.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宣告了理想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彻底破产

第二讲:现实主义(古典现实主义/人性现实主义)REALISM

现实主义学派是在对理想主义学派的批判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中逐渐形成的。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40年代,到50,60年代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思想先驱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卡尔1939年出版的<<二十年危机>>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1948年汉斯.摩根索发表<<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的成熟,全面奠定了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现实主义的基本假定:

1,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权力,特别是军事权力,是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普世道德是没有意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为国际关系的目的和国家本身的目的

2,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行为体.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三个假定是:A国家中心说B单一国家说C理性国家说.

3,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

4,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因此在国际问题的排序中,国家安全通常处于最高位置,军事和相关的政治问题支配着世界政治,而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次要的. 5,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

6,人性本恶,人并不能通过教育和智慧来解决人性恶的问题.

7,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根本特征,冲突源于人追逐权力的本性,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和不可靠的. 8,维护国家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均势。

在现实主义理论中,权力和利益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以权力界定利益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及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实践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战以后,现实主义理论逐步成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论。现实主义的崛起,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现实主义学派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现实主义最大的理论困境是,它只能通

6

过背离自身的理论假定来弥补自身理论的不足,过分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力量,忽视了国内因素的作用。

第三讲: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第一次论战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构成的又一次\三十年战争\的产物.论战的一方是理想主义,另一方是现实主义.但这次论战的实质是现实主义的独自表演,既对理想主义的批评.第一次论战探讨了国际政治研究的取向问题,政治观点即均势与法律,国际组织的管理之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哲学和本体论则次之.

现实主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理想主义进行批评:

1,批判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看国际关系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全凭主观意志,缺乏耐心细致的分析;

2,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 3,批判理想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忽视权力.

从立论基点和研究结论来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分歧具体表现在: 1,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人性恶/人性善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的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理想主义的道义和民主说教在现实世界行不通.

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重要性,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认为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秩序代表了全人类的真正利益;现实主义认为,法律与政治相比并不是道德些,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体系也常常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客观世界抱盲目乐观态度;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该面对争斗事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束手无策,总之持一种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空想,历史的悲剧正是来自人的权欲与野心,未来的目标无论多么美好,由于受到这种利己主义的局限,只能部分的实现,总之持悲观态度.

6,国家的目标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很多,诸如安全,经济发展,人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就是生存和安全.

7,军事力量的作用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军事力量的作用有限,而现实主义认为非常重要. 8,道德作用的不同。理想主义认为非常重要,而现实主义认为无关紧要. 9,国家战略不同.理想主义是集体安全,现实主义是自助和结盟.

10,关于系统变迁。理想主义认为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生.

第一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立起主导地位.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在国际关系学科内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伦理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学科趋向\科学化\和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第四讲: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Neorealism

新现实主义学派是第二次论战的延伸和演变的产物,它是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力求对其进行科学的修

7

正和发展,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1979年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的兴起。他在书中提出了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因此肯尼斯。华尔兹成为新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新现实主义也成为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在于它的科学化程度,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对古典现实主义进行了重大的修正: 第一,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而不是人性; 第二,无政府条件下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考虑;

第三,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国家的权力是国家生存的手段,不是国家的目的。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三个假定:

1,国际体系是以无政府性为基本性质的体系; 2,国家是这一体系中的基本行为单位;

3,对体系稳定和体系单位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体系结构。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结构选择”。

新现实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

1、仍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国际社会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增强;

2、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 3、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上面。新现实主义结束了行为主义的价值中立的假说,在继续传统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上至今影响不衰。

对新现实主义的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对国家中心说的批判,主要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比较政治学派。前者认为新现实主义完全抽象化的国家失去了国家的阶级属性和其他相关属性;后者认为新现实主义把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割裂开来; 2、对“结构选择说”的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新现实主义强调了国际体系结构,但忽视了国际体系中的进程;

3、对无政府逻辑的批判。建构主义质疑国际体系去政府性,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补充内容

(一)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秦亚青)

三项内容构成了新现实主义大厦的重要支柱,即:国际关系的实质、国际行为体的意义、影响国际行为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前两个因素是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共有的假定,但在新现实主义那里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和阐述;第三个则是新现实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1、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都是权力。

8

WALTZ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内社会是等级体系,国际社会是无政府体系,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是等同关系,每个单位的功能相似,不存在世界权威或政府。因此国际体系只能是自助体系,而自我保护的方式只有增强国力。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环节:自私的人性,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以及自助的体系单位---国家。这三个理论环节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因此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为权力而斗争。

2、国际关系行为体:民族国家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导行为体。

新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第一个假说是国家中心说,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具实质意义的行为体;第二个假说是单一国家说,认为国家是一个一元社会整体,能够独立地确定国家利益,制定并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第三个假说是理性国家说,认为国家行为体在某一给定环境中,能够确立国家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

新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假说对这一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国家中心说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研究单位;单一国家说指明了国家利益在特定时空断面上的单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理性国家说则强调了国家行为的可知性和可预测性。这些假说奠定了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基础,加大了现实主义作为以科学方法研究国际关系的可操作性。

3、影响国家行为体的主要因素:国际体系的结构

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唯一重要因素。

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的第一个论点就是国际体系结构的自在性和独立性,这是新现实主义对古典现实主义的重大发展。另一个基本论点是:体系结构是体系层面最重要的特征。体系结构不是结果,而是原因。

国际体系是自在的、独立的;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国际体系的结构是自变量,是原因,国家行为是因变量,是结果。国家的战争行为主要是由国际系统的结构决定的,这正是WALTZ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冷战后现实主义的发展

冷战后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仍然以权力为核心,但取向却表现在两条不同的轨迹上面:一是最大现实主义,二是最小现实主义.最大现实主义将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发挥到了极致,典型代表是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最小现实主义是放松或偏离现实主义基本命题的理论,只保留了某些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如新古典现实主义.

一、进攻性现实主义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后冷战时期最典型的、最激进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是米尔斯海默,代表作是《大国政治的悲剧》。

进攻性现实主义从两个源泉获得了灵感:一是摩根索的权力论,二是华尔兹的结构论。

由此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

9

第一,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权力而相互竞争;

第二,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是国际政治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鼓动国家追逐霸权。

米尔斯海默还提出了五个基本假定: 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

2、大国具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力量 3、国家永远无法确定其他国家的意图 4、生存是国家第一目标 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

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国际社会持悲观态度,认为国际体系仍然处于”人人为战”的霍布斯状态,国家之间互不信任,甚至互为敌人。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这就使安全成为稀缺品,安全的稀缺导致国家之间常常发生冲突,一国要想在冲突中处于主动,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必须采取进攻性策略,因而当一国认识到相对力量正变得强大起来时,就倾向于向外扩展政治利益和实施对国际环境的控制,以求先发制人,实现自助。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硬核是:无政府状态导致大国追求权力最大化。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悲观的现实主义,悲观程度超过了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在许多方面也超过了摩根索的传统现实主义。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缺陷:

1、原创性甚少的理论,在解释国际政治问题上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视角,缺乏原创性。

2、极端的理论,把现实主义关于国家追求权力的程度和关于国家权力扩张的方式发展到了极端。 3、反古的理论,完全不谈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暂时的倒退。

二、防御性现实主义

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支,代表人物有斯奈德、沃尔特、格里科等。

与进攻性现实主义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的看法要乐观一些,主要观点有:

1、虽然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安全常常是丰裕的而不是稀缺的,由于国家是有理性的,因而他们常常会通过权衡扩张行为的得失大小来决定自己采取何种行为;

2、国家获取安全的最佳途径是采取防御性的战略,或者说旨在维持现状的战略。也就是说,无政府状态并不必然导致激烈的冲突和战争,它也会促使国家采取温和、慎重和有节制的行为;

3、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在”进攻---防御“的平衡关系有利于进攻一方时,即使同是追求安全目标的国家之间也可能会因”安全困境”的加剧而彼此发生冲突。但在多数情况下,国际体系是平稳的,“安全困境”的问题并不严重,国家动员主要限于对付产生于体系的某些特定的威胁。

防御性现实主义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经典现实主义关于国家寻求最大限度的安全的假设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坚持国家寻求最低限度的安全。

第二,沃尔兹等的新现实主义通常会将国内政治排除在外,而许多防御性现实主义者则经常使用国内政治来解释问题。

10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缺陷在于无政府体系和对安全的追求无法有效地推出国家要采取防御行为。从实践来看,它的适应面要更广一些,但无法解释二战中德、意、日等侵略国家的行为。

(三)试比较进攻性现实主义和防御性现实主义

两者是现实主义范式中新出现的对应的两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共同点在于:

1、两者都是结构性现实主义,与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一脉相成,但同时继承了人性现实主义的假定: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和物质主义本体论。

2、对于国家为什么追求权力和追求权力的根本逻辑的问题,两者的观点大体相同,即国家追求权力是为了生存,因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迫使国家不得不为生存而担忧。

区别在于:

1、无政府状态中的安全状态: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是稀缺的,而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是基本充足的; 2、国家目标: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目标是权力(安全)最大化,尽量获得新的权力,成为地区霸权;防止竞争国的崛起,维持临近区域至少两个大国间的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目标是,安全上奉行满意原则,拥有的权力要能维持已有的的权力位置,足够维持平衡危险对手即可,而不是权力最大化,权力过大会导致平衡联盟反而损害安全。

3、国家战略走向: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应采取进攻性战略,打破现状,都是修正主义国家,进攻是指增加领土控制。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应采取防御性战略,维持现状,以平衡战略为主,安全困境导致进攻行为。4、国家不计后果扩张的原因: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是体系层次原因,并非不理性。防御性现实主义则认为是国内层次原因。

5、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基于对手的实力来发展自己的权力,而防御性现实主义是基于自己所受到的威胁而发展自己的权力。

(四)新古典现实主义

90年代中后期,美国一些学者认为,单元层次理论和体系结构理论都不尽人意,并开始尝试打破这两种层次理论的分野,谋求一种中庸模式,于是现实主义范式中出现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分支。

新古典现实主义是想对于新现实主义而言的,是最小现实主义中国家层面的现实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有罗斯、扎卡里亚、施奈德等。新古典现实主义主要考虑了国家以及国内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亦即“倒置的第二意象”理论。新古典现实主义一方面坚持权力政治这一现实主义的核心命题,另一方面则考虑了国家行为的另一个层面,将国家理论扩展到了国际国内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新古典现实主义引进了两个干预性变量: 第一:国家决策者对权力的感知。 第二:国家能力及其与周围社会的关系。

具体观点有:

1、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尤其是其相对力量物质能力是对外政策的首要驱动因素。

2、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国际体系大性质相当模糊,安全也无所谓稀缺或充足,人们只有根据主观经验去解读,即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因此这种影响是复杂

11

的和间接的,也就是说,体系因素和单位因素对国家对外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才称为新古典现实主义。3、国内层次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对外政策又领导人精英作出,因此领导人对相对权力的认识至关重要;第二,权力分析必须考察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力量及国家与社会的结构;第三,体系压力决定对外政策大方向,但不能决定国家行为的具体细节。

4、它强调安全并非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追求国家相对力量的上升。

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强调了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系统变量和单位变量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思路和范例,解释能力得到加强。但是,它的弱点是不适合说明国际结构,不能对单个国家间的战略互动的总体结果进行预测。

第五讲:试论述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点.或者试论述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发展。

新现实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修补、深化和发展。它与现实主义的比较体现在:

1、新现实主义提出了体系结构的新概念。即将国际政治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结构体系,这是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

2、在国际关系的因果关系上,现实主义强调世界是由互动国家组成,原因是趋于一个方向。而新现实主义强调,因果关系是不同的,原因是在国际政治的单位层次和结构层次上两个方向发生的。

3、关于对权力的解释,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对权力的追求植根于人性,权力是国家追求的目标。而新现实主义则强调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手段,国家追求的目标是安全,这是对现实主义的重大修正。同时对权力的追求是又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导致的。

4、现实主义强调互动单位的作用,而新现实主义强调结构对互动单位的影响;现实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但是否认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征性的结构,而新现实主义认为“自治”是在结构层次上无政府状态的对应物;现实主义强调了国家的异质性,而新现实主义认为这一假设是不可取的。

5、与现实主义相比,新现实主义对国家安全竞争的看法要相对乐观一些,认为国际体系并不鼓励国家毫无节制的进行竞争,相反,无政府状态促使国家采取防范措施,使它们维持而不是打破现状。

6、现实主义忽视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而新现实主义加强了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并提出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7、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淡化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忽视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作用;而新现实主义则主张国际冲突和国际合作的结合,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重视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作用。

8、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国家间的权力分配,主张结构分析。

9、现实主义着眼于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着眼于体系,认为世界包含着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10、从研究方法来看,传统现实主义着重归纳综合方法,新现实主义则偏重推断演绎方法。

秦亚青教授认为,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做了三个重大修正:

第一,把国际政治的第一推动从人性发展到了无政府性。人性无法测量,也无法证否,以人性作为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从根本上使国际关系学失去了科学性。

第二,无政府条件下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考虑,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的目的不是无限制的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自我生存。

第三,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国家的权力是国家生存的手段,不是国家政策的目的,国家获取

12

权力是为了国家的生存。在无政府条件下,只有军事实力才是保证国家生存的最重要权力因素。

第六讲:新自由(制度)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要国际关系理论,是在学理上与新现实主义抗衡的主要自由主义理论流派,也是在批判和继承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1977年基欧汉和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的出版成为新自由主义重新崛起的宣言,1984年基欧汉的《霸权之后》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成为成熟的国际政治理论,也开始了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全面论战,1993年鲍德温主编的论文集《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出版则标志着新自由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与现实主义势均力敌的饿理论体系。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分析起点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家,主要方法论工具是理性选择理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制度在规范行为体的行动、汇聚其期望上的重要作用,相互依存论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核心。

基本观点是:

1、在国际社会的状态问题上,该学派认为,它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但国际社会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增强;认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体不存在很大的制约作用;

2、在国际关系角色的看法上,新自由主义承认民族国家扮演着重要的同时,更加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3、在军事安全上,新自由主义认为随着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军事因素相对弱化,国际合作的范围明显扩大。4、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问题上,新自由主义认为两者同等重要,新自由主义在重视国家安全重要性的同时,更强调经济因素。

5、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的最重要特征。新自由主义认为,体系结构固然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进程与结构一样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

6、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是因果关系,即在国际体现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家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行为取向,导致这些行为和不同行为取向的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程度。

7、国际制度促进合作。新自由主义强调国家可以以绝对收益为基本考虑,国际制度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家实质性合作。

8、新自由主义接受了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的假设,但认为正是因为国家的单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国际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决冲突,才能够考虑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

新自由制度主义提出了国际制度的需求派理论,强调了国际制度对于国际行为体、尤其是国家的国际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讨论了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合作的可能和条件。这是新自由主义在理论方面的突破,但它在方法论方面没有新的贡献,而是严格的继承了科学方法论,坚持科学实在论和物质主义本体论,坚持国际关系中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可发现性。另外,新自由主义还启迪和激发了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诞生。

新自由制度主义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

首先,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国际制度-----是为维护和延续某种国际社会体系服务的; 其次,新自由主义淡化国家实力的概念 ;

第三,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只要双方均可得益,就具备了合作的条件。

第七讲:试比较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异同点。

13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假说,但是,却又从这些基本假说出发,否定了现实主义的重要结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根本不同。

共同之处体现在新自由主义承认了新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命题: 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第二,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享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 第三,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此外,两者都是体系理论。

1993年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一书出版,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论战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鲍德温从六个方面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比较:

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新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了相互依存,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冲突;新自由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冲突的冲要条件。此外,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2、关于国际合作。双方都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上存在分歧。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持消极态度,合作依赖于国家权力,当两个国家只关心相对收益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零和搏弈,就没有合作的余地。新自由主义持积极态度,支持国际合作,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合作是正常的,也是经常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国际制度能保证国家合作,因为国家是理性行为体。

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更关心相对收益,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在安全事务中相对收益的考虑比在经济事务中更重要,国家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

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安全的第一性,这是由无政府状态所致,没有军事实力的保证很难取得经济利益。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即使在充满军事力量的世界中,国家也试图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经济领域更容易形成国际合作。

5、关于实力和意图。新现实主义更为关注国家的实力而不是意图,认为实力是国家安全和独立的基础,同时更为关注国际体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国家的意图,认为实力仅仅是作为影响国家意图和偏好而言的。

6、关于制度和机制。新现实主义者坚持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缺少超国家权威机构的协调或者强制的手段维持国际秩序情况下,国际制度及机制无法有效地起作用。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是理性的,国际机制是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有效手段,国际制度可以实现国家间合作。

基欧汉和奈还提出了两者的其他区别:

1、新现实主义主张“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角色;新自由主义主张“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 ”的观点,认为国家不再是占据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增强。 2、在军事安全上,新现实主义认为,对国家来说,权力、安全和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军事实力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新自由主义认为,由于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军事威胁可能降至次要地位,军事实力的作用相对减弱,国际合作领域明显扩大。

3、双方都重视经济因素。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必须依靠自身实力,以维持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为此可以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新自由主义则视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等重要,不能忽视,也不能随便放弃或牺牲。4、在研究方法或层次上,两者也不一致。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体系结构层次上的分析方法,重点在体系角色之间的权力分配上;而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体系过程层次上的分析方法,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

第八讲:科学行为主义学派

14

又称科学派或行为主义学派.西方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莫顿.卡普兰、戴维。辛格、卡尔。多伊奇等人。该派主张对国际关系进行纯科学的理论研究;主张引进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国际关系进行多层次、跨学科的研究;主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国际关系进行数理分析和定量研究;主张价值中立,重视实证研究,力图将国际关系系统化、一般化和定量化。其科学哲学基础是科学实在论。从认识论角度上,行为主义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元论,认为二者本质上无区别。行为主义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学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其推动下,西方国际关系学先后出现了国际系统论、沟通理论、博弈论、相互依存论、一体化理论等新的内容。它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主义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西方国际关系学日趋活跃,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然而,行为主义理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远远没有达到像现实主义传统理论那样的成熟程度。

第九讲:后行为主义学派

西方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克劳斯。诺尔和詹姆斯。罗森诺等人。该学派是在行为主义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张把国际关系学建成一门完全独立的理论学科,使其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在研究方法上,它主张把科学行为主义同传统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又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定量分析,又注重定性分析;既要研究国际系统,又要研究行为者个体;既要注重边缘性、跨学科性,又要具有自身的特定界限和独立的学科体系。后行为主义实际上是对以前各学派的理论倾向、尤其是研究方法的一种综合,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学方法论的基本完善。

第十讲:传统主义学派

西方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主要是从政治现实主义流派中分化出来的,它既保留了自己理论母体中的基本特征,又从政治理想主义流派中汲取了某些有用的东西。它不像现实主义那样突出权力和国家利益,而较为重视均势和世界秩序。他们指出,传统学派的饿研究方法仍然是有用的,重要的,哲学、历史学、法学仍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现实主义研究方法细致、精确且富有逻辑性。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的马丁。怀特、美国的英尼斯。克劳德、肯尼思。华尔兹和斯坦利。霍夫曼等。基本观点是:1、认为世界政治中充斥着经常的纷争与冲突,由于缺乏制止这种冲突的国际权威机构,诉诸武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世界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2、迄今为止能克服世界无政府状态的最有效途径是“世界秩序理论”,该理论反对诉诸武力,主张扩大经济合作,发展多边关系,目标是建立温和型国际体系,手段是加强国际组织在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3、主张用历史和现实的方法分析均势,认为从过去的五强均势到今天的五角均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4、强调伦理道义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

第十一讲: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第二次论战即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论战的继续,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虽然历时不长,但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论战通过1966年的《世界政治》杂志进行,争论的实质是 方法论之争,具体来说是寻求软理论还是硬理论,是解释还是理解,是规范还是实证,是模糊还是精确,是要进行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等。

科学行为主义从两个方面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批评:

1、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权力的作用,视之为国际关系的核心,忽视了伦理、道德=法律等重要因素; 2、现实主义在界定像权力、国家利益、均势等概念时缺乏精确性。

15

传统主义学派对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批评集中在三点:

1、科学行为主义过于局限于实证范围,未能更好的把握事物本质;

2、科学行为主义将理论研究降低为臆造的模式,致使所提出的分析理论无法最终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理论;3、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地强调计量化,往往忽视国际关系不同现象之间的本质。

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1、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量的总和,认为国际关系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

2、在具体方法上,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注重于行为经验的实证研究;传统主义学派则强调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相互内在联系的研究,注重于历史与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法律、哲学 、历史、伦理学仍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

3、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将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原理引入国际关系的饿研究领域;传统主义坚持“利益”和“权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地位;

4、科学行为主义认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参与者,应重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传统主义认为国家即使不是唯一,但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主体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5、科学行为主义提出在研究中应超越价值评估,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发展抽象的、普遍的理论;传统主义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必然要涉及道德和伦理,从哲学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应注重应用研究和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6、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对国际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吸取研究技术和理论概念;传统主义强调必须保持国际关系学科的特点和完整性。

第二次论战中传统主义与科学行为主义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英美研究方法的比较。这次争论的饿结果是科学派占了上风,这种结果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将国际关系学科的方法论逐渐统合起来,形成了比较硬的国际关系科学方法论;负面效应是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话语霸权,其他方法或多或少被边缘化了。这次争论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和基欧汉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出现,它们既实现了理论的简约和相对科学化,同时又保持了在逻辑上的丰富思辩性。

复合相互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

相互依存论的基本理论假设,认为国际关系体系中存在着多种相互依存关系是其基本特征.代表作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世界政治》(1977)。

基本观点:

1、国际社会存在着多渠道联系,包括国家之间、跨政府和跨国家的关系,任何一种联系都加强相互依存,每一种行为体都起着相应的作用。

2、国家间关系的议题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没有明确的先后次序排列,军事安全问题不再始终居于国际关系议事日程的首位,世界问题不再有明显的高级政治、低级政治之分,国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区别日益缩小。

3、在复合依存占优势的领域,如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军事力量的作用减弱,但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和保护

16

他国免受侵略和威胁中,武力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对于复合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对外交的影响,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富于理想主义的看法,认为相互依存的水平将日益提高,终将导致世界共同体的出现、世界国家的形成。

另一种是现实主义的看法,认为相互依存不能改变各国追逐权力和国家利益的本质,相互依存越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越多,管理和控制手段跟不上,可能增加利害关系冲突、摩擦,发生动荡,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国家还是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体。

复合相互依存模式的缺陷在于:

1、复合相互依存在分析国际关系时仍未能提供真知灼见。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对复合相互依存针对的是世界的总体剖析,而现实主义的权力与相互依存的分析针对两个国家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应用氛围划分也不能成立。

2、复合相互依存模式的三个特征不仅没有介绍清楚复合相互依存与一般相互依存的经济、生态相互依存有何区别,而且三个特征之间的逻辑联系也有问题。3、复合相互依存模式本身似乎超出了国际关系的研究范畴。

两枝世界政治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全球化问题引起了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的极大兴趣.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罗斯诺教授认为,在冷战后时期,一体化与分散化、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继承与变革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三大基本矛盾。冷战结束使国际关系从“两极”向“两枝”格局过渡,所谓“两枝格局”即“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格局。但罗斯诺认为,两者并非平分秋色,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体系在国际政治中的支配地位日趋削弱,而强调全球相互依存的“多中心国际体系”的地位却日益凸显。罗斯诺的两枝世界政治论不乏犀利的洞见和系统的论证,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众所公认的。美中不足的是,善于发明新名词的罗斯诺有两处关键的概念建构(“国家中心的世界”和“多中心的世界”;“权威领域”)容易让人产生迷惑。另外,罗斯诺所指的多中心世界政治实际上是结合“美国第一”和“美国的世界领导责任”的全球为中心的政治模式。

地缘经济学Geo-economics

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主要代表人物是前美国华盛顿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地缘经济学项目主任爱德华。卢特沃克。地缘经济学理论的要义在于,冷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出现了重新组合,原先的地缘政治被地缘经济所取代,原先的军事集团竞争让位于经济集团竞争,当今国际关系的焦点是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实力竞赛,而不是两大阵营之间的军事对抗。三个相互竞争的经济集团是:以日本为主导的环太平洋经济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半球经济区;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经济区。 地缘经济学的内容是:

1、地缘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家间的新的竞争关系; 2、研究对象是,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而损害对方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竞争行为;

3、研究范围是经济战场,而不是军事战场。地缘经济既是冷战后国家间进行交往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政策,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能力和意愿推行地缘经济政策。

地缘经济学的特点:

17

1、地缘经济学的“地缘”与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概念并不完全吻合,它指的是民族国家以国家领土作为地理含义的竞争单位。

2、从本质上讲,地缘经济学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3、地缘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非发展中国家之间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地缘经济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发达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

霸权稳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从国际系统结构着手分析系统稳定、认为霸权结构是稳衡结构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首创,基欧汉为该理论奠定基础,克拉斯纳予以补充,莫德尔斯基和吉尔平将该理论扩展到军事安全领域。代表作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吉尔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霸权稳定论的主要内容是:

首先承认国际关系具有激烈竞争的性质,现代民族国家是一部战争机器,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霸权国提供有利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就很难有一个安定的国际秩序,所以霸权的存在就意味着稳定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存在;无霸权的存在,国际社会处于无规则的混乱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大规模战争很容易爆发,国际体系将会解体,造成全球政治混乱,经济倒退。

简言之,其主要观点是: 1、霸权带来稳定说; 2、霸主自我牺牲说; 3、霸权必衰说;

4、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

霸权稳定论的两个重要假设:

一是霸权国为稳定的自由贸易体系提供领导角色;

二是虽然主导国家获益,但小国也获益,国际公益使小国能获取更多好处。

霸权稳定论实质上是一种强权说,“公益”和“搭便车”说掩盖了大国剥削弱国和小国的实质,其目的主要是为美国的饿霸权主义辩护,鼓吹美国重振霸权国威力。

霸权Hegemony

该词来自于希腊语Hegemonia,指国际关系中一种支配性的领导地位和状态,也可指霸权国强行推行其意志的政策。基欧汉将霸权定义为,一个单一的支配的世界的力量,确切的说,霸权指一国有足够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行为,并操纵国际体系的的运作。在经济领域里,霸权意味着对物质资源的控制。吉尔平也认为霸权就是一个单一强国控制和支配着国际体系内的弱国家,但这种控制只是相对控制。所以霸权意味着一个单一的具有超强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国家支配着国际体系。

霸权的实力主要来源于两种资源:

其一是有形资源,如国内生产总值、石油进口依赖性的大小等;

其二是无形资源,如一国对于自己国力和货币的自信程度,而经济力量是霸权实力的最基本源泉。霸权会

18

经历产生、发展、强盛和衰落四个阶段,这都与实力有关。

霸权周期理论/霸权更替学说 Hegemonic cycle (秦亚青写)

讨论霸权系统更替和霸权国兴衰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说,代表作有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吉尔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和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该理论认为,霸权系统由于系统中主要单位权力增长的差异,系统中权力开始重新分配,因而导致系统失衡并逐渐造成系统性危机。霸权国本身也经历了兴起-成熟-衰弱的过程。大国间的不平衡发展是霸权更替的根本原因。当系统结构真实反映大国间相对权力地位,尤其是霸权国和其他大国相对权力地位时,当各大国均认为改变现有系统会失大于得时,霸权系统呈均衡状态,但是霸权国对维护现有系统有着最大的国际责任,要制定国际规则、向国际社会提供诸如军事安全和经济秩序等公共物资,加之本身存在的报酬递减现象,因而其消耗总是大于资源。久而久之,所谓“帝国战线”过长的现象使霸权国的国际承诺和国家实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力量越来越弱,综合国力日益衰退。同时,其他大国可以利用霸权系统稳定的有利条件,寻求自身发展。结果使系统中权力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现有霸权系统已不能反映其霸权地位,最后可能通过霸权战争,即世界大战,才能真正解决系统变革和霸权更替问题。该理论的主要学者认为新的霸权国往往不是旧霸权系统的挑战国,而是旧霸权过的同盟国。同时,衰弱时期的霸权国可以二次振兴,成为新一轮的霸权国。该学说把国际系统中的霸权更替看成历史的必然,把国际系统的不稳定状态和世界性战争归结于霸权国的衰退,其研究范围基本上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系统,这就使其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领导)长周期理论 Long Cycle Theory (秦亚青写)

世界政治发展进程理论,亦称政治长波论。重点研究周期性发展和变化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代表作是美国政治学家乔。莫德尔斯基的《世界政治中的长周期》和乔。戈尔茨坦的《长周期:近代繁荣与战争》。该理论从历史角度讨论自1500年以来国际系统的发展,认为全球政治系统呈周期性变化,每一周期有一个处于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制定国际规则、提供公共产品、保护世界秩序。每个周期约100年,经历全球战争、全球强国、非正统化、权力分散四个阶段。世界性战争标志着旧的领导国家的退位和新的领导国家的确立,因而是周期的开始与终结,长周期指两次世界性战争之间的时间。国际系统呈长周期发展的动力是国际权力的不均衡发展―――世界领导国家权力衰弱、权力逐渐分散、直至挑战国家出现,并引发世界性战争。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挑战国家失败,领导国家退位,经济基础雄厚的第三国成为新的领导国家。自1494年至今,出现了五个长周期:1494-1579年的葡萄牙周期、1580-1689年的荷兰周期、1689-1792年和1792-1914年的两个英国周期和1914年至今的美国周期。长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颇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试图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演变、世界霸权的变化作出解释和预测,但有很强的历史宿命观。该理论关于世界领导国家有助于国际体系稳定的假设也没有得到确切的论证。权力论

权力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国内政治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应得惩罚的权力、报偿的权力和制约的权力。权力政治论是现实主义流派的核心学说,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摩根索提出:权力意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于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即指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务的综合能力。国际政治的一切解释都离不开权力,国际政治的本质是为权力而斗争。权力与影响力不同,权力的结果往往是强制性的,而影响力的效应往往是他们自己主动产生的。国际关系中权力存在的根源,在现实主义看来,就是源于个人对权力的追求。 权力的存在要有四个条件:

1、在权力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间存在着价值和利益的冲突; 2、在权力的关系中,一方最终一定会对另一方的要求有所屈服;

19

3、在权力显示的过程中,权力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所花的代价比不服从所花的代价要小;

4、在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被行使者之间的差别越大,双方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国家的权力是由国家的实力决定的。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军事在权力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国家的权力作用受到限制主要体现在: 1、权力的应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

2、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这个国家权力因素中的外交因素。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会影响国家权力;

3、国家的权力受到名誉和道德的限制。权力政治论对西方的外交政策,特别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所起的作用最为明显,在外交实践中的运用也最为充分。

冲突论

国际冲突是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冲突论和利益论、权力论一起被称作国际关系理论的三个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 冲突的概念:

1、冲突是指某一可确认的人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人或群体,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目标;

2、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

3、冲突的形式有暴力和非暴力的,有显性和隐性的,有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有可理解和不可理解的。 4、冲突存在于宇宙万物中。

国际冲突的根源分析,肯尼思。沃尔兹提出了“三概念”: 1、“人性与国际冲突”,人的私念和权欲是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

2、“国家与国际冲突”,国家体制弊端日显,社会矛盾深化,为了加强对国内的控制,统治集团往往从对外冲突或战争中寻找出路,这是国际冲突的重要内在原因;

3、“国际体系与国际冲突”,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冲突的外部原因。

国际冲突的五种类型:一般冲突、国际危机、恐怖活动、内战与革命、国际战争。

国际冲突的解决途径:

1、政治解决途径,包括国家间的谈判、协商、斡旋和调停; 2、法律解决途径,以国际法庭为主进行的调解、仲裁和裁定等; 3、行政解决途径,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作的各种努力。

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冲突论的影响锐减,然而,在博弈论与国际冲突方面仍有新的进展。

均势论(均势)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对权力态度转变和各种结果。

均势概念具体为:

20

1、均势是表示一种力量的均势;

2、均势是国家斗争中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 3、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 4、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

均势的模式,摩根索概括为两种模式: 其一是“直接对抗式”, 其二是“竞争式”。

均势有三个比不可少的条件: 1、无政府结构 2、最少两个行为体

3、各行为体的目标应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

19世纪以来的均势呈现四种主要类型:

欧洲均势(1818-1815年维也纳会议至一战爆发)、 过渡性全球均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两极均势(二战之后至60年代中期)、 全球多极均势(60年代中期以后)。

当代的均势是“复合均势“,是由美苏中日西欧组成的一种“五极体系”,其特点是均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呈现为核竞争和核对峙。

均势理论的特征是

1、西方均势理论的基本目标是寻求均势; 2、实力是均势的基础;

3、随机变换联盟是实施均势的重要手段。

此外,形成均势需要一个有实力的强国充当的中心平衡机制。均势是稳定国际社会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维护和平的积极一面,但均势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不确定性、不现实性、不充足性三点。均势不同于均势理论。均势是某种客观存在,均势形势可以为我们所利用,服务于争取和平的斗争,但均势理论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手段和态势,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西方某些大国推行均势外交,不过是以均势来掩盖争霸,目的是为了攫取优势和世界霸权。

均势(Balance of Power) (秦亚青\杨闯写)

指国际关系中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平衡状态。以力量平衡为原则谋求自身利益的政策称为均势政策。研究力量平衡与国际稳定的关系的理论称为均势论,属研究国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稳定的理论。均势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对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战争的论述,主要指城邦国家之间相对力量的平衡及其对国家之间战争的影响。进入20世纪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对均势进行研究,逐步将均势从一种国家对外政策目标提高到国际关系理论,着力研究均势与国际系统稳定的关系。代表作包括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的斗争》、爱德华。古立克的《欧洲传统均势论》等。该理论认为,如果国际系统的主要大国保持基本均衡的实力,并为此采取灵活结盟的手段,以防止其他国家称霸,国际系统就可以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均势的基础是实力,相互对立的国家为增强实力和争夺优势的斗争,

21

往往又会打破业已形成懂得均势。传统均势理论将欧洲一个世纪(1815-1914)的相对和平归功于欧洲均势,认为以英国为均衡国的欧洲大国均势关系是维持和平的根本机制。一战以后,均势理论受到理想主义的攻击,集体安全体系被认为是更有利于维持世界和平。二战以后,由于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核军备的发展,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核恐怖均势”,均势理论再度受到重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地位和作用的加强,欧洲在欧美联盟中独立自主倾向的发展、中国国际作用的加强等因素使两极体系向多极均势过渡。冷战后,两极均势结束,多极均势格局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际关系的理论家开始重新讨论传统均势关系的可能、意义和作用。

历史终结论The End of History

在世界迈向结束冷战之时西方研究国际关系发展模式的新理论,是西方世界对"共产主义彻底失败"产生的盲目乐观心态的产物.在兰德公司任职的美国前国务院弗朗西斯.福山于1989年夏季号《国家利益》杂志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首次提出了这一观点。1992年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其观点。主要观点为:冷战结束表明西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体系等赢得了彻底胜利和与西方对立的其他意识形态体系的失败。哲学意义上的长期意识形态冲突告一段落,长期以来的人类冲突因此宣告终结。追求自由成为人类的主要奋斗目标。虽然福山所指的历史终结在特定的时间内局限于一定地区,但他坚信历史的终结必将在所有的地区实现。批评这一论点的学者认为福山的论述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分析,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冷战后的形势并未出现福山所预料的情形,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经济诸方面的争夺更趋复杂、尖锐。1989年后,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战略不再适应形势,西方对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如何发展出现许多新的分析与探讨。代表性的观点有“单极时刻”论、“民族国家衰落”论、“不再有主要战争”论等,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影响最大。

国际利益论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的概念经历了国家至上阶段、王朝利益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

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问题: 1、国家利益概念笼统化;

2、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由谁来决定;

3、如果国家利益是由统治者来决定,那么国家利益的内涵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 4、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决策中起多大作用。

对于这四个问题,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和回应是:

1、在国家利益的内涵的研究上,从泛泛的国家利益研究发展到强调国家利益的层次研究上,这样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避免以前在国家利益分析上的缺陷;第二,它可以在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有前后选择;第三,它具有自身的灵活性。

2、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一派认为国家利益就是指全体人们的利益,即国家利益是国内利益的总和。第二派认为一国国家利益是全部国内利益和部分国际利益的总和;第三派认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是统治者的利益。

3、一个国家国家利益的制定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这就是一国实力。

4、国家利益在一国外交政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取代它。

22

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亨廷顿和约瑟夫。奈以新的视角对国家利益问题作了新的探索,但他们基本还是从保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维护美国的国家根本利益出发,进行国家利益的新探索,他们提出的主张仍摆脱不了“世界问题美国化、美国利益全球化”的模式,实质上代表的是西方文化、认同和价值的国家利益观。

地缘政治论Geopolitics (秦亚青写)

认为地理因素对国家权力和国家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政治理论。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拉茨尔最先提出地理政治的概念,20世纪瑞典地理学家基伦首次明确使用地缘政治一词。

基本观点有:

1、地理因素是国家权力的基础和国家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2、利用地缘环境可以扩大国家权力延伸的范围; 3、技术发展可以改变对地缘环境的利用方式和行为。

二战前的重要学派:

1、马汉的海权说,认为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谁控制海洋和重要海洋通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 2、麦金德的陆权说,随着20世纪初铁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提出,认为大陆强国才能称霸世界,谁控制东欧就可以控制“心脏地带”,谁控制心脏地带谁就可以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就可以控制世界。3、杜黑的空权说,随着空军的出现而提出,认为谁控制了天空,谁就可以自由地延伸自己的权力,从而扩大世界范围内的控制能力。

4、卡。豪斯霍弗的生存空间说,认为不断扩展生存空间是国家取得原料和市场以及人口增长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国家权力增长的必要条件。

二战以后的重要学派是斯帕克曼的地缘地带说,认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即西欧、中东、南亚、东亚,是最重要的地带,谁控制边缘,谁就可以控制欧亚大陆,进而称霸世界。地缘政治论对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过很大影响。生存空间说曾为希特勒的侵略提供理论依据,心脏地带说成为美国考虑20世纪70年代战略三角关系的依据之一,边缘地带说也直接影响了美国战后遏制政策的形成。现在,地缘政治论的影响仍然很大,以控制重要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地缘说便是一例。地缘政治论往往成为地缘决定论,把地缘因素作为决定国家行为和政策的唯一重要因素,而不探讨地缘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对地缘因素的错误认识可能成为导致决策失误的原因。

博弈论 Game Theory

又称对策论或游戏理论,它是基于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基础山的一种合理决策理论。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学派极为推崇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包含研究“合理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是游戏规则和策略选择的统一。1944年约翰。纽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一般来说,博弈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弈者,每场博弈都有两个以上的弈者组成; 2、收益,由于行为者的价值体系不同,收益也不同; 3、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使博弈正常进行;

23

4、信息条件,它决定每一行为者对博弈环境以及其他行为者的选择所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质量。 5、每一行为者用来达到目的的战略; 6、进行博弈的整体环境;

7、动态的互动作用。在这些要素中,策略选择是中心环节。

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理论,博弈论首先有两个基本假设:

1、竞争各方在安排其优先选择,估算得失和估计对方选择时都是符合理性的; 2、每一个竞争者的战略和决策都取决于另一个竞争者的战略和决策。

博弈的定理是任何策略均以最小最大值为基础,即最小收益最大化、最大损失最小化。博弈基本形式有零和博弈和变数博弈两种,即“谁是懦夫”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博弈理论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际关系这门学科注入了活力,加深了我们对国际问题的理解,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博弈模型显得过于简单、刻板,人们对其实用性提出了质疑。

“囚徒困境”博弈

是博弈论中的变数博弈。假设抓获了A和B两个嫌疑犯,将他俩分别关押、审讯,这样A和B就面临着四种选择和结局:A1B1(双方拒绝交代)、A1B2(A不交代B交代)、A2B1(A交代B不交代)、A2B2(双方都不交代)。当然,A来说,A2B1是最佳选择,因为交代了只须关押三个月;对B来说,A1B2最佳,交代了也只须关押三个月。尽管对双方来说,A1B1选择最佳,各只判一年,但是太冒险,双方不能订攻守同盟,万一对方交代了,自己就要关押十年,因此,经过权衡,最后往往还是选择A2B2,即双方都交代,这样教为保险。“囚徒困境”博弈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对方采取不合作的策略的情况下,一方的合作只会减少自己的收益,具有这种特点的博弈往往会产生对双方都不利的结局,或者说合理的行动却会产生不利的结果。长期以来美苏之间军备竞赛的策略运用就体现了“囚徒困境”博弈的原则

“谁是懦夫”博弈/“胆小鬼”博弈

是博弈论中的零和博弈。假设A和B两个人架车在只有一个车道的公路上相对行驶,谁都不让路双方可能车毁人亡,但谁让路就成了懦夫。这样A和B就面临着四种行为选择:A1B1(双方让路)、A1B2(A让B不让)、A2B1(A不让B让)、A2B2(相撞)。当然,对A来说,A2B1为最佳选择;对B来说,则A1B2为最佳选择。但是双方都不能保证双方一定会让路,若自己不让路,对方也不让路,结果就是同归于尽。因此,对双方来说,最保险和最可靠的选择是A1B1,即双方都让路,避免冲突。冷战时期的美苏争夺格局就属此博弈,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在国际政治实践中,此类博弈强调冲突的可能性以及解决冲突的机制,由此造成双方毫无共同利益,冲突是必然的,合作是少有的错误观念。但是国际关系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它们本质上属于非零和博弈,所以“谁是懦夫”博弈只是在特定的简单情况下才用。

霸权后合作论 Post-hegemonic Cooperation (秦亚青写)

认为霸权国衰退和消失后国际合作仍将继续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属政治自由主义的范畴,代表作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该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合作,反驳了霸权稳定论的下述基本假说:霸权国以其强大的权力建立起来的国际体制和国际规则,将随着霸权国的衰退和消失而解体,靠其维护的国际合作就会被国际冲突所替代。霸权后合作论认为霸权国运用巨大权力建立的国际体制和国际规则为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其最大功能就是加强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规范国家行为,为各方均可得益的国际合作铺平道路。但是国际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一定非要霸权国及其强制性压力才能维持。因为系统中主要国家会处于自身利益有意识的共同维护这些制度,使得国际合作在没有霸权国的情况下仍然会在国际制度的

24

保障下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霸权后合作论成为可能的根本条件是国际制度的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霸权后合作论发展成为以讨论国际制度为核心的新自由制度主义。

体系论

国际关系的体系论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盛行于60年代以后。这一理论的形成是战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体系论的崛起源于战后国际关系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首先,与战后国际组织迅速增多的客观形势相适应,以国际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体系理论也就同步形成了;其次,国际组织的普遍出现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的日益显著,使得国际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促成了体系理论的产生;再次,就方法论而言,体系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罗伯特。利伯将体系论定义为“一组以某中方式发生互动的单位或构成部分”,并称体系论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科学框架。查尔斯。麦克莱兰则将体系定位为“部分或分体系的集合体”。任何体系均能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任何体系都呈现为一种结构,其组成部分处于互动关系之中。体系论则是一种抽象的、描述的和理论的概念,它提供一种广泛的分析观点。

体系论有五个主要特点:

1、整体性,整体效应构成了体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2、层次性;

3、联系性,这是体系论的研究重点; 4、稳定性; 5、功能性。

体系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阿尔蒙德的“系统环境论”、罗斯克兰斯的“国际体系行为结果模式”、卡普兰的“国际体系六模式”、麦克莱兰的“国际复合体系论”以及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体系论的理论意义在于扩大了人们观察国际关系的视野。使原来仅仅涉及单一的关于国家权力-利益关系的国际关系学发展成为以国家关系和国际体系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最有发展前景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科之一。

相互依存论

相互依存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形成于60年代后期,兴盛于70年代。基欧汉和奈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是代表作品。基欧汉和奈认为,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点。

相互依存论的基本内容是:

1、强调国家之间的相互易摧毁性和敏感性; 2、国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趋于全球化; 3、“高级政治”向“低级政治”过渡; 4、缓和与开放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 5、国际合作的趋势逐步超过了国际冲突的趋势; 6、武力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作用日益减弱; 7、谈判逐步取代冷战,均势逐步取代遏制;

8、研究对象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转向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以及跨国组织; 9、主张在国际体系中以平等关系取代等级制;

25

10、相互依存的趋势将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起溶解作用,推动全人类利益的形成,最终将成为通向无国界的世界国家的中途站。

西方四种相互依存流派为:全球主义或制度主义学派、修正学派、结构现实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基欧汉和奈总结出相互依存不只是相互交往、相互依存不只是互利、相互依存不一定导致合作三大结论,并认为不对称的相互依存是权力的来源。相互依存论反映了战后出现的国际体系新格局,触及到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家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日益增强这一全局性变革的特点,为国际关系了理论注入了新内容。

但是,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它的局限性有三点: 第一,虽然原则上讲均等关系,实际上还是讲实力;

2、虽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国家的作用,强调相互依存,但实际仍坚持依附关系;

3、虽然也提出全球性问题和建立世界秩序的任务,但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国际关系旧秩序的前提下,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

又称世界政治经济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相互依存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崛起的一个新的领域。IPE的定义,基欧汉概括为“简而言之,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关系行为者追求财富和追求权力的互动作用。基本原则是:第一,权力分配影响财富分配,生产力及财富 的变化也反过来影响权力关系;第二,权力、财富本身经常处于变化状态,两者关系变化趋于剧烈化。”IPE是一种总体的综合性分析理论,反映了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的总和与相互关系。主要著作有:琼。斯佩罗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1977)、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87)等。IPE的两条脉络,一是关于国际体系层次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一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体系与国内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互动关系。IPE的两个趋势是:国际政治关系的经济化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化。IPE有四个特点:1、更注重经济取向,注重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结合;2、为国内政治取向;3、更加注重比较研究;4、在研究内容上更具体细致,特别是在国际环境对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及其结果以及国内因素如何影响一国对外政策。IPE的主要研究范式为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其方法论为理性主义。运用马列主义原则来衡量,IPE的两种趋势均是不同程度上割裂了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辨证关系。政治关系的经济化,把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强调到不适应的程度,以共同经济利益掩饰霸权主义的扩张;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则过分强调政治因素,视世界政治为决定因素。

国际机制

机制(regime)一词源于拉丁文regimen,意指规则、指导、指挥和管辖。

国际机制最典型的定义有三种:

1、斯蒂芬。克拉斯纳认为,国际机制是指在某一特定问题领域里组织和协调国际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

2、唐纳德。柏契拉和雷蒙。霍普金斯认为,国际机制是国际行为的机制化;

3、奥伦。扬等人认为,国际机制是指国家间的多边协议,旨在协调某一问题领域的国际行为。

国际机制的三个要素: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协调国际间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以及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其中的和核心是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1983年斯蒂芬。克拉斯纳主编出版的〈〈国际机制〉〉一书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26

国际机制的特点是:

1、国际机制是国际社会机制化趋势的产物,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理想化的模式;

2、国际机制的要素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安全与发展和通过机制对参与者实施道义限制; 3、机制是变化发展的,变化规律的核心是机制基本准则的变化。

国际机制的形成条件是:

首先必须有一个在国际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大国, 其次存在着共同的目标——安全与发展,

第三,有关各方同意谈判和协商手段是解决国际危机的最好途径。

国际机制的类别分为特定机制与一般机制、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进化机制与变革机制。国际机制的三个主要流派是格劳秀斯学派、国际机制修正结构主义派和传统结构主义。国际机制论关于国际社会秩序、稳定的观点,关于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地位,缓解南北矛盾的看法,以及关于实施国际关系平等原则的主张,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西方国际机制论的实质是强调以美国为中心,强调以符合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为原则和强调以西方价值标准为准绳,是为美国利益全球化的战略目标服务的。

集体安全论

集体安全是国际社会设想的以集体力量威慑或制止其内部可能出现的侵略者和侵略行为的方法来保护每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一国为大家,大家为一国”是集体安全的口号。

它有三要素:

1、集体安全组织的成员来源具有普遍性;

2、集体安全要求建立一套合法有效的防止侵略的安全机制,这是集体安全是否成功的关键;

3、集体安全无力对大国实行有效的制裁措施,也无法对付有盟国或大国支持的国家,面对侵略国家和侵略行为,成员国就是否干预或怎么干预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

集体安全的前提条件可以划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主观条件指的是成员国对集体安全的一般接受能力;客观条件指的是全球形势应适合集体安全的运作。一个成功的集体安全体系必须具备这些主客观条件。从国际关系理论角度看,首先,集体安全表现为一种国际安全体系;其次表现为一种安全保障机制;第三表现为一种保护国家安全的手段。集体安全是为了改变均势体系 下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而设计出来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难免过于理想化。

软权力论

1990年,约瑟夫。奈发表两篇文章〈〈世界权力的变革〉〉、〈〈软权力〉〉和专著〈〈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权力的性质〉〉,最早地在学术界系统地提出了软权力的概念,其基本内容是:

1、冷战后各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世界,国际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世界权力的变革和权力性质的变化; 2、软权力一般被界定为包括三方面的要素:价值标准,尤指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体制;西方文明,指文化、宗教等影响。

3、软权力是相对于硬权力而言的,软权力是合作型权力,而硬权力是对抗型权力。这两种权力并存、同样重要。软权力的源泉主要有二:一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二是国际机制的规则与制度。因此,软权力也就是一国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在国际事务中实现预想目标的能力。

4、现实主义主张硬权力,自由主义倾向于软权力。但是软权力是硬权力的延伸和补充,两者可以互补。

27

1996年之后,在信息革命的冲击下,软权力的研究重点转为信息时代的软权力的性质和特征。知识经济也为软权力注入新内容。软权力概念的产生是国际关系深刻变动的结果,也是权力性质与范围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拓展深化的结果,它丰富了权力论的内涵,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新生点,但它尚不成熟,仍显单薄。然而软权力研究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有望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理论学的一个支柱理论。美国主张软权力的目的是:一是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二是推动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我国学者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软权力的研究。

国际安全新论

国际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生存、稳定、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条件和保障机制。学术界把安全概念分为消极安全和积极安全。前者强调免于危险和胁迫,以求生存;后者则强调稳定。生存与稳定是安全的两个重要目标。

约瑟夫。奈提出,国际安全意指处于安全困境中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这里有三个条件: 1、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行为者才会产生安全困境;

2、国际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权威机构; 3、安全依靠各国政策的互动。

长期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存在关于国际安全的三点基本看法:

1、从摩根索到杰维斯,从华尔兹到奎斯特,在国际关系领域有着关于安全研究的理论分析传统。 2、安全理论问题不会消失,其重要性将与日剧增;

3、从长远来看,安全政策必须建立在理论分析之上。国际安全研究的理论分析较突出的成果是80年代杰维斯的理性威慑理论。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是研究国际安全的两种基本思想流派。

影响国际安全行为的决定因素有: 1、追求安全利益 2、考虑非安全利益

3、通过国际合作改变安全困境的程度 4、改善国内环境。

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是分析基点,权力是目的,均势和结盟是安全的关键;而新现实主义则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分析基点,安全是目的,两极和核武器是安全的支柱;新自由主义强调影响安全的因素包括国内外政治结构、文化与价值观,重视民主对安全的影响,发展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性,可以增加安全度,健全国际安全体制可以防止或制止国际冲突,维持和平。1996年奈发表了〈〈冷战后的冲突〉〉一文,鲍德温也发表了〈〈安全研究与冷战的结束〉〉一文,初步勾勒了新国际冲突论的基本框架。首先,从国际安全角度来看,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过渡期;其次,奈把冷战后的国际冲突认为大国战争、地区战争和内部战争三类。总之,国际安全新论对美国而言,其实质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维持在国际事务方面的领导地位,继续运用国际结盟或伙伴关系以最大限度的追求自己的安全战略利益。

文明冲突论

1993年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谬尔。亨廷顿在〈〈外交季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首次提出

28

了文明冲突论。1996年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以文明为基础重建国际秩序则是防止战争的最佳安全保障。第一,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导形式。亨廷顿不仅把文明和文化看作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且看作是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这是文明冲突论的核心和命脉所在。文明的冲突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一国内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断裂带冲突;在全球层次或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国冲突。文明冲突的根源是人们对国家的忠诚随着冷战结束开始让位于对文明的忠诚。第二,冷战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极、多文明 世界。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正让位于文明之间的冲突,地区政治是种族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政治。亨廷顿认为将有六种现代文明(印度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明、儒教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和两种可能的文明(拉美文明和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之所以是多极和对偶文明的,在于:1、随着冷战结束,人们的政治忠诚取向从国家转到了文明;2、冷战后文明之间的冲突大大多于文明内部的冲突。防止文明间战争要遵守三个规则;弃权规则、合作调节规则和求同规则。第三,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必须以文明为基础。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主要错误在于,他认为个人忠诚的对象越来越集中在文明上,而不是集中在民族国家上;对民族主义的忽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因此,文明冲突论受到了大多数国际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的质疑和批评。

民主和平论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受到关注,是冷战结束以来新自由主义学派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这种观点最早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米切尔。多伊利提出,后经布鲁斯。拉塞特、约翰。欧文等人完善。民主和平论的中心论点是民主国家很少或从不相互打仗。

该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是:

第一,民主国家之间仍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战争不是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合适方法。 第二,尽管自由民主国家很少打仗,但他们可能和非民主国家打仗。

民主和平论提出了三个主要概念:民主和平、民主政治和国际政治系统,认为单位层次上的民主政治结构与民主和平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民主和平论把这种因果逻辑归结为民主国家存在着政体上的两个根本限制因素:一是把民主国家间无战事归因为机制上的限制,即公共舆论或国内政治机构的监督与平衡对政府决策的制约作用;二是民主标准和文化因素,即民主国家之间有着相互尊重、合作与妥协的共同特点,这种精神气质表明民主国家之间不会以战争或战争威胁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相反,民主与非民主国家之间却缺少这些标准和限制因素。布鲁斯。拉塞特将之划分为文化或标准模式和结构或体制模式。民主和平论在冷战后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支柱,对美国外交影深远,尤其体现在克林顿政府的扩展民主论中。

民主和平论有着致命的缺陷:

1、用有限的经验事实来证明民主国家之间没有打仗这一“定理”是一种错误的逻辑; 2、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打仗是处于利益的需要。同样处于利益的需要,它们之间也会打仗。

3、西方国家强行推行民主,必然会导致世界各地出现对抗和冲突。民主和平论实质是西方文化优越论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具体表现,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世界秩序

斯坦利。霍夫曼在1980年出版的〈〈支配地位,还是世界秩序〉〉一书中,分析了世界秩序的含义并提出了

29

世界秩序论的四个要点。

霍夫曼认为世界秩序有三个不可分割的定义要素:

1、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关系处于和睦状态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式;

2、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友好共处的重要条件和有规章的程序,它能提供制止暴力、防止动乱的有效手段。 3、世界秩序是指合理解决争端和冲突,开展国际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有序的状态。霍夫曼认为,世界秩序既不同于联合国体制,也不同于世界政府,它是世界政治深刻的、渐进的、但是有限度的变革过程。

世界秩序论的四个要点是:

1、霍夫曼认为,在全球层次上存在着三种秩序结构:A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一种博弈规则;B健全防止武装力量之间有直接军事冲突的机制;C有限战争—核军备控制,这是世界秩序采取的最初措施。 2、世界秩序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国际社会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为:A国际关系行为者的变化B对外目标的变化C权力性质的变化D国际等级制的变化E国际体系的变化。

3、如何有效地推进世界秩序政策:A改造“旧正义战争理论”B以和平理论为对外政策的基础C稳定核均势D实施新功能主义。

4、美国应学会建立基于没有霸权的领导地位。霍夫曼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强调用“世界秩序”代替“国际体系”,实质上,在他那里,秩序就是持久的强权关系的特定格局。

世界秩序新论

世界秩序新论是世界秩序论在冷战后的新发展。1991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第一次宣布了美国世界新秩序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和平解决争端、团结一致反对侵略、削减和控制核武器以及公正对待所有民族。克林顿上台后,基本上继承了布什政府的世界秩序战略,为此提出了恢复和加强美国在冷战后的世界领导地位的新战略“三支柱”:经济、安全和民主。世界秩序新论的要点包括:1、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必须把世界新秩序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2、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布什在世界新秩序战略中强调两点:一是集体安全必须符合美国安全利益,二是集体安全的重点是建立地区性安全结构。3、谋求国际合作。首先是与俄罗斯建立合作关系,其次是需要盟国的合作与支持,另外也需要与中国的合作。4、推行实力政策。美国世界新秩序的实力政策更重视软实力的作用,试图以美国式的制度、体制、道义、民主、文明来改造21世纪的世界。5、进行必要的干预,这是建立和维持世界新秩序的重要保证。关于美国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在美国学者中也是褒贬不一。褒者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面临世纪之交的对外战略调整,世界新秩序是适时的战略口号。贬者则认为,世界新秩序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是民主、道义、人权思想与强权政治的结合,是不会成功的。

新干涉主义

1994年.理查德。哈斯出版了〈〈新干涉主义〉〉一书,首次提出新干涉主义理论。此后,哈斯有出版了〈〈规制主义—冷战后的美国新战略〉〉一书,对新干涉主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阐述,至此,新干涉主义开始作为一种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为人们所了解。新干涉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有两个方面:第一,鼓吹国家主权过时论。第二,宣扬人权的绝对正当性和普遍性原则。其要点是:1、与新孤立主义不同,它认为美国应在解决国内问题的同时,给予地区冲突和全球问题以更多的重视。只要潜在的威胁存在一天,美国就应该保持必要的警惕,特别要加强与盟国的关系。2、与旧时孤立主义不同,它反对轻易的进行军事干涉,强调榜样力量和核威慑力量的影响力。3、新干涉主义注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的综合实力。主张通过美国式的自由、民主、道义原则和人权思想对外部世界进行渗透。这种新干涉主义是保守现实主义

30

与自由干涉主义的结合,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军事手段是实践新干涉主义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新干涉主义的最高形式便是发动战争。新干涉主义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敢于对美国说“不”的国家和所谓的“无赖国家”。新干涉主义对旧有国际惯例、国际法原则,甚至〈〈联合国宪章〉〉均构成了极大冲击。由于这种理论符合西方大国对外战略的需要,西方大国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实践证明,新干涉主义不仅无助于人类崇高理想的实现,反而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动荡和不安。 国际关系批判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批判理论有多种不同的分类,依据从批判哲学到批判理论的学术进路,批判理论可以分为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和受葛兰西主义影响的两个分支.前者主要在欧洲,后者主要在北美.从概念上讲,批判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批判理论是指除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以外对主流理论持批判态度的几乎所有国际关系学说,包括后现代主义、温和型批判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等;狭义的批判理论则专指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欧洲社会学传统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

在国际关系领域,批判理论的成型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罗伯特。考克斯、理查德。阿希利等人把批判理论应用到国际关系领域,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诸方面深刻批判了新现实主义,掀起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批判风暴”。

批判理论的核心观点是:1、实证主义不能全盘应用到国际关系研究2、国际关系理论既要解决问题,更要关心人类解放3、技术统治旨趣是当前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大敌4、建设世界共同体有必要限制战略理性,提倡沟通理性。

批判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批判理论的发展不仅对国际关系元理论特别是认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且提出了关于社会科学理论的新界定;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新现实主义的话语霸权,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多元发展并最终为社会建构主义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批判理论的缺陷在于,其概念体系有失缜密,其批评性多于建设性,其学理性对于实践性。

后现代主义

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泛指一批思想和一类情感,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理论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法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现代主义介入国际关系学科。后现代主义有三个基本概念,即解构、互为文本和系谱学,它们既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也是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方法论。具体来讲,“解构”的目的并非要颠倒符号的价值,而是想通过颠覆二元结构中的等级对立关系,使处于边缘或被排斥地位的能指及其主体上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机会获得公开的表达和展示,重建二元结构中的新含义;后现代主义强调文本研究,指出世界乃是一种文本,所有文本都具有多种含义,它们不是固有的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通过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后现代主义提倡对文本进行解释而不是发现文本;而所谓系谱学研究取向,主要指通过对话语的历史研究,揭示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总特点是谋求打破旧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冲破现代主义所确立起来的条条框框,超越实证主义和经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反对关于理性是决定因素的说法,反对现代性和启蒙传统。

具体有4个特点:

1、作为否定和抵制力量,它否定现代主义的知识体系,谋求打破由现代主义所确立的种种界线; 2、在否定和拒绝现代主义的同时,关注社会的广泛问题,谋求解放被压抑的声音; 3、反映着时代的变化,伴随着世界的变革,传统上被认为不重要的问题成为核心问题; 4、它主要来源于法国的后现代哲学和社会理论,比较难以解读。

31

总体来看, 就积极影响而言,后现代主义通过揭示国际关系理论中知识、权力和利益之间的相互构成关系,动摇了长期以来在国际关系领域占支配地位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根基,为观念创新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扩大了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推动了研究的深层发展;而其消极影响则在于,它在颠覆和破坏现有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的同时,没有就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给出答案。

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

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出激烈挑战,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阿希利、詹姆斯。德。德里安、沃克等。

主要理论内容是:

1、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否定目前占支配地位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对错综复杂的世界事务进行实证和经验上的认识。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人作为行为主体有思想、观念、价值、伦理道德等。因此,研究自然世界的方法不完全适用于研究社会世界;

2、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认为,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从自身的本体论和意识形态出发,在理论和认识论上存在局限性和狭隘性,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它们所总结的国际政治知识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3、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反对实证的主流理论把国际关系简约化,提倡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多元化、多角度、多视野地解释当今国际生活;

4、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者意识到,当今的国际关系领域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因此他们呼吁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重建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后现代国际关系作出了两个有价值的努力:

第一,它揭示了西方国际政治与西方权力与利益之间的相互地位,指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所具有的“霸权地位”及其狭隘性和偏见性;

第二,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重视扩大研究范围和视野。后现代国际关系也存在一些理论缺陷,过于强调主要适用于研究文学及社会学的方法。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女性主义(Feminism)原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与运动,其核心是要求妇女享有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利。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特色之处在于具有社会性别意识。代表人物有安。蒂克纳、丽贝卡。格兰特等人。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基本假设是:

1、“个人的即是国际的”,社会性别是国际关系的一个变量,妇女与男子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妇女却一直被“隐藏”在国际关系背后;

2、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社会性别是建构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范畴,对现代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建构具有深刻影响;

3、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社会性别是为国际关系带来变革的认识论范畴。

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其三大主要流派。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分享一个共同的核心分析范畴,即社会性别,即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3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两点贡献:

一方面,它打破了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一套理性的、不带情感色彩的客观法则的神话,指明它是明显地带有性别偏见的国际政治知识,女性和妇女被置于世界政治的边缘。

第二个方面,它通过把性别话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谋求重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而使这种理论更加接近世界政治的现实,引导人们更好地对世界做出理解和认识。

约翰。加尔腾的结构主义和平理论

约翰。加尔腾(1930—),是一位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颇负盛名的挪威学者,他积极倡导并竭力加以推广的“和平研究”,以独特的结构分析法,拓宽了人们对于和平、帝国主义和世界秩序等国际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1、加尔腾基本的理论贡献在于他多年的和平研究凝成的结构主义和平理论。加尔腾和平理论的特色植根于他对行为体社会观和结构社会观的明确区分。行为体社会观主要关注国家之间的直接互动过程,结构社会观更加重视国家间关系的本质特征即结构。加尔腾的目标是想指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的行为体社会观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其他意识形态的社会观进行弥补。因次他是进行某种程度的综合,从而达到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社会的目的。

2、加尔腾提出了帝国主义结构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一个纯粹的国际关系概念,它的根源与生产关系没有太大联系。国与国之间的帝国主义结构暴力关系根植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结构,这一交往结构限定了不同的国家所处的不同地位和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因而决定了边缘国家受中心国家剥削的交往关系。帝国主义的特征不仅表现在“中心”和“边缘”的不同地位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上,还表现在这种不平等关系面对变革所展示出来的强大抗拒力上。加尔腾的主要宗旨是揭示支撑这一不平等关系的帝国主义结构,随后开列打破该结构的战略对策,为彻底消除不平等的中心—边缘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3、评价:第一,加尔腾的和平研究思路,把和平问题从避免战争的狭小关注点提升到寻求平等的相互关系的规范高度,为人们认识当代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性视角;第二,加尔腾的和平研究意在冲破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主义传统,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议题,又以反映全人类根本与长远利益的积极的世界潮流和趋势作为研究的价值指南,对中国学者有借鉴意义;第三,加尔腾的结构和平主义理论思路,如果不根据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在具体内容和结构上予以重塑,也会显示出时代的局限性。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成型并受到学术界重视,90年代中后期成为强劲的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尼古拉斯。奥努弗和亚历山大。温特。1999年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建构主义理论的成熟。建构主义分为激进的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两个派别。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有两个:

第一,国际关系结构主要是国际政治文化,而不是权力和制度;

第二,国际政治的文化不仅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而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

在方法论上,建构主义坚持整体主义,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在世界观上,承认物质性因素存在的同时,重视观念的作用,强调只有通过行为体自身观念才能产生影响行为的意义,才能具有实质性内容。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33

1、国家是体系的主要行为者,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2、国家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社会的,而不是物质的;

3、社会关系构建认同和利益,认同构成利益。即主体间的社会互动形成共有观念,共有观念形成文化,文化决定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

4、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相互构成关系。建构主义的三个核心概念是“规范”、“认同””和“文化”。

建构主义理论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世界政治,为国际关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把哲学和社会学问题引入了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开辟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局面。

建构主义兴起的背景或原因

建构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领域中兴起的缘由,大体有以下相互关联的方面。

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出现“第三次论战”,主要围绕国际关系“超理论”层面上抽象而艰涩的哲学问题而展开,后现代主义思潮试图打破占主流饿理论范式,但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政治理论。建构主义者在吸收他们成果的同时,谋求摆脱这种“超理论”之争,提出一套从经验上可以解释冷战后国际政治现象的理论。

第二,冷战结束以及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现实的深刻变化,在相当程度上揭示出以新现实主义为主流的理论范式在解释和预测国际政治方面所存在的缺陷,特别是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忽略,这一情形促使学术界出现和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第三,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一代崛起的建构主义者谋求在研究中更为贴近并抓住当代国际政治生活的脉搏,强调国际体系变化的社会动因和不同方面,注重国际关系中的实体性问题和经验分析; 第四,文化研究回归国际关系,出现了国际关系学的社会学和语言学转向。

建构主义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贡献

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概念“规范”、“认同”、“文化”。

“规范”属于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俗、习惯等。建构主义者把规范概念定义为“意指对某个特定国家本体作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建构而产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原则以及共同体分享的信仰,不仅影响和规定着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为体的具体行为、利益、优先选择以及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行为体理解什么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以及如何运用合法手段去获取他们。因次,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创造出行为模式。

“认同”这一概念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与“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利益依赖于认同。温特提出两种认同类型“整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建构主义感兴趣的是行为体中间的“集体认同”,即自我和他者建立积极的认同关系,在认知上把他者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行为体之间存在移情联系是建立集体认同的基础。社会机构对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施加深刻的影响。

“文化”,建构主义认为, 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的各种动机,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特征,即国家的认同。国际政治的文化可以改变国际体系。温特提出了三种国际政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国家存在着战略文化。

建构主义批判性的吸收了国际关系解释性理论和构成性理论的研究成果,谋求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世界政治,为国际关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 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贡献在于:

1、他以独特的角度显示了第三次论战的性质是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争; 2、他更明确的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要旨;

34

3、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忽视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认同和利益问题,温特所主张的批判的、反映主义的建构主义理论则把文化、认同和利益因素及其结合带回了国际关系研究。

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

温特对文化的定义是:“社会共有知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场景中通过互动产生的共有观念,是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国际体系文化就是国际社会中这些共有观念的分配。国际体系文化有三种理想类型: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

(一)霍布斯文化,它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敌意”。国家间的敌对角色使他们表现出以下行为取向:

1、摧毁、消灭或改变对方;

2、把对方的意图向最坏处考虑,任何事件都会与敌意联系在一起; 3、军事实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4、无限制使用暴力,直至消灭对方或被对方消灭。

因此,霍布斯文化的逻辑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亦即霍布斯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丛林法则主导一切,暴力是唯一的行为逻辑。

(二)洛克文化,它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竞争”。竞争与敌意有着本质的不同:竞争的双方相互承认生存主权和财产权利。所以,洛克无政府文化中的国家相互承认主权,重视绝对收益和未来效应。军事实力的比重减弱,暴力受到限制。一旦战争爆发,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不以消灭对方为终极目的。洛克文化的逻辑是“生存和允许生存”,主权制度是洛克文化的标志性印记。 (三)康德文化,它是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友善”。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与之遵守两天基本规则:非暴力规则和互助规则。这两条规则界定了康德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基本行为取向:非暴力规则意味着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互助规则意味着一方受到威胁的时候另一方将予以帮助。这不是说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而是他们不使用暴力来解决利益问题。康德文化的逻辑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亦即集体安全或安全共同体体系。

英国学派

又称英国国际社会学派,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渐衍生发展起来的一支独具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它的生长历程基本不受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影响。之所以称其为英国学派,是因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在英国的国际关系院系接受教育或担任教学研究职位。之所以称其为国际社会学派,是因为该学派的中心概念是“国际社会”。代表人物有E。H。卡尔、查尔斯。曼宁、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布尔的《无政府社会》被一致认为是英国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作。英国学派共同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概念是:接受“国际社会”的概念和思想,在研究方法上承袭传统的历史、法律、哲学反思法,在世界观上截然区别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研究对象上注重国际关系的秩序问题,在价值取向上赞同国家中心论。英国学派坚持“异质多元主义”,研究的基点是怀特所界定的“3R”传统,基本理论出发点是怀特的理性主义。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其特色在于多元主义;历史演进法是其主要研究方法。英国学派对丰富和发展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有启示作用;其理论缺陷,以科学观来看, 其难以提出明确的因果关系假设,缺乏理论陈述的清晰度。

国际社会

这是英国学派的核心概念。曼宁最先明确提出这一概念。曼宁认为,在国际上也存在一个社会,就是国际社会。国际社会是一种观念的实体,并不存在一个中央政府,但是它也是有秩序的。国际社会的成员是国家。怀特阐明了“国际社会”的思想,即国际社会不同于国际体系。布尔的“国际社会”观一方面借鉴了曼宁和怀特的思路,同时作出了一些修正。布尔认为,国际社会的基本目标包括两类:一类是任何社会都

35

共同拥有的,另一类是国际社会独有的。判断一个国际体系是不是国际社会,要看该体系是否满足了实现这些基本目标的条件,具体包括:1、各国在实现这些基本目标方面享有共同利益,并形成共同利益的认同;2、各国之间默契地认同于一系列限定国家行为的规则;3、国家间应建立一系列确保上述规则行之有效的制度。关于国际社会中的国际秩序的维持。首先,布尔认为,各国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并不一定有碍国际秩序的实现。其次,布尔坚决反对集体安全的理论与实践,认为集体安全与均势原则相抵触,从而干扰惟有均势才能有效维护的国际秩序。布尔对国际社会的概念界定实际上包含了对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两概念的区分,即国际社会一定同时是国际体系,但国际体系并不一定同时是国际社会。

重要代表人物

1、伍德罗。威尔逊

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代表人物。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 〈〈伍德罗。威尔逊文集〉〉。其主要点是:1、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2、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可确保和平;3、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提出三个重要假设:第一,人本善;第二,主权国家根本利益是和谐的;第三,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威尔逊主义开创了美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时代,影响深远。但威尔逊理想主义不过是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价值观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罢了。

2、爱德华。卡尔

爱德华。卡尔(1892—1982),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1、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2、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3、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于是有了理论的对立,有了对立,也就有了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十年危机》一书是第一部系统地用现实主义观点阐述国际关系的专著,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3、汉斯。摩根索

汉斯。摩根索(1904—1980),是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饿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1946)、《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1948)等。摩根索的贡献莫过于最全面、最系统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他的《国家间政治》即是一个学术制高点和里程碑,而他的国际关系哲学思想则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基础。摩根索的扛鼎之作《国家间政治》是西方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最核心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以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4、卡尔。多伊奇

卡尔。多伊奇(1912—1992),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教授,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敏锐的观察、深邃的分析和理论的革新闻名遐迩,被称为科学行为主义革命的“主要带头人”和“首席革命家”,

36

主要代表作是《民族主义与社会沟通》(1953)、《政治联合与北大西洋地区》(1957)、《政治的神经》(1963)、《国际关系分析》(1968)等。其中《政治的神经》和《国际关系分析》教集中地表书了多伊奇的主要观点。卡尔。多伊奇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他从科学行为主义的视角系统地提出了一体化理论、沟通理论和博弈理论,学术界称之为“科学行为主义三论”。多伊奇提出的新范式的理论意义在于把国际关系研究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冲破以下传统的桎梏:主权国家是国际舞台上唯一重要的行为体;国家是单一实体;国家与其他行为体、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毫无关系;国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这决定了国家之间无本质区别可言。阿尔克如此评价多伊奇:如果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是“人类学习经历的最伟大的总结”的话,多伊奇“对规范的实证理论和重新发现”完全可以被视为是跨越欧美的同样伟大的研究成果和“对国际和平作出的永恒贡献”。

5、马丁。怀特

马丁。怀特(1913—1972),英国 学术界影响最大的国际关系思想家,英国学派第一代领头人,传统主义学派代表人。主要著作有:《权力政治》(1946)、《对非洲的态度》(1951),论文有《为什么不存在国际理论》等。怀特的学术创作分为三个阶段:1、战前,研究重点是历史问题;2、二战后,开始关注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3、1949年起,在《权力政治》的基础上,怀特分析总结了战后国际政治的基本问题,如权力、国际无政府状态、国家利益、均势等。怀特的最大贡献是对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创造性分类,他在卡尔的两大派(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三大学派;怀特的权力政治是对国际政治定义和概念的重大发展;怀特的另一个理论贡献是他关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价值标准的论述,他认为,价值是指一种长期形成的观念模式,其核心部分是“宪政传统价值”。国际关系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国际社会的规范准则、国际秩序共同标准、反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干涉原则和国际道德观念。怀特的价值观为国际政治学提供了“一个规范基础”。怀特理论的本质是欧洲政治哲学,不同于科学行为主义。怀特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对于英国学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6、罗伯特。基欧汉

罗伯特。基欧汉(1941—),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主要著作《权力与相互依赖》、《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与奈合著),还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国际关系文集》等。在《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中,他与奈提出,如今现实主义的趋势是转向“国家之间关系”的研究,建议增加“世界政治范式”的研究。在 《权力与相互依赖》中,他们否定了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假定,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的新概念。基欧汉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是建立了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说,建立了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变量关系,从而使新自由主义成为与新现实主义相抗衡的体系理论,构成了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发展上的第二个结晶,从而也引起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三次论战”。

7、罗伯特。吉尔平

罗伯特。吉尔平(1930—),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事物学院教授,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他曾担任国际政治学学会副主席,现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他最具影响的三部著作是:《美国实力与多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75)、《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1981)、《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87)。他尤为擅长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洲和亚洲问题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安全、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三论”:体系变化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霸权衰弱论。在体系变化论中,吉尔平认为有三个因素始终影响着体系的变化:第一,基本的变化动力;第二,国内对竞争与斗争的回应及对策;第三,关于权力转移的国际管理。结论为:国家间权力分配构成了控制国际体系的基本形式和权力的变化会带来由国家组成的体系的变化。吉尔平的主要贡献就是以自己的开拓性学术成果更新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并重新把国际关系理论的方向转向了IPE。他的研究也被视为“现实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新传统经济

37

理论”或“新重商主义”。吉尔平的IPE有两个重点:其一是双重经济,其二是现代世界体系。在霸权衰弱论中,吉尔平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无休止的系列周期,一个霸权战争的结束就是另一个霸权周期的成长、扩展以及到最终衰退的开始。跟许多现实主义学者一样,吉尔平只强调分析解释战争根源却没有提出如何防止避免战争的办法。

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9m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