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不容忽视——从厦门中小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谈起

更新时间:2023-04-23 19: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论文

“零花钱”不容轻视

——从厦门中小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谈起

零花钱如何处理是很多未成年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日益富裕起来,孩子们的零花钱也在不止不觉间不断上涨,而处在高速成长期的孩子们能否使用好父母给的零用钱,着实是让大家关心的问题。

最近,为了更充分、客观地了解我市目前中小学生的消费状况,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随机抽取了全市6个区的8所小学以及9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市中小学生的消费状况有喜有忧。令人欣喜的是,我市大部分中小学生有着较好的维权意识以及获取维权知识的渴望。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中小学生消费常识掌握不佳,未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存在偏差,且不良的社会消费风气正充斥着学生们的消费取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1、虽然有近八成的小学生具有着良好的消费动机,但跟风消费、攀比消费的小学生比例却超过了被调查者的20%。

2、超出25%的中学生表示零用钱无计划开支。其中,有11.1%的被调查者则表示“想用就用,花完就好”;12.2%的被调查者表示“想用就用,不够再向父母要”;2.9%的被调查者表示“想用就用,不够向别人借”。

3、“喜欢就买”成为最多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在对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倾向性调查中,有38.2%的被调查表示自己倾向与“喜欢就买”,占被调查人数比例最多;有32.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更倾向于“要买就要买当前流行的”;而表示自己倾向于“生活、学习需要才买”的被调查者仅占27.2%;“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买”的占2.3%。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三,有关部门没有建立相关的常态机制,将消费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其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最主要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中,父母们都会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勤俭节约、财务自理。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点零花钱家长也不会放在心上,放松了对孩子进行正确消费知识的引导。在这次厦门市中小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对零用钱的使用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了解零用钱去向后才给孩子零用钱的父母比例仅刚过一半。29.4%的人表示父母平时给零用钱是“随要随给”。在没有正确消费观的

小论文

指引下,有了钱,孩子也不知怎么花,渐渐地超前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跟风消费等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孰不知这些不良的消费行为将给他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会促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第一,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初中学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地买。这样一来,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浪费的习惯。许多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不珍惜。比如,买了丰盛的午饭一句“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回收”了;早餐的馒头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

其次,孩子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顿几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摆一桌几百元,看谁更有风度。曾在报端看到这么一件事:一名约7岁的女孩哭喊着要跳楼。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零花钱。

再次,会给父母造成压力。有的孩子由于心理还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用,于是也向父母要。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很多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但是为了满足孩子,他们只好省吃俭用地挤出一点来给孩子。

另外,会使孩子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义,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一些孩子在金钱面前失去了自我,以金钱或能换取金钱的一切作为自己的钟爱,在随意挥霍父母血汗钱的同时,早已把父母的叮咛嘱咐,老师的教诲当成“耳边风”。更是忘却了将来独立生活,赡养父母,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对富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将永远富有,倘若已经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将来要如何面对贫穷呢?也许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过去,但有的人却会难以自拔。前不久,有新闻报道,广州一名14岁的中学生为了得到零花钱竟潜入同字家中盗窃,被发现后,向同学的母亲狂刺38刀,实在让人感到寒心。

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愿给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长们该给孩子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味地给钱显然是错误的,而应该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对零花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道德的形成。一句话,零花钱不容忽视。在处理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上,我们首先要牢记:零花钱,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养劳动意识。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劳动,学习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或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作为零花钱。让孩子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二是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

小论文

独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养自立能力。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自己乘车、买文具、买图书,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零花钱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视,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会刺伤人,用得好将受益非浅。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我有些妙招,大家不妨可以试试。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引导显得忧为重要。其一,开源节流,为孩子的零花钱负责。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鼓励和指导孩子参加银行储蓄帮助孩子学会记好收支账。其二,改变观念,积极应对。比如:零用钱应当定期、准时、快乐地交到孩子的手中;父母应对孩子的花钱行为进行约束,特别应明确规定哪些钱(例如吃早午餐的钱)的特殊用途并严加监督等等。

再次,学校、社会也要通力合作。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关的常态机制,将消费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一部分,让学生们从小学习如何做好一名消费者,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下,“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

最后,作为零花钱的主人——中小学生,更应该自律,管好自己的钱袋子。比如:要知道如何将钱妥善保管,不随便乱放;不能随便拿家长的钱,应事先向家长请示,得到允许后才可拿钱;不能随便买一些玩具或街头零食: 对于零花钱的使用最好能有一份记录或者计划,使自己从小能有理财的能力,真正学会勤俭节约。

生活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从巧理零花钱开始,让青少年尽早接触经济、学会理财,培养其多方面的观念、意识、兴趣、爱好及自立意识,相信比为他们积攒财富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因为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很有必要和益处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95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