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更新时间:2023-09-11 15: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过去五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共十九大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做出顶层设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出大国、周边、多边外交全面拓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安全领域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亦对中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形成挑战。今后一段时期,着重塑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如何识别中国所处的国际安全环境中的风险因素与机遇,如何管控安全风险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对于进一步明确中国今后的安全战略导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就近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议题专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陈东晓教授。

《领导文萃》:一国的安全环境事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福祉。当前全球正处于动荡期,大国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变化更趋复杂、地区热点问题波诡云谲。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及其影响要素?

陈东晓:当前,正值中国迈入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我们更要用系统或整

体性的思维来综合考察中国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 分析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主要有以下四个角度;一是全球战略稳定是否可持续,特别是要看全球主要力量之间战略关系的态势;二是区域安全架构是否包容,特别要看在亚太或印太区域,中美能否在安全合作上有“共同的朋友圈”;三是国际安全领域的热点、难点的治理是否充分,特别是要看国际社会管控新旧安全威胁和挑战的能力建设;四是国际国内两个安全场域的互动是否良性,特别是要看中国国内发展对国际安全环境产生的溢出效应及反弹效应的运筹和管理。

这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密切关联,同时相互之间还存在交集。大国战略关系及稳定与否,尤其是中美战略关系稳定与否,是中国的周边安全合作机制能否朝着更加包容、有效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变量。同时,大国战略稳定机制与中国周边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又对全球层面重要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管控前景至关重要,是全球安全治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此外,中国作为影响国际安全体系的重要一方,是最活跃的重要变量之一,中国自身的安全战略的制定和推进也必然深刻影响着国际安全环境本身。总之,在新时代,我们更要用系统或整体性的思维来综合考察中国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

《领导文萃》: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

调整时期,而影响国际安全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也可能相应地发生改变。运用系统或整体性思维来分析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风险需要统筹考虑大国关系、国内与国际发展等诸多方面。其中,大国关系对于维护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从大国战略关系的视角来看,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的特征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陈东晓: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新旧动能转换、新旧格局交替、新旧威胁交织、新旧观念交锋将更加激烈,这些背景条件的影响可能会使国际安全环境发生更深刻和复杂的变化。对中国而言,这一态势的发展蕴含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也会产生更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系统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大国关系是保持未来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变量,从这一角度来看,国际体系的“非均衡的多极化”特征明显,“一超多强”的国际权力格局日益式微,“两超诸强”虽然还未确立,但态势日益显现,这对大国战略互动的态势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大国战略关系“稳中有变”。在中美俄、中美欧等三角或三边关系中,中国不仅积极进取,而且还是影响大国战略稳定关系的最具确定性的力量。美、欧、俄等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关系的盘整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一动态进程中,中国有望继续处于战略主动和相对有利的位置。 另一方面,美国将是影响大国战略关系的最具不确定性

的力量,由于中美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诸多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游离于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倾向的主线,中美关系将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近年来,“中进美退”的态势将越来越被“中进美怼”的态势所取代。美国社会正在出现“战略反华派”“意识形态反共派”以及“美国利益本土派”三股势力合流来对付中国的趋势。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官方文件,直言不讳地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和指责对象。虽然该报告提及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期特朗普政府的对外安全战略在目标、手段等方面将对中国形成新的压力。

其次,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同以中、俄等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的竞争和斗争将日益显性化甚至扩大化。而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舆论所炒作的中国“锐实力”概念,以及美国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报告》提出的“对华接触破产论”“中美竞争为主论”、推动基于价值观和针对中国的“印太”构想,就是这波斗争的最新反映。尽管这些构想能否落地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华战略倾向。

再次,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其?雀笠?员以及总统幕僚团队的人员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不仅增加了特朗普政府

执政团队的政策不确定性,而且随着持对华强硬立场的前中情局局长蓬佩奥于近期接任国务卿一职,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中美关系,特别是中美在亚太地区的互动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最后,自执政以来,尽管特朗普总统在与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场合一直释放积极信号,但就其政策动向而言,其正逐渐兑现竞选时的诸多承诺。特别是美国政府近期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企图通过在经贸议题上施加压力以逼迫中国政府在相关议题上让步,借此获得更多的相对贸易收益,并打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还可为中期选举造势,巩固其执政地位。当然,鉴于发起对华贸易战不仅无法有效扭转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也将有损美国国内相关群体的利益,更将对中美关系的其他领域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在中国按照既定改革方针,释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的背景下,特朗普自拾台阶,主动缓和对华贸易争议态势。由于中国市场的开放势头持续向好,且不会止步于金融领域,未来还将进一步开放诸如教育、物流、医疗等服务产业等领域,并将加速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谈判,未来的中国市场将蕴藏着更大的机会。因此,特朗普在权衡利弊之后,放弃对华实施大规模贸易战的企图,并通过磋商解决双边分歧是明智之举。当然,鉴于特朗普政府对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现象的狭隘认知,未来一段时期,经贸领域仍将是美国对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9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