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01-10 08: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富于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指导、讲求方法,落实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任务,使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综合性 精心指导 激发兴趣 面向全体展示成果

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五大板块之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把以往教材中的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以达到将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整体目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为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活动,是指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听说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动参与,主动探究,重在突出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其综合的含义极为丰富:它是知识的综合,如语文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它是精神的融合,如人文精神和学科精神的结合;它是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如知识到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知识;它是实践与实践的结合,如问、听、说、读、画、写的结合;它是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如以正确的目标,饱

满的精神状态,选择恰当的方法,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当然,综合也是相对的,一种活动不可能综合所有的知识,因此,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只要能依据现实生活环境,师生的实际情况,以语文为核心,综合运用其他知识和方法,有效地甚至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就达到了目的。

综合性学习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达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内容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它能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当理解并把握其内涵,确实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准确地遵循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以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组织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一)精心指导,有序开展 。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活动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前提,学习活动的选题应贴近学生,注意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教师可进行以下具体指导:一是积极地自主开发一些综合性学习资源,可以是活动类的,也可以是研究类的;可以是自然类话题,也可以是社会类话题;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开发一些活动项目,还可以从教材(课文中)开发一些研究的话题。二是指导学生依据话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制订出各自的活动方案或研究方案,然后根据确定的方案,或上网搜索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自主合作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在上“探索月球的奥秘”时,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一到两个关于月球的信息,内容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有关的格言、俗语,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这样,在搜集、查阅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可能有各自不同

的表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言语方式,而这正是要达到的活动目标,也是教师指导、激发、激励的方向。

(二)掌握方法,激发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在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综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首先让学生回到家里仔细留意观察、全身心感受自己的母亲的一言一行;其次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母爱;再次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歌曲、故事、感人事迹等在班内交流;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或分类收集一些材料,办一期“感受母爱”的板报或主题班会。这一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通过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主去体验、感受,把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自己感悟和形成学习的综合性方法,以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在过程方法上,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还要加强过程性引导和基本方法技巧指导(如如何从报刊、书籍、电脑或其他媒体中获得有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如何做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如何查找资料,引用资料;如何确定选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何开展调查访问;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等。)。如,“这就是我”是人教社课程标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个综合性学

习单元,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应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帮助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到给学生讲解方法技巧,从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内容进展,到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展示和评价,教师要为学生未来三年的综合性学习科学规范地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面向全体,形式多样。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形式有:

1.竞赛: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比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辩论赛、演讲赛等。

2.表演: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羚羊木雕》、《背影》、《老王》等都可以改成课本剧。

3.辩论: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这一特点,教师可经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学习了《羚羊木雕》后,就可以围绕“我

该不该要回羚羊木雕?”而辩论。

4.游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角色体验”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还有成语接力、联词作文等游戏。

5.赏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教师可以尝试设一些赏析型活动课,由各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分头搜集资料,集体展示。如:“走近冰心”、“神游水浒”、“秋雨诗意”都可以设计成赏析课。

6.研究: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尤其到了初中高年级,我们更应该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初中高年级,我们就可以开展“学生在学习状况”、“住校生每周生活开支情况”等社会调查活动。

(四)注重过程,展示成果

综合性学习就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和要求,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然后人人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共同完成活动的内容,达到活动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得出的结果可能有与众不同的方面,这是正常的。它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再找到合理的结果;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还要支持学生遐想探求“新解”的尝试;教师还应尽量捕捉、放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做出评价。如在教学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下册)时,先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找出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然后安排学生访问搜集整理自己家乡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最后在全班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热情高、兴趣浓,有的还列出了活动计划……到了交流时,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整理成果,有的还把形状不一的各色香包及粽子带到班里让大家欣赏、品尝,以体现自己的参与能力及家乡的文化底蕴,也更好地完成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这样,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有话可说,表达大胆,既激发了兴趣,也锻炼了胆量,更提高了能力,还真正参与了实践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注重活动中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的过程,注重活动过程中确定目标及实施过程中新奇独特的思路方法,因此,教师不但要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检查与协调,而且更应当注重用适当的语文形式来总结并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引导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成果,在给他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也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 综合性学习活动应紧密联系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

钟。

学生的综合性活动,不必一定要搞一些大型的综合性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在精力上、时间上都会受到很大限制,而在45分钟的教学课堂中大力开发课本资源,随机地有目的地搞一些小而精的综合性学习,搞活课堂气氛,放飞学生理想的火花,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注重过程,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其最终指向不是某种知识的达成度,而关注的是活动的实施过程。所以,要使综合性学习达成好的效果,就应该在过程中下大功夫,让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反复阅读、思考、记述、讨论,落实每个环节。比如在进行《马的世界》的活动时,教师先对教材教材教参认真研读,确立了识马、说马、议马等环节,提前两周分小组安排了任务,让学生查找以下四个方面的资料:1.关于马的成语、俗语和歇后语;2.关于马的故事;3.关于马的歌曲和绘画;4.关于马的其他话题。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提议又增加了“关于马的古诗词”,并对个别环节进行了适当调整。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积极踊跃,为活动课的顺利成功进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综合性学习活动要统筹安排,切实增强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的组织与指导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时要对该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整体考虑,统筹安排好各项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等,确保活动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以避免仓促上马,草草了事的现象,从而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也大有裨益。只要教师多思考,多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就一定能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课题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征求意见稿)。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7z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