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治理

更新时间:2024-03-28 15: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1.3.1 自然概况

黑石沟流域属江汉平原北部,近2/3是丘陵地,另1/3是沿河冲积平原。流域内地质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砂质页岩及砂岸。地面呈垅丘起伏,多为上更统黄色粘土组成。

项目区干流上游已建有中型水库一座(黑石沟水库)。黑石沟水库以上为丘陵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5%,以下为汉江冲积平原,黑石沟水库大坝为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带。

项目区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23.9mm,最大年降雨量为1347.6mm(发生在1967年);最小年降雨量为499.0mm(发生于1966年)。雨季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尤其以7、8两月为最多,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45-60%。多年平均气温为16.0℃,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6.7℃,最高与最低温度的时间持续不长。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mm左右,年幅射总量110-11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990小时左右,无霜期为220-226天。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本次工程防御标准采用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10年一遇6小时降雨量为106.8㎜,24小时降雨量为155.3㎜,20年一遇6小时降雨量为144.0㎜,24小时降雨量为201.0㎜。

1.3.2 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流域内现有耕地面积1347.2 hm2,其中水田751.1 hm2,水浇地400 hm2,其它旱地696.1 hm2。涉及2镇8个行政村,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8万人,农业劳力0.75万人,人口密度为253人/ km2。人均土地0.39 hm2,人均耕地0.09hm2。

据2008年统计,项目区内总产值878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005万元,林业产值637万元,牧业产值890万元,渔业和其它产值256万元。分别占到总产值的79.71%、7.25%、10.13%和2.91%。年人均产值4438元,年人均纯收入3693元。

农业生产以粮食和油料为主。林业以杉、松等树为主。牧业生产属家庭畜牧业,分散养殖,品种为当地的猪、牛、羊、鸡、鸭等,以农户自给为主,商品率较低。

1.3.3 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

(1)水土流失情况

1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项目区地处丘陵地区,易于发生水土流失。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为面蚀和沟蚀,同时局部地区由滑坡、泻溜以及少量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主要分布在坡耕地、荒山荒坡及河流沿线。

建国后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项目区人民群众的努力,对黑石沟流域进行积极有效治理,修建了水库、开挖了沟渠等各种水利设施,营造了树木,绿化荒坡荒山,建造了各种水利设施。

经过治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近年来,本区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狠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省政府和宜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水保“两费”征收等文件的贯彻执行,加大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两费”征收已经运行正常,同时对开发建设项目,按规定编制并执行水保方案。

成立了“宜城市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宜城市编委在“三定”方案中批准了水务局内设水土保持科,各乡、镇、办事处、办事处设有水土保持站。

1.4 水土保持工程概况

1.4.1 工程设计原则

以水土保持规程、规范、防治标准为依据的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布局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

1.4.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

项目区农、林、牧、渔各业用地规划面积如下,调整后土地总面积78.2km2,其构成是:

耕地:1390.5hm2。其中水田751.1hm2,梯坪地239.4 hm2,水浇地400 hm2。 果园:300hm2。

水保林地:3954.5hm2,其中乔木林3554.5hm2,灌木林400hm2。 草地:人工草地150 hm2。

其它:2022hm2。其中城镇村庄用地1556hm2,交通用地40 hm2,水域416hm2,

2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未利用地13hm2。

丰富,能满足治理措施和施工、生活用水。

工程施工受农事活动、气候、交通条件因素的影响,林草措施安排在春季施工,工程措施安排在冬春两季施工,因夏、秋两季易发洪水,影响工程质量,且与农事争劳力,夏、秋两季一般不做施工安排。

1.5.2 施工总体要求及方法

(1)土坎梯田施工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中对梯田施工有明确规定。梯田施工的工序是定线→清基→筑埂→保留表土→修平梯田等。施工方法是大量土方由推土机施工,由人工清基、筑田埂、表土剥离、表土均铺、田面修平等。

(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 ①田间道路施工

人工清表土20㎝左右,将表土铺于梯田表层,路基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土方开挖、回填碾压,平铺碎石路面再进行碾压。

②截、排水沟施工

人工挖截水沟及排水沟基础,开挖土方回填于梯田和田间道路基。人工用小型运输车运块石、人工拌合砂浆、人工砌筑。

③拦沙坝施工

人工清基,小型机动运输车运石块、人工拌合砂浆、人工砌筑及勾缝、人工回填土方。

(3)水土保持林

防护林和经果林栽植施工工序:放线定位→挖树坑→树坑消毒→回填耕植土→栽植→回填浇水→踩实。

(4)水土保持种草 ①全面整地

机械粗整,深耕30㎝,施农家肥,人工细整。 ②草籽播种

人工选种,机械或人工播种,人工穴播草种。 3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③田间管理

播种后幼苗期间以及二龄以上草地,专人看管,防治人畜践踏。发现病虫兽害及时进行防治。有条件的可适时灌水、施肥,促进加快生长。

1.6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1.6.1 组织系统

监督监测的具体实施必须有得力、高效的组织系统。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建议由襄樊市南调局成立水土保持监督监测中心、各县市成立水土保持监测站、各镇、办事处的水保人员具体实施监测。

1.6.2 监测网点的设置

为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力量优势,项目区各县市至少设置一个监测点,其具体布置原则如下:

①对水土流失面积进行重点监测; ②针对不同的立地类型进行重点监测; ③针对不同的措施进行重点监测;

④对以上重点监测项目至少有一组监测网点; ⑤监测网点局部集中,整体均衡分布。

1.6.3 监督方法

主要分为措施质量监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监测、保水保土效益监测、生态效益监测。

1.7 技术支持方案

1.7.1 科技成果推广

为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治理与开发互相促进、以点带面的项目建

4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设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将在项目区内取得的经验和科技成果推广到基层水利单位及广大农民群众。与以后的小流域治理相结合。以宜城市水土保持试验站为依托单位,以市农技推广中心、水务局水保科、林业局营林科为配合单位。以各乡镇、办事处的农技站、林业站、水利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流域区各村场农、林、水技术员和专业户为对象,建立一整套从上至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体系。

1.7.2 技术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是各级技术和管理人员。通过技术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项目技术培训以强化水保意识,提高技术水平,促进治理开发和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项目实施进程和农时以及针对项目管理和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采用多层次、多途径、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工作。

项目培训围绕水土流失治理、经济开发、治理开发效益监测监督、新技术应用和管理等主要环节开展。

1.7.3 技术引进

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到水土保持项目搞的好的地方学习、取经。在治理的基础上恰当地选择农业生产技术,特产业生产技术,丰富治理措施,增加流域经济发展合力。

1.7.4 综合示范区

在项目区选一块面积在500hm2以上的坡地荒地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区的建设,并在该区内针对不同的单项治理措施进行重点布设。

1.8 工程管理

把好工程建设、材料、苗木采购、资金使用、施工队伍选择(招投标)和工程监理、检查验收6个关口。在工程建设上,实行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双重负责制,行政领导包任务,技术人员包质量;在材料采购上,实行招标制;在资金使用上,实行报帐制,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在施工队伍选择上,择优确定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队

5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伍和工程监理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均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项目的法人。按照下达的防治任务和签订的责任目标,配套资金,组织劳力和物质,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并制定相应的乡规民约和各项行之有效地管理制度。各村场和农户作为建设主体,必须积极参与水土流失防治,采取劳动积累集中连片和承包、租凭、拍卖等多种形式,按时保质完成各项防治任务。并加强治理成果的管理保护。

1.9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9.1 投资概算编制依据

(1)《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2]116号文 (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文 (3)《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总[2002]116号文 (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

(5)《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文 (6)《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文

(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 (8)《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计列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

1.9.2 工程总投资和分年度投资

本项目设计工期为 2年。按2009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概算,工程静态投资961.47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424.12万元,植物措施费398.94万元,封育治理措施3.93万元,独立费用80.05万元,基本预备费54.42万元。

分年度投资中第一年投资360.55万元,第二年投资600.92万元,第三年投资240.37万元。

1.9.3 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来源为:南水北调工程汉江中下游生态治理补偿项目,工程总投资961.47万元,根据湖北省鄂调水办 [2009]43号《关于认真开展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

6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汉江中游区的宜城市黑石沟流域生态治理被列为“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建设项目”的名单,该项目国家投资为577万元,地方筹措384.47万元。

1.10 效益分析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土坎梯田、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治理、人工草地等有实物产出的效益;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引起的邻近地区农业增产。

由于该项目效益期长,效益计算期定为30年,项目效益计算的贴现率为7%,贴现的基准年是2009年。经分析计算,直接经济效益为4577.39万元,

项目的生态效益包括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2.50万T,年增加蓄水354.51万m3。以及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通过项目实施,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7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2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2.1 项目背景

南水北调是我国在新世纪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具有宏伟战略意义的大型水利工程;其目的是为解决北方水旱尤其是京、津和华北地区长期缺水的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在郑州附近穿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km,年调水95~130亿m3。

然而,受目前科技水平和对自然认知程度的限制,使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可能产生的对两大流域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振荡和潜在的影响一时还很难作出全面的、前瞻性的分析和预见。对此,中央特别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温家宝总理在湖北省调研时强调,“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要重视汉江中下游的生态建设,实现南北双赢。南水北调,一方面要促进北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使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健康的发展。对这个问题,宁可想的多一点。方案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还可以补充和完善。”

与丹江口接界,位于汉江中游的襄樊市(含老河口市、谷城县、襄樊市区、宜城市、枣阳市、南漳县)是受年均调水95~130亿m3中线工程直接影响的生态脆弱、敏感地区,由于处于引江济汉、兴隆梯级开发这两大工程的上游,使水量减少近1/3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导致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难以得到相应的补偿。

根据《湖北省汉江中游区水土保持生态规划》(2001—2010)、鄂调水办[2009]43号《关于认真开展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全国城市饮水安全保障规划》、水利部《关于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规计[2008]211号文)的精神,结合《襄樊市水土保持“十一五”规划》、《宜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把黑石沟纳入本期汉江中游小流域生态治理示范项目。

由于黑石沟流域的水土流失使土地面积不断减少,造成植被加速破坏,上个世纪由于人口的增加对粮食需求量的不断加大,种植结构不合理,造成陡坡开垦严重。以及用柴量需求,过度砍伐等,都导致地表植被不断减少,加速了水土流失,由于该项

8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目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降雨强度大,时间集中在夏秋季节,旱涝交替频繁。导致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道的河床不断抬高,使行洪速度慢,造成滞洪,淹没沿岸大片农田,粮食减产,农民减收,同时威胁沿岸工矿企事业单位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虽然开展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但由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及艰巨性的特点,区域内的水土流失仍十分严重。所以本次将该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2.2 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

2.2.1 建筑任务

本项目区内有水土流失面积为22.9km2,本次设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21.57 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4%,具体建设任务如下:

(1)5°~15°集中连片的坡耕地,实行土坎或石坎粮梯,并配套坡面水系工程,剩余部分布置经果林、水土保持林及种草;

(2)15°~25°坡耕地及荒地,根据立地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 (3)对于大于25°坡耕地及荒山布置水土保持林; (4)对疏幼林地全部封禁治理;

(5)对于部分冲刷严重的沟道进行疏溪护堤

2.2.2 建设目标和规模

建设目标如下: (1) 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通过对该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的配套完善,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到项目实施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4%,流失泥沙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通过3年的小流域治理,大力开展造林种草,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使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5%以上,林草措施保存率达到85%以上。

(3)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因地制宜,建设基本农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项目区产业特色,发挥

9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土地资源潜力,扩大林果等经济作物用地面积,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果林,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本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包括坡改梯、坡耕地造林还草、荒山造林等工程,主要依据防治任务中坡耕地100%治理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布置。

从2010~2011年2年期间,本项目区规划实施治理黑石沟小流域1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7km2。

分项措施如下:

梯田工程:土坎粮梯100hm2,石坎粮梯6.7hm2; 坡面整治工程:截排水沟23.8km,,田间道路5.49km;

水土保持林草:水保林1027hm2,经果林300hm2,种草150 hm2; 封育治理措施:封育治理573.6 hm2; 河堤整治:整治河堤4.85km。

2.2.3 水土流失程度

项目区地处丘陵地区,易于发生水土流水。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为面蚀和沟蚀,同时局部地区由滑坡、泻溜以及少量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主要分布在坡耕地、荒山荒坡及河流沿线。

根据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2006年遥感调查,项目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2.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9.28%,其中轻度流失12.38km2,占流失面积的54.1%;中度流失9.28km2,占流失面积的40.5%;强度流失1.24km2,占流失面积的5.4%;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为905.4t/km2·a。

黑石沟水库大坝以上基本都植了树,但由于近几年砍伐过量,导致成片成块成了空白,特别是农村实行了林权改革和退耕还林政策,极少数农民急功近利,仍然毁林开荒,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尤其是黑石沟水库大坝两侧(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带,山坡成了耕地,沟道种上作物,山坡顶上的树林中已有较多的插花耕地(在树林中),遇暴雨洪水漫溢,山坡上的泥土随水下山,冲毁农田。该区域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中度流失)。根据实地调查,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带中有水土流失面积22.90km2(主要在大坝以上近段两侧和大坝以下近段两侧)。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

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前提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10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2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

(1)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已长成草地和树木,无计划的铲除和砍伐。毁草开荒种地,毁林开荒种地。

(2)已形成的林草地无人监管,不执行水土保持法,破坏自然植被。 (3)荒山荒坡不植树、不种草,不营造水土保持林,一遇暴雨,地表植被被冲毁破坏。

(4)农业耕作不开沟不挖渠,排灌不分家、而造成水土流失等。

(5)面蚀为主。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其中面蚀分布广泛,并伴有沟蚀,面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林地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裸露地上,以坡耕地侵蚀最为严重。

(6)水土流失时空分布集中。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雨季,降雨强度大,土壤侵蚀强度也大,6、7、8、9四个月的水土流失量占全年的90%作用。这与该项目区降雨量集中的特点一致。潜在危害大。项目区土质疏松,地表植被和土壤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地表植被可以保护土壤免遭暴雨径流冲刷,固土清源,但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地方的植被遭到破坏,特别是为了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开发建设项目对植被的破坏更是不可避免,使本身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2.3 工程设计依据与说明

2.3.1 工程设计依据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2008) (3)《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5-2006)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2.3.2 工程设计说明

本设计是以《可研报告》为基础进行的,为了使设计的建设内容符合实际,我们重新组织勘察人员到实地现场勘测、复测、项目定位等工作。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是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因地制宜做好方案比较,经确定后,本始正式进入设计编制工作。

11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3项目区基本情况

3 项目区基本情况

3.1 自然概况

3.1.1 项目区概况

黑石沟流域位于宜城市汉江左岸的南营办事处,距宜城城区9.75km。流域总面积78.2km2。河道全长18.5km,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2.90km2,流域形状为丘陵长条喇叭型(上窄下宽)。该河流发源于南营上游的杏仁山、南瓜店、肋巴骨山一带,流向西南,途经龙潭、官庄注入汉江。

3.1.2 地质、地貌

(1)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

黑石沟流域位于淮阳山字型构体系前弧西翼的永兴—宜城褶皱断裂带的南西边缘与荆当盆地的接壤部位。区域内古生界至中三迭的褶皱和断裂构成北西向的挤压带,褶皱多呈北东倾斜,向南西倒转的背向斜,断裂多以亚性断裂为主要构造特征。

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砂质页岩及砂岸。地面呈垅岗起伏,岗坡一般在3-10度左右,多为上更统黄色粘土组成。北东局部有低矮残丘,多为志留系下统砂、页岩组成。从地形、地貌、岩性、水系、地质构造诸多方面来看,构成了良好的条件。在河床及冲垅沟中均有第四系散物堆积。据钻探揭示和露头观察分析,坡顶强风化带4-8m,弱风化带厚6m左右;谷坡强风化带1-4m,弱风化带厚3-5m;谷底一般无强风化带分析,仅有弱风化带厚2-3m。总之,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从岩性分析,砂页岩的透水性很小,是相对不透水层。但坝区基岩强、弱风化带都有分布,由于风化卸荷作用加强了岩体的裂隙性,降低了岩石的致密度。因此,风化带有一定的透水性,含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强风化带,受降雨的补给,排泄于河道,风化作用对弱风化岩石的影响甚微,故弱风化带的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差,据钻孔压水试验,强、弱风化带岩石单位吸水量都不大,属微透水性或中等透水。

项目区内不存在大型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12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3项目区基本情况

(2)地貌

黑石沟流域属鄂北岗地,近2/3是丘陵地,另1/3是沿河冲积平原,新中国成立以来,宜城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治山、治水、治坡蓄水、保土的建设高潮,使该流域的建设也不例外。根据该流域内沟壑纵横高差不大,田块较平坦,沟道较长的特点,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分段控制了部分水土流失。现有干沟总长18.5km,纵向比降1/1000,沟壑密度为0.02km/km2。

3.1.3 水文、气象

项目区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23.9mm,最大年降雨量为1347.6mm(发生在1967年);最小年降雨量为499.0mm(发生于1966年)。雨季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尤其以7、8两月为最多,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45-60%。多年平均气温为16.0℃,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6.7℃,最高与最低温度的时间持续不长。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mm左右,年幅射总量110-11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990小时左右,无霜期为220-226天。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本次工程防御标准采用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10年一遇6小时降雨量为106.8㎜,24小时降雨量为155.3㎜,20年一遇6小时降雨量为144.0㎜,24小时降雨量为201.0㎜。

表3—1 宜城黑石沟项目区自然条件表

10年一遇20年一遇≥10平均平均降无霜大风年均日照太阳总辐℃积6h最大24h最大6h最大24h最大气温雨量期日数时数射量温降雨量降雨量降雨量降雨量℃16.0mm923.9℃4910d223d25h1990千卡/cm2113mm106.8mm155.3mm144.0mm201.0 3.1.4 土壤、植被状况

(1)土壤及耕地情况

根据《宜城市土壤志》(全国第二次土地壤普查成果)获得,黑石沟流域土壤类

13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3项目区基本情况

有:两个土类(黄棕壤土类、水稻土类),两个亚类(粗骨性黄棕壤、淹育型水稻土),两个土属(黄棕壤土类、黄棕壤浅黄泥土),两个土种(黄石渣子土、浅黄泥土田)。其分布情况是:上游主要土类是以黄棕壤土类为主,粗骨性黄棕壤(亚类),黄棕壤性土(土属),黄石渣子土(土种)。中下游主要土类是水稻土类,黄棕壤浅黄泥土(土属),浅黄泥土田(土种)。

该流域共有两个土类,即:黄棕壤土类和水稻土类。黄棕壤土类是通过了多脱硅富铝化作用形成的。有紧实而粘重的黄棕色和红棕色的心土层,这一层因母质不同而色泽不一,一般呈棱块状和块状结构。这一层由于粘料聚积,质地粘重,甚至形成粘盘层,这是因为黄棕壤中原生矿物风化比较迅速,粘化过程凝结快,粘位含量高。不论在那一种母质上发育的黄棕壤,质地都较粘重,粘粒含量不高,在下蜀系母质与某些质粘重沉积岩风化物,粘粒的淋溶淀积聚积过程更为强烈,形成粘重的心土层。这对保水保肥有利,但易滞水,不利于作物生长,在粘粒移动过程中,铁锰等氧化物也发生移动,由于心土层粘重滞水性强,铁锰淋溶淀积显著。特别是下蜀系母质上发育的黄棕壤,在排水条件不好地带常形成铁锰结核层。在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带,因还原作用所释放出的铁锰,可就地氧化而包被在土粒表面。该流域上游黄棕壤土类粘粒的铁锰率在2.5-2.8之间,PH质在7-7.5之间,盐基饱和度75%,质地层中壤。

该流域上游是粗骨性黄棕壤亚类,属黄石渣子土种,根据《宜城市土壤志》查得理化性测定为:PH值7.0,有机质1.2677%,全氮0.0797%,全磷0.019%,代换量21.1907ml/100g。

水稻土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利用情况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耕作上。在长期水耕、施肥]、灌溉及水域田间操作的管理条件下,由于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的不断交替作用,形成了水稻土特有的剖面结构。此流域中下游属淹育型水稻土亚类(上游有很少一部分此类土),黄棕壤浅黄泥土土属,浅黄泥土田土种。根据《宜城市土壤志》查得,浅黄泥土田土种理化性测定结果为:PH值7.25,有机质1.4736%,全氮0.0982%,全磷0.2578%,全钾1.815%,代换量20.933ml/100g。孔隙度49%,质地:重壤,结构:块状,植物根系:多。

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5°土地面积为3591.6hm,占总面积的45.93%,5°~15°土地面积为2796.2hm,占总面积的35.76%,15°~25°土地面积为1023hm,

14

2

2

2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3项目区基本情况

占总面积的13.08%,25°~35°土地面积为409.2hm,占总面积的5.23%。

本项目区有耕地总面积为1847.2hm2,<5°耕地面积为728.88hm2,占总面积的39.46%,5°~15°耕地面积为720.41hm2,占总面积的39.0%,15°~25°耕地面积为240.14hm2,占总面积的13.0%,25°~35°耕地面积为157.77hm2,占总面积的8.54%。

(2)植被

项目区树种以松、栎、桐、杨、椿、榆、槐、桑、柳为主,牧草以白杨草、狗尾草为主,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率32.0%。

2

3.2 社会经济情况

3.2.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涉及2镇8个行政村,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8万人,农业劳力0.75万人,人口密度为253人/ km2。人均土地0.39 hm2,人均耕地0.09hm2。

3.2.2 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

项目区流域内现有耕地面积1847.2 hm2,其中水田751.1hm2,水浇地400hm2,其它旱地696.1hm2。另有林地2424.8hm2,草林326hm2,水域416hm2。

3.2.3 农村经济状况

据2008年统计,项目区内总产值878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005万元,林业产值637万元,牧业产值890万元,渔业和其它产值256万元。分别占到总产值的79.71%、7.25%、10.13%和2.91%。年人均产值4438元,年人均纯收入3693元。

农业生产以粮食和油料为主。林业以杉、松等树为主。牧业生产属家庭畜牧业,分散养殖,品种为当地的猪、牛、羊、鸡、鸭等,以农户自给为主,商品率较低。

3.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交通路网

项目区紧邻305省道,交通极为便利。另有乡村公路,村村通水泥道路至村委会,

15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3项目区基本情况

施工所需的外购材料大部分可直接运至工地。

(2)水利设施现状

建国后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项目区人民群众的努力,对黑石沟流域进行积极有效治理,修建了水库、开挖了沟渠等各种水利设施,营造了树木,绿化荒坡荒山,建造了各种水利设施。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自然侵蚀,大部分水利设施已经失去了功效,需要重新进行整治。

3.3 水土流失状况

3.3.1 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地处丘陵地区,易于发生水土流水。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为面蚀和沟蚀,同时局部地区由滑坡、泻溜以及少量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主要分布在坡耕地、荒山荒坡及河流沿线。

根据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2006年遥感调查,项目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2.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9.28%,其中轻度流失12.38km2,占流失面积的54.1%;中度流失9.28km2,占流失面积的40.5%;强度流失1.24km2,占流失面积的5.4%;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为905.4t/km2·a。

黑石沟水库大坝以上基本都植了树,但由于近几年砍伐过量,导致成片成块成了空白,特别是农村实行了林权改革和退耕还林政策,极少数农民急功近利,仍然毁林开荒,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尤其是黑石沟水库大坝两侧(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带,山坡成了耕地,沟道种上作物,山坡顶上的树林中已有较多的插花耕地(在树林中),遇暴雨洪水漫溢,山坡上的泥土随水下山,冲毁农田。该区域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中度流失)。根据实地调查,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带中有水土流失面积22.90km2(主要在大坝以上近段两侧和大坝以下近段两侧)。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

3.3.2 水土流失成因

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前提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1)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已长成草地和树木,无计划的铲除和砍伐。毁草开

16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3项目区基本情况

荒种地,毁林开荒种地。

(2)已形成的林草地无人监管,不执行水土保持法,破坏自然植被。 (3)荒山荒坡不植树、不种草,不营造水土保持林,一遇暴雨,地表植被被冲毁破坏。

(4)农业耕作不开沟不挖渠,排灌不分家、而造成水土流失等。

(5)面蚀为主。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其中面蚀分布广泛,并伴有沟蚀,面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林地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裸露地上,以坡耕地侵蚀最为严重。

(6)水土流失时空分布集中。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雨季,降雨强度大,土壤侵蚀强度也大,6、7、8、9四个月的水土流失量占全年的90%作用。这与该项目区降雨量集中的特点一致。潜在危害大。项目区土质疏松,地表植被和土壤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地表植被可以保护土壤免遭暴雨径流冲刷,固土清源,但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地方的植被遭到破坏,特别是为了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开发建设项目对植被的破坏更是不可避免,使本身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3.3.3 水土流失危害

目前,水土流失是我国众多环境问题中的头号环境问题。针对黑石沟流域来说,水土流失的危害直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毁坏土地,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水土流失造成了项目区大量的土地地表耕作层和植被生长层变薄乃至消失,造成土地生产力的迅速衰减或丧失,从而造成了项目区粮食产量的下降。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增加化肥使用量,降水又将土壤中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大量携带入水库,造成面源污染,影响着下游的水质安全。

由于水土流失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受直接溅蚀和沟蚀作用,土壤毛细结构被破坏而失去蓄水保墒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抗旱能力。

(2)淤毁水利设施,造成下游淤积严重。

黑石沟流域承雨面积达78.2km2,自然及人为造成大量的泥砂经过一些支流流入到下游河道,在暴雨期间,由于雨水汇流快,河道弯曲,河道内种植有大量高杆作物和树木,部分河段沿岸居民侵占河道违章建房,向河道内倾倒建筑、生活垃圾,由于

17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3项目区基本情况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道的河床高程抬高,行洪速度慢,造成滞洪,淹没沿岸大片农田,威胁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3.4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3.4.1 已建水土保持措施情况

建国后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项目区人民群众的努力,对黑石沟流域进行积极有效治理,修建了水库、开挖了沟渠等各种水利设施,营造了树木,绿化荒坡荒山,建造了各种水土保持设施。

经过治理,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这些已建水土保持措施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自然侵蚀、淤积,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功效,需要重新进行整治

3.4.2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问题

近年来,本区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方面取得了可喜得进展,狠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省政府关于水保“两费”征收等文件得贯彻执行,加大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两费”征收已经启步,同时对开发建设项目按规定编制并执行水保方案。

18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4工程总体布置

4 工程总体布置

4.1 土地利用调整

4.1.1 土地利用调整原则

根据现有耕地面积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并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结构来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在优先保证人均耕地达到0.07hm2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民意愿,扩大经果林面积,大力发展“经果林+植物篱”模式,提高农业用地产出率使农民增加收入,使项目区内的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4.1.2 土地利用调整变化

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确定项目区农、林、牧、渔各业用地规划面积如下,调整后土地总面积78.2km2,其构成是:

耕地:1390.5hm2。其中水田751.1hm2,梯坪地239.4 hm2,水浇地400 hm2。 果园:300hm2。

水保林地:3954.5hm2,其中乔木林3554.5hm2,灌木林400hm2。 草地:人工草地150 hm2。

其它:2022hm2。其中城镇村庄用地1556hm2,交通用地40 hm2,水域416hm2,未利用地13hm2。

4.2 工程总体布置

4.2.1 工程总体布置原则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治理和开发,建立多目标、多功能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和建设优良生态环境,统筹考虑项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生态修复和治

19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4工程总体布置

沟、坡耕地改造为重点,大力建设水土保持经果林、植物篱和生态林,搞好封禁治理,加强生态修复,完善措施体系,合理开发和保护水土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布置

项目区内水土流失面积22.9 km2,占土地总面积29.3%。治理措施布局如下: (1)5°~15°集中连片的坡耕地,实行土坎或石坎粮梯,并配套坡面水系工程,剩余部分布置经果林、水土保持林及种草;

(2)15°~25°坡耕地及荒地,根据立地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 (3)对于大于25°坡耕地及荒山布置水土保持林; (4)对疏幼林地全部封禁治理;

(5)对于部分冲刷严重的沟道进行疏溪衬砌。

20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5 工程设计

5.1 工程措施

5.1.1 梯田工程

(1)梯田区布设及型式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坡改梯宜选在地面坡度在5°—15°,土层厚度大于60㎝,土质较好,距村庄较近,靠近水源、交通方便,便于经营管理的地方。规划时以坡面水系和道路为骨架,适度规模,集中连片布设。

本方案拟布置土坎梯田(粮)100hm2,石坎梯田6.7 hm2,梯田走向沿等高线布置。

(2)梯田设计标准、断面尺寸 ①梯田设计标准

水平梯田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一般减少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梯田的断面设计一般是地面坡度越陡,田间宽度越小,相应的田坎高度越大;坡面越缓则相反。田间宽度一般陡坡区5—15m,缓坡区20--40m。

②水平梯田设计断面尺寸

水平梯田断面(如图1),要素关系为:

图1 水平梯田断面图

田坎高度 H=Bxsinθ 原坡面斜宽 Bx=Hcosθ 田坎占地宽 b=Hctgα

21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田面毛宽 Bm=Hctgθ 田坎高度 H=Bxtanθ

田面净宽 B= Bm﹣b=H(ctgθ﹣ctgα) 式中:θ——原地面坡度(°); α——梯田田坎坡度(°)。

除以上因素外,田边应有蓄水埂,高0.3—0.5m,顶宽0.3—0.5m,内外坡比1:1。

③水平梯田规格要求

1)一般要求梯田田面宽大于6m;机修大于10m; 2)人工梯田坎高应小于3.5m;机修田坎为软坎; 3)地埂高一般采用0.3m,顶宽0.3m,埂内坡比1:1; 4)田坎侧坡坡度可采用71°—76°,软坎42°—45°。 结合本区域特点,本次设计采用机修。 不同类型梯田规格见表5—1

表5—1 机修梯田规格表

地面坡度 a(°) 峁顶 5~10 10~20 20~25 (3)坡面截排水沟

截水沟修建在梯田的坡面上方,沿等高线布设,以截断径流,减少对地面的冲刷。截水沟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6h最大降雨,项目区10年一遇6h最大降雨为106.8㎜。根据1:10000地形图,量测典型地块周边汇水面积3.2hm2。设计洪峰流量为0.10m3/s。设计截水沟为土质梯形断面,沟底宽30㎝,深40㎝,内坡比1:1,过水深30㎝,截水沟比降取0.5%,截水沟过水流量为0.13 m3/s>0.10m3/s满足设计要求。

与截水沟相连的排水沟布置在10°—15°坡面之间,排水沟比降在17.6%— 22

田面宽 B(m) 60~80 15~30 12~17 10~13 田坎高 H(m) 2~3 2~3 3~5 5~6 田坎坡度β(°) 硬坎 75~80 75~80 65~70 60~65 软坎 45 45 45 45 土方量(m3/hm2) 3125 3125 5000 6875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26.8%,排水沟为矩形断面,沟宽30㎝,深40㎝,过水深30㎝,过水流量为0.32m3/s,能满足设计要求,排水沟采用浆砌石断面,衬砌厚30㎝。截排水沟开挖表土直接作为梯田表层耕植土,开挖土方作为田间道路回填利用方。

(4)田间道路

田间道路主要布设在坡改梯地块的中间,田间道路两侧布设有排水沟,田间道路宽2.5m。田间道路要因地制宜随坡布设,碎石路面,碎石铺垫20㎝厚,路面铺成龟背形,路面需碾压密实。

经计算共需建田间道路5.49km。

5.1.2 河堤工程

在项目区内,疏浚小河道,修建防洪堤,提高防洪标准,不仅可以显著减轻山洪灾害,保护小河道两侧农田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可以有效的促进山上的退耕,稳定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疏溪固堤主要措施是疏浚河道,修复河堤。 项目区共整治河堤 4.85km。 基本情况

该疏溪固堤工程标准设计选取水库下游右岸,长2.8km。其两岸为农村机耕道和农田,农田面积22 hm2,河道宽度为8m左右,主要是页岩及泥质岩类。疏溪固堤的目的是保护两岸的农田和道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的规定,工程等级为Ⅴ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堤基础均为风化石。

设计洪水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河堤整治按 10 年一遇 24h 洪水设计。河道设计断面汇水面积为9.6km2。

经计算:设计洪峰流量 Q=0.278kiF=35.4m3/s。 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堤线布置的原则:一是堤线与上下游山体(或自然高地)要平顺相接;二是在保证堤线平顺的前提下,过流断面尽可能一致;三是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四是要同时考虑和旁边道路等建筑物结合起来问题。

堤型选择:主要考虑建筑材料及建筑物的布置。由于当地石料丰富,取材方便,本设计采用浆砌石挡土墙。

23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断面设计

1)河堤高度的确定

由于河道较陡且河面较窄,根据实测地形图,截取河道断面,查算得河道比降i=0.007,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流量计算,确定河道过水深度。

明渠均匀流公式:Q?ACRi 式中:Q--断面流量,单位 m3/s; A--过水断面,m2; χ--湿周,m;

R—水力半径,R=A/χ,m;

1C?R612nC—谢才系数, ,m/s;

1i--河道坡降为 0.004; n--河道糙率,取 0.030。

根据设计洪峰流量经试算得相应设计水深,加上河堤基础和安全超高,得出断面堤防设计高度为1.40m。

2)断面尺寸的拟定

根据《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拟定采用的堤防断面为浆砌石结构,墙高140cm,顶宽50cm,迎水侧1:0.30,背水侧为直墙,基础埋深 40cm,设宽80cm 厚50cm的护脚。

3)稳定及应力复核 选取工况:

完建工况:已回填,无水。

设计洪水位工况:设计水深 1.30m。 抗滑稳定和应力复核

取水容重γW=9.8kN/m3;浆砌体容重γ砌=22kN/m3;填土容重

γC=18kN/m3;泥沙内摩擦角φ=22°;坝体与基础的摩擦力系数f=0.35;按剪摩公式,抗滑安全系数[K]=1.05;

各项荷载、受力计算按《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和《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相关规定进行取值计算。

24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抗滑稳定按

Kc?f?G?P进行复核。

基础应力按

?maxmin??G?M?2BB进行复核。

经计算,其成果见表5—2。

表5—2 河堤稳定、应力复核成果表

工 况工程完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1.13地基应力(kPa)max36.86min32.12备 注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工况1.3839.0230.55满足规范要求 从计算结果分析,地基应力和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5.2 林草措施

5.2.1 水土保持造林

①设计原则

本标准设计是在该流域实地调查基础上,总结多年来该地区进行的水土保持造林实验,示范经验,以立地条件类型为依据,考虑各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异性,结合现有栽培水平和运用先进的造林技术进行设计。设计遵循的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林分环境,改善立地质量为目标。 2)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或经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引进种,提高造林成活率。 3)尽量营造复层林相,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

4)充分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水土保持三大效益。 针对本小流域典型的7种立地条件,详见表5—3,编制了7个水保造林标准设计方案,并附有可供参考的数据,作为造林施工的技术依据。

②造林设计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以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显示的。它包括:造林树种与混交配置,整地方式与时间、造林方法与季节、幼林抚育与单位面积种苗用量等。

1)造林树种

确定造林树种的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以适生的乡土树种为主,并引进和推广外地的优良树种。针对不同立地类型条件,选择生物生态特性与其地形、土壤、水 25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分相适应的乔、灌木树种。

2)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幼林的郁闭及林木的生长与分化。造林密度的确定是以造林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本次设计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1996标准确定主要适生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详见表5—4。

3)整地时间和方式

整地时间一般春、夏、秋均可,以前一年雨季前较好。

整地方式:水土保持造林,一般都应采取整地工程,以保水保土、促进树木正常生长,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树种,应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整地工程。整地工程防御标准按10年一遇3—6h最大雨量设计。在该示范区由于其地形、土质的立地条件较好,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整地方式:

A、水平沟:适于15°~25°的陡坡,沟口上宽0.6—1.0m,沟底宽0.3—0.5m。沟深0.4—0.6m,沟由半挖半填作成,内侧开挖生土用作外侧作梗。树苗植于沟底外侧。根据设计的造林行距和坡面暴雨径流情况,确定上下两沟间距的具体尺寸。

B、鱼鳞坑:适于地形较为破碎,25°以上的陡坡地。每坑平面呈半圆形,长径0.8—1.5m,短径0.5—0.8m,坑深0.3—0.5m,坑内取土在下沿作成弧状土埂,高0.2—0.3m(中部高两端低)。各坑在坡面上基本上沿等高线布设,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根据设计造林树种类型及株行距,确定坑的行距和穴距。树苗栽植在坑内距下沿位置0.2—0.3m。坑两端开挖宽深各约0.2—0.3m,倒 “八”字形截水沟。

表5—3 造林立地条件类型

地类 立地类型 山顶 低山丘陵地地类 坡地 坡脚 河岸 河谷地类 道路 沟渠 荒草地

26

适宜林种 防护林 防护林 防护林 防护林 防护林 防护林 防护林 适宜树种 湿地松 栓皮栎 意杨 意杨 意杨 意杨 意杨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表5—4 主要水土保持树造林密度规格一览表

树种 湿地松 栓皮栎 意杨 密度(株树/1 hm2) 2500 2500 1100—1330 立地条件(株行距) 2.0×2.0m 坡地2.0×2.0m 防护林3.0×3.0m,沟渠路防护林带3.0×2.5~3.0m 4)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本区位于鄂北岗地,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技术造林、植苗造林是宜选的造林方法。要掌握苗木随起随运,树根要包扎湿草,及时栽种等措施。为了保持苗根湿润,最好采用就地苗木,随起随栽。

栓皮栎和湿地松采用2年生一级苗,意杨采用1年生一级苗。 ③造林标准设计

湿地松山顶防护林造林标准设计

1)立地条件类型:山岗顶部较为平坦地段 2)造林图式:

····2.0····2.02.02.0

3)整地规格:方块整地,规格40×40×40cm。

4)造林方法及季节:春季植苗造林,栽后填细土踩实,后浇水。

5)幼林抚育:造林头2—3年内,根据土壤和杂草生长情况,进行松土、除草与培土。

栓皮栎、意杨坡地及坡脚防护林造林标准设计

27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立地条件类型:山岗坡地及坡脚地段。 造林图式:

3)整地规格:提前一季鱼鳞坑整地,坑呈“品”字形等高线排列。 4)造林方法及季节:秋春季植苗造林,栽后踏实,后浇水。 5)幼林抚育:除正常的除草松土外,栽后三年内略加修剪管理。 意杨河谷平原及沟渠路防护林造林设计: 1)立地条件类型:河谷平原及沟渠路两侧面。

2)造林规格:荒草地及边角地段造林株行距为3.0×3.0m,沟渠路两侧防护林带一般按2排树组成防护林带,2排树对植,株行距为3.0×3.0m.

3)整地规格:方块整地,规格50×50×50㎝。

4)造林方法及季节:秋春季植苗造林,栽后填土踏实,后浇水。 5)幼林抚育:除正常的除草松土外,栽后三年内略加修剪管理。

5.2.2 果园和经济林

①建园设计概况

根据小流域的自然气候类型和适宜立地条件类型,经济林果园种类主要有台田地果园和山坡地果园。园子一般选在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土质较好的梯田或坡度较缓的坡耕地上,在果树未结果前,可间作矮杆植物,挂果后专营果树生产。

②果树品种设计选择及授粉树的配置

小流域果园建设主要是发展当地已栽种成功的品种如苹果等。

授粉树配置需抓住以下三个关键:1)花期一致;2)授粉亲合力强,与主栽品种互相授粉结实良好;3)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般苹果、桃梨等

28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虫媒花树种,授粉树配置占20%—30%,配置方式采用株间混植或放行配置。

③栽植密度及栽植方法设计

栽植密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果树栽植密度因树种、品种立地条件及管理水平不同而异。本小流域主要果树栽植密度,见表5—5。

表5—5 项目区主要经果树栽植密度表 单位:株/ hm2

树种 苹果 葡萄 密度(株树/ hm2) 625 625 株行距 4.0×4.0 m 4.0×4.0 m 果树栽植期在越冬休眠期,所栽苗木要经过品种质量检查,清毒及根须处理 ,定植穴规格一般为1m×1m×1m或沿等高线水平沟宽1m,深1m,开沟定植,在挖出的表土中掺和农家肥与化肥,返置入穴下层,然后填底土,距地表面20—30㎝时, 植入苗木,使苗木根系舒展培土踏实,灌足植苗水。在水源缺乏不能灌溉的地方,要掌握好土壤墒情,保墒、适墒造林。

④经济林果标准设计 苹果经济林栽培标准设计

1)立地条件类型:25°以下坡耕地 2)栽培图式如下:

3)整地规格:穴状整地,穴径尺寸为80×80㎝。

4)造林方法及季节:春季“清明”后植苗造林,苗木随挖随栽,注意伤根,多

29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留须根。适当深栽(使根群距地表30㎝左右),用底层湿土封坑、踩实。

⑤幼林抚育:造林后可以进行果粮间作。当苗干粗3.0㎝左右定干,定干高度1—1.2m,定干后当年可发生3—4个新枝,从中选留中心枝和基部主枝。中心主枝一般当年不进行剪截,待第三年距第一层主枝80㎝处进行剪截,并将剪口下的第二次枝从基部剪除。选留的二次枝交错呈放射状向四周伸展,主枝间保持60—80㎝的距离。主枝上萌生的直立徒长枝一般需剪除,主枝宜留60㎝进行短截。修剪可在冬季或春季发芽前进行,5—6月间可进行夏季修剪其徒长枝。

5.2.3 水土保持种草

①该小流域种草的立地类型土质较差的坡地上,所以选作水土保持草种必须是适地适草、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较快,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②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适宜不同的草种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1996和本区多年的人工种草试验示范,确定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适宜的草种,详见表5—7。

③种草方式设计

本小流域宜采取直播形式,其中主要是条播、穴播、撒播。

1)条播:比较完整的地形结构,坡度在25°以下,一般用牲畜带犁沿等高线开沟,行距1.0—1.5m。

2)穴播:宜于地形破碎、坡度较大25°以上,以及坝坡、堤坝、田坎等部位。沿等高线人工开穴,行距与穴距大致相等,相邻上下两行穴位呈“品”字形。

3)撒播:一般雨季或土壤墒情较好时采用的方式。 4)播种量设计

一般人工播种量(X)采用以下公式:

X(kg/ hm2)=

H?N,总播种量(kg)=X×M

100?A式中:H——千粒重(g/1000粒);

N——每㎡需要有发芽力的种子数,一般200—500粒/㎡;

M——播种面积hm2;

A——种子用量(纯度与发芽率的乘积)。 5)主要水土保持草种的播种方法,详见表5—6。

30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表5—6 主要水土保持草种种植技术规范表

种草 整地形式 结缕草 白三叶 苇状草茅 狗牙根 紫花苜蓿 红三叶 深耕、细整 深耕、细整 深耕、耙碎 深耕、耙碎 播种期 春播 早春播 春播 春播 主要栽培种植技术 播种量(kg/ hm2) 8—12 8—12 12—23 15—22 12—15 12—15 播种方式 条播、行距20㎝—30㎝ 条播、行距10㎝—25㎝ 条播、行距20㎝—30㎝ 条播、行距15㎝—25㎝ 条播、行距20㎝—30㎝ 条播、行距10㎝—25㎝ 深耕、细整 春、秋播 深耕、细整 早春播 5.3 封育治理措施

5.3.1 封育方式和管理制度

项目区内水土流失为中轻度,具有一定数量林木,或根藤更新能力较强的疏林地、草灌地,进行封育治理,并对部分疏林地进行补植。

在封育治理范围设立封育标牌。成立封育管护组织,固定专人管护,管护人员应由群众推选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有一定威望的人员担任。根据工作量和任务完成情况,对护林人员定期付给适当报酬。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乡规民约,内容主要包括:封育的时间和办法,开放条件,护林人员和村民的责、权、利,奖励、处罚办法等。制定封育制度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封育制度的实施,应纳入乡、村行政管理职责范围。

封育方式有如下几种:

1)全封,即全面封村、分长期封育和定期封育两种。指不准在封育区樵采、放牧,从事多种经营等一切不利于植被恢复的人为活动。

2)轮封,根据流域内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划定放牧区和樵采区,对其它地区实行封育,封育期3~5年,待植被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轮换封育原开放地区。

31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3)半封,在保证林木不受破坏前提下,实行季节性,即在林木生长季节封山,在林木休眠期开山。

流域内部分山坡,土层较薄,土壤贫瘠,植被稀少,采用全封方式进行治理;目前植被覆盖相对较好,坡面较缓的区域,考虑到当地热量充足,降雨量大,采用轮封和半封的方式进行治理。

5.3.2 封育治理配套措施

结合封育,在残林、疏林中进行育林补植,平茬复壮,修枝疏伐,择优选育,促进林木生长。定期检查林木生长情况,加强病虫害防治。同时,在不影响林木生长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利用林间空地种植饲草、药材、培养食用菌类,保护野生动物,发展多种经营。大面积封育地区应建立封育治理档案,记载封育情况,封育效果、植被演替、林木生长、野生动物繁衍变化情况等。

经合理规划,本项目区疏幼林地采取半封的方式进行管护,生态修复面积 573.6hm2,需管护人员约 3人,封育标牌10个。

封育标志牌采用砖砌筑,砂浆抹面。底部为砖砌基座,基座上砖砌厚约24cm的墙碑牌,水泥沙浆抹面。碑牌高190cm,宽190cm。写字板120×130cm。碑面用白色釉面砖贴成,上刻写红字,正面书写“封山育林”及责任单位,背面书写封育制度、

32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5工程设计

5.4 措施数量汇总

表5—7 措施数量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一 梯田工程 1 土坎梯田 2 石坎梯田 二 坡面排水工程 1 截水沟挖土方 2 排水沟渠 基础开挖 浆砌石 三 田间道路长度 人工挖运土 土方回填夯实 四 一 二 三 1 2 铺碎石路面 整治河堤 基础开挖 浆砌石 第二部分 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林 鱼鳞坑整地 栽湿地松(227 hm2) 栽栓皮栎(200hm2) 栽意杨(600hm2) 经果林 栽苹果(300hm2) 种草 第三部分 封禁治理措施 补植 栽湿地松 封禁标牌 基础开挖 浆砌石 砖 贴面 单位 hm2 hm2 m3 m3 m3 m3 m m3 m3 m3 m 3m m3 个 株 株 株 株 hm 株 个 m3 m3 m3 m2 2数量 100 6.7 6000 6000 3600 5490 3500 3500 3000 4850 3000 7500 450000 567500 500000 660000 187500 150 50000 10 10 8.5 8.5 96 33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6、 施工组织设计

6.1 工程量

本项目规划治理面积为21.57hm,开挖土方41.95万m,石方2.94万m,浆砌石2.20万m,栽湿地松61.75万株,栓皮栎50.00万株,意杨66.00万株,苹果18.75万株,全面整地及种草150hm。

2

3

2

3

3

6.2 施工条件

6.2.1 气候、水文条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工程施工受农事活动、气候、交通条件因素的影响,林草措施安排在春季施工,工程措施安排在冬春两季施工,因夏、秋两季易发洪水,影响工程质量,且与农事争劳力,夏、秋两季一般不做施工安排。

6.2.2 施工交通

对外交通:项目区离305省道很近,交通极为便利。

场内交通:项目区均有乡村公路,村村通水泥道路至村委会,施工所需的外购材料大部分可直接运至工地。

6.2.3 施工材料

本项目主要需要块石、砂、水泥等材料及苗木等。其中:

块石:主要从宜城市马头山采石场购买,少部分可在沟道拣集页岩石。 砂:砂可以从宜城市窑湾砂厂购买,能满足工程需要。 水泥:水泥可在宜城市板桥水泥厂购买。 苗木供应:种苗可在附近苗圃中心购买。

水、电:项目区内户户通电,有可靠的电力保障。沿沟水源比较丰富,能满足治理措施和施工、生活用水。

34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6.3 施工工艺和方法

6.3.1土坎梯田施工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中对梯

田施工有明确规定。梯田施工的工序是定线→清基→筑埂→保留表土→修平梯田等。施工方法是大量土方由推土机施工,由人工清基、筑田埂、表土剥离、表土均铺、田面修平等。

6.3.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

(1)田间道路施工

人工清表土20㎝左右,将表土铺于梯田表层,路基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土方开挖、回填碾压,平铺碎石路面再进行碾压。

(2)截、排水沟施工

人工挖截水沟及排水沟基础,开挖土方回填于梯田和田间道路基。人工用小型运输车运块石、人工拌合砂浆、人工砌筑。

(3)拦沙坝施工

人工清基,小型机动运输车运石块、人工拌合砂浆、人工砌筑及勾缝、人工回填土方。

6.3.3水土保持林

防护林和经果林栽植施工工序:放线定位→挖树坑→树坑消毒→回填耕植土→栽植→回填浇水→踩实。

(1)严格按定点放线的位置,规格挖掘树穴,水保林树穴不小于50×50×50㎝,鱼鳞坑长径100㎝,短径60㎝,经果林树穴不小于80×80㎝。

(2)挖掘树穴时,以定点标记中心,按树穴尺寸规格划出一个方形,然后沿边垂直向下挖掘,穴底平,切忌挖成锅底型,树穴达到规定深度后,还需向下翻松约20cm深,并对树穴底消毒,为根系生长创造条件。

(3)挖掘树穴时,应将表土放置一侧以栽树时备用,而挖掘出来的建筑垃圾,

35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废土杂物放置另一侧集中运出施工现场,树穴需经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栽植苗木。

(4)植物栽植时要保持树体端正,上下垂直,不得倾斜并尽可能照顾到原生长地处的阴阳面。

(5)置放苗木要做到轻拿轻放,树苗放树穴一边,但不影响交通。

(6)移栽苗木定植后必须浇足三次水,第一次要及时浇透定根水,渗入土层约30cm,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与根系紧密结合,以利根系的恢复和生长;第二次浇水应在定根水后的2-3天进行;再隔约10天左右浇第三次水,并灌足灌透,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灌水。

(7)灌溉水用主体工程生活用水。

(8)在灌水时,切忌水流量过大,冲毁围堰,如发生土壤下陷、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9)造林后每年秋、冬季要对去秋今春新植幼林进行全面检查以判定造林成活率高低和林木生长情况,以此评定林木质量。根据评定结果,拟定补植措施。幼林补植时需要同一树种的大苗或同龄苗。

(10)为提高幼林成活率的保存率,加快郁闭,造林后应根据造林立地条件和幼苗成活、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要求,及时进行松土、除草、踏穴、培土、选苗、定株、抹芽、打杈和必要的修枝、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等抚育管护措施。幼林抚育年限为3年。

6.3.4水土保持种草

(1)全面整地

机械粗整,深耕30㎝,施农家肥,人工细整。 (2)草籽播种

人工选种,机械或人工播种,人工穴播草种。先找一根长绳,按行距尺寸牵绳定行,人工用锄头刨细沟、点草籽、覆土、填压。播种深度,大粒种籽要深一些(3—4㎝),小粒种籽可浅些(1—2㎝)。

(3)田间管理

播种后幼苗期间以及二龄以上草地,需进行以下田间管理工作:

松土和补种。播种后地面地面板结的应及时松土,以利出苗。齐苗后,对缺苗断

36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垄地应及时补种或移栽。齐苗后一月左右,中耕松土,抗旱保墒,结合除去杂草,以利主苗生产。

二龄以上草地,每年春季萌生前,要清理田间留茬,进行耙地保墒,秋季最后一次性茬割喉,要进行中耕松土。

专人看管,防治人畜践踏。发现病虫兽害及时进行防治。有条件的可适时灌水、施肥,促进加快生长。

6.4 施工布置和组织形式

6.4.1 施工组织形式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实行“四制”管理,通过法定招标程序确定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

1、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下设经理办公室、项目总工室、工程技术科、安全保卫科、财务科、器材科、办公室、试验室,各部门机构人员及配置如表6-1。

表6-1 施工管理机构人员组成表

机构人员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工程技术科 质检科 安全保卫科 财务科 器材科 试验室 办公室 合计

定员 1 1 1 5 4 2 2 3 2 4 25 人 员 分 工 全权负责本项目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根据项目经理授权负责分管各职能部门。 负责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工作。 工程技术员3人、专业测量员1名、预算员1名 质检工程师1名、专职质检员2名、资料员1名 科长1名、安全员1名; 主管会计1名、出纳1名 材料员1名、仓管人员2名 专职试验员2名 主任1名、司机1名、食堂管理、卫生等人员2名 37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2、项目经理部各科室职能

a、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日常工作安排,搞好对外联络和协调工作,认真接待来访人员。

b、工程质检科。制定质检科的质量目标,建立工程质量检验体系,对质量工作进行具体规划和指导,编写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c、工程技术科。制定工程技术科的质量目标,负责日常的施工技术,在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d、材料供应科。制定材料供应科的质量目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搞好市场调查,掌握建筑材料的各种信息。

e、工程财务科。为工程施工筹措资金,每月按审批的施工进度月报和农发办结算工程款,确保工程资金及时到位,以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f、安全保卫科。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施工措施,编写施工安全作业指导文件和安全施工细则。经常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搞好工地的治安保卫工作,为工程顺利施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g、机械设备科。建立机械设备台帐,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计划。负责组织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作好维修保养记录,保证机械设备有良好的出勤率。

3、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38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6.4.2 施工总布置

1、施工现场布置

本工程设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入现场,以减少设备堆放场地的面积。设备进入现场后,尽量直接运输到安装位置附近。在现场搭设少量设备配件室内仓库。

现场设置木材及木工房、库房。库房内放置电焊条、油漆、设备配件等对保管环境有要求的材料及配件。

钢筋堆放及加工区:钢筋场地包括钢筋堆放、钢筋加工棚及半成品堆场,各类钢筋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设置标识牌和检验状态。钢筋加工棚用钢管搭设,双层木条板上盖石棉瓦,内设切断机、弯曲机、对焊机及加工操作平台。

2、取料场

本项目主要需要块石、砂等原材料。 39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6施工组织设计

块石:本项目区分布有石灰岩,沟道有少量页岩石,储量能满足少部分施工需要。块石主要从宜城市马头山石料场购买,少部分从项目区就近取料。

砂:项目区无砂料场,拟从宜城市窑湾砂场购买。 3、场内交通

项目区场内交通便利,各村村级道路四通八达,多为混凝土路面,路况较好,能满足施工要求。

6.5 施工进度

本项目工程建设拟于2010年1月开工,2012年12月完工,总工期3年。按照措施的紧要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快慢,确定分年度实施方案见表6—2、附表10。

表6—2 工程施工总进度表

序号 1 2 3 4 5

项目名称 施工准备期 工程措施 林草措施 资料整理 竣工验收 2010年 1 2 3 4 1 2011年 2 3 4 1 2012年 2 3 4 40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7工程管理

7 、工程管理

7.1 工程建设管理

7.1.1 项目管理机构组成及管理制度

在项目实施期间,市里成立了“宜城市黑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水务局、发改局、农业局、能源办、林业局、南营办事处领导及流域涉及村的主要负责人等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务局水保科,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人员调度,保证按质量进度完成建设任务。其中市水务局为本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实施的计划、技术、组织管理、检查验收、经费使用。并在流域上常年安排有技术人员蹲点包片,从施工放线、质量控制到竣工验收全方位监督。

7.1.2 项目技术保障措施

(1)培训网络

为适应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监测管理,需要有专业管理技能人才来管理,所以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是一项重要任务。

培训对象主要是各级技术和管理人员。通过技术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培训后,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达到相当于高级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可从事某一门技术的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发,胜任县级科研和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达到相当于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可从事实用技术的研究和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具体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初级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技术推广技能,可指导技术推广工作。项目3年实施期间,拟培训高级专业人员2人工月,中级管理人员及科技骨干10人,初级专业人员20人。具体安排详见表7—1、7—2。

41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7工程管理

表7—1 培训人员计划表 单位:人 项目 职员培训 总人数 32 分年度人数 2010 11 表7—2 培训经费计划 单位:万元 项目 职员培训 (2)培训方式

项目技术培训以强化水保意识,提高技术水平,促进治理开发和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项目实施进程和农时以及针对项目管理和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采用多层次、多途径、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工作。

①室内教学与野外实际操作相结合。 ②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 ③定点培训与巡回教学相结合。 (3)培训内容

项目培训围绕水土流失治理、经济开发、治理开发效益监测监督、新技术应用和管理等主要环节开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①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项目准备与实施期中的施工、质量、进度、财务控制管理和物资管理。

②治理开发实施技术:主要包括项目区的综合治理开发总体规划与设计,单项治理开发措施的具体规划与设计,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③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监测技术、水土流失资料收集与检测、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统计分析方法、治理成果验收等技术。

市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在推广普及上级部门培训的技术任务与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与项目有关的实用技术和施工方法的培训与推广。乡、村科技服务站进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4)示范区布设与示范内容

42

总经费 2010 7.36 2.5 分年度费用 2011 2.5 2012 2.36 2011 11 2012 10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7工程管理

在项目区选一块面积在500hm2以上的坡地荒地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区的建设,并在该区内针对不同的单项治理措施进行重点布设。其示范内容主要从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出发,经济开发利用坡地荒地和促进坡地荒地的土壤改良生态建设,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配置示范、单项措施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化示范,并开展一定数量的产品加工、牛羊饲养等经济开发的商品生产示范。

7.1.3 项目监督管理措施

把好工程建设、材料、苗木采购、资金使用、施工队伍选择(招投标)和工程监理、检查验收6个关口。在工程建设上,实行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双重负责制,行政领导包任务,技术人员包质量;在材料采购上,实行招标制;在资金使用上,实行报帐制,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在施工队伍选择上,择优确定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和工程监理单位。

7.2 工程运行管理

项目建设单位均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项目的法人。按照下达的防治任务和签订的责任目标,配套资金,组织劳力和物质,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并制定相应的乡规民约和各项行之有效地管理制度。各村场和农户作为建设主体,必须积极参与水土流失防治,采取劳动积累集中连片和承包、租凭、拍卖等多种形式,按时保质完成各项防治任务。并加强治理成果的管理保护。管理部门分述如下:

1、市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按照审批的总体规划和年度的实施进度筹措资金,下达年度预防治理责任目标。并于建设单位和各乡办事处签订防治目标责任状,同时还负责防治任务的检查、督促、验收和合同的结算及奖惩兑现。

2、市水保科:负责全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整体规划的编制,年度实施计划的拟定,重点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技施设计。同时还负责水土保持防治技术试验研究、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宣传教育工作。

3、市水务局:按照审批的水土保持计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落实工程建设资金,积极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4、市财政局:按照水土保持年度实施计划,认真做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

43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7工程管理

设专项资金的按时拨付和地方资金配套。

5、市农业局:负责项目区重点防治区“一优两高”农、牧、果、菜、特基地建设,并作好优良品种和农、牧、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6、市水保监督站:负责做好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进度、面积、质量的监督检查和骏工验收工作,定期向市协调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监督检查和年度验收报告。

7、办事处水利服务中心:按照签订的年度防治责任目标,组织协调各村场落实防治任务,组织调度劳力、资金、物质、安排施工时间,检查施工进度、质量,并做好初步验收的报告工作。

8、办事处直部门:按照乡办事处领导小组和主管业务部门的要求,负责筹措配套资金和物质、种苗、技术服务工作。

9.村场联络员:认真履行监督管护职责,协助村支两委按时保质完成防治任务。把好施工质量关,做好治理成果的管护工作。

44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8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

8、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

8.1设计概算

8.1.1 工程概况

宜城市黑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示范项目建地点位于宜城市汉江左岸的南营办事处,距宜城城区9.75km。建设任务及规模为:通过坡改梯工程、坡面排水工程、林草措施、封育治理措施、河堤整治工程等,对项目区现有耕地、荒山、荒地进行全面治理,治理总面积2157hm。

本工程设计工期为三年,工程静态总投资961.47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424.12万元,植物措施费402.87万元,独立费用78.80万元,基本预备费54.42万元。

2

8.1.2 编制原则及依据

1、投资概算依据

(1)《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2]116号文 (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文 (3)《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总[2002]116号文 (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

(5)《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文 (6)《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文

(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 (8)《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计列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 2、编制方法

(1)项目划分:第一部分工程措施:第二部分林草措施;第三部分封育治理措施;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2)费用计算: ①工程措施

45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8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

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计算 ②林草措施

1)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工程量计算。 2)栽种植费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单价计算。 ③治理措施 1)防护工程

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单价计算。 2)补植。

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的预算价格乘以工程量计算。栽种植费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单价计算。

④独立费用

包括建设管理费(项目经常费、技术支持培训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勘测设计费、水土流失监测费。

⑤预备费

仅计算基本预备费。

8.1.3 费用组成及费率

(1)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费包括基本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

①其它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4.0%。 ②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7.0%。

③企业利润:按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5.O%。 ④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及企业利润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3.22% (2)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 ①其它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1.5%。 ②间接费:按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5.0%。

③企业利润:按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2.O%。

46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8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

④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及企业利润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3.22%。 (3)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 ①其它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1.5%。 ②间接费:按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4.0%。

③企业利润:按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2.O%。 ④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及企业利润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项目取3.22%。 。

(4)独立费用

①建设管理费:由项目经常费与技术支持培训费组成。 项目经常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1.6%计算。 技术支持培训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0.8%计算。 ②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利部保监[2005]22号文。

③水土保持监理费:本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工程量大,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监理员按2人/年计算,施工期为3年,年度人均4.0万元(人·年)计算。

④水土流失监测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0.6%计算。 ⑤工程质量监督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0.15%计算。 (5)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一至四部分之和的6.O%计算

8.2 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来源为:南水北调工程汉江中下游生态治理补偿项目,工程总投资961.47万元,根据湖北省鄂调水办 [2009]43号《关于认真开展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汉江中游区的宜城市黑石沟流域生态治理被列为“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建设项目”的名单,该项目国家投资为577万元,地方筹措384.47万元。

47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8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

8.3 概算表及附表

表8—1 总概算表 单位:万元

林草工程费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建安工程费 设备费 独立费用 林草及栽植费 种子费 10.80 10.80 80.05 19.85 24.00 30.00 4.96 1.24 80.05 小计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一 二 三 四 五 梯田工程 坡面排水工程 田间道路 河堤工程 设备费 413.32 138.14 75.98 59.10 140.10 1.23 1.23 414.55 424.12 138.14 75.98 59.10 140.10 10.80 398.94 189.76 160.50 48.69 3.93 1.36 2.70 80.05 19.85 24.00 30.00 4.96 1.24 907.05 54.42 961.47 第二部分 林草措施 一 二 三 水土保持林 经果林 种草 235.51 163.44 112.57 77.19 85.50 75.00 37.44 11.25 1.45 1.45 1.25 1.25 第三部分 封育治理措施 一 二 封育标志牌 补植 第四部分 独立费用 一 二 三 四 五 建设管理费 工程建设监理费 勘测设计费 水土流失监测费 工程质量监督费 第一至第四部分之合 基本预备费6% 工程总投资 236.96 164.69 10.80 48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8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

表8—2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估算表

序号 一 二 1 2 三 四 五 一 1 2 二 1 2 三 1 2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梯田工程 推土机修筑石坎梯田 推土机修筑土坎梯田 坡面排水工程 截水沟挖土方 排水沟渠 基础开挖 浆砌石 田间道路 人工挖土运土 土方回填夯实 水泥砂浆路面 河堤工程 基础开挖 浆砌石 设备费 第二部分 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林 苗木栽植 鱼鳞坑整地 湿地松(227hm2) 栓皮栎(200hm2) 意杨(600hm2) 苗木购置 湿地松 栓皮栎 意杨 经果林 苗木栽植 苹果 苗木购置 苹果 种草 苗木种植 全面整地 种草 苗木购置 草籽 单位 数量 6.7 100 6000 6000 3600 3500 3500 3000 3000 7500 450000 567500 500000 660000 567500 500000 660000 187500 187500 150 150 2500 单价(元) 40644.57 11090.51 7.17 9.72 182.91 6.45 5.63 182.91 9.72 182.91 0.91 0.29 0.43 0.51 0.25 0.60 0.50 4.56 4.00 1948.06 547.85 45.00 合计(元) 4241180.70 1381369.46 272318.59 1109050.87 759816.24 43020.00 716796.24 58320.00 658476.24 591010.00 22575.00 19705.00 548730.00 1400985.00 29160.00 1371825.00 108000.00 3989436.96 1897550.00 1125675.00 409500.00 164575.00 215000.00 336600.00 771875.00 141875.00 300000.00 330000.00 1605000.00 855000.00 855000.00 750000.00 750000.00 486886.96 374386.96 292209.47 82177.49 112500.00 112500.00 22hm hm m m m m m m m m 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株 33333333 22hm hm kg 49

黒石沟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8设计概算和资金筹措

表8—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估算表

序号 一 二 1 2 一 1 2 二 三 四 五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三部分 封育治理措施 封育标志牌 基础开挖 浆砌石 浆砌砖 贴釉面砖 补植 苗木栽植 湿地松 苗木购置 湿地松 第四部分 独立费 建设管理费 项目经常费 技术支持培训费 工程建设监理费 勘测设计费 水土流失监测费 工程质量监督费 单位 m m m m 株 株 % % 年/人 元 % % 2333数量 10 8.5 8.5 96 50000 50000 8269951 8269951 6 8269951 8269951 单价(元) 9.72 182.91 292.01 85.41 0.29 0.25 1.60 0.80 40000 0.60 0.15 合计(元) 39333.38 12333.38 97.20 1554.74 2482.09 8199.36 27000.00 14500.00 14500.00 12500.00 12500.00 800503.46 198478.82 132319.22 66159.61 240000 300000 49619.71 12404.93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7s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