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更新时间:2023-08-19 07:57: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推 荐 单 位 百色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所 属 学 校 百色学院 课 程 名 称 力 学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理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物理学类 课 程 负 责 人 覃 铭 申 报 日 期 2008年5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二○○八年四月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

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序号 课 题 名 称 后发展高校创新实践基地 建设研究(批准文号:桂教高 教[2007]109 号)

来 源 新世纪广西高 等教育教学改 革工程

“十一 五”第三批立项 项目

年 限 2007 年 10 月— —2009 年 10 月

主持/ 主持/参与 主 持

1

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序号 题 目 刊物名称 河南师大学报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 学报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广西物理 时间2004.12

署名次序 第一 第一 第一 第一

1 2 3 4

力学碰撞中恢复系数的一 般表达式 粘滞阻力作用下的抛射体 运动 实际气体的内能和 摩尔热容量 地球隧道运输

2003.12 2003.9 2003.1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获得的教学表彰/ 序号 奖 项 名 称 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二等奖( 《模拟电子技术》网 络课程) 广西第六届多媒体课件大赛 二等奖;《模拟电路》网络 ( 课程) 百色学院首届教育教学软件 比赛一等奖( 《模拟电子技 术》网络课程) 百色学院首届教育教学软件 比赛三等奖( 《大学物理》 ) 授予单位 国家教育部教 育教育信息管 理中心 广西教育厅 时 间 2007 年 10 月 23 日 2007 年1 2月 2007 年 10 月 15 日 2007 年 10 月 15 日 署名次序

1 2

第四署名人

第四署名人

3 4

百色学院 百色学院

第四署名人 第一署名人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主讲教师情况⑷ 2. 主讲教师情况⑷姓 名 最终学历 学 2 ⑷- 1 基本 信息 所在院系物理与电信工程系

陈漓 大学本科 职 职

性别 称 务

出生年月 电 话传 真

1962.11

副教授

学士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广西百色市中山二路 21 号(533000) 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不超过五项) ;在国 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讲授的主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学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理论力学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周学时/ 周学时/总学时数 5 5 5 6 届数 2 1 2 1 学生总人数 66 64 167 37

1 2 3 2 ⑷- 2 教学 情况 4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序号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周学时/总学时数 届数 学生总人数

1 2 3 4

教育实习

基础课 基础课

3/36 一个月

2 1

85 11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3. 教学队伍情况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的比例。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力学》课从 1980 年开始就一直被设为物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过 28 年的改革、改进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纵观《力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2): 由于当时我校办学规模很小,一年只招收一个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只有一名教师来 主讲这门课程,授课学时为 90 学时,授课的方式就是黑板加粉笔,主要以讲授为主,由没有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条件到开始装备实验室。 第二阶段(1982——2002):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也不断增强,主讲教师也增加到了 2 名,授课方式由黑 板加粉笔讲授,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大纲要求的实验,教学效果明 显提高。 第三阶段(2002——2008): 在《力学》课程的建设上,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地改革,力争使大学生在创新 能力、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文化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加 强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几年前就已 经把课程内容、教案、相关的影像资料等开发成“CAI 课件”,该课程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2008 年 5 月教学团队向学院申报,被批准为院级精品课程。 综观我院开设本课的历史沿革,可以总结其以下特点: 1).课程开设历史长,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教学模式; 2). 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的确定教学方式与内容; 3). 我院开设本课程覆盖的知识范围是长期稳定的; 4). 针对物理学专业各层次学生,始终作为必修课开设; 5). 教材的选择随着课程设置与教学对象的不同分别确定; 6).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 充实、完善课堂教学因学时短而可能产生的知识面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 7).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应用力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设计解 决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8). 在长期的课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好的年轻、有朝气的教师队 伍。 总之,该课程历史悠久,师资力量不断强大,经过多年的

建设与发展,已具有一支师资 力量强、教学水平高,治学严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学历结构非常合理的教师队伍。 与该课程配套的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2002 年通过自治区基础课实验室合格评估,已 达到广西后发展高校一流水平,具有宽敞、整洁的环境、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具有一整套 完整的实验实践管理制度。实验室除完成教学实验任务外,还可安排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 动。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 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 课程目标 《力学》是物理学中一门最基本的课程, 是物理学专业普通物理五门必修课的第一门课,在大学 物理学教学中起着入门课程的作用。 对学生今后物理学的学习和科学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 通过《力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对物理有初步的认识并产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 探索自然奥秘有浓厚兴趣和创造意识,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为后期的物理课学习打好基础,另一 方面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善于从实际应用中提出物理学问题,并解决实际 问题能力。最后,是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提高学习能力。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知识内容模块顺序 物理学和力学 运动学及其基本训练 动力学及其基本训练 功和能及其基本训练 力矩、角动量、角动量定理与守恒定律及其基 本训练 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势能及其基本训练 刚体力学 弹性体力学及其基本训练 简谐振动及其基本训练 波动和声及其基本训练 流体力学及其基本训练 总学时 课程的重点、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课程的重点 1.本课程主要学习经典力学,并学习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因 20 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 出现,从运动速度、量子效应和引力方面对经典力学的应用提出限制,但经典力学仍作为上述学科 的极限情况存在下去,并适用于非常广泛的范围。 2.力学与时空观紧密相联。相对论的出现使人们重新评价经典力学的时空观。20 世纪物理学使 人们看到守恒律、对称性和对称破缺在描述自然规律方面更具普遍性和根本性,因而需在新的学术 观点上表述经典力学。 3.经典力学的基础建立于 17 世纪,实为近代物理学的发端,人们容易产生如下想法:它古老, 是否有价值?20 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充分显示经典力学的现代价值。它在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研究 中发挥作用,是火箭发射和星

际航行技术的基本理论依据,并形成如水声学、运动生物力学、结构 力学、磁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许多专门学科或边缘学科。以上三点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二、课程的难点 课程的难点16

对应学时 2 10 10 10 6 6 8 4 8 8 8 80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虽然 19 世纪 KdV 方程的建立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而在20世纪非线性科学得到飞速 发展。特别是“混沌”现象的发现使人们看到确定性描述也可能产生带有随机特点的运动,即内在随 机性。它使人们对经典力学的认识发生观念上的变化。该点是教学内容的难点。以前物理学常将问 题简化为线性,20 世纪以来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大开眼界。自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发表以来的很长时间,人们认为一旦初始条件确定,过去和将来均展现出来。非线性力学的发展, 使人们看到非线性系统的演化可能展示内在随机性,其演化是不可预报和不可重现的,这是物理观 念上的重大改变。在振动部分专门立了一节,介绍混沌的物理图像。 三、解决办法 通过对力学课程主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对教学重点讲深讲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由于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 学,讲解重点时注意对得到这一重要结论的实验方法的详细介绍,这样学生对教学重点就记得牢, 并能以同理推演。 (2)扩展式教学:对遇到教学难点章节时,教师会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详细准备,并进行深 入浅出的讲解。 (3)形象化教学: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或比较抽象的理论,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和模拟实验软 件,使力学功能的可视化,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 (4)创新性教学: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介绍相关领域的创新性方法,通过对这些新概念、 新思路、和新技术的介绍,在帮助学生深刻记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同时,使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 在学生的科学思维中萌发。 (5)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学重点,我们在力学教学网站上建立了“案例学习”专题,通过学习密 切联系专题和案例,使学生接触力学实践知识,增加力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6)在线答疑:充分利用我校的先进网络条件,我们建立了力学在线讨论栏目,教师在开课学 期值班答疑,并就教学难点与同学开展讨论。 (7)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学习问题:我们建立的力学教学网站提供大量的教 学资源, 有分门别类的高质量教学动画详细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分章节的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籍, 有针对性的国际性网络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

问题。实践表明,这不仅使学 生学到了知识,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了思考分析能力。 (8)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我们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包括学校教务处定 期独立进行的学生评教,学生即时反馈,力学教学网站在线反馈,高年资教师的听课评教制度,问 卷调查,期末学生座谈会。及时与学生的沟通,积累经验,解决教学难点17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4-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丰富、充实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体,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外活动是十分有益和必要 的。现就课外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安排如下: 一、引导刚入大学的大学生尽快适应学习上的转变。要求主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⑴.他们习惯处 理已知数而不怎么敢对付未知数。⑵.不善于区分科学术语与日常词汇。⑶.习惯于用常量(匀速, 匀加速,恒力等)处理问题,对于变量则只有很淡薄的印象。⑷.不善于正确运用矢量的分解和合 成法。采用开小型座谈会或个别谈话等手段解决、落实。 二、定时定点开展课外辅导、答疑、质疑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制定学习计 划,尽快形成独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组织好课外兴趣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讨论课堂中的相关问题,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单元 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及文献, 拓宽视野, 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 四、以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制定教学挂图及教学演示实验等,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 应用能力。 五、指导学生写考研小论文,读书方法小结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课外活动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有明确要求,又有落实措施,效果好。通过课外 活动,使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表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的创新设计: 设计人 马瑞辰、周怀恩 黄嘉敏 王小波、汪志才 黄景民 刘均原 李祥恒 甘皓元 黄 琰 农文校 谭小刚 吕 欢 陈庆芳 罗小林 苏自强 设计标题 《电动车的改进》 《自制捡球器》 《木材加工机器—“圆盘锯”的改装》 《对路灯的改造》 《一个卫星接收器究竟有多少个焦点》 《小型村落简易自来水装置》 《闪光之念》 《多功能快速

临时接电夹》 《可上下移动的黑板》 《含温度计的水杯》 《有关太阳能利用的几点想法》 《保温袋的另一种用法》 《用电话机改装成防盗报警》 《USB 电暖鼠标、电暖手套》

实验( 4-2 实验(践)课教学内容18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4-2-1 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 考核内容与方法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 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自主学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 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教材的使用与建设及扩充资料的使用 《力学》课程理论教学近年来采用北师大教授漆安慎主编的普通物理《力学》教材。该教材为 普通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材,连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该教材重视基本内容、基本概念, 明确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后继课程和学生将来工作需要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宽的适用 面。 参考教材: 1).新概念物理——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 2).力学,郑永令、贾起民,复旦大学出版社。 3).力学,蔡伯濂,湖南教育出版社。 4).力学,梁昆淼,人民教育出版社。 5).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力学,C. 基特尔等(陈秉乾等译),科学出版社。 6) .马文蔚改编 《物理学》.(第四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二、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多年来采用实验物理学家杨述武主编的《普通物理实验》(力学及热学 部分),现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的版本。本教材具有通用性好、可读性强及注重 能力培养的特色。通过几届学生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实验教师的好评。 三、实践性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方面:2002 年基础物理实验室通过自治区合格评估,力学课程具有处于全区后发展 高校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占地面积约二百平方米,宽敞、整洁的环境、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 室除完成教学实验任务外,还可安排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配有专人负责管理,具有一整套完 善的管理制度,是理论教学强大的后盾。 四、网络教学环境 该课程的相关资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在线学习、电子教案、课程资源、 (包括视频资料、课后练习、力学原理应用及在相关物理学家的介绍、教师的教学、科研论文等)、 在线答疑。学生可通过校园网

随时查看和学习该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经 几年的努力在内容的改革上制定出了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开发出了 CAI 教学软件。 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

2008年度广西高等学校

4-4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 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 教改举措) 在保留课堂授课、课下作业和答疑等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的实施: 1.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生动、可视化 课堂授课的三分之一课时采用多媒体形式。 多媒体授课并不是单纯地将粉笔板书替代为电子板 书,而是采用生动的图片、动画、录像等形式。多媒体手段恰当地使用,吸引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 力,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那样原本抽象的物理概念。 2.互动式教学 使学生更具主动性和参与性 我们已经形成的具体做法有: 定期举办讨论课 生课堂上积极提问。 3.网上答疑 学生可以将遇到的问题通过网上答疑栏目提交,教师通过该栏目回答学生的提 问。 学生在教师指导参与多媒体辅助材料的制作和编纂、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4.实施优化课程组政策 确保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良好科研背景及教学热情的教师主持, 组成课程组,同时配以相应的配套和后备人才。 5.教考分离制度 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该课程在全校率先实行了教考分离制度,课程考试的出题和判卷由系教研室完成,该举措有效 的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确保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由于该举措实施对 师生的要求之高,受到了各方的好评,促进了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力学知识。 对一些来自学生的好问题和某些特定的问题放到班上集体讨论,并鼓励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6g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