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物理分类解析-运动和力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8: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中考物理分类解析汇编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

12.(2012?安徽)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 A . B.

地球对人的引力 C .

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磁极间的作用力 D.

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概念。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各个选项中产生力的情形,是否需要接触,据此进行

判断选择. 解答: 解:地球对人的引力、磁极间的作用力、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这三个力,不接触也

能产生;

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是磁铁压支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支架给磁铁产生支持力,必须接触才能产生. 故选C. 点评: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引力、磁力的产生不需要力

是本题的关键.

1. 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 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人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如图所示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舷窗 B. 地球 C. 太阳 D. “龙”号飞船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以舷窗为参照物,舷窗与“龙”号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飞船是静止的; 舷窗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地球是运动的.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6.(2012.常州) 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人马里亚纳海沟11000m 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 ) A . 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 C . 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公式P=ρgh可求压强的变化,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求浮力的变化. 解答: 解:下潜过程中,深度越来越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所受液体压强越来越大; 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说明深潜器的体积变小,故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知,浮力变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容易出错的一点是液体的深度指的是该点离液面的垂直距离. 8.(2012.常州)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B. 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 D. 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 A . 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C . 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考点: 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图析法。 B. 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D. 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分析: 由两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利用F=(G物+G轮)求拉力大小,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分别求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P=求出两图中拉力的功率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由图甲可知:n=2, ∵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 ∴F甲=(G物+G轮)=(400N+20N)=210N, W甲=F甲S甲=F甲nh甲=210N×2×10m=4200J P甲===4.2W. (2)由图乙可知:n=3, ∵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 ∴F乙=(G物+G轮)=(400N+20N)=140N, W乙=F乙S乙=F乙nh乙=140N×3×10m=4200J P乙===4.2W. 由以上可得:W甲=W乙,P甲=P乙.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和拉力功率的计算,关键是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时F=(G物+G轮)和绳子有效股数的确定. 11.(2012.常州)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 .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 . 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考点: 惯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并且能运用惯性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解答: 解: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在起跳后,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腾空时间更长,运动的越远.不符合题意.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即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的是平衡力的知识,故符号题意; C、投掷铁饼时,铁饼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D、射出去的箭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箭离弦后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是利用惯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惯性的知识,知道惯性的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解题时要根据实际物理情景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12.(2012.常州)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D. 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A.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 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实验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 解答: 解: (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使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 (2)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 13.(2012.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 A . 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解答: 解: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说明它的速度在增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玩具车的动能增大; 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跑动的过程中,发条变松弛,即弹性形变减小,故弹性势能减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抓住影响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因素,可对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变化做出判断,判断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15.(2012.常州)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 )

B. 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A . B. f甲=30N,f乙=40N C. f甲=30N,f乙=60N f甲=50N,f乙=60N D. f甲=50N,f乙=40N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 (1)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出它们的受力分析图;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 解:(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受力如图甲所示; 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 (2)甲物体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 由平衡条件得:f甲=G甲=30N; 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 由平衡条件得:f乙=F乙=40N;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灵活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2012.河南)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

A . 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专题: 推理法。 分析: 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求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若相等,仍平衡;若不相等,将向力和力臂的乘积大的那边倾斜,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一个格为L, 原来杠杆:3G×2L=2G×3L,处于平衡状态, 现在在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左边=2G×2L,右边=G×3L,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不再平衡、左端下降.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只比较力或力臂大小不能得出正确结果. 12.(2012.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 . 甲放上时大 C . 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乙鱼缸放入小船后,排开一定的水,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小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而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由此可以知道,放入小船后,乙鱼缸、水和船的总重等于甲鱼缸和水的总重,由G=mg可知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 解答: 解:∵小船漂浮, ∴F浮=G排=G船, 即:放入小船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船的重力 ∴两鱼缸的总重相同, ∵G=mg, ∴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 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相同.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属于难题. 用好条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是本题的关键. 15.(2012.河南)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B. 乙放上时大 D. 无法判断 A . 8:1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信息给予题;比例法。 分析: (1)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两正方体A、B的质量相同,根据V=得出A、B的体积之比,从而得出边长之比; B. 4:3 C. 1:2 D. 4:1 (2)知道A、B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Lg,据此求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 解: 33(1)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当乙33的体积为4cm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所以ρ甲:ρ乙=8:1; ∵V=,ρ甲:ρ乙=8:1,m甲:m乙=1:1, ∴V甲:V乙=1:8, 3∵V=L, ∴边长(高)之比: L甲:L乙=1:2; (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p======ρLg, ∴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甲:p乙=ρ甲L甲g:ρ乙L乙g=(8×1):(1×2)=4:1.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通过图象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二是利用好方形或圆柱形均匀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推导公式p=ρLg. 2.(2012?随州)有关信息的传播与信号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B. 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C. 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D.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红外线;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根据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以及数字信号的优点来分析此题. (3)紫外线的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能杀菌;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 (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 A、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这类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故本选项正确 B、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具有不失真、抗干扰、能加密、易储存等优点,故本选项错误. C、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故本选项错误. D、电磁波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5.(2012?随州)运用物理知识提高安全教育认识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雷雨天气里,不要在高大的树木下避雨 B. 一旦发生电路起火或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或抢救工作 C. 坐在行驶汽车前排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是通过减小惯性来保障安全的 D. 如果乘客站在铁路安全线以内等侯列车,是非常危险的 考点: 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为了防止遭遇雷击,在雷雨天气里,不要在高大的树木下避雨; (2)由于人的身体是导体,所有一旦发生电路起火或触电事故,不能用手去触摸电线,故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或抢救工作;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据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汽车快速行驶时,其内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其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人要是距离列车太近,外侧的大气压容易把人压向列车,造成危险事故. 解答: 解:A、为了防止遭遇雷击,在雷雨天气里,不要在高大的树木下避雨,故不符合题意; B、由于人的身体是导体,所有一旦发生电路起火或触电事故,不能用手去触摸电线,故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或抢救工作,故不符合题意; C、坐在行驶汽车前排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对人造成伤害,但不能减小惯性,故符合题意; D、据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汽车快速行驶时,其内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其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人要是距离列车太近,外侧的大气压容易把人压向列车,造成危险事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了注意防雷的知识、安全用电的常识、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 6.(2012?随州)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D.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概念。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 (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就有力的作用. 解答: 解: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如不接触的磁铁吸引铁钉;故B错误; C、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在不同受力情况下所处的运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8.(2012?随州)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

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 )

A . h3:(h1+h2) 专题: 推理法。 分析: 当细线断开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减小,减小的浮力等于金属块B的重力与金属块B所受浮力之差;根据此关系列出等式; 木块在水中最后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此关系列出等式,二式相比较即可h2得出结论. 解答: 解:细线断开后,木块减小的浮力F浮1=ρ水gV排1=ρ水gSh1=GB﹣ρ水gSh2=ρBVg﹣ρgSh2; 所以ρBVg=ρ水gSh1+ρ水gSh2; 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F浮2=GA=ρ水gSh3=ρAVg; 水B. h1:(h2+h3) C. (h2﹣h1):h3 D. (h2﹣h3):h1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所以==;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体密度的大小比较,关键是对AB进行受力分析,找出AB所受浮力与液面降低的关系,这是本题的难点. 1.(2012.淮安)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船舱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时,物体是静止的.分析游客相当于船舱、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是否变化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 解:(1)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对于船舱位置不变,所以说游客相当于船舱是静止的. (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当于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游客是运动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是一道基础题.应掌握并灵活运用参照物的选择方法解题. 5.(2012.淮安)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 . 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C . 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考点: 惯性;惯性现象。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D. 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 B. 河水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岸上的树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生活中即要学会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又要防止惯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解答: 解: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是由于人具有惯性而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故A错误;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提高跳远成绩;故B正确;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是防止司机由于具有惯性而带来的危害;故C错误; D、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是防止赛车的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由于物体惯性的存在,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哪些对我们生活有利的惯性要加以利用. 10.(2012.淮安)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 F、p不变,f变大 B. F、f不变,p变大 C. F变小,p、f变大 D. F、f不变,p变小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判断此过程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 解:∵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 ∵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不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的比较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关键是会分析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2.(2012.丽水)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天平 铁锹

B. C. 钓鱼竿 铡刀 D.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B、铁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铡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4. (2012.丽水)2012年5月8日,张丽莉老师和学生走出校门时,一辆失控的汽车突然冲向他们,张老师奋力将学生推向一旁而自己的双腿被压在车轮下,造成了双腿残疾,这一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张老师因此被誉为“最美女教师”,对上述有关情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冲向学生的客车具有动能 B. “客车冲向学生”﹣﹣﹣以客车为参照物 C. 被压在车轮下的双腿受到很大的压力 D. 学生被推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3)压力的大小等于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物体重力. (4)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A、任何物体都有质量,所以静止时没有动能,只要物体运动就一定会有动能;因此冲向学生的客车具有动能.正确,不合题意. B、以学生为参照物,学生和客车间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客车是运动的.错误,符合题意. C、由于客车的质量很大,重力也很大,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因此被压在车轮下的双腿受到很大的压力.正确,不合题意. D、学生被推出,学生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运动状态也改变.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动能的大小、参照物的选择、影响压力的大小、和力的作用效果,试题通过最美女教师这一事迹,在考查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6.(2012.丽水)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 ) 实验 木板 木块 木块运动 弹簧测力计 次数 1 2 3 表面 较光滑 较光滑 较光滑 放置 平放 平放 平放 的快慢 很慢 较慢 较快 的示数/N 1.8 1.8 1.8 C. 物体的运动速度 D. 接触面粗糙程度 A . 接触面压力大小 B. 接触面积大小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1)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其中一个量之间的关系,要控制另一个量不变. (2)在此题中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需拉动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木板表面的光滑程度、木块放置方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只有木块运动的快慢不同,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可知,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关系.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这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实验,掌握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6.(2012.凉州)一氢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到空气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这些力的关系是( ) A . F>G+f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准确哪个力和哪个力才是平衡力很关键. 解答: 解:氢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上的力是空气的浮力F;受到向下的力是重力G和空气阻力f;故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F=G+f;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关键. 7.(2012.凉州)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物G1,B端挂重物G2时,杠杆平衡,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杠杆重力不计,则( )

F=G+f B. C. F>G﹣f D. F=G﹣f

A . G1<G2 专题: 推理法。 分析: 从题知,OA处于水平位置,GA对杠杆的拉力为竖直向下,所以G1对杠杆拉力的力臂即为杠杆AO的长度,G2对杠杆拉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但OB不是处于水平,所以GB对杠杆拉力的力臂OB′小于OB的长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即可得出两个物体重力的大小. 解答: 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力与相应的力臂成反比关系, 它们的杠杆示意图如右,∵AO=BO, ∴LOA>LOB′,所以物体的重力G1<G2. 故选A. B. G1>G2 C. G1=G2 D. 都有可能 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和运用,能找到各自力的力臂、确定其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7.(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 .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C .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 (1)根据s﹣t图象找出同一时刻a、b、c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断三图象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对应速度的大小关系; (2)由图象判断5s内,三图象的路程差; (3)根据图象a、b、c的速度及它们5s的路程差,根据题意选择答案. 解答: 解:(1)由图象知:对应同一时间t(如t=4s)a、b、c的路程关系为Sa>Sb>Sc, 由速度公式V=可知,Va>Vb>Vc; (2)由s﹣t图象知,t=5s时,Sa﹣Sb>3m>2m,Sa﹣Sc>4m>2m,Sb﹣Sc<2m; (3)由(1)、(2)可知甲的图象一定是图线a;乙图象可能是图线b,也可能是图线c;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一道物体的s﹣t图象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找出路程s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10.(2012.南京)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浮力变大 B. 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C. 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D. 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重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A、利用漂浮特点分析,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轮船在海里和在河里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轮船自身重力. B、利用重力概念分析.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C、利用平衡力的特点分析.课桌在推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静止的课桌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D、利用平衡力的特点分析.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解:A、船不管是在海水里还是河水里都要漂浮在水面上,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而船重不变,所以无论在海里还是在河里船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错. B、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匀速上升的气球受重力的作用.故B错. C、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课桌仍保持静止状态,所以静止的课桌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 D、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灯的重力与线对它向上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 故选C. 点评: (1)本题考查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要知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一定与浮力相等.分析浮力时应抓住这一要点. (2)地球附近的物体都有受到重力,是很重要的一点.在很多题目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就要考虑重力的存在. (3)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问题时常应用二力平衡的特点. 5. (2012.衢州)“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B. C. D. 天平 铁锹 钓鱼竿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是一个省力杠杆.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题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B、铁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铡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6.(2012.衢州)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 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 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 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考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 错解分析题;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分析: 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该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去分析解决;钢球把木块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解答: 解:A、球的动能是从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看出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铡刀

B、球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斜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小球滚下的速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影响碰撞的程度,所以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让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速度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全面地考查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得实验,解答时注意多因素问题时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 3(2012.烟台).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费力的机械是( ) A . 杠杆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类型,再判断省力情况. 解答: 解:A、因为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所以杠杆可省力也可费力;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也不省力也不费力; C、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能省力,但不能费力; D、滑轮组是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所以能省力不能费力.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7.(2012.南昌)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 ) A .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C . 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因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该选项符合题意; B、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该选项符合题意; 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是利用的杠杆的平衡条件,不是利用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是根据重力和质量的计算公式,即G=mg=ρVg,因此不是利用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点评: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时,要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B.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D. 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 B. 定滑轮 C. 动滑轮 D. 滑轮组 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2012.无锡)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 . 酒后不驾车 C . 行车保持一定车距 考点: 惯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本题要掌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惯性,但也要注意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解答: 解:A、人喝酒后反应就会迟钝,驾车时容易造成事故,与惯性无关,符合题意; B、车如果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与惯性有关,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与惯性有关,不符合题意; D、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惯性的知识,并要分析在具体事例中的作用. 7.(2012.无锡)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 )

B. 驾车须系安全带 D. 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A .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 机械能保持不变 考点: 能量转化的现象;机械能。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匀速下滑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解:小明在匀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的决定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这两个物理量都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下滑说明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所以小明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他的内能增加. 故选D.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各能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能量的变化情况. 9.(2012.无锡) 2011年11月3日,我国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球343km的轨道上实现自动对接,如图所示是对接时的情景,以下有关对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 机械能一定减少

A. 对接时,“神舟八号”相对“天宫一号”的速度很小 B. 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天官一号”是静止的 C. 对接后,它们做圆周运动,不受外力作用 D. 对接时的图片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在对接时,必须保持相对速度很小,对接后一起运动,其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 (2)圆周运动是一个运动方向不断改变的运动,因此,需要有力的作用,才能实现方向的改变.航空天器与地面进行通讯是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 解:A、对接时,两个航天器之间必须保持相对较小的运动速度,这样才能便于操作,故正确; B、对接后,两个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不变,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一起飞行,因此是相对静止的,故正确; C、对接后,两航天器做圆周运动,说明其方向在不断改变,因此,必须有力的作用,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航天器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通讯联络,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为研究对象,考查了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静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以及电磁波在航天通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0.(2012.无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考点: 弹力;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A压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命名的,弹力是从力的性质命名的,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根据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是施力物体,承受这种作用的是受力物体.由此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在竖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但两者不是同一个力.可以从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去分析. D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入手结合弹力的产生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解答: 解:A、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施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根据A的分析可知D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力的定义等知识点. (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永远不会是重力. (3)哪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压力,该物体就发生了弹性形变. 1.(2012?菏泽)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运动员穿带有冰刀的溜冰鞋 C.注射针头做得很尖 D.给坦克车装上履带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增大.

(2)减小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增大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解答: 解: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因为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防止河

水压跨堤坝.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穿的带有冰刀的溜冰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C、注射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给坦克装上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增大或减小压强,如何将生活中的情景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是此

题的关键. 2.(2012?菏泽)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在气垫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

滑动. 解答: 解: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压紧在钢圈上,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船和水之间的摩擦力.符合题意.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增大

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6.(2012?菏泽)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如图所示,形象表现出运动项目的特征,依据图标所做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箭被射出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B.游泳的人用力划水时,受到水的推力而前进 C.人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的几秒钟时间里,人对杠铃做了功 D.曲棍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

考点: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能量转化的现象。 专题: 信息给予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 A、射箭时,弓受力会发生弹性形变,射出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根据这两个条件分析看人对杠铃是否做功;

D、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

A、射箭时,弓受力发生了弹性形变,获得弹性势能,射出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游泳的人用力划水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人向前的推力使人前进,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人举着杠铃不动,杠铃虽然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杠铃做功,故C错、符合题意;

D、曲棍球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改变,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这是一道力学的综合题,考查了比较多的知识点,并且和实际结合起来是今后中考的

重点. 4.(2012.眉山)刘翔在最近结束的上海田径l10m栏比赛中,勇夺冠军.在他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他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 D. 冲过终点后,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3)物体相对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状态量,不可以说惯性作用或惯性力. 解答: 解:A、起跑时,他用力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地面也给他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故A正确; B、跑鞋底有凹凸花纹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正确; C、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他相对于其他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惯性力是不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此题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训练. 6.(2012.眉山)关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受力分析中,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B.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C. 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D. 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再对汽车受力分析找出平衡力. 解答: 解: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对汽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和汽车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B. 点评: 二力平衡的辨别:可以根据状态来判断受力情况,必要时要进行受力分析;也可以根据平衡力的四个条件进行判断. 9.(2012.眉山)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考点: 能量转化的现象;机械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根据紧急刹车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此题,刹车片和轮胎之间有摩擦,互相克服摩擦做功,这是也有能量的相互转化. 解答: 解:A、刚下坡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匀速下行时,动能不变,所以不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匀速下行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故C错误; D、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互相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但能的总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能量转化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2.(2012.眉山)按如图所示,是小丽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则杠杆( )

A . 仍然平衡 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原来杠杆平衡,是因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现在把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就要看现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据此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 解: 设杠杆每一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 原来:2G×6L=3G×4L,杠杆平衡, 现在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 左边=3G×6L,右边=4G×4L,因为3G×6L>4G×4L,所以杠杆不再平衡,左端下降. 故选B. 点评: 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力或只看力臂. B. 不平衡,左端下降 C. 不平衡,右端下降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2012?安徽)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

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因此这时

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

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2012?安徽)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 大 (选填“大”或“小”). 考点: 惯性。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 解: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空载时的质量小于满

载时的质量,所以空载时的惯性小于满载的惯性. 故答案为:大.

点评: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1425

7.(2012?安徽)地球的表面积约5.1×10m,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 1.0×10 Pa,则大气对

19

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 5.1×10 N.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已知地球的表面积和大气压的值,根据F=ps求出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解答: 解: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514219

F=ps=1.0×10Pa×5.1×10m=5.1×10N.

19

故答案为:5.1×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力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目. 3.(2012.河南)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解答: 解:(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 (2)小亮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 点评: 平时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认识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 4.(2012.河南)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 小 .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 小 .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气体的压强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就减小;反之,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就增大. 解答: 解:(1)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深度逐渐变小、压强变小; (2)堵住瓶口,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因为在流出一部分水后,瓶内上方空气的体积变大,气压就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停止从小孔中射出. 故答案为: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 12.(2012.凉州)美丽的凉山,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它们都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雷波溪洛水电站,设计坝高278m,若坝内蓄水

5

深度达250m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2.5×10 Pa(g=10N/kg).德昌风力发电站设计总

6

装机容量15万KW,设所有机组正常持续工作2h,则可提供电能 3×10 KW?h.

考点: 能源的分类;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电功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能够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 (2)已知了水深,直接代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3)已知发电功率和时间,利用电能公式求发出的电能. 解答: 解:(1)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得,是可再生能源. 33(2)水深h=250m,ρ=1.0×10 kg/m , 则坝底受到水的压强: 335p=ρgh=1×10 kg/m ×10N/kg×250m=2.5×10Pa. 46(3)W=Pt=15×10kw×2h=3×10kw?h. 56故答案为:(1)可再生;(2)2.5×10;(3)3×10. 点评: 此题考查了可再生能源、液体压强公式和电功公式的应用,试题较简单,认真分析可解答正确. 13.将体积是200cm,质量是100g的空心铁球置于深水中,放手后,该铁球将 上浮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将空心铁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空心铁球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空心铁球受到的浮力; (2)知道空心铁球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空心铁球受到的重力; (3)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解答: 解: (1)将空心铁球浸没在水中,V排=V球=200cm=2×10m, 空心铁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1×10kg/m×2×10m×9.8N/kg=1.96N; (2)空心铁球重: G=mg=0.1kg×9.8N/kg=0.98N, (3)∵F浮>G, ∴空心铁球将上浮. 故答案为:上浮.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的判断,注意隐含条件“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15.(2012.凉州)将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0.1m的物体放到水平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1000 Pa(g=10N/kg)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根据压强公式p=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 解: 233﹣423﹣433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10kg×10N/kg=100N;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1000Pa. 故答案为:1000. 点评: 题考查了压力、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物体对水平面上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18. (2012.凉州)2012年4月29日,全长420km的成(都)西(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途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坐上高速的大巴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会有“恰似青山走来迎”之感.这句话中的“走”是以 车 为参照物.为了安全,车辆严禁超载、超速,驾乘人员必须系安全带,这主要是防止出现意外司机紧急刹车时,由于 惯性 造成的危害.大巴车从西昌到成都只需5小时30分钟,其平均速度约为 76 km/h(取整数).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首先判断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的物体是参照物.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汽车刹车时,如果没有安全带的保护,驾驶员会因为自身惯性向前运动而发生事故. (3)已知西昌到成都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v=即可求出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恰似青山走来迎”,被研究的物体是山在运动,山和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车为参照物. (2)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 (3)已知:s=420km,t=5小时30分=5.5h 即 v===76km/h 故答案为:车;惯性;76. 点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解释惯性现象的关键,并且熟练应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10.(2012.上海)如图所示的游戏中,球被传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中间同学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质量 不变 、重力势能 增大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势能的影响因素。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方向的改变和物体速度的改变.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游戏过程中用力作用后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少;但所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不变,增大. 点评: 此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从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 11.(2012.上海)地铁是上海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当某列车启动时,该车的惯性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考点: 惯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判断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就看以站台为参照物,乘客和站台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解答: 解:(1)当某列车启动时,其质量不再改变,只是速度的变化,列车的惯性不会变化; (2)列车启动时,相对于站台来说,乘客的位置不变变化,因此以站台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列车驶过后,车轨与路基摩擦生热,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不变;运动;做功. 点评: 本题考查了惯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本题很好的将这三个知识综合在一起且题目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也体现了物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2.(2012.上海)如图所示,用20牛的拉力F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A的重力为 20 牛.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80 焦,功率为 8 瓦.

考点: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要知道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根据公式W=FS可求拉力做的功,利用公式P=可求拉力的功率. 解答: 解: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时,由图可知,吊A滑轮的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所以FA=GA=20N; 拉力F做的功W=F×S=20N×4m=80J; 功率P===8W; 故答案为:20;80;8. 点评: 本题考查拉力、做功和功率的计算,关键知明白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14.(2012.上海)体积为2×10米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19.6 牛,方向竖直向 上 .距水面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980 帕.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已知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ρ水V排g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知道深度大小,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 浮﹣33解答: 解:(1)∵金属块浸没水中, ∴V排=V金=2×10米, ﹣3333F浮=ρ水V排g=1.0×10千克/米×2×10米×9.8牛/千克=19.6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p=ρgh=1.0×10千克/米×9.8牛/千克×0.1m=980Pa. 故答案为:19.6;上;980.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利用好隐含条件“金属块浸没水中,V排=V金”是本题的关键. 14.(2012.南京)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 惯性 而造成的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最大速度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12 km.

33﹣33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4)知道此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速度,据公式s=vt可计算出运动的路程. 解答: 解:(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是运动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飞出,造成二次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4)此时所走的路程是: S=vt=30km/h×h=12km. 故答案为:(1)运动;(2)惯性;(3)最大速度;(4)12. 点评: 该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惯性应用的判断、最大速度的理解和速度的计算等知识点. 15.(2012.南京)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8 N,放手后物体将 上浮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5 N,排开水的体积是 5×10 m.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 (2)比较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浮沉条件来进行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3)确定了放手后物体的浮沉,再进一步判断变化后的浮力,最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 解答: 解: (1)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排=8N; (2)∵物体重G=5N, ∴F浮>G, ∴放手后物体将上浮; (3)待物体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 F浮′=G=5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4﹣4

3

=5×10m. ﹣43故答案为:8;上浮;5;5×10. 点评: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我们应该熟知的重要知识,根据它可以判断物体浮沉,也可以在已知浮沉的情况下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解此类题目要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结合使用. 16.(2012.南京)如图所示为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质量为22t,2012年6月,“蛟龙号”挑战7000m深度,下潜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将 变大 (选填“变大”、

5

“变小”或“不变”),当它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2.2×10 N.(g取10N/kg)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变大,由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所受压强变化情况; (2)物体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答: 解:(1)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 ∵p=ρgh,所处深度h变大, ∴潜水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2)悬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物=mg=22×10kg×10N/kg=2.2×10N. 5故答案为:变大;2.2×10.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的压强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知识点,分析物体受液体的压强的变化时,找出深度变化情况是关键,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19.(2012.烟台)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后轮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省力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35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判断婴儿车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只要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 解答: 解: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下按扶把时,婴儿车绕后轮转动,所以后轮是支点;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上抬起扶把,婴儿车绕前轮转动,所以前轮是支点,这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后轮;省力.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0.(2012.南昌)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 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 水 所受的重力.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的 浮力 与 重力 的大小关系.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内容填写; (2)物体的沉浮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悬浮. 解答: 解: (1)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悬浮. 故答案为:向上;水;浮力;重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11.(2012.南昌)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 面积 越小,产生的 压强 越大.

考点: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 解: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面积;压强. 点评: 抓住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尖尖的牙齿);再联系生活实际,即可解答.

12.(2012.南昌)如图所示,蚂蚁用10N的力拉着树叶,10s内沿拉力方向前进了10cm,

﹣4﹣5

则蚂蚁对树叶做功为 1×10 J,此时的功率为 1×10 W.

﹣3

考点: 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知道树叶受到的拉力和前进的距离,根据公式W=FS可求蚂蚁对树叶做功; (2)又知道做功时间,利用公式P=求蚂蚁做功的功率. 解答: 解: (1)蚂蚁对树叶做功: W=FS=10N×0.1m=1×10J; (2)蚂蚁做功功率: P===1×10W. ﹣4﹣5﹣5﹣3﹣4故答案为:1×10;1×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的计算,因数值较小,要细心,属于基础题目. 16.(2012.眉山)小童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使放在水平桌面上重200N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内移动4m,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50 N,小童做功的功率是 20 W. 考点: 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推理法。 分析: ①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水平方向受到的是平衡力; ②已知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时间,可以得到移动的速度;已知移动的速度和推力,利用P=Fv计算推力的功率. 解答: 解: ①物体在50N的推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也是50N; ②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0.4m/s 小童做功的功率为P=Fv=50N×0.4m/s=20W. 故答案为:50;20. 点评: 在分析力学问题时,头脑中要有方向意识: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哪些力.其中竖直方向受力大小与水平方向没有关系,物体水平运动与竖直方向力的大小无关. 19.(2012.眉山)小雪用三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4m,若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每个滑轮重为 30 N.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从图中读出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s=nh; (1)知道物重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η===求拉力大小; (2)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F=(G物+G动)求动滑轮的重. 解答: 解: (1)由图知,n=3, ∵η===, ∴F===50N; (2)∵不计绳重和摩擦, ∴F拉=,即:50N=, 则G动=30N. 故答案为:30.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F=和推导公式η=

==是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

19.(2012.河南)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平衡 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1所示,它的示数是 1.6 N. 实验次数 压力F/N 1 3 2 4 3 5 4 6 5 7 摩擦力?/N 0.6 0.8 1.0 1.2 1.4 (4)分析图象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 正比 .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

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不正确 ,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要让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才可以测出摩擦力; (2)弹簧测力计读数要首先明确刻度的标注方向,读数时应从小刻度向大刻度方向观察,同时认清分度值,并细心数格,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 (3)利用描点法,横坐标对应压力,纵坐标对应摩擦力,绘制出图象; (4)从数据上看,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5)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解答: 解:(1)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种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 (2)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把1N分成了5份,其分度值为0.2N,故该测力计的示数为1N+0.2N×3=1.6N; (3)图中横坐标对应的是压力,纵坐标对应的是摩擦力,把表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绘制图象如下: (4)从图象上看出,这是个正比例函数图象,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5)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小丽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虽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但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减小了一半,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故答案为:(1)平衡; (2)1.6; (3)如上图; (4)正比; (5)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平衡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图象的分析能力,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是中考常考的实验之一,是一道综合题,也是一道好题. 15.(2012?随州)小明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成滑轮组,请用笔画出在图中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

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 实验题;作图题。 分析: (1)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 (2)通过比较提升物体绳子条数的多少确定最省力的绕法. 解答: 解: 对由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有两种绕法: 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这种绕法滑轮组上的滑轮都使用,有四股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是滑轮组提升物重的四分之一; 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最后滑轮组只能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有一个动滑轮后没有使用,这种绕法只能有三股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是滑轮组提升物重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绳子股数最多是第一种,即四股绕线的方法.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不同,分析时注意并不是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越多、越省力,要把两种绕法(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都画出来选择. 26.(2012.烟台)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应用题;简答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1)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分析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关系,控制受力面积大小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分析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2)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改变时,不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解答: 答:(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3)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小明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不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点评: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计算题

10.(2012?安徽)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10 N,物块的密度为 1.5×10

333kg/m.(水的密度为1.0×10 kg/m )

3

考点: 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利用称重法F浮=G﹣F示求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出来了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求物块排开水的体积(物块的体积);上面测出了物块的重力,利用G=mg=ρVg求物块的密度.

解答: 解:

(1)F浮=G﹣F示=15N﹣5N=10N, (2)∵物块浸没水中,F浮=ρ水V排g, ∴V=V排=G=mg=ρVg, ∴ρ=

=

=

ρ水=

×1×10kg/m

3

3

=1.5×10kg/m

3

故答案为:10;1.5×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称重

法测浮力”求出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本题的突破口.

21.(2012?安徽)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000N,速度为108km/h.

(1)求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2)求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

(3)若发动机的牵引力用F表示,小汽车的速度用v表示,请推导出牵引力的功率P=Fv.

考点: 功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所以汽车所受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

条件可得出阻力的大小;

(2)根据s=vt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根据W=Fs求出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 (3)根据做功公式、功率公式和速度公式即可推导出功率的表达式.

解答: 解:(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受到的阻力f=F=2000N;

答: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N. (2)汽车行驶的距离:

s=vt=

m/s×600s=18000m,

33

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

7

W=Fs=2000N×18000m=3.6×10J;

7

答: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3.6×10J.

(3)根据功率公式P=,做功公式W=Fs,速度公式v=得,

进行推导就会得出P===Fv.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和功率的计算,这三个内容相互之间联系

比较紧密;功率的变形公式P=Fv在机车行驶问题中常遇到,要灵活的应用.

19.(2012?随州)如图所示,有一粗细均匀,重为40N,长为4m的长木板AB,置于支架上,支点为0,且AO=1m,长木板的右端B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固定在C处,当长木板AB水平时,绳与水平成30°的夹角,且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一个重为50N的体积不计的滑块M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AO之间某处以V=1m/s的速度向B端匀速滑动,求:

①滑块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②当滑块匀速运动时拉力F做功的功率

③滑块在什么范围内滑动才能使AB保持水平.

考点: 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图析法。 分析: (1)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两个力为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滑块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P=Fv求出当滑块匀速运动时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当M在O点左侧且绳子的拉力为0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滑块水平平衡的最左侧位置;当在O点右侧且拉力为60N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滑块在O点最右侧的位置,即可得出滑块移动的范围,要注意均匀杠杆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上. 解答: 解:①滑块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的拉力和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F=10N; ②当滑块匀速运动时拉力F做功的功率: P=Fv=10N×1m/s=10W; ③当M在O点左侧离O点X1米,且T=0,则 G?X1+GOA?LOA=GOB?LOB,即50N×X1+10N××1m=30N××3m, 解得:X1=0.8m; 当M在O点右侧离O点X2米时,且T=60N,则 GOA?LOA=G?X2+GOB?LOB﹣T?LOBsin30°,即10N××1m=50N×X2+30N××3m﹣60N×3m×, 解得:X2=1m, 故滑块在O点左侧0.8m到右测1m范围内滑动才能使AB保持水平. 答:①滑块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10N; ②当滑块匀速运动时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W; ③滑块在O点左侧0.8m到右测1m范围内滑动才能使AB保持水平. 8.(2012.丽水) 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米,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

533

2.3×10 牛(海水的密度取ρ=1.0×10千克/米).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据此能判断液体蛟龙号所受压强的变化. (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计算公式为F浮=ρgV排;故据上公式可计算出此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解答: 解:(1)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增大; (2)潜水艇在水中下潜的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gV335排=1000kg/m×10N/kg×23m=2.3×10N 5故答案为:(1)增大;(2)2.3×10. 点评: 该题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分析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12.(2012.丽水)会飞汽车不是梦!

美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了“会飞的汽车”(如图),这款车的车身和一般汽车相似,但车门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在陆地行驶时,翅膀折叠,在空中飞行时,翅膀张开.从汽车到“飞机”的变形在30秒内完成,驾驶员在车内即可完成操作.该车已获准可在美国的空中飞行和公路行驶,是允许上路的第一辆飞行和地面行驶混合车. 以下是该车的一些信息: 汽车质量 空中最大飞行速度 地面最大行驶速度 600kg 200km/h 150km/h 发动机功率 最大飞行距离 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75kw 800km 4×0.03m 23

(2)该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该汽车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了800千米,则汽车发动机做功多少?

考点: 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知道汽车的质量,可利用公式G=mg计算出汽车的重力,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又知道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可利用公式P=计算出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3)知道汽车的最大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可利用公式t=计算出飞行的时间,又知道发动机的功率,可利用公式W﹣Pt计算出发动机做的功. 解答: 解: (1)汽车降落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故答案为:惯性. (2)∵m=600kg, ∴汽车的重力为:G=mg=600kg×9.8N/kg=5880N, 而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F=G=5880N, ∵S=4×0.03m,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P==(3)∵v=200km/h,s=800km, ∴汽车的飞行时间为:t===4h, =4.9×10Pa.

42又∵p=75kw=75000W, 9∴W=Pt=75000W×4×3600s=1.08×10J. 4答:(2)该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4.9×10Pa. 9(3)该汽车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了800千米,则汽车发动机做功1.08×10J. 点评: ①解释惯性现象的关键是理解惯性的概念,我们不仅要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而且科学的利用惯性为人类服务,还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②本题考查了重力、压强,时间和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和公式变形的理解和应用,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30.(2012.凉州) 2012年5月15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已顺利完成第六次海试任务回归军港.该舰长302m,宽70.5m,排水量为67500t,求 (1)满载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多大?(g=10N/kg)

(2)某次训练时,通过舰载雷达搜寻目标,雷达发出电磁波后,经2×10s收到回波,则目标距航母的距离是多少km?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6b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