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入原文”的策略研

更新时间:2024-03-17 08: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返璞归真,鞭辟入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入原文”的策略研究

陈瑾瑜

【摘要】人教语文小学一至十二册教材,共计课文351篇,经过删改的文章达到173篇,几乎达到一半的文章被删改。笔者通过对教材、教师、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教材的原文漠然视之,只是老老实实教教材。笔者认为原文也可以是一笔教学的资源,恰当的时机引入原文,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本文通过一、精选原文内容,适时引入;二、抓住学生兴趣,趁势引入;三、拓宽学习思路,见机引入;四、追寻优秀文化,据典引入,这四个方面来探究原文的引入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入原文;策略研究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课程资源,人教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浅入深,有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既注意纵向联系,又注意横向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练整体。”[1]可是近年来,对于教材的删改,特别是经典名作的删改,议论声不绝于耳。2011年还成为北京“两会”上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教材因对名家名作的删改饱受争议。翻阅小学语文一至十二册教材,经过删改的教材几近过半。新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全面丰富的语文素养,作为一个优秀的、成熟的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教的教材细致入微地加以发掘和研究,才能做到驾轻就熟,鞭辟入里。原文,基本解释为原作品,原件;详细解释为征引、转写或改写时所依据的文字,翻译时所依据的词句或文章。原文是取材之源,最“原汁原味”。那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里到底有多少删改过的文章?作为课堂实施者的教师对教材的原文有多少关注?作为学生又有怎样的看法呢?笔者在本校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分析

(一)教材:大量删改,几乎近半

毫无疑问,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对文章作适当的删改是必要的。叶圣陶先生在担任人教社社长时就明确指出:“入选文章要加工,思想内容要加工,语言文字也要加工。”教材编写者既要体现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教学理念,也要考虑教学计划和具体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对于教材的删改编者

们可谓经过了深思熟虑。笔者对人教小学语文教材一至十二册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如下表所示:

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删改篇数统计表

可见,在入选课文时,编者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 总篇数 删改数 对原文进行了删改。教材的编写具有开放性,“给教师留下灵活处理的空间,让20 16 第一册 [2]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换、补充、删减、调整教学内容。”新的时代对教师34 15 第二册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32 14 第三册 不断探索,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那么,对于教材的原文,作为一线的教师关32 18 第四册 注度如何呢? 32 19 第五册 (二)教师:漠然视之,照本宣科 32 12 第六册 为了了解一线教师对教材原文的关注度,2013年7月笔者对××学校20名32 13 第七册 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如下: 32 14 第八册 1.你关注过教材的原文吗?.A.关注过 B.没有关注过 28 17 第九册 2.教学中,你用到过教材的原文吗?A.用到过 B.没有用到过 28 17 第十册 3.你在什么情况下引入了教材的原文? 28 10 第十一册20 位语文教师之后,笔者发现:关注教材原文的教师少之又在调查了本校21 7 15%。引 少,只占第十二册35%。在教学中用到过教材原文的老师更加寥寥无几,仅占351 173 合计 入教材原文的教师,通常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教材,来解决教学的疑问。可 以发现,在调查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对教材的原文漠不关心,只求老老实实教教

材。虽然,有些删改过的文章也让教师在教学中产生过困惑,但大多数教师不愿花大力气去积极地挖掘深究,只要不是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就一带而过。教师不求甚解的结果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也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在教学中,面对疑惑不去追根求源,我们的教学也成了苍白无力的照本宣科,毫无意义可言。因此,教师要用好教材,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

(三)学生:因文生惑,原文解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笔者以《窃读记》的原文与课文进行对照,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访谈。

出示《窃读记》课文选段“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窃读记》原文选段:“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

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读一读,觉得哪段文字你读来更明白?

大多数同学沉默不语。一会儿,一双小手举起来,我点名他发言。 生:第一段文字让我很奇怪,从大人腋下钻过去应该弯着腰,为什么还偏偏踮起脚尖?这样不是身体更高,顶到大人的腋下吗?看了第二段文字才让我明白,原来是要挤过顾客和书柜的夹缝才踮起脚尖的。

不少同学模仿动作,纷纷赞同。

在学生眼里,教材具有权威性,大多数学生不会对教材产生质疑。但部分学生还是有自己的理解,有个人的想法。这部分学生观察能力强,思维活跃,像《窃读记》这样的删改,容易造成曲解,形成学习时的困惑。教师如果能引出原文,对他们进行积极关注引导,学生对教材理解则会更为透彻。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导论中所言:“我们研究的重点不是放在‘育人’这一通常被人关注的教师研究的热门主题上,而是放在教师如何‘育己’这一通常被人忽视,然而却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上。……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加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3]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成熟的一线教师,需要了解教材在哪儿做了删改,在教学中,能够全面地对教学内容做一审视,有时候教材的原文也可以成为一笔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既能解决课堂的疑问,又能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还能扩大教师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教师需要凭借一双慧眼,善于在适当之时,必要之时,引入原文,智取原文,给课堂一个精彩。

二、引入策略

引入教材原文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对教材编写的挑战,而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堂的需要,是对教学内容的丰满。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引入原文的策略。

(一)精选原文内容,适时引入

原文经过删改,在内容上多少有些割裂之感,有些读来让人疑惑不解。如人教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怀念母亲》第二自然段中: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初读这段文字,我十分纠结这“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这愿望到底是怎样的愿望?联系上下文,“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难道,大师季羡林的愿望是随母亲于地下?我顿感疑惑万分。心中无底,就没办法走进课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吃透教材,并指出:一位优秀教师懂得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课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教师高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查找原文后,才令我茅塞顿开。原文如下: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摘自《永久的悔》)

心中有了谱,课堂教学也理直气壮了。当学生读到教材的这段文字,面露难色,表示难懂,不理解,特别是“我的愿望”同样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时,我抓住时机出示了这段原文,逐一读来,学生恍然大悟,课堂上响起学生对这一问题了然了的“哦”的感叹声。原文的摘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解答了疑问,并且更深刻地体会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悔,让课堂教学更加水到渠成。此时引入原文,可以吃透教材, 解决疑问,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抓住学生兴趣,趁势引入

“小语教材中的许多文本来自于文学名著,这些文学名著汇集了人类最美好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入选课文时,编者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对名著原文进行了精心取舍与重新‘创作’,形成了具有学生阅读与学习价值的语文教材。”[4]一些名家名作篇幅较长,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这些作品在选入课文的时候往往是摘取了其中的章节并做删改。如林

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出自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鲁迅的《少年闰土》节选自小说《故乡》等。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读本,无疑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在最大限度开辟语文学习的新天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整体感受文学原著的文字魅力,尊重文学原著,教师有必要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进行一次原文的阅读。

沈石溪的作品《最后一头战象》全文有四千多字,经过删改选入人教六年级上册教材后也近两千字。文中讲到:嘎羧整整走了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鹅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

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悲

壮与深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被嘎羧的情绪所感染,这充满人性,让人敬畏的英雄确实让人深深感动。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嘎羧为什么要对龟形礁石亲了又亲?”没有读过原文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不足为奇,我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嘎羧为什么要对这块龟形礁石亲了又亲?猜猜看。”学生们思索一下,仍眉头紧缩。我提示到前文找找蛛丝马迹,聪明的,举手说:“村民们是在这块礁石上发现嘎羧,救的嘎羧。”课前我对全文进行过拜读,原文答案如下:波农丁指着江湾一块龟形的礁石说,“幸亏有这块礁石挡住了它,不然的话,它早被激流冲到下游淹死了。”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只微笑,不置可否,说:“想知道答案,到原文中去找,推荐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大家进行阅读。”学生的好奇心被吊得足足的,有的急不可耐,对我的做法一脸气愤,嘴里直嘟哝:“老师就会搞噱头,真坏!”课已终而意未尽,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要是能勾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能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去求知、去探索的意识,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带着问题阅读作品,将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全面的理解阅读对象[5],这样的阅读完满了课堂,滋养了身心。

此后,学生真的买了《最后一头战象》,互相传阅着,并纷纷告知我答案。沈石溪,擅长写动物小说,他的动物小说,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个单元的课外书屋正好推荐沈石溪的作品,抓住这个契机,先后介绍了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我们班动

物小说的阅读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学生沉浸在动物的世界之中,教材很好地成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子,原文的引入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深度与力度了。

(三)拓宽学习思路,见机引入

人教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盘古开天地》第四自然段把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得很具体,课文如下: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这段文字,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教师往往在学习这段文字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以此问打开学生思路,训练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课文的这段话,无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有力抓手。在课堂上,我也抛出过这样的问题,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课本中描写的变化外,你还看到了哪些?

因为课本中已经有了八个变化,学生有些畏难。师继续提示:盘古身上还有哪些器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举手作答。

学生甲:他的鼻孔,变成了大大的山洞。 学生乙:他的胡须,变成了硬硬的钢针。 学生丙:他的头发,变成了一片一片的树叶。

学生给出的答案,想象有余,语言不足。想象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这些答案,语言生硬缺乏美感,听来总不是个滋味。《盘古开天地》是一则神话,根据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翻译改编,因此原文为文言文,翻阅查找如下: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见机而行,教师出示原文。因为有了课文的学习在前,对于这段文字只进行了个别字词的点拨,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费力。学生以原文

作为依托,再进行想象说话,语言更加丰富合理。以下为例:

学生甲:他的肌肉,变成了肥沃的田地。 学生乙:他的皮肤,变成了绿毯似的草地。 学生丙:他的牙齿,变成了闪亮的金石。

此时的原文引入,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似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四)追寻优秀文化,据典引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6]王崧舟老师在他的《好课三味》中也提出,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可见,语言文字是祖国文化的根,而诗词成语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学习经典语言,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

《晏子使楚》是人教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根据《晏子春秋》改写而成。文中通过晏子的语言,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第四自然段中: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注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刷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捧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晏子的语言中含藏着三个成语,分别是: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接踵(也作摩肩接踵),成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古代相传沿用下来,有的出自神话寓言,有的出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古诗文语句,有的出自民间俗语。文中所隐含的三个成语就是出自古书《晏子春秋》,查找原文如下: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在我出示原文,讲解成语出处之后,竟然使学生对学习成语的兴趣大增,课后有的甚至拿起成语字典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把查找、追寻一个个成语的出处当成一种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百遍说教的作用强上十倍百倍。在课堂中适时引入原文,感受经典文化的熏陶,我们的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浸润下也染上了一些书香气,拥有了一股儒雅风。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而教师则是他们的哺育者。如何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是教师努力思考研究的课题。原文的引入是为文本学习服务的,引入原文的时机必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重点、难点的突破,并不是为了引入而引入。适当的时候引入原文解决了课堂的疑惑,勾起了阅读的欲望,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学习了经典的文化,满足了课堂的需要,满足了学生

的需求,提升了学生,精彩了课堂,对我们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件益事。

参考文献

[1] 语文出版社.几种小语教材的编写特点[DB/OL]. http://www.ywcbs.com,2003-05-16.

[2]江西教师网.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DB/OL]. http://www.jxteacher.com,2012-05-16.

[3]叶澜.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4]葛乃和.链接原文 让阅读教学更“给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2):55.

[5]熊开玉.该不该让学生读原文[J].小学语文教学,2008(12):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5h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