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作品分析《告白》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07: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错误!错误!错误!

视觉艺术作品评析

视觉艺术作品评析课程------《告白》影评

错误!

错误!错误!

- -----------------

《告白》影评

院系:建筑与艺术学院 姓名:张帆 学号:201458144 班级:环境设计1401班 指导老师:熊伟

“听到重要的东西消失的声音”

1

视觉艺术作品评析课程------《告白》影评

--------《告白》影评

《告白》是一部2010年日本电影,根据同名小说《告白》改编而成。中岛哲也执导,松隆子主演。

《告白》第一次看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从没看过如此文艺的杀人片,每一个画面都足够精致,每一段配合插曲的影像都可以直接作为MV,无需修饰。导演把这部电影当作艺术品来拍的吧,那些慢镜头,那些黑暗里的身影,那些飞溅的血液,那些永远见不到太阳的天空,那些至上而下拍的场景,那些背景音乐和少年的眼神。 影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由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告白组成。随着影片中人物的告白,整个案件的真相也逐渐清晰而残酷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内心深处最阴暗角落,以及各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结果。五段告白揭露的不仅仅是真相,更是社会最尖锐,最黑暗,最残酷,最脆弱的现实。全部看完,没有一处是废话,都是必要的螺丝钉,少了一颗,故事都不完整。

森口悠子的告白: “认清生命之重,反省所犯之罪”

开篇,热闹非凡,背景乐《milk》是我以前常听的一首(也是伊利牛奶片的广告曲),可爱的小孩子声音欢快的唱着let me drink you all up,lots lots love to you my lovely milk??教室里的学生则喝着牛奶,吵吵闹闹,森口悠子老师是一年B班的班导,她四岁的女儿被自己的学生杀死。在学期结业课上她平静地向学生讲这一件事。讲台底下一片混乱。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件惊恐和悲痛的事。很佩服导演的用心良苦,此处实际已经暗含着森口辞去教职的无奈。此时,影片滤去了教室中学生制造出来的杂音,只有森口老师平静的叙述声在混乱不堪的教室里回荡。直到女老师说她女儿的爸爸是一个HIV病人时,全班同学才一片惊恐。所以对这些十二三岁的少年来说,人的生命毫无意义,可怕的是一些未知的事情。少年修哉和直树是杀死老师女儿的凶手。并且在老师面前他们坦诚自己的行为但并不认为自己有罪,而法律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女老师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制裁这两个学生。她告诉全班同学她在少年修哉和直树的牛奶里注入了有HIV病毒的血。新学期开始,少年直树没有来上学,少年修哉被孤立被欺凌。新来的男老师提倡爱的教育所以每周家访少年直树。跟很多悬疑推理小说一样,死亡、杀手、杀人过程、复仇在一开始的十几分钟就已经摆明,让看的人神经紧绷,迫切的想要知道为什么。

2

视觉艺术作品评析课程------《告白》影评

北原美月的告白: “老师,生命??”

班长美呆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她却是那个用药毒杀了全家的露希娜的拥护者。在开篇已经铺垫。她看透了修哉的软弱,看透直树被阳光老师以爱的教育逼疯了,在直树杀死母亲后的一个雨夜中与女老师一番长谈后,她发现老师没有在牛奶注入HIV病毒并不是因为老师爱护他们,而是报复的开始。她有一颗看透黑暗本质的心,但她同样对生命的意义很迷茫。她在谋划着自杀。她爱修哉,在修哉面临同学的欺凌时选择站在他的一边,为他忍受来自班级同学的制裁,哪怕他此时已是个人人喊打的杀人犯。爱情本来就是盲目的,何况她只是个13岁的女孩。她同情小直杀人后的躁狂,以及内心所承受的恐惧和煎熬。这是一个心存良善的女孩。但是她手上的刺青“L”却泄露了黑暗的内心,正如她对修哉说的:“露西娜原来是另一个我,我从来没有秀出真正的自己。”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和魔鬼。天使和魔鬼只在一念之间。天使很善良,以诚待人,一旦觉得被伤害,魔鬼就会跑出来,不择手段保护自己。

“美呆”这个嘲笑性的外号给美月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这种伤害对于那些内向敏感的孩子来说尤甚。当这个从小学到初中给她带来屈辱的外号,被新班导维特重新在全班同学面前提起时,美月感觉到更多的是难堪和耻辱,她本能地对这个“笨”老师感到排斥甚至厌恶,以至于后来她暗自攒下毒药,并萌生了把毒药放进维特的面包和牛奶的念头。

少年修哉是个天才,基因源于工程师的母亲。在他和母亲的眼里父亲是个笨蛋。得到母亲的认同和关注是他一直以来的渴望。他在建了一个网站希望母亲可以在这里看到他的成就。他虐猫,他发明一些器械残杀动物,只不过是想引起母亲的关注。当他的发明获了奖并上报,

3

视觉艺术作品评析课程------《告白》影评

他看完报纸却失望了。关于他的报道只有小小的一个角落,而且还不知道是第几个版面,而另外一个杀了全家的女孩却占了报纸的头条及大片版幅。他领悟到只有杀人才能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也许只有这样他的母亲才会注意到他。于是他决定杀人。他找到了一个帮手。他看上他的理由是帮手很软弱,他知道杀人案出来后帮手会把罪名推给他,这样子他就会出名了(好像想想像芙蓉姐姐凤姐和小月吧,一样的道理)。

下村直树的告白: 我没有活着的感觉!

下村直树,一个简单、平凡、任性、内心软弱但自尊心强的孩子。他有一个溺爱他的母亲。他是少年修哉杀人的帮手。在学校里他没有朋友。当少年修哉主动找他说话开始,他的心大概很温暖,有了一种支柱。终于有人认同他了。所以他对少年修哉很感激。他决定杀人的对象。理由是她是坏老师松隆子的女儿。当小女孩被电晕在地时,少年修哉冷酷地告诉他,他并没有把他这个懦夫当成一伙的,所以人是少年修哉杀的,少年直树可以举报他。少年直树害怕小包包暴露会让人发现他也有份,所以他把包扔了,并把小女孩扔到水里制造失足落水的假象。在把小女孩扔到水里的时候,他其实看到了小女孩睁开的眼睛。但是他为了证明他不是一个害怕杀人的胆小鬼,他把她扔到了水里。

帮修哉完成计划后,爱美的“死”令他感到害怕,良心开始不安。企图消除罪证时,发现爱美没死的一瞬间,他一度感到惊喜。但修哉的嘲笑强烈地刺激了他,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修哉借以成名的工具。被“朋友”背叛的痛苦,急切想证明自己并不是个“失败品”的狂热念头战胜了他仅存的一点良知。他象抛玩具一样把已经苏醒过来的爱美扔进了游泳池,脸上挂着胜利者的微笑。“你做不到的事情,我却可以做到!”杀人以后在母亲的庇护下,没有反省自己的罪行,反而沉浸在报复成功的快乐中,直到森口老师宣布了自己的“审判”计划。他的内心不如修哉“强大”,对HIV及不可预知的死亡的恐惧,使他陷入了痛苦的精神折磨中,并患上了严重的强迫症。他每天不断地清洗自己碰到的东西,为了不让母亲感染HIV病毒。(说明他是很爱自己母亲的)他不愿意清洗自己,整天蓬头垢脸以至于浑身发臭发黑,只为证明自己还活着。维特老师的一次次看似善意的造访,在不经意间不断地提醒他所犯下的罪,提醒他身上“潜藏”着可怕的致死病毒。他惶惶不可终日,精神逐渐陷入躁狂的状态之中。在每星期一次不间断的刺激下,最终崩溃。

渡边修哉的告白: 没有任何一条生命是可无可有的,开玩笑的。

渡边修哉一个孤独,叛逆、冷酷、敏感、从小失去母爱的天才少年。

修哉的母亲是个前途无量的电机学者,嫁给了一个平凡的男子,生下了修哉,为了做好母亲牺牲了大好的前程。在母亲满满的爱中成长,这是修哉童年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这短暂的幸福犹如美丽的泡泡一样,脆弱无比,转瞬即逝。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琐碎日子中,修哉的母亲后悔了自己当初的决定,她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以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部强加给了修哉,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并在某次施暴之后抱着修哉流着泪说要是没有他就好了。在精神

4

视觉艺术作品评析课程------《告白》影评

即将崩溃时,修哉的父亲无法忍受终于提出了离婚,给了她自由,让她重新追寻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当修哉的母亲重新披上研究学者大衣的同时,也意味着她抛弃了修哉。临行时,她给了修哉一堆书和一句话:“你身上流着我的血,继承了我的才能。”然后在邻居小朋友们吹出的梦幻般美丽肥皂泡中,留给了幼小的修哉一个决绝的背影。

长大以后的修哉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那时我听见了重要的东西消失的声音,啪嚓~。这个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想,是母爱!是幸福!少年修哉有杀意,但人并未被杀死。少年直树没有杀意,但人却是他故意扔到水里致死的。对他们来说证明自己的存在更重要,别人的生命并不重要。

所以,当美呆揭开了少年修哉天才背后软弱的恋母情结,少年修哉毫不留情地把美呆给杀了。所以当少年修哉按约定的时间赶到母亲的实验室发现母亲竟然去渡蜜月了,他意识到他真的被抛弃了。为此,他在学校里装了炸弹,他决定自杀,并让一些人陪葬。而且他害怕那些人曲解他的死,无法辩识他的天才,他录了遗言。无论是网站还是遗言,都被一直在关注他的女老师利用了。女老师把炸弹转移到少年修哉母亲的实验室。当少年修哉朗诵完他获奖的关于生命的作文时,一按手机键,爆炸声并未如预期到来。女老师在这时候给他打电话并揭开了一切。他的炸弹炸飞了他母亲及她的实验室。

影片的结尾 “去承认你的罪过,上帝会给你新生。” 原来这就是女老师的复仇。以命易命。把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消失掉就是最致命的报复。错误!

5

视觉艺术作品评析课程------《告白》影评

有人说以暴制暴才是真理。以暴制暴的后果就是如影片那样,只是少年修哉和少年直树的人生以后会正常吗?一条命毁掉两个人的生命外加两个少年的人生,这个等式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把两个少年关到劳教所里或者直接枪毙掉好了。

但是看了很多遍可以分析,影片中自始自终贯还穿着一条主线,就是“母爱”,森口对爱美的爱,下村优子对直树的爱,以及修哉母亲对修哉的爱,还有森口对学生的爱(这也是母爱的另一种体现)。不同的母爱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样,这一切的残忍也都是以爱的渴望为前提的。女老师的复仇是因为爱女被杀,少年修哉杀人是因为要得到母亲的关注和爱,少年直树杀人是因为要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少年修哉交往的朋友。在网上看了一些资料,有人提到《罪与罚》中讲说没有人能够决定另外一个人的生死即使那个人罪无可赦。《告白》里的罪是一种无辜,更是人性的一种原罪。残忍吗?但不要忘了,真正的残忍的是我们这些大人,而不是那些小孩。小孩只是犯了罪。 初生婴儿如一张白纸,任人涂抹颜色,身边的人是什么样的,无知的小孩子是有样学样的。所以归根结底,真正残忍的还是这些大人。说教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但是言行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惊人的,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断恶性循环中。

老师为我们推荐的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日本作品的代表,在课堂上,老师与我们分析讨论了其中的蕴含的意味与此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在网络上我也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在本片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到日本式的审美,反差鲜明而不留余地。斑斓华丽到庞杂臃肿,清净枯寂到纤毫不染,至野蛮与至文雅之间打转。极强烈的对比反差(要么清纯美好到天堂,要么血腥残忍到地狱)、对生存与毁灭的关注,是日本审美中极重要的一环。这部电影我反复看了大概五遍,之后的几遍我会尝试着不看画面,会听见电影里充满了音乐、自言自语式的沉静念白,以及少年们尖锐刺耳的叫声,这是日本式残酷青春电影最经典的特征之一:清纯柔美和尖锐刺耳总是相伴而行,反差。 所以说,这是部很日本的电影,只有日本人拍得出的电影。对青少年暴力死亡犯罪的态度(我不知道有谁在看到学生们惊恐万状尖叫时想到了《大逃杀》,反正我是这样);以温柔抒情的方式勾画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对“恶”的不加掩饰甚至渲染,使之对观影者进行各种突破底线的感官和认知刺激??而且不留余地。

以上是我的以及与网络资料相结合的一些看法,请老师批评指正。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5f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