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四下教案(首师大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6 00: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执教教师:苏晶

学 校:高碑店中心小学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教 学 计 划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我们的国家:

7.了解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城乡交通存在的问题。 8.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在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

我们的社区生活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了解本地区的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10.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二、本册教学要求 1、感受“小窗口”在我家生活中的作用。

2、自觉与好书交朋友,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3、正确认识网络、选择和利用网络。

4、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在绿色的窗口中享受生活。 5、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6、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到交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7、认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初步学习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8、知道交通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9、了解家乡交通发展变化。

10、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

11、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自然环境、面积、人口和多民族居住的情况,

感受家乡秀美的山川、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契合特点、特色物产,体会家乡地形、气候和环境的特点与人们生产、

生活的关系。 13、了解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往的中心,了解全国人们对首

都的向往,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14、了解北京道路、交通、居住环境、科技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使学生对北京的高速发展根由感性的认识。

15、了解北京城的悠久历史,从而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有初步的认识。

16、初步了解北京现存的“中华老字号”店铺及人们对它们的钟爱,感悟北京的古老和市井的繁荣。初步了解北京胡同的历史,了解四合院的建筑特点,体察北京城的古老;了解和品位胡同文化,感受古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17、了解北京城市的发展是从遥远的过去不断演变而来,古都中的历史遗迹非常丰富,感受到到古都北京城市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三、本册教材分析 每册有4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了4个学习课题。教材内容安排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使儿童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等相互融合,综合体现。

1、综合性

由于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学习内容呈现为多学科知识综合,教材不以单一学科知识为体系,努力使多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形成对世界完整的认知图景。从而达到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以及过程与方法的多样、综合性的体现。从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实际出发,由近及远,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的机会,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2.主题呈现

综合课程教材,多以“ 综合单元”——“ 主题” 的编排方式呈现。每个单元即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主题,每个综合主题下,又有若干个内容具体的学习主题,这些学习主题与单元学习主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学习主题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设计。每个学习主题以探究社会为主要特征,教材中强化探究性问题的叙述和描述,突破过去教材系统知识的传承方式,注重提示问题和活动的方式。 3.多种学习方式

为了体现课程“活动性”的要求,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来主动探索,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教材中注意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理解、反思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习,学习中积累知识或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

4.回归生活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是为密切学习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都力求通过儿童的视角,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

5.北京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差异显著,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就要从学生周围的事物开始。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更为贴切。本册教材突出北京特色,充分体现北京地区的乡土特色,利用地方性资源,增强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北京人。

四、本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2、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从北京城历史的积淀中感受到作为古都北京城市博大精深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五、班级学生状况分析 在当今社会中,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如同一个个的“小窗口”,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着世界。学生们也正是伴随着这些“小窗口”长大的,他们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传媒的飞速进步,但并不能全面认识信息传播的直观性、时效性和广泛性,更不能辩证的看待和正确的选择“小窗口”促进自己的学习、成长、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的概念可能不是很明确;对于学生来讲,首都北京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北京人,对北京都有一个大概地了解。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内容,比如:北京行政区域的划分、地形地貌特点、著名的山水景点、人口数量和组成等问题就不一定都很清楚了。这一课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自主学习研究和对地图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交流,得出结论,提高认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北京历史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应该让孩子认识和了解的,特别是过去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下仍然很好的保留下来的,具有北京符号特征的历史印记。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8—9课时 第二单元 8—9课时 第三单元 8—9课时 第四单元 8—9课时

七、教学进度一览表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单元 一 教学内容 1. 在家可知天下事 1. 在家可知天下事 2. 一本好书知春秋 2. 一本好书知春秋 3. 乘上信息直通车 4. 共建绿色小窗口 4. 共建绿色小窗口 课时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二 单元考试 1. 交通发达方便我 1. 交通发达方便我 2. 交通运输方式多 2. 交通运输方式多 清明节放假 3. 交通工具话今昔 3. 交通工具话今昔 4. 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 单元检测、期中检测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四 三 1.这里是北京 1. 这里是北京 劳动节放假 2.京城四季歌 2. 京城四季歌 3. 万众向往天安门 3. 万众向往天安门 4. 日新月异北京城 单元检测 1. 悠悠一古城 1. 悠悠一古城 2. 中华老字号 2. 中华老字号 3. 胡同遍京城 4. 保护发展并肩行 4. 保护发展并肩行 总复习、期末考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小窗口 大世界

一、本单元在全册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析能力。

总体构想: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如同一个一个的“小窗口”,他们的主要作用是传播交流、沟通信息。这种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二、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主题一 在家可知天下事

——“小窗口”的作用 主题二 一本好书知春秋

——“小窗口”—书的作用与选择 主题三 乘上信息直通车

——“小窗口”—网络的作用与利用 主题四 共建绿色小窗口

——“小窗口”的文明使用 三、 本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小窗口”在我家生活中的作用。

2、自觉与好书交朋友,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3、正确认识网络、选择和利用网络。

4、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在绿色的窗口中享受生活。 5、 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家中“小窗口有哪些”,小窗口的发展、变化与生活关系。 2. 读书方法多种,寻找适合自己的。 3. 网络与生活的关系。 4. 选择健康适宜的窗口内容。

五、 本单元教学难点

1.好读书读好书,懂得终生受益。

2.体会窗口多信息广促生活,感悟------在家可知天下事。 3.建立规则,规范行为,快乐生活。

六、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1、在家可知天下事

学生情况分析:

在当今社会中,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如同一个个的“小窗口”,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着世界。学生们也正是伴随着这些“小窗口”长大的,他们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传媒的飞速进步,但并不能全面认识信息传播的直观性、时效性和广泛性,更不能辩证的看待和正确的选择“小窗口”促进自己的学习、成长、生活。 教学目标:

1、感受“小窗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了解“小窗口”,利用“小窗口”的积极性。

2、初步具有选择和应用各种“小窗口”的能力,使其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

3、知道自己家中的“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了解天下事。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中的“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了解天下事。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选择和应用各种“小窗口”的能力,使其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信息,制作“小窗口大变化”课件

2)准备常见的“小窗口”,如报纸、杂志、老式收音机等

3)收集对于自己生活与学习有用的信息。

学生准备:1)做调查问卷了解家中小窗口的变化经历。

2)寻找家中小窗口发展变化的见证,如:实物、照片等

3)搜集自己及家人充分利用信息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我家的小窗口

学生情况分析:

在城市中,小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传媒,对各种媒体的操作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他们能够从各种媒体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众多的媒体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有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广告媒体等类型,但对于这些媒体的发展变化上,不同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许多学生不太了解,老师应当更多地给学生一定的导向,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这些媒体的信息进行学习。若要顺利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就要善于调动和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丰富发展他们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教学目标:

1、感受“小窗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了解“小窗口”、利用“小窗口”的积极性。

2、初步具有选择和应用“小窗口”的能力,使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3、知道自己家中“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各种传媒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媒体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信息,制作“小窗口大变化”课件

2)准备常见的“小窗口”,如报纸、杂志、老式收音机等

学生准备:1)做调查问卷了解家中小窗口的变化经历。

2)寻找家中小窗口发展变化的见证,如:实物、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老式收音机的展示,激发学生了解各种媒体的兴趣。】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吗?(出示老式收音机)

2、这就是一台老式收音机,别看它长得老,可还立过不少功呢?在30年前人民都用它来了解各种信息。

3、小结:原来我们的科技不太发达,人们了解社会的途径很少。只能靠这些东西来接收信息。 二、体验学习 学习新知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交流“媒体”背后的故事,初步了解感受“小窗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自己家中“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

(一)回顾“小窗口”的发展

1、你还从家长长辈那里,了解到了哪些类似的旧东西。你知道关于它们的故事吗? 2、学生展示:通过照片、实物来讲述这些“窗口”背后的故事。

3、过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了解信息的窗口也在不断的变化,就拿我们家的电视来说,就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播放flash我家的电视机)

小结:随着电视机的发展。我们现在坐在家里就可以了解社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说吧。 (二)探究学习,了解现代的“小窗口”

1、每个家庭都有了解天下事的途径,课前同学们调查收集了一些材料,同学们先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把调查的结果写在调查表里。

2、谁来说一说你们是通过哪些“小窗口”了解了什么事情?举例说明?

(教师追问)你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小窗口了解信息的:看什么书、订什么报刊、浏览什么网页、看那些电视??都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

3、小结:通过大家的汇报,同学们利用这些小窗口还真了解了不少知识呢?这些知识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4、现在你们知道我们刚才所说的“小窗口”指的是什么了吗?

5、小结:你们看,我们了解天下事的窗口可真多,像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都是我们进行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我们把它们叫做大众媒体。 三、评选我最喜欢的大众媒体

1、课前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大众媒体,今天我们就来推选你最喜欢的媒体,请把你的推选理由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阐述清楚。(中等生、优等生阐述理由) 2、小组合作,商议推选

3、小组汇报,完成我最喜欢的媒体榜。 四、当堂检测(基础题)

1、这里所说的窗口是( ),即交流、传播( )的工具。 2、常见的“小窗口”有( )、( )、( )?? 3、判断:电视机是大众媒体之一。( ) 五、总结提升

(播放课件)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媒体也在不断的发展,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已经很善于在媒体中获取知识了,希望大家从小养成读书、看报、上网查资料的好习惯,使自己成为信息时代的强者。

板书设计:

在家可知天下事

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叫做大众媒体。 我最喜欢的媒体

电视 广播 网络 报纸 ?? 课后一得:

第二课时 窗口丰富信息多

学生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对于这些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息的正确性还不能正确地分析。甚至有些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蒙蔽,导致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产生了负面影响。本课就是要围绕“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利用信息,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应用价值。 2、深刻体会媒体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家可知天下事。

3、会正确的利用信息,处理信息,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4、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处理信息,方便生活。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教学难点:

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会辩证的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

1、收集对于自己生活与学习有用的信息。 2、搜集自己及家人充分利用信息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深刻体会媒体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家可知天下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导入:上节课,同学们说了很多了解世界的窗口,这些窗口还能给我们提供丰富了的信息,我们先来听听收音机、电视和网络的对话吧。

2、听故事《对话》:说说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结:各种媒体都多层面、多角度的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让我们在家就可以了解天下的信息,真是很方便。 二、探究学习 明辨是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应用价值。】 1、你想过没有这些媒体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如果没有这些媒体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2、这些媒体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面对庞大的信息线索,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这些信息呢?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对你有哪些帮助? 3、小组谈论交流,推荐最有代表性的事例。 4、小组汇报,大家谈听后的感受。

5、小结:看来我们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中得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媒体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我们要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三、 事例引导 学会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媒体的作用。】 1、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广告信息,下面请看书中的故事,说说你的感受? 2、就拿生活中的广告来说吧,对我们的影响就很大,你能列 举几个吗?

3、我们怎样看待广告的宣传效应呢?举例说明?

4、小结:广告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也是有远有近,不同形式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更要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运用。 四、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观看广告视频,说说你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广告信息的? 五、总结

大众媒体也在不断的发展,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已经很善于在媒体中获取知识了,但是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我们要会明辨是非,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让这些信息能更好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地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

板书设计:

窗口丰富信息多

辨别信息真伪

获取有益知识和信息。

合理利用

课后一得:

2、一本好书知春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断提高。四年级学生已能够看懂故事书和一些课外书,而且现在基本上校校都有图书室,班班都有读书角,那里都是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益书籍,学生随时可以借阅自己喜爱的书。但是他们缺少好的读书方法,还应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四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很强,所以应帮助他们提高分辨好坏书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好书,自觉地与好书交朋友, 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爱护书籍。明白读书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2、具有读书的方法,有读书、思考的能力。 有自觉分辨好坏书的能力。掌握几种读书的方法。

3、有读书的经历。能够讲述自己读书的故事。

4、开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的经验与体会。把课外读书活动引导到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上来。增加文化积累,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好书,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爱护书籍。 2、掌握几种读书的方法。

3、开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的经验与体会。 (二)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自觉分辨好坏书的能力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2、把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引导到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上来。增加文化积累,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准备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 2、搜集几种读书的方法 3、搜集一些有关读书的格言 (二)学生准备:

1、采访爸爸、妈妈,了解影响他们一生的书籍是哪些?(调查表) 2、准备自己读过得好书,介绍给同学。

3、了解一些伟人、名人的读书方法,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同学交流。 4、课前制作书签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和好书交朋友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好书,自觉地与好书交朋友, 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爱护书籍。明白读书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2、具有读书的方法,有读书、思考的能力。 有自觉分辨好坏书的能力。掌握几种读书的方法。

3、通过交流、探究活动,激发读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好书,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爱护书籍。 2、掌握几种读书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自觉分辨好坏书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准备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 2、搜集几种读书的方法 3、搜集一些有关读书的格言 (二)学生准备:

1、采访爸爸、妈妈,了解影响他们一生的书籍是哪些?(调查表) 2、准备自己读过得好书,介绍给同学。

3、了解一些伟人、名人的读书方法,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同学交流。 4、课前制作书签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巧用资料理解好书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什么是好书。】 知识竞赛导课

1、教师提问:你们都喜欢读书吗?比一比看看谁的知识最丰富? (出示竞赛题) (1) 世界上哪条河最长? (2) 世界上哪座山最高? (3) 天上什么星最亮? (4) 指甲剪了为什么会长? (5) 计算机能做天气预报吗? (6)算术符号是谁创造的?

2、教师向学生推荐好书,告诉学生这些知识就在这几本书里。 过渡:谁愿意把自己读过的好书介绍给大家? 3、学生向大家介绍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

? 说清书的名称 ? 书的中心思想 ? 我阅读后的感受或启发 ? 我的建议

4、提问: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书目,说明书籍的种类、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你认为所有的书籍都适合我们看吗?

5、小结:对,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阅读一些书籍,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书籍适合我们少年儿童看?

板书: 内容健康 (有利于长知识??)

深浅适宜 (适合我们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 种类丰富 (不单一,不片面,) 二、巧用榜样突出书籍的作用

【设计意图:自觉地与好书交朋友, 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爱护书籍。明白读书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1、交流:一本好书,就如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和好书交朋友可以使人终生受益。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自己的家人,了解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书籍是什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吧!(小组活动)

2、书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事业有什么帮助?(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思想、进步成长) 3、过渡:我们书中向大家介绍了一个小故事,你们读一读,读完后看看有什么收获? 4、阅读《在牛背上读书的孩子》

问:书在牛顿的科学研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过渡:可以说是书改变了牛顿的命运,牛顿把书比作“巨人”,看来读书对人的帮助太大了。 三、巧用名言增强读书感悟

【设计意图:自觉地与好书交朋友, 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爱护书籍。】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1、从古至今也有许多的名言名句激励着我们好读书、读好书。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一些,谁来说说?

2、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名言,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课件: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3、教师提问:读了这些名言,你们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4、小结:自古以来,作为传媒工具,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以书为友,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读好书有方法

【设计意图:具有读书的方法,有读书、思考的能力。 有自觉分辨好坏书的能力。掌握几种读书的方法。】

1、 谈话:从古至今,有许多的伟人、名人好读书,并在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读书方法。课前你们都了解了吗?谁给大家讲讲?

2、 现在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

3、 小结: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吧?好,拿出你课前制作的小书签,把你的读书方法写下来。(可以读给大家听) 五、当堂检测

1、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基础题)

2、有人认为: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无论读什么书都会对我们的成长有好处。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中等生、优等生要阐述理由) 六、总结:

这节课即将结束了,我想告诉大家,读书可以使人进步、使人快乐、使人成熟、使人改变命运,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最后,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体会到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智慧和快乐。

板书设计

和好书交朋友

内容健康

深浅适宜 进步成长 种类丰富

课后一得: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1、分享读书的经验与体会,激励自己更爱读书。 2、增加文化积累,宏扬民族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3、提高读书的速度,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享读书的经验与体会,激励学生更爱读书。 教学难点

增加文化积累,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并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 学生准备:

1、 2、 3、 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读书交流会现在开始 二、由一组同学向大家推荐好书。 1、说清书的名称 2、书的中心思想

3、我阅读后的感受或启发 4、我的建议

三、由二组同学向大家交流名人名言 1、名言的内容 2、名言的作者 3、名言的意思 4、读后的感受

四、由三组同学和大家交流读书的感受 1、说清书的名称、作者 2、书的主要内容 3、读后的感受 4、对自己的帮助

五、由四组同学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 1、讲清读书方法

2、举例说明自己的读书方法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

由主持人讲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老师给大家讲“世界读书日”的故事

有读书经历。 写读书的感受 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板书设计

读 书 交 流 会

课后一得:

3、乘上信息直通车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方面,四年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既熟悉又陌生,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学生由于家庭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即:家里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对网络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应用。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对网络还比较陌生,不知道网络有哪些好处?

另一方面,做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对网络有所了解,这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是对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

(1)激发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生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

(2)知道什么是网络,网络的作用,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懂得迅速发展的网络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并能将收集来的信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教学重点:

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懂得迅速发展的网络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并能将收集来的信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信息,查找资料。 六、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经过四年的学校学习以及在家中的生活,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调查、访问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做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对网络有所了解,网络就在学生的身边,他们周围的人都在利用网络方便自己的生活,这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是对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网络,网络的作用,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

3、懂得迅速发展的网络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 教学准备:

通过与家长访谈了解网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完成书中P18页《我的调查结果》 教学过程:

课前作业:资料收集,感受网络改变生活。

通过与家长访谈了解网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完成书中P18页《我的调查结果》

采访对象 通过网络生活的哪方面有了什么变化?

一、联系生活,初识网络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的调查结果,初步知道什么是网络。】 1、提问: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课前的调查结果? 2、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2-3个人即可) 3、提问:什么是网络? 板书:

网络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答。

4、过渡:网络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

没有网络时是怎样的?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连接到一起。

5、网络定义: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世界范

围的巨大计算机网络——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它的英文名字叫Internet。

二、小组合作感受网络的作用,了解网络改变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的调查结果,初步知道什么是网络,网络的作用,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过渡:通过调查活动我想你们发现一定了不少网络的作用,下面请小组间共同合作,把小

组成员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参考书中P18至P21页。找到网络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2、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完成汇总表。 3、教师提示:选择你们最了解的一方面进行汇报,最好举一个例子。

4、小组汇报: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补充板书。 三、当堂检测

请你写出网络在哪些方面起作用?(学困生写出两种、中等生写出三种、优等生写出四种作用) 四、全课小结

网络正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就像让我们坐上了信息直通车走在现代这个信息的高速公路上。有了它的帮助,我们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课后一得:

查找资料 学习知识 网络 方便生活 沟通你我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由于家庭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即:家里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对网络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应用。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对网络还比较陌生,不知道网络有哪些好处。 教学目标:

(1)激发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生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

(2)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懂得迅速发展的网络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能将收集来的信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

体验网络给学习生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

能将收集来的信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准备:

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一件事情。 没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向会上网的同学学习一些简单的网络常识。 教学过程:

一、 生活情境切入,初识网络特性。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初步了解网络的特性。】 1、导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到了许多本领!试一试! 出示情境:

(1)、开关于卫星的班会,查找相关资料。

(2)、表哥一家在很远的城市,我很想他。怎样与他保持联系? 2、学生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3、提问:哪种方法又快又好?(网络)。

4、小结:虽然选择多种多样,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就像让我们坐上了信息

直通车,让我们快速的成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乘坐它!你们想坐吗? 出示课题:乘上信息直通车 二、创设情景,分组体验网络改变生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生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 1、过渡:网络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个家

庭都连接到一起了。那你们还记得网络在哪些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吗? 2、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3、引语:现在我们就分小组来乘坐信息直通车。在乘坐过程中,每小组都有一个小任务,希

望你们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帮助,完成小任务。最后向其它小乘客做介绍,看哪个小组是最佳小乘务员!

4、小组合作学习:每小组一主题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1).查找资料:

如何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向大家推荐几个网站。

www.beijing-2008.org查一下关于08年北京奥运的一些情况。 与传统的资料收集方式相比,利用网络有哪些好处? (2).学习知识:

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有哪些好的学习网站向大家推荐。

http://www.91118.com/nlxlshuxue/index.html 找到一种实用的奥数学习方法。 利用网络学习知识你们觉得有哪些好处? (3).方便生活:

www.dangdang.com去选一本儿童文学作品。 你们认为网络可以给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4).沟通你我:

常用的网络沟通软件有哪些? 如何注册电子邮箱?

三、当堂检测:演示合作学习成果,交流合作学习心得 。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每组中的中等生、优等生辅助学困生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补充板书,完成一个火车造型) 其他学生与教师一起对他们的学习做相应的补充! 四、总结提升

小结: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使我们离的更近了,把地球变得更小了!同学

们,让我们一同乘着这辆信息直通车来面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

板书设计: 课后一得:

查找资料 方便生活 学习知识 沟通你我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4、共建绿色小窗口

学生情况分析:

电视、网络已经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个领域,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各改变着学生们的生活、学习。许多学生虽然能够通过电视丰富生活、拓展视野,也已经在利用网络搜集众多课外知识,但他们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对待电视和网络,更没有意识到:建立绿色窗口是我们大家的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教学目标:

(1)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网络等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各种传媒,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内容。

(2)初步具有分辨健康与不健康、好与坏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各种传媒、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表达的能力。

(3)知道各种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教学重点:

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网络等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各种传媒,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内容。 教学难点:

知道各种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回忆、总结自己平时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及经常浏览的网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网络已渐渐进入学生们的生活,许多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各种信息、开阔自己的眼界;也有许多学生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课余成活,结交很多朋友??但是,他们并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网络,更没有意识到:建立绿色网络是我们大家的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教学目标:

(1)全面、客观地看待网络这一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网络,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网络内容。 (2)初步具有分辨健康与不健康、好与坏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网络、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表达的能力。

(3)知道网络这一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教学重点:

全面、客观地看待网络这一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网络,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网络内容。 教学难点:

知道网络这一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教学准备: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教师准备: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回忆、总结自己平时经常浏览的网站。 教学过程:

一、网站内容之我爱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情境进入,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出示学生熟悉的网站的某一网页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自己平时最爱浏览的网站及具体内容。

3、小结与过渡:上网已经成为我们课余生活的主要活动之一,我们浏览的网站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通过上网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4、交流自己在上网的过程中,有何收获。

5、小结与过渡:同学们通过上网获得了这么多收获,网络是否真是一个好东西呢?你怎样看待网络?

二、上网活动之我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网站,培养健康、文明上网的意识。】 1、学生交流自己对上网的看法。

2、小结与过渡:看来,网络既有它好的一面,同时,也有对我们小学生来讲不利的一面,我们应该怎样选择网站呢?咱们将那些对我们学习、生活有益的节目命名为“绿色上网活动”,到底哪些上网活动才算适合我们小学生的呢? 3、学生讨论:小学生选择上网活动的注意事项。

4、小结与过渡:咱们以刚才大家讨论出的注意事项为指导,分析一下同学们经常浏览的网站及具体内容,并制定出“绿色上网活动金牌榜”好吗? 5、学生小组合作:制定绿色上网活动金牌榜。 6、小组汇报、交流。 7、总结、提升。 三、绿色公约大家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文明、健康的上网,避免因上网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带来伤害或影响。】 1、是否也需要有些注意的地方呢? 2、学生讨论:注意事项。

3、小结与过渡:为了让网络更好地丰富我们的生活,避免给大家带来众多不利,咱们一起制

定一份“网络文明公约”,并用公约来引导我们的行为,好吗? 4、小组合作探究: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商量版面、确定呈现形势、选定约定内容?? 5、汇报、展示 四、当堂检测

请你写出小学生选择上网活动的注意事项。(学困生写出三条,中等生、优等生写出四种作用)

五、课堂总结:让我们遵守“网络视文明公约”健康、快乐的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丰富多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彩、轻松便捷!

板书设计:

课后一得:

第二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现在的电视节目可谓丰富多彩,许多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被看电视占据着,但是,学生们并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并恰当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视节目,更没有意识到:选择绿色节目是我们大家的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教学目标:

(1)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这一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电视,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电视内容。 (2)初步具有分辨健康与不健康、好与坏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电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表达的能力。

(3)知道电视这一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教学重点:

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这一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这种传媒,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内容。 教学难点:

知道电视这一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回忆、总结自己平时经常看的电视节目。 教学过程:

一、电视节目之我爱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情境进入,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播放北京动画频道片头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自己平时最爱看的电视节目。

3、小结与过渡:看电视已经成为我们课余生活的主要活动之一,我们收看的节目内容也是五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花八门,通过收看这些电视节目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4、交流自己在收看这些节目的过程中,有何收获。

5、小结与过渡:同学们通过看电视有这么多收获,电视是否真是一个好东西呢?你怎样看待电视?

二、电视节目之我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培养有选择的收看电视节目的意识。】 1、学生交流自己对电视的看法。

2、小结与过渡:看来,电视既有它好的一面,同时,也有对我们小学生来讲不利的一面,我们应该怎样选择电视节目呢?咱们将那些对我们学习、生活有益的节目命名为“绿色电视节目”,到底哪些电视节目才算是我们小学生的绿色电视节目呢? 3、学生讨论:小学生选择电视节目的注意事项。

4、小结与过渡:咱们以刚才大家讨论出的注意事项为指导,分析一下同学们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并制定出“绿色电视节目金牌榜”好吗? 5、学生小组合作:制定绿色节目金牌榜。 6、小组汇报、交流。 7、总结、提升。 三、绿色公约大家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文明、健康的收看电视,避免因看电视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带来伤害或影响。】

1、引发学生思考:金牌榜中的节目都是适合我们小学生收看的,在看这些节目时,我们是否

也需要有些注意的地方呢? 2、学生讨论:注意事项。

3、小结与过渡:为了让电视更好地丰富我们的生活,避免给大家带来众多不利,咱们一起制

定一份“电视文明公约”,并用公约来引导我们的行为,好吗? 4、小组合作探究:制定“电视文明公约”

商量版面、确定呈现形势、选定约定内容?? 四、当堂检测

汇报、展示“电视文明公约” 五、课堂总结:

让我们遵守“电视文明公约”健康、快乐的享受电视给我们带来的丰富多彩、轻松愉悦! 板书设计:

课后一得: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日行千里不是梦

一、本单元在全册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状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佳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二、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四个主题组成:

主题一:交通发达方便我。包括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主题活动一: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 主题活动二:四通八达交通网;主题活动三:家乡交通的变化。

主题二:交通运输方式多。包括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主题活动一: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 主题活动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主题活动三:我做小小设计师。

主题三:交通工具话今昔。包括两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主题活动一:人们想走得更远;主题活动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主题四: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包括两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主题活动一: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主题活动二:未来交通的发展。 三、 本单元教学目标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于本单元的内容标准要求:

[我是中国人]

内容标准11.“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教学活动建议11.“设置情境,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 2.本单元具体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到交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初步学习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知道交通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4)了解家乡交通发展变化;

(5)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 五、 本单元教学难点

六、单元课时安排:共计8课时

主题一 交通发达方便我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的概念可能不是很明确。因此要从学生所熟知上日常生活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交通运输的含义和重要作用。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

1.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入手,感受交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交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自豪感。

2.通过观察、调查等到活动,初步提高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 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交通,了解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和家乡交通的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交通运输的含义。

2. 衣食住行等与交通运输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读图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交通的认识程度,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

2.准备与交通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等,比如家乡交通发展的图片、具体介绍资料等。 (二)学生准备: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纸笔、照相机等。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调查对衣、食、住、行不同方面与交通运输关系的调查,感受交通运输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交通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好处。 2.培养搜集资料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感受现代交通给人带来方便和快捷。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交通运输的含义。

2. 衣食住行等与交通运输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

2. 衣食住行等与交通运输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准备: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一)教师准备:

1. 了解学生对交通的认识程度,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 2. 搜集交通运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二)学生准备: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纸笔、照相机等。

1、调查自己或家人喜爱的服装的产地和购买地有什么不同?这和什么关系最大? 2、调查自己和家长喜爱的水果的产地?是怎样运到北京来的?

3、调查自己家中的一些生活用品的产地,想一想它们与交通运输有什么关系?

4、了解自己和家长或亲戚朋友都到哪些地方出差或旅游过,乘座什么交通工具,走的什么路线等? 发放调查表格

除填写调查表外还可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调查访谈的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知道今年的春节前后在我国的南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2.学生:雨雪灾害。

3.教师:有同学可能会问,这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有什么关系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两段视频,同学们看后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运送的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运送?看完这两段视频后你怎样评价生活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视频1:因雨雪天气使铁路运输中断,大批外被滞留在广州火车站而不能回家过节。 视频2:因雨雪天气交通运输受阻,使发电用的煤、生活所必须的蔬菜、粮油等不能及时运输到,从而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国家全力使道畅通,恢复交通运输。 4.学生:人、生活用品、粮食等。生活、工作需要这些物品。而本地又没有,只能从别的地方运送过来。交通运输非常重要。

5.教师:是不是只有在发生灾害时,交通运输才重要,平时我们就不重要了呢?课前老师让同学进行了调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并说一说交通运输的作用。 要求:注意倾听同学介绍内容,是利用交通运输来运送什么?他的感受和你的感受一样吗?你有什么不同意见?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介绍比较好的同学代表本组汇报。比一比哪一组的发言最精彩。 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去倾听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汇报发言情况,发现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和典型事例,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注意表扬组织比较好的小组,引导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

6.学生:学生小组内介绍。

7.教师:下面就请各组的代表来分别介绍。 8.学生:学生介绍

9.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总结交通运输的含义: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就是交通运输。 (三)课堂总结:

人由于学习工作的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由于环境和资源的原因,我们需要其它地区的产品,其它地区也需要我们这里的产品,因此就产生了人交通运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离不开交通运输了。

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关注交通运输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 甲地 交通运输 乙地 人或物

生活离不开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来感受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四通八达的含义。通过识图知道我国的主要城市都有铁路相通,公路运输线路更是逐年增长,不但主要城市有高速公路或国道相通,国家正在实现村村能工程。从大城市乘飞机不但可以飞往国内的省会城市,而且还可以通往其他国家。

2. 培养看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建立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上,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识图知道我国的主要城市都有铁路相通,公路运输线路更是逐年增长,不但主要城市有高速公路或国道相通,国家正在实现村村能工程。从大城市乘飞机不但可以飞往国内的省会城市,而且还可以通往其他国家。

2.通过搜集资料来感受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四通八达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学生看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搜集有交青藏铁路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制作相关的课件。

2.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调查,如何搜集相关的资料,用什么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调查结果。

(二)学生准备:

体现我交通运输发展的有关资料。

收集家人或亲朋好友曾经到哪些地方去出差或旅游,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查找“四通八达”的含义。

准备好调查用具、设计好调查的具体内容、想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谁能说说带四的成语? 2.学生:

四平八稳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3.教师:同学们可真棒!老师想再考考你们,谁能解释一下“四通八达”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形容什么的?

4.学生:四面八方都有路相通。形容交通方便,畅达无阻。

5.教师: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交通是不是四通八达。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1.请同学们看32页的这张图。还记得三年级我学习平面图时,学习的怎样在图中表示方向和实际景物吗?

2.学生:上北下南 用符号表示实际景物。

3. 教师:那我们来看张中国铁路交通图的图例。省级行政中心用什么表示,其它城市用什么表示?你能试着在图中找出几个这样的城市吗? 4. 学生:学生识图

5. 教师:同学们发现什么了吗? 6. 学生:这些城市都有铁路相通。

7. 教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我国的铁路分布有什么特点? 8. 学生:东部密集,西部稀少。

9. 教师:为什么呢?因为我西部的地势比较高东部比较平缓,就以青藏高原为例吧,它的平均海海拔高度有4000多米,而东部只200米左右。这在世界铁路史上都是难题,但我国克服了这个难题,修建了一条被称为“天路”的铁路。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关它的视频。 要求:这条路叫什么名子?修建它克服了哪些困难?修建它有什么意义?说一说你的感受。 10. 学生:青藏铁路 克服了海拔高和有长年冻土等一系列困难 促进西藏经济的发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展。

11.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结合34、35页的图说一说你们知道了什么,组长负责进行整理,并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介绍。 12. 学生:学生自学。

13. 教师:教师深入到小组当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4. 学生:学生汇报。 15.总结:

无论是公路、铁路、水路、还是航空运输,都在不断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和生活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标志。 (三)家乡交通变化大

1.教师:课下每一组都对家乡交通的变化都进行了调查和资料的搜集。下面就用你想好的方式来展示一下家乡交通的“变”和“大”。 要求:

(1)先告诉同学你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2)介绍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语速适当。

(3)注意倾听,你认为同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建议? (4)最好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小组。 2.学生:学生分组进行介绍。 一 卡 通: 城 铁: 公 交 车: 北京的桥:

3.教师织织进行客观的评价。注意对学生进行表达方式和方法的指导。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家乡的交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而骄傲和自豪吧! 五、板书设计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铁路 公路

航空 连接着祖国各和世界各地 水路 课后小结: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主题二 交通运输方式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认识并能例举说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感受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达、便捷、综合等特点。 3.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各种运输方式的种类以及特点

2.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教学难点: 1.探究各种运输方式特点

2.能够合理解释与分析选择运输方式的合理性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准备一些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照片、音像等资料。 (2)了解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认识的情况和案例。 (二)学生准备:

(1)收集一些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照片等资料。 (2)举例说说自己选择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故事。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主题活动内容: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交通运输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不仅方便着出行,而且它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通过课前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多种多样深有感触,但对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特别是运费和运量),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的学生并不是十分清楚。在课前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问题:如果你是要运输商品的老板,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运输下面的商品,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用船运海鲜,理由是海产品离不开水。这就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不能建立有效联系,甚至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而新知与学生现实生活又相距甚远,需要教师为学生搭设有效的学习平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商品旅行记的探究,学生能够进一步发现问题:商品的旅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运输方式。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猜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相关学习资料进行分析、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比较、得出四种常见的运输方式的特点。在人文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解决生活中关于运输方式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与特点 (二)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探究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相应的视频与课件素材 (二)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表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逛超市

[设计意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引发探究的主题。 1.课件呈现: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超市中的各类商品产地各不相同,却都来到我们身边的超市安家,由此你想到什么?(学生跟随老师一起逛超市,发现问题) 预设:提出探究的主题:这些商品是怎样来到超市中的? 活动二:汇报——商品旅行记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商品旅行记的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四种运输方式,并通过调查活动初步感受到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离不了。

1.整理课前调查,把商品是如何来到超市中的,用交通工具的小图标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整理各类商品的旅行记资料,感受交通运输方式与人们生活的衣、食、用密切关系。

2.学生汇报结果。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3.教师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

4.课件播放——交通运输的发展

思考:从课件中你又了解了哪种交通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你感受到了什么?(方便、快捷)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短片,积极思考。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探究——运输方式的特点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分析、检索,通过对信息的比较、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贴一贴的动手操作,完成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探究表格。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价值观念。

1.师过渡:我们已经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如果你是运输商品的老板,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呢? 2.学生小组内先讨论后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速度、运费、运量)

3.学生围绕介绍运输方式特点文字、数据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运输方式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学习资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四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完成探究的表格。

4.小结: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适合运输量不大的短距离运输) b: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适合运输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运输) c: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便宜,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

d:航空运输: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费贵。(适合较长距离的客运和贵重、鲜活品的运输)

e: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运输能力大、占地少、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一般适合天然气和流向较集中的原油和成品油运输,也可以将煤炭等固体加工为煤浆后通过管道运输。

活动四:实践——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连一连。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39页讨论)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2.思考:商品的运输或人们的出游是否仅用到一种运输方式呢?(结合课件)

3.小结:为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一次交通运输的完成,往往需要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通力合作,也就是“交通运输接力跑” 六、板书设计

2.交通运输方式多

方式多样 各有特点 合理选择

附:学生课前调查表

班级: 组员: 整理: 内容一:商品旅行记课前调查表

调查商品种类:1。蔬菜水果类( )2。水产海鲜类( )3。日用品类( ) 4.米面粮油类( )5。服装鞋帽类( )6。文具类( )7。玩具类( ) 运输方式 课后小结:

商品名称 产地 价格 我的发现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活动课

主题活动内容:我做小小设计师 一、教学目标:

能够结合生活情景——设计我的暑期出行方案,尝试解释、分析生活中选择运输方式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 (二)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解释、分析生活中选择运输方式的合理性。.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创设出游情景的课件 (二)学生准备:课前调查。

暑期长假就要到了,家长准备带你去哪儿玩? ( ) 准备怎样去呢? ( )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暑期出游的情景

[设计意图]模拟出游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结合课件感受异地风情。

2. 要保证旅行的顺利,需做好哪些充足的准备? 活动二:设计——我家的暑期出行方案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商品的旅行离不开运输方式,人们的出行就更离不开了,暑期长假就要到了,你的家中有什么出行计划?准备怎样去?(学生讲五一出行计划)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析选择的交通方式能达到要求吗?(学生分析汇报) 3.为身边的人设计出行方案。 活动三:评价 决问题

能够运用学自评 互评 到的知识和理念,设计合理的暑期出游方案,并能择运输方式的理由 师评 正确运用所学合题,并能够合理水解释说明。 运用知识解知识,解决问格平 正确解释选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良好水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设计出多种可供选择的运输解释和说明 优等水 六、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多

——我做小小设计师 课后小结:

主题三 交通工具话今昔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奋斗。认识到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2.感受不同地域与特色交通工具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交通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交通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知道一些地区的特色的交通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历程,并认识其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奋斗,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2.知道一些地区特色的交通工具,理解交通运输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地域与特色交通工具之间的联系。

平 方式,并作出能够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平 的特点,确定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二)学生准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主题活动内容:人们想走得更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交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有亲身感触,但对于古代、近代的交通工具了解甚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来补充学生在这方面的空白,为体会自古以来人类在交通发展的努力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近代、到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2.体会自古以来人类在交通发展的努力。

3.感受交通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联系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近代、 到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飞速发展。 (二)教学难点:

在了解交通发展历史的同时,懂得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的智慧与奋斗,与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与交通工具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

(二)学生准备:收集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音像、文本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情景导入,引出学习主题,了解交通发展历史。

[设计意图]了解交通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认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方式,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先从孩子们身边所了解、熟悉的现代交通工具说起,然后追溯到以前的交通工具。 1.了解现代交通

(1)说一说现代交通运输有哪几种常用的方式,每种运输方式各有着怎样的特点?(结合课件播放)

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适合运输量不大的短距离运输) b: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适合运输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运输) c: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便宜,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

d:航空运输: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费贵。(适合较长距离的客运和贵重、鲜活品的运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输)

e: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运输能力大、占地少、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一般适合天然气和流向较集中的原油和成品油运输,也可以将煤炭等固体加工为煤浆后通过管道运输。 2.早期的交通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现代交通运输的方式与特点,那你知道人类早期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吗?(播放课件)

(2)学生说一说:早期的交通有什么特点?

(3)小结:早期的交通以人力或借助兽力为主,人力以手提、肩挑为主,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而且运量不多,速度也慢,因此与外界的货物交流相当有限。 3.交通工具的发展

(1)讲述:在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交通工具真正实现质的飞跃,还是蒸汽时代的到来,蒸气机的发明以及随后电力机车的发明,使人类想走得更快、更远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

(2)教师讲述火车的发明和发展的历史。(结合教学课件)

(3)你还能从哪些方面说明交通工具的发展呢?小组汇报的形式(例如:船、飞机) 视频——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成功

(4)小结:交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体现。每一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都凝聚着发明者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二)活动二:古今交通的PK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感受交通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体会古代交通运输的落后状况,现代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反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感受交通工具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

1.故事情景创设:唐朝时期给杨贵妃送荔枝的故事。

(!)呈现地图,直观感受从广东茂名到陕西西安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2)结合一些数据及资料算一算:今天南方的荔枝运到北方来。需要多长的时间? 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利用呢?

资料:目前大型飞机时速800—900千米,火车时速200千米左右 (3)古今交通工具的比较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总结:在人类历史上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从古代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这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一发展历程中我们无不感受到人类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交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联系,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六、板书设计

交通工具话今昔

人们想走得更远

古代

近代

现代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主题活动内容: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古代通信方式时,对古代人们利用畜力传递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知道由于地域的特点,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出现了许多特色交通工具。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地域环境的差异,认识交通工具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部分地域的交通工具的特点。 2.初步理解交通工具与自然、地域环境的依存关系。 3.初步建立对传统交通工具的保留、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我国部分地域的交通工具的特点以及与地域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交通工具与自然、 环境的依存关系,初步建立对传统交通工具的保留、传承意识。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中国政区图、相关的视频材料及图片(地域环境的特点、传统的交通工具) (二)学生准备:

查阅西藏、浙江绍兴、东北地区 、云南、新疆、黄河岸边、陕北等地区地域环境特点的资料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以及当地特有的交通工具的文字、视频、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出游情景的创设,引出学习的主题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视频呈现:西藏、浙江、黄河沿岸的美景

设问:同学们想去这几个地方旅游吗?如果我们到了当地游玩时,会选择或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板书课题——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二)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整理信息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开展学习活动

1.选择旅游地点,明确各自学习任务。 2.学习提示

(1)阅读(明确当地自然环境与地域环境的特点) (2)选择(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 (3)呈现(思考呈现方式) (4)汇报 学习记录卡: 游览的地点 当地环境的特点 选择的交通工具及交通工具的特点 西藏的那曲( ) 浙江的绍兴( ) 黄河沿岸( )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三)活动三: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引导全体学生思考、提出并尝试解答问题,探讨交通工具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1.西藏那曲地区——牦牛

(1)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结合学习记录卡) 预设问题:

a.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什么?(高寒、缺氧)

b.会选择哪种交通运输工具?为什么?(牦牛。毛长。有多长? 以及特殊的生理构造。特殊在哪?)

我的发现 (围绕交通工具的特点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c.我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结:正因为牦牛有这样的特点,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特点,才选择它作为当地的交通工具。

2.浙江绍兴——乌篷船

(1)组织小组汇报交流(结合学习记录卡) 预设问题:

a.浙江绍兴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什么?(江南水乡,河湖密集,水路四通八达,降水量充沛。b.降水量有多少?可与北京的降水量做对比)

c.会选择哪种交通运输工具?为什么?(乌篷船。特点是什么?见图片。划船的方式怎样?) (2)小结:

3.黄河沿岸——羊皮筏子

(1)组织小组汇报交流(结合学习记录卡) 预设问题:

a.黄河沿岸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什么?(需选择水上交通工具) b.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羊皮筏子。见图片)

c.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同样是水上交通工具,把乌篷船与羊皮筏互换一下,你们觉得可行吗?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角度:

水深浅,水面宽与窄,降水量多少,工具本身的大小,蓬的有无

(2)小结:同样为水上交通工具,但乌篷船与羊皮筏各自的特点都是适应当地环境的交通工具,是不能互换的。

(四)活动四:引导学生对当地交通工具现状的了解与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工具现状,引发对传统交通工具传承问题的关注。 1.归纳不同地域交通工具各具特色,了解现状。

2.以羊皮筏为例,了解现在的使用情况(见相关报道——教参59页相关内容)

3.探讨了解交通工具的保留问题,提出建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想法(板书:传承与发展)

(五)活动五:课外拓展,提出继续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一些地域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同时进一步认识到交通工具传承的意义。

我国东北的一些地区,云南的西双版纳有特色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收集一些资料,准备出一期相关内容的主题小报。 六、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地区 特色工具 特点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课后小结:

主题四、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刚刚认识到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好处),对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有一定的体验和了解,但并不清楚危害的严重性和问题给人们带来的紧迫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认识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提高学生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能力。

2.针对目前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开拓解决思路,设计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未来交通方案的设计和美好愿望的描绘渗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教学重点:

认识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提高学生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设计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交通发展回顾简介;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道路拥堵(堵车)、交通事故(车祸)、停车问题等负面影响和危害的照片、文字材料。 学生: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的照片、文字材料。彩笔、白纸。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联系生活,揭示主题

1.导语: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的交通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拿我们高碑店地区来说,变化也很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北京交通快速运行的视频-导入2)教师介绍:这就是高碑店桥;这是我们八通线高碑店站。

3.问题:你看完这段录像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亲身体验?(提问2人,事先调查了解,让学生说具体)如:一个回答乘坐地铁八通线的感受,(生:我从xx站到xx,只用了xx分钟,)教师评价:看来地铁真是又方便又快速。另一个回答公交车站的变化(我听爸爸说原来咱们高碑店站只有312一条公交线路,而现在有397、649、725、938支2、938支3、976支等许多条公交线路。教师评价:你真棒,记住了这么多线路,那你知道我们高碑店站一共有多少条公交线路吗?老师来告诉你,一共有 7 条公交线路。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环节二:小组汇报 探究交流

目的:认识针对目前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问题及危害。

1.过渡:看来,咱们高碑店地区的交通发展还真是非常快。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交通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分类危害的视频——拥堵;事故;污染;)伴随教师解说:这是市区二环路上的情景;这是船舶油料泄漏现象。

3.问题:通过刚才的片段,你们看到交通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4.学生回答(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尾气污染、海洋污染,统称环境污染??)

5.引导:现代交通发展带来的拥堵;事故;污染(边板书边说)等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分组调查,现在谁来把你们组的调查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6.学生分类汇报调查结果,认识危害:(学生由轻到重分层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针对问题补充,)拥堵——事故——污染(噪音、尾气、水体——能源) 预设:

(1)道路拥堵组:

(出示展板,内容:照片、堵车情况柱状统计图;分析统计图。针对堵车,你有什么亲身体会或感受呢?(心情、学生谈感受(占多一些时间); 学生想不到的教师提升——谈危害,堵车情景假设:参见ppt (2)事故组

(学生利用收集的材料说,教师补充数据(出示1951年-2005年交通事故伤亡对比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上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交通事故的数量随着汽车的增加,交通的发展而增长)自1803年第一辆蒸汽汽车问世以后的100年间,全世界已有4000万人死于车祸,在我国,每天有近300人因交通事故而丧生,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生,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老师现在跟你们说话的过程中,我国又有1人因交通事故而伤残了。 (文字+打字声音出现数据、图片(车祸惨景,注意血腥程度),(提升点:——提升情感、认识)

(3)噪音危害

过渡: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来当一次小侦探,好不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下面这件事情中谁是凶手。

①案例:张叔叔自己开办了一家养鸡场,一天上午,他家的鸡群突然慌乱起来,然后就有1021只小鸡莫名其妙地死掉了。而其它没有死的小鸡也生长缓慢。经过调查,那天上午只有一架小型飞机对附近的农田喷洒农药,可是经化验,小鸡并不是中毒死的,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谁是凶手呢? ②学生猜想 ③揭开谜底:

由于这架飞机三次超低空飞临鸡舍上空,所产生的巨大噪音使鸡群受到惊吓,才导致了张叔叔家小鸡的死亡和生长缓慢。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过渡:噪音真的有这么大的危害吗?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播放噪音)

④观察:教师看到有学生皱眉或堵耳朵,说: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都xxxx(皱眉/堵耳朵),⑤追问:你为什么皱眉/堵上耳朵呀? 学生预设:噪音太吵了,听得心烦、难受??

⑥问题:噪音除了给动物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外,会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危害?有没有同学知道?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出示文字或视频,超过多少分贝的噪音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长时间的噪音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数据。(见课件)

⑦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交通噪音对人们的危害还真不小呢,我们可要警惕呀! 除此之外,现代交通的发展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呢?看看其他同学有什么发现? (4)尾气组

尾气照片、文字危害;教师视频提升(见课件),文字补充: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还有其他发现吗? (5)原油泄漏组:

如果学生没有汇报,教师补充——(原油泄漏照片、死鸟照片、危害) (6)能源问题(提升点,教师补充)出示加油站照片,

过渡:不仅如此,另一方面,交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全球能源紧缺问题也在快速向我们逼近。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量快速增长,破坏环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些都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播放课件,演示)

学生汇报部分要提前给明方向,具有一定的调查范围和可控性。汇报形式可以是文字、照片、自我感受、录音甚至录象等。教师补充的事例、数据要有震撼力。每个提升点要有不同的展现形式。(5)、(6)两点一带而过。 环节三:反思问题 思考对策

目的:针对目前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问题和危害,思考解决对策。

1.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交通发展竟然带来了这么多问题,那我们怎么办呢? 同学们,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吗?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一次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2.小组讨论:针对前面汇报的问题,思考对策/解决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方案(学生以建议书的形式进行汇报,建议书用A4纸版面。教师评价学生发言并补充。)学生汇报完后,建议书贴在黑板上。 预设参考:

·尾气治理措施:我国刚刚推行“国IV”标准;欧洲有“欧IV”标准。

·堵车:加宽道路;限制车辆;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短途出行推荐自行车;错峰上下班;路口修建新型立体交通桥(图)

·停车:老旧住宅小区修建立体停车场;新建小区预留停车位/修建立体停车场等。(图) ·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司机考核;限制私家车;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图) ·噪音:种树;装隔音板;提高技术,降低噪音;发展新型技术,如电力驱动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路面损坏:修建专用货车通道;限制载重量等。?? 环节四:展望未来 总结提升 1.播放绿色出行视频短片 2.总结:

其实、同学们已经通过提案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交通的发展状况,我相信交通发展会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板书:

建议卡

课后小结:

拥堵 建议卡 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

事故 污染

建议卡 建议卡 建议卡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我爱首都北京城

一、本单元在全册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位于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有关内容标准编写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自我、家庭、学校后,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由此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通过生活的家乡来了解环境、认识社会。

本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这一教育内容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已经出现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适应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我爱首都北京城”为综合主题呈现学习和探究活动,增加了对家乡自然环境、气候物产、城市发展建设、首都的城市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利用北京的地方性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由此升华为爱国之情。

二、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四个主题组成:

主题一:这里是北京。包括首都北京在哪里,京城的山和水,北京人口知多少三个活动主题。 主题二:京城四季歌。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因地制宜物产丰富两个活动主题。 主题三:万众向往天安门。包括祖国的心脏,友谊的桥梁和文化教育的殿堂三个活动主题。 主题四:日新月异北京城。包括城市建设展新貌,科技发展步步高,精神文明谱新篇和北京

明天更美好四个主题。

三、 本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自然环境、面积、人口和多民族居住的情况,感受家

乡秀美的山川、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了解北京的契合特点、特色物产,体会家乡地形、气候和环境的特点与人们生产、生活

的关系。

3. 了解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往的中心,了解全国人们对

首都的向往,热爱之情,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4. 了解北京道路、交通、居住环境、科技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发展变

化,对北京的高速发展根由感性的认识。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

1. 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气候物产、城市发展建设、首都的城市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由此升华为爱国之情。

五、 本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初步培养孩子辩证地看待事物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教学

1课时观看北京首都资料片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主题一 这里是北京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来讲,首都北京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北京人,对北京都有一个大概地了解。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内容,比如:北京行政区域的划分、地形地貌特点、著名的山水景点、人口数量和组成等问题就不一定都很清楚了。这一课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自主学习研究和对地图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交流,得出结论,提高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家乡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了解北京的主要名山、河流及重要水利工程;了

解北京是一个人口众多、多民族居住的城市。

2. 培养观察、识图、读图能力,培养对家乡事物的观察能力、体验能力,收集信息和运用

信息的能力。

3. 激发了解北京的愿望,培养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3. 知道家乡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4. 了解北京的主要名山、河流及重要水利工程。 5. 了解北京是一个人口众多、多民族居住的城市。 (二)教学难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读图能力。

3. 在学生对家乡环境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

系。

4. 初步培养孩子辩证地看待事物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3. 中国政区图、北京政区图、北京地形图。

4. 反映北京山水风光的图片、文字、录像等资料。 5. 图表、数据等资料。 (二)学生准备:

1. 收集翻印北京山水风光的图片、外出游玩的基埃他能够生活照片、旅游景点的说明书、

门票等。

2. 课前调查、访问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首都北京在哪里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家乡或者第二故乡就是北京,因此,学习本课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孩子们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都与北京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的家长更是一个强大的资源,有的家庭中的成员祖祖辈辈生活在北京,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孩子们的家长经常会带着学生去往北京周边的景点踏青旅游。这些都成为本课的隐性资源。

四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梳理、概括所见所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课上总结出一些孩子们没有想到的东西,探寻一些他们“跳一跳”能够解决的问题,接受一些别有情趣的教学方式,他们会非常兴奋。

孩子们对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应该还有所记忆,对北京的风景名胜也比较熟悉。孩子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们的学习方式也比较多了,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等收集相关的资料,因此,课前可以倡导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初步感受首都北京的山和水。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家乡北京的地理位置,认识北京的行政区划。 2、培养观察、识图、读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了解北京的愿望、热爱家乡北京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北京的行政区划;

2、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记录单、北京市政区图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目的: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愿望,培养学生对家乡北京的热爱之情。】 1、谈话:同学们,我的故乡是北京,你们的故乡是哪?

2、过渡:对于我们这些出生在北京、生长在北京的人来说,北京是我们的故乡。可是对于那些不是在北京出生,但却生活、学习在北京的人来说,北京是你们的第二个故乡。北京是一座拥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是这种古老与现代的结合,使北京更有魅力,成为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一步走进我们的故乡北京。 (二)新授

【目的:知道家乡北京的地理位置,认识北京的行政区划;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读图的能力。】

1、出示中国政区图,引导学生找到北京,并明确北京的位置。 (1) 这是一张中国政区图,谁能在图中找到北京?

(2) 北京位于我国( )方向,与( )省和( )市相邻。 (3) 明确:北京位于我国(东北)方向,与(河北)省和(天津)市相邻。 2、认识北京的行政区的划分

(1)出示北京政区图,组织学生观察并完成任务。 观察政区图:A、找到我们所在的区县。

教师:这就是北京的政区图,我们就生活在这里,你们能在这张政区图上找到我们所在的位置吗?

B、找一找、数一数北京有( )区、( )县

教师:在北京市行政区的划分中一共有多少个区,多少个县?两个县是指哪两个县? (2)明确:北京共有14个区、2个县。指出两个县的位置。 (3)指图:谁能在空白图上找出朝阳区和两个县的位置? 3、识记北京的16个区县

(1)提供一种识记方法——用小导游介绍个区县的特色事物,帮助学生识记各区县。 【目的:通过小导游的介绍,了解北京各个区县的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北京城的情感。】 教师:北京有16个区县,各个区县都有各自的特色。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小导游,请你们边听边做简要地记录。请你拿出课堂记录表,先看看小导游一会要为我们介绍的内容,咱们比一比,看谁听了小导游的介绍记住的区县最多。 A认真听小导游的介绍并学做简要记录。 B小组交流

教师: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记录情况,没记全的互相补充,记完的同学,请你记记各个区县的特色,一会我出抢答题考考大家,看谁记得最准确。 C反馈练习:抢答题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D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区县。

(2)小组活动:自己想办法、找窍门识记自己还没有记下的区县。

教师:这么多的区县,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都记住,那你们能不能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帮助我们记住更多的区县。

(3)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

A、按“方位”记:东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心城区。

教师:除了大家说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按照各区县所在的方位来记忆。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北京空气质量播报”的视频,看看他是按照哪些方位来划分的。

B、按“分布”记:城区、郊区(配合儿歌来记) 介绍内城区、外城区、近郊区、远郊区

教师:我们还可以根据各区县的分布来记。我们先来看看个区县的分布情况。我们把东城区、西城区叫做内城区,把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叫做外城区,??

教师:老师把各区县的分布编成一首儿歌,我们可以借助它记忆16个区县。 读儿歌,明确儿歌中包含哪几个区县,是按照各区县的的什么顺序编的。 (4)总结方法、反馈练习 (三)课堂总结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这里荟萃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下面我们就在《故乡是北京》的音乐声中,一起领略北京的迷人色彩。播放歌曲:《故乡是北京》。 (四)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想,大家对北京一定又有了更多的了解。那我们这里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高碑店,你认为高碑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如果请你做导游,你会怎样为大家介绍呢?咱们班的付雨桐同学,就为大家准备了高碑店的介绍,我们一起来听听。【目的:高碑店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作为北京城美丽乡村之一,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更容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学生的介绍,既巧妙的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将自己心中最美的北京城展现给大家,又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我们的故乡北京,咱们下周开展一次“假如我是小导游”的征文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把你心中最美的北京城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这里是北京 14个区 行政区

2个县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京城的山和水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的主要名山、河流及重要水利工程。能够列出2-3个北京的名山、河流、水库。 2. 初步培养观察、识图、读图能力。能够在北京政区图上找到自己居住的区(县)。在地图

上找出北京主要名山、河流、水库的位置。

3. 知道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树立节水意识。激发了解北京的愿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

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的主要名山、河流及重要水利工程。 (二)教学难点:

1. 培养观察、识图、读图能力。

2. 在学生对家乡环境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

系。知道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树立节水意识。初步培养孩子辩证地看待事物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6. 中国政区图、北京政区图、北京地形图。

7. 反映北京山水风光的图片、文字、录像等资料。 (二)学生准备:

收集翻印北京山水风光的图片、外出游玩的基埃他能够生活照片、旅游景点的说明书、门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图: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北京的位置。

2.指图:在北京政区图上指出自己及所在的区县。

3..过渡:上节课有些同学简单介绍了自己和家人在北京游览过的地方。今天谁愿意为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二)说一说,想一想

1. 学生用搜集的图片、相片、门票介绍自己游览过的地方。 2. 教师引导:

(1) 教师在地图上标出学生去过的区县。

(2) 请同学重点介绍游玩过的山峰。如,香山、东灵山,妙峰山、海坨山、百花山、盘山 (3)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适当补充音像资料,

A:京都第一峰---东灵山【本环节设计意图:知道灵山是北京第一峰 。】

B:香山【本环节设计意图:感受香山美丽的自然风光 。】 3. 过渡:(课件出示北京地形图)除了俊美的山峰,广阔的平原,在地图上我们还看到一些这样的图例,它们有的蓝的色珍珠,有的像蓝色的飘带。这到底是什么呀? 4. 明确:河流和水库。 (三)查一查,说一说

1.学生小组合作在北京地形图上查找。

2.利用课件反馈明确:蓝色线条是河流,蓝色的区域是水库。

3.请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

4.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北京有哪些河流 5.学生列举。

6.过渡: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你想过吗?我们家中的自来水来自哪里吗? (四)小调查

1.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明确:家中的水主要来自密云水库和地下水。 3.教师播放音像资料:介绍密云水库。

4.学生汇报,密云人为了保护北京人的水源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5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