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更新时间:2024-05-22 09: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

的丰裕,多元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出现了弱化甚至缺失的状况,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智力发展、品德修养等几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孩子、父母、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处理,影响着家庭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能够使孩子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因此,我国开始重视和研究家庭教育,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接受到各种各式的教育,出生之日起接受家庭教育,上学后接受学校教育,步入社会后又会接受到来自社会的教育。而在众多教育之中,家庭教育是最为基础的,也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所谓家庭教育,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具体来说家庭教育就是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个体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你播种行为,那么你收获习惯;如果你播种习惯,那么你收获性格;如果你播种性格,那么你收获命运。”这是印度有名的一则谚语,意思是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可见,一个人性格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而个体的性格主要形成于孩童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孩子受到家庭影响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个体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要首推家庭。在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秀,在这一过程当中,父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也正是孩子的重要模仿者,因此,父母的言行、品质、性格、爱好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收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家庭教育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父母的优生,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先天条件,而家庭对子女后天的早期培养和良好的家风、家教,则是人才成长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年龄”,也叫“最佳期”,其中许多方面的“关键年龄”就在幼儿期。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科学追踪研究表明:“从出生到 5岁是人一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发展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儿童的接触交往中有意无意地把身边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促进孩子感觉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对儿童以后的学业、事业有重要影响。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决定着学习成绩与效果。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不光是按时上学,还包括学生的积极思考、心无杂念。因此,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孩子习惯养成的一种教育。

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对一个人的起码要求。在人的品德发展中,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方式又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侧面。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品行、性格、习气、兴趣以及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都有一定的影响。父母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都可能是孩子成功与失败的

起点。如果家长能采用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上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家长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因此,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实施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

人们在家庭中逐渐学到的能力、知识,养成的习惯、个性品质尤其是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直接影响其以后一生的发展。家庭教育不仅是人生最早的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而且人们至于伴随着人生发展的“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一“基石”。儿童青少年成长、发展,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不可能相互替代。在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基础就一个人生活的时空而言,他既处在一定的家庭生活中,又处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因此,家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好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人们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早有迟,但儿童进入幼儿园、小学后,即使是全托、寄宿,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一般相当多时间还生活于家庭,接受来自父母或其他年长者的抚养、教育。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哪怕是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都必须以家庭教育为前提,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争取家庭教育协同;其功效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状况。

(三)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 在社会主义社会,子女已不仅仅是只属于家庭的,他们也是国家的公民,因此,家庭教育的水平不仅对每个家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成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是否会有所作为,决定一个人是变成社会栋梁:还是社会渣滓。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的害己、害家、害社会的犯罪现象每天在世界上不知要发生多少起。反之,家庭教育的成功,奠定了一个人走

向成功的人格基础,使其不但能够自立于世,而且还能有益于社会。

三、我国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的增多等因素都使得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家长把教子成才仅仅与孩子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国教子的观念不强,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父母由于育人观念陈旧,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传授上,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对子女兴趣、理想、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对孩子由“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逐渐演变为“逼子成龙、逼女成凤”。其结果就是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使孩子成为家长的“附庸”。这些家庭教育观念中传统的、专制的、保守的成分,是当代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家庭教育内容比较片面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重智力教育,轻德育培养。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因此,我国大部分家长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了家庭教育的第一位,把孩子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单纯抓子女的智育,忽视德育。他们“循循善诱”地告诉子女“现在吃点苦,等考上大学就什么都好了”。他们关心的是分数,而很少教育子女如何做人。这种单纯追求分数的做法 ,对孩子的成才是相当有害的。殊不知,一个人知识再丰富、个人能力再强,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考名校,不惜花大量的钱为孩子买辅导书、配电脑、请家教等,而在孩子的德育培养上却不舍得花钱,费心思。形成正确人生观,实现人生价值没有“才”不行,但只有“才”没有“德”也 不行。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德育教育正在逐渐减弱乃至丧失,德育教育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正如司马光所说:“才者,德

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知识是形成正确人生观,实现人生价值之重 要条件,道德是灵魂和方向,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单纯抓智育,忽视德育和其他教育,是不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的,也是不利于增强人的创 造能力。因此,家长应该克服片面的教育观,纠正只抓智育,忽视其他教育的不良倾向,要全面地提高孩子的素质。 2.重书本经验,轻实践锻炼。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家长都还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书本高”的思想,因此,很多家长不惜花一切金钱给孩子们买大量的书籍,单纯的想依靠书本的经验之谈告诉孩子们如何应对生活,却从不让孩子真正的去体验生活,甚至部分家长限制孩子的外出、交友、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们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青少年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受住各种挫折,磨练坚强的意志,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

主要有以几种类型:

1.溺爱娇宠式教育。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家庭中都是一个孩子。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位臵上,视为掌上明珠,这种类型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自理能力、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要求过于满足。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对他们缺乏管束,很容易使他们形成好吃懒做、任性放纵、缺乏独立生活自理能力等不良品质。父母对孩子的娇宠表面上看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影响孩子生存技能和自制自理能力的培养。 2.专制教育型。这种恰好与娇宠教育型相反,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一旦孩子未达到其要求,轻则说骂,重则遭受皮肉之苦。这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孩子的心理逐渐扭曲,从而无形中形成了残暴的性格。

3.放任教育型。主要表现为家长对孩子明显缺乏责任心,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照顾。一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学习上不过问,生活上不关心,品德上不教育,对子女的成绩不表扬,对子女的缺点不批评,一味地让其自由发展,久而久之将

导致子女性格上的缺陷,形成扭曲的心态,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4、狼性教育型。狼性教育就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上,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而非“羊”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和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一些家长从孩子小时就开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让其以后在社会上有竞争力。这种教育类型是在社会竞争压力的背景下而衍生出来的教育方式,这种一味的培养孩子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的做法,最终只会导致孩子缺乏爱心,甚至是性格的扭曲,从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建康发展。

四、发展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家长要认识到人才的多样性,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尽量为孩子特长的发展提供条件,不要进行盲目攀比。注重对孩子成才培养的同时,父母更要注重对其成人的培养,启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长期的多方位的教师。因此,家长的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因为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家长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对子女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要求和鞭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学习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家长更要以身作则。 (三)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一个人终身的课堂,一位美国现代教育家主张“教育即

生活”。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青少年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将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受住各种挫折,形成坚强的意志。 (四)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目前,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家长素质不高等原因,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要强迫孩子完全按照家长的意志行事,剥夺孩子申辩的权利,家长对孩子的需求要多关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对孩子的细微进步要多重视,多鼓励,在孩子出现失误时,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而不足抹杀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作为家长要尽量多学点心理学知识,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和理解,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生活及学习环境。

(五) 建立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

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家庭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情感氛围是家庭内部环境的重要因素。是笼罩在家庭内的特殊气氛和情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家庭情感氛围的好坏对家庭教育的成败、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家庭关系不和谐带来的紧张压抑气氛,极易引起孩子心理失衡。理想的家庭情感氛围应该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地位平等、彼此团结、和睦友善、共同进取等。在家庭里,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为营造理想的家庭氛围增砖添瓦,使家庭情感氛围建设拥有丰富的底蕴和充足的源泉。

(六) 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方的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不仅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形成的合力,同时还包括家庭里的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应形成合力。要实现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教育合力,需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必须加强和学校的沟通,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向的一致。社会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最广泛。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社会需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

平台。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位紧密联系、有机结合、分工合作,成为一体,以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应适应社会变革,为现代社会培养现代人。家长要摒弃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兼顾对孩子心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积极发展家庭教育,共同创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让青少年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栋梁之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4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