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更新时间:2023-10-26 04: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杭州高级中学 语文组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的颁布,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的进一步阐扬,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更为明确。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价值观,探索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已愈来愈为同行重视。自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的颁布以来,杭州高级中学语文组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力求在发扬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创新语文教学形式上作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本课题就学习高中语文新课标、如何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教学策略,例举了部分教学实践探究的案例。

二、课题的理论思考

1. 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 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教科书上呈现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性知识,而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初级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给他们一种人文支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这种育人功能被 趋于死记硬背或强化练习可能要考到的内容,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考试成功的直接目标所囿。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理性的分析肢解下,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大量的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失却了洋溢的人文气息,精美的文字变成了缺乏人气的知识,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 在教师精心构思的作文模式训练下,泯灭了学生充满幻想与创造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重视积累、 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这些要求, 凸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于真正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有着自身的优势,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非两个方面,其一,源于语文学习材料的熏染。语文教材包容了古今中外种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语文层次,牵涉到丰富的文化现象、潜藏着深刻的文化实质。语文课程的知识精髓是在大量的学习材料中所体现的人文知识,无论是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琴的《红楼梦》、李白杜甫的诗歌,还是莎士比亚的《人间喜剧》、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西方荒诞派的戏剧等等,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所有作品展示的不只是人生种种的生活遭际,它更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了名家大师的人格境界和他们探究生命意义的理性思索,它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是毋容置疑的。其二,来自语文学习的过程。语文学习较之于其他学科,有着其独特性,语文学习的过程很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探究、感受、领悟,对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诠释,对生活自然、历史现实的思索,语文学习的习得过程尤能培养起作为文化创造力和创造态度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起学生一种自主、独立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地实践上述基本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探究感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关注语文语言文字物质符号存在的同时,扩大阅读视野,体验学习人生,获得成长的滋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语文学习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言语现象,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而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核,在建构作品意义的同时建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感悟理解会千差万别,他们对阅读文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诠释、理解,对原作艺术形象的拓展与补充,都会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活体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作品的语言文字、教师的课堂分析及教参所写的要点,学生对语文教学现实情景中的语言现象没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从目标到教学到评价始终只能在浅层次中循环,最终结果只是一种表面达成现象,收效甚少,而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教师说教之中,久而久之的熏染,消磨了学生内在于生命的崇尚民主、向往自由、探究创造、追求意义的原始冲动,扼杀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灵性。因此,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实施新课标改革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

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首先要致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方式。我们首先应该认识教育的任务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教学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系列互动的活动。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既然是一种对话与沟通,首先教师在思想上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灵性的大写的“人”,还学生以尊重,在课堂上正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其次,要努力使语文教学回归本原,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品、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沟通的关系。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权力的拥有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支配学生的学习,应极力主张教师要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指导学生明白

如何学习、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促进者的身份取而代之。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构建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的渠道,将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利交还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超越文本、超越教师、超越前人的勇气,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构成多向互动的交流沟通网络,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的教学行为,来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比,在此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中语文新课标实施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我们认为,要致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通过体现教学民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的语文专题研究学习等有效方式的尝试,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书上写的和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转为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实践富有建构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倾向,改变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他们筛选、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与多种文本阅读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走进作品,接触作者的灵魂,从而诱发自身缤纷的内心感受,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3.重组教学内容,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概念;语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也是语文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的架构中,在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有了一片不确定的相对疏远和弹性的空间。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认为,在新课标实施中,作为较成熟的教师的教学也可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钻研新课标,正确理解意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较好地使用教材;第二种境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能成为学生学习真正的引导者与促进者;第三种境界,不仅会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而且会开发教学资源,能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对课程进行开发、重组、构建,用独立思考、自主创新架构和充实课程标准和教材间的空间,成为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因此,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高中语文课程“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整体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必修与选修的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根据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潜能,富有创造地开发微型课程,设计教学模块。积极探索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机结合; 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一篇课文的教学与一类作品的教学、文本的阅读鉴赏教学与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与跨学

科知识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探索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通过教师的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增强学生能根据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选择语文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理想境界,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

信息技术对学校课程与教学产生的影响:教师与课程内容之间发生同步或异步的交互作用;教师和学生获取各种课程和学习的资源的便利性空间增大;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格局将彻底打破;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将变得更加现实;信息媒体所具有的追踪记录和即时反馈等智能化功能将使教学的进程空前加快(钟启泉)。现代网络环境给学生语文学习创造了许多便利的条件,现代社会生活向学生展示了许多鲁迅、钱钟书等前人笔下所从未涉及的诸多新生事物,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体现的阅读过程的互动性、阅读环境的开放性、阅读内容的丰富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的形式已不再局限于黑板——粉笔,拘泥于教师——学生——教材文本,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界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网络共享世界文化资源,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网络将给语文课堂开辟一条极为便利的捷径。我们的教师要以开放、自由的心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基于网络环境,创造现代语文教学的范式,将课堂、网络、生活,学校、家庭、社会一统,构筑一个立体的教育空间,利用必修、选修、自修多元的课程结构,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多种教学模式,真正实施“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三、课题的教学策略

1、科学人文并举

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本质特性,在新教材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这一特性得到了鲜活的体现,成为

高中语文教学贯穿始末的命脉。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设计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美的关注,增强追求美的信念,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在愉悦中得到感染,使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与社会的书面接触中激活,从而使人文性得到高层次的展现,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由于社会信息的日益综合化,使得语文学科不能再固步自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以人文内涵的教材为基点,扩充了语文学科的外延,增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达到了紧贴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学习内容的扩展意味着学习方式也不能滞后,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高度关注现代科技文等自然社会科学各类文体的教学,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新教材为载体,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注重跨领域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饿综合运用能力。

2、整合延展结合

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第一要求就是“积累与整合”,整合有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要素的整合,更有语文教学知识系统内部的整合。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作品认知、作品赏析、作品熏陶、作品感悟内在的联系,从提高能力、加强语文素养的角度,实现多方的整合。新课程标准在注重课堂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向社会、生活延伸,尤其是选修课的模块设计 。知

识的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一篇课文的教学与一类作品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文本的阅读鉴赏教学与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有机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与跨学科知识的教学的有机结合 ;探索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将会有效促进语文课堂从内容到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延展,从而实现教学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理念。

3、自主合作共存

在以往的教材中,学问性知识占着主导地位,它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取得学习的愉悦。体验性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的知识,相对于前者而言,更注重生本,教师、教材只起到引导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度重视两种知识的转换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练习与问题的设置上,也要摒弃机械的知识复习,崇尚精神实质的品味,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尽情享受置疑带来的愉悦 。同时,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教学相长”的学习情境、“生生合作”的教学活动将变得更为实际而有效。现用人教社教材已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与“写作”同等地位的块状内容放在了每个单元的最后。综合性知识的加强使得学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能“合作”。合作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者除了知道相关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外,还能感受到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

四、课题的教学模式

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的主要题材,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提出了教高的要求, 这个要求体现于三个方面:

第一,阅读鉴赏。在阅读中强调兴趣的培养,注重阅读中的鉴赏,注重鉴赏品味的提高。

阅读优秀作品,朗诵或表演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提升审美境界。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对感兴趣的文学形式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第二, 理解思考。对文学作品的各流派有基本了解,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具有提出新颖见解的能力。探讨人生,感悟人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

2、 思考与鉴赏

(1)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并运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有的文章还要联系时代背景,体悟其象征意义。

(2)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特点。例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教学,紧扣全文的重点句:“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抓住“ 短促”“饱满”等关键词进行诵读品味并理解其含义:一生“短促”是说他只活了51岁,而“饱满”是指他的作品有91部。“作品比岁月多”是说他的一生很充实,对人类的贡献大。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的作品和精神却是永存的。

(3)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个性化的阅读,即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审美体验;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思辩力和批判力。

(4)读写结合,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或写作读后感、文学评论等。

(5)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举一反三,让学生自觉地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阅读,并学会与他人交流读书心得。

3、感受与体验

(1)了解有关作者及创作概括,丰富文学常识和文化积累。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导入语的设计:北宋文学家苏轼为祭奠欧阳修之母,曾献上一篇20字的祭文: 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飨!既告慰死者之灵,又安慰生者之心,不逊于长篇巨著。1936年10月19日,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著名记者邹韬奋先生发表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不战而屈,先生是战而不屈。后面对“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讨论,同样具有丰富文学常识和文化积累的效果。

(2)感受课文作者的人格魅力,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精神,培养高尚的精神品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体会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提升审美境界,从而逐渐培养诗心诗

情,富有诗意地学习生活。

新《课程标准》把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应更多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最多的应是应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这就使得高中语文课程中应用类文本中的科技文、杂文(文艺随笔)、新闻与传记的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对科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

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课程标准》对科技文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阅读应用文,能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综合运用在语文和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读懂与自己学识程度相当的著作,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新课程标准》对科技文阅读教学的评价建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杂文(文化随笔)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杂文(文化随笔)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并能综合其他相关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独立地、负责任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关注社会发展,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相关事件、人物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新课程标准》对杂文(文化随笔)阅读教学的评价建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并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探究精神和思辨能力。

(五)应用类文本中的科技文阅读教学

科技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模式建构应遵循“开放、有序”的原则。在阅读教学中,以文本为基石,向纵深拓展,尽量整合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科学品位,促使他们了解科技在人类的昨天、今天及明天的巨大作用,明白科技与文化在深层次的互补关系。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杭高丰厚的校本资源,通过阅读杭高百年中层出不穷的科技精英的文本,体会杭高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科技精英们打下的良好的基础,增加对学校的自豪感。

1、以文本为基石,进行阅读理解,向纵深拓展,完成知识的构建

阅读科技文应以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为重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着眼于把握文本整体的内容,梳理关键信息。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就得让学生“领会结构”“理清思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划分段落层次,要培养他们在准确、迅速地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筛选、提取文本的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一是要从认识上明确哪些信息是重要信息,从而提高辨别与筛选的自觉性;二是要通过阅读实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养成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可以提示学生注意的重要信息有:指示语、情态语、主旨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以及反复出现的一些句子等。在这个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适当引入拓展性文本(其中可以包括校本资源中的文本),加深学生对这类文本阅读的体验。

2、以知识为起点,进一步思考鉴赏,整合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完成能力的建构

在科技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应过多介绍文体的知识,让学生纠缠于无用的术语,而应指导学生掌握筛选重要信息、分析结构、概括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实际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展文本,延伸知识,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学生也就是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融会了知识,构建了自我能力。

例如,在《<物种起源>导言》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关键句,教师简单评点,并提出问题:怎样的句子可以称作文章的关键句,它们有些什么特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查找关键句的规律,重新定位关键句。从内容看,如: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的下结论。”从结构看,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的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从出现的频率看,如:第4 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的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最后,师生共同确定筛选关键句的方法: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定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理解文意,更多的是让学生形成自觉的对关键句的筛选的能力,从而达成能力建构的目标。

3、启发学生创新发现,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和科学品位

科学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但获得阅读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更要多多体会其中的人文色彩和科学精神。这对学生的阅读来说,不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是深层次上的追求,这种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必定会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面的阅读习惯,同时能提升他们的文化和科学品位。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应把眼光放在文本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上,让学生真正体会高中语文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事物,甚至包括阅读文本。这样,高中语文课程就能与其他课程产生必然的联系,也就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了。

例如,在教授《葵与向日葵》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并建构了一定的知识体系后,应开拓文本的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葵”这个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在文中表现出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这就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科技文阅读教学的新的内涵。

(六)应用类文本中的杂文(文化随笔)的阅读教学

杂文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议论文”,运用形象化的说理方法,针砭时弊,阐发作者独到的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其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从内容上看,能敏锐迅速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形象生动,幽默犀利,言简意赅;从效果上看,富有战斗力,启迪良知,振聋发聩。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杭高丰厚的校本资源,通过阅读杭高百年中著名杂文和文化随笔,体会杭

高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借此促进自己的成长并增加对学校的自豪感。

1、 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上感受语言,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着重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可以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引—读—问—思”。 “引”: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阅读体验。“读”:课前预习式阅读或朗读某些语段。“问”: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就文本提出问题。“思”:让学生以四人为单位互相解决对方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做引导性提问。比如在教学《读〈伊索寓言〉》时,当理解第三则寓言影射了社会上的哪种人或人的什么行为的时候,提供下面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加点处有何不同?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2、对文本的思考鉴赏上训练思维,要在深入而独立思考基础上勇于质疑。 可以设计四个教学环节“问—思—议”。 “问”:让学生在深入而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对文本的质疑性问题。“思”:交流并提交其中一个无法解决或者认为是文章关键的问题。“议”: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切入口和共同的课堂研习内容,组织课堂讨论。

比如,在教学《灯下漫笔》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对现在是否已经进入“第三样时代”产生疑惑。那么就得首先正确全面理解鲁迅认为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可做这样的引导。文章第三部分作者的思路又回到了眼前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一个关系到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们要走那一条路?”鲁迅先生向“现在的青年”发出了要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的号召。你认为“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现在是21世纪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样时代”是不是来到了呢? 3、对文本的创新发现上启蒙思想,要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针对杂文这一独特的体裁,情感目标的达成更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在杂文——针砭时弊的文体——的教学中,应该有限度地给学生以愤怒、不满的情绪,更多的是应该指导学生看到文章中对未来充满光明、希望的部分,留下一颗光明的种子;此外,还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具有看问题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和勇气。

可以设计四个教学环节“联—悟”。 “联”:联系相关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悟”:对文章有所领悟,思想上的或是方法论上的。在教学《庄周买水》时,联系一些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后,让学生作两个思考。思考一、庄子是怎样一个人?如果让他置身于当今市场经济会有怎样的故事?思考二、作为一个读书人,面对现实中不可避免的阴暗面,该有何作为呢?

(七) 文言文阅读教学

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对文言文教学的具体要求为: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

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显性目标为: ①发展积累与整合的能力。 ②发展感受与鉴赏的能力。③发展思考与领悟的能力 。 ④发展应用与拓展的能力。⑤发展发现与创新的能力

隐性目标(终极目标)为:以人为本,使学生通过古代优秀人物的优秀作品的学习,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情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

根据这一要求和目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层面达成: 1.知识层面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读文章,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结构。教师不必逐字逐句串讲。针对学生疑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

(2)每篇课文,教师要有重点地、少而精地教学字、词、句,课后,让学生自行梳理常用字、词及句式的意义、用法。

(3)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将文言词法、句法与具体的阅读实践结合起来,有意激活学生已经储备的现代汉语母语知识,让文言与现代汉语互动起来。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并运用词法和句法。

(4)激发朗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当然,如果能读出古诗文腔调更好。能准确把握内容,传达作品中古人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有感染力。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标》中〈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所列的篇目与课后习题有出入,需教师做硬性规定。

2、能力层面

这个层面需要通过阅读鉴赏实践活动实现。

(1)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

(2)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让学生独立阅读、个性化的阅读、探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把每篇都作为精美作品去赏析。即:能独立阅读时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自己能理性判断、评价;能调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能有指向性地搜索资料处理信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4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