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含解

更新时间:2023-04-13 04: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不胜任”这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免职、不世袭体现的是官僚政治的特点。

2.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取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既体现了中央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的舆论,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时代

特征”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九品中正制也是中央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有利于中央而非各地区人才的选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3. 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

A. 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 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

C. 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D. 佛教成为当时主要宗教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借助玄学推行佛法,“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说明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儒释道三教融合趋势,排除A项;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借助中国文化进行传播,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从佛教借助中国文化进行传播来看,佛教在当时不可能是主要宗教,排除。

4. 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判断明清时期

A.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C. 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故排除A项;B项中“‘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的表述与封建社会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中“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与明清时期仍为地主阶级专制的封建社会的史实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必有……

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可知明清时期商人经商的动机为为族人获取功名提供物质条件。该现象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故选D。

5. 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这表明他们

A. 均视六经为学术研究的大经大法

B. 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

C. 周于治学应重思想或学术的偏见

D. 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答案】D

【解析】六经是指由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藉,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材料反映的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六经重要性的认识,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均源于六经。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各人不是从学术研究角度评价六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六经的不同认识,不能反映对六经诠释权的争夺,排除B项;从不同角度阐述六经的重要性,不能表明是出于偏见,排除C项。

6. 《万国公报》刊文称:“国家与民同乐,即与民同利,独享其乐,独专其利,美因家不为也。即如造轮船,开铁路,民力所能为者,听起好自为之,朝廷不禁也。”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A. 洋务运动反对发展民族工业

B. 应该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

C. 洋务运动走向失败不可避免

D. 应该与欧美国家发展贸易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即如造轮船,开铁路,民力所能为者,听起好自为之,朝廷不禁也”,说明维新派认为政府应该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要依靠民力去发展经济。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排除;材料主张发展私营经济,不是与欧美国家发展贸易,排除D项。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因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感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华民族面对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等外来侵略,不断反思前进,从保守闭关锁国,不断斗争,积极挽救民族危亡,终于建立新中国,故D项正确。A项对西方侵略的认识错误,它给中国带来的是屈辱和灾难,并非为了建立新中国;B项片面,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进行的不屈斗争;C项错误,战争并非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是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

8. 下表是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 轻工业的发展逐渐衰退

B.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D.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看,以冶炼业和机械金属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有很大发展,这种变化是抗战的需要。故答案为C项。比例减小不能说明轻工业的发展肯定就在衰退,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总体工业结构,不能说明日趋合理化,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即冶炼业和机械金属业占全国总资本比例有大幅提高,再根据表格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此时的时代背景正是抗日战争时期,说明这种重工业比例大幅增长的趋势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是为了坚持抗战的需要。

9.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后,城市人口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逐步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大,粮食向题供应紧张。对此,我同采取的新措施是

A. 实行统购统销

B. 发展农业合作社

C. 推行“以粮为纲”政策

D. 实行国家合同定购政策

【答案】A

【解析】对于城市出现的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我国采取的新措施是统购统销,即计划收购、计划供应,一方面提高收购量,另一方面规定供应量,以此来解决粮食紧张问题。故答案为A 项。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是为了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项;推行“以粮为纲”政策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排除C项;实行国家合同定购政策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排除D项。

点睛:统购统销是新中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10.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发性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放了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出现了“自发性城市化”进程。故答案为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进行的,排除A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均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均属于“自上而下城市化”,排除CD项。

11.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之初,设立了由富人承担的捐献制度,起初它有较强的公益性和自愿

性;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雅典对捐献制度进行改革,捐献真正成为城邦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这一变化

A. 消弭了雅典社会的贫富鸿沟

B. 违背了雅典民主的基本价值观

C. 有利于雅典国家机器顺利运转

D. 有利于雅典人平等参与政治

【答案】C

............

12.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来带领众人打败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

A. 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

B. 万民法巩周了罗马的共和政权

C. 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

D. 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来带领众人打败入侵者”,说明古罗马公民非常注重遵守法律程序,以法律规定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故答案为D项。A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公元前390年属于公民法时期,排除B项。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从氏族组织发展出来的。周人型则是: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很有意义地反映了国家形成中的历史现实。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希腊的古代城邦,都是些独立的城邦国家,在城邦居民管理城邦的权力上,西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保存并发展下来,出现近代民主;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

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材料二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们、《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與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因家形象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园家形象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1)不同:国与家结合;地缘与血缘结合;由城邦国家发展为领土国家;城邦之间有统属关系;逐渐形成皇权、专制主义;

(2)特点: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意义:使新中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巩固了政权;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国家形象与古希腊的不同、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国家形象的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们、《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

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是从国家仪式、群众运动、内政外交结合等多方面塑造。其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等信息概括得出。

点睛:本大题的两小题均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材料.结合古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经济发展,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促使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瓦解,中央集权逐渐建立,百家争鸣出现,社会出现剧烈变化。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思想界出现了活跃的局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使儒学正统受到挑战,君主专制制度渐趋衰落,推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总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政治、文化等也随之发生变化。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公元10~12世纪”“公元14~18世纪”以及所出现的现象,可以分析得出分别是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根据“公民、海外贸易、美德、选举、津贴、仁义、土地私有、中央集权、私学”、“夜市、瓦肆勾栏、市民、南戏、科举制、参知政事”、“章回小说、工商皆本、房佣关系、白银、内阁、经世致用”,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既有经济现

象、政治现象,也有思想文化方面的现象。联系所学确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再联系史实论证三者之间关系在当时社会的具体表现。解答时必须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过程须史论结合。

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开放型题,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要。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另外,有些问题除了需要材料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也是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

请考生在第44、45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把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15.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郑观应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买办,其主张议会制度和中国应促进自己的商业和工业,同洋货竞争,那么外商就不得不蒙受亏损、很自然就会回国去。为了罗致真正的人才,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建立技术和职业学校是必要的;为了利用自然资源,就要强调开矿和农业近代化的重要性。他对于把商人列于底层的现存社会等级提出了疑问,认为中国人崇奉祖宗和不远游的习惯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他发现了国际法的效用——对防御西方颇有价值的洋式工具。但是中国只有放弃所谓“天下”的传统儒学观念和把自己视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名成员时,才能从中得益。

——摘编自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郑观应的改革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观应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

【答案】(1)主张:建立君主立宪(议会制度);改变阻商的传统观念,发展工商业,进行商战;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革科举制,建立近代学校;利用国际法维护国家权益;

(2)背景:洋务运动及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传入;

【解析】本题考查郑观应的改革主张,以及这种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郑观应的改革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主张议会制度和中国应促进自己的商业和工业,同洋货竞争”“利用自然资源”“建立技术和职业学校”“他发现了国际法的效用——对防

御西方颇有价值的洋式工具”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2)郑观应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洋务运动及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传入等方面来回答。

16.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司马谈临终前,执其子迁之手而泣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巨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这启发了司马迁形成了“大一统”的历史观,并渗透入《史记》的写作中。《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编写体例,成为两千年来史书的主要体例。《史记》取材丰富,司马迁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资料,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收藏的古文书传;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从见闻和交游中得来的材料,以及实地调查的材料,又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淘汰无稽之谈、不仅增加了史料来源,而且增强了其内容的真实性。司马迁在撰写过程中,“不虚美,不隐恶”,力求实事求是。他认为传说中的“三皇”不可信,本纪使不收;有可不疑的地方,则存其疑,不能断定的,则诸说并存。因而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概括司马迁的主要史学思想方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司马迁的贡献。

【答案】(1)思想:“大一统”的历史观;多方搜集运用史料;史料考辨;史料实证(实事求是);

(2)贡献:开创的史学新体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了史学的发展;传承了中华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司马迁的主要史学思想方法,以及司马迁的贡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司马迁的主要史学思想方法,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启发了司马迁形成了‘大一统’的历史观,并渗透入《史记》的写作中”“司马迁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资料,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收藏的古文书传;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从见闻和交游中得来的材料,以及实地调查的材料”“又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淘汰无稽之谈、不仅增加了史料来源,而且增强了其内容的真实性”“力求实事求是”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司马迁的贡献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开创的史学新体例、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史学的发展和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来回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43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