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始末

更新时间:2024-01-29 03: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始末

从研究生开始就为这个校区而忙碌着,整整5年过去了,校长也换了,而厦门校区似乎还在缓慢地发展着,元旦后就要离开这里了,回头看看过去的五年,心里还是有许多的感慨,比如说这个校区的规划,还有那栋大楼。当一次又一次面对学生的困惑和感慨,有时候似乎无言以对,有时候也同样激愤不已。而作为整个项目从始至末的参与者,还是在走之前部分披露这段历史。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筹建始于2002年的夏天,2001年,由于时任泉州市市委书记的××××想法,意图培养所谓的泉州大学,对华侨大学的发展采取了漠然的态度,华侨大学委任建筑学院周春雨老师进行了南至草邦水库,北至群生水库的扩展规划,并进行了先期300亩的土地征用,遭到泉州市以“保护清源山国家风景区”为由的否决,致使华侨大学发展用地极受限制,在教学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华侨大学不得已在原西区体育场用地上进行了洪祖杭大楼的建设。 2002年夏天新上任的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访问华侨大学,并对华侨大学在厦门设立分校提出了邀请,除了无偿划拨2000亩土地外,还将以每个学生5000

元补贴华侨大学在厦门的办学。华侨大学迅速组成了以土木及建筑学院教授为主的专家团进行用地选择,当时的主要用地集中在3块,其一是在现集美大道西南侧,即现滨水小区用地,其二为集美大道北侧,现华侨大学用地,其三为两块用地各占部分,学校跨城市干道建设。

由于杏林湖历史上为海湾,第一个地块用地大多属于海滩淤积地,地质条件恶劣,若进行建筑则造价极高,第二个地块最为理想,但是涉及农民拆迁安置,而第三种做法对学校发展及管理不利,均衡各种关系,学校最终选择了第二个地块。

从2003年的春节前开始,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由曾经负责纪检工作前纪委书记吴道明担任总指挥,在这个阶段厦门市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学校的相关项目报批中都采取了积极的配合,然而闻风的集美兑山农民们则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集美兑山华侨大学规划用地内的农民房增加了两倍。

在学校进行相关用地的征用手续及土地平整的同时,由时任建筑学院院长刘塨教授为总负责厦门校区的规划工作。从一张纸片大的规划草图开始,建筑学院的诸多老师及研究生进行了此后长达几年的厦门校区规

划及设计工作。今天我们看到的规划已经是第3大稿,期间的修改小稿也已经不下十次,最终奠定今天以生态为主的校园规划。

厦门校区一期用地原大量为水塘,是白鹭的栖居地,城市的发展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先有了集美大道的建设,然后又迎来了大学城的建设,白鹭的生存空间日渐消失,白鹭喜欢在浅的湿地进行栖居觅食,这些特性都为后来的规划及设计所注重。

同时前校长吴承业从老校区教学楼的匮乏以及各院系系馆的散布及低效使用角度提出了建设一栋综合所有院系及学校行政办公的大楼的设想。这一设想直接影响了厦门校区的规划工作。

一期的用地,临集美大道今白鹭湖就是原来的水塘,如要填方需外运大量土方,此外由于其原属于杏林湾淤积,地质条件不佳,因此刘塨教授建议对此进行清淤整治为景观湖,其重要的目的除了节省造价外,也为白鹭保留一片栖居地,为此牺牲的100米同时也为城市做了巨大的贡献。

一般的规划是先有规划,再有建筑,而新校区的规划却反之,其原因就在于为那栋巨构大楼腾地,按照规划,学校分为了3轴,教学轴、生态轴和生活轴,其中教学轴就是巨构大楼,生态轴就是现今临时球场及

排洪渠为主的3#路和1#路之间,生活轴就是宿舍楼等,学校以这个概念路网划分为3纵5横,位于5横上的5桥按照学校的概念即五桥(侨)通五洲。 在细节上,为了让白鹭能够在浅水洼处停留,所有水系湖面均采用自然坡面,也就是后来学生们无法理解的为什么水面亲水性不佳的原因。

巨构大楼的设计为了满足报批工作,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从方案竞赛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制作,期间为了实现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通过,大量进行了设计的“简化”,降低造价。而实际上最终巨构大楼的单位造价甚至低于学校B、C区宿舍楼的造价,尽管有物价上涨的因素存在,但居住建筑低于公建的造价仍然是比较少见的。而同时期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楼造价是华大的两倍多。

而今天为人所病诟的建筑质量的问题其很大原因要归结于厦门最低价中标的方式,由于中国建设体制的问题,公建项目的最低价中标导致了许多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粗糙。

就在华大进行建设的同时,更令人遗憾的事情产生了,泉州市委书记仍然不顾华大正在建设的现实,四处游说华侨给中央施加压力,此事甚至惊动了胡锦涛,胡总最终对于华大设立分校的支持不仅为华大厦门校区

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也暂时的平息了省内对华侨大学的非议。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华侨大学建设的重要时期,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调任国台办。于是,原本华大南侧杏林湖畔用以作为生态绿化用地的土地被更改为经济适用房用地及所谓的杏林湾营运中心。其做法等于在华大临湖一侧筑起一 道围墙。

2008年,吴承业校长带着无限的遗憾以及深深的愧疚离开了校长的职位。不可否认,在厦门校区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片面强调廉政工程以及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农民拆迁问题,导致了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而教职工居住用地由于过于匆忙地进行校区建设而失去了与地方政府最佳的谈判时机。

当今天回首这段往事时,我想广大教师对其的抱怨尽管也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们无法否认搬迁厦门对于华侨大学长期在泉州所碰到的教师引进的瓶颈将会随着厦门校区的日益完善而得到解决,老吴种下了一棵小树苗,后人将成为受益者。就在当年,所有老师不是一样与他憧憬着厦门的美好生活,而今天我们却无法原谅其过失,这或许有失偏颇,当我们站在厦门校区,对比着比我们晚建设的武汉理工(私立),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的老师都会感慨于我们的效率低下,我们的设计技不如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了解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3q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