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4 00: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问题聚焦核心素养体现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和

物质循环。

2.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

产生的新功能。

3.理解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

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4.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1.综合思维:结合案例,理解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表现,并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

某种地理现象。

2.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

例,理解整体性原理及地理环

境的演化。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的途径和意义

(1)途径: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意义:形成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

(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特点

(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

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六个字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制约性”。“关联性”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判断题

1.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3.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4.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中,最容易受人类干扰而发生变化的要素是地形。() 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现代大气的主要成分中,其形成与生物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①氮②氧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A

7.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能够产生的新功能是()

①新陈代谢②生产功能③光合作用④平衡功能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C

8.(2019·嘉峪关高一期末)“植树造林”“人工降雨”主要改变了自然地理要素的()

A.土壤、大气B.植被、大气

C.生物、岩石D.土壤、水文

解析:选B。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包括大气、地形、水文、生物等,“植树造林”“人工降雨”主要改变了自然地理要素的植被和大气。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据此回答9~10题。

9.哪些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

C.分解作用

D.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10.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

A.光合作用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

解析:第9题,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恐龙生存环境的变化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第10题,恐龙灭绝后,通过平衡功能,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使得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

答案:9.D10.D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材料二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 m,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

(1)你能说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描述的是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的哪个循环过程吗?并说出参与该循环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

(2)材料二中所说的哪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3)两材料反映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1)物质迁移。生物、土壤、水文、大气等。

(2)水文。(3)整体性。

1.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所示:

读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则对本区内的土壤和河流有何主要影响?

答案:(1)东北整体

(2)春季夏季春汛主要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3)对土壤的影响: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得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加;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问题产生的核心自然环境要素是什么?

(2)说明图示中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

(3)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间发生怎样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将下图中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提示:(1)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的最关键原因是植被破坏。

(2)随着地表植被的不断减少,降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不断增强,流水侵蚀地貌不断发育,土壤肥力不断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

(3)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具体演化过程如下: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共同构成了该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图表示森林破坏导致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结合典型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2)东北林区的环境效应及森林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如下图所示:

(3)滥伐森林与植树种草所引发的环境效应截然不同(见下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解析:第1题,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分析如下:①当地地势起伏较小,植被为森林;

②当地中部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由森林变为草原;③当地中部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地形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形变化的结果,故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第2题,地理环境中的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B 2.A

(2019·长沙长郡中学调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11 km;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15.4 km,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回答

3~5题。

3.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热量B.水分

C.光照D.土壤

4.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

A.年均温降低B.蒸发量减少

C.自然灾害减少D.土地开发利用

5.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A.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

B.水分变化大于热量变化

C.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

D.热量变化大于水分变化

解析:第3题,裸子针叶植物耐寒,一般生长在较寒冷的环境里。热量增加会使裸子针叶植物关闭气孔减少蒸发,植物也会失去光合作用,故会导致其死亡,即使不死亡,其防御性也会降低,因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向北迁去寻找新的生长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4题,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东部的温度升高了,蒸发量更强,故A、B错;美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土地使用的变化、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害虫或者灯光都可能会对树木分布造成影响,故C错,D正确。第5题,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迁主要与人为因素影响有关,而北迁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因素引起,故A、B、D排除,C对。

答案:3.A 4.D 5.C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答题模板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多以某种地理事象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中各大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地貌、水文、植被这四大要素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千米,大部分海拔在1 200

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

(1)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差异。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

(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地形区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

解析:(1)读等高线图可知,图中区域东侧等高线稀疏,等高线数值小于200 米,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广阔;图中区域西侧等高线数值大于1 000 米,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千沟万壑,中间区域等高线密集,等高线数值从200 米升到1 000 米,为太行山区。(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图中山地为太行山,太行山冬季阻挡了西北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夏季时,太行山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增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3)山地西侧是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滞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植树造林还可以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减轻风、旱、涝灾害。

答案:(1)东侧: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广阔。西侧: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千沟万壑。

(2)山地阻挡了冬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水土流失,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

(3)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滞留降水,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并积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或植物根系和枯枝落叶减缓地表径流,有利于泥沙沉

积,防止水土流失);减轻风、旱、涝等灾害,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

对点练一自然界的物质循环(2019·重庆重点中学高一月考)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物质循环”。能正确表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

A.a-动物b-绿色植物c-O2d-CO2

B.a-动物b-绿色植物c-CO2d-O2

C.a-绿色植物b-动物c-CO2d-O2

D.a-绿色植物b-动物c-O2d-CO2

2.此图还可以说明()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CO2的浓度②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可知,b可以变为泥炭、煤等,可确定其为绿色植物,其他几空便可迎刃而解。第2题,读图可知,发电厂向大气中排放CO2,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CO2的浓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A 2.D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3q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