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奎元简介
更新时间:2024-02-15 05:4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 陈奎安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篇一:张爱萍将军与南华大学
学校举行张爱萍将军铜像奠基仪式
2008年10月20日
10月16日上午8点,惠风和畅,阳光灿烂,我校在二教学楼前举行了张爱萍将军铜像奠基仪式,原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两弹一星”研究会副会长徐长友少将,二炮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两弹一星”研究会副秘书长刘书武大校,南华大学校长文格波、副校长龚学余等领导出席张爱萍将军铜像奠基仪式。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国防生参加了奠基仪式。仪式由副校长龚学余主持。
文格波校长首先致辞。他深情缅怀了张爱萍将军的戎马一生,对张爱萍将军对南华大学建设及发展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徐长友少将发表了讲话。他高度赞扬了张爱萍将军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贡献,希望南华大学全体师生不辜负张爱萍将军对学校的期望,为促进国家特别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奠基仪式上,国防生代表董国福也发了言。
最后,出席仪式的嘉宾挥锹培土,立石奠基。
张爱萍将军曾任原国务院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老非常重视和关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1961年5月,时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曾来到原衡阳矿冶工程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他视察了校园的建设进展。张爱萍将军听取了学院领导的专题汇报,指示学校要适应国家加大核工业建设的需要,迎难而上,勇立潮头,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铀矿冶专门人才,为巩固国防
作贡献。张爱萍将军先后两次为衡阳工学院、中南工学院题写校名。他还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题写了所名。
副校长龚学余主持奠基仪式
文格波校长首先致辞
徐长友少将讲话
嘉宾挥锹培土
.cn/Article/CJFDTotal-SHZH201327211.htm
南华大学今日举行张爱萍将军铜像奠基仪式(组图)
2008-10-16 09:45:38 作者:何青青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本网讯 记者何青青报道 为纪念张爱萍同志题写校名,今天南华大学在校园内敬立一座张爱萍将军铜像。上午8点,风和日丽,南华大学在二教学楼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张爱萍将军铜像奠基仪式,原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两弹一星”研究会副会长徐长友少将,二炮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两弹一星”研究会副秘书长刘书武大校,全体校领导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奠基仪式。
校党委副书记李代华作了讲话。他指出,校园内敬立张爱萍将军铜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的建校和成长一直沐浴着张爱萍将军的深切关怀,全体师生员工对张爱萍将军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学校在校园内敬立一座张爱萍将军铜像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是对张爱萍将军的一种很好的纪念方式。这是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对于全体南华人铭记将军关爱之情、激励师生兴校之志,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接着,原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两弹一星”研究会副会长徐长友少将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
随后,礼炮齐鸣,出席仪式的领导及师生齐为张爱萍将军铜像挥锹培土,立石奠基。 相关链接:
张爱萍简介
张爱萍将军曾任原国务院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老重视和关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1961年5月,时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曾来到原衡阳矿冶工程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他视察了校园的建设进展,当时学院正处建设初期,条件艰苦,创建任务重。张爱萍将军听取了学院领导的专题汇报,指示学校要适应国家加大核工业建设的需要,迎难而上,勇立潮头,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铀矿冶专门人才,为巩固国防作贡献。1984年、1993年,张爱萍将军先后两次为衡阳工学院、中南工学院题写校名。1988年,张爱萍将军还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题写了所名。
篇二:五星光荣敬老院简介
信阳市五星光荣敬老院(老年公寓)创办于1998年5月19日,位于宝石桥南200米处,占地面积833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前后花园绿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现有床位200张,可接纳200位老人,现入住老人190人,其中五保老人67人。建有文化长廊、图书室、接待室、医疗室、健身房、娱乐室、食堂、锅炉房、浴池等配套设施。其中320平方米的餐厅可同时供260余人就餐,现有服务人员35人。
建院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怀和资助,国家民政部长多吉才让,历任省委书记陈奎元、李克强,副省长王菊梅、史济春,原省民政厅厅长杨得恭及历任市委书记李中央、刘怀廉、王铁等市区领导多次来院指导工作,看望老人。五星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建设敬老院的工作当成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不惜财力物力,投资敬老院的建设。
五星光荣敬老院(老年公寓),对外接收社会代养老人,对内供养全乡五保老人。服务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宾馆化模式,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奉行“以人为本,老人至上”的服务宗旨,追求“管理创新,老人满意”的服务方向,以一流的敬业精神为老人做好全方位服务。
联系电话:6680077 13462032466
篇三:云台山讲解
云台山
百家岩综合服务大厅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综合服务楼一楼大厅,大厅正前方是大型生态停车场,2005年5月1日正式启用,停车场面积35万平方米,共设停车位4998个,其中大车位998个,小车位4000个。彻底解决的游客“进不去,出不来”的问题。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云台山多功能服务大厅。这里有售票处、验票处、游客服务中心、休息室、医疗室、餐厅、洗手间、购物区、话吧。其中游客服务中心可以为您提供咨询、行李免费寄存、景区风光片播放、触摸屏导览、语音导游、广播、纪念品、雨伞、婴儿车、轮椅、手机加油站、投诉、临时休息等服务。
温馨提示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些提示:景区门票是通票制,分景点验票,两日内有效,但不能重复游览同一个景区,其中小寨沟景区包含三个景点潭瀑峡、泉瀑峡、猕猴谷,一次性验票。目前,景区实行的是电子门禁系统,每人一张电子门票,请您保管好各自的门票,不要丢失、弯折、浸水。验票时,请把门票上的条码在闸机上扫描一下,享受优惠票的游客,同时请您主动出示一下相关证件。验票后请您乘坐景区的绿色观光巴士进行游览,两日内,您可以凭票在指定的停靠点上下车。穿过验票厅,咱们大家必须换乘景区的绿色观光巴士,云台山景区从宇通公司量身订购了150台豪华客车,尾气排放达到欧Ⅲ标准。并且在全省范围内招聘了高素质的司机和讲解员,为社会就业缓解了压力,也成为云台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景区概况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省会郑州市西北70公里)修武县境内,距焦作市区30公里,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等七个国家级称号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包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青龙峡、峰林峡等11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水景为特色、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2004年2月13号,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公园内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能够代表本地区地质历史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迹组成。在裂谷作用大背景下形成的“云台地貌”,是新构造运动的典型遗迹,是中国地貌家族中的新成员。在长期处于构造稳定状态的华北古陆核上,发育了一套相对完整且具代表性的地台型沉积,完整地保存了中元古代、古生代海洋环境,尤其是陆表海环境的遗迹。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水动力条件,造就了公园特有的地理地貌特征,使其兼具北方之雄浑、江南之灵秀,并且成为中国特殊植被的北界和最高纬度的猕猴保护区。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海拔1308米的主峰茱萸峰顶,北望太行群峰,层峦叠嶂;南眺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织锦铺秀;云台山以水叫绝。单级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雄冠华夏;天门瀑、白龙瀑、黄龙瀑、丫字瀑等形成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等清冽甘甜。“华夏第一奇峡—红石峡”、“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也有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至今还有刘
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有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还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话??可谓名副其实的“避暑有楼,醒酒有台,载文咏诗有碑碣”。
云台山山奇水秀,气候宜人,这里水源丰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整座山峦,名木古树、奇花异草遍布其间,种类可达400余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以及茱萸、连翘、天麻、当归等200多种。至今云台山还流传着药王孙思邈在此炼丹采药、服丹成仙的动人传说。
云台山区各种地方特产,与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这里有被列为国家优良羊种的修武黑山羊,个大肉多,体质健壮,肉鲜香细腻,且无膻味。其营养价值很高,有较强的益气补肾,祛寒暖胃功能,为老年人和久病弱者的滋补佳品。另外,还有十足全虫、白山药、山木耳等,均别有特色,远近闻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他们开办了有当地特色的农家饭店,现在,咱们大家看到的这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是按照中原民居青砖灰瓦的建筑风格设计的,游客可以凭着门票到村口的站牌处下车,到农家饭店进行消费。家庭饭店的环境非常干净卫生,并且比较经济实惠。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在2000年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的年人均收入是260元,在2005年,每家就有十几万元的收入,有经营好的甚至达到了几十万元,家家盖起了小洋楼,户户开起了小汽车。
第一景段 华夏第一奇峡——红石峡
来到红石峡,您最好先站在桥上俯瞰一下,红色的峡谷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犹如万绿丛中一线红,而峡底更是内藏锦绣,景区集泉、瀑、溪、潭于一谷,融秀、幽、雄、险为一体,可谓小中见大,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红石峡又名温盘峪,长约2000米,深68米,最宽处30多米,最窄处仅有几米。由于峡谷幽深并且狭窄,所以形成了一种冬暖夏凉的小气候,人称“长春谷”。大自然的沧海桑田,十多亿年的地质变迁,伴随着无数次的造山运动。将这些含有石英沙的岩石抬升出地面,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崖壁。由于岩石中铁质矿物的氧化,经年累月,崖壁被染成了红色,于是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顺着崖廊缓缓前行,峰回路转,步移景换,雄奇伟岸之处又不乏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的清幽境界,这里宁静温柔,充满祥和之气,生活中的烦恼和杂乱无章的事顿时都会抛到九宵之外。红石峡的峡谷奇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贵宾,先后接待了贾庆林、李长春、罗干、刘云山、吴仪、韩启德、何鲁丽、刘延东、周铁农、张思卿、罗豪才、陈奎元、张梅颖、贾春旺、姜春云、彭佩云、迟浩田等近2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300多位省、部级领导。他们游览红石峡后,都对景区的奇、险、秀、绝的峡谷奇观赞叹不已,其中贾庆林主席游览红石峡时称赞道“无与伦比,独此仅有”,罗干书记称红石峡为“景区之瑰宝”,周铁农主席挥笔写下“峡谷极品”四个大字,贾春旺检察长欣然题词“地质奇观,世上绝景”,姜春云委员长也发出云台山风光堪称“中原第一景”的感叹。红石峡是单行线游览的景区,全程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出口乘车点为子房湖大坝乘车点。
作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境内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以大量的信息和实证,准确地记录了云台山地区地壳的形成及演变历程。在这里,您不仅能欣赏到山水的表面,还能通过“崖墙地貌”了解到云台山景观横空出世的内在因素,从而使一次只知风景优美,而不知为何优美的自然风光旅游,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增长知
识的科普旅游。“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说得正是这个道理。其实,人类旅游的史书翻到今天的全部内容,就是增长知识,了解我们居住的世界。
云台山的地层结构、地质地貌、水体景观,植被生物非常丰富。在红石峡大桥上,咱们看到一套非常标准的地层结构,从上到下分别是4.7-5.1亿年前的石灰岩,10到14亿年紫红色石英砂岩。另外在红石峡的白龙潭,地质专家还发现了34亿年前的锆石,是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
角度不整合 由于两套地层的产出状态明显不同,在地质学上称之为角度不整合,下部为片岩、片麻岩,形成于距今25亿年以前的太古代;上部为紫红色石英砂岩,形成于距今10-14亿年的中元古代;中间的不整合面,代表了地质历史上10多亿年的沉积间断。
红石峡的主题碑 是一块非常典型的地质遗迹,它的正面是红石峡的简介,侧面色泽鲜明且规则,主要是因为铁质矿物分布不均匀,加之当时气候条件的变化,便形成了深浅不一的红色。最神奇要数背面了,是波痕石,它反映了当时的沉积环境。大约在10到14亿年前,云台山乃至整个华北地区都是远古的浅海,海水里大量纯净的石英砂慢慢沉淀形成了大量的堆积物,海水波浪侵蚀软层,形成波痕,而这些波痕随着地壳变迁保存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波痕石。地质专家根据波痕的一些数据,可以判断当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白龙瀑 从峡谷南端崖壁的涧口处跌落的一挂瀑布叫“白龙瀑”。瀑布分三叠,垂直落差60余米,上两段短而隐,下一段长且露,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因它毗邻云台山西南大门,故又称“迎宾第一瀑”。俗话说:“有瀑必有潭”。白龙瀑下便有泉水积聚而成的白龙潭。它们一瀑一潭,一动一静,一上一下,相应成趣。您若仔细一看,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这白龙瀑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龙潭,可是这潭水却既不增长,也不外流,那么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原来白龙潭下有一巨大的暗河,大量的水潜流而去,奔流至修武县五里源乡的海蟾宫。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潜流三十里复出”,因此,海蟾宫水质极好,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里生产的松花蛋也是品质优良,口味醇正,古时候曾是贡品。下到谷底或者站在入口的桥上可以看到二者的全貌,在峡谷间只能看到瀑布的一部分。
咱们现在沿着另外一条旅游通道进入到主题景区。在我们脚下其实是一段水渠,开凿于1967年至1978年,为了解决三个山区乡镇的老百姓饮水灌溉而开凿的,全长105公里。
丹崖断墙一条自燕山运动以来多次活动的断层带,总断距600米以上。丹崖断墙是该断层最新一次活动形成的断层面,由紫红色石英砂岩构成,长250米,高150米。崖墙下的一系列断阶,完整地体现了造山运动的过程,又展示了造山运动的伟大。
黑龙洞 黑龙洞长30米,洞中有石板,上可行人,下有渠水。石洞内壁凸凹不平,请大家小心慢行。到出山洞口,您只闻水声不见水影,听到的是沉闷有力的瀑布的声音,有句诗形容的好:“清溪抚弦琴声古,丹崖龙池岁月深”。这个峡谷就是形成于距今67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期,由水动力作用冲刷和地壳的不断抬升而形成的。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水作用的无穷威力,深切体会到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真正内涵。你看这岩石上由水冲刷的纹理,不正是记载着亿万年岁月的变迁吗?
一线天 过了黑龙洞,“一线天”便展现在您的眼前了。这里绝壁高耸,崔巍对峙,山体相合只留一线天地,犹如泰山压顶,时时势势欲坠。明代怀庆府知
府徐以贞游览过此处后,曾写诗这样称赞红石峡:“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高挂珠帘飞乱雪,直垂银珠吼千雷。神龙爱僻潜还现,好鸟依人去复来。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
红石峡是一段非常狭窄的线形峡谷,最宽处20余米,最窄处仅有几米,由于谷内空气与外界的空气不能很好的对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冬暖夏凉,人称长春谷。
仙人桥 仙人桥是云台山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景观,传说魏晋时期,寿至338岁的活神仙王烈,在云台山一带活动时,在此桥上,多次为红石峡的美景所迷醉,因此称之为“仙人桥”。
相吻石 逍遥石 继续前行,在下方的深潭中,最引人瞩目也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分别位于潭东北与潭西北的相吻石和逍遥石了。两块跃出水面宛如一对情人相拥甜吻的红色奇石便是相吻石。相传这是黑、白二龙王的龙女和龙子的浪漫化身,他们正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表白彼此之间的爱恋之情。逍遥石高2米余,长3米,宽约1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纹理自然,古朴悠悠,洒脱飘逸,乃大自然的杰作。据说,人只要在石上坐卧片刻,即可神思敏捷,行笔有神。
龟背石 这块石头表面有天然形成的纵横交错的花纹,因形似龟背而得名。这是沉积在古海洋滨岸地带的泥质沉积物,当海水退出以后暴露于地表,在高温、干燥的环境里,在淤泥的表面出现干裂现象,呈多角形或网状分布,裂隙呈“v”字形断面,也可称“u”字形。干裂规模大小不一,多角形的宽度从几厘米至30厘米;裂隙宽度从1~5毫米;深度1~2厘米,甚至几十厘米。此后又有砂质、粉砂质填充到裂缝里,经过脱水、固结、压实而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干裂纹又称龟裂纹、泥裂纹。这在中元古界红色石英砂岩中和寒武系紫红色页岩中均有很好的出露。
钟乳石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处规模并不大但十分奇特的钟乳石,其它地方的钟乳石都是生长在石灰岩上,由水浸蚀、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石英砂岩上并不具备生长钟乳石的条件,偏偏长了一块钟乳石,这在地质上是比较奇特的。仔细观看,原来山壁上有条天然裂缝,地表水沿上层的石灰岩地层下流,发生了化学反应,经分解后的物质渗漏吸附在石英砂岩上而形成了这种罕见景观。
悬石 此处抬头,可观望到一处“千年悬石”,这块石头夹在两座峭壁间,摇摇欲坠,站到下边不免会感到心惊肉跳,这块巨石又名“试心石”,它身上还有浓重的地方民俗色彩,担负着考验真善美,惩恶扬善的重任。当地有这样一种民俗:未婚男子在向心爱的女子求婚时,女方为了考验小伙子的诚心和胆量,就让他站在这试心石下,对天发誓,与爱妻永结同心!若失言,愿葬身石下,以示惩罚。这是一种寄托追求爱情坚贞永恒的美好愿望!
天然壁画 在峡谷中穿行,突然听到似有清溪抚琴的声音,抬头一看,崖壁上方珠光闪闪,色彩斑阑,像悬挂着一幅天工妙手雕凿的山水壁画,泉水从一条石缝处向下溢出,由无数个塔松形状的苔藓铺垫,勾勒出无数如珍珠、似银丝的线条。形态优美且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弹奏着高山流水的乐章,似跳动的音符、流动的画卷。因其颜色碧绿,其形如倒挂的珠帘,故名为“珠帘壁挂”。当阳光直射到水帘上时,将是一处更为壮丽的景象,各种颜色的水珠在青苔的衬托下熠熠发光,犹如颗颗宝石镶嵌在山体中,流光溢彩,满目生辉,只要见到它的人,都会目不转睛地观赏,久久不愿离去。
首龙瀑 它是红石峡内最大的一挂瀑布,落差68米,其源头是子房湖,每逢雨季,形成地动山摇之势,站在此处,有种大水天上来的感觉。走到首龙瀑脚下,也就到了红石峡的尽头,参照引导标识,沿山路往您上走就可以出来了。
第二景段 雄山秀水子房湖
在子房湖大坝上我们看到的这个望不到尽头的湖面,这是当地人所称的子房湖了。子房湖因西汉名臣张良张子房在此隐居而得名,是云台山景区仅有的湖泊水体景观。子房湖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300余亩,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最深处约65米,水容量为1038万立方米,在这里您可以尽情领略高峡出平湖的景色。这里山青水碧,四季风景各异,春可临水赏山花,夏可入水戏碧波,秋观长天共一色,冬揽山水扮素裹,置身于此,尽可得山水之乐。于是,便有人赋诗赞曰:“天光湖色应心开,双桨展翅一字排。清风乘坐歌谣去,夕阳驮得好梦来”。子房湖碧波荡漾,水质优良,湖中发现有珍稀国家濒危野生动物桃花水母,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因形似桃花瓣而得名,古称“桃花鱼”,也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在2002年,它与野马、大熊猫被共同列入国家濒危野生动物红色名录。在云台山发现的桃花水母给生物专家留下了可供研究的实物标本,它的发现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肯定。
古人云:“山之名,以人著” 。张良,字子房,是秦末汉初著名的大军事家、政治家。两千多年来,他一直被儒家所推崇,为道教和民间所神化。唐代的《太平广记》中的《神仙传》更是将张良列入“神仙”之列来记载,传说,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王未遂,到云台山来避难,因在河边踩住了伊尹的脚印而“得神”。于是,人们将这里的湖叫子房湖,将湖左岸的山峰叫张良峰。在子房湖的尽头,两个村庄并立在湖的两岸,因为它是张良的后代聚集形成的村庄所以叫子房村。
小寨沟广场 这里设有快餐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医疗室、话吧、购物区、免费星级厕所、陈氏太极拳表演、地质博物馆。其中太极拳表演在叠彩瀑水面上,上午9:00、10:00、11:00,下午3:00、4:00、5:00,每天6场逢整点表演,主要表演太极拳、太极刀、太极枪、太极剑、太极棍、太极推手等。当您沿水而行或凭水而坐时,欣赏着太极拳表演会感到无比的惬意,在身心得到彻底放松的同时,会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武术文化的深厚与多姿多彩。地质博物馆面积达600平方米,由多功能演示厅、前厅、1~7号展区、资料收藏室、管理中心、休息厅、购物中心等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图片、文字、模型、影视多媒体等手段向游客介绍公园地质地貌特征、自然生态和其它景观,进行科普知识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并提供旅游信息的场所,是青少年科普基地和人们增长地学知识的好去处。每天8:00—18:00免费开放。
第三景段 华夏第一秀水——潭瀑峡
潭瀑峡又名小寨沟。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观,风光怡人,宛若秀丽江南,所以,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雅号:潭瀑川。由于北部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大量补给以及苑内灰岩、白云岩发育的节理裂隙,使苑区崖高谷深,密布瀑、泉、溪、潭;流水跌宕声声,潭瀑成对成串,鳞次栉比,成趣相欢。峡谷内水体的种类之多,组合之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word.2.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正在阅读:
陈奎元简介02-15
关于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公告104-23
spss - 期末题库03-31
2015-2022学年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04-12
《财政学概论》教案 - 305-18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报送2009年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的通知12-27
张辛远 MBA1308-片仔癀资产负债表分析 修订 - 图文01-23
遗体告别仪式主持词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