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整理】

更新时间:2024-07-09 19: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一、运动着的世界

1、风在( 吹 )、水在( 流 )、人在( 行 )、鱼在( 游 )……..我们生活在一个( 运动 )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 运动 )。

3、( 搜集资料 )、( 制作卡片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 爱护 )公共资料。

5、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 类别 )、( 编号 )、( 来源 )、( 作者 )、( 题目 )、( 内容摘要 )、( 摘录时间 )等。

二、动物运动会

1、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 150多万 )种。

2、( 猎豹 )的奔跑速度最快。飞行最高的要数( 秃鹰 )。飞行距离最长的是( 燕鸥 )。游泳最快的动物是( 旗鱼 )。

3、我们都喜欢动物,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 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 )。

4、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

答: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 5、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

答:⑴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⑵按动物的外形分:有翅膀的、没翅膀的;⑶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陆地生存的、水陆两生的。

三、生命在于运动

1、游泳运动员的( 肩膀 )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 上臂 )比较粗。 2、正常人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的心跳次数( 慢 )。 3、运动前要做好( 准备活动 ),以免发生扭伤等。

4、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 合理 )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

( 锻炼 ),就会有利于健康。

5、在平常状态下我的心脏每分钟跳( 80 )次,呼吸( 20 )次。

四、小吊车

1、( 吊车 )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人们利用它可以把( 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 2、制作最简单的一部小吊车模型至少应该有( 底板 )、( 吊臂 )、( 绳子 )三部分组成。 3、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 收缩和舒张 )的结果。 4、手臂的运动是肌肉的( 收和放 )的结果。

5、小吊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 绳子 )有关。

6、( 仿生学 )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7、2001年10月,我国第一条( 蛇形机器人 )研制并实验成功。又称( 机器蛇 )。 8、在( 飞机 )的发明过程中,无数科学家对鸟类进行了研究。

9、科学家根据( 响尾蛇 )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 狗鼻子 )发明了十分灵敏的“电子鼻”,根据( 萤火虫 )的发光原理发明了即省电又明亮的“新型日光灯”。 10、机器蛇有什么作用?

答:可以在有粉尘、有毒及战场环境下,执行侦察任务;在地震、塌方以及火灾后的废墟中寻找伤员;在狭小和危险条件下探测和疏通管道。

五、确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 参照物 )。 2、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 参照物 )、( 方向 )、( 距离 )。 3、在地图上有许多图形和符号,称作( 图例 )。

4、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区图、交通图等,这些图能帮助我们找出( 方向 )、确定( 位置 )。

5、地图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 )。

6、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来指示。 7、( 日本 )制造的一种电子地图,专供驾驶员使用。

8、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注意选择( 明显的 )、( 熟悉的 )参照物,标明( 位置 )和( 方向 )。

七、动与静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参照物 )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2、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路旁的电线杆来说,你是( 运动 )的;相对于车座来说,你是( 静止 )的。

3、如果选择扇叶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 运动 )的;如果选择底座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 静止 )的。

4、当你背书包上学时,对于地面来说,你是( 运动 )的,对于身上背的书包来说,你是( 静止 )的。

5、物体的动与静是相对于( 参照物 )来说的。 6、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的?

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7、一个静止的乒乓球,你能用哪些方法使它动起来?

答:1、手持乒乓球松手使它自由下落;2、手持乒乓球用力拍打;3、用力吹等。

八、快与慢

1、妈妈和我同时从家中出发去学校,走的是同一条路,结果我先到学校,说明我的速度比妈妈( 快 ),妈妈的速度比我( 慢 )。

2、在百米赛跑中,张明得了男子组的冠军,李超得了亚军,小亮得了第三名,说明李超比张明跑得( 慢 ),比小亮跑得( 快 )。 3、如何判断物体速度的快、慢?

答: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4、小车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1、地面的光滑程度。 2、与是否负重有关。 3、推或拉力大小有关。

5、创想题:一名游客身上只有1500元钱,两天内要从西藏到海南旅游,玩一天后返回,如果你是他你怎么分配这些钱,但要注意钱分配合理,玩的愉快。(参考:假如北京到海南飞机票要1000,1200元,汽车票要450,500,550元,轮船票要300,400,500几种票价。)请详细写出你的旅游计划与理由:

答:坐飞机去,坐轮船回。因为坐飞机去,时间短,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游玩。

九、推与拉

1、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 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推和拉都是力。 2、你知道下列现象那些属于推、哪些属于拉吗?

答:属于拉的是蹬车、拍球、提水、捏闸、拔河、踢球、拔笔帽等。属于拉的是提水、捏闸、拔河、拔笔帽等。

3、力有什么? 答:力有大小和方向。

十、常见的力

1、我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 力 )。

2、当你双手向相反方向扭拧物体时,用到的力是( 扭力 )。 3、当你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 弹力 )。 4、吸引曲别针的力是磁铁的( 磁力 )。 5、使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力是( 浮力 )。 6、使头发贴近梳子的力是( 静电引力 )。

7、当你放开手时,橡皮会落向地面,橡皮受到的力是( 地球引力 )。

8、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 阻力 ),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 ( 摩擦力 )。摩擦两只手会觉得发热,这是( 摩擦力 )的作用。 9、当你按压面包时,由于受到( 压力 ),果酱会从四周外流

10、有些力是( 直接 )作用在物体上的,而有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之间有一定的( 距离 )。 11、直接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有:( 扭力、弹力、浮力、摩擦力、压力 )。与被作用的物体有一定距离的力有:( 磁力、静电引力、地球引力 )。

12、英国科学家( 牛顿 )发现了地球引力。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六分之一 )。 13、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 地球引力 )的作用。

14、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 相互 )的引力,人们称这种引力为( 万有引力 )。 15、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物体距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远,受到的重力越( 小 ),物体距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近,受到的重力越( 大 )。 16、工人叔叔利用垂线砣来检验墙壁是否( 垂直 )。 17、举例说明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答:有利摩擦比如说:用橡皮擦字、用滑冰鞋滑冰、摩擦两只手发热、搓衣服、车轮打滑铺砂等都是有利摩擦。有害摩擦有比如说:穿鞋子走路,摩擦久了会把鞋底磨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轮胎磨损。汽车行驶时,汽车和空气之间的摩擦等都是有害摩擦。 18、工人叔叔利用垂陀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是利用了物体的重力,因物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9、什么叫做地球引力?

答: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

十一课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1、( 力 )能够使物体运动起来。

2、( 力 )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运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 平动 )、( 转动 )、( 振动 )。前进的车轮是( 转动 )、拉抽屉是( 平动 )、被敲击的鼓皮是( 振动 )。

十二课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 力 )还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止下来。 2、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 阻力 )。

3、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 相对 )运动的力,叫做( 摩擦力 )。 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有时候是( 有益 )的,有时候又是( 无益 )的。

5、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 光滑 ),摩擦力越小;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 粗糙 ),摩擦力越大。

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 大 );物体越轻,摩擦力越( 小 )。

十三课 我们的地球

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 蔚蓝 )颜色的( 略偏 )的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 方 )形到( 圆 )形,再到最后的( 球 )形,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3、16世纪初,航海家( 麦哲伦 )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 球形 )的假设。

4、( 地球仪 )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它上面蓝色的表示( 海洋 ),绿色的表示( 平原 ),黄色的表示( 高原 ),白色的表示( 雪地 )。 5、在东经120度、北纬40度附近的一个重要城市是( 北京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