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0-14 0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21050140/32050700

总学时: 48学时,其中讲授/理论44学时,上机/课外实践4学时

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

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同时也是全国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教材。它系统阐述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理论和编制方法,与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共同构成经济地理专业三大支柱课程。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型基础课程,也是学生今后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区域分析的理论与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充分认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特点,能够对各种区域经济现象与区域所处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区域分析与规划》着重在于区域规划,它是以区域和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以研究空间变化规划和区域间各物质要素合理布局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来说,本课程更是学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结合点与应用领域。因此,本课程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理论和技术含量较高。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在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区域的概念和区域的划分,阐明了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及其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概括了区域分析与规划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

1

第二部分以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为主,重点对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人口劳动力、技术及社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及区域联系域分工等区域规划的前提和依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介绍了区域经济定量分析与预测的方法。

第三部分以区域发展及规划理论为主,回顾了中外区域规划发展历程,阐述了区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探讨了区域发展战略及其理论模式选择。

第四部分以区域规划为中心,阐明了区域规划的概念、类型、编制方法和程序,并就区域规划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土地利用、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及环境等各项规划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根据《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要求分三个层次,即牢固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具体来说,要达到以下目标:

①牢固掌握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概念、区域发展整体评价理论、区域优势与区域产业理论、区域战略与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等。

②一般掌握区域发展的支撑条件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理论 ③一般了解城区域竞争与国家竞争相关知识、区域创新机制、区域土地与产业布局理论。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 节 主要内容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分析 学时分配 总学习实其讲授 讨论 时 题 习 他 2 2 0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对区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人口与劳动力结构分析、政策与制度 技术进步分类、技术扩散、技术引进、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主要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国家、城市)竞争力 区域优势与类型、确定;投资环境评价 产业结构划分、产业结构分析、主导产业研究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5 3 2 2 2 3 2 4.5 3 2 2 2 2.5 2 0.5 0.5 0 0 0 0 0 0 0 2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十一章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 区域发展战略与抉择、区域发4 展空间战略模式 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4 点轴渐进理论、圈层理论 土地利用分区、土地供需矛2 盾、土地空间管治、土地保护 2 4 9 1 1 48 3.5 4 2 2 4 4.5 1 1 42 0.5 0.5 2 0 0 0 2 第十二章区域产业规一、二、三产业布局规划 划布局 第十三章 区域基基础设施、交通网络规划、给础设施规划 排水规划、电力电信规划 城镇体系及其规划、城镇发展第十四章区域城镇体战略、城镇体系结构规划、跨系规划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及其规划内容 环境规划概要 复习 总计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4 0 4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区域划分、区域科学的产生、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区域科学之间的关系;掌握区域、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分析等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动态关系;国内外城市地理研究进展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 二、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 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一、区域发展 二、区域研究 三、区域科学

四、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之间关系 第三节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选学) 一、区域分析的概念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3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自然资源及其评价、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与生态补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三、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 第三节 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选学) 一、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二、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与区域间环境问题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区域劳动力供应、适度人口、区域政策与制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域文化与经济基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人口数量结构与质量结构的相关概念。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 一、区域经济背景 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 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 第二节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 三、区域人口素质分析 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

4

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第三节 政策与制度 一、政策与区域发展 二、制度与区域发展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技术进步的分类、技术扩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理解区域技术进步的对区域发展的定量分析;了解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技术进步分类、技术扩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一、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扩散

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区域(国家)竞争力的评价、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胡佛一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掌握区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库兹涅茨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主要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单一指标 二、综合指标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一、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 三、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库兹涅茨理论

5

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三、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选学) 四、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五、胡佛一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选学)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掌握区域优势的概念与类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区域优势的类型与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选学)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二、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 三、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的方法 四、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主要的产业结构划分、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区域主导产业及其判定标准;理解SSM法的分析原理;了解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及其标准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的划分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三、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与产业结构优化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6

二、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选学)

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城区域规划的概念、特点;了解区域规划内容、区域规划的类型发展历史、区域规划方法与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区域规划及其特点、区域规划的方法与程序。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 二、区域规划的特点 三、区域规划的内容 第二节 区域规划类型 一、按规划功能分类

二、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类 三、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选学) 一、古代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 二、区域规划的由来 三、国外的区域规划 四、中国的区域规划

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选学) 一、区域规划的方法 二、区域规划的程序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空间战略模式;了解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区域战略抉择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到,并能联系海西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和难点: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空间战略模式;联系实际用SWOT法对实际区域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分析。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7

第二节 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一、区域发展的“理想模式” 二、目标体系 第三节战略抉择

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提出战略构想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选学)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增长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果、增长极理论的评价;了解核心边缘理论的区域划分与在规划中的应用;了解圈层理论的实践意义;掌握增长极理论的内涵、增长极的机制(极化与扩散);掌握核心边缘理论的空间动态过程与形态;掌握点轴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主要观点、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增长极理论的作用机制、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五、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 六、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核心一边缘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四、核心一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第三节 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8

二、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三、点一轴开发模式

四、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五、点一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第四节 圈层结构理论 一、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二、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城市圈层扩展的同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四、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第十一章 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土地的区域管治(政策分区);了土地利用、土地供需的矛盾、土地类型与土地(耕地)保护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地用途分区、土地的区域管治;土地的供需矛盾。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土地和土地利用(选学) 一、土地 二、土地利用

第二节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一、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

二、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第三节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一、土地类型 二、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 区域管治 一、“管治”的涵义 二、空间管治的概念 三、空间管治规划的作用 四、区域空间管治的原则 五、区域管治分区 第五节 土地保护(选学) 一、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9

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 三、切实保护耕地

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一、二、三产业规划的布局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一、区域农业规划布局 二、区域采矿业规划布局 第二节 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一、原材料工业(初步加工业) 二、加工制造(组装)工业 三、高新技术产业 四、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布局 第三节 第三产业规划布局(选学) 一、第三产业规划布局概述 二、传统商业与服务业规划布局 三、现代服务业规划布局

四、物流系统及物流中心规划布局 五、闲暇产业(休闲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基础设施的性质、作用及理论实践;了解交通、给水与排水、电力与电信规划的一般问题;掌握基础设施概念,交通规划、给排水规划、电力电信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交通网的规划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 二、基础设施的性质 三、基础设施的作用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选学)

10

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三、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新世纪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展望 第三节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一、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二、铁路网规划 三、公路网规划 四、水运网规划 五、航空港规划 六、综合运输网规划 第四节 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一、区域给水规划布局 二、区域排水规划布局

三、综合给排水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区域电力规划 一、电力规划的内容 二、电力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区域电信规划 一、电信规划的内容 二、电信规划中的几个任务

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城镇体系研究与规划的发展历程、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与编制程序;了解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分析;了解城镇化战略的研究内容(包括城镇化水平预测的常用方法);了解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掌握城镇体系的概念、特点、类型;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概述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演化与类型 二、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11

三、我国城镇体系研究与规划的发展历程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五、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程序 第二节 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内外联系

二、自然资源条件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三、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特点分析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基础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五、生态环境状况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六、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第三节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一、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二、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 二、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规划 三、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四、城市经济区划分 第五节城镇体系规划类型 一、按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二、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概要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区域环境特征;了解区域环境规划的基本要求;理解区域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区域生态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 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选学) 第三节 区域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选学)

12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1、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著,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教材)。

2、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合编,区域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 、陈宗兴主编,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4、李小建等著,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吴殿庭,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彼得 . 尼茨坎普主编,安虎森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vol.1 ,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方创琳著,区域发展规划论,科学出版社, 2001

8、魏后凯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 9、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6 五、实验要求与实验内容/课程实践环节基本要求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教材可以分为两大块内容,即区域分析部分与区域规划部分。区域分析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编制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它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物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区域规划原理是规划学的学科分支,亦应成为新兴区域科学的分支。区域规划即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一定阶段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活动的总体布局,带有明显的综合性、战略性、全局性特点,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区域研究和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根据本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实践项目的基本目标:

1、领会有关区位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念,并能辩证地分析有关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 2、能较熟练地阅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图件,并初步具有评判规划结果的能力

3、能将《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调查区域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对区域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措施。

4、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

根据教学计划,我们安排4个学时(课内)的课程实践,具体如下: 序号 1 2 3

学时实验实验每组实验指导已开分配 属性 类型 人数 要求 教师 /未开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制图与分析(图件处理) 1 符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制图与分析 2 专业 综合 3-4 必修 小 已开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制图与分析(报告编1 洪 写) 13

实践项目名称 实验课考核方式:实验报告;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15%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课程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介绍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近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没有列出的背景知识,穿插较多的课堂讨论,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了解课程讲述内容的基本框架,掌握基本概念和课程要点。

2. 多媒体课件演示: 主要用于课程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像资料和数据表格分析等。编制的课件条理清晰,利于更新,信息量大,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授课方法,作为课堂授课辅助工具效果明显。

3. 开展课堂和课外讨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课外则由教师结合科研工作和学术前沿,就学生感兴趣的学术热点及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思想,鼓励兴趣和信心,开阔视野。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用本市自然和人文等区域发展条件,以及本系丰富的科研资源(经费、项目、成果等),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和调研,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5. 创新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系列性、调查性、研究性和探索性课题,作为学生学年与毕业论文选题依据和参考,锻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能力。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形式,考核由形成性考核、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形成

性考核由平时作业(含实践报告)和出勤率构成,占考核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试占80-70%。

考试时间:2个小时

考试内容比例:考试范围以老师编写的复习资料为主,约占整个试卷的80%;另外约20%的内容为教材中基本理论

考试题型比例:1、名词解释题(30分);2、简答题或分析题(40分);3、论述题(30分)

考试难易程度比例:考试难度控制在80%的为基础性知识;20%为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含综合运用题)

14

评分要求:1、名词解释题: 要求对概念有精确的叙述;2、简答题或分析题:只要求对基本论点回答,但要求要点清晰;3、论述题:要求列出基本要点,并要求有具体的分析。

八、必要的说明

本大纲部分内容的要求可因具体教学班略有所差别 九、本大纲编写参照系、编写根据、编制人

本大纲参照地理科学系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科建设》与《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计划》编写;具体内容则参照教育部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及要求。

编制人:符小洪。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3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