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05 17: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来我镇指导工作。今年我们申报的《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经教委办审查批准,确定为安海镇201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下面我受课题组委托,向大家做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焕然一新,注重情境创设,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算法多样化等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有不少地方、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弱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与以前的同年级学生相比计算能力不高,正确率低,速度慢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调查分析。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2.心理学理论依据。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材里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方法”由于重视了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实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不仅学会了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3.现代教育学理论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导的作用很重要。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对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满足

于把计算法则,公式讲清楚,而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运用新的课程理念,结合传统的计算教学优势,寻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力争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案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数学课中情境教学资源的开发

(1)、在课堂中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具体活动情境和学习资料 (2)、在数学计算课中如何把教学内容和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2.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

(1)、怎样给足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研究算法

(2)、怎样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算理进行数学计算,找到多样化的算法 (3)、怎样引导学生去比较、验证,发现最优化的方法 3.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1)创设情境,提取信息 (2)提出问题,尝试列式 (3)组内交流,探究算法 (4)组间交流,理解算法 (5)归纳小结,明晰算法 (6)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4.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究怎样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5.计算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经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关注国内外计算教学的历史成果和最新动态。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

3.个案研究法。根据老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某一个教学设计、某一个课例、某一个教学片段或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4.经验总结法。对收集、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六、课题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课题论证,搜集有关资料,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确定人员分工,准备开题报告。

2.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3年12月)

(1)课题实验,组织相关培训,学习,交流研讨活动。

(2)2012.6各小组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公开课为载体,以小组讨论、座谈等形式交流探讨各自在课

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汇报小结各小组的研究成果。

(3)2012.12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论文等形式分享学习成果,反思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推进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 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3月)

课题总结阶段,汇总资料,认真总结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七、预期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1)研究报告。 (2)案例集,论文集。 (3)图片,音像资料等。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1.专家指导组

进修学校:蔡福山 林培育 2.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许志达

成员:陈小查 吴乌楼 杨鸿婷 朱永龙 曾婉宜 吴思聪 黄宏 许海沙 柯雪芬 许婉珊 柯建雄 许春晓 张幸福

组长职责:

(1)、负责整个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协调、目标考核工作,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邀请课题专家组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按正常的进度进行。 (3)、及时提交本阶段度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并且做好兼职的资料员,以确保研究档案的完整、有序。

(4)、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集体研究学习活动,并作好记录。

成员分工:

许春晓、张幸福、朱永龙、曾婉宜等人侧重于计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及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分析的研究。

黄宏、许海沙、柯雪芬、许婉珊、柯建雄等人侧重于计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及小学数学课中情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吴思聪、陈小查、吴乌楼、杨鸿婷等人侧重于计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及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的研究。

3.课题组的管理和要求

(1)课题组的活动形式: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以研讨课为平台,以评课、交流为基本形式,辅以外出学习、观摩名师教学资料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2)活动时间安排: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交流总结,每次活动均应有书面记录。 (3)对课题组成员的几点要求

①团结协作,积极参加学校及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②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能力。每人每学年至少上一节计算教学公开课。

④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完整的计算教学设计(包括设计意图、反思)或案例分析,一篇计算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各位老师,课题的立项、启动,意味着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将要牺牲很多的休息时间,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劳动。在此,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表示深深地感谢。这种付出和劳动,换来的必将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是我们教师本人的成长和进步。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教师从事教育这种职业的幸福之所在。我相信,在各级领导,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2r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