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话与普通话的异同

更新时间:2023-10-09 01: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阳方言与普通话“儿”尾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东阳方言作为南部吴方言中婺州片的分支,“儿”字在普通话中发

音时有卷舌动作,在东阳方言中则没有这个现象。儿在普通话中不是独立的音节,而是同前面一个音节融合在一起,使前面的字带有卷舌的动作。东阳话的儿的发音是相对独立的,对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同时东阳方言由于具体语境、方言习惯的关系,在表达功能上也有着和普通话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语音及表达特点的比较,探讨东阳方言“儿”和普通话中“儿”不同的特殊用法。

关键词:东阳方言 普通话 儿尾 比较

Abstract:Dongyang Wu dialect as the dialect in the southern state of

film Wucheng branch.the word %uttered, but in Dongyang dialect is not this phenomenon. Infants in the Mandarin syllables are not independent, bu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eceding syllable, so that the word in front of a rolling action. Dongyang pronunciation if the child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the previous vowel syllables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basic. Dongyang dialect at the same time as a result of the specific contex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ary dialect, in the expression of functional also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utonghua.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ice and expression when compared Dongyang explore dialects \Putonghua in the \

Key words: Dongyang dialect standard dialect “er-ending”

comparison

1

绪论

中国幅员广大,历史悠久,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时而分化,时而统一,导致各地使用的汉语各有自己的口音。这正如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所曾说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致。”①即: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方言体系,因此汉语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方言作为是一定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并不断丰富发展延续下来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华夏儿女外貌相似,所操方言犹如各地饮食,酸甜苦辣咸,分得清清爽爽。从现在交流过程来看,方言已经是人们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听着你的口音中的方言韵味来辨别“你是哪儿人”。

东阳方言是东阳人民在自己区域内交流的主题语言,反映着东阳的历史演变,也是该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该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因为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内蕴。那么历史文化的“风俗化石”则是方言了。东阳方言,是东阳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表达了东阳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是东阳人民自身所特有的文化气息。

一、东阳方言的概况 1.1:东阳的概况

东阳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1739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有山周数百里,江水曲而环焉。”这是对东阳地理情况的概括。东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据统计,东阳的年平均气温17°C,年平均日照200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51毫米。依山傍水、气候适中的东阳,十分适合人群的居住和生活。

东阳历史悠久。早在1800多年前,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就已建县制,名吴宁(意为“吴地安宁”),属会稽郡。到了唐垂拱二年,即公元

朱加荣 《语言学论业》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第34页

2

688年,建东阳县。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阳撤县设市,掀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东阳市素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之美称,一直被誉为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东阳市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东阳市更是文化朴茂,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从古到今素有“勤耕苦读”之风。据历史记载,东阳市进士题名共有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一代报人”邵飘萍、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台湾报业巨子王惕吾等。大家现代东阳的教育的发展,称道“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

1.2东阳方言的概况

在现在汉语中,一般将方言划分为七大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东阳方言属于吴方言的分支,通常我们把吴方言分成三个区(北区,南区,西区)六个片(太湖片,台州片,婺州片,处衢片,东 瓯片,宣州片)。一般我们把东阳方言划分为南部的婺州片,但也有学者认为东阳反应是属于金华和临绍片的过渡型。

吴方言受官话以及其它语言的影响不同,不同地方的吴语虽然有些共同的特征,其变化性还是很大的。各片之间甚至不能互通,这一现象在婺州片表现得更为明显。东阳话中有明显的体现,东阳方言素有南乡话和北乡话之分,大磐山北与横贯县境中部,习称山南为南乡,山北为北乡。南乡为南江流域,北乡为北江(即东阳江)流域。南乡话中,湖溪、南马、千祥、黄田畈等地又各有差异;北乡话中,吴宁、巍山、佐村等地亦各有差异;四周边境地区受邻县方言影响,千祥、南马受永康方言影响,黄田畈、画溪、白云受义乌方言影响,巍山、佐村受诸暨、嵊州、新昌等地影响。虽然有着南北乡的差异,但从书面上来看东阳方言以原吴宁镇的土话为准,采用国际音标记音,记述其音系、同音字、词语与语法类例。东阳话吴宁音有28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47个韵母,8个声调,其分布与中古四声有整齐的对应关系。

3

据道光《东阳县志》记春秋时期,东阳为古越人居住地。东阳方言是古代越语的一个分支,渊源古老,历史悠久,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东阳方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历史发展过程复杂,但它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如:古代越人说一种“胶着语”,一字有多音节,不象古汉语是单音节,因此,至今东阳方言中“无”、“吴”、“午”均为泥声母。②所以普通话中的儿化在东阳方言中发音是一般被『n化』。下面的文章我们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

二、普通话与东阳方言儿尾在语音上的比较

“儿”字在作为词语后缀是被称为“儿”尾。由于发音方法的不同,东阳方言和普通话的“儿”尾在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的方式、程度上的不同,对前一音节韵母发生了不同影响。

2.1发音的不同

汉字“儿” 在普通话中的读作『э』 是典型的卷舌音,发音是带有明显的卷舌音色,发音的特点是口腔略开,舌位居中,舌头稍向上缩,唇型不圆。它是在发『э』的同时,舌头向上卷起,其中的『r』不是音素,只是代表卷舌的动作。而且『э』不能自成音节,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并且“儿” 字的拼音是特殊的,一般普通话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是一个辅音在前,元音在后(辅音+元音)这个规律。而是元音在前,辅音在后(元音+辅音)。

东阳话的“儿”白读多为鼻音([n]类),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软腭和小舌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通过喉头,振动声带,从鼻腔流出。在东阳话系统里,没有儿音,也没有独立成音节『r』,凡是北京话中念r的音的字(儿、尔、二、耳等)都念成『n』因此就产生了一种『n化』音。 但是『n化』的字必须是阴声字,名词和末一个音节,但是并不是所有符合这三个条件的都是『n化』音。那具体到底什么时候需要『n化』呢?下面我们具体举例来分析:

王庸华 《东阳市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年12月 第233页

4

『桃』『梨』,单独念的时候『n化』,我们念做『dawn』『lin』;说『吃桃』『买梨』时也要『n化』,『桃』『梨』依旧念成『dawn』『lin』;说『桃花』『梨树』时就不『n化』,念成『daw』『lin』。③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桃、梨这两个字后面没有跟随语是单纯的字,或者在这个字的前面加字组成一个词时,这两种情况就需要『n化』。当后面有跟随语组成了词,就不需要『n化』了。总的一句话概括来说,在词的后面加了除了 “儿”之外的字组成词,就不需要『n化』了;在词的前面或者单独的一个名词性的字,就需要『n化』。

2.2对前一韵母音节的影响

由于发音时存在着是否有卷舌动作的区别,普通话与东阳方言中的“儿”尾与前一个音节在结合方式、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普通话中,后缀的“儿”与前一音节融合在一起,使前字的韵母带上卷舌的动作。儿化后的词语在字面上仍然写成两个汉字,实际上是读成一个音节。儿促使音节中的主要元音起卷舌动作,成为卷舌韵母,其实儿字本身不再独立发音。

而在东阳方言中,儿带有着鼻音的成分,儿是附加在一些名词性的语素后面充当词尾,即原词干加上词缀这种形式。所以“儿”字发音的时没有卷舌动作,舌面的元音特点决定它在词语结合上很难与前一个音节韵母结合在一起甚至形成儿化,它只是作为词语的后缀,仍然保持着一个独立的音节。如:词例 花儿 牛犊儿 油壶儿 普通话读音 『xuar』 『niou tur』 『iou xur』 东阳方言读音 『hua n』 『niw tu n』『 iou wu n』

从上面表格中的词例的比较可以看出,普通话中“儿”尾和前一音节是合在一起读的,两个字只读一个音节,而在东阳方言中前一音节和“儿”尾是分读的。

正是由于普通话中合读的原因,普通话中的“儿”与前面一个音节合并,而且改变了它的韵母,或者增加了卷舌的动作,或者丢掉了原韵母的

赵日新 《中国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8年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2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