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期中作业

更新时间:2024-04-08 00:51:01 阅读量:1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社会思想史期中作业

姓 名:张 利

班 级:07级社会学(

学 号:P070410824

3)

孔子仁学思想与中华民族之人格塑造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术思想,其中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以“仁”为核心的仁学思想体系源远流长,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他所包含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忠恕之道等内容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与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的人的人格塑造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仁 爱人 人格塑造 正文:

孔子思想绵延中华两千多年,其仁学思想更是在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深深的影响着中华民族。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更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治理国家、制定治国方略的主流思想,所以,其对中华民族之人格塑造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谓人格塑造就是在人的社会生存、生活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并与社会之基本价值利益观保持一致而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一个完善的过程,也可理解为人的“社会化”过程。“仁”学思想基于“爱人”,并通过“忠恕之道”、“克己复礼”的方式使人懂“孝悌”、知“爱人”,并使人培养了“恭宽信敏惠”之德行,从而使人之品格真正意义上具有“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说:“儒家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东方人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仁”学思想对我们人格之塑造所起到的主导作用。然究竟什么是“仁”,让我们来简单述之。

首先孔子认为,“仁”其实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道德行为。所以《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每个人都有仁心仁德,都会做一些善事、好事。“恭宽信敏惠”为仁之主要德行,另外孔子也有云:“刚、毅、木讷近于仁。”从中可以看出,“仁”乃全德之称,也就是说孔子的“仁”是一个包含了各种道德的一个集合体,而孔子更多的则是想通过其对“仁”之各种德行的阐述从而建立一个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引导人们在这个规范中“爱人”。 既然仁者爱人,这是儒家处理人我之间伦理关系的一般准则。那么首先我们当清楚的则是如何实现这种“爱人之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实现仁的方式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要实现仁必须能够推己及人,自己想要有所树立,也应

该让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想要有所通达,也应该让别人有所通达;想到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想到别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对立面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两个方面合为一体,就是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通过这种忠恕之道对自己进行约束与规范从而达“仁”是孔子“爱人”思想的前提条件。

然并非说孔子之思想是为恢复周礼而产生的一种主流社会思潮,则其思想就必将在其“仁”之过程中而体现出“爱人”的差等性。孔子告诉他人的日常生活大致分为三类:家庭生活、劳动和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生活。孔子认为,仁者在以上三方面当表现为“恭”、“敬”、“忠”三种态度,而对于所爱究竟何种人其则主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之“爱人”当为“爱人”无差等可言。而此也体现了“爱人”之本质。

在孔子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孟子无疑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所谓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论述是对孔子“仁”之学说的进一步阐述与完善。以“爱人”为忠恕之道的仁学思想,其包含着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归结而言,就是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孟子称这种同情之心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认为“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其人性善也即是以此为心理根据的,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另一方面来思考“仁”,《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儒家两个伦理道德观念。孝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悌是弟妹对兄姐应有的态度。其主要包括“无违”、“敬”、“色难”三种方式。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之命不可违,“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可见孔子就是指不要违背父母的心愿,不要违背做儿子的孝道。“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也是具有大众性和民间性的一个道德理念。自古至今,它一直作为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之一。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想。此种本质和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久、最朴素的情感——血缘亲情。所以,要发展人的爱人的情感和社会伦理责任,最要紧的是培养人的血缘亲情。因此,孔子对孝道极为重视,认为孝为仁义之根本。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孔子通过对弟子的孝悌教导试图达到一个如孟子所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

总言之,孔子的思想是始于“修身”而终于“安人”、“安百姓”的,并且又是以“仁”和“礼作为基本核心的。因此,孔子特别重视仁和礼在“修身”、“安人”方面的作用。孔子认为,仁就是人的美德,它应当是内心自生的。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本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其实阐述的也是这个意思。而礼则是外在的制度规范等,是孔子从传统的礼乐文化中继承和发展来的。仁被用于修己,毫无疑问,应当向内用力,在心上下工夫,注意发现培养乃至扩充人的一念之善。而礼被用于修身则不然,孔子大量谈论的是以礼正身,是“约之以礼”,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向外扩展,在身上用力,实际上就是把修己的重点放到了修身上。修心讲的是自由自律的方式,修身讲的则是他由他律的方式。孔子用“克己复礼”一言而概之。至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各家有不同解释。南怀瑾释为:“孔子说只要有一天做到克己复礼的功夫,全世界都归到仁的境界里去。”我们说,孔子的理想是“修己”以“安人”,其最终目标在于安人。只有人人都仁,天下才能归仁。所以,孔子后面才又解释说:“为仁由己。”因此,我们认为,这句当作是解:“有朝一日人们一旦都做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就都归于仁了。”

孔子的仁者爱人的修心观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对人的一种启迪。它要求人们做事尽心竭力,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要求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懂得尊重和关照他人。这样做的结果,会张显我们人性的魅力,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而克己复礼则涉及到个体要求与社会伦理原则的关系问题。所以,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求仁之道”。“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生理本能、个体感性欲望,是从内在下功夫;“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办事,做到在视、听、言、动各方面皆合于礼,从而使“礼”本身所体现的道德伦理原则经过多次反复潜移默化为人的内在的德行,则是向外用力。这一命题在孔子仁学思想中最深刻、最有理论价值,在现代社会也最有现实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善良的本性,那就会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品格,那就无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如果没有组织纪律的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也无法成就大事业。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社会中,是集体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强调个体服从集体,个

人服从社会。自己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的个体的价值也才能充分体现。

孔子思想伴随了中华民族每一次前进的脚步,每个中华民族的个体也当努力学习孔子文化,以其“仁”之思想培养自己之德行,约束自己之德行,努力去做一个有思想、有品行的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表现出一种人的信用缺失及极端拜金的现象,而此种现象是与我们国家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以提倡“八荣八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其与孔子思想之“仁”在本质意义上是相吻合的。既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倡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其也恰与孔子仁学思想史相吻合的,则这也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把“仁爱”作为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儒家的“仁”不是从孤立的、个体的人的角度,而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的,她把人的本质规定为道德性,理解为以仁爱为枢纽的人际关系,认为人的本质体现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互爱”的关系之中。而只有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所以说,在当今时代,我们则更当极力提倡儒学之“仁”,以“仁”来加强个人之人格塑造与培养。

孔子仁学思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其塑造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的血脉品格,凝聚了中华民族最深沉、最庞大的爱,在全球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孔子仁学思想无疑为我们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状态下保持一份淡定与从容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的人当努力要求约束自己,虔诚至“仁”,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则更当以“仁”为准则,用“仁”的方式治国,从而实现天下归仁的政治蓝图。

参考文献:

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 ,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钟肇鹏:《孔子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

董洪利:《孟子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1rr.html

《中国社会思想史期中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