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

更新时间:2023-03-20 10: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1卷第52期2007-12-30出版

JournalofClinicalRehabilitativeTissueEngineeringResearchDecember30,2007Vol.11,No.52

CRTER

临床医学

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

魏世平1,李彦章

Relationshipbetweeninterpersonalattachmentstyleandinterpersonalintimacyabilityincollegestudents

Abstract

AIM: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interpersonalattachmentstyleandinterpersonalintimacyabilityamongcollegestudentsandprovideevidencesforpsychologicalguidance.

METHODS:Totally854collegestudentswererandomlyselectedintheinvestigationorganizedbyCommunistYouthLeague(CYL)CommitteeofChongqingUniversityinMarch2005.①RelationAttachmentStyleQuestionnaire(RASQ)included24questionsof6gradesfrom"neveraccordwithverymuch"to"accordwithverymuch".Thescalewascomposedof4sub-scales,avoidant,secure,dismissingandanxiousattachments.②RelationIntimacyAbilityQuestionnaire(RIAQ)included24questionsof6gradesfrom"nevereasyorcomfortableverymuch"to"easyorcomfortableverymuch".Thescalewascomposedof4sub-scales,negativeassertion,emotionsupport,initiatedisclosureandconflictmanagement.Thescoreswereratedaccordingtotheparticipants'grade,genderandmajor.Sub-scalesofthetwoscaleswereanalyzedbycorrelatedandstepwisemultipleregressionanalysis.

RESULTS:854collegestudentsweretested,but813qualifiedquestionnaireswereretrieved.Therewere413malesand400females,392subjectsofliberalartsand421subjectsofscience,431freshmen,316sophomores,51juniorstudentsand15seniorstudents,withanaverageageof19.24years.①Malestudentsscoredhigherinavoidantattachment(20.44±4.63,19.58±4.68)(t=2.63,P<0.01)andlowerinemotionsupport(25.45±4.10,24.69±4.46)(t=2.53,P<0.05)thanfemalestudents.Sciencestudentswerehigherthanartsstudentsinavoidantattachmentstyle(20.42±4.92,19.61±4.35)(t=2.49,P<0.05),andlowerinemotionsupport(25.28±4.14,24.57±4.41)(t=2.37,P<0.05).②Avoidantattachmentwa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emotionsupportandconflictmanagement(r=-0.08-0.10,P<0.05).Secureattachment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sub-scalesofrelationintimacyability(r=0.33-0.42,P<0.01),dismissingattachment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negativeassertion,emotionsupportandconflictmanagement(r=0.22-0.26,P<0.01).Anxietyattachmentwa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negativeassertion(r=-0.09,P<0.05).③Negativeassertionwereinfluencedbysecure,dismissingandanxietyattachments.Emotionsupportandconflictmanagementwereinfluencedbysecure,dismissingandavoidantattachmentsandinitiatedisclosurewasinfluencedbysecureattachment(F=42.596-176.701,P<0.001).

CONCLUSION:Interpersonalattachmentstyleiscloselycorrelatedwithinterpersonalintimacyabilityin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attachmentstyleinfluencessignificantlyinterpersonalintimacyability.

WeiSP,LiYZ.Relationshipbetweeninterpersonalattachmentstyleandinterpersonalintimacyabilityincollegestudents.ZhongguoZuzhiGongchengYanjiuyuLinchuangKangfu2007;11(52):10569-10571,10575(China)[www.zglckf.com/zglckf/ejournal/upfiles/07-52/52k-10569(ps).pdf]

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2DepartmentofAppliedPsychology,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081,SichuanProvince,China

WeiShi-ping,Associateinvestigator,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

wspcq@sohu.comCorrespondenceto:LiYan-zhang,Doctor,Associateprofessor,DepartmentofAppliedPsychology,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081,SichuanProvince,China

Received:2007-03-21Accepted:2007-06-05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和人际亲密能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方法:2005-03由重庆大学团委组织,随机抽取重庆大学学生854名为调查对象。评定工具:①人际依恋风格问卷。共24题,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六级计分。内容包括逃避依恋、安全依恋、排除依恋和焦虑依恋4个分量表。②人际亲密能力问卷。共24题,从“非常不容易或不自在”到“非常容易或非常自在”进行六级计分。问卷包括负向决断、情绪支持、主动表露、冲突处理4个分量表。测评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与人际亲密能力问卷各分量表得分。并进行人际依恋风格各分量表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表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大学生854名接受测试,回收有效问卷813份。其中男413名,女400名,文科392名,理科421名。一年级学生431名,二年级学生316名,三年级学生51名,四年级学生15名,平均年龄19.24岁。①在逃避依恋风格上,大学男生明显高于大学女生(20.44±4.63,19.58±4.68)(t=2.63,P<0.01),理科生则明显高于文科生(20.42±4.92,19.61±4.35)(t=2.49,P<0.05)。在情绪支持上,大学女生明显高于大学男生(25.45±4.10,24.69±4.46)(t=2.53,P<0.05),文科大学生明显高于理科生(25.28±4.14,24.57±4.41)(t=2.37,P<0.05)。②逃避依恋与情绪支持和冲突处理呈负相关(r=-0.08 ̄0.10,P<0.05)。安全依恋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表有显著正相关(r=0.33 ̄0.42,P<0.01),排除依恋与负向决断、情绪支持和冲突处理呈正相关(r=0.22 ̄0.26,P<0.01)。焦虑依恋与负向决断呈显著负相关(r=-0.09,P<0.05)。③安全依恋、排除依恋、焦虑依恋影响负向决断;安全依恋、排除依恋、逃避依恋影响情绪支持和冲突处理,安全依恋影响主动表露(F=42.596 ̄176.701,P<0.001)。结论:大学生的人际依恋风格和人际亲密能力关系密切,人际依恋风格对人际亲密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人际亲密能力

魏世平,李彦章.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569-10571,10575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市400044;2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四川省成都市610081

魏世平,男,1971年生,四川省绵阳市人,羌族,1994年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共青团、思想政治及心理教育工作与研究。wspcq@sohu.com

通讯作者:李彦章,博士,副教授,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四川省成都市610081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225

(2007)52-10569-03

收稿日期:2007-03-21修回日期:2007-06-05(05-09-4-3050/M Q)

[www.zglckf.com/zglckf/ejournal/upfiles/07-52/52k-10569(ps).pdf]

CRTER

引言

魏世平,等.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

ISSN1673-8225CN21-1539/Rwww.zglckf.comkf23385083@sina.com

场,接纳个别差异)4个分量表。经测试问卷信效度好,可以测量大学生人际亲密的能力程度

[9]

。本研究经

Cronbachα检测,总问卷和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

人际依恋是指成人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是一种

数分别为0.85,0.73,0.75,0.65和0.63,显示有良好

评定方法:由团委组织进行测试。匿名填答,问卷当场回收。

主要观察指标:①人际依恋风格与人际亲密能力问卷得分。②人际依恋风格各分量表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表的相关关系。

统计学分析:由第二作者采用SPSS11.0处理数据。主要有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F检验、方法。

从幼年就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人际亲密关系倾向。的内在信度。

(Attachment)一词最早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Bowlby所提出,他认为个体从婴儿期到死亡的整个生

依恋

命周期都有情感上的依恋对象[1]。其特征是向依恋对象寻求趋近及安全感,并具有促进个人独立自主的功能以及认知及社会胜任感的发展[2,3]。后来一些学者利用“依恋”概念分析解释成人的亲密关系[4,5]。

根据Eric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值人生中的黄金岁月,是寻找并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6]。帮助学生适应和学习亲密关系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相当重要的一环[7,8]。而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中,则要考虑其人际亲密能力。本文探索人际依恋风格与人际亲密能力两者的关系,为辅导工作者提供参考。

2结果

2.1调查者数量分析

1对象和方法设计:横断面调查。

单位:重庆大学团委和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

854名(男438名,女416名)

大学生接受测试,回收有效问卷81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0%。其中男413名,女400名,文科392名,理科421名。一年级学生431名,二年级学生316名,三年级学生51名,四年级学生15名,平均年龄19.24岁。2.2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的特点见表1。t检验和单

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在年级上差异无显著性,而逃避依恋评分在性别、文理科上差异有显著性,大学男生明显高于大学女生(P<0.01),理科生明显高于文科生(P<0.05)。

研室。

对象:2005-03由重庆大学团委组织,随机抽取重庆大学学生854名参与调查。

设计、实施、评估者:设计、实施为重庆大学团委的老师,评估由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老师进行,均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

方法:

评定工具:①人际依恋风格问卷。由台湾王庆福根据风格的理论编制而成。共24题,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六级计分。内容包括逃避依恋(逃避和他人的接近,以免除不自在的感觉或避免受伤害)、安全依恋(接纳自己,有安全感,能自在地和他人亲近)、排除依恋(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和焦虑依恋(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4个分量表。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实验经Cronbachα检测,总问卷和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8,

[9]

与男生比较,a;与文科比较,b2.3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的特点见表2。t检验和

0.67,0.60,0.65和0.48。显示除焦虑依恋内部一致性

程度较低外,均有良好的内在信度。②人际亲密能力问卷。王庆福修订,共24题,从“非常不容易或不自在”到

“非常容易或非常自在”进行六级计分。问卷包括负向决断(有自我判断的人际行为,能自在地向对方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绪)、情绪支持(倾听他人的烦恼,给予情绪上的帮助)、主动表露(主动接触新朋友或自在地表露自己)、冲突处理(有效处理人际冲突,能考虑双方立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在年级上差异无显著性,但情绪支持评分在性别、文理科上差异有显著性,大学女生明显高于大学男生(P<0.05),文科大学生明显高于理科生(P<0.05)。

2.4人际依恋风格各分量表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

相关分析表明,逃避依恋评分与情绪

表的相关分析

支持和冲突处理评分呈负相关(P<0.05)。安全依恋评分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表评分有显著正相关(P<

ISSN1673-8225CN21-1539/R

www.zglckf.comkf23385083@sina.com

魏世平,等.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

CRTER

情绪支持和冲突处0.01),排除依恋评分与负向决断、

理评分呈正相关(P<0.01)。焦虑依恋评分与负向决断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见表3)。

伤害的逃避和他人的亲近,来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拒绝、倾向。理科生中男生居多,而男生有这样的情况,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下造成的性别角色有关,中国文化不鼓励男性表现软弱的一面,而强调隐忍和竞争。即使受到伤害,男生只能悄悄舔净伤口,不敢有太多外在的表露[12]。这也反映男生和理科生是进行人际教育的重点对象,需要注重自我价值和人际信任感的教育,同时也应对他们进行情绪管理的辅导。

在人际亲密能力上,女生和文科生的情绪支持分明显比男生和理科生高,即大学女生和文科生更能够提供他人情绪上的支持。估计这与女生的教育方式以及文科生所受的人文教育有关,女生从小被鼓励发展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而人文教育也使学生学习到较好的情绪敏感能力及觉察对方情绪的能力。总之,本实验结果发现,人际依恋和人际亲密能力存在性别和专业的差异。而专业差异可能是性别所致。但性别差异究竟是先天生物因素的影响、还是与文化期待、性别角色、教育等有关,这是目前心理领域一直研究的热门话题。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依恋风格者信任亲密关系,且对人际关系有相当的自信,有困难时更愿意去寻求支持,而不安全依恋者则逃避人际亲密,且伴有焦虑和低自尊[13-19]。本实验也获得基本一致的结果。人际依恋风格与人际亲密能力关系密切,安全依恋者比其他依恋风格者更愿意主动结交新朋友,主动表露自己。安全依恋和排除依恋者更善于负向决断、情绪支持和

与男生比较,at=2.53,P<0.05;与文科比较,bt=2.37,P<0.05

表3人际依恋风格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

负向决断

情绪支持

主动表露

(r)冲突处理

人际依恋风格逃避依恋

安全依恋排除依恋焦虑依恋

0.030.33b0.25b-0.09a-0.10a0.43b0.22b-0.010.030.36b0.09-0.02-0.08a0.42b0.26b-0.06

P<0.05,P<0.01

2.5人际依恋风格对人际亲密能力的影响以人际

亲密能力为因变量,以人际依恋风格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影响人际亲密能力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Y进入方程的X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增加解释量负向决断情绪支持主动表露冲突处理

安全依恋排除依恋焦虑依恋安全依恋排除依恋逃避依恋安全依恋安全依恋排除依恋逃避依恋

F标准化回归系数

冲突处理,而焦虑依恋者则不善于自我决策,逃避依恋者则不善于情绪支持和处理人际冲突,遇到问题时常采取回避方式。

由研究可见,促进人际亲密能力最好的是安全依恋风格,具有这种风格者普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对他人接纳,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亲密和独立。其次是排除依恋风格,具有这种风格者对自己有正向的认识,但常处于被动地位,保护自我避免受到伤害而维持一种独立自主与不受伤害的情况。这一点可能与中国强

0.3260.3670.3740.4280.4430.4500.3560.4250.4480.454

0.1060.1340.1400.1840.1970.2020.1270.1800.2010.206

0.1060.0280.0050.1840.0130.0060.1270.1800.0200.005

93.84661.23142.596176.70196.00366.212115.015174.20299.34468.379

0.3260.174-0.0740.4280.118-0.0830.3560.4250.149-0.081

3讨论

成人依恋研究的主要方面是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人

调集体主义,强调和谐的文化背景有关[20]。所以大学生也采取“忍”的方式来解决冲突。焦虑风格者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可爱。常寻求他人的接纳以肯定自己,因此有较多过度的情感表达、竞争与控制的人际问题。而逃避风格者也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同时对他人也不信赖,因而回避亲密关系。

依恋主要是让个体获得安全感,有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21]。通常依恋关系不易改变,但依恋行为会随经验与发展阶段而有所改变。因此对大学生这个渴求友情和爱情的关键时期,要注重提高人际交往的训练,给予他们正向的经验,

(下转第10575页)

际关系,并强调这种人际关系的情感层面及其对个体其他社会功能的影响[10,11]。因此,人际依恋风格的差异,最直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上。因此想要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了解其人际依恋风格是至关重要的。

本实验发现,在人际依恋上,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在逃避依恋上得分差异显著,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理科生明显高于文科生。说明大学男生和理科生更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1卷第52期2007-12-30出版

JournalofClinicalRehabilitativeTissueEngineeringResearchDecember30,2007Vol.11,No.52

CRTER

能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该地区成功老年人发现,成功老龄率仍有较高的保持率。陆铮等[18]对上海社区

12345678910111213

参考文献

梁兆得.从人口普查看巴马长寿现象[J].中国统计,2004,(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80 ̄84岁、85岁以上年龄段成功老龄的检出率分别为18.2%,11.4%,与本次调查100岁老年人的17%

相仿。这也显示了本次调查成功老龄比率高,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在百岁老人中仍未大幅衰减。在巴马,六七十岁的年轻老人还算壮劳力,八九十岁老人算半劳力,90岁以上的老人才退出生产劳动。百岁老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年龄低,停止劳动的年龄高,几乎是终生劳动。他们退出生产领域有一个从整劳力到半劳力、从半劳力到家务劳动的劳动量递减过程。这一过程恰好与人逐渐衰老的生理过程相吻合[19]。巴马老人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极有规律,生活节奏长期稳定,这种行为方式与生理机能的自然规律合拍,长寿也就是自然的了,调查之后发现,在巴马的百岁老人身上没有什么特别令人惊奇的地方。百岁老人的生活很平常,几乎都是人所周知的事实。换句话说,百岁老人能够活过百年,并非是件神秘的事,长寿并非可望不可及。事实证明,健康长寿没有单一的偏方,它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20]。总结该地区成功老龄检出率高,老人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因素就是:科学的行为方式(如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心境稳定等)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及优良的遗传因子。

95-104

张明园,ElenaYu,何燕玲.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及其应用[J].上海精

神医学,1995,7(增):1

李春波,张明园,张新凯.成功老龄的判别标准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2):67

王夏红,宋景贵,穆俊林.P300电位测定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5,14(2):171-172

14151617181920

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isandStatisticalmanualofdisorder.4th.Edn.WashingtonDC:APA1994

徐明颖,李春波,何燕玲,等.社区老年人群成功老龄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增刊):15

伍业光,李志彬.长寿老人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3,25(11):2185-2187

吕永良,吴爱琴,李鸣,等.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54-256

陈谊,OlivierHANON.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5,14(2):173-174

严学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长寿的关系[J].中国保健,1996,8(1):24

王延江,周华东,李敬诚,等.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2):114

ZhouH,DengJ,LiJ,etal.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cigarettesmoking,alcoholdrinkingandcognitiveimpairmentamongelderlypeopleinchina.AgeAgeing2003;32:205-210

张钦鹂,姜学思,杨志刚,等.山东地区171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老年学杂志,1989,9(3):1504

敖晋,柳玉芝.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19-122

伍业光,张国兵,李志彬,等.267例80岁以上老人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5,14(6):555-557

陈进超.广西巴马长寿者生活环境[J].自然医学,1992(3):24

陆铮,李春波,张明园.成功老龄判别标准的稳定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杂志,2000,12(4):187

李栋,徐涛,王战勇.济南市部分区县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23-124

伍业光,张国兵,张春林,等.广西巴马长寿地区65岁以上人群318名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23-25

(上接第10571页)

同时本文揭示人文教育可能促进个人

的人际依恋风格和人际亲密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尤其是理科大学生要注重人文方面的教育,以间接增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10111213

会测验年刊,1997,43:227-240

孙俊才,吉峰.成人依恋与婚恋质量[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

12

参考文献

BowlbyJ.AttachmentandLoss,Vol1:Attachment.NewYork:BasicBooks1969:1-29

HayslipBJr,GaltCP,LopezFG,etal.Irrationalbeliefsanddepressivesymptomsamongyoungerandolderadults:across-sectionalcomparison.IntJAgingHumDev1994;38(4):307-326

AinsworthMD,BowlbyJ.Anethologicalapproachtopersonalitydevelopment.AmPsychol1991;46(3):333-341

HazanC,ShaverP.Romanticloveconceptualizedasanattachmentprocess.JPersSocPsychol1987;52(3):511-524DuemmlerSL,KobakR.Thedevelopmentofcommitmentandattachmentindatingrelationships:attachmentsecurityasrelationshipconstruct.JAdolesc2001;24(3):401-415

BurgerJ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6-82谭先明,王玉昕.大学生人际归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20-2221

杨建立,李恒芬,赵慧芳,等.社会支持与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24-3325王庆福.人际依恋风格、性别角色取向与人际亲密能力之评量[J].中国测验学

14

15

16

345

1718192021

6789

669-670

肖君政,江光荣.成人依恋理论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9):859-860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2-163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1-134

BerryK,WeardenA,BarrowloughC,etal.Attachmentalstyles,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andpsychoticphenomenainnon-clinicalstudentsample.PersIndividDif2006;41(4):707-718

FeeneyBC,CollinsNL.Predictorsofcaregivinginadultintimaterelationships:anattachmenttheoreticalperspective.JPersSocPsychol2001;80(6):972-994

FeeneyBC.Asecurebase:responsivesupportofgoalstrivingsandexplorationinadultintimaterelationships.JPersSocPsychol2004;87(5):631-648

吴薇莉,刘协和.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障碍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18-22

吴薇莉,刘协和.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成人依恋不安全型的主成分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20-22

BanseR.Adultattachmentandmaritalsatisfaction:evidencefordyadicconfigurationeffect.JSocPersRelat2004;21(2):273-282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6-131

胡金生.依恋的发展病理和精神病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1(5):353-35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1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