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10-13 19: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 目: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大学生心理危机研究综述 何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学 社会41 2213113

魏丰 职称: 副教授

200 7 年 6月 29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研究综述

社会学专业学生 何玥 指导教师 魏丰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和廓清了包括心理危机内涵、类型、产生原因以及预警机制、干预机制等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心理危机评定标准问题、主体性问题、后干预问题和系统工程问题等研究的局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干预机制

Summar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HeYue Tutor WeiFeng

Abstract:As colle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we have no choice but to find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emergency handling mechanism. This paper explor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crisis emergency handling “green passage\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the crisis alarming system, the emergency handling mechanism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set-dement. It holds that the mechanism is a multilevel and coordinated whole and it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this case, w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college students from doing harm to the society and themselves as a result of psychological crise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psychological crisis;warning system;intervention mechanism

前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

思维方式、心理情感、价值伦理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剧变时期,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并正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比较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显不够,从总体上来说,并未有效遏制大学生心理危机上升的趋势。

一、心理危机的内涵与类型研究

迄今为止,几乎每一篇有关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文献都要援引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的开创性工作。卡普兰被视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鼻祖,他于195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并于1964年首次发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他对心理危机的定义至今广为接受。[1] 卡普兰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但与应激事件有关,还取决于个体解决应激的有效资源及个体对困难情境的评估。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情境的情绪反应状态。[2]

1

张光涛等认为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它是由一些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它包括:个体或群体面临的损失、危险、不幸、羞辱、不可控性、日常生活的崩溃、不确定性和隐性的沟通。[3]目前,学术界关于心理危机内涵的看法是基本趋于一致的。

大学生心理危机就是指学生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于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有三种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是布拉默提出的三分法,即心理危机有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三种情况。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境遇性危机是个人无法控制或预测的突发或超常事件,例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存在性危机是一些人生重要而根本问题(人生目的、意义、价值、责任等)的出现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4] 尧新瑜等认为,除了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存在性危机之外,还有内心危机,指潜意识中固有的某种心理问题的爆发。无论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是根据危机的性质来划分的。而有些研究者则根据危机刺激的来源,将危机分为两种情况:内源性危机和外源性危机。内源性危机实质上就是成长性危机,外源性危机又称环境性危机或适应性危机,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危机。[2]可见,三种分法都有相通之处。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及表现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综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个体与自我的冲突、个体与他人的冲突、个体与环境的冲突、观念和文化的冲突等。如此多的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

(一)个体与自我产生冲突引发心理危机

这属于内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看法。其一是个人心理发展的冲突。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其自我意识常有矛盾的状况,表现为理想与现实脱节、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等,一旦受外界困扰就容易引发心理危机。[5]其二是人格发展不完善。樊富眠认为容易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为:看问题比较表面和消极;过分内向。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低;过于依赖他人;行为冲动等。这种类型的人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危机。[6]张金明认为,人格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个体的心理及行为系统中起核心和支配作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自我价值取向单一,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上大学后发现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别人,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偏差,从而引发心理危机。[7]

(二)个体与他人产生冲突引发心理危机

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际困难。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之间,由于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或冲突,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这种冲突,导致心理失衡,表现为自卑、抑郁、悲观、怨恨等负情绪,从而引发心理危机。[8]第二种是失恋或情感问题。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由于缺乏经验,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感情纠葛问题,一旦失恋有些大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危机。[9] 第三种是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大学生要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有一个来自于亲人、朋友、同学等多方面的心理支持系统。有很多大学生的心理比较闭锁,即使有心理问题也不愿向周围的人倾诉,也不愿意求助专业人员,长久积累下去,一旦超越心理承受能力,必然引发心理危机。[7]

2

(三)个体与环境产生冲突引发心理危机

环境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因此个体与环境的冲突也表现为多方面: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冲突。现代社会转型加速,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初步确立,导致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使得不少大学生精神迷茫,常常陷入剧烈的心理冲突之中;[8]个体与学校环境的冲突。一方面来自学习压力。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在生源竞争和高校评估中居于更好的位置,于是在学科设置、课程数量、质量评估等方面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来自就业压力。近年来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为增加就业机会拼命参加各种形式的等级考试和资格考试,使得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从而引发心理危机;[5]

个体与家庭环境的冲突。高校并轨招生以来,学费成为贫困地区学生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由此出现了贫困生的心理危机问题;[9]个体与网络环境的冲突。网络煤体构筑的虚拟空间,易使人心理变异,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以致分不清虚拟与现实。另外,由于受网络暴力和网络色情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滋生暴力倾向,自我与现实产生冲突,进而引发心理失调。[8]

(四)观念价值体系与文化价值体系的冲突引发心理危机

吴远等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心理危机根源的理解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局限,将导致心理危机的事实本身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进而又把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挫折和冲突等同于心理危机本身,使对心理危机根源的认识停留于表面。因此,心理危机实质是观念价值体系与文化价值体系的冲突。我们日常所指的价值体系,一个蕴涵于我们所生活的文化精神中,另一个存在于人的意识和观念中。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它规定着人们追求“什么是应当”、“什么是有意义”,而现代社会意义迫求的物质化、主观化和禁锢化,使得人的价值观念体系的追求无法得到文化精神所作出的承诺,从而产生心理危机。[10]

根据郑希付先生的《临床心理学》有关内容,可把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归纳为情绪、认知、行为、躯体四方面:情绪方面。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知觉;行为方面,不能专心学习或工作;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粘着性;与社会联系破坏,可产生对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当大学生出现四个方面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表现,为该生出现了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

根据危机理论,若能在当事人出现危机时有直接及时的干预介入,受助人是容易接受帮助并改变初衷的;相反,若缺乏干预介入,则较多的当事人可能继续走向歧途,甚至难以自拔。危机干预只要是指:会谈—疏泄被压抑的情感;认识和理解危机发展的过程及与诱因的关系;学习问题的解决技巧和应对方式;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是人际交往关系。同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现实和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危机干预的介入不但可以防止个体精神的崩溃,还可以提供一个成长的转机。几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如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广泛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组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

3

育咨询队伍;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育教学中等等。但比较来说怎样建立有效的预警、干预机制,则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应该以预防为主,这有赖于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机制方案。

黄蓉生以教育为出发点,认为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心理预警制度,例如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学院学生心理危机汇报制度等。其次要建立通畅的心理危机预警渠道,例如建立心理档案,为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跟踪服务提供参考,提高大学生危机干预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行常规性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创办心理健康网站和报纸,成立心理剧社,通过舞台的形式将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危机和解决方式加以表现,引导学生自觉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最后是建立系统的心理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并形成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分数,确定预等级别,以便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11]

陶玉芳等认为,有了预警基础的制度、渠道和指标体系,如果没有健全的预警体系与之相对应,就无法达到危机预防的目的,因此提出应建立五级预警体系。“五级”指的是学生宿舍、班级、院(系)、心理咨询中心和学校五个级别。通过学生宿舍,可以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他们行为和心理的变化。通过班集体,可以把班干部作为主要的支点,了解班级学生大致的心理情况;通过院(系),可以搭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服务,通过学校,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全面的协调和指导。五级预警体系从低级到高级,层层设防,相互配合。[12]

尧新瑜等以学生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在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主要作用,提出心理危机预防的三个途径:认知途径,即通过认知,消除学生错误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片面的人际观念以及单向的思维方式等。坚持多维认知原则、适应原则和现实原则,确立大学生科学的认知方式;释放途径,即大学生个体把可能引起心理危机的情绪及其它负向的心理能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排遣出来;运动途径,即通过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在提高生理能量的基础上改善其心理防御机制。[13]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方案,刘杰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转变观念,树立危机干预的应激意识,在心理危机突然爆发时,能够及时、迅速地进行干预;健全危机干预的组织机构,即建立一支由医生、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护士小组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同时设立电话热线、门诊部和短期病房;[14]配备和培训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职人员,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处置危机事件,同时切实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培训,扩大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责任追究制,将危机管理落到实处。[15]

詹启生提出,建立以“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危机干预快速反应体系。此干预机制与常规机制最大的不同是设立“心理委员”,把“委员”建立在班上,使心理健康常规工作纳入规范化的学生事务中。此机制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同学间相互熟悉的条件,更容易发现心理问题,能将同学的实际问题及时反应给相关部门,弥补教师很难进入学生世界的缺陷。此机制的局限在于“心理委员”的成立和操作比较困难,学生普遍会担心自己的心理专业知识缺乏而“帮倒忙”,或因为保密工作做得不够而使问题扩大化。[16]

江立成等认为,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的“绿色通道”,在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密切配合、协调运作,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经济的办法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危机。建立了这样的“绿色通道”,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0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