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二轮历史专题演练: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新时间:2023-10-19 03: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ww.gaokao100.com.cn 您身边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

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0·福建文综.T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命题立意】本题借助历史文化名人朱熹之口,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三省六部制。

主要考察分 析理解能力。

【规范解答】选B。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既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又相互协作和相互牵制。A、C、D项的表述,正确体现了这种中央行政权力运作机制的性质、作用和实质,因其属于行政机制而非监察机制,故B项理解有误。 2.(2010·北京文综.T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 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命题立意】本题以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图作为切入点,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考查的是西

汉的地方行政

制度。以图证史主要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C。通过仔细阅读图可以看出,作为地方行政制度,只有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

为13个州部,

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所以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应该是在汉朝,并且存在

郡、国,所以

此题应该选择C。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西周是分封制。

3.(2010·江苏单科.T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第 - 1 - 页 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

www.gaokao100.com.cn 您身边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

符合这一

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命题立意】本题以柳宗元关于古代政治制度的观点切入,体现能力立意,考查学生提炼有

效信息、辨别 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因为根据题干中“时有叛国而无叛郡”,可知此“时”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并且此“时”

出现了王国反叛中央的问题,由此判断B正确。A、C、D三个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都不符

合这两个史 实。

4.(2010·江苏单科.T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命题立意】本题以诗人左思的诗句切入,体现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分

析历史原因的 能力。

【规范解答】选C。左思《咏史》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世家子弟(世胄)登上高位,而有才能

的人(英俊)

却沦为地位卑下的小官;这是由他们不同的地位权势引起的,这种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而

是从古而来的,

该诗揭示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不合理现象。由此判断,该制度以“门第”

为主要标准,

并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由此可以判断C正确。征辟制是汉代皇帝对某些德高望重、学识

渊博的名人,

不经官吏荐举,直接征召到朝廷为官的制度;察举制的主要标准是“孝廉”和“才能”,科举

制以考试成

绩为主要标准,所以A、B、D都不正确。

第 - 2 - 页 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

www.gaokao100.com.cn 您身边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

【类题拓展】解答分析原因类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1)注重时序:时序性是历史发展的本质属性之一,认识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是个关键。所

以考生要对

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要足够敏感,记忆清晰,记着:原因一定发生在结果之前! (2)分清主次:主要原因是指决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生产力方面的原因比生

产关系方面

的原因更主要,社会存在方面的原因比社会意识方面的原因更主要,内因比外因更主要,主

观原因比客观

原因更主要,经济基础比上层建筑更主要。

(3)开阔视野:历史发展不是孤立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许多考生在分析经济现象

出现的原因

往往仅仅从经济本身出发,忽视了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的作用。

(4)史论结合:“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基本准则,分析历史观点

的原因一定是

从具体的史实中去寻找,做好“分析历史观点原因”类试题时,把握观点是前提,掌握准确

的史实是关键。

5.(2010·新课标全国卷.T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

简称源自西周 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命题立意】本题以现代省份的简称来源切入,考查了学生对分封制的再认再现。此题以史地

结合的基本

能力立意,难度不大,近年试题常规题型命制的教材重点知识。

【规范解答】选C。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河南省的简称因古

为豫州地而

得名,河北省的简称因古为冀州地而得名;湖北省因旧时省会武昌古称鄂渚,隋以后以鄂州

的治所而得名;

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广东省的简称。因古为南粤辖地而得名。广西壮族自

治区的简称,

第 - 3 - 页 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

www.gaokao100.com.cn 您身边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

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而得名。山东、山西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类题拓展】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

(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它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

与继承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层

层的分封,形

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两者的结合凝聚宗族,促成了“国”

和“家”一体 观念。

(3)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但两者发展历程不同,分封制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

分封制也

逐渐瓦解;宗法制在中国延续至今,宗法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6.(2010·新课标全国卷.T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

为制,公之大

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命题立意】此题柳宗元的《封建论》切入,考查了知识点郡县制度,考查材料解析运用能力及对重要概念内涵的把握能力,运用新材料切入考查概念是高考命题的常见题型之一。 【规范解答】材料内涵有二:首先是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意义和影响是郡县制度“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成为国家直接控制地区,意在突出管理地方人员由世袭贵族转变为皇帝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郡县制度下无封君当然不存在百姓是不是封君的属民;更有利于皇帝集权突出的是专制而不是公天下;制度法令的统一是郡县制度的作用。 7.(2010·浙江文综.T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第 - 4 - 页 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

www.gaokao100.com.cn 您身边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命题立意】本题从民族关系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

【规范解答】选D。A项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是在唐朝。典客是秦朝设置,为九卿之一,汉朝沿袭。掌管王朝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兼管全国佛教事宜。清朝开始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首领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以此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因此正确答案为D。

8.(2010·浙江文综.T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命题立意】本题以唐朝科举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再现能力。 【规范解答】选C。A项以官举士反映的是汉朝的察举制,举荐孝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B、D两项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表现。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至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科举制虽有所发展,但以进士科为主的分科取士的方法保持不变,因此正确答案是C。

【类题拓展】我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规律

(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到以学识才能为标准。

(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特别是科举制逐渐完善,其“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 9、(2010·山东文综.T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命题立意】本题以宋朝中枢决策机构的变化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本题仍以能力立意为主,符合课改地区的命题特色,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C。此题通过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宋朝将相权一分为三,实际上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即君权对相权的制约,故选C。A项与材料的意思相反。B项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应是军机处的设立。D项中材料并未体现。

第 - 5 - 页 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zo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