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更新时间:2024-06-15 23: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GB5001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09-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GB50003-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4、GB50017-03《钢结构设计规范》 5、GB50007-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6、GB50011-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7、JGJ79-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8、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9、GB50069-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10、GB50332-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11、GB50204-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2、GB50202-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GB50202-02《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4、CECS138-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15、GB50141-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GB50203-02《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17、GB50345-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8、JGJ18-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9、GBJ141-9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20、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GB50242-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施工图纸等

1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 施工概况

工程内容: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CASS池、消毒接触池、污泥贮池、加药间、清水池及消防水池、变电所、阀门井、闸门井、流量计井、取水井、出水井、检查井、雨水井、排水井、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污泥浓缩脱水间、加氯间、鼓风机房、二次提升泵房及配电间、锅炉房、机修车库、门卫、仪表间的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物内给排水工程及建筑防雷及接地工程、厂区总图管道工程总图工艺、给排水。

拟建污水治理及再生水利工程厂址位于鹤佳公路16Km西侧,峻德矿西南500m处的鹤立河漫滩上。拟建场地东侧3200m处为峻德火车站。鹤岗矿区交通方便,国铁有鹤岗——佳木斯,经佳木斯向南至牡丹江,向西至哈尔滨及全国各地。水路沿松花江至哈尔滨、富锦、抚远及俄罗斯。公路有鹤—大、鹤—伊、哈—同等高等级公路,一般公路可通往周围市县。鹤立河西岸的漫滩上,地形平坦。地面略向南倾斜。其现状地面绝对标高为113.90m~114..3m,场地内极限高差2.4m,表层以粉土为主,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促多雨,全年平均气温2.3℃,冬季最低气温-37.4℃,夏季最高气温38℃,冬季多雪。平均雪厚14cm,最大积雪深度400mm。全年风向多为NNW和SSW向,春季多西向,风速变化较大,有时高达30—32m/s,全年月平均风速为2.5~4.0m/s。常年主导风向WNW。夏秋多雨,6~9月为雨季,历年平均降水量721.1mm。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冻结期,冬季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2.3m。本区标准冻结深度2.10m。拟建场地总长387m,宽140m,面积53900m2。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4月15日,竣工日期2010年7月15日。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三章 施工总部署

3.1工程总目标

1、质量目标: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使分部分项工程达到质量检验平定标准的要求,保证合同质量目标等级的实现,达到合格工程。

2、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4月15日,竣工时间2010年7月15日。

2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争创鹤岗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执行ISO14000环保标准,做到施工无污染、低噪音、不扰民。

4、成本管理目标:规范管理,精心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大量的新技术,力求降低成本。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降低成本措施,降低每个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实现公司利润目标和合同造价。

5、砼搅拌站的设置

本工程所需砼施工总量约20000立方米,且工期紧,任务重,结合本工程的重要性及我公司的设备情况,为满足工程需要,二期工程再生水处理间位置设置一处搅拌站,(由4台强制50搅拌机、两台70混凝土地泵、两套电子计量秤)。另外在初沉池位置加设一台350搅拌机,以满足附属建筑的小量混凝土的浇筑要求。

6、模板工具的选择

因本工程混凝土的抗渗、闭气性能及工程质量的特殊性,决定本工程模板的选择,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施工,模板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及工程使用,为保质按期完成任务,我公司在本工程中拟投入库存模板11000㎡钢模以满足工程需要。

本工程施工时,我公司均有专业施工队伍,不需要分包。完全可以出色的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保证该工程达到预期目标。

7、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模板--独立基础钢筋--独立基础混凝土--基础柱钢筋--基础柱模板--基础柱混凝土--基础梁模板--基础梁钢筋--基础梁混凝土--基础砌筑--土方回填--柱钢筋--柱模板--柱混凝土--梁板底模板--梁板钢筋--梁板侧模板--梁板混凝土--主体砌筑--女儿墙砌筑--外墙抹灰--内墙抹灰--屋面工程--门窗工程--内墙涂料--外墙涂料--地面工程—给排水、电照及采暖安装--零星工程 8、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部在进场的同时,组建施工管理体系,其组织机构形式如图所示:

3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经理 李家木

技术负责人 刘卫国

工 质技经安材

长 .. 孙首慧 检员 .. 高 红 术员 .. 许明磊 营部 .. 郑艳辉 全员 .. 王建行 料员 .. 张 军 3.2专业技术配备

对于鹤岗市污水治理及再生水利用项目西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将充分发挥我公司专业队伍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干出一个信誉工程、满意工程、良心工程。公司将本工程列为本年度的重点工程,为了加强对工程的的监管力度,配备职能完整、功能齐全的项目组织机构。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曾建设过许多类似的工程,无论在施工上还是在管理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工程施工时,我公司均有专业施工队伍,不需要分包。完全可以出色的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保证该工程达到预期目标。 3.2.1 交叉施工管理

本工程按期完成的关键在于必须采取“装修提前插入”的原则及协调总承包方与各分包方的关系。按照上述原则,采取分段施工、分段验收的方法。

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局部防护设施防碍施工,此情况可申报现场总监请求临时拆除,施工后再恢复。严禁私自拆除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为原则。

装修与水、电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是工程施工中最尖锐最直接的矛盾。装修工作与水、电安装交叉工作面大、内容复杂,处理不当

4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将出现相互制约、相互破坏、相互扯皮的不利局面,必须重点解决。水、电安装进度必须配合总体进度计划,保证主导工序的施工进度,选择合理的穿插时机,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统一组织、安排和协调,使整个工程形成一个和谐高效的有机整体。进入装修阶段后,室内和室外装修同样存在许多交叉点,总体遵循的原则是先外后内,内装修要为外装修提供条件和创造工作面。 3.2.2关于工程施工的配合 (1)与建设单位的协调

我公司将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采纳业主意见,体现业主意图,切实体现业主就上帝的原则。在施工中及时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签证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对业主的意见给予答复。为建设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在保证本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大可能降低工程成本与造价。

(2)设计单位的协调

主持施工图会审,会同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商谈施工图中出现的疑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物资选购。根据业主指令,组织设计方参加设备及部分材料等的选型和订购。 (3)监理单位的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发包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所有进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单位或分项工序检验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

3.3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图)

第四章 施工准备工作

我公司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施工经验的大型施工企业,多年的施工经验使我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施工、质量、技术、材料、设备等组织管理程序,具有很强的大规模团队施工经验,磨练出一只

5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施工队伍,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处理和解决施工问题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4.1、人员组织

公司具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千余人,他们具有多年施工经验,足可以适应点多面广的施工形式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逐渐成熟起来的一批经营、技术业务素质较高的项目经理,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公司在他们中间选拔并组建了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班组和承担分项工程的劳务队伍正处于待命状态,公司培训中心正在分批分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保证每个施工人员能持证上岗。

根据施工计划的总体安排,本工程的各主要专业工种均选用公司专业队伍,不进行外包。专业队伍以质量、工期、造价、文明施工为竞争原则,择优录用,保证施工劳动力的供应。

劳动力计划表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 种 4月 木工 钢筋工 混凝土工 架子工 抹灰工 电工、电焊工 力工 机械工 5月 120 160 16 20 6 8 80 20 6月 140 160 16 20 6 8 80 20 7月 80 70 8 14 12 8 40 8 6

60 60 8 14 10 8 60 16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瓦工 合计 6 242 6 436 14 464 14 254

436 242 464

2010年 254

7月 4月 5月 6月 劳动力动态图

4.2材料组织

材料物质目前已基本落实。由于公司近年来,在各地始终有较多的工程任务,对各地的建筑市场了如指掌。与当地的许多建材供货单位早已建立了良好的长期供货关系。通过我们前期市场调查和与供货单位的沟通,对大宗材料的供应完全可以保证该工程项目的需要。

4.3机械设备组织

公司拥有各类机械设备近百台,其性能优良,运行性能良好。经过我们认真选择,混凝土搅拌、运输、振捣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电焊设备等机械。

本工程采用的机械设备有:混凝土输送泵、强制式搅拌机及钢筋加工设备。(详见附表:主要机械设备计划)本工程选用的机械设备在施工前两天保证进行安装、调试完毕,投入正常使用。

4.4技术准备

在进入现场前3天,将完成以下工作:编制本工程详细施工方案;提出材料需用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对各分项工程和

7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进厂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尽快进行图纸会审。

4.5施工现场现场道路及排水

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在现场内修建一条临时施工道路,下部由1000mm厚的过火煤矸石铺设而成,该临时道路与场外道路相连并形成环行道路,保证各种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办公区红砖铺路。(施工现场平面图详见附图)

为及时将雨水排出场外,防止雨季施工时雨水浸泡现场,现场道路一侧挖一条400×500的排水沟,坡度为0.5%,将雨水引至集水井后用水泵及时排除场外,集水井沿厂区。现场临时设施,如搅拌站、材料堆放场地等使用过火煤矸石加高,并在其四周设排水沟,避免积水过多或浸泡影响施工。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定位放线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土方开挖前,先进行施工现场场地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规划部门规定的参考点标高,平整场地的土厚度,绘制挖方和填方的方格图,并做好记录。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然后利用工程定位时导到开挖面以外的平面轴线控制网作为土方开挖控制网。

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测量精度高。为此,配备专业技术精干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工作。首先,设置好永久控制点、控制网,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工作。 5.1.1施工测量设备见下表:

测量设备选用表

名称 全站仪 经纬仪 水准仪

型号 NTS-202 J2 S3 数量 1 2 2 精度 用途 25mm+3ppXD 角度、高度、距离、测量 <6″ 角度测量 高度测量 8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0米钢卷尺 5米卷尺 线锤 1KG 2 6 2 经计量局检验合格 经计量局检验合格 垂直、水平测量 垂直度测量 5.1.2水平测量定位:

本工程定位测量采用矩形控制网,依据预选控制网及业主移交的测量点,在基坑转角处设置控制点,经闭合检验后,用红色油漆做好标志,并加以妥善保护,为施工放线时提供可靠依据。 5.1.3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根据场区内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为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每千米 路线 水准仪 等级 高差中 长度 型 号 误 差 (mm) (km) 往返各一次 水准标尺 观 测 次 数 附合闭合 差(mm) 三等 6 <50 DS3 双面 ±12? L 注: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水准点的埋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场区内及周围至少3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100m。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视线 前后 前后视线离基 辅 基 辅 距 地 面 分 划 分划所测高差9

等 级 水准长度 视距 视仪型 (m) 较差 累

积 最 低高读数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号 三级 S3 (m) 差(m) 度(m) ?75 ?2 ?5 0.3 (m m) 2.0 之 差 3.0 5.1.4沉降观测点布置及沉降观测 在布设沉降基准点时须遵守以下原则:

1、设的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

2、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相互检查,沉降基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3、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精度。 4、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同时为了防止沉降基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米,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

本工程应埋设三个沉降基准点,基准点离观测建筑物距离不小于5000mm。观测点标志采用Ф25钢筋。埋设时,用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孔深5cm~10cm。将直径Ф25钢筋放入孔内,周围由水泥砂浆填充使牢固。埋设时应使Ф25钢筋端部外露3mm~5mm。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每次观测要做到仪器、水准标尺、测站、线路、观测人员五固定。首次观测在同期进行两次,无异常时取其平均值。周期性观测中,如与上次相比出现异常,要及时复测。

5、观测周期: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6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为止。

5.2土方工程

5.2.1 本工程由于基坑过深,所以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土的施工方法,,不扰动地基土。施工时土机械进入基坑内挖至标高距基底300mm进行预留,然后人工清底。 机械开挖时,随挖随运,运至厂区外的空余地。土方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开挖时基坑两端预留坡道,以便于运土车辆通行。坡道土方待基坑土方完毕后,退出机械时再挖除。

10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2.2 开挖的深度宽度应按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土方挖掘放坡系数根据具体情况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基础每边增加工作面600mm,为以后在池壁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提供前提保障。

5.2.3土方机械开挖顺序:CASS池、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污泥脱水间、二次提升泵房、锅炉房、鼓风机房、消毒接触池、污泥贮池、细格栅间、加药间、门卫依次开挖。根据需要选用4台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施工。

5.2.4 土方工程:每个建筑物边 1.5~2m,做直径ф800大口井,深3m沿基坑四周对称做两四个。沿基坑再做一圈截水沟0.5m×0.3m与大口井连通,以截取地表明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距大口井外5m做排水沟1.5m×1m,ī=1~1。5%排水沟 ,用机械开挖留30cm厚的土层,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基面。

5.2.5 对回填土的要求:回填时应对建筑物四周同时进行,避免不对称回填。回填土应除去杂质,以保证粒径不大于50mm,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在回填至自然地面以下两米时,采用中砂回填,以防止冬季土冻涨破坏建筑物混凝土结构。 5.2.6施工方法:基底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填土(填砂) 机械夯实 找平验收。

5.2.7基底清理: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坑中杂物,测定回填前的标高。 5.2.8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因为土料含水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的质量。在回填前应予以试验,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小夯实遍数。

5.2.9分层铺填:回填前应分层铺填,每层铺土(砂)厚度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确定,一般填土(砂)厚度为200—250mm。

5.2.10采用机械夯实: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夯实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互相搭接,分层夯打,防止漏夯。对于回填中粗砂的部位,夯实系数不应小于0.96。一般回填部位,夯实系数不应小于0.96。

5.2.11验收:在夯实后,对每层回填土(砂)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

11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3钢筋工程

5.3.1钢筋进场时,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及时按批量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批量不得大于60吨。

5.3.2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每米弯曲度不得大于4mm。

5.3.3钢筋制作加工采取现场集中下料,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前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根据施工图及规范要求对钢筋放样,经技术负责人对钢筋放样单审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3.4钢筋的连接: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0mm的采取搭接,直径大于20mm连接采用搭接焊。焊接处强度至少为规定的钢筋屈服强度的125%,焊逢应饱满,平整。相邻钢筋应交错焊接。 5.3.5孔洞加固钢筋

对于孔洞处的钢筋应用额外的钢筋网或变形钢筋加强,详见下图:

洞口 5.3.6钢筋骨架安装时,按施工图纸的几何尺寸控制形体尺寸。加工尺寸必须准确,组装前按照图纸标注的尺寸检查配筋尺寸、放置的位置。对结构受力主筋安装应牢固,严禁产生位移。

12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3.7根据布筋图,掌握好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及与模板等其它专业的配合先后次序,以减少作业困难,提高施工效率。钢筋绑扎时,应上下层同位,以利于砼的浇筑。底板的钢筋网片的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且铁丝扣成八字形,绑扣应正反对应,禁止出现绑扣同向,以增加钢筋绑扎的牢固性,以免混凝土振动时钢筋散移。

5.3.8面层钢筋绑扎后铺架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不允许直接踩踏钢筋,以防将钢筋采踏变形,改变受力构件的结构形式。

5.3.9钢筋支撑:基础底板施工时,底板底筋完成一层,应按要求设置垫块,下铁钢筋网片验收合格后,安放马凳铁(马镫筋使用Ф20钢筋制成,马镫等间距1.0m梅花布置.)如图马凳铁固定后,绑扎底板面层钢筋(若因马凳钢筋焊接速度慢影响钢筋绑扎时可采用钢管脚手架将钢筋架起,待马凳钢筋焊接牢固后拆除钢管脚手架) 5.3.10

上排钢筋焊点马镫钢筋下排钢筋 底板处马镫摆放图(设于上下层钢筋之间)

5.3.11池壁钢筋绑扎时,应在池壁两侧搭设临时脚手架.

5.3.12池壁钢筋配置均为双排双向,水平筋在内侧,竖向筋在外侧。 5.3.13在施工竖筋在外侧、水平筋在内侧的池壁钢筋时,先将水平筋全部放置在竖筋内,再绑扎竖向筋,再由下至上绑扎水平筋。 5.3.14柱箍筋位置的确定: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按点绑扎箍筋。钢筋的弯钩方向:柱的纵向钢筋弯钩应朝向柱心,角度和平直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时严格控制间距尺寸,开口应错开,

13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绑扎要牢固,严禁有松动的位移现象。

5.3.15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由钢筋工看护钢筋,随时调整补修,保证钢筋绑扎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见表:

构件名称 底板上部 底板下部 保护层厚度 35mm 40mm 构件名称 池壁 板 保护层厚度 35mm 25mm 对底板、池壁等各构件的钢筋绑扎,施工前详细编制绑扎顺序,施工中由钢筋班长和质量员层层把关,杜绝钢筋规格错用及数量缺少。

5.3.16绑扎和焊接钢筋的搭接长度,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不得随意丢扣漏绑。为保证骨架刚度,绑扎时必须正、反方向转动绑牢,施工中技术负责人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关键部位施工编制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把关。

5.3.17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规定的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接头数量比例不得超过如下规定:绑扎骨架和绑扎网受拉区为25%,受压区为50%。 5.3.18保护层及垫块

底板下部保护层为40MM,采用砂浆垫块。施工时采用高标号砂浆垫块,即砂浆垫块的标号应大于或等于该部位混凝土强度标号,底板垫块的平面尺寸为100×100mm,厚度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加工,底板垫块间距控制在1000×1000mm,呈梅花形布置。池壁的保护层为35MM,采用砂浆垫块控制,垫块的平面尺寸为100×100mm,间距控制在600×600mm,亦呈梅花型布置(详见下图)。

14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100*100垫块模板保护层池壁钢筋保护层做法5.4模板工程

5.4.1模板的选择:本工程结构模板将以钢模板为主木平模为辅,池体墙体均采用钢模,框架梁、板、柱使用木模。 5.4.2 螺栓间距及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1、螺栓间距计算:

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模板体系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及模板体系的安全性主要表现为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螺母的滑移或脱丝),因此,该部分模板安全性验算重要选择墙体模板为验算对象。

对拉螺栓所受力为钢管背楞传来的拉力,底部螺栓间距为400mm × 400mm,所以螺栓所受的拉力=52.8KN/m2 × 0.6×0.7=22.176KN=22176N;

粗制螺栓的允许拉力为170 N/mm2,

Ф14螺栓截面积=3.14 x 7 mm=153.86 mm 22176/153.86=144.13N/mm2<170 N/mm2

上部螺栓经计算间距为600 mm×700mm。故螺栓的间距和直径满足施工要求要求。 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保证结构的设计尺寸和模板体系的安全性,应对所采用的模板体系进行计算。当采用振动棒等内部振捣器时,

15

2

2

2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计算公式 F1=0.22γt0β1β

2

v1/2

F2=5.7H

取其中的最小值。

其中:F——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t0——新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时间(H),可实测确定;亦可按照公式t0=200/(5+15)计算;

T——混凝土的温度(℃)

β1——外加剂影响系数修正;不掺加外加剂时β1=1;掺加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β1=1.2

β

2

——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V——混凝土浇筑速度(m /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h——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m),即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上述计算参数分别取值为: 其中: γ=24KN/M3

t0=200/(T+15)=200/(5+15)=10(h) T=5℃

β1=1.2(掺加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β1=1.2) β2=1.15(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塌落度为110——150mm时,取1.15)

V——2.5(m /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h——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m),即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

16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筑高

其中γ=25 t0=10

β1=1.0 β2=0.85 v=6m/hour

h=2.2m 则 F1=115.2KN/m2

F2=52.8KN/m2

取其中较小者,取F=52.8KN/m2

17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4.3模板的加固体系:

池壁采用钢模板,钢管加固,设对拉螺栓校紧,模板的竖肋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300,背楞采用双支Φ48钢管,钢管背楞的配置考虑混凝土侧压力沿垂直方向分布的不同,因此钢管背楞的间距亦有所不同,钢管背楞由基础底板顶面起400mm设置第一道背楞,然后向上每隔500mm分别设置钢管背楞 ,在模板收口处再需设置背楞一道。池壁穿墙螺栓可采用Φ14带止水片的防水螺栓 ,间距为600mm×700mm 。模板下口采用100×100或50×100木方(木方侧面及上面要刨平)垫平,有缝隙除采用海面条封堵。 5.4.4圆形池无支撑模板 1、螺栓拉结形式

先立内模,绑扎钢筋,再立外模。为使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内外摸、模用拉结止水螺栓禁锢,内模里圈用花篮螺丝、拉条拉紧。模板外侧用ф12钢筋作拉条,拉条起箍圈作用,外侧用方木顶紧,内侧用混凝土垫块顶上,垫块厚35mm。拉条可分割成圆弧,每个圆弧的端筋与花篮螺栓连接,花篮螺栓起禁锢作用。

浇注混凝土时应沿池壁四周均匀对称进行,每层高度约20~25cm,并设砖人检查花篮螺丝、拉条的松紧,防止模板走动。混凝土逐层浇捣到临时撑木部位,随时将撑木取出。 5.4.5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1)、模板的安装。

1、安装模板前,应将安装处的落面清理干净,检查池壁或导流墙体中心线、边线、模板安装线、准确无误后方可安装模板。

2、安装模板,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顺序,根据模板平面布置将模板初步就位,用撬棍按照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调整、校正模板垂直度。

3、为防止墙体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在模板就位后,模板的周边缝隙要用低标号的水泥砂浆堵严或采取其它措施。

4、模板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每道模板上口是否平直,穿墙杆是否锁紧,拼缝是否严密。经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在支设模板时注意不得遗

18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

项 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留管孔中心线位置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截面内部尺寸 允许偏差(MM) 3 3 10 +10 、0 6、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按GB50204-92表的相关要求执行。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轴线位置 模板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柱、墙、梁 层高垂直 全 高≤5M 全 高>5M 表面平整(2米长度上) 2)、模板的拆除

本工程模板待混凝土工程全部结束后统一拆除。

1、混凝土的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遵照“JGB-91”有关规定和模板施工的有关技术安全规范、规定执行。不得提前松动对拉螺栓,应根据天气、温度掌握控制,但不得超时间过长或提前拆模,防止混凝土墙体产生裂纹,影响施工质量。

2、模板拆除时应填写“模板拆模报告”,经项目部、监理及甲方相关部门允许后方可进行拆模。

3、模板拆除时应保证模板与墙体的距离,以防止模板碰撞混凝土墙体。

19

允许偏差 5 +5 +10 +4 、—5 6 8 5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4、模板堆放场地要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及坑洼不平处,严禁在水中浸泡。

5.5混凝土工程

5.5.1本工程混凝土量达2300立方米,现场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配备4台强制500型强制式搅拌机。配合二台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的施工。

5.5.2水泥的使用与管理:

常用水泥主要性能及使用范围对照表:

水泥品种 性能及应用 硅酸盐水泥 水泥 相对密度 凝结时间 水化热 抗溶水性侵蚀 强 度 3.2 快 高 差 早期强度高,与同强度等级普通水泥相比7d前强度高3%~7% 抗流酸盐侵蚀 抗冻性 干缩 保水性 需水性 适用范畴 差 好 小 较好 小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地上,地下和水中结构,其中包括受反复冻融作用的结构及抗冲击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大体积内部混凝土以及环境水大 差 较小 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和大体积大体积内部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及早期强度高,7d强度约为28d的60%~70% 较强 较差 较小 好 3.1~3.2 较快 水泥 2.9~3.1 盐水泥 2.7~3.0 普通硅酸 矿渣硅酸盐粉煤灰硅酸较慢 低 好 早期强度底, 后期强度增进率较高 好 内部混凝土 泵送混泥土 在不采取技术措施情况下,不宜用于有抗冻融要求的20

不宜应用部位 中有硫酸盐和软水侵蚀的外部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 外部混凝土 工程所用水泥选用普通硅酸水泥现场设有封闭式水泥库,分别设置进出大门且标有字样,便于进料和保证做到先进料先使用。 1、入库的水泥按照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设有标识牌,做到先进货先使用,防止混掺使用。

2、为了防止水泥受潮,袋装水泥存放时,垫起距地至少30cm,加铺油毡防潮层,堆放高度不超过10包。

3、水泥出厂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水泥存放时间按照出厂日期算起,超过三个月视为过期水泥,使用时必须重新检验确定其标号。 4、受潮水泥不得用于结构施工中。

5、水泥进场后必须马上送样到试验室进行复试,复试周期为28天,经过24小时快测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水泥必须严格按照水泥试验规程从10袋以上中进行取样,以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6、为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混凝土的原材料分别采用固定的产地或相同的厂家。 5.5.3砂子的使用及管理: 1、搅拌混凝土用砂采用中砂。

2、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3、堆放砂子的场地基层表面必须浇筑素混凝土垫层,防止砂的含泥量增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砂取样按照四分法进行,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砂每次进场后必须对其含水率进行测定,并保证每三天测定一次,有降雨发生时,当天及以后的三天内,每天测定一次砂的含水率,每次测定含水率后,要根据砂的实际含水率调整混凝土搅拌时的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不变,进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5.5.4石子的使用及管理

1、选用粒径10-30mm的碎石。

2、石子的含泥量不得大于1%。碎石中针片壮颗粒含量不大于5%。 3、堆放石子的场地基层表面必须浇筑素混凝土垫层,防止石子的含泥量增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1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4、石子取样按照四分法进行,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石子每次进场后必须对其含水率进行测定,并保证每三天测定一次,有降雨发生时,当天及以后的三天内,每天测定一次石子的含水率,每次测定含水率后,要根据石子的实际含水率调整混凝土搅拌时的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不变,进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5.5.5水的使用及管理

本工程用水采用甲方指定用水。 5.5.6外加剂的使用及管理

1、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避免因外加剂的掺量过大或过小而影响预期混凝土的使用效果。 2、混凝土外加剂进场后,及时通知试验部门对其进行复试,并且通过复试报告配出外加剂的实际掺量。

3、混凝土外加剂采用知名商提供的外加剂。

4、混凝土外加剂须使混凝土密实耐用,保证混凝土具有

抗酸、抗化学影响、抗磨损、抗钢筋腐蚀、抗冻融影响、抗裂缝、抗离析的性能。采用的所有外加剂须是兼容的。所有外加剂均无氯盐或其它腐蚀化学剂。 5.5.7计量管理

1、混凝土搅拌站共配置二台电子称。

2、混凝土用水的计量由砼搅拌机上所带的电子设备进行计量。 3、水泥在使用之前,由于水泥在生产及包装、运输过程中与实际重量存在偏差,因此对不同批量的水泥应测算出其平均重量,同时开袋称出包装袋的重量,在计量水泥用量时应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影响。 4、在磅秤旁边分别设有砂、石及水泥添加槽,保证每次砂、石及水泥重量的准确。

5、外加剂的计量采用小型台秤进行计量。 5.5.8混凝土的搅拌

1、搅拌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配料,严紧随意更改。水泥、砂石及混合材料均以质量计,水及外加剂溶液折算成体积。并随时根据气候条件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率以调整混凝土的加水量。同

22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时,采取措施保证砂的含水率控制在6%以内。外加剂溶液均匀配入拌合用水中。外加剂中的水量,包含拌合用水量之内。必须将混凝土各组分拌合均匀,拌合程序和拌合时间应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委托甲方指定的试验室进行配置。

2、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送,因此混凝土的和易性要好,泵送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

3、现场搅拌站设置小黑板,根据现场配合比及现场砂、石料的含水率测出各种材料的每盘用量,开盘内由搅拌站负责人签字,做出开盘鉴定。

4、混凝土拌合物的装料顺序:

石子 水泥(外加剂) 砂子 加水

如果需要加入粉煤灰掺和料时应与水泥一起加入。外加剂应根据自身的形状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加入,粉状应根据每盘加入量预先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用时与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加入搅拌机内。

5、装料容量的限定: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6、混凝土搅拌要求:搅拌必须充分,使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本工程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最短搅拌时间不得小于90s,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相应加长,加长时间约为20s。 7、搅拌要点

1)、搅拌混凝土前,搅拌机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滚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筒壁上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照配合比规定减半。

2)、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全部卸尽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和料,更不得采用边进料边出料的方法搅拌混凝土。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混凝土的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的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4)、如果搅拌机停止搅拌时间达到1小时,应马上冲洗搅拌机,防止混凝土在罐内硬化,影响以后的使用。

23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8、混凝土鉴定: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项目主任工程师及混凝土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第一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进行开盘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正施工。 5.5.9泵送混凝土

1、现场选用4台强制50式搅拌机,平均搅拌一次混凝土出料时间(包括进料、搅拌及出料)约为3分钟,每小时可搅拌混凝土20次。

Q=Qmax×a×n×b =0.5×0.85×5×20 =42.5m3/h

Q-搅拌机每小时搅拌混凝土量(m3) Qmax-搅拌机理论每小时搅拌混凝土量(m3) a-搅拌机实际搅拌混凝土量的的折减系数 n-搅拌机的台数

b-搅拌机每小时搅拌混凝土的次数 2、地泵的最小理论混凝土输出量 地泵出料口距建筑物的最大距离 S=S1+H×β =260+12×3 =296m

S-地泵出料口距建筑物最大距离 S1-地泵出料口距建筑物水平最大距离 H-地泵出料口距建筑物垂直最大距离 β-垂直距离换算水平距离的系数 地泵实际输出混凝土量的折减系数λ

根据地泵输出混凝土的最大距离S,查《高层建筑施工手册》表12-38得:λ=0.4

地泵最小理论输出混凝土量 17÷0.4=42.5m3/h 3、选型

本工程选用二台输出混凝土量为66m3/h的地泵,该地泵的实际输出混凝土量为:2×66×0.4=52.8m3/h>51m3/h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24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4、地泵位置的确定

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及混凝土泵送的要求,将混凝土泵设置在搅拌机出料口前方2m处,混凝土通过溜槽直接进入地泵进料口。 5、泵管的配置

泵管的管径选择Φ100mm。 锥形管1m 4个 90°弯管 100个(R=0.5m) 水平管 1140m 垂直管 300m 软管 6根5m 6、泵送混凝土要求

1)、混凝土水平输送管固定采用钢管支架,垂直输送管固定采用双立杆钢管架,每节输送管不得少于1个紧固卡。

2)、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以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

3)、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

4)、泵送前应检查泵机的转向阀门是否密封良好,其间隙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使水泥浆的回流降低到最低限度。

5)、混凝土的供应保证输送混凝土连续工作,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经冲洗干净后在重新泵送。

6)、在浇筑墙、柱混凝土时,地泵软管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浇筑梁、板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

7)、在高温下施工,应在水平输送管上覆盖两层湿草帘,并要求每隔一定时间洒水湿润。

8)、泵送混凝土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管道清洗。 5.5.10基础混凝土浇注、池壁混凝土浇注

在浇注底板混凝土时应带出500mm高的池壁,以防止底板和池壁产生通缝。池壁在施工时应以每2米为一个施工层,层与层之间应安放止水带,详见下图。

25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壁板伸缩缝处止水带示意图

5.5.11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1)、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尽量减小水灰比,使水灰比≤0.55。

2). 事前计算混凝土水化热,为有效控制做好准备。 3). 控制好砼入模温度。

4).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控制分层厚度、测温和保温)。 5). 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

26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6). 预埋铁件和穿壁螺栓的防水作法: 1、预埋铁件上焊一止水钢板

2、施工时注意将铁及止水钢板周围的混凝土浇捣密实。 3、预埋铁件较多较密时,可采用多个预埋件共用一块止水钢板的作法。

4、预埋套管应加止水环,刚套管外的止水环应满焊严密。 7). 止水带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楚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在工厂加工成型;

橡胶止水带

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与变形缝垂直,其中心 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5.5.12混凝土的浇筑

1)、分层和振捣方式

①、为了在浇筑过程中没有冷缝出现,通过时间计算,按1:5~6的坡度斜向推进。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为振捣棒的实际振捣有效长度的1.25倍,本工程所使用振动棒的有效长度为34.5mm,即34.5mm×1.25=43.125mm,因此本工程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确定为400mm。混凝土的分层厚度采用标尺杆来控制,标尺杆采用Φ12的钢筋制作,每400mm厚涂刷不同颜色以示区别。现场浇筑砼的施工人员必须配有手电筒,确保混凝土的分层厚度的准确。

②、为了避免泵管的振动影响底板钢筋的位置,泵管需架设

27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在支设的钢管架上,不得直接放置在钢筋骨架上。架设泵管的脚手架钢管要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防止底板混凝土出现纰漏。 ③、由于泵送砼坍落度大,砼斜坡摊铺较长,故砼振捣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内50~100mm,使层间不形成砼缝,结合紧密成为一体。

2)、泌水处理

预先在底板四周外模上留设泄水孔,浇筑过程中砼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使粗骨料下沉,砼表面水泥砂采过厚致使砼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

3)、洞口处混凝土

洞口处砼浇筑时,应使洞口两侧砼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为防止洞口变形,应从两侧同时振捣。 5.5.13混凝土温度控制

1、根据砼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分析,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温度指标在允许范围内,才不使砼产生裂缝。

控制指标:

A、砼内外温差不大于25℃。 B、降温速度不大于1.5~2℃/d。

C、控制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按规范要求)。

加掺合料及附加剂:掺粉煤灰,替换部份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减水剂,减小水灰比,防止水泥干缩。

2、砼浇筑完成后,立刻埋好测温管 ,测温管按要求布置。测温管用Φ12、厚度为0.25mm的无缝钢管,测温管上口要高出砼表面10cm,进行养护以保证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以防止产生裂缝。 3、砼表面和核心温度在浇筑初期温度上升阶段每2小时进行一次测温,混凝土浇筑后期温度下降阶段每4小时测一次。

4、混凝土的测温孔应当进行编号,测温结果应填入正式记录表格,详细记录砼内部各不同深度的温度,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砼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5、测量温度时,应将温度计与外界气温妥善隔离,可在孔口周围

28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用软木、棉纱等保温较好的材料塞严,温度计在测温管内停留时间应在3分钟以上,方 可进行读数。

6、读数时应注意:从测温管内取出后立即进行读数,读数时应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数时避免手持在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以免受人体温度影响混凝土温度达到准确性。

7、测温人员应随时注意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如果发现混凝土的温度过高过低或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质量。

8、施工时需测砼入模温度、大气温度、砼表面温度、砼核心温度,其中砼入模温度随时测量,大气温度分早8:00、午2:00、傍晚8:00、凌晨2:00,取其平均值或随测量混凝土温度的同时进行. 9、混凝土内外控制温差以不超过25℃为宜。 10、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5.5.14施工缝的留设

施工缝按施工段划分,池壁不得留设置垂直施工逢缝。 5.6.15施工缝的处理

1)、再次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完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

2)、水平施工缝应先剔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在浇筑混凝土时,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7.5cm±2.5c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3)、垂直施工缝应清除混凝土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在施工缝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消除混凝土施工缝表面乳皮的处理方法采用高压水冲毛处理方法,以1200~2600㎡/台班的生产效率,其优点为混凝土损耗最少,效率高。

6)、技术间歇时间:浇好的混凝土,在强度尚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7)、砂浆垫层:混凝土表面应用压力水、风砂或刷毛机等加工成毛面并清洗干净,清除积水,先铺一层2~3cm的水泥砂浆,方可浇筑

29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

8)、泌水处理: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将泌水及时排除。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水走灰浆。

9)、浇筑混凝土时,宜经常清除粘附在模板、网筛和预埋件表面的砂浆。

10)、混凝土振捣:振捣器宜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按顺序依次振捣,浇筑块的第一层混凝土以及两罐混凝土卸料厚的接触处,应加强平仓振捣以防漏振。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1/2。浇筑完毕后12~18h内即开始养护,炎热、干燥气候条下,要提前养护。

5.6 砌筑工程

5.6.1复合墙。 1、材料要求:

1)、采用陶粒砼空心砌块、红砖内加聚苯板,技术要求:容重7~8KN/m3,砌块生产龄期≦28d,砌块壁厚≧30mm,肋厚≦25mm。红砖材料验收执行GB15229—94标准。

2)、水泥:选用P.O42.5水泥,并有出厂检验报告,材料验收执行标准GB175—1999标准检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砂选用中砂,材料采购执行标准GB/T14684—93标准。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水采用饮用水。

5)、墙体拉结筋采用Ф6钢筋。

6)、原材料进场质量验收小组24小时跟班检查验收。 2、砂浆配合比及配制:

1)、砂浆配合比按设计并由试验确定。

2)、砂浆配合比配料准确度控制为:水泥误差:±2%以内;砂、水、砂浆王(水泥量的0.2%)误差:±5%以内,砂计入其含水量对配料影响。现场采用磅称计量准确倒入搅拌机上料斗内,水泥夹在砂的中间。

3)、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2min。

30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4)、砂浆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砂浆出现沁水现象,在砌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5)、砂浆试块由专人按规定要求制作。 3、墙体砌筑顺序:

1)、砌筑时先砌2层,按照施工顺序逐层施工。

2)、卫生间砌筑前,墙底部必须现浇高度200mm的C20混凝土坎台,其余房间墙可采用砌同高度红砖(三皮砖);

3)、为了控制砌块的干缩期,当填充墙砌至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的间隙,待间隔至少7d,等砌体沉实后再砌一层实心砌块,斜立60度,与梁或板底顶紧。膨胀砂浆填塞密实。 4、操作工艺:

1)、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砌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1)砌块砌体在砌筑前,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2)砌块排列上、下皮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度的1/3,也不得小于9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搭接要求,需根据砌体构造设计规定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

(3)砌块就位与校正:砌块砌筑前一天进行喷水,即喷掉乳灰、增加结合性。并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后方可吊、运就位。砌筑就位按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顺序;每层开始时,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吊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5、墙体拉结筋设置:

1)、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与柱、剪力墙等连接处,应根据建筑平面及墙体高度埋设拉接筋,100墙设置2?6.5@400;200墙设置2?6.5@400拉结筋,400墙设置4?6.5@400。

2)、独立外墙(填充墙)上下部与混凝土构件设可靠拉结,顶部与梁连接时用?8@1000伸进梁内250㎜墙顶部300㎜。墙顶部为300

31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高细石混凝土,宽同墙厚。

6、陶粒砼空心砌块砌筑施工要点:

1)、根据建筑施工图纸在楼面放出砌筑墙面墨线; 2)、砌块提前2天以上喷水湿润,增加结合性。

3)、砌筑前根据砌块皮数制作皮数杆,在墙体转角处及交接处竖立,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m;

4)、砌筑前先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砌块。 5)、砌筑前根据所测定的水平线进行底砖找平,按所测墙体轴线定位砌筑。

6)、砌筑填充墙时的拉结筋规格、数量、间距、长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填充墙与框架柱墙之间的缝隙采用砂浆填满。

7)、根据设计要求和DB23第9.3.7条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控制为60°左右, 这是防止砌体变形破坏或抹灰开裂的主要措施之一。砌筑砂浆按净面积计算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

8)、填充墙的砌块错缝搭砌,如果搭接长度小于90mm时,在灰缝中设置拉结筋,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二皮砌块,小砌块底部的肋较厚,上部的肋较薄,砌筑为便于铺放砂浆,按照规定要求,小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体上。

9)、墙体的转角处同时砌筑,墙体临时间断处砌成斜槎,填砌临时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提高一级。

10)、砌体的水平灰缝控制为8~12mm,冬期施工水平灰缝应为10mm,竖向灰缝控制15mm,砌筑时采用“铺浆法”施工,一次铺灰长度不超过2块主规格块体长度。竖向灰缝采用加浆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逢;

11)、需要移动已砌好的砌块或对被撞动的砌块进行修整时,需清除原有砂浆,重新铺浆砌筑;

12)、需要在墙上设置脚手眼时,用辅助规格的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墙体完工后采用C20砼填实。

13)、为保证新砌体的外形尺寸及施工安全,砌体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2m以内。

32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14)、砌筑中对挑出墙面结构部位做临时支撑,以保证砌体的稳定性。砌筑时随砌随勾缝,使灰缝光滑、密实、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勾缝采用凹缝,深度5mm。

15)、门窗洞口两侧预埋砼块(190×190×90),以固定门窗。具体每侧预埋数量:高度2.1米以内为3块;第一块和第三块均从端部向下或向下200mm开始设置,块与块距离不得大于1.2米。3.0米以内4块。

7、砌体质量控制标准

6、陶粒砼空心砌块砌筑施工要点:

1)、根据建筑施工图纸在楼面放出砌筑墙面墨线; 2)、砌块提前2天以上喷水湿润,增加结合性。

3)、砌筑前根据砌块皮数制作皮数杆,在墙体转角处及交接处竖立,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m;

4)、砌筑前先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砌块。 5)、砌筑前根据所测定的水平线进行底砖找平,按所测墙体轴线定位砌筑。

6)、砌筑填充墙时的拉结筋规格、数量、间距、长度按设计要

求进行施工,填充墙与框架柱墙之间的缝隙采用砂浆填满。 7)、根据设计要求和DB23第9.3.7条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控制为60°左右, 这是防止砌体变形破坏或抹灰开裂的主要措施之一。砌筑砂浆按净面积计算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

8)、填充墙的砌块错缝搭砌,如果搭接长度小于90mm时,在灰缝中设置拉结筋,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二皮砌块,小砌块底部的肋较厚,上部的肋较薄,砌筑为便于铺放砂浆,按照规定要求,小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体上。

9)、墙体的转角处同时砌筑,墙体临时间断处砌成斜槎,填砌临时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提高一级。

10)、砌体的水平灰缝控制为8~12mm,冬期施工水平灰缝应为10mm,竖向灰缝控制15mm,砌筑时采用“铺浆法”施工,一次铺灰长度不超过2块主规格块体长度。竖向灰缝采用加浆法,使其砂浆

33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逢;

11)、需要移动已砌好的砌块或对被撞动的砌块进行修整时,需清除原有砂浆,重新铺浆砌筑;

12)、需要在墙上设置脚手眼时,用辅助规格的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墙体完工后采用C20砼填实。

13)、为保证新砌体的外形尺寸及施工安全,砌体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2m以内。

14)、砌筑中对挑出墙面结构部位做临时支撑,以保证砌体的稳定性。砌筑时随砌随勾缝,使灰缝光滑、密实、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勾缝采用凹缝,深度5mm。

15)、门窗洞口两侧预埋砼块(190×190×90),以固定门窗。具体每侧预埋数量:高度2.1米以内为3块;第一块和第三块均从端部向下或向下200mm开始设置,块与块距离不得大于1.2米。3.0米以内4块。

7、砌体质量控制标准(允许偏差mm)

34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7 抹灰工程

5.7.1室内抹灰

项目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 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 轴线位移 墙面垂直度 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水平灰缝平直度 水平灰缝厚度(垂直方向连续五皮砌块累计) 竖向宽度(水平方向连续五皮砌块累计) 清水墙、柱 混水墙、柱 清水墙≤10m 混水墙≤10m 清水墙 混水墙 清水墙 混水墙 允许偏差 ≥90﹪ ≥80﹪ ≤10㎜ ≤5㎜ ±15㎜ 5㎜ 8㎜ 7㎜ 10㎜ ±8㎜ 与皮数杆比较用尺检查 ±12㎜ ±10㎜ ±15㎜ ±5㎜ 20㎜ 吊线和尺检查以每层第一皮砌块为准 检验方法 百格网检查 百格网检查 用经纬仪复查或钢尺检查 用2.0m托线板检查 用水准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记录 用2.0m直尺和邪楔形塞尺检查 用10.0m拉线和尺量检查 门窗洞口(后塞口)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用尺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 室内抹灰先顶棚后墙面,墙面抹灰前洒水湿润,顶棚抹底前先在墙顶弹线(以墙上+500 线为准),按弹的线拉水平线贴饼,再抹灰,以保证其平整度,如为现浇板凿毛后清扫,清扫干净后淋水湿润,再刷一层素水泥浆而后抹底灰。 1)作业条件:

1、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均已检查合格,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

道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抹灰用脚手架应先搭好,架子要离开墙面200-250MM。 2)操作工艺

35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层清理--浇水湿润基层--找地方做灰饼--冲筋--做护角--抹底灰和面灰--清理--保护

1、基层处理: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碱膜、砂浆块等附着物,要撒水浸湿。对于过于砼墙梁,可将墙面钉上钢丝网进行底层抹灰作业,以增强底层与墙体的附着力。

2、墙面冲筋:待砂浆墩结硬后,使用与抹层层相同的砂浆,在上下砂浆墩之间作宽红30-50m 砂浆带,上下砂浆墩为准用压尺推平,冲筋完成后应待其稍干后才能进行墙面底层抹灰作业。

3、作护角:根据砂浆墩和门框边离墙面的空隙用方尺规方后,分别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浆护角,并用阳角抹子推出小圆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阳角两边50mm以外位置,以40度斜角将多余砂浆切除,清净。

4、抹底层灰和中层灰:在墙面湿润的情况下抹在底层灰,对砼墙体表面宜先刷扫水泥一遍,随刷随抹底,待底层灰稍干后,再抹中层灰。然后以冲筋为准,用压尺刮平找直,用木抹板找平。中层抹完磨平后,应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平整角、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对于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及时清理干净。 5、抹罩面层

面层抹灰:待中层灰达到七成干后(用后按不软但有指印时),即可抹灰罩面层,要及时压实压光,并可视灰浆干湿程度用灰匙醮水抹压、溜光,使面层更为细腻光滑。窗洞口阳角墙面阴角等部位要分别用阴阳角抹子推顺溜光。面层要粘结牢固,不得有气泡和接缝不平等现象,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道直线。

5.8 门窗工程

5.8.1、建筑外窗全部为塑钢窗。装3mm 厚无色玻璃,外门与洞口间缝隙采用发泡材料填充。

5.8.2、塑钢门窗具有出厂合格证、材料检验报告、三性试验报告。

36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8.3、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及规范要求,做好进场成品验收工作,不合格的予以退场。 5.8.4、塑钢窗的施工

外门窗安装前应在外墙上弹出上下贯通的控制线,按照控制线进行门窗洞口位置的调整工作,以保证门窗洞口的位置正确,上下统一,门框安装要注意门扇开启的方向。按标准图窗框的外尺寸宽和高都比窗口小于50mm,安装前先检查洞口尺寸和位置,以满足窗框安装对窗口尺寸要求。外墙装饰完成,室内墙面抹完底灰后,开始安装窗框。窗膀护角水泥砂浆分两次抹完,第一次抹8mm,抹完后框外缝隙为17mm,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安装窗框。先用木楔和检测工具调整窗的位置、水平度、垂直度,当三者都满足要求后,将窗框用木楔临时固定,再安装连接板正式固定。固定后,抹第二次水泥砂浆,厚为10mm,将连接板盖住,此次抹完,框与抹灰面的缝隙为7mm 左右,但填密封膏的槽口宽度应小于5mm,以节约密封膏。待第二次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将木楔拔出,并在窗框周围填矿棉或玻璃毡条。窗的位置偏差:上下各层窗的相对垂直错位小于20mm,每层的框底标高与基准线的高差小于5mm,每扇窗的水平度与垂直度按验收规范。窗扇安装应在室内罩面完成或第一遍涂料完成后进行。 5.8.5、玻璃安装

1、玻璃和玻璃砖的品种、规格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

合有关产品标准。

2、玻璃要集中裁割,边缘不得有缺口和斜曲。 3、塑钢窗、装饰门玻璃安装:

(1)安装玻璃前,先清除槽口内的灰浆,杂物等,畅通排水管。 (2)迎风面的玻璃嵌入框内后,要立即用通长镶嵌条固定。 (3)玻璃嵌入框、扇内,填塞填充材料、镶嵌条时,要使玻璃

周边受力均匀,镶嵌条和玻璃、玻璃槽口紧贴。

5.9 涂饰工程 5.9.1外墙涂料 1、工艺流程

37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墙面:基层清理 抹底灰 刮第 遍腻子 底漆 面漆 2、施工要点

(1)、腻子:刮腻子遍数可由墙面平整度决定。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利落。干燥后磨砂纸,将腻子及斑痕磨平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第二遍用胶皮刮板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细砂纸磨平磨光。不得将腻子磨穿。要求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并清理干净。

(2)、刷底漆:涂刷的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墙面是先上后下。先将墙面清扫干净,然后用布将墙面粉尘擦掉。乳胶漆用排笔涂刷,将活动的排笔毛理掉。乳胶漆使用前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漆刷不开。干燥后复补腻子,再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3)、刷面漆:操作要求同底漆,使用前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少加水,以防露底。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

(5)、工作黏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施涂时不流坠、不显刷纹。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

(6)、后一遍必须在前一遍涂料表面干燥后进行。每一遍应施涂均匀,各层必须结合牢固。 5.9.2 内墙大白

(1)、基层干燥洁净,含水率不大于8%。

(2)、先用石膏和107胶腻子找平,其它程序均同墙面涂料作法一

致。

(3)、施工时要注意正确的涂刷顺序,避免出现透底,接槎明显,

刷纹明显等质量通病。

(4)、涂料成活后,不得清扫地面,以免尘土未污梁。

(5)、涂刷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玷污地面、门窗、玻璃等已完工程。 (6)、应先做样板间并经鉴定合格后,才可开展大面积的施工。

38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10 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脚手架采用碗扣搭式脚手架,用于浇筑混凝土及运输通道需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搭设时取步距1.8m,跨距1.2M。满堂红脚手架四周布置斜杆,斜杆隔框全高布置,并在作业层满铺脚手架。 5.10.1脚手架的搭设

(1)搭设场地平整,按施工设计放线,设置底座、标定立杆位置,

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一步的纵向和横向平杆,随校正立杆垂直后予以固定,按此 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2)脚手板须铺平铺稳,并绑扎固定,脚手板搭设铺放时的搭接

长度>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撑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撑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3)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宜铺设必要数量

的脚手板并予临时固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它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 (4)在搭设中不得随便改变结构设计。 5.10.2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及使用 (1)搭设符合设计要求,节点连接可靠。 (2)作业曾层上,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 (3)作业层铺板、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

(4)在架面上材料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 5.10.3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前,对脚手架做一次全面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拆除区,禁止人员进入,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拆下的杆件应已安全的方式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在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严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拆除的构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和保管。

39

中建一局 施工组织设计

5.11 屋面分部工程及防水工程 5.11.1屋面找坡、保温层施工

1、作业条件

(1)、铺设保温层的屋面隔汽层施工完毕,经检查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屋面清理干净,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2)、穿过屋面和女儿墙等结构的管道根部,用细石砼填塞密实,做好转角处理,将管根部固定。

(3)、苯板保温材料运到现场,堆放在平整坚实场地上妥加保管、护盖,防止雨淋或破损、污染。

(4)、保温找坡层采用1:8白灰炉渣找坡层

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和排水方向用水准仪抄测,做好坡度控制点,控制点每平方米范围4个,本工程屋面坡度为2%,最薄处找坡层不小于30mm。

找坡用的白灰、炉渣按1:8的比例搅和均匀后,适量洒水再拌好方可使用,找坡时,按水准控制,括平,拍实。

5.11.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保温层铺设→找坡层。

2、隔气层清理:表面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3、弹线找坡:按图纸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找坡层的厚度范围。

4、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用细石砼塞堵密实。

5、保温层铺设: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干铺在屋面基层上。 6、找坡层:按坡度坡向铺1:10水泥珍珠岩找坡层,按水准控制,用括靠尺括平,拍实。

5.11.3质量标准及措施

1、保温材料的强度、密度、导热系数和含水率以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材料技术指标有试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y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