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的发酵生产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02 04: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二、黑曲霉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和原理 2、掌握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工艺

3、学会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

纤维素酶可以用于一切含纤维素的生物质的降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木霉属、曲霉属、根霉属,黑曲霉所产的纤维素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高,能避免酶解产物纤维二糖的阻遏作用,而且安全无毒,故而成为生产纤维素酶的主要菌种之一。纤维素酶是诱导酶,故发酵生产时需有纤维素物质作诱导剂。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底物,用发酵所得纤维素酶对底物进行酶解,测定酶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可以计算酶活力高低。还原糖与DNS反应形成棕色物质,颜色深浅与糖含量成正比。 三、材料与试剂配制

1、生产菌种:黑曲霉

2、斜面(活化)培养基:酵母膏0.4%,蛋白胨0.6%,可溶性淀粉1%,葡萄糖0.9%,马玲薯浸出液7%,琼脂2%,陈海水(或人工海水)配制,pH7.0-7.4。

3、人工海水:NaCl = 24 g/L ;MgSO4·7H2 O = 7.0 g/L ;NH4NO3 = 1 g/L ;KCl = 0.7 g/ L ; NaH2PO4 = 2.0 g/ L ;Na2HPO4 =3.0 g/ L ,pH7.4。

4、微量元素液:FeSO4·7H2O 5.0mg/L,MnSO4·H2O 1.6mg/L,ZnSO4· 7H2O 1.4mg/L,CoCl2 2.0mg/L,加蒸馏水200ml使之溶解。

5、液体发酵产酶培养基:麸皮作碳源3 g,氯化铵或硫酸铵作无机氮源1 g,蛋白胨0.05g作有机氮源,人工海水100 ml(含1%微量元素液),自然pH值。

6、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麸皮:稻草粉=2:1作碳源5 g,人工海水12 ml(含1%微量元素液,1%氯化铵或硫酸铵,0.05%蛋白胨),自然pH值。

7、6% DNS试剂:称取酒石酸钾钠182g溶于500ml水中,加热溶解,于热溶液中依次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6g,20.8gNaOH,5g苯酚,5g无水亚硫酸钠,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后定容至1000ml。储存在棕色瓶中放置一周后使用。(提前配制)

1

8、0.1 mol/L 柠檬酸钠一柠檬酸缓冲液(pH 4.8)

0.1mol/L柠檬酸钠溶液100mL:称2.941克柠檬酸钠(柠檬酸钠的分子量为294.12),约20L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溶量瓶,定容至刻度。

0.1mol/L柠檬酸溶液100mL:称2.101克柠檬酸(柠檬酸的分子量为210.14),约20L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溶量瓶,定容至刻度。

pH4.8的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100mL:量取0.1mol/L柠檬酸钠溶液54mL和0.1mol/L柠檬酸溶液46mL混合摇匀。

9 1%CMC-Na溶液

称取1.0克羧甲基纤维素纳,用pH 4.8的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加热溶解。 10 1mg.mL-1标准葡萄糖溶液

1mg/mL葡萄糖溶液250mL: 准确称取无水葡萄糖250mg,溶解定容到250ml。 11、主要仪器:恒温培养箱,摇床培养箱,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配制

分别按上述方法配制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固体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分钟。 2、孢子悬液的制备:将斜面培养基上的曲霉孢子用少量无菌人工海水洗下,利用玻璃珠在磁力搅拌下搅拌15~20分钟,充分打散孢子,稀释成5x107个/ml左右的孢子悬液。

2、液体发酵产酶试验

按6%(v/v )接种量将浓度约为5×10 7 个/ml的菌株孢子悬液接入已灭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100 ml 锥瓶装液30 ml),于35℃、18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6天。发酵液4℃、5000 r/min离心15 min,上清液稀释10倍,测定发酵液中的酶活力。

3、固体发酵产酶试验

7

100 ml三角烧瓶装5g已灭菌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按1:3(v/w)接种量将浓度约为5×10

个/ml的菌株孢子悬液,于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接种48小时后隔天翻曲一次,第四或第五天补充无菌水保持基质水分。培养6天后,取发酵成熟曲1g,加蒸馏水10ml,搅拌均匀,30℃,浸提lh,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经4℃,5000rmp离心15min,上清为粗酶液。测定时适当分级稀释,使OD540在0.2~1.0范围。

4、酶活力测定及酶活力定义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2

准确称取无水葡萄糖250mg,溶解定容到250ml。分别吸取此液1.0, 2.0, 3.0, 4.0, 5.0 ml至5个25ml的比色管中,用蒸馏水定容到25ml(即加水24, 23, 22, 21, 20ml)

再分别吸取上溶液各2.5ml于比色管中(糖液分别含糖量为0.1,0.2,0.3,0.4,0.5mg),各加2.5mlDNS试剂,煮沸5min。(对照管2.5ml水代替糖液,冷却,测定OD540。

表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加样表

管号 蒸馏水(mL) 标准葡萄糖(mL) DNS(mL) 含糖量(mg)

OD540

1 2.5 - 2.5 0

2 - 2.5 2.5 0.1

3 - 2.5 2.5 0.2

4 - 2.5 2.5 0.3

5 - 2.5 2.5 0.4

6 - 2.5 2.5 0.5

以糖含量为横坐标,A540为纵坐标,(或反过来)绘制标准曲线。

(1)内切葡聚糖酶 (CMCase) 酶活:取适当稀释的酶液0.5 ml,加入2.0 ml 1% (W/V) 的CMC-Na溶液(溶于0.1 mol/L 柠檬酸钠一柠檬酸缓冲液,pH 4.8),60℃ 反应30 min,加入2.5 ml DNS 终止反应,沸水浴显色5 min,测定 OD540。以灭活酶液作对照。

(2)滤纸酶 (FPA) 酶活:取50 mg (1Χ 6 cm) 新华滤纸,加入酶液0.5 ml,再加入pH 4.8的柠檬酸钠一柠檬酸缓冲液2.5 ml,50℃反应l h,其它同前。

酶活力定义: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每分钟催化底物水解生成1 μmol葡萄糖所需的酶量为 1个酶活力单位 (U)。

酶活力=量,mg。 五、实验记录

1.固体培养基:

6月20日接种 6月21日15点00分无现象 6月22日16点05分出现白色菌丝体 6月24日10点出现大量白色菌丝体和少量黑色孢子 6月25日8点出现大量黑色孢子,白色菌丝体比前天少些

2.液体培养基:

6月20日接种 6月21日15点00分无现象 6月22日16点05分液体颜色变深了 6月24

3

A?1000 式中

30?0.5?180A为由标准曲线查得或回归方程算得的还原糖含

日10点液体变稠、变黑、出现少量黑色孢子 6月25日8点出现大量黑色孢子 六、实验数据

1.葡萄糖标准曲线OD数据

管号 蒸馏水(mL) 标准葡萄糖(mL) DNS(mL) 含糖量(mg)

OD540

1 2.5 - 2.5 0 0.000

2 - 2.5 2.5 0.1 0.041

3 - 2.5 2.5 0.2 0.370

4 - 2.5 2.5 0.3 0.677

5 - 2.5 2.5 0.4 1.013

6 - 2.5 2.5 0.5 1.152

2.酶活力测定OD数据

管号 液体培养基CMCase(10倍) OD540

七、数据处理

1.091 液体培养基 FPA(5倍) 0.623 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CMCase(10倍) FPA(10倍) 0.497 0.695 葡萄糖标准曲线1.41.210.8OD540y = 2.5689x - 0.09972R = 0.97150.60.40.20-0.200.10.20.30.40.50.6含糖量(mg)系列1线性 (系列1)线性 (系列1)

实验数据:CMCase: OD540液体培养基=1.091 OD540固体培养基=0.497 FPA: OD540液体培养基=0.623 OD540固体培养基=0.695

4

又由y=2.5689x-0.0997 得x=(y+0.0997)/2.5689 解得:CMCase:x液体=0.463mg x固体=0.232mg FPA: x液体=0.281mg x固体=0.309mg 因为酶活力=

A?1000 则:

30?0.5?180CMCase:液体酶活力=

A?1000?10?0.463?1000?10/30?0.5?180?1.7148U/ml

30?0.5?180A?1000?10?10?0.232?1000?10?10/30?0.5?180?8.5926U/g

30?0.5?180 固体酶活力=

FPA:液体酶活力= 固体酶活力=八、结果分析

A?1000?5?0.281?1000?5/30?0.5?180?0.5204U/ml

30?0.5?180A?1000?10?10?0.309?1000?10?10/30?0.5?180?11.4444U/g

30?0.5?180 从实验整体看,实验还是成功的,不过还有不少方面存在问题:

1.由标准曲线中,R2=0.9715小于0.99,相关性较弱,可能在各种试剂配制不够准确以及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分析原因有:葡萄糖标准溶液定容操作出现失误,DNS的加入各个管存在误差,缓冲液配制不精确,测OD值实验操作不严谨。

2.为使固体发酵培养得菌种充分利用培养基需及时翻曲,能使其能在培养基的其他部位也长出菌落,提高酶产量。由于翻曲不充分,菌种只在培养基上部生长。

3.液体发酵培养时需在摇床上摇荡培养,菌体生长时能更有效率的利用营养物质,从培养结果看,菌种生长状况良好。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y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