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法和活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比较运用

更新时间:2023-10-31 09: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讲授法和活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比较运用

摘 要 讲授法和活动法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主要的两种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讲

授法往往被认为是传统教学的表现,而活动教学法则是新课改的主要呈现。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论者不考虑条件和课堂需要,讲授法在课堂教学占据绝对地位。而改革者否定讲授法的效果,简单肯定活动法,出现活动法的运用不到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 笔者认为,分辨什么情况下使用讲授法,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讲授法,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两条腿走路,研究与总结其操作要领和流程,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益。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素讲授法和活动法的运用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 讲授法 活动法 教师 比较运用 教学效益

一、讲授法和活动法的定义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讲授法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较高的教学责任心和教学素养。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教学语言清晰,吐字清楚,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注意感情投入。 (二)活动法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活动、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以活动教学法为主、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模式称之为活动教学模式,简称为“活动教学”。

第1页 共6页

二、讲授法和活动法的比较

对比两者的定义,我们知道,讲授法是我国最普遍、最悠久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法以教定学,教师为施教人,学生为受教人;教学场所固定,教学时间固定,教学工具固定,师生双方固定,课程进度固定等。由于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很长的时间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活动法是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教育教学发展中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以学定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实验操作、社会实践、合作交流等形式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成功的活动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活动,学习新的知识。

三、讲授法和活动法的比较运用

(一)语文教学实际中,我们存在着这样的误区:

1、讲授法占据绝对地位,不考虑条件和需要。

习惯于讲授法的教师认为,语文课是读写听说为主的课程,活动只讲求愉悦了学生的感官,身心的快乐,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去体味作品内容,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情感交流,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文修养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学生语文能力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能力难以提高,他们提出让活动远离出语文课堂,还语文教学真正的课堂。他们不考虑自己的条件和学生的需要,课堂变为满堂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第2页 共6页

2、否定讲授法的效果,简单肯定活动法。

课程改革论者认为,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机械记忆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教师表演,竖起耳朵听答案,时间一长,什么思考创新都没有了,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能力难以提高,他们提出让传统的语文教学走出语文课堂。他们认为,活动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为活动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效果差强千里。

(二)两种方法的比较运用

讲授法和活动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争论历来已久。两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讲授法的效果,肯定活动法,或者坚持讲授法,排斥活动法。分辨什么情况下使用讲授法,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讲授法, 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两条腿走路。

1、讲授法的具体运用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讲授法更适合于概念性的知识上。因为概念性知识是一种较为抽象概括的、有组织的知识性类型。语文学科中的修辞知识、文体知识都属于这类知识。概念性知识的特点是抽象概括性和组织性。这些知识的获得必须靠教师启发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感染、用富于理性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理概念、阐明原理、分析成因、揭示规律、推导结论等。

在教学对象的选择上,讲授法适合于高端的学生。实践证明,高端的学生对学习都有着较强的理性思考能力。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强,懂得全面分析自身的学习状态。如学习的得与失,薄弱环节所有,学习情绪及应试技巧等。他们非常注重课堂效率。懂得课上一分钟,胜过课后一天功。高端的学生听讲认真。上课时他们的思维总是围绕着老师的讲解,即便开小差,时间也不会太长。高端学生都是听讲高手。如果把老师讲的知识比作一个西瓜,他们会顺瓜摸藤,找到瓜和藤的联系,寻找藤的根。

在教师条件的选择上。讲授法适合于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一个教师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之外,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讲课的质量和效果。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语言幽默、吐

第3页 共6页

字清晰、情感丰富、语言流畅,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他们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情趣、蕴内涵、富激情,能将一节平淡的语文课讲活,讲精彩,让学生经久不忘。

在教学要求上,讲授法适合于系统性确定性的知识。确定性和系统性知识指的是前人在生产生活劳动和实验探究中得到的理论和经验。确定性可被定义为“毫无误差的完美知识”或“没有疑惑的精神状态”。换句话说,确定性即“在所有基础质询里连贯性和正确性的总和”。使用讲授法对于系统性确定性的知识教学可以节省时间,能完整准确地让学生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成语时教师能引经据典,讲解成语的出处,学生不必查找资料,能高效完成教学内容。

2、活动法的具体运用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活动教学法更适合事实性知识教学。事实性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类型,安德森等人认为是指学习者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伊根等人认为事实性知识是一种单独出现的、存在于过去和当前多的、不具有预测价值并且只能通过观察过程而获得的内容类型。从这两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事实性知识有以下这些特点。一是事实性知识的点滴性或孤立性。二是这种知识的抽象概括水平较低。三是事实性知识的基础性。采用活动法,就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到这些知识。有效地避免机械记忆带来的身心负担。比如我们在教学作文写《树》时,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观察手段,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解决无话可说的尴尬,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对象的选择上,活动教学法更适合中低端的学生。中低端学生就是指那些思想行为不够优秀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者缺点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在发展上总的来说是处于落后状态的,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厌学情绪较重,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大意,课堂听课兴致不高,学习成绩提高难度较大。对于这样的学生,采用活动教学法,让其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比较自由、不拘形式,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自己活动和思索去获得知识。使他们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加学习,兴趣浓厚,情绪激昂,思维积极,感知丰富,乐学易懂。学生对教学材料产生了兴趣、激情,生理上往往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能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活化整个神经系统,能把注意、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化,使认知和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

第4页 共6页

在教师条件的选择上。活动法更适合于表达能力一般的教师。不善言谈和不善表达很容易给人留下能力低下和思想匮乏的印象。这样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语言木讷、死板单调、平凡枯燥、语言没有变化。这样的教学课堂造成一个人疲劳,大脑皮层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长期只是用自己习惯了的那种单一的表达方式去讲解提问,肯定容易导致学生厌倦,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采用活动法可以有效解决教师条件上的不足。比如教学病句和成语运用一类的课程时,教师设计了“啄木鸟”活动,课堂充满了生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要求上,活动法适合于深刻性、牢固性的知识点教学。活动教学主要的功能是让学生体验某种强烈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某种观念态度。教学活动中,活动教学避开了语文课上抽象枯燥的术语,直接从课堂活动入手,学生兴趣大,也几乎没有认知上的难度。学生在的活动中,“亲身体验”了知识,获得了知识。

三、结论

讲授法和活动法是在一定教学目的指导下进行的。讲授法的通俗化和直接性,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避免了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和曲折,比学生自己摸索知识少走了弯路。但也使学生产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产生依赖和期待,抑制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活动法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在认知的过程中形成思维能力和知识技能,但也使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探究试验等,容易产生畏难的情绪,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品质不能有效地感染学生。因此,教师要努力分析和研究自己,研究课程,学会什么情况下使用讲授法,什么情况下使用活动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第5页 共6页

参考文献:

[1]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者在含义、作用以及教学策略设计上有根本的区别》王大猛(百度文库)

[2] 《讲授法》《活动法》 百度百科

[3] 《教学要领与领导力》 李海林(上海方略讲座)

第6页 共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yd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