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

更新时间:2024-01-07 16: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海油研究总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通知

中海油研究总院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统称中海油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技术参谋部、战略规划部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主要为公司业务提供常规和纵深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了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经济评价及新能源研究等各个领域。同时,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

中海油研究总院共有12个院、中心、部门,拥有员工近1000人,每年承担近300项各类科研生产任务。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2项,获得国家部委和海洋石油总公司级的科技进步奖数百项,14个单位19次和38人次获得国家及总公司级别奖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百余项。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海油研究总院已经在海洋油气勘探地质综合评价研究、油藏工程研究、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和钻采工程研究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环境评价、安全评价、压力管道设计等多项资质,以及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等先进的计算设备和地质研究、开发研究、钻采研究、工程设计等多种类型的先进专业软件,建立了深水工程、提高采收率、地球物理、边际油田开发四个国家及总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1年,该站采用“产学研”结合、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方式,通过博士后科研课题攻关,在发现、培养人才的同时解决中国海油科研生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关键问题。迄今,已招收博士后94人,出站博士后84人,其中多人被评为总公司级专家、总院级专家及青年科技骨干,成为中国海油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本站现公开招收2014年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前来应聘。有关事项如下: 1、招聘原则:

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用的原则,将由专家组对应聘博士进行资格审查、面试、答辩后择优录用。 2、招聘对象: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 2)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博士; 3)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 4)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3、在站工作期限:两年(全脱产)。 4、课题:见附件一。 5、应聘者应提供的材料:

1)个人简历(附件二);

2)《中海油研究总院博士后申请登记表》(附件三)。 6、应聘截止日期:2013年11月8日。

7、联系方式:

李先杰:010-84526260 lixj8@cnooc.com.cn 刘春娟:010-84522575 liuchj2@cnooc.com.cn 传真:010-64662989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1705房间 邮编:100027

附件一:

中海油研究总院

2014年博士后招收课题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工程 15 16 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研究 南海深水区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钻完井 开发 地质 地球物理 专业 课 题 名 称 薄储层地震识别技术及应用研究 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致密砂岩气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 南海中南部构造演化及对沉积盆地的控制 东海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河流-三角洲体系在南海北部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层序约束下的河流相储层高分辨率地震预测及其应用-以渤海某典型河流相油田为例 海上油田化学驱油藏数值模拟高效算法研究与应用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多枝导流适度出砂开发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深水钻井三级井控非常规压井模型研究 中海油美国鹰滩页岩气区水平井多段压裂产能递减规律研究 页岩压裂机理及设计技术研究 大型FLNG液舱晃荡和船体水动力运动性能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设计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ALE和CEL技术的岩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中海油研究总院 2014年博士后招收课题简介

题目1:薄储层地震识别技术及应用研究

薄储层具有单层薄、多层叠臵、横向连续性差、砂岩与泥岩的波阻抗差异小等特点, 薄储层研究一直是勘探的难点问题。分辨和识别薄储层是地震资料解释关注的热点,系统地评判常用技术对薄储层的识别能力、发展新的薄储层识别技术和方法很有必要。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分辨率技术、属性分析技术和频谱分解技术是薄储层研究的有力工具。此外,设计典型的薄储层模型,实现薄储层地震波场特征的精细刻画能更好地满足薄储层研究的需要。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薄储层的地震波场特征分析;

2、薄储层提高分辨率技术的有效性分析; 3、针对薄储层的属性分析技术研究; 4、针对薄储层的频谱分解技术研究; 5、针对薄储层的技术组合及应用研究。

对博士的期望:

1、地球物理及相关专业的博士;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过储层描述方面的工作,作为骨干参与过实际项目的研究;有一定的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题目2: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被称为地震勘探的第四次革命,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二五”重点攻关的核心技术之一。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由于能够采集丰富的信息,通过处理和解释这些丰富信息,能够有效地降低油气勘探的多解性,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它不仅为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且也是最有科学价值和发展前途的勘探地震学前缘学科之一。另外,中国近海有大量的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急需处理。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提升实际生产中关键处理技术水平,满足多分量处理的要求,充分挖掘多分量资料的潜力,为解决勘探问题提供有效资料。因此,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无论从实际需求的角度,还是从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转换波静校正技术;

2、复杂构造下共转换点道集抽取技术; 3、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波场分离技术;

4、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

对博士的期望:

1、地球物理专业,具有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经验; 2、具有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基础; 3、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题目3:致密砂岩气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储集砂岩层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成岩后生作用的改造,储集岩中的原生孔隙大部分遭受破坏,仅存残余粒间孔、自生溶孔以及高岭石晶间孔,从而构成了上古生界低孔、低渗砂岩的储集体系。该类储层一般必须经压裂改造才有产能,是否产气的影响因素多,即使采用成像测井,也存在多解性,测井解释难度大。目前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主要体现在复杂孔隙结构岩石电学性质研究、致密气层的定性识别方法研究、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技术和岩石力学参数计算等方面。

对研究区内已钻井进行测井精细评价、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做好储层综合评价,对勘探部署建议十分重要,同时区内新钻井的测井解释也是现场后续作业的决策依据,因此,致密气储层的测井综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

1、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构建含气性识别微观敏感参数,建立地区储层流体类型判别标准;

2、在岩电实验基础上,以常规测井资料为主,结合特殊测井资料,从孔隙结构分析入手,建立地区储层参数分类评价模型,精确计算致密砂岩储层参数。 关键技术

1、致密气藏储层测井识别技术及有效储层划分; 2、致密气藏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和流体性质判别。

对博士的期望:

测井综合解释专业背景的应届博士,并具备常规测井、核磁测井、电成像测井资料处理基础。

题目4:南海中南部构造演化及对沉积盆地的控制

深水油气勘探已经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热点,南海中南部海域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重要的接替领域。根据前人即国外研究表明,南海中南部海域面积大,存在多个大中型盆地,古近系沉积厚度大;万安、曾母和文莱-沙巴盆地已有大量油气发现,但依然存在巨大的剩余油气资源,中建南、北康、南薇西等盆地勘探程度低(没有钻井),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古近系构造研究是南海中南部油气勘探的关键基础问题,特别是古近系盆地的结构、性质、构造演化等。目前,在南海中南部有二维地震剖面、IHS数据库及重大专项研究成果等资料,为解决南海中南部构造研究特别是古近系构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内容:分析南海中南部主要沉积盆地的盆地性质和构造演化,对南海中南部沉积盆

地的古近纪构造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优选潜在富生烃凹陷或有利勘探区带。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南海中南部古近纪构造演化; 2、南海中南部古近纪盆地性质。

对博士的期望:

1、盆地构造专业;

2、开展过构造解释、构造综合分析等相关工作;

3、经历过南海海域构造方面的科研工作的博士优先。

题目5:东海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东海盆地是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新生代沉积是盆地的基础,而构成此基础的框架则是中生代挤压、改造。目前对于东海盆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台北坳陷和西湖凹陷的新生代地层,而对于晚中生代以来,东海盆地的原型研究较少,对其整体的构造发育史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勘探程度很低的地区(如钓北凹陷)。本课题拟以东海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区域性构造图件编制为研究主要内容,以东海盆地晚中生代以来构造关键期原型盆地的恢复为研究重点,实现对东海盆地的整体性综合研究,形成一套基于构造地质理论基础的盆地原型恢复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东海盆地各主要反射界面构造系列图件的编制;

2、研究东海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3、东海盆地断裂级别划分及演化期次。

对博士的期望:

1、具有构造地质相关专业教育背景;

2、作为研究骨干参与过国家级项目的研究; 3、熟悉地震解释软件和地质建模软件;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题目6:河流-三角洲体系在南海北部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中国近海已发现的油气主要集中在10个富生烃凹陷之中,富生烃凹陷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揭示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促进生烃凹陷的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河流-三角洲体系能否发育优质烃源岩的综合条件研究;

2、河流-三角洲体系中有利的烃源岩发育相带和烃源岩分布模式。

对博士的期望:

1、沉积学专业(具有一定的地球化学知识背景)或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学专业(具有很好的沉积学知识背景);

2、具有从事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经历。

题目7:层序约束下的河流相储层高分辨率地震预测及其应用-以渤海某典型河流相油田为例

渤海中南部地区明化镇组典型的河流相沉积,具有单砂体规模小的基本特征,虽有350-400米井距的大量钻井控制,但合层开发中对这类砂体的纵、横向变化、砂体间的接触关系等特征仍认识不清,井间储层预测和描述的准确率较低,严重影响油田开发和调整策略的精确性。

本课题拟以渤海某典型明化镇组河流相油田为实例,进一步深化与实践前期河流相理论研究成果,重点研究密井网条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的统计学反演,实现储层的综合解释与定量描述,形成一套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约束的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及储层地质框架模型建立; 2、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的统计学反演研究; 3、基于统计学反演结果的储层综合解释和定量描述。

对博士的期望:

1、地质、地球物理等相关专业;

2、熟悉地质解释软件、反演软件及建模软件。

题目8:海上油田化学驱油藏数值模拟高效算法研究与应用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是油藏研究的核心工具之一。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既是研究水平的集中体现,也具有现实的应用需求。油藏数值模拟应用过程,计算速度是瓶颈问题之一,因此以提高计算速度和稳定性的高效算法成果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性能,提出本课题。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化学驱软件离散技术研究与实现; 2、矩阵求解技术的优化;

3、并行求解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对博士的期望:

1、数学、计算数学专业;

2、作为主要人员或独立承担过数值模拟类项目的离散或矩阵求解模块的研发; 3、熟练掌握Fortran、VC++编程技巧,有OpenMP编程经验; 4、掌握基本的油藏数值模拟离散方法。

题目9: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多枝导流适度出砂开发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多枝导流适度出砂技术是目前海上疏松砂岩稠油油藏主要采用的开发方式之一。多枝导流井井型结构复杂,生产段耦合流动描述困难,同时稠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再加上疏松砂岩的流固耦合现象,导致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渗流机理极其复杂,难以定量认识,多枝导流适度出砂井油藏渗流机理、产能评价和井型优化设计技术仍需深入研究。在对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机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从深化适度出砂技术应用效果、提高海上稠油油田采收率的角度,利用室内物理模拟、油藏工程方法、油藏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结合海上稠油开采的技术特点和已开发油井的生产动态特征,为渤海疏松砂岩稠油的

多枝导流适度出砂井产能评价和生产优化设计提供可行性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含砂流体渗流机理及渗流变化规律研究; 2、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渗流模型研究;

3、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多枝导流适度出砂井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建立含砂流体的渗流数学模型; 2、建立描述多枝导流适度出砂井渗流规律及多枝导流井布井方式、分枝特征参数及井间干扰开发机理的理论数学模型。

对博士的期望:

1、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或者是石油类相关专业从事过类似课题研究工作的博士;

2、毕业于石油类院校,或者是有相关科研研究领域的其他院校; 3、精通油藏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了解地质、岩石物理、采油工程、钻完井等方面专业知识。

题目10:深水钻井三级井控非常规压井模型研究

据SINTEF统计的1980~2008年海上井喷事故中80.4%是在钻井工程中发生的。因此,海洋石油钻井过程中的井喷事故发生对海洋石油开发影响巨大。深水钻井发生井涌甚至井喷后往往出现无法有效建立从井口到井底的循环压井通道的情况,由此无法采用常规的压井方法对事故井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使用非常规的压井方法的重新建立井底压力平衡,进而有效的压井控制事故井以防止更大的危害发生。因此,开展深水钻井三级井控中非常规压井方法研究对深水安全高效钻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深水钻井井喷过程反演模型研究:井喷后通过地面参数求取来反演喷层和井筒流动 参数; 2、深水三级井控的非常规压井方法及模型的建立:包含且不限于置换法、顶部压井法、 动态压井法;

3、深水三级井控的非常规压井模型的应用研究。

对博士的期望:

1、油气井工程专业;

2、石油院校或相关科研单位毕业;

3、有扎实的数学、流体力学及井控知识背景;具有软件开发经验优先。

题目11:中海油美国鹰滩页岩气区水平井多段压裂产能递减规律研究

页岩气产能递减规律的研究对于页岩气经济有效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典型曲线方法是研究页岩气产能递减规律之一。但典型曲线方法缺乏理论基础,是基于数据统计的方法,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北美各公司也在积极开展页岩气产能递减规律研究。本课题以中海油美国鹰滩页岩气现场动态数据为基础,开展页岩气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其产能递减规律,结合地质及相关的工程因素,找出影响产能的关键因素,建立页岩气产能递减模型,形

成页岩气产能递减预测模块。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

1、页岩气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2、页岩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3、页岩气产能递减模型建立。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页岩气递减规律分析及递减模型的建立。

对博士的期望:

1、渗流力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

2、石油院校或相关科研单位毕业,参加过重大科研项目; 3、具有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12:页岩压裂机理及设计技术研究

页岩气开发进入商业化大规模开发接近10年。随着近年来全世界开发热情的不断升温,对页岩气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美国成功开发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暴露储层面积,大量释放吸附气储量,沟通整个储层,才能提高单井产能实现商业化开发。由此而萌生了全新的页岩气压裂技术——“体积压裂”。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页岩气裂缝的认识仅局限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层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含气页岩压裂时裂缝起裂机理异常复杂,受平面地应力分布、岩石泥质含量、脆性、微裂缝分布和发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裂缝起裂和延伸规律认识困难;射孔段数、参数和工艺影响着裂缝起裂方位;压裂施工工艺、材料等人为因素则可能引起局部“端部脱砂”而产生分叉缝,多个分叉缝连在一起形成复杂的三维体积缝网。正是由于页岩自身和人为因素的存在复杂性,给页岩气压裂方案设计和优化、相关配套工艺等带来困难,难以预测和判断压裂效果,严重时甚至导致对开发方案造成错误判断,影响项目的投资和评估。

世界各地含气页岩所呈现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很难通过少数页岩气田数据分析或简单岩心试验,提出一套适用于所有页岩压裂的裂缝起裂及延伸理论,但是对于单一目标页岩气田,则可以通过岩心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页岩岩石力学性能、矿物组分等数据,并结合已压裂井的施工参数和裂缝监测数据,探索适合于数模的裂缝起裂及延伸规律,指导整个油田储层改造方案设计和施工。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从认识页岩体积缝网形成机理,分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设计、优化这些因素,使页岩压裂增产达到最优效果。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从认识页岩体积缝网形成机理,分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设计、优化这些因素,使页岩压裂增产达到最优效果。

1、页岩体积压裂裂缝起裂及延伸规律研究; 2、页岩体积压裂工艺设计及优化技术研究。

对博士的期望:

1、各大石油院校或与石油相关的科研院所毕业;

2、从事岩石力学方向研究;

3、具有一定的地质油藏和水力压裂知识储备; 4、开朗、进取,具有一定的挑战精神和创新意识。

题目13:大型FLNG液舱晃荡和船体水动力运动性能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设计影响

因素的研究

近些年国际上深远海气田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发展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臵(FLNG)。考察FLNG装臵的目标作业海域主要集中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域,尤其以西澳大利亚海域为最热点。这主要与在西澳大利亚海域发现了较大型的气田有关。与之相应,我国南海天然气资源丰富而且分散,广泛分布于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深海天然气资源。采用FLNG技术,可以根据海上天然气田的生产状况灵活配臵FLNG,在船上液化天然气,再运至目的地,这对促进我国南海海域深海气田开发,充分利用我国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世界上目前无投产的FLNG项目,无可借鉴的经验,故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则更为迫切。探索液舱晃荡与船体运动的相互作用规律,研究FLNG液舱晃荡和船体水动力运动性能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设计影响因素。有关基本规律的掌握对中海油熟悉和掌握FLNG技术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意义。本博士后课题重点关注船体运动与液舱晃荡的相互影响,获得主要的设计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为未来中海油FLNG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船体运动模态对液舱晃荡的激励形式;

2、载液船体六自由度和GTT液舱的液舱晃荡固有周期研究; 3、液舱晃荡与船体运动相互作用规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4、液舱晃荡与船体运动相互作用的主要设计参数研究。

对博士的期望:

1、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流体力学、结构工程等相关专业; 2、参加过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等相关课题研究;

3、熟悉计算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具备较好的程序编写能力;熟悉相关商业软件者优先考虑(如:SESAM/HYDROSTAR等海洋工程分析软件、FLUENT等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

题目14:基于ALE和CEL技术的岩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常规的岩土工程设计分析方法如经验公式、理想状态下的解析解、荷载传递法(土弹簧

法)、极限平衡方法以及塑性上限法在解决海洋岩土工程复杂问题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海底基础经常承受着复杂的荷载,这些荷载不但具有复杂的组合,还往往以不规则往复荷载的形式出现,这些特点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计范畴;b)不管是分析基础对海床的嵌入、管线与海床的相互作用、还是评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海底设施的破坏程度,往往需要研究土体在大变形下甚至是破坏后残余变形阶段的性状。基于大变形理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是深入理解此类海洋岩土工程复杂问题破坏机制并寻找合理解决方案的有效手段。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有效的海洋岩土工程数值模拟能力,弥补常

规岩土工程设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为复杂海洋岩土工程问题的设计分析和工程地质灾害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

1、选择、标定和发展能够合理模拟深水浅层沉积物(饱和粘土)在所需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性状的土体本构模型; 2、实现土体本构模型在所选用有限元软件大变形条件下的调试和应用。检测标准为隔离任何有限元土体单元节点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与输入土体参数相一致;

3、学习使用ABAQUS、LS-DYNA平台下的ALE和CEL技术,实现土体强烈非线性的数值模拟能力。

4、把以上成果应用于自升式钻井船的插桩模拟,可靠地预测钻井船插桩就位的深度,并评估钻井船插桩对邻近导管架桩基的挤压效应。 关键技术:

1、确保结果收敛于真实解的显式积分分析数值参数确定技术; 2、采用ALE和CEL大变形技术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 3、ALE和CEL计算结果的判断、标定、可靠性检验技术。

对博士的期望:

1、岩土工程/岩土力学/工程力学专业;

2、较强的数学、力学基础和编程能力,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3、熟悉ABAQUS或LS-DYNA等岩土工程软件。

题目15: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研究

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是总公司“研发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中“海洋温差能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技术,为突破温差能发电技术瓶颈、解决实验室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设立“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研究”专题,对温差能发电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提升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温差能发电关键问题推荐解决方案,并为 “海洋温差能实验室”建设提供技术可行、性能可靠的建设方案提出指导性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温差能发电热交换效率提升技术研究; 2、温差能发电热交换设备研究。

对博士的期望:

1、热能工程专业;

2、有温差能研究经历者优先;

3、英语6级以上,读说听写熟练,语言和文字能力强; 4、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题目16:南海深水区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鉴于南海深水区未来的作用,研究南海深水区水文动力环境特征及海上污染物扩散模拟方法对南海深水油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水文动力场是研究染污扩散的基础,准确的深水环境水文动力场的建立和深水污染物扩散准确模拟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题结合南海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借助海洋数值模式,研究南海深水区潮汐和海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海上油气开发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扩散问题,从而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南海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借助海洋数值模式,研究南海深水区潮汐和海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海上油气开发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扩散问题,从而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南海水区的潮汐特征研究; 2、南海深水区的海流特征研究,包括潮流、环流、风海流、余流以及南海中尺度涡等; 3、特定工况下污染物在不同地形、不同水文动力条件下的扩散问题,以及海工构筑物引起的潮流场变化和冲淤变化情况研究,扩散模拟的污染物包括:含油生产水、生活污水、悬浮沙、温排水以及海面和海底溢油等。

对博士的期望:

1、物理海洋学专业;

2、相关海洋院校/海洋研究所;

3、从事过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条件相关的研究工作,掌握南海水文动力的基本特征,对影响南海水动力场的因素有全面的认识并进行过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对海上污染物扩散的原理及应用有一定认识;

4、能熟练使用海洋水文动力相关的数值模型,尤其潮汐和潮流相关的数值模型;此外要求身体健康,能参加出海调查。

附件二:

毕业生应聘简历模板

姓名 出生年月 民族 个人信息 政治面貌 毕业院校 在读学历 研究方向 户口所在地 联系方式 性别 籍贯(省) 生源地(省) 婚姻状况 毕业时间 专业 导师姓名 照 片 (粘贴或打印) (请填写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 学校名称 学历 高中 本科 专业 (高中不填) 是否保送 电子邮箱 手机 其他联系电话 时间 教育经历 (从高中填起) 工作经历 (实习或兼职不填) 时间 硕士 博士 工作单位名称 职位 所学主要课程 有无挂科或补考 □无 □有,具体科目:_______________ 本科第一年 本人排名: 总人数: 本人排名: 总人数: 本人排名: 总人数: (排名根据学校/院系公布的结果填写) 本科期间 专业排名情况 本科第二年 本科第三年 所学主要课程 学习情况 硕士期间 研究方向 有无挂科或补考 专业排名情况 □无 □有,具体科目:_______________ 硕士第一年 硕士第二年 本人排名: 总人数: 本人排名: 总人数: (排名根据学校/院系公布的结果填写) 所学主要课程 博士期间 研究方向 有无挂科或补考 毕业论文情况简介 (题目和主要内容) □无 □有,具体科目:_______________ 英语 外语水平 英语语言能力描述: 其他外语(如有) 其他外语语言能力描述: CET4分数: 通过时间: 资格证书 计算机 水平 CET6分数: 通过时间: 专业软件 其他英语测试(如有): 其他常用软件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时间 本人具体工作 科研情况 参与项目 文章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时间 本人排名 发表论文 获奖时间 获奖情况 业余爱好 特 长 在校期间所担任职务及任职时间 荣誉名称 授奖单位 实习及 实践情况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自我评价 真实性 承诺 本人对上述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检查,对其客观性和真实性负责。 应聘者签字: 时间: 年 月 日

说明:

1.以上是中海油研究总院要求应聘者简历中必须填写的内容,其他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封面、装订方式、页眉页脚、教授推荐意见、其他需要陈述的事项及应聘者本人特点等),我单位不对格式作要求,应聘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增加和修饰。 2.提交电子版时,“应聘者签字”一栏可不签署名字,但应聘者必须保证简历中各项信息的真实性,否则,一经查出后果自负; 3.提交以上简历的同时,请提交以下扫描件: (1)迄今为止已取得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2)本科、硕士、博士期间成绩单; (3)国家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

附件三:

中海油研究总院博士后申请登记表

姓 名 籍 贯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申请课题 性 别 民 族 邮箱 大学以来学习简历 起止时间 毕业院校 专业 导师 培养方式(统招、定向、脱产委培、在职委培) 学历 学位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近期免冠正面1寸彩照 大学毕业以来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从事工作 职称 专业特长 外语水平 (注明分数) 计算机 水平 硕士论文 介绍 博士论文 介绍 科研工作介绍 论文论著 担任社会工作简况 配偶及 子女情况 其它

配偶姓名 子女姓名 配偶工作单位 子女年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y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