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残渣》读后感10篇

更新时间:2023-12-12 11:38:01 阅读量: 读后感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10篇

《时间的残渣》是一本由冯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一):今早醒来后看完的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随意翻到的。对他的时间中的宫殿的设计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去西安看看。其他的内容怎么说呢,科学中的艺术?它的部分创作是我接受不了的,视觉上很震撼,但是心理上是抵触。书的后半部分内容很多是和前面重复的,这点确实不好吧。。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二):好的设计,败笔的出版!

关于这本书,很多好的评价,关于优秀的阅读体验,我不想继续画蛇添足,只是感觉整本书的设计上有些问题,书的第二部分是一些对作者的访谈,但是很多访谈内容作者在书的前一部分已经有很多,这样设计显得太罗嗦,30多大洋的一小本书,让人感觉有点浪费空间、凑字数的感觉。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三):"时代的记录者"

zz

看了《时间的残渣》这本书我才回忆起我曾与冯峰的作品多次相遇过,例如前一段时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里“超有机”展览中冯峰的《身体里的风景》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展品太多没顾及上记下作者。如果说最开始对冯峰的了解来自于他作品所散发出的那道具有感染力的光晕,那么读完《时间的残渣》这本书之后让我体悟到了优秀艺术家的思维魅力与创作智慧。这是一本杂文集式的书,里面文章形式多样,有采访稿、有作品阐释、也有个人的心得体会;但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漫不经心地阐述中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向五彩绚烂艺术殿堂的大门,在这里面我们能看到作者对艺术的思考、艺术语言的转换,以及艺术实践的执行。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四):游童的乐趣

时间是最规整的。秒针、分针、时针一步一步,丝毫不慌张地走着,走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然而,过度的饱满总会致使一些残渣迸溅出来,成了人生中一些非常规的时间,对于冯峰来说,这些时间的残渣是他的那些非专业化设计的哲思。

《晶报》2012年1月15日发表了《时间的残渣》书评,转发链接一个:

http://jb.sznews.com/html/2012-01/15/content_1903845.htm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五):似乎意義不大。。。

在我看來藝術品所能帶給人的只有一樣東西。就是視覺上的吸引。

讓人感覺美也好,或是當頭一棒般的震撼。這都是單純的。

所謂藝術品,在探討什麽問題,引人生出怎樣的思考,那都是幌子。

這些只是藝術家不甘于自己的作品淪為單一功能的產物,所添加的附屬功能。

那什麽引人思考。這都是觀眾的一廂情願。當告訴你這是件藝術品時,你便思考,即便我現在一字排開三個可樂罐,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非常可樂,再取個名字叫《戰爭》。這都能讓你想個老半天了。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策略,你不能只是吧它們放在你的寫字臺上。那樣你朋友看到只會問你最近在收集可樂罐么?所以你需要凸顯它們。長桌,鋪上白布,白背景,加上強光,讓它們成為焦點,看起來不是普通的可樂罐。甚至可以用陶瓷做這三個可樂罐,這樣它們就更像是藝術品了,還是先鋒、實驗藝術。)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六):喜欢的几句话

那些被丢弃的东西,每个人都知道是不好的东西,我一向认为很有潜力变得有趣。(这个“被丢弃”也可以理解为忽视,无视。这样一来就有更深的意思了,例如被人无视的美好,被忽视的品德)

某种“搅局”的冲动。

语言即魔咒,知识即牢笼。(语言和知识不被控制,就会反过来控制我们)

他对艺术的兴趣,缘于对语言和知识的怀疑。(他怀疑它们在试图不怀好意的禁锢自己,于是打算用艺术这种自由的另类语言来尝试打破之)

我觉得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一个道貌岸然的样子去表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有一点戏剧的效果。(抓马人生……)

引用某个评论:

“什么东西能打动我,它一方面和生活相连,另一方面是虚的”这句话打动了我。是啊!它让你看到之后会思考,会想,而不是给你一个答案。正由于有了这种思考,才有了机会让它触动你的灵魂,让自己与整个世界接通了。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七):折了很多角,在重看之前的收获

虽然抱着一丝好奇的心情,但也终究没想到这本书在db上拿到了将近9分的评价。

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只有一本的额度,在这本书与徐悲鸿讲艺术两者之间有点拿不定主意。最终觉得可能随笔散记比后者更能开阔人的思路,而且因为是要为论文服务,看到这本书是北大出版的而那个徐悲鸿版本的是九州的(没有说九州不好,九州现在出的书我觉得比一些出版社好太多了只不过是因为写论文的话思维定势就是要有一些学术机构的出版物)。。便暂且首先选择了冯峰先生的这本书。

借来一读,抱定的希望不大,却越往后越觉得有所收获。重复的地方有,不敢说就一定是排版编辑的问题,从冯的口吻上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对自己的作品比较负责的人,所以姑且推知这是一种隐隐奇妙我没发现也没打算去发现端倪的设计。。当然这是以并没有影响到我的阅读心情为前提的。可能如果这本书是我买来的话,多少还是会觉得有点,恩,怎么说呢。。。。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从中得以看到当下艺术工作者开宗明义地(至少是我读了一些这方面书籍之后最能说明白问题的)阐述现在的艺术现状以及对国画看法,这些自我的表达最真实,最有说服力,当然也说到我的心里去——好像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有时候对于展览馆的一些所谓当代艺术,虽然觉得还好,有的还挺新奇,但是若是就此便称之为艺术,总觉得好像是缺了点什么。冯则在书中通过直观地对当代艺术设计的理解以及对工业化和反工业化的阐释,让我对这个“什么是艺术”的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艺术跟道德领域是很像的,标准问题是最让人头疼且无法把握的。可能最重要的,就是也如同道德一样,不管别人怎么说,首先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

《时间的残渣》读后感(八):有关《时间的残渣》部分观后感两三言

冯峰,表面看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大叔,没想到他对于工作,职业,生活,人生的理解及态度,对我而言竟如此熟悉与一致。冯峰是谁?从职业上讲,他是一个老师。却因其创作的项目对不同领域的涉猎而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身份:画家、作家、医学爱好者、雕塑家、设计师......用他的话来讲:“年青时对小说很着迷,是个文学青年,文学给他开的脑。后来几年对建筑很着迷,还有一段时间对产品和家具着迷...我的职业是教师。其他的都是业余爱好。只是对做的东西感兴趣,因为它适合表达。”这个它就是指适合表达要做的东西的所谓业余爱好。

这时,一个疑问产生了。是因为先有了想做的东西,继而想到用适合它的方式来表达(指那些所谓的业余爱好),还是先接触到了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领域,继而想用创造的项目来体现?问题类似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的疑问。

回归主题,冯峰不希望进入任何行业,不希望被这些东西界定和限制,因为一旦有些东西被界定,就觉得意义不大了。比如上诉外界给及的身份“画家、作家、医学爱好者、雕塑家、设计师......”,它有时候是一种光环,但有时候是一条绳索。“我要做的东西都是我自由的选择。不愿意被界定了外界给予的身份,”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自由,另一方面,也许是他关于部分的理论。“其实所有领域都差不多,你喜欢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抽离出来不代表就跳到另一个领域去了,不同领域的艺术中,有一些相同的东西吸引我。是这些东西在吸引我,而不是某个行业或者身份本身”。

我想起与这相通的一个事情。前一阵子,我写了一篇有关信仰的东西。“...信仰,不是一门宗教或者政党的产物。任何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管是宗教,还是政党思想,在拥有独到的见解与精辟的理念同时,局限性也随之产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清利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集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这样的信仰才是客观的,理智的,成熟的,全面的,经得住考验,并带领你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与冯老师有关部分的理论是相通的。

记得高中毕业时,班主任老师给我的留言是“博学的人比单一掌握某种学问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愿你做个兴趣广泛的人。”如今想想,老师是在鼓励我做个花心的人呢。想必冯老师亦是个花心的人。对学问的花心,对各行业各领域的花心,对世界的花心,对生活的花心。我亦赞同这种花心。

“什么东西能打动我,它一方面和生活相连,另一方面是虚的”这句话打动了我。是啊!它让你看到之后会思考,会想,而不是给你一个答案。正由于有了这种思考,才有了机会让它触动你的灵魂,让自己与整个世界接通了。在地铁上看书看到这里时,真的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时间的残渣》我只看了很小的部分,却给了我如此多的体会和感想,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谢谢冯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xn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