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更新时间:2024-05-04 23: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

1.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单位、各个个人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是通过这样的体系表现出来。

2. 经济体制其实说到底是个资源配置问题。资源:从事生产的一切要素即资源。(劳动力、生产资料、资本,即人、财、物)

由于资源有限(稀缺性)所以要合理配置。这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3.三种经济体制(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计划或行政命令)

(三)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这种选择有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财力、物力,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从主观条件看,当时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这种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功,苏联的工业总量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支独秀;因此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不可否认,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它又有局限性。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人民生活要求提高,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而且越来越明显。主要是: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

条条、块块/山西陕西桥

计划经济——权力经济——庞大的政府机构(美14;日11;英17;法21;中53+部级单位+党中央等100多个、苏联也100多个其中70多个管经济)82年100个,冶金部24个部长(现1正3副、5副)98年机构改革前,有一个省

1

的现职副省长排到108位、县级市15名市长11位办公室主任/刘源新乡七里营17把手

官多(西汉8000:1;唐高宗4000:1;清康熙900:1;建国初600:1;98年33:1

(现37:1,北京20:1)官、民(动感、奔走为嘴)

苛希纳公式:3.2.1/龙多不治水/管理的失误:都管/都不管(男孩的长裤IBM托马斯)

(2)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计划经济(除庞大的政府机构外)两大缺陷: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陷

信息机制的缺陷(信息约束):信息不灵(广泛发生和集中处理的矛盾:下边掌握信息没权决策;上边有权决策又不掌握信息)再加上不考虑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重大决策频频失误:天然气出川、锅炉、武汉轧钢厂、葛洲坝,

激励机制的缺陷(激励缺乏):红旗车28年1542辆平均一年 500多辆(61年仅1辆)。按命令生产导致企业外无压力内无动力不思进取,企业没积极性。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爸爸的衣服儿子还能穿)(短缺与过剩并存:自行车、乒乓球)。

(4)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 “两弹元勋”邓稼先奖金10元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在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

(五)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的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对这种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现代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自的长处和缺陷 计划(经济)——?看得见的手?。 特点:自觉性、事前性、宏观性。

长处:宏观调控 ;缺陷:微观领域。信息约束、激励缺乏(完全信息假定,单一利益主体假定)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

2

特点:自发性、事后性、盲目性、微观性。

长处:微观领域 ;没有信息约束的限制、没有激励缺乏的弊端(竞争假定;价格灵敏性假定)

a没有信息约束的限制——信息广泛发生分散处理:大庆、东非

b企业有活力、动力和自我约束力——企业有活力、动力。企业能时时感到获利的诱惑和失去利润的压力。IBA的董事长不拿工资,拿津贴(是所有者,国外总裁指董事长,我们往往指总经理)200万美圆,但食不甘味、夜不安寝,如履薄冰。搞得不好倾家荡产,甚至可能跳楼。我们的厂长做不到。

企业还有自我约束力。日本在中国的丰田公司(在北京,老板是日本人,员工基本是中国人)其会议室要装修,要办公室主任(中国人)做一个计划,做好了拿给日本老板看。日本老板一看,计划的第一项就是地毯100米。日本老板没有再往下看就撕掉了。办公室主任诚惶诚恐,问为什么?“回答是怎么可能整好是100米。”接下来是老板亲自用尺量,结果是67米,就买67米。我们自然要买100米,余下的33米,慢慢就流失到员工家里了。”6月5日《环球时报》报道说“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就是用恰当数量的零件生产恰当数量的汽车,实现均衡生产,没有用一个多余零件,没有一台空闲机器,也有一个空闲工人。是零库存生产。还有市场约束,市场不需要的,没有销路的就不生产。

弱点:宏观领域。

同时要注意就像计划经济虽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但不能一丑遮百俊。它也有优点。两弹一星是计划经济的长处,单一目标,政府能够掌握充分信息。市场经济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但也不能一俊遮百丑。它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局限性。

自发性、事后性、盲目性、微观性。

诺贝尔奖得主的忠告——市场是没有心脏和大脑的。

环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98年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国占7个。2004年《新闻晨报》:联合国公布的20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中国占16个。(西方先污染后治理,我们也没避免,有过之而无不及)

假药、假鸡蛋、逮捕证、防汛大堤——假话(澳大利亚)

道德失范:(不管芯片还是土豆片,赚钱就是好片——美权威经济学家) 钱包测试、刘桂仙

孔夫子:(社会安定的条件)足兵、足食、守信。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所以,我们的市场经济也处于初级阶段。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二者要结合起来。可以说,世

3

界上没有纯粹的计划经济,也没有纯粹的市场经济。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分野就在于主次。

美国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等;日本: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田园都市计划,经济企划厅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我国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1978年底——1984)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重点是农村改革。 第二阶段,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1984年——1992)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大,改革全面展开。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进入历史性飞跃阶段。南方谈话。十四大

(1992年——2003年)党的十四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四阶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003年——)(三中全会现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具有经济制度本质属性,而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龙永图语: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特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为主体,已有限责任为核心,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的企业法人制度。

4

我们的国有企业没有搞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资人不到位(即监督不力)。私企是到位的:资本家是天然的监督者——搞不好是要跳楼的(克莱斯勒的董事长)董事长受贿,外国人不理解,没听说过。不是所有者,是所有者代表。

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半个市场 斯大林: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只具有商品的外壳。 3.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这一条是根据灯塔理论产生的。大家都知道航海要有灯塔。这个灯塔别人是不会去建的,铁路、公路都不会建。按理应由轮船公司建,但一个轮船公司自己建成本非常高,而自己用的次数又很少。怎么办,政府建,以照亮市场。 宏观调控就是弥补市场经济之不足,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宏观调控是由政府进行的。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说市场经济是竞技场,那么政府官员

就是裁判员。我们常说的黑哨指裁判员腐败。可是再腐败的裁判,也不敢下场代表一方球队进攻对方的球门。那比一般的腐败更严重,那是规则荡然无存。游戏就没有办法进行了。所以公务员不能经商,政府部门不能经商,以保证公正性。否则自己犯规总不忍心吹,别人怎么能有机会,公正性就谈不上。我们就走过一段弯路: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都搞创收。李瑞环到社会主义学院去视察,就曾经说过:你们要搞创收,提高待遇,我们政协也创收,国务院也创收。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是不对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不能都下海。系主任当时不好当。

官员收入要靠财政。克林顿在位时一分钱不敢收,下台讲课10万美金(仅一年演讲收入即920万美元2002年参考消息

政府的职能要转变。政企必须分开,政府过去指挥,现在是调控。不是管得越多越好。亚当〃斯密说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加入世贸组织是政府的真正改革。WTO是管政府的,加入了政府必须精简。

5

当然,政府控制能力太弱也不行。民间组织发展太快也不行,容易乱。一个法轮功上上下下几年不得安宁。(李洪志吹嘘8000万,比共产党还多,其实200万)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后面讲。

国家的经济发展决定于两个机制:效率的激励机制和稳定机制。效率的激励机制就好比是火车、汽车、轮船的推进系统,推进系统强大,速度就快,但速度越快就越不稳定。特别是在转弯时就容易翻车。因此,还要有平衡和稳定机制,如刹车等。随着经济发展,风险越来越大,如果没有防止风险的办法,社会安定就有问题。所以,第一是反风险;第二是反贫困。贫困人口是一个常量,不可能完全消除。这就要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贫困线。这要靠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现在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列车晃动已经很大了,要保证不翻车,一定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常说下海,在市场经济这个海洋里,有本事的人劈波斩浪,活得潇洒自如。但没本事的人你也不能让他淹死。甚至在下海之前,你要告诉他水温是多少,风浪有多大。不会游泳的,要给他一个救生衣、救生圈,甚至小舢板。就是说,失业者、无就业能力的人、竞争失败者,也要吃饭,这是社会的安全阀。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如此,不足以保障社会安定。江泽民在政治局里讲过一个故事:当年毛泽东曾经问过郭沫若,李自成为何起义?郭沫若说,这首先要看李自成是干什么的。李自成是驿卒(相当于邮递员,在驿站里送公文和邮件)。当时全国有3万多驿卒。一个大臣向崇祯皇帝上书,要裁减驿站。崇祯皇帝同意了。3万多驿卒下岗,丢了饭碗,便起来造反。所以社会保障市制度关系到社会稳定。我们的教科书上总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但迟迟不见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起来革命,和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健全有很大关系。

6

穷则思变,活不下去了才会造反。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稳定作用很大。

现在我们扩大内需有一定难度,老百姓不愿意花钱。中央刚刚宣布4万亿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主要是投资,老百姓消费难扩大。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是对经济的投票。老百姓为什么对掏腰包有顾虑,也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有关。医疗卫生改革、房改(父母都不敢消费)、子女上学、下岗,心理预期都不高,有限的储蓄怎么敢乱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社会公平+市场效率)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来进行。市场经济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体上经历了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两个阶段。在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个中性词,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属性。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必然会被某种社会制度所选择,与这种社会制度相结合,但就其本身来说,它并不反映任何社会性质。资本主义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称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称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果抽去社会制度的特殊属性,剩下的只是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也就是共性。这些共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行为自主化。只有企业能够独立自主地决策,参与经济活动,并独立承担经济风险,才能真正形成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二是经济关系市场化。通过市场的作用将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分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是市场体系完善化。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四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而不是企业,对市场运行实行监控和导向。

五是市场管理法制化。建立完备的市场法规,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7

六是社会保障制度化。

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教材162页)

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吴敬琏如同一个守夜人,时时敲响警钟。他说,市场经济是有好坏之分的。目前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好的市场经济、也就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并不多,大部分国家仍然在权贵资本的支配之下,在坏的市场经济中挣扎。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是笼统地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进程中一个特定的阶段,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存在错误的认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实行了一些超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政策,如,重全民、轻集体、排挤个体、消灭私营,急于过渡,盲目求纯,几乎形成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只是抽象地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出发,而没有切实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思考所有制结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8

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具体表现有三:

第一,社会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对此不能有丝毫动摇和怀疑。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二,社会发展程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还不发达的阶段。总的来说,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经济管理水平和手段还相当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自动化、现代化的先进手段,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生产手段以及手工操作的简陋工具等多层次的生产力同时并存。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必须长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来检验和评价所有制结构。实践证明,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所有制结构,比改革前那种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方面,就其经济性质来说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但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长期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解局限为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种理解是同改革开放以前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的平等,消灭了剥削。

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

9

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在我国,“混合经济”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亮点。多种经济成分通过股份制、公司制等现代企业制度互为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年来,外资、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的形成。

(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具体来说:第一,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前提,也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更重要的是实践证明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有全面的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实际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要求,而且还表现为质量上的要求,即效益和竞争能力。公有制经济在质量上占据主体地位,就会有更大的活力,更能充分发挥公有制应有的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的 四个方面: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自然垄断行业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骨干企业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要是指控制那些能够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例如金融、交通、邮电、电力及基础性原材料等,这些产业中相

10

当一部分带有较强的天然垄断性。这些命脉产业本身提供的产值虽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缺少它们,整个国民经济就无法运行。这样,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从过去单纯注重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转到着重于质和量两方面的统一;从过去偏重于量的优势发展到更注重质的提高,强调发挥控制力。这就为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尤其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与其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直接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公有制采取了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单一形式,从而扼杀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 、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我国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我们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重要问题。

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虽然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并不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它的一些优点,如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融资,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等,反映的是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不能笼统地说公有还是私有,判断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发展这种股份制企业,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无论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国家实际上都掌握着公司和主要人事、收益分配和重大决策的控制权,用部分国有资本控制着企业全部资本的运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股份制用得好,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有利于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性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是群众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既不同于股份制,又不同于合作制。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

11

制,有多种形式,还不够规范,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其发展,加强引导,并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国企发展案例:奇瑞之路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 奇瑞轿车下线。2001年,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2005年销售18.9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在轿车行业排名第七。2006年销售30.52万辆,比上年增长62%,位居全国乘用车行业第四名,并成为第一家年销乘用车达到30万辆级的自主品牌。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32亿元,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7年8月22日,奇瑞公司第100万辆汽车下线,标志着奇瑞已经实现了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第一阶段目标,正朝着通过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的新目标迈进。

2007年销售38.1万辆,比2006年增长24.8%。2007年,奇瑞汽车出口11.98万辆,海外市场再次实现翻番,销量增加了132%,轿车出口量连续五年居中国第一。

2007年6月,奇瑞公司入选2007年度“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同年12月,入选“发展中国家100大竞争力企业”。2008年7月28日,奇瑞公司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创新型企业”称号,成为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按照新的统计分类方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个体经济(个体工商户);二是私营经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私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三是非内资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除此之外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以及股份合作企业等均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是指个体工商户。

私营经济是指自营经济性质的公司,包括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等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基本上无剥削。个体经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二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中,生产者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是一种不带有剥削关系的私有经济。

12

由于个体经济建立在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条件基础上,本身又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在各个社会形态之中,都不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它总是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作为一种附属和补充的经济形式存在。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个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953年城镇个体劳动者有898万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见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减少到104万人,1978年15万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到2007年,全国城镇个体劳动者已发展到2763万人。

从注册到开业111天。 1/3的税,2/3的费

严格的登记制度、繁琐的审批程序,让创业活力遭遇制度性冷漠。周天勇介绍,在中国,相当多的自然人性质的工作、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都必须登记注册,擦皮鞋、卖冰棍、修理自行车等如不注册,就是非法经营。有些城市甚至提出连收废品都要统一注册、统一着装。事实上在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自由职业者和非登记企业大量存在。他们不必注册登记,只要依法经营、依法纳税即可。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的4位教授对8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环境作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必经的审批步骤数,加拿大只需2天,而中国内地则需要闯过7道关,历时111天。注册审批费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不到其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国内地,各种审批费用占据了人均年薪的11%。

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虽然创业环境已大有改善,但是,严苛的政府规制、沉重的税费负担、缺位的创业服务等仍在抑制创业活力。已征收了20多年的个体工商户、集贸市场管理费,终于被废除。8月22日,财政部发布公告:从9月1日开始,全国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相当于让利于民170亿元。在美国,一般的个体户只需按收入申报个税即可。美国现在的个体户征税率为15.30%,除此以外少有其他杂费。(齐万华)今年数量会上升。

长期以来,我国到底有多少个体户却是众说纷纭。比如按照2004年国家统计局经济普查的数据,全国共有3921.6万个个体工商户,而同期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是当年年底的数据为2351万户,两者相差竟有近1600万户之多。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个体工商户的大量消亡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因为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1万户,6年间净缩水近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但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个体工商户却依然保持在近4000万户的水平,个体户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上升。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存在剥削性质。我国对私营经济的方针是鼓励发展、积极引导,加强监督和管理。

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三资企业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和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

(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

1.从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13

虽然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65%。“民营经济已占到全国GDP的65%左右,占经济总量的70%——8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现在已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主体。” ( 《人民日报》2007年2月1

第二,它们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43.9%

第三,它们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港澳台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非国有部分)共缴纳税收总额12666.84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重的33.6%。

第四,它们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23780.4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84.0%。其中,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5159.7万人;私营企业6586.3万人(截止到2007年3月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6663.4万人);外资企业从业人员2700万人;港澳台等其他从业人员9334.4万人。

第五,它们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此外,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分散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可以与公有制经济形成一种竞争态势,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鲶鱼效应)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14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图片去年首富杨惠妍的排名滑至第三,中信泰富的荣智健也跌出了前40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二年)清代赵翼曾写了这样一首论诗绝句:\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和分配相互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客观必然性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2.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

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因为公有制意味着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既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资料的占有就不再成其分配的根据。剩下的分配方式有三种可能: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三种分配方式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第一种在历史上存在过,第二种是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实行的,第三种是对未来共产主义分配的预测。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这是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不必像原始社会那样为生存而实行平均分配,但也没有达到共产主义那样高的程度,即社会产品尚未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第三,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旧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劳动差别,是按劳分配

15

存在的直接经济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承认劳动的差别,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把劳动贡献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3.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第二,在公有制经济内部,按劳分配是主体的分配原则。

第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

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的实现形式。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他坚决反对长期以来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讲物质利益原则的平均主义倾向,主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

马克思:“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直接关系着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按劳分配两个“主体”地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其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厂房、设备、原材料等;二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际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制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一,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

16

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越来越重要。

第四,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 为什么会有先富的人群?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 多种所有制与分配方式而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城乡、地区、脑体、不同经济领域之间的差别。 (2)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为什么提出必须允许“先富”,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是按劳分配造成的差距。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勤奋程度不同,家庭负担不同,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在企业的经营成果不同,会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所有制造成的差距。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差距。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竞争的结果反映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收入差距的拉大。人的能力差别很大:打工皇帝唐骏。 四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着,从而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正确理解“先富”的含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仇富”的说法,其实,所谓“仇富”背后的真实含义是广大群众反对非法致富、为富不仁。

提出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先富”的目的,是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这是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把“共富”作为重点。 “先富”能够促进“共富”,“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把“共富”作为重点。

珠三角长三角、导弹核弹、航空航天/城市欧洲、非洲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7

邓小平在提出大政策的同时,就不断强调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他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直到晚年还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如果不采取措施,自然会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1)分配理论和政策的与时俱进。

从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注重社会公平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分配理论在解决分配和收入差距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基尼系数 (2)主要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将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就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对立的地步。

(以下教材)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新税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国企高管年薪太高,吴仪12万还包括保姆费,是吴仪的100-600倍。中国、越南、泰国工资差距最大。/遗产税,法国:巨富税缺陷。

没差距不行,差距太大也不行。合法又适度的差距,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M型,橄榄型社会/课件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事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18

(一)为什么提出“又好又快”的问题 在发展问题上,“快”与“好”这些概念最早见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从字面上看多快好省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实践中往往片面突出“多、快”而忽视“好、省”,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多快好省”作为一个深深带有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代印记的词汇,后来一般就不再使用了。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然要强调发展速度(赶超式现代化),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中,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时,要求“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这里首次把快和好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以后,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在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从原来的“效益比较好”,相继增加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中央在总结了几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经验后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基础还很不稳固,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为了做好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准备,为了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处理“快”和“好”的关系上,要求“好”字当头,好中求快。

(二)“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即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为之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1.可能性。在商品供给严重不足、人民的温饱还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的条件下,增加经济总量自然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这决定了在处理经济发展的“快”和“好”的关系上,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会把“快”放在第一位,以便力争尽可能快的解决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摆脱物资严重短缺这种紧张状态。现在所以可能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因为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三大变化: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在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生活出现了两个显著变化。一个是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存在的短缺状况基本改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过剩。另一个是消费需求的变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加,推动着消费结构升级,使消费结构不仅由简单地满足“吃、穿、用”,而向“住、行”方向升级,并开始提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享受和发展需要方面的要求。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

19

发展的理念。

2.必要性。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仅以资源条件约束而言,我国GDP占世界份额为5.5%,但我们消耗的石油占世界份额在8%以上,消耗的电力占世界份额的10%以上,消耗的铜占世界份额近20%,消耗的铝则超过世界份额20%,消耗的钢材占全世界消耗量30%以上。消耗的水泥占世界份额50%以上,消耗的标准煤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矿产资源上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从1993年的5%急速上升至2003年的50%,如果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同时效率不变,那么实现2020年翻二番目标,不仅中国自己的资源难以支持,甚至全球的资源也难以支持。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滇池、西湖)等事件,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对说来比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加突出。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这里应当指出,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并不意味着速度问题对我们已经无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面貌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还很低,完成现代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因此速度问题仍然十分重要。问题在于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当是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础上的速度,是增长的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速度,是重大关系比较协调、人民得到实惠比较多的速度。因此在处理好和快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好字优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一)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背景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

20

历史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

(二)创新型国家的含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 增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实现重点跨越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支撑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引领未来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182页)

到2020年,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到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概念 过去我们经常使用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这个概念重在追求扩张经济总量、加快速度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新概念,目前还不像经济增长方式那样有公认的明确的定义。但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包括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对国际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它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发展又好又快的问题。(拉美陷阱:有增长而无发展)

21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提出 “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特点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我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老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大都走的是对外侵略、殖民掠夺、破坏环境、贫富悬殊、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路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决策,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苦的历史任务。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所谓“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信息产业以半导体制造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得到了高速发展,已成为先导性产业。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强大动力。信息化正在引起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当前,一些跨国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系,实现了在一地设计,可在全球任何一处加工基地生产,全球范围销售的经营模式。

企业典型案例:

瑞士雀巢集团利用信息系统,对分布在全球400多家企业的财务、资金、质量实行统一管理。总部随时监控资金在世界各地运作,几分钟内能调动全球几十亿、上百亿元资金。

波音公司1994年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研制波音777和737飞机,实现无纸设计。开发周期由9至10年缩短到4年半。

(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184页)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

22

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三个转变”)(18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与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和投资即内需应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消费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如此。但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却是出现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的情况。不管从中长期趋势看,还是从年度水平看,我国的消费率均明显偏低。国际上大体在80%左右,我国在1952—2000年的49年中,平均消费率为65%,从2002到2006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62.1%下降到2006年的57.1%,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由于消费率低,居民生活没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结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而扩大出口带来的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银行手里有着大量资金需要贷出,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因此这个转变的关键是提高人民收入,突出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在经济起飞时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因为需要加速发展,

需要增加财力,投资与出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特别是作为一个大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滞后,这就不能不是一个需要认真注意的问题。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只有实现这种转变,才能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更稳定的基础。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产业结构是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年—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5%(2007年4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已经到了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本身持续发展的地步。因此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

这个转变的关键是转变产业结构,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3

巩固第一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做大第三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

提升第二产业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靠拼原材料消耗,靠消耗大批廉价劳动力,自主创新不足,转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出现这种情况不是简单地出于认识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制约。但这种情况必须转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两化”双加速阶段,重化工业发展快、城镇建设量大面广,对能源、原材料消耗大,污染排放多,产生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经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源来支撑过去那种发展,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已经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靠拼原材料消耗,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来换取微薄的利润,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都已经难以为继。目前,我国出口商品中有90%是贴牌产品(我与徐登山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而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要依赖进口。我国企业必须将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外国专利持有者。随着资源紧缺程度的加深、生态环境压力的加大、国际竞争和人才争夺形势的日趋严峻,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必须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变得特别尖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4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目前我国存在比较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其中核心的方面即为城乡差距。我们在前面第六章讲到20世纪末我们达到总体小康时,16项指标里,核心没有达到的两项,一项是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一项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的比重,也都是关于农的问题的。概括说起来,就是所谓的“三农问题”。有的专家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影响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业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此外,现在还盛行所谓“四农”的说法,除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之外,还加上一个“农民工”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有一句概括叫“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 第一,农业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表现在:一方面,解决粮食问题。

分析: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本、生存之本,中国农业要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每年新增人口700-1000万),加上由于大量兴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等,征用了大量耕地等原因,从2004年起,中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小视。

另一方面,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巨大支持。这包括要为工业提供原料、市场、资金积累及劳动力。

a.原料: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以上。 b.市场: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中国目前是严重的“外需型经济”,60%的农村人口,只有28%-30%的消费量,因此中国未来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农村市场的消费力。

c.资金积累: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资金,为奠定工业化基础,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

第二,农村问题。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上面讲到,我们现在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在哪儿?主要在农村和农民身上。目前,我国的13亿人口中,7亿多农民,有将近60%的人口还是在农村。可以说,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包括农民纯收入增加的目标、城市化水平的目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等等指标,实现的困难点都是在农村和农民身上。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知道社会要和谐的话,那么差距就不能够太大,一方面是收入差距不能太大,要在合理和适度的范围内。大部分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在城市,现在城市确实是美轮美奂。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很落后。反差太大。这不能说是一种和谐。2007年有一个德国的前驻华大使,他回到德国以后,德国《镜报》的记者访问他,说你在中国当了几年大使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呢?他说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如果到2020年的时候城市还是像欧洲,农村还是像非洲,全面小康也就仍然没达到,

25

也就很难有和谐社会。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和基本目标。我们三农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简言之:缩小城乡差距,让全国达到整体上的和谐。

第三,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收入问题和素质问题两个方面。

农民问题的最核心问题,就是收入问题。收入差距表(见课件)

“账面上是3:1,实际差距应该是5:1甚至6:1。”而来自世界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并且,国内的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政府有一定的财力资源。近年来财政收入增加很快,2006年,政府财政收入共有3万亿,2007年,达到5.2万亿。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占57.6%,在建筑业、重工业中,占到了80%以上的比例。按照国家确定的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56%的指标,今后每年还会有1300万农民进入城市工作。

户口问题:中国每一年的春运问题。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流,曾经是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的人口流动,但如今已经让位给了中国大地上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广州春运真正是水泄不通)。为什么大批农民每年要赶在这一个时间纷纷奔走在回乡的路上?最核心的问题是,大批的农民工,在城镇里没有户口(农民工:农民?工人外国人不理解)。农民工非工非农的尴尬处境、农民工的候鸟状况与稳定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短缺,近几年,广州、浙江等地的民工荒问题,正是这一负面现象的反应。

朱镕基作总理的时候就一直强调三农问题,但是他卸任的时候就讲到他最头痛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腐败问题,一个就是三农问题。

农民问题的最核心问题,就是收入问题。去年两会期间(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志福,递条子给温总理请求发言,发言中3次落泪,农民太苦了。

政府增投,是给农民输血,那么更重要的是培养农民自己造血的能力。引导农民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在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情况很普遍,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2亩,7亿农民中有70%属于?多余?人口,大量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所以要增加农民收入最最关键的就是要减少农民,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必须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当然增多的是进入城市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曾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

26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这一新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剪刀差)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下一步改革重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五、统筹区域发展

(一)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

温家宝总理提到了东西差距问题。他说了一个数字,即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的总值占到了全国的50%以上。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差距由此可略见一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东西部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由于我国东西部在自然地理条件、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增长惯性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努力尽快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1)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领导,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十大关系。

(2)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制定了“三步走”战略,提出了“两个大局”设想。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也正因如此,继上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全面贯彻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继续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

27

方率先实现现代化,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而统筹区域发展,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则是不言而喻的。

(三)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十一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应以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和东北3省四个地区为地域单元,统筹规划和安排全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部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东北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和产业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接续产业,重点支持能源原材料及后续加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中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消耗小、附加价值高的出口产业,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8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主要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决定的。

我国是人均资源极度缺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发展,(国土质量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缓解资源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确定了十一五期间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

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非常来生。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使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来生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俄罗斯、美国、阿根廷)我国国土质量不高

是有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严重缺乏,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是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200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七大水系干流中,只有57.7%的断面达到或优于国家地面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城市河段、沿海河口地区及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的污染水平,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工业废弃物排放量3186万吨,其中近200万吨危险废弃物直接向环境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措施

1.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们的地球承受重量是确定的,人多了其它生物或资源自然就会变少了,它们会被转化成人肉或人肉的附属物。到 2050 年,预计全球人口最低为 79 亿,最高可达 109 亿。这么多的人意味几乎用不着再搞什么环保,这么多的人眼中只有食物这个字眼。不管什么动物植物都会变成食物。地球上到处都是人,恐怕被逼急的人连喜马拉雅山顶上也会去住的。

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平均不到2秒钟出生1人,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每小时出生约2273人,每天出生约5万多人。每年出生约1990万人。 每年死亡人数约807万人,每天死亡22109人,每小时死亡921人,每分钟死亡1.5人

年净增人口约1184万人。目前约净增人口800—1000万人。

29

2.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的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和能源更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有力举措。

3.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比表 1978 1984 1990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城镇 316 639 1510 6280 8472 9422 10493 11759 13786 355 686 2253 2622 2936 3255 3587 4140 乡 134 1978-1984 1985-2003 2004-2007 村 4.1% 12.2% 16.5% 比率 2.36 1.80 2.20 2.79 3.23 3.21 3.22 3.29 3.33 注:红色数字为农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 ?十五? 期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1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2005、2006和2007年,分别支出2975亿元、3397亿元和4318亿元。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这也是近年来对?三农?投入的增量首次超过千亿元。近5年来,我国从试点到推开,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开启了财政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8年,国家还将进一步扩大农业补贴的范围和数额。

我们很多年一直在说重视发展农业,包括朱镕基作总理的时候就一直强调三农问题,但是他下台的时候就讲到他最头痛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腐败问题,一个就是三农问题。

我们的新总理温家宝原来做副总理的时候,就是主管农业的,对三农问题感触颇深。可以说,新一届政府包括上一届政府对三农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十六大上,?三农?问题都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0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被列为新政府的十项主要任务之首。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全面而协调的目标,也是一个艰难和长远的目标。目前来讲,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挑选了几个方面给大家讲述一下。

1.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收入问题和素质问题两个方面。 (1)收入问题

农民问题的最核心问题,就是收入问题。去年两会期间(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志福,递条子给温总理请求发言,发言中3次落泪,农民太苦了。

政府增投,是给农民输血,那么更重要的是培养农民自己造血的能力。引导农民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在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情况很普遍,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2亩,7亿农民中有70%属于?多余?人口,大量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所以要增加农民收入最最关键的就是要减少农民,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必须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当然增多的是进入城市,为什么这个是最关键的措施呢?因为如果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呢,首先他就从一个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的纯粹的需求者。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一方面供给减少了,二方面需求增加了,市场上面的农产品价格就会上升,那么留在农村里面生产农产品的人在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他收入就能增长。所以说,引导农民充分就业,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两条主要途径:第一,引导农民转向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就业;第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理论加以指导。

31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被列为新政府的十项主要任务之首。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全面而协调的目标,也是一个艰难和长远的目标。目前来讲,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挑选了几个方面给大家讲述一下。

1.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收入问题和素质问题两个方面。 (1)收入问题

农民问题的最核心问题,就是收入问题。去年两会期间(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志福,递条子给温总理请求发言,发言中3次落泪,农民太苦了。

政府增投,是给农民输血,那么更重要的是培养农民自己造血的能力。引导农民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在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情况很普遍,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2亩,7亿农民中有70%属于?多余?人口,大量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所以要增加农民收入最最关键的就是要减少农民,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必须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当然增多的是进入城市,为什么这个是最关键的措施呢?因为如果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呢,首先他就从一个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的纯粹的需求者。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一方面供给减少了,二方面需求增加了,市场上面的农产品价格就会上升,那么留在农村里面生产农产品的人在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他收入就能增长。所以说,引导农民充分就业,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两条主要途径:第一,引导农民转向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就业;第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理论加以指导。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xd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