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少年闰土 1教案 冀教版

更新时间:2023-12-30 17: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少年闰土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2.能够正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祭祀、如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闰土是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补写“我”的外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了解鲁迅吗?看过那些鲁迅写的作品和有关与他的故事。(生说??)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出示课题“少年闰土”本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二、启发定向,选择目标

老师引导:请大家根据课题,想象课文中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再根据课题、单元的主要目标和课后的习题,确定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列举,老师归纳出主问题:

1.课文写了少年闰土的那几件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2.课文是怎样写闰土的?

3.根据单元目标,课文的几句难理解的句子,我们采用怎样的方法去理解,含义又是什么? 4.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引语:鲁迅的文章中有许多我们不常见的字词,文章也比较长,读课文时,请同学们抓住课文叙述的主要事例

三、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自主释疑

1.选择几个问题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学生字和新词。

2.选择自己最喜欢交流的小伙伴,讨论自己学不懂的生字和新词。

3.在老师发下的卡片上,选自己认为最难的生字和新词,说说那些地方需要注意,那些需要提醒同学们,逐一交流。

在黑板上重点交流一些不常见的字词(视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定):祭祀 忙月 秕谷 鹁鸪??

1

四、重点学习四件事,品读、感悟

1.选择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交流。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2.稀奇事在课文中是指那些事?闰土的什么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入第四段的学习。 师引:快速读课文第四段,看看讲了几件事?交流板书(雪地捕鸟 瓜地刺猹 海滩拾贝 海边看鱼)

3.说说“稀奇”的意思,对我们来说,什么样的事是稀奇事?

4.说说你准备怎么学这几事?可以用什么方法学?(有感情地朗读,边画边读,角色扮演互相说??)(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5.让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学这四件事。用上学习记号,并选择自己最喜欢交流的伙伴进行交流。可以按课文的顺序来学,也可以先挑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先来学。(选择学习内容)弹性填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引导,集体评议: (1)雪地捕鸟(角色扮演)

师:闰土啊,你会捕鸟吗?能不能帮我捕鸟呀? 生:??

师:快教教我怎样捕鸟? 生:??

学生评价,评价标准:说清楚,有感情,能吸引人。有感情朗读 (2)用类似的方法学习瓜地刺猹、海滩拾贝、海边看鱼

教师引导,朗读瓜地刺查时要读得轻一些,读出当时的情景,读其余两件事要有声有色。学生评价。

(3)说说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五、小结,作业

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生字、新词抄写的遍数。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件稀奇事,“我”对那件事印象最深,为什么?(是瓜地刺查,因为课文一开始就写,而且写了两处,写得最详细。) 二、自主背诵第一自然段

1.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地试读。(启发引导:月夜下,少年闰土怎样去刺查?) 2.出示插图,仔细观察,划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插图的? 3.自由练读。

2

4.回忆背诵的方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种背诵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第一段背下来。 5.指名背得最快的同学,介绍背诵的经验。 6.全体尝试背诵。

过渡语:闰土真是见多识广,那么,“我”和“我”的朋友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又是怎样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三、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结合引导课堂争议:“课文中的‘我’与闰土相比,到底谁的知识更多?” 1.质疑问难,根据句子,你有那些问题?(他们指谁???) 2.联系上下文,自由独立思考。

3.找自己在班级里最喜欢的同学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综合意见。(“四角天空”说明“我”和那些地主少爷们生活小,知识面狭窄。这些话表达了“我”对闰土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得出结论:

“我”:书本知识丰富。

少年闰土:生活经历丰富,见多识广。 四、理解闰土的外貌

1.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一想:外貌与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

2.教师读:“他正在厨房里,一张圆脸,头戴一顶帽子??”让学生听,把老师漏读的字用铅笔轻轻划去,比较着读,仔细品味有何区别。

3.讨论交流(紫色说明闰土生活在大海边,身体十分健康;小毡帽说明闰土生活在农村;银项圈说明闰土的父亲十分疼爱他;)

4.师生小结:人物的外貌、打扮、穿着和生活环境、身份有密切的关系。 五、引导进行自主迁移

过渡:“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里,闰土生活在大海边,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别,除了这一点,“我”与少年闰土之间还有那些区别?

师生讨论、小结,教师板书。(身份不同;穿着、打扮不同;外貌不同??) 1.引导迁移

作者在课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鲁迅忘了写呢?请你根据刚才我们讨论的结果和课文中“我”的身份,把“我”的外貌补写完整。 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展开讨论。 3.补写。 4.交流、修改。

3

5.教师出示下水文:“瞧!那不是地主家的小少爷吗?头戴瓜帽,长得又白又胖,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脖子上挂着一块小巧玲珑的玉佩,一双乌黑的眼睛,似乎提不起一点精神??”

6.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板书设计:

出身 外貌 生活经历 少年闰土 农家少年 紫色圆脸

戴小毡帽 项戴银圈 瓜地刺猹 海滩拾贝

雪地捕鸟 海边看鱼

“我” 地主少爷 ? 四角天空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x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