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dhpAAA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个人整理-笔试已过)

更新时间:2023-09-06 02: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教育基础

小学教育

1、小学教育的任务:

(1)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2)具体任务:①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②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③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培养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渐发展对道德的理解。

教育概述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测试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做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

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是教育者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间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

4、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5、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它就存在。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6、教育的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学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1、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萌芽阶段

(1)《学记》(礼记,中的篇目)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步教育专著。《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反对司机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里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

(2)~

(3)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提出学习过程包含“学、思、习、行”四个基本环节;提出“庶、富、教”的观点。

(4)墨翟,“兼爱”“非攻”。

(5)道家,顺其自然。

(6)苏格拉,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7)柏拉图,《理想国》。

(8)>

(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主张按照儿童心里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

(10)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步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创立阶段

(1)培根,近代实验科学家鼻祖,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3)<

(4)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弥儿》,主张自然教育。

(5)康德,德国哲学家,把教育学作为大学一门课程在大学授课,《康德论教育》,认识为宜需要教育的动物。

(6)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7)洛克,英国教育家,提出“白板说”。

(8)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科学教育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9)、

(10)杜威,美国教育家,《民主主义教育》,新三中心论,活动中心课程论。

教育学发展阶段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2)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3)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4):

(5)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6)赞可夫,苏联教育家,《教育与发展》,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所有学生达到一般发展。

(7)布鲁纳,美国教育家,《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倡导发现教学法,学科中心课程论。

(8)瓦根舍因,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原理》。

(9)皮亚杰,瑞士教育家,《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学目的:发展学生的智力。

(10)~

(11)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认为全面和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12)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

我国近代教育家

(1)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独立思想。

(2)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

(3)<

(4)黄炎培,中国职业教育的领导者,主张“知行结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5)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提出生活教育思想。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做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

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③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一、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小学教育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据;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建设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资本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课程

1、课程的作用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4)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

2、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3)必学课程与选修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3、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计划的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作用: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课程标准。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指导教师工作,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和依据。

(3)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作用:是学生获得知识进学习的主要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基本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3)内容联系观,既课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4)学习方式关,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漫长性。

(2)(

(3)生长性。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

(4):

(5)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6)朋友的角色。

(7)研究者的角色。

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

(3)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机智。(3)主体性和示范性。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培养周期长;间接性:不直接创造财富。

(6)系统性。教师之间、年级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背(背过)

)

(1)专业理念。

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提升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

(2)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内容。

(3)专业能力。

~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创新能力。

5、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三阶段发展

关注生存。

关注情景。

*

关注学生。

(2)四阶段发展

职前储备。

入职调整。

巩固稳定。

]

创新成熟。

(3)五阶段

新手、进步新手、胜任性、精通型、专家。

\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小型课堂)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1)师德为先。

热爱教学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

(4)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5)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

1、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3)*

(4)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

(5)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6)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7)做出结论。

(8)撰写成文。

3、教育文献的主要方法

(1))

(2)顺查法。

(3)逆查法。

(4)引文查法。

(5)综合查找法。

4、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

(2)教育观察法。

(3)教育调查法。

(4)教育实验法。

(5)教育行动研究法。(6)教育叙事研究法。(7)|

(8)个案法。

(9)历史法。(8)比较法%

5、教育科研成果撰写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wu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