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更新时间:2023-03-17 2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党原乡合道初级中学 郭云飞
[内容摘要]: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由于存在教师教学目标
单一、教师教法僵化,致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长期以往,在学生眼中,文言文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便会荡然无存。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调整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式,真正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出发,真正把“古”文教“活”、“学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问题 方法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
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许多教师虽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却仍使学生没有朗读、自行领悟和思考的时间,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
纠其原因我认为存在的主要是下列几个问题: 一、教师教学目标单一,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一味强调接受,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
1
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符合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格式,即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点所谓的“内容解析”,或者来个“主题归纳”。教师是“独霸课堂”,喋喋不休,一味强调灌输,出现了“媳妇懒,婆婆勤”的现象,不符合新课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三、教学方法“从本到本”,缺少迁移。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一”,学生只知其“一”,却不懂“反三”的结果。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课文中那么多的文言名篇,对以上这种教法不会感到心痛吗?这简直是在糟蹋文言精品!长期以往,在学生眼中,文言文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便会荡然无存。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调整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注重形式,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的潜能,作为语文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再加上文言文学起来比较枯燥,更应注意变化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我是采用以下形式: ㈠、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激发兴趣。以《木兰诗》为
2
例,有花木兰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木兰的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花木兰的人物故事后,对《木兰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特别在背诵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㈡、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激发兴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豁然开朗、扑朔迷离、心旷神怡、水落石出、妄自菲薄、三顾茅庐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火”,才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㈢、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激发兴趣。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或偏于议论,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如《小石潭记》中的“谈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这一段,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㈣、用插图或画面引出课文,激发兴趣。文言课文中有
3
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作品的兴趣。如教《爱莲说》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莲中的插图,让他们试着说莲的外形,再对照课文原句,体会文字语句的特点。学习《木兰诗》还可从网上让学生欣赏《花木兰》的镜头,从而对照《木兰诗》学习,相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然,教无定法,除了进行有准备的活动外,还可以随时进行随机性的表演。如在学习《核舟记》时让三个学生分别摹拟苏轼、鲁直、佛印的动作、神态等,结合表演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潮,自然背诵效果也特佳。相信教师只要善于体察学生的个性爱好,善于激发、引导,就能起波澜,收到理想效果。
二、注重朗读,读出神韵。这里的“读”指诵读,虽然从“读”这一点来说,文言文诵读与现代文朗读有许多共同性,现代社会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割裂历史、摒弃传统,忽视文化。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也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其阅读写作水平。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基础上形成的朗读法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言文诵读法,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语文素质。
文言文诵读必须做到这样两点:
4
㈠、读顺、读准、读懂;
㈡、读出神韵。读顺,要求在停顿方面必须基本符合汉语语句的结构特点,能够清楚地表情达意。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而我们现在接触的文言文,其标点多为后人所加。因此,我这里所说的停顿,不是指有标点提示的句间或句末停顿,而是指由于句子较长或需要强调等而在句中进行的停顿。这种停顿把握起来比较麻烦,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读。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就应该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停顿准确了,就不至于产生歧义,自然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了。
读准,是指读音要正确。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要注意,还有通假字,应该读它的本字音,学生最容易读错,如《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与”应该读ju而不读yu。 读懂,主要是指通过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及语言风格。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读虽然是感官的活动,但有极强的渗透力。读的时候,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读”与“思”也就紧密有机结合起来,便构成了“慎思之,明辨之”的基础,即通过积极思维,把读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出神韵,是指通过读,表达出文学艺术作品深沉的内在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又有哪些内在美呢?爱国精神、传
5
统美德、哲学睿智以及意境、情趣等,都有独特的魅力,都是读时必须表现的。要做到这一点,初中生确实不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刻地领悟理解文章,启发学生动用想象和联想,触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如教《醉翁亭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见过的熟悉的景色进行联想,体验作者生动的描绘给人带来的美感,以及所蕴含的感情,这样,读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要想读出神韵,要用普通话进行诵读,这对表现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有些困难,但读好了,可以使我们在读时被激起的感情通过熟悉的表现形式自然流露出来,有时能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甚至会产生认识的飞跃。
三、注重教法,还原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串讲法,固然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但套用同一个模式,难免乏味。况且文言文本身也有难易、深浅之分。困难的、深奥的,由老师讲,学生听,自不待言;容易的、浅显的就不一定非要老师一一讲给学生听不可。出于这样的粗浅认识,在教学中,应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原给学生,教师根据每课的特点,采用灵活教法。如可以采用纠错法。课前要求学生翻译好所要学的篇目,课堂上把译文写在黑板上,然后将原文和译文一一对号入座,译对的给予肯定,译错之处寻找原因,重新翻译,直至正确无误。还可以采用问答法。将学生编成若干小组,
6
每组4至6人,组长由基础较好的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在讲授《口技》时,可以要求各学习小组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详写的内容和略写的内容,正面描写的内容和侧面描写的内容,具体描摹的声音和概括说明的地方,并结合注解或自备的参考书口头翻译,分析归类。经过各小组集体学习,互相讨论存在的“疑难杂症”,由组长向全班同学征求答案。如果学生能回答的就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如果学生不能回答的,则由老师来“答记者问”。还可以采用试教法。让学生试当教师,他们当然感兴趣,而且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好。所以对于像《短文两篇》这些篇幅不长,文字不算难的课文,可以大胆让学生试教,具体做法如下:指定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文献资料,弄懂弄通字词句,并将书面翻译交老师审阅;指导试教学生逐题解答文后的思考和练习题,也要求形成书面稿,以便备用;要求试教者尽能力做好其他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发言准备,主要从自己的学习体会入手;鼓励试教学生上讲台“演戏”,老师在台下“导演”,偶尔也解答一些问题。让学生“兵教兵”,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受到了“实践”锻炼,还融洽了师生情感,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文言文的知识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中学文言文教学既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就势必要使学生把握浅易文言文的知识系统。我们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方法来
7
达到教学目的,当然不止以上几种。
四、注重实践,实施迁移。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迁移的方式常有两种:
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如学了《桃花源记》,就可选《五柳先生传》的课文加以比照阅读,在巩固课内文言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把握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可选像《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
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可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陶后鲜有闻”的“鲜”和“鲜为
8
人知”的 “鲜”等等。当然,也可以将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中不同义的词进行迁移,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的训练。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应注重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总结规律,使之能举一反
总之,文言文是“古”文,但要用“新”的观念来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角,真正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出发,真正把“古”文教“活”、“学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上便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9
正在阅读: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03-17
施工组织设计03-11
虚拟仪器应用09-24
甘都镇中心学校“教学案例” 评比实施方案01-19
The Cop and the Anthem警察与赞美诗读后感03-11
中印文化交流会总结05-25
关于审计独立性与专业胜任能力的思考03-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11-06
数据线允收质量标准07-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言文
- 初中
- 教学
- 也说“善良”
- 高速公路建设总承包BOT合同中英文
- 了解糕点制品及乳制品的生产和市场
- 2017-2018学年(经典汇编)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十
-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
- 国际疾病分类习题
- 高中英语教学案 语法填空
- 晋人职字9号
- 作文
- 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单元测试卷
-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滑轮培优》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 kotler - chapter10
- 员业道德考试(附答案)判断题
- 生理心理学01-07试卷
- 松雷中学11份月考初四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 《孟姜女》江苏民歌与艺术歌曲的比较
- 关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上申报的公告
- 13年4月份考试大纲(2)
-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之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 师大心理学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