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4-01-27 03: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无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冬天看见雪花飘飘 B. 不抽烟人闻到香烟味道 C. PM2.5 形成的雾霾

D. 公路上看见汽车排放出黑色尾气

2.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蹦床上的弹簧,主要是应用其弹性好

B.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主要是应用其硬度大 C. 体温计中的水银,主要是应用其密度大

D. 用铝做奥运火炬外壳,主要是应用其导电性好

3.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 A. 速度 B. 密度 C. 压强 D. 浮力

4.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B.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5.被地面弹起的篮球,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 ) A. 弹力、重力 B. 弹力 C. 重力 D. 升力、重力

6.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 自行车手把上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 为了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D. 磁悬浮列车正常运行时,车身和轨道之间脱离接触 7.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8.用绳子拉着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速度为v时,绳子突然断开的瞬间将( ) A. 立即停止运动 B. 做加速运动

C. 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按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9.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

A. ①③⑥ B. 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10.如图所示,舰艇护航编队在较近距离时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与之原理相同的实验是图中的( )

A.

口吹硬币跳过拉杆

B.

水不从杯中流出

C. 橡皮膜向下凸出

D.

密度计漂浮

11.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重为G的物块,分别有两种运动情况,如图s﹣t所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拉力分别为 F1、F2,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力F1、F2 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F1一定等于F2 C. F1一定小于 F2

3

B. F1一定大于F2 D. F1可能大于F2

12.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40cm的小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 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 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 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学习了重力知识后,小明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将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苹果的质量 ,重力 ,不考虑水分的蒸发,苹果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14.如图所示,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塑料细丝会张开,这个现象的解释是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制成 (填一种静电学仪器名称).

15.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没有动,此时物体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水平拉力增大到 24N,此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水平拉力增大到 30N,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N.

16.坐公交车时,经常听到语音提示:车辆起步,请站稳扶好.这是因为车辆起步时,人的脚

(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脚随车向前运动,而人的身体由于具有 ,保持原来的 状态,所以人会往 倒.

17.如图甲所示飞机的升力主要来自它的机翼,机翼的横截面积如图乙所示,这种特殊的形状是利用了 的原理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利用机翼产生升力的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时,升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我国汉代发明的孔明灯(如图丙所示)是利用加热灯笼内的空气,使 (选填“重力减小”或“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孔明灯就腾空而起.

18.“瓶吞鸡蛋”实验被评为最受学生们喜爱的物理实验之一.设计这一类实验的本质就是要出现压强差,使一侧的气压减小或接近真空.将棉花点燃后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瓶子中,迅速将剥壳的鸡蛋堵在瓶口,在 的作用下,鸡蛋就会落入瓶中.怎样将鸡蛋从瓶中取出来呢?学生们集思广益,尝试了两种方法:

(1)将瓶子倒置,让鸡蛋堵在瓶口,用 (选填“冷”或“热”)水浇瓶底,鸡蛋就出来了.

(2)将瓶子倒置,用力向下甩,在鸡蛋比瓶口略大的情况下,鸡蛋也会被甩出来,这是利用了 的知识.

19.“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25000t.当它满载航行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为 N.从大海驶入江水后,船身会 (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所受浮力为 N.

20.如图所示,容积相同、形状不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容器,在容器中装满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p乙(填“>”、“<”或“=”),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甲 F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甲 p′乙(填倍数关系). 乙(填“>”、“<”或“=”)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

21.(1)如图所示,花瓶静止在桌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花瓶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花瓶的支持力.

(2)在图中画出挂在竖直墙壁上小球所受的重力G和小球对墙壁压力F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是乒乓球在水中从上浮至漂浮在水面过程,画出乒乓球在B位置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22.小王同学得到一块坚硬的矿石.他想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 200g)、量筒、烧杯、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5N)、细线、水. (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250mL 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天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小王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此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他先在量筒中注入了200mL水,再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达到要求后,如乙图c所示,量筒中剩余的水如丙图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 kg/m,用上述实验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较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

23.以下是两组同学分别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一小组两位同学分别选择木片和纸片做实验的效果如图甲所示:

5.被地面弹起的篮球,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 ) A. 弹力、重力 B. 弹力 C. 重力 D. 升力、重力

考点: 重力.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所以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 解:

只有篮球与地面接触时,篮球才受到地面力的作用,被地面弹起的篮球,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由于不计空气阻力,空中的篮球只受重力作用.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重力概念及重力的施力物体,结合题目的描述,可判断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题目的条件也不可忽视﹣﹣不计空气阻力.

6.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 自行车手把上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 为了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D. 磁悬浮列车正常运行时,车身和轨道之间脱离接触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手把上有凹凸不平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为了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正常运行时,车身和轨道之间脱离接触,这样是为了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利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问题. 7.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 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 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汽车在推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静止的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汽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故选C. 点评: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本类习题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8.用绳子拉着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速度为v时,绳子突然断开的瞬间将( ) A. 立即停止运动 B. 做加速运动

C. 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按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解: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在水平方向小车将不受力的作用,所以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9.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

A. ①③⑥ B. 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研究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研究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3)压强的大小用形变程度来反映,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解答: 解:A、选择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③砝码、⑥装有沙的容器:小桌放在沙子上,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在小桌上再放砝码,再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把小桌的桌面朝下,小桌上放砝码,再观察桌面陷入沙子的深度.不符合题意.

B、选择②海绵、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瓶口拧紧,瓶子正放和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瓶子正放时,瓶子中有水和空瓶分别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不符合题意. C、选择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没有明显发生形变的物体,无法显示压强大小.符合题意.

D、选择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木板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程度;木板上再放砝码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砝码放在海绵上,再在砝码上面放木板,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1)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3)能设计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

10.如图所示,舰艇护航编队在较近距离时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与之原理相同的实验是图中的( )

A.

口吹硬币跳过拉杆

B.

水不从杯中流出

C. 橡皮膜向下凸出

D.

密度计漂浮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流体流速越大,流体产生的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2)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舰艇并排行驶时,舰艇带动其周围的水随船向前运动,结果使舰艇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舰艇外侧的水流速度;

因此舰艇内侧水的压强小于舰艇外侧水的压强,水的压强差使舰艇靠近,进而发生碰撞,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

舰艇护航编队在较近距离时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

B选项利用大气压,C利用液体压强特点,D利用浮力,只有A中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流体流速与流体压强间的关系,掌握流体流速与流体间压强的关系并学以致用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11.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重为G的物块,分别有两种运动情况,如图s﹣t所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拉力分别为 F1、F2,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力F1、F2 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F1一定等于F2 B. F1一定大于F2 C. F1一定小于 F2 D. F1可能大于F2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先由图象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再由平衡条件求两力的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由图象可知:第一种情况:物块在F1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重力G与拉力F1,则F1=G.

第二种情况:物块在F2作用下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重力G与拉力F2,则F2=G. 由以上分析可知:F1=F2. 故选:A. 点评: 这是一道关于物体平衡的题,能从s﹣t图象得出物体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是本题的突破口,解题时应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对物体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条件解题.

12.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40cm的小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 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 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 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 应用题;压强和浮力. 分析: 知道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物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确定在水中存在的状态,是下沉在水底、悬浮还是漂浮?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求解.

解答: 解:∵物块的密度: ρ物=

=

=1.5g/cm>ρ水,

3

3

∴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将下沉.

∵物块下沉,V排=V物,

∴F浮=ρ水gV排,即:F浮=m排g,

33

∴m排=ρ水V排=1g/cm×40cm=40g, ∵烧杯原来盛满水, ∴溢出水的质量为40g;

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水深h不变, ∵p=ρgh,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比较复杂,特别对“F浮=G排=G物”(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综合使用)要注意灵活使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学习了重力知识后,小明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将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苹果的质量 不变 ,重力 变小 ,不考虑水分的蒸发,苹果的密度 不变 .(均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考点: 质量及其特性;重力. 专题: 质量及其测量;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月球引力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②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物质不变,则密度一般不变.

解答: 解:把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月球引力小于地球,所以苹果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将减小;

把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上,苹果的质量不变,又因为苹果的体积也不变,则公式ρ=得,苹果的密度也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质量和密度基本概念的理解,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4.如图所示,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塑料细丝会张开,这个现象的解释是 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制成 验电器 (填一种静电学仪器名称).

考点: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而同种电荷可以相互排斥,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制成的验电器. 解答: 解:用手上向下捋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而使细丝张开.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制成了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故答案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验电器. 点评: 本题通过一个简单的现象考查了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验电器的原理,属基础题.

15.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没有动,此时物体受力 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10 N.若将水平拉力增大到 24N,此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24 N.若将水平拉力增大到 30N,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24 N.

考点: 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掌握平衡状态的特点,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两个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檫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解: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没有动,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力平衡,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0N.

若将水平拉力增大到24N,此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仍为平衡状态,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24N.

若将水平拉力增大到30N,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仍为24N. 故答案为:平衡;10; 24; 24.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特别是注意当没有拉动时,学生很容易误认为拉力小于阻力,很容易出错.同时题目中暗含着一个条件即接触面或压力大小改变,滑动摩擦力也改变.

16.坐公交车时,经常听到语音提示:车辆起步,请站稳扶好.这是因为车辆起步时,人的脚 受到 (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脚随车向前运动,而人的身体由于具有 惯性 ,保持原来的 静止 状态,所以人会往 后 倒.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分析好人的脚和身体所处的不同运动状态可顺利解答.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汽车启动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人的脚受到摩擦力,脚随车向前运动,而人的身体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往后倒. 故答案为:受到;惯性;静止;后. 点评: 此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清楚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哪部分运动状态没变.

17.如图甲所示飞机的升力主要来自它的机翼,机翼的横截面积如图乙所示,这种特殊的形状是利用了 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的原理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利用机翼产生升力的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时,升力和 重力 是一对平衡力,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空气 ;我国汉代发明的孔明灯(如图丙所示)是利用加热灯笼内的空气,使 重力减小 (选填“重力减小”或“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孔明灯就腾空而起.

考点: 飞机的升力.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在气体或者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空气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空气压强越大,根据飞机机翼的结构图,进行分析即可.

(2)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3)灯罩内的气体被加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小于灯罩外空气的密度,使孔明灯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孔明灯自重,孔明灯就会上升. 解答: 解:(1)由乙图可见,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机翼上方速度大,压强小,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升力把机翼抬起.

(2)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时,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升力,二者属于一对平衡力,升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3)孔明灯使用时,加热灯笼内的空气,罩内气体的密度小于灯罩外空气的密度,孔明灯的重力减小,当孔明灯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孔明灯就会上升. 故答案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重力;空气;重力减小. 点评: 本题结合飞机和孔明灯考查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难度不大,属于中考的热点.

18.“瓶吞鸡蛋”实验被评为最受学生们喜爱的物理实验之一.设计这一类实验的本质就是要出现压强差,使一侧的气压减小或接近真空.将棉花点燃后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瓶子中,迅速将剥壳的鸡蛋堵在瓶口,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鸡蛋就会落入瓶中.怎样将鸡蛋从瓶中取出来呢?学生们集思广益,尝试了两种方法:

(1)将瓶子倒置,让鸡蛋堵在瓶口,用 热 (选填“冷”或“热”)水浇瓶底,鸡蛋就出来了. (2)将瓶子倒置,用力向下甩,在鸡蛋比瓶口略大的情况下,鸡蛋也会被甩出来,这是利用了 惯性 的知识.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从酒精燃烧造成瓶内的变化入手分析,结合大气压的知识,即可知道鸡蛋进入瓶子的原因;当瓶内气压增大时,还有可能将鸡蛋压出,据此分析;从惯性的角度分析是如何将验收从瓶中甩出的.

解答: 解:将棉花点燃后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瓶子中,迅速将剥壳的鸡蛋堵在瓶口,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就会落入瓶中.

(1)将瓶子倒置,让鸡蛋堵在瓶口,用热水浇瓶底,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气压增大,就会将鸡蛋压出来.

(2)将瓶子倒置,用力向下甩,当瓶子停止运动时,验收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鸡蛋比瓶口略大的情况下,鸡蛋有可能会被甩出来,这是利用了惯性的知识. 故答案为:大气压; 热; 惯性. 点评: 本题围绕“瓶吞鸡蛋”这一课本上的小实验,考查了实验的原理,尤其是对实验后如何将鸡蛋取出进行了拓展,有一定趣味性,值得我们关注.

19.“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25000t.当它满载航行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为 8

2.5×10 N.从大海驶入江水后,船身会 下沉一些 (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所受浮

8

力为 2.5×10 N.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浮力.

分析: 知道测量船的排水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受到的浮力;

测量船从大海驶入江水,因自重不变、水的密度变小,则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浮力及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

解答: 解: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25000×10kg×10N/kg=2.5×10N;

8

该船从大海驶入江水时,因船在水中也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不变,为2.5×10N; 由于水的密度变小,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即船身会下沉一些.

88

故答案为:2.5×10;下沉一些;2.5×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明确轮船的排水量与浮力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20.如图所示,容积相同、形状不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容器,在容器中装满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 p乙(填“>”、“<”或“=”),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甲 = F乙(填“>”、“<”或“=”);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甲 =2 p′乙(填倍数关系).

3

8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由图知甲容器的水位高度小于乙容器的水位高度,根据P=ρgh可判断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

甲、乙容器粗细均匀,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F=ps=ρghs=ρgV=mg=G); 因为容器的容积相同,都装满水,水的质量相同、水重相同,对容器底的压力相同;

根据容器中水的高度,判断出容器底面积的关系,根据p=,比较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 解答: 解:

由图知,容器中水的深度h甲=2h乙, 根据P=ρgh可知,

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 甲、乙两容器容积相同、且都装满水, 所以水的体积、质量、受到的重力相同, 因为容器粗细均匀,

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ρghs=ρgV=mg=G,

所以甲、乙两容器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即:F甲=F乙;

因为两容器的质量相等,则两容器重力相等,又甲、乙两容器水的重力相等, 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容器的容积V甲=V乙,h甲=2h乙, 所以S甲=S乙; 故由p=可知P′甲=2P′乙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对于直壁容器(圆柱形、正方体、长方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ρgV=mg=G、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用好这个特殊的规律.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 21.(1)如图所示,花瓶静止在桌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花瓶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花瓶的支持力.

(2)在图中画出挂在竖直墙壁上小球所受的重力G和小球对墙壁压力F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是乒乓球在水中从上浮至漂浮在水面过程,画出乒乓球在B位置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物体静止,则受平衡力,这两个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接触面;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确定出压力的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3)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大于重力,作图时注意力的方向及两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

(1)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注意两个力大小相等,所画的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3)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受竖直向上的浮力及竖直向下的重力,两力在同条直线上,浮力大于重力,故浮力线段的长度大于重力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

点评: (1)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2)关键是确定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通过该题牢记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上浮过程,浮力大于重力,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22.小王同学得到一块坚硬的矿石.他想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 200g)、量筒、烧杯、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5N)、细线、水. (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250mL 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天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矿石的质量大于200g,超出了天平的最大称量 . (2)小王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此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

(3)他先在量筒中注入了200mL水,再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达到要求后,如乙图c所示,量筒

33

中剩余的水如丙图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 2.5×10 kg/m,用上述实验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较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考点: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其量程; (2)根据图甲读出矿石的重力大小;

(3)由图乙和丙可知,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我们可以根据量筒中倒水前后的示数求出倒出水的体积;根据ρ=计算矿石密度;

矿石从烧杯中取出时会沾有水,由此分析所测体积偏大,从而判断所测密度与真实值的差异情况. 解答: 解:

(1)由ρ=,250mL的矿泉水的质量:m=1g/cm×250cm=250g,

3

3

矿石比一瓶250mL的矿泉水重些,所以矿石质量超过了天平的量程,故不能用这架天平直接用天来测矿石的质量;

(2)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矿石的重力为G=F=3N;

(3)由丙图,量筒分度值为5ml.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达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丙图示数为80ml,

3

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即V=200ml﹣80ml=120ml=120cm, 所以矿石密度ρ==

=

=2.5×10kg/m;

3

3

因为矿石从烧杯中取出时会沾有水,所以测得矿石体积偏大,所以测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3

故答案为:(1)矿石的质量大于200g,超出了天平的最大称量;(2)3;(3)2.5×10;偏小. 点评: 本题是固体密度的测量的实验题,本题中测量体积用到补充水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同时考查了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密度的计算、误差分析,有一定难度.

23.以下是两组同学分别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一小组两位同学分别选择木片和纸片做实验的效果如图甲所示:

①正确的选择是用 (b) (选填“(a)”或“(b)”)图装置完成实验,理由是 纸片重力重力较小可忽略不计 .

②将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转过一个角度,使它两边的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的瞬间,它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验证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 (2)另一小组同学设计两个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符合实验目的是 (b) 图,理由是 b图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a图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①实验中应尽量减小卡片的质量带来的误差;

②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 解:(1)①由于木片的重力较大,会影响实验效果,纸片重力重力较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应选择(b)图进行实验;

②当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二力不能平衡,则松手的瞬间,物体不能保持平衡,该实验探究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a图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二力是相互作用力;b图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b图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1)①(b);纸片重力重力较小可忽略不计; ②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2)(b);b图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a图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点评: 本题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及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

24.小明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先后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来越小,观察小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运动和阻力的关系. (1)指出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用不同的力推一下小车 (不必解释错误的原因) 应该改为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运动 .

(2)小明用正确方法做了三次实验,小车分别停在如图乙、丙、丁所示的位置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

(3)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速度将不再减慢,以恒定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步所用方法和下列 B 选项的方法相同. A.用棋子B代替棋子A的像

B.如果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

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D.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据此分析答题.

(2)观察图乙、丙、丁,注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与小车滑行的距离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3)此实验采取的是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即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物体的运动情况.据此对各选项中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用不同的力推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同,因此该操作是错误的,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

(2)棉布比毛巾光滑,小车在棉布上受的阻力比在毛巾上受的阻力小,木板比棉布光滑,小车在,木板上受的阻力比在棉布上受的阻力小,由图乙、丙、丁可知,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木板上滑行最远,在毛巾上滑行距离最近,由此可知,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3)此实验采取的是科学推理法,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A、用棋子B代替棋子A的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不合题意;

B.如果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于瓶内不人抽成绝对的真空,真空不能传声也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与本题中实验方法相同,符合题意;

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这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D.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是采用了模型法,不合题意. 故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用不同的力推一下小车;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运动;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3)B. 点评: 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科学推理法,掌握该方法的应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实验中,注意操作的细节,如小车释放的位置与方法、毛巾和棉布铺设的位置等.

2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小明将长方体木块(只有图中底面各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0.7 N;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 3 次是相同的. 次数 木块运 弹簧测力计 动状态 示数F/N 1 0.8 加速 2 0.7 匀速 3 0 减速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只利用现有的器材,如何证实“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将切出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半块木块上进行实验 .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拉木块的方向要与摩擦力的方向相反,才能保证两个力平衡,所以要水平拉动.表中木块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至少三次得出同一结果,才能归纳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2)为了探究了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保持同一木块,压力不变,接触面相同,改变的是接触面积. 解答: 解:(1)实验中,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才是一对平衡力;表中第4次实验时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为0.7N;实验中,至少三次测量获得同一结果,其总结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必须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将切出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半块木块上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水平,0.7,3; (2)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将切出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半块木块上进行实验. 点评: 在本实验中用到了二力平衡的知识,也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同时也用到多次测量归纳实验结论,这些都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知识.

26.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讲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橡皮管破裂或漏气 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液体深度 有关.

(3)小强保持丙图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 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观察中发现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没有改变,得出了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无关的结论.

(4)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小宇认为他的结论是不可靠.原因是: 小强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因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

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压强计的金属盒浸没在液体中,压强计的U型管左右液面是相平的,说明橡皮管破裂而漏气.

(2)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液体深度;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时,控制深度不变,改变密度的大小. 解答: 解:(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一定出现漏气现象,橡皮管出现破裂.所以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用手轻压金属盒,看U型管液面是否变化.

(2)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所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

(3)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则应保持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中发现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没有改变.

(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是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型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没有控制深度不变,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橡皮管破裂或漏气;(2)液体深度;(3)改变金属盒的方向;(4)小强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因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点评: 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27.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 甲 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液体密度 的关系. (3)做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金属块在液体中受到重力、浮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在数值上重力=浮力+拉力,则F浮=G﹣F,重力相同,拉力越大,则浮力越小;

(2)丙、丁两图,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种类不同;

(3)乙、丙两图,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种类相同,金属块所处的深度不同,据此分析. 解答: 解:

(1)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的重力=浮力+拉力,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由图示实验数据可知,甲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2)丙、丁两次实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浸没的深度都相同,只有液体的种类不同,因此是探究浮力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3)乙、丙两次实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种类都相同,只有浸没的深度不同,因此是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甲;(2)液体密度;(3)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点评: 实验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无关.

28.估测大气压值的装置如图.器材是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1)实验前首先要观察注射器,读出 注射器筒所标的容积 ,记为 V . (2)刻度尺的作用是测 注射器筒所有刻度的长度 ,记为L. (3)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部,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不让外界空气进入注射器内,保证装置的气密性 .

(4)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为大气压力.

(5)估测的大气压的表达式为 p=

考点: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完成实验步骤的补充.本实验的原理是:先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往外拉活塞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要拉动活塞需要很大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为F=PS,故测出注射器的有效长度,利用读出的体积V求出活塞横截面积S和拉动时的拉力F,就可求出大气压强的值.

大气

(2)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的压力. 解答: 解:(1)实验前首先要观察注射器,注射器筒所标的容积,记为V. (2)刻度尺的作用是量出注射器筒所有刻度的长度,记为L.

(3)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部,并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此操作的目的是排尽空气,保证装置的气密性.

(4)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受到的作用力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5)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S=,

估测的大气压的表达式为:p===

故答案为:(1)注射器筒所标的容积V; (2)注射器筒所有刻度的长度;

(3)不让外界空气进入注射器内,保证装置的气密性; (5)p=

点评: 此题的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大气压强的特点、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Fs等知识点,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9.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1×10Pa,一位同学的体重为600N,他每只脚与地的接触面积为150cm,通过计算说明,他是否会陷进沼泽地?若不想陷入沼泽地,他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多大?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此同学对沼泽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利用p=计算出他对沼泽地的压强,然后与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相比即可;

(2)已知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和该同学对沼泽地的压力,根据S=计算出最小的受力面积. 解答: 解:S=2×150cm=300cm=3×10m, 此同学对沼泽地的压力F=G=600N, 他对沼泽地的压强:p==所以,他会陷进沼泽地.

由p=可得,若不想陷入沼泽地,他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S′=

=

=6×10m=600cm.

2

﹣2

42

22﹣22

=2×10Pa>1×10Pa,

44

22

答:通过计算可知,他会陷进沼泽地;若不想陷入沼泽地,他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600cm. 点评: 此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及压强变形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此同学对沼泽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在计算过程中特别注意单位的换算.

30.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图2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已知ρ水=1.0×10kg/m,g取10N/kg. 求:(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3

3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浮力.

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给线段标上A、B、C、D四个点,如下图,根据图象分析如下:

(1)由图可知AB段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所以从图中可读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

(2)由题意可知图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的情况,由图可知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为4N,再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得圆柱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圆柱体的密度. 解答: 解:

(1)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拉=12N;

(2)图象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4N, 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2N﹣4N=8N. (3)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根据F浮=ρ水gV排得: V物=V排=

=

=8×10m,

﹣4

3

由公式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1.2kg,

则圆柱体密度ρ物===1.5×10kg/m.

33

答:(1)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8N.

33

(3)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kg/m. 点评: 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有重力、质量、密度、二力平衡、受力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等,考查学生结合图象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vs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