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地区的领土纠纷与独立运动内幕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0 08: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前苏联地区的领土纠纷与独立运动内幕

苏联的崩溃和独联体的由来

1991年12月8日,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签署了一项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苏联已不复存在,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庞大的苏联帝国一日之间正式解体。

新设的所谓\独联体\没有中央领导机构,不具有国家的性质,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实体,它以主权平等为基础,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友好、睦邻、和谐、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关系服务。

独联体现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独联体的主要机构有国家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跨国议会大会、协调协商委员会等。其中,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联体的最高机构。独联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工作语言为俄语。

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系指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分别举行的会议或两者联席会议。国家元首理事会通常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政府首脑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会议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

近年来,有关独联体能否继续维系的问题为世人所关注,独联体内部也不断发出要求改革的呼声。2005年8月,在俄罗斯千年古城喀山举行的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通过了完善和改革独联体机构以提高效率等决定。会议还决定,宣布2006年为独联体年。

苏联的瓦解和联独体的成立,并没有给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带来多大的利益和好处,反而因此引发各国内部和国家间连绵不断的纷争和内部独立运动.

(一)摩尔多瓦: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和加告兹自治区

比萨拉比亚位置图

宣告独立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也称德涅斯特河东岸共和国或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俄语名称: 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 (Pridn'estrov'ye),罗马尼亚语名称 Transnistria,摩尔多瓦官方称之为Stanga Nistrului (意为德涅斯特河左岸))是东欧的一个特定地域。由于该地区处于德涅斯特河(Nistru/Dniester)在摩尔多瓦境内的东岸,因此有了“德涅斯特河东岸”这个称谓。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位于德涅斯特河东岸的狭长地带中,人口主要为斯拉夫人(摩尔多瓦主要为罗马尼亚人),1990年宣布自摩尔多瓦独立,目前尚未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面积为4163平方公里,人口约75万,摩族占34%,俄罗斯族占28%,乌克兰族占26%。通用摩、俄、乌语。货币为左岸卢布。自设首都为蒂拉斯波尔市。

国际上普遍认为这块区域是摩尔多瓦领土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前属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事实上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已经独立,并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Transdniestrian Moldovan Republic),定都蒂拉斯波尔(Tiraspol)。该地区人口中大部分说斯拉夫语,并恐惧被罗马尼亚吞并。不过在该地区还有43%的人说罗马尼亚语。

该地区传统上属于摩尔多瓦。1504年该地区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直接统治,成为土耳其保护下自治的摩尔多瓦公国的一部分。1792年,俄罗斯帝国根据雅西和约放弃了这块土地。当时,这里的人口绝大多数是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不过也有一部分游牧民族——鞑靼人。

18世纪晚期,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开始对这里进行殖民活动,作为帝俄扩展边疆活动的一部分。1812年,该地区随同整个比萨拉比亚被土耳其割让给俄国。

十月革命以后,摩尔多瓦本土于1918年宣布独立,旋即并入罗马尼亚,但是该地区留在了乌克兰境内,并以“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的名义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当时,罗马尼亚人依然是当地居民的主体,罗马尼亚语学校也照常开设。

1940年,苏联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将德涅斯特河东岸与北比萨拉比亚合并,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德战争期间,德国将这一地区归还了罗马尼亚,1944年,苏联重新占领摩尔达维亚,恢复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在苏联时代,作为苏联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上万的罗马尼亚族人被放逐到了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与此同时,大量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迁入了该地区。当时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绝大多数工业集中在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则是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根据1990年公布的数据,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贡献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GDP总值的40%,和发电量的90%。

为了防止这一区域并入罗马尼亚,苏联红军第14军自1956年以来一直在此驻防,直至苏联解体。

1989年,摩尔多瓦人在首府基希讷乌(苏联时期称为“基什尼奥夫”)宣布把摩尔多瓦语(事实上是罗马尼亚语)定为官方语言,并开始准备与罗马尼亚合并。德涅斯特河东岸的斯拉夫人则在1990年9月2日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随后一场内战在1992年爆发,大约1500人在战争中丧生。最后由于群众的大规模抗议,内战中止。

停火协议签署之后,俄罗斯政府遗留下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以“维和部队”的名义驻扎在该地区。由于俄罗斯在该地区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这一行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此以后,摩尔多瓦政府一直没有在事实上控制过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

虽然在1994年摩尔多瓦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俄罗斯须撤出它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的所有军队,但是俄罗斯国家杜马至今一直没有批准该协议。

在2004年7月,一位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分离主义领导人宣称,他们的政治实体将会在同年秋天组织一次全民公决,以决定该地区是否并入俄罗斯联邦——虽然该地区与俄罗斯没有任何边界接壤。

这一年持分离主义立场的德涅斯特河斯拉夫族民兵组织开始强行关闭教授罗马尼亚语的学校,一些教师和反对这一行动的家长被逮捕。摩尔多瓦政府决定对德涅斯特河东岸当局实行

制裁以达到孤立该政权的目的。出于报复,德涅斯特河东岸当局也采取了行动来间接打击脆弱的摩尔多瓦经济。由于在苏联时期摩尔多瓦的绝大多数发电设施都建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摩尔多瓦的其他地区常常受到断电的威胁。

现在欧洲安全合作组织(OSCE)和他们的首席谈判代表,保加利亚前总统彼得·斯托扬诺夫(Petur Stoyanov)正全力斡旋以缓解这一地区现在的紧张局势。

该地区的人口为633,600人(2001年数据)。在1989年进行的上一次人口普查中,该地区的人口为546,400人。除了作为苏维埃时期的殖民地化的残余而遗留在这里的从事工业的俄罗斯人,当局鼓励俄罗斯人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购置房产,或是退休后在这里颐养天年(因为与俄罗斯的大多数地区的严酷天气相比,这里的天气要好一些)。这样一来,这一地区三分之二以上人口超过退休年龄的情况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民族构成 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43% 乌克兰人: 28% 俄罗斯人: 25% 经济该地区2004年的GDP总值为4.2亿美元,人均662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从这个数值上看,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虽然比摩尔多瓦其他地区略富一些,但是仍然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

资料: 牵涉四国的\比萨拉比亚问题\

这一问题涉及面较广,牵涉到两个地区和四个国家。两个地区是比萨拉比亚(面积4. 45万平方公里)和北布科维纳(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四个国家是罗马尼亚和独联体的摩尔达瓦、乌克兰和俄罗斯。 比萨拉比亚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说来话长,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属于罗马尼亚,1912年俄国根据俄土布加勒斯特和约吞并了它。一战后,这一地区又重新划给了罗马尼亚。二战期间,1940年6月苏联照会罗政府,要求罗在三天内将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并将布科维纳北部划归苏联作为罗占领比萨拉比亚22年的“赔偿”。罗被迫接受苏联的这些要求。1941年罗加入德国方面对苏作战,收回了这两个地区。1944年苏联红军又占领这两个地区,并通过1947年的对罗和约得到了这两块领土。 苏联得到这两块地方后,将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同原因乌克兰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以及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面积4163平方公里,居民以讲俄语为主)一起建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 比萨拉比亚北部的霍廷地区和北布科维纳划归乌克兰,成为切尔诺夫采州。 比萨拉比亚南部的伊兹马伊尔地区划归乌克兰的敖德萨州。 摩尔达瓦共和国,即前苏联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面积3. 37万平方公里,65%的人口为摩尔达瓦人,亦即罗马尼亚族人。1989年5月摩尔达瓦政府颁布语言法草案,规定摩尔达瓦语为国语。一些摩尔达瓦人还主张该共和国加入罗马尼亚。这引起了非摩族人的不满和反对。1980年8月该国的加告兹族人宣布成立加告兹共和国。同年9月该国东部地区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后者于一年后又宣布脱离摩尔达瓦共和国。1992年4月俄罗斯第六次人代会通过了支持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居民的决议,对“摩尔达瓦共和国违反人权现象不断增加”表示担忧。俄罗斯在当地的驻军则支持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反对摩尔达瓦共和国。加告兹共和国的领导人则致电俄罗斯人代会要求承认加告兹是“俄罗斯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罗马尼亚议会1991年6月发表声明,谴责苏联1944年吞并罗的领土“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而是“非法的”。同年8月苏联的摩尔达瓦共和国宣布独立。罗马尼亚第一家率先宣布承认,并准备与之建交。罗总统表示罗摩将会实现统一。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就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罗马尼亚议会声明,认为乌克兰在“罗马尼亚领土”上就乌克兰独立举行公民投票不合法。罗政府也声明独立的乌克兰不能包括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罗不能承认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武力占领的这

些罗马尼亚所失去的领土。12月4日罗马尼亚正式承认乌克兰独立,并准备与之建交,但同时仍表示不放弃对1944年被苏联占领的领土的要求。

追求高度自治的\加告兹自治区\

加告兹人是一个生活在欧洲东巴尔干的一个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摩尔多瓦共和国。加告兹人占摩尔多瓦人口的4%,为突厥语系民族。总数约有23万。全世界64%的加告兹人居住在摩尔多瓦。实际上,加告兹人原来是土耳其人,因为他们不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被迫从土耳其迁移至比萨拉比亚。这部分人到摩尔多瓦后信奉东正教。在饮食结构上,他们同斯拉夫人一样食猪肉、牛肉和羊肉。绝大多数加告兹人居住在摩尔多瓦南部的3个县。其余的加告兹人散居在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加告兹人说加告兹语,这是一种融合了很多保加利亚语的突厥语,一般认为加告兹语与土库曼语、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共同组成突厥语西南语支或乌古思语支。

加告兹人有自己的自治区--加告兹自治区,它位于摩尔多瓦南部,大致是由沿与乌克兰南部边境的Ciadîr-Lunga、Comrat和Vulcanesti三区组成的不连贯的地区。面积为1381.5平方公里。摩尔多瓦宣告独立前夕,1990年8月,加告兹人以他们的语言、文化和民族传统受到岐视为由宣布在摩尔多瓦南部成立“加告兹共和国”,并建立了武装力量。为解决加告兹地区的民族纷争,摩尔多瓦领导人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贯彻民族和解政策,主张和平解决矛盾,不诉诸武力。最终在1994年平息了该地区的不稳定因素。1994年12月,摩尔多瓦议会通过了《加告兹法律地位法》,其中规定:加告兹是摩尔多瓦的一部分,是具有特别地位的自治地区,加告兹可在其权限范围内解决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当摩尔多瓦独立地位发生变化时,加告兹人有权自治。之后,加族领导人在加告兹人聚居区进行了全民公决,决定解散“加告兹共和国”,成立“地区自治体”。自治体由一名首席官和35名非脱产议员组成“人民议会”。“人民议会”可在不违反摩尔多瓦宪法的条件下通过本地区有关的法令。1995年6月,摩尔多瓦政府收缴了加族人的全部武器,并向该地区派驻了政府武装力量。加族领导人被任命为相当于副总理一级的政府成员。

1994年12月23日,摩议会通过加告兹特殊地位法,加告兹成为摩尔多瓦共和国享有特殊地位的自治区。加告兹共有17.15万人口,其中加告兹族占78.7%,保加利亚族占5.5%,摩尔多瓦族占5.4%,俄罗斯族占5%,乌克兰族占4.0%,其它一些少数民族占1.4%。通用语言为加告兹语、摩尔多瓦语、俄语和英语。加告兹首府为卡姆拉特市Comrat(距摩首都基希讷乌市约105公里),自治区行政长官系摩政府内阁成员之一。自治区有自己的区旗、区徽及区歌,区内通用语言为加告兹语、俄语和摩尔多瓦语。摩尔多瓦共和国宪法、加告兹基本法及加告兹特别权益与地位法均适用于该自治区。

(二)乌克兰: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西部喀尔巴阡山脉的戈维尔拉山海拔2061米,为最高峰;南部有克里米亚山脉罗曼-科什山。东北为中俄罗斯高地的一部分,东南有亚速海近岸丘陵和顿涅茨岭。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面积的2.7%),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境内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6条,最长的是第聂伯河,流经乌克兰河段长981公里。其它的有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北顿涅茨河、 普鲁特河、多瑙河(河口部分)等。境内有3000多个自然湖泊,主要有亚尔普格湖、萨赛克湖、卡古尔湖和阿利别伊湖等。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东南部为300毫米,西北部为600~700毫米,多集中在6、7月份。

妄图分离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共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两个直辖市,共27个行政区划。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是乌克兰境内的一个行政区划。它基本上包括乌克兰南部整个克里米亚半岛,除了南部的塞瓦斯托波尔市。1996年,整个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共有常住人口269万。

20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有关克里米亚的地位争议又开始出现。主张克里米亚独立的主要是居住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人。1990年9月开始,克里米亚的分离运动逐渐增强。

1992年2月,克里米亚最高国务会议将克里米亚社会主义苏维埃自治共和国改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并于1992年5月5日宣布将在8月就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1994年1月16日,举行克里米亚共和国总统选举。赢得选举的是当时主张与俄罗斯合并的梅什科夫。他的第一个步骤是首先通过法律就独立问题进行公民投票。1994年年底在基辅和克里米亚首府相继发生骚乱。乌克兰议会和乌克兰总统都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认为克里米亚的法律和总统令违反了乌克兰的宪法。乌克兰中央政府随后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展开了谈判,并保持持续的接触,同时由于1994年12月俄罗斯在车臣开始了军事行动,因此克里米亚的分离主义运动开始趋缓。1995年3月,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同意并入乌克兰。1995年3月17日,《乌克兰克里米亚地位法》得到通过。该法不仅废除了1992年的《克里米亚宪法》,并废除了违反乌克兰法律的所有其他法律。克里米亚并没有发生骚乱。1997年乌克兰和俄罗斯条约得到双方的批准。1998年12月15日,通过《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基本法》。1998年12月23日得到乌克兰议会的批准。乌克兰总统随即对其进行签署。因此,该宪法于1999年1月12日正式生效。由此缓解了乌克兰中央在政府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资料: 俄乌刻赤海峡之争

刻赤海峡位于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东部的刻赤半岛和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西部的塔曼半岛之间,几乎全部处于两国领土包围之中。刻赤海峡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海峡长约41公里,宽4至15公里,水深5至15米。由于亚速海与顿河相连接,刻赤海峡也是俄罗斯内河航运南下黑海和地中海的重要水上通道。

苏联解体后,刻赤海峡的界定一直是乌俄两国激烈争论的问题。乌克兰方面认为,必须根据国际法划分亚速海、黑海和刻赤海峡的水域,以确定相关国家在该地区的主权边界。俄罗斯方面则主张,在亚速海和刻赤海峡只划分海底边界,水面边界不划分。俄还建议把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确定为两国的领水。由于乌俄双方在此问题上分歧严重,虽经多次谈判,但一直未能达成共识。

2003年9月29日,俄罗斯以以避免沿岸土地遭海水侵蚀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由,开始在与乌克兰相接的刻赤海峡朝乌边界方向修建堤坝。工程开始后,乌方不断向俄方提出交涉,但俄方未予理睬。截至10月23日,俄方修建的堤坝已长达3000多米,距乌克兰图兹拉岛仅102米。乌克兰对俄未与乌协商就在两国交界处建造堤坝十分不满,认为这对乌极不尊重,并指出筑堤工程将严重影响刻赤海峡以及图兹拉岛的生态环境。乌外交部20日向俄外交部递交照会,强调刻赤海峡的乌俄边界早已确定,图兹拉岛是乌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警告俄方必须对朝图兹拉岛建造堤坝可能引发的冲突承担全部责任。22日,乌总统库奇马中断对巴西的正式访问返回国内,并于当天夜间就刻赤海峡危机问题同俄总统普京进行了电话交谈。普京强调俄罗斯无意破坏乌的领土完整,并答应让俄有关方面暂停筑坝工程。24日,乌、俄总理在莫斯科举行会晤,就刻赤海峡建造堤坝而引发两国关系紧张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双方商定通过谈判解决刻赤海峡地位问题。俄方承诺暂停在刻赤海峡建造堤坝,乌方则答应研究俄方提出的从图兹拉岛撤走乌边防部队的建议,从而使骤然紧张的两国关系暂时得到缓解。

10月30日,乌、俄外长在基辅谈判后决定,两国将图兹拉岛争端与亚速海、刻赤海峡地位问题合并解决。双方商定组建几个工作小组,对上述海域的地位和共同开发利用等项目继续进行谈判。

刻赤海峡危机虽已缓解,但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乌克兰认为两国海上边界早在原苏联时期就已划定,并且有相关文件作证。俄罗斯则认为,那些相关文件都是未经批准的无效文件,两国海上边界悬而未决。乌俄划界谈判虽已进行多年,但两国至今未能就划分海上边界达成共识。

2005年7月,俄罗斯方面表示承认位于刻赤海峡的图兹拉岛属于乌克兰。

(三)格鲁吉亚: 南奥塞梯自治州、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阿米尔自治共和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uz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