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写数和数的组成-优质教案.doc

更新时间:2023-04-27 18: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第2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的学习过程,能够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认识计数器,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数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练习数数。

(1)从4数到19,先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先从2到20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3)两个两个地数,从0数到20。

2、读一读。

(1)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 14 2 11

20 0 19

(3)以最快的速度数一数,并且说出来。

○○○○○○○○○

○○○○○

□□□□□□□□□□

□□□□□□

3、提问:看着11这个数,你能用小棒表示吗?你怎样摆的?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11)

二、探究交流

1、教学12的组成。

精品文档

(1)认识数位。

谈话:原来有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这1捆表示什么?它对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这2捆表示什么?它对着的位置我们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

(2)认识计数器。

谈话:12这个数,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出示计数器,你能找到个位和十位吗?说给同桌听听。

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2。

提问: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12呢?

1个十,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这颗珠子就表示1个十。请学生拨1个十。这是2个一,我们该怎样拨珠?学生操作后反馈,在个位上拨2颗珠子。个位上这2颗珠子就表示什么?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多少?

(3)教学12的写法。

2、教学11的组成。

11这个数用计数器怎样表示?同桌讨论并操作。

汇报拨珠方法: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1颗珠子。

用数字卡片摆出11。学生操作后汇报。

讨论: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自学13—19各数的组成。

谈话:刚才我们先摆小棒,然后拨珠,再把数摆出来,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自学13—19的组成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过程,课件演示。

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5呢?16、17、18、19呢?

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教学20的组成。

谈话:出示1个十,这是多少?该放在什么位上?怎样用珠子表示它?学生操作。又添上1个十,现在是多少?

提问:十位上为什么拨2?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子呢?

提问:20是怎样组成的?

5、教学数位表。

(1)出示数位表。

师:同学们,这是数位表,数位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2)问: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精品文档

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读做十三。问: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4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4,读做十四。想:15应该怎么写?为什么?16可以怎么写?

讨论:20怎么写?

6、小结: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

三、反馈完善

1、抢答。

1个十和2个一是______。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______。

2个十是______。

1个十和9个一是______。

2、看数拨珠。

12 13 20 15

3、猜谜游戏。教师说一句话,学生猜数。

1个十和6个一是几?

十位是2,个位是0,这个数是几?

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11——20的写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创造欲望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真正落实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从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教师备课的出发点。

精心设计提问。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点,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空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up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