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

更新时间:2024-03-29 1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改变,或者灭亡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

**系1102班□笔者

【摘要】

城市,人类的灵魂,经济的车头,那里集聚着最聪明的科技人才,最前沿的科学成果,最高效的生产技术,最丰富的劳动产品,最广博的艺术文化······由于聚在一起更安全更美好,所以我们的祖先们选择群居,便有了城市的雏形。城市,是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象征,那里有人类所曾经渴望的美好。

一栋栋高楼,一座座烟囱,还有,还有那“车水马龙”排放着大量尾气的汽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问题日益暴漏出来:粗放式的矿产开发,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低端的工业产品,大量的汽车、工业粉尘是曾经辉煌无比的黄石变得残破不堪——昔日清澈的长江变得浑浊不堪,曾经蓝色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沉闷之极,没有生气,接到上空飘荡着“五彩缤纷的”塑料袋,极目远望也不过一两公里······这就是人类所渴望的城市吗?这就是黄石吗?

黄石市是继武汉之后设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9个国字号战略机遇(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TD电子政务应用、公共租赁房、科技进步示范市、创业型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特组织一次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的调查,希望一窥黄石的容貌。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矿产开发、污染、经济建

设、环境保护、信心

一、 引言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简介】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所以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一般可使用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的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当然此定义也可能在未来进行修正。

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黄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黄石市地处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结合带,涉及北祁连东段、北秦岭西段以及中秦岭北部等3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成矿地质条件良好,蕴藏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陕甘川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组成部分,先后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金、铁、锰、铜、铅、锌、钼、镍、镁、白云岩、蛇纹岩、透辉石、地热等40多个,矿床、矿(化)点250多处。特别是武山县温泉钼矿取得了较大突破,获得钼矿金属量16.15万吨,预测资源储量50万吨;麦积和秦州两区的花石山、白崖沟、银铜山等金矿新增金金属资源量3357千克;张家川县秦家园铅锌矿新增铅锌金属资源量14万吨。另外,全市铁金属资源量增加了16万吨,铜金属资源量增加了7万吨,水泥用大理岩资源量增加了5642万吨。这些矿产资源的探明,为我市工业发展,特别为冶金原料、有色、水泥工业长期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目前,全市共设置采矿权240个,探矿权141个,涉及矿种16种。仅2010年全市矿山企业

总产值达4.28亿元,年利税0.66亿元,从业人员1.36万人。

但是黄石市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地质勘查工作相对滞后,部分矿种的资源储量不明,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相对不足,不利于全局的控制,影响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与矿山布局不甚合理,大中型矿山企业数量偏少,矿种分布不均,存在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现象,特别是个别小型矿山还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浪费了大量资源。

三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对粗放,基本处于初始阶段,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综合回收利用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矿山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影响黄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是矿山环境急待治理,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因矿业开发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潜在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废渣、尾矿和废水无序化倒置和随意排放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矿区及其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五是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矿业权审批、安全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等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监管力度和措施需进一步加强。

开采了这么多年,许多矿产已经所剩无几,黄石市的发展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湖北的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为湖北乃至中国的发展的贡献无法估量的,现如今黄石已经沦为魔光之城,是选择在资源开发殆尽之后废弃,还是开辟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是让黄石曾经的富饶昙花一现,还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让黄石的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能骄傲地告诉世人他们是黄石人?这一切得看黄石人民的自我意识,只有黄石人才能拯救黄石。

二、 调查方法及过程

调查对象:此次调查我们走街串巷,奔走于黄石港区湖北师范学院周围几

个社区以及西塞山区,采访当地常住居民及工商业个体户等等。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被采访者文化程度都在初中及初中以上,这就保证了问卷能被他们理解,从而保证问卷有效。

数据分析及目的: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0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了百分比描述分析。目的在于了解黄石市的环境现状、居民环境意识,以及黄石市市民们对黄石市近些年的环境工作效果的认可程度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采用走访社区的居民以及部分个体户,在街道上随机采访或在社区调查的形式,绝大一部分是发放问卷直接获取数据,同时以采访等方式灵活进行,如对视力不好的老人和其他不便写字的市民。在调查的同时我们进入社区内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提供各种环境保护的建议。

三、 垃圾分类与资源

资源枯竭型城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调查中笔者先从广大市民的生活习惯抓起,以求了解他

们的某些生活环节对环境的部分影响。黄石由中国的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如何缓解资源缺乏的困境?资源回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这个方面来讲,黄石的情形不容乐观。如图-1,在所有被采访者中不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占有最大的比例,在采取垃圾分类的人中,绝大一部分又只是采取最粗略的分类(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有些可以被重复利

50403020100Percent图-1固体垃圾与非固体垃圾有毒垃圾与无毒垃圾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与不可燃垃圾不分类用的垃圾被当做无用品而直接烧掉。(如泡沫塑料,由于它体积大,质量轻,价格低廉,许多人选择烧掉,而不是回收利用。)我们偶尔在学校还看到对垃圾进行集体焚烧的行为,这是罪过!!!

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人说愿意为了环保,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愿意有限度的降低生活享受的标准,比如不用或少用塑料袋,他们支持国家为环保而征税的做法,认为对高污染的企业征收高税有利于环保建设。

要说环境问题,这是与广大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广大被采访者最关心什么? 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大家如此关心几种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短缺、温室效应和固体废弃物。许多被访反映黄石是全国有名的“光灰城市”,意思是黄石的灰尘非常严重,据说以前华新水泥场周围的居民根本不敢开窗,房门也是随开随关——这不是因为有贼,而是因为烟尘太严重。在西塞山,我们在与当地居民聊天时,他们说附近的码头污染较大,每当煤或者其它的有烟尘的物品运抵时,常常有几天都是漫天的灰尘,特别是煤,四周深受其害。码头商家的赔偿(补贴)根本不够看病。“当然黄石港区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善,比以前好多了。”市民如是说。

当谈到是否注意到居住区附近的工厂烟囱冒黑烟、臭气和向河流排污水的情况时,一位个体户说:“最开始当然有人反映,但是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这种情况‘合理’的存在下去,现在有钱的都搬走了,没人管了。”久而久之,习以为常,那么是否也会对环境恶化熟视无睹?

是否注意到居住区附近的工厂烟囱冒黑烟、臭气和向河流排污水的情况 注意过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注意过并担心过,但没反映 周围环境很好,没有企业排污,因此没注意过 Percent 21.1 64.6 13.3 其实从本质上看,广大人民群众是最有革命性的,他们最有保护环境的动

力。但是作为代行权力的政府机构,时常推诿责任使人民失去信心,所以要搞好环境保护,必须先从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上着手,例如将环境建设纳入政绩评定指标,当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取得成绩时才能参与提干晋升,严格执行考核机制,如此或许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从居民最关心的几种环境问题来看,他们关注的还是挺广泛的。水资源短缺在黄石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上,由于水资源是有限的,同时黄石水源污染、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等情况的存在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而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水的有限体现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资源,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不仅仅总量的有限,可直接利用的有限,污染和浪费问题是大家可见的。

四、 白色污染

调查发现,人们对于白色污染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上的问题。故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一下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两方面。 其一、危害市容,侵占土地过多,还有火灾隐患

白色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由于塑料膜密体积大、度小,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

它还会侵占土地过多。难以降解的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几百年。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白色垃圾几乎全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其二、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被丢弃以后,其很难降解,引起深远的的生态环境问题,污染空气和水体。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严重污染空气。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他们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次,白色垃圾是有害生物的温床,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五、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

50403020100低能耗低污染 低排放Percent图-2源系统的建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低碳经济的三个方面中市民最关心的是什么?由于对环境污染的深深的讨厌,如图-2所示,绝大多数市民表示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无处不在,。在黄石,我们可以看到高高的烟囱,冒着黑烟的公交车等等。根据调查所得数据,有60%的市民赞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建设,他们主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市民表示,有些重要的政府工作人员为了提干、晋升,只追求政绩,追求眼前的GDP,而不注重环境保护,肆意污染环境、开发资源,盲目扩大招商规模,搞粗放式经济,做面子工程,使黄石人民吃尽了苦头——漫天飘扬的烟尘、被污染的水······吃子孙的饭,享祖先的福终会自食恶果,只有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才能走得长远,走得美满!

六、 社会环保工作

如果您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您会制止吗?如何对待他人普哦坏环境的行为最能看出社会大众对环保工作的支持程度。那么黄石的广大人民是如何处理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呢?有1/3的人表示他偶尔会提醒或制止那些危害环境的行为,但得看具体场合和对象;另有1/3的市民表示他们很想制止不良行为,但顾及到个人面子,不喜欢“出风头”,所以有时他们会暗示自己“这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15.4%的人选择置之不理,他们对环境保护显得心灰意冷,对环境保护没有信心,不相信在现状的条件下能有效地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只有约1/5的市民对环境建设保持乐观的态度,他们热心社会环保工作,严于律己,并希望他人也能时时刻刻注意环保,他们表示只要我们在生活的细节中注意环保,环境污染一定会得到遏制。

但是,只有1/5的市民还在坚持着正确的行为!危险!

青山湖围了这么多

图-350403020100Percent偶尔有时经常从不年,还是没有治理好—— 政策年年有,年年展旧颜,只有调动广大市民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动力,环保才会避免成为一句口号。许多市民对政府环保工作的决心深表怀疑,又

深感个人力量的不足,也不相信社会团体的力量,变出现了图-3(您参加过环保公益活动吗)中的尴尬情况只有百分之四的人经常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环保工作,在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说到:现在的环保组织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有一腔热血,满腹激情,但是环保工作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没有效果,为什么?不是他们不尽力,而是他们没有权力,没有经济实力,不能将美好的想法付诸实际。

但是,笔者认为他们不热心公共的环保活动,从某些方面来讲是因为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让环保深入人心如何才能达到宣传效果?这要看大家平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在所有被调查者中,超过三分之二选择通过电视、报刊杂志了解环保知识,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主要受到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广播等渠道的影响,所以要扩大宣传效果就需要社会主流媒体的戮力宣传,当然政府、社会团体大张旗鼓地进行相关的活动也是相当必要的。借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就是要造声势,然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都知道政府重视环保,都知道破坏环境是不好的,到这时,社会环保工作才算达到效果。总之,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觉维护才是最终方法。

七、 结语

环境保护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场旷日持久的人类保卫战。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感觉到广大市民还是希望有所作为,渴盼环境保护工作能得到贯彻实

施,大家普遍认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是科学的决策。

但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看环保问题,许多人又开始悲观起来了。如何改善这种难堪的境地?这对我们法律制度尚未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真可谓压力山大!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首先要给自己希望——国家要大张旗鼓地进行环保宣传,造声势,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神经集中起来,让他们感受到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与信心。同时立法部门加强环保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司法部门公正执法,确保对危害环境的行为能有效制裁,环保工作与腐败同抓,从政府方面开始,确保落实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当然,严抓党风建设,提高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更是重点。相信只要我们对环保工作长抓不懈,一步一个台阶,我们定有重现青山绿水的一天。

【参考文献】 《资源枯竭型城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un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