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更新时间:2023-08-09 22:13: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 论马翻译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王浩斌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AS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lO}Ol一0005—05
Abstract:111epatterntheoryofMarxism’8ChineseCharaterizafionisdeepannouncedandgeneralized
to
theinsideregulationand
0n
mech._iBmofChinesePauernintheprocessofMarxismlocalization,whichisthellishs珊mnaryandabstracting
piricalofMarxism’sChineseCharaterization;whosepleswith
core
the
historical哪一
problemisthecombinationproblembetweentheMarxismwidespreadprinci-
andChineseRevolution,Reformingand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however,therelationshipofthetechnicalityanduniversalitythecombinationisthefundamentalproblem0fMfxxism’sChineseCharaterizationpattemtheory.
keywords:Marxism’sChinese
Charaterization;patterntheory;fundamentalproblem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展开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以不断实现其中国化、本土化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过程。“结合律”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
规律,似乎只要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
的中国实现作为一种模式来进行研究,并试图揭示这种中国化模式的运作机制、发展规律及其在整个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在这个意义
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
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
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
实践相结合,我们就可以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加就等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不然,“结合”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等于“马克思主义
本土化的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模
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其他问题都是在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发展或衍
生出来的。
式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展开,有着独特的展
收稿日期:2009-08—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osczx002)部分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浩斌(1976一),湖南双峰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5
开逻辑。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及其价值张力
从空间逻辑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
展开,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
条件如传统文化、实践主题以及主体条件等的有机
结合,这种有机结合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实现,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俄国实现、古巴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
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
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
现、越南实现等是有着实质性差异的。从时间逻辑
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展开,体现为马克思
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事实上内含着巨大的价值张力,
而价值张力的有效化解则内在地发挥了适应、目标
主义普遍原理同时代特征以及中国历史主题的有机
结合。这里有两种历史时间:一种是世界时间,世界时间突出地体现为自文艺复兴以来整个世界由传统的、封闭的向整个世界有机联系转变的世界历史时代;另一种时间是中国历史时间,中国历史时间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变迁,如
获得、整合以及模式维持等功能,客观上形塑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模式、
大众化文化体制以及和谐社会的运作机制,所有这
些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
(一)基本问题的适应功能:价值张力在经济领域的体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如果我们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模式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必须在不断适应外在变化着的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它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跃
进”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摸索时
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世纪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全面推进时期等。
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模式,它的
形成或展开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朝着
一种固定的模式转换。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本土
须具有适应功能。这种适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顺应,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实现必须不断顺应客观环境条件的变迁;另一方面是改造,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实现必须不断改造外在的环境条件或创造更好的有利于模式维持的环境条件。在众多的环境条件中,有一个最具根本性因而也是最具决定的环境条件,那就是经济基础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状态。自文艺复兴以来,整个世界最大的变迁就是在市场经济以及市民社会的驱
化中国模式的形成不是一种预定论或目的论,而是
在实践中逐步生成的,体现为一种非线性的实践生
成论。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践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种趋势是“结合”的专布性取向,也就是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专布性的指导原则或运作机制等,譬如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
念不容动摇、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等等。
一种趋势是“结合”的泛布性支持,也就是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散布性或泛布性倾
动下出现了世界性的以现代工业文明替代传统农耕
文明的历史过程,那种封闭的、彼此孤立的民族史逐步为世界历史所取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共产党宣言》中对此作出了较为深刻的描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H(Ps8)“原封
向的元素,如不同历史阶段上不同内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时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时期的科学发展
观)。事实上,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
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
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1](聊’这样,
6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
能走上主动社会现代化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外国列强与满清封建政权的相互勾结,致使社会现代化缺乏事实上的现代化领导权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市场经济以及培育市民社会,就必须首先推翻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建设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坚定走社会现代化、培育中国市民社会这一总的历史要求即专布性要求的前提下,也事实上出现了泛布性的价值诉求和实践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其一,分两步走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
学。”cl】(哪’而推动这种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
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由于极大地释放了个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
要多,还要大。”…(聊’对此,马克思也指出,“在过
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
条件,即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而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客观基础;其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培育问题上存在着多重实现途径,计划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其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中央与地方等多重关系的协调和发展问题。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所形成的泛布性要求,也就是要求这种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坚持个体积极性充分发挥以及个体利益满足前提下确保社会公正的实
现等多种价值取向。
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
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
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历史事件的历史观
何等荒谬。”[1】(哪堋’可以看出,以市场经济为圭臬
的市民社会化过程,又称为社会现代化过程,事实上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
的大趋势。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
结合之时,中国正处于由被动社会现代化转变为主
动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种转变的经济动因就
是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社会在中国的畸形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或“振兴中华”这一根本任
(二)基本问题的目标获得功能:价值张力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实现,必须拥有确立总体目标的目标获得功能。这种目标获得功能体现为一个发展过程,具体包括了确立目标和组织社会成员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实践。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结合”的专布性和泛布性要求在经济领域中发挥了适应的功能,并事实上促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健全,那么,“结合”的专布性和泛布性要求在政治领域中则事实上发挥了目标获得功能,并事实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健全。中国
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
务而具有中国化的合法价值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具有专
布性的价值诉求,那就是在中国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市民社会或积极推进社会现代化。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只能迎而不能拒的历史潮
流。然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并非马上就推行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和市场化发展。事实同样表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之时,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不是
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市民社会以及积极推进社会现代化(尽管这些都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为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市民社会以及积极推进社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是政治保障问题,这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之所以未
中国化之时,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有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在
政治上建设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的问题。
7
近代以来,同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市民社会的积极培育相适应,民主政治也逐渐发展起来并深人人心,由于其倡导平等、自由和博爱,深得被压
现。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有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及文本视域、世界现代化的时代文化视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之间的视域融合,所谓“视域融合”指的是解释者在进行解释时,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从自己的当下情景出发,去和
迫民族、被压迫国家的人民青睐。不管这种资产阶
级的民主政治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形式化以及名不符
实的倾向,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同封建专制政治相
比,这种政治是积极的政治实现形式,至少这种民主
文本的“视域”相接触,去把握文本所揭示的意义,
从而发生了解释者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当下情景的视域的融合现象。通过视域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视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视域,而这种文化视域则事实上承担了模式维持的基本功能。
政治的外壳同现代化经济发展以及市民社会培育是相适应的,这就是为什么辛亥革命尽管失败了,但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毫无
疑问,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无论是同中国革命实践
相结合,还是同中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
合,“结合”的专布性要求无疑是在政治上必须体现
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视域一方面充分体现
了基本问题的专布性要求,也就是必须适应世界现代化大潮的实际需要,弘扬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赛先生”即“科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富不富,文化最重要,越来越成为众多知识分子和国家领导人
程表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
标。”[2]㈣2’正是因为我们一贯倡导人民民主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才事实上较为广泛地发动
了群众并促进了各方面的团结,从而确保了革命及
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的共识。当然,以科技文明为内核的现代工业文明,
其倡导的科技理性主义和物质主义,尽管极大地释放了蕴含于个体劳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在政治上并非要全盘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
治,而是在民主政治的旗帜下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高度物质
主义的文化也有它自身的弊端,那就是过分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物欲横流容易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紧张,容易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
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克服现代物质主义文化所引发的社会道德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
改造,彰显出了“结合”过程中韵泛布性支持:其一,
实施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方式,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
的,是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统一;其二,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结合在一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主要是对广大的劳动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
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和一切敌对势力的反抗、破坏,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此基础上消灭一切阶
了泛布性的价值诉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其一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级差别、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其三,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制度,同时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确保各级政党、各个民族以及各个阶层之间
民主权利的实现。
(三)基本问题的模式维持功能:价值张力在文
化领域的体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实现是一个不断变化
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形成,必须要
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
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
有一整套具有模式维持功能的机制才能够得以实
8
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专业化大生产的社会组合从机械性团结逐渐走向有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机团结的自发整合过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其党的领导集体坚持深化改革,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促进合理的自然分化,充分发挥功能性整合的基础
(四)基本问题的整合功能:价值张力在社会领
性作用。
域的体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然而,功能性整合毕竟是一个自然整合过程,受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中国实现,其模式形成及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正如前文维持的过程中必将面临着众多的异质性因素所引发
所述它容易引发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道德危机。运的矛盾及冲突。为此,必须进行必要的整合使之维用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等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合法持模式的正常运转,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化、条理化梳理,势在必行,这事实上就是制度性整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结合”的专布性取合。所谓制度性整合是指运用各种政策、法规和法向和泛布性支持之间的逻辑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发挥
律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条理化和合法化梳理,使其了整合的功能,在社会领域中充分实现了功能性整
纳入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轨道的过程。制度性整合尽合、制度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的有机统一,有力地推
管解决了无法可依的问题,但它却不能解决好有法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健全。在这个意义不依的问题,为此,必须进行认同性整合。认同性整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
合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思想性整合。它是指通整合各种社会领域中的异质性因素以构成社会主义
过社会化的学习过程,让人们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和谐社会并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历史过
达到认识上的一致,避免因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行程。
为紧张和冲突,以达到意识形态领域中协调一致的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基本问题过程,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的专布性取向就是要求我们适应市场经济以及市民
文化等就是这种认同性整合的集中体现。可以看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事实上这种专布性要求促进了出,如果说功能性整合充分反映了基本问题的专布功能性整合。所谓功能性整合指的是从统一社会劳性取向,那么,制度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则充分体现动的角度出发,对伴随社会分工而出现的职业异质了基本问题的泛布性支持,成为促进有效整合的有性而进行的整合。它是一种社会分化过程中形成的益的和必要的补充。
自然整合,其主要目的是要使社会资源按照专业化
分工的要求和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参考文献:
使经济的运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适应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现代化变迁的需要。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经验表明,[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市场机制都是迄今为止当今世界上实现功能性整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
(责任编辑:孙书平).
合、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有效整合机制,也可以这么说,现时代的功能性整合就是在市场的引导下,促使
9
正在阅读: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08-09
《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题(A卷) 答案05-17
学艺三部曲作文1000字07-01
政法队伍肃清流毒心得体会精选三篇07-31
我发现四季的变化作文450字06-25
中药排石汤有哪些12-16
春节给领导拜年的短信拜年词12-11
关于生日的作文300字07-03
QC七大手法试题(答案)09-18
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中国风系列)07-25
- 供应商绩效评价考核程序
- 美国加州水资源开发管理历史与现状的启示
- 供应商主数据最终用户培训教材
- 交通安全科普体验教室施工方案
- 井架安装顺序
- 会员积分制度
- 互联网对美容连锁企业的推动作用
- 互联网发展先驱聚首香港
- 公司文档管理规则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 如何选择BI可视化工具
- 互联网产品经理必备文档技巧
- 居家装修风水的布置_家庭风水布局详解
- 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中国石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 【知识管理专题系列之五十八】知识管理中如何实现“场景化协同”
- 网络推广方案
- 中国石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详解胎儿颈透明层
- 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
- 模式
- 基本
- 问题
- 压强训练题
- 1.4等可能概型
-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附答案)
- 1.1_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课时)
- 机械加工实习
-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 《射线检测教学大纲》
- 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三
- SQL Server中删除重复数据的几个方法
-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 The Success of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for Instructio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u
- 博爱之心 师德之魂
- 食用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测试题
- 公司类客户(大型)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 普朗克常数本质和空间相对论
- 离子辅助沉积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薄膜
- 在与新岗人员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
- 笑傲江湖霍建华版分集剧情第49集(共42集)_剧情介绍_大结局_演员表
- 模拟卷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