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1)

更新时间:2023-12-13 21: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流派

1、传统学派: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出发点和着眼点都紧扣具体的传播时间,都同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联,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都有明显的经验色彩,故又称经验学派

2、批判学派:流派纷呈,主要有6大流派:1法兰克福学派、2政治经济学派、3思想统治理论学派、4文化学派、5社会科学学派、6多伦多学派

其共同特征是反对美国传统学派以量化为主的微观传播研究;多援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试图从宏观的角度解释社会权力结构的运作以及媒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历史最为悠久的批判学派,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大、最主要的一个派别。其前身是1923年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进行系统的批判。 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由于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强调效果 、漠视价值的“工具理性”成为人们的一个认识取向。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作为个体的人失去批判能力,无法对社会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成为“单向度的人”。法兰克福学派希望以“批判理论”对大众进行启蒙。

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大众文化最重要、也是影响最为深广的组成部分。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在《启蒙辨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将“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区别开来。用来指称晚期资本主义下的文化产品具有标准化、规格化、可互换性、与虚假个人化等特性

文化工业以科学技术的机械化生产为前提,以消费者的需求(虚假的需求)为导向 ,但体现的却是商人的利益,组织和控制的人们的休闲活动,西方理性因而成为了一种全面支配的理性,使得所有人都必须服膺于预定的标准,并且只能选择与接受文化工业提供的内容与方式。文化工业理论常被批评其反映知识精英的品味。 文化工业:

1、资本主义与工具理性

2、文化的产业化与商品化:文化工业的特性不只是大量生产与机械化生产,而在于这种生产模式蓄意忽视产品的内在属性,并意图以此影响消费者的反应形式。 3、“启蒙即欺骗”:文化工业的全部效果就是一种“反—启蒙”,也就是启蒙已变成一种大众欺骗,并转变成一种束缚意识的工具,它压制自主独立之个体的发展,使之无法自行意识地进行判断与决定,因而也摧毁了民主社会的前提

4、虚假的自由选择:A文化工业具有普遍性B文化工业利用个体的休闲时间,当人们的休闲经验必须被买卖时,它便成为一种最完整的控制,整个文化工业的运作目标就是要使文化形式朝向利润动机。C文化工业诱导出无批判力的大众,并使之服从社会即存的权力秩序。D文化工业只是制造自由选择的假象E文化工业提供虚假的个人化。

文化研究:二次大战后,以美国电影文化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大行其道,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冲击。

文化研究的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以及汤普逊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1963年,霍加特创建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宗旨是研究“文化形式、文化事件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文化研究是一种边缘话语,其研究对象——注入社区生活、性别问题、同性恋问题、怪异理论、种族问题、流亡文学、身份问题等,常为一些有精英意识的学者所不屑。

威廉斯的文化的“社会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把文化从传统的狭隘的精英文化的定义中解放出来。

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框架,通过它“人们阐释、感知、经验和生活于他们置身其中的物质条件里面”。

霸权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导权。指某个社会阶级凌驾其他阶级而具有的优越性与主导性,不仅代表一种政治与经济的控制,还包括支配阶级投射自己的世界观,使那些从属阶级接受并视之为“常识”与“自然”。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主要依赖他们广为宣传并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世界观来维持,依赖于某种普遍的赞同。但这总是一个协商和斗争的过程。

霍尔认为,大众媒介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意识形态的体制。

意义并不仰仗于事物存在的方式,而是有赖于事物得到表达的途径。 霍尔的编码—解码

1、霸权—主导编码—解码:观众的解码立场和信息制作着立场一致

2、协商性的编码—解码,观众解码的过程包括想;相容立场也包括对抗立场

3、对抗性的编码—解码:观众虽然完全理解信息的意思,但故意以一种相反的方式去解码 再现与再现的一种具体形式——刻板印象

民族志:主要来自人类学的一种田野调查方法。要求研究者亲身深入某一社群,并在其中长期生活,从“内部”提供对该文化的意义和行为的叙述。研究者要直接参与该社群的活动,并通过学习该社群的语言和思考方式,来理解它的文化。 传播的民族志研究: 基本假设:

A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创造了共享的意义。他们所采用的符码具有一定程度的 共性 B任何一个文化群体内的传播者必须协调他们之间的行为

C对群体来说,意义和行为具有特殊性,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D每个群体在理解特定符码和行为时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 民族志研究的电视受众视角: 1、家庭收视行为中的权力结构 强化家庭性的主导观念

2、媒介接收与技术中的权力关系 A技术使用的性别痕迹 B“故意无知的策略家” 民族志研究的批判:

1、夸大消费中的反抗行为 2、道德问题

3、对文化进行“打劫”

4、理解另一群体的观念和/或语言的难度

政治经济学派:对传播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对媒介制度及其背景的分析,大众媒介政治经济学起源于媒介“首先”是“生产和分配商品的企业性或商业性组织”,但也必须延伸到媒介在传播关于经济和政治结构的思想的过程中产生的意识形态效果。 三个相关的基本概念:“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

四个本质特征:1、强调对社会改革和历史变革的研究2、研究社会整体或构成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社会关系的整体性3、致力于研究道德哲学,对社会道德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感兴趣4、研究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干预之间的平衡 思迈思关于作为商品的受众的观念

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迈思指出,媒介获利大小的根源是受众的多寡在起作用因此提出受众商品化的观点。商业媒介的产品换取受众注意力,再把受众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受众的注意力是真正的商品。受众再花费时间和金钱购买广告商品 多伦多学派:

加拿大批判学派的重要流派,主要成员是麦克卢汉。研究的重点是寻求某一时代起主导作用的媒介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被认为存在“媒介中心论”的倾向。 20世纪70年代末,科技决定论出现“症候模式”,认为传播科技出现以后,是否被采用,有什么效果和影响,则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 第一章、传播的基本原理 课时:2周,共6课时

一、传播: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二、传播与社会规范

A、传播使已有的社会规范为人们所了解,并成为其内心尺度(社会化:个体接受所属社会的文化规范,并把这种文化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价值准则的过程。) B、传播形成社会规范 三、传播与文化 A、融合(同化) B、变形(文化增殖) 四、传播与经济

A、经济基础决定传播手段和传播效率 B、传播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节、传播与语言学、符号学

符码:一种符码就是一套受制于使用它的文化成员所赞同之规则的符号系统

符号共享是传播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传播双方的意义沟通才是可能的。(福娃friendlies-FUWA)

意义是客体或思想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体系,人们可共享;而意义是属于个人的,但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并且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定数量的含义是普遍共有的,社会成员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传播

皮尔斯把符号学定义为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互动/社会互动:处在社会语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参与者彼此进行的意义交换与协商。 所指:符号的内容

能指:符号的形式,物质载体

1、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再现和符号

2、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符号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互动中精神内容的交流,符号的意义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反过来又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所以传播是维持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使用符号的过程中人是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意义是在一个社会团体中通过相互作用建立和保持的。

社会行动的不同侧面 :1、心灵:与自己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思索、想象各种后 果,选择并检验可行的方案2、自我:一个人象他人对我们作出反应那样对自己作出反应3、 社会:(群体生活)是社会成员的合作行为的集合,人的合作要理解对方的意图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库恩的三个概念:1、命名:使某物变成客体的唯一要求,用符号来表示

2、行动计划:一个人对某个客体的全部行为类型。态度或表明行动方向

的语言陈述将指导行动方案 3、方向性他人:对一个人的生活有特别影响的人。 第三章:信息与传播 课时:1周,共3课时 1、信息的内涵:

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因素的任何事物都叫信息。(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 2、信号与符号的区别 定义 共同点 差别 信号(SIGNAL) 符号(SYMBOL) 信息的载体,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 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1 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 生物\\人类 基础是高等神经生物的第一信号系统 局限在固定的时空场合 处理的是个别的、不关联的、零星的表象或感觉,不遵循固定规则 具有指说性,指出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掌握和运用 人类独有 人的语言符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能力) 可超越时空 处理彼此相关的表象、感觉和概念,用固定的文法规则进行无限组合 第四章媒介传播者与传播伦理/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传播控制 课时:3周,共9课时(因两章内容有交叉,故综合起来讲) 一、职业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员、一个是机构。

研究媒介机构的不同视角: 1、生产商品的工业或公司(置于经济环境中解读,追求 利润最大化,所有权高度集中) 2、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大型组织实体和结构(参与制造 和规范我们社会中流动的文化价值和信仰) 二、大众 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的特点

1、传播者对讯息有制作上的自主权 (新闻导向) 2、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合作

3、来自媒介组织等的控制 (守门人、编辑室、新闻网) 4、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三、职业传播者的任务 1、搜集信息

2、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 3、加工、制作信息

4、对传播内容和方式加以控制 5、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四、职业传播者的权利和责任 (一)、权利

1、采访权(“知晓权”,“隐私权”,“保密法”) 知晓权是西方新闻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1945年,美国记者肯特·库柏首先使用了“知晓权”的概念,指的是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其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西方新闻界

非常强调知晓权,总的来说他们认为知晓权至少有4个重要作用(参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出版):

1.知晓权是公民行使一切民主自由权利的基本前提。 2.知晓权是现代国家民主宪政的基础要素。

3.知晓权作为公众的一项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是信息化社会所导致的一种必然性。 4.知晓权是防止出现恶劣政府的必要条件。

采访权:职业传播者可以不受阻挠地搜集信息、情报,并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国家安全法:按照国际人权法,维护国家安全是可以立法限制表达自由的重要理由,而披露后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发生损害的信息就是国家机密。 保密法:

隐私权: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被认为是隐私权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法渊源。以后又强调不受非法干涉。 2、编辑权(发行和编辑) (1)、私营媒体 (2)、同人式媒体 (3)、官方媒体 (4)、半官方媒体 3、知识产权

4、消息来源保密权

对于新闻记者保护消息来源的合法性,两大法系截然不同。传统的英美法认为记者拒绝向法庭透露消息来源是违法行为,构成藐视法庭。大陆法系认为这是新闻界的一项权利。 5、安全保护权 (二)、责任和义务 1、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政党利益 3、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五、职业传播者的素养 1、对传播事业的敬业精神

2、较高的思想素质(反“克里空”) 3、渊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 4、对信息的强烈敏感 六、“守门人”理论 (一)、个人的预存立场与职业角色

1、职业化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2、篇幅;3、抽象的受众;4、编辑室的社会控制 (二)、两种新闻的专业意识形态“中立者”和“鼓吹者” 七、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 1、新闻真实原则的维护 2、公平与公正报道

A(accuracy)+B(balance)+C(completeness)+D(detachment)+E(ethics)=F(fairness) 3、媒介活动的社会责任伦理 (1)、新闻报道内容取向的量和质 (2)、媒体的“为”和“不为” (3)、对受众反应的关注

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关于传播效果的理论 一、万能效果论

A公众对大众传播始终存在恐惧心理 B特殊事件验证了魔弹效果 C交战国的宣传研究

D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往往会强化公众对媒介的恐惧 二、有限效果论

1、拉扎斯菲尔德的选择研究(罗斯福竞选) 2、凯茨和拉扎斯菲尔德的中介研究 3、海曼等人对传播失败原因的探寻 关于意见领袖的研究成果

A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更为有效,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 B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德高度一致非常有效 C在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的角色 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意见领袖的特征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1、高可信度来源导致意见的更多改变

2、睡眠者效果(信息来源与观点具有分离的倾向)

3、信息来源可信度的标准 专业权威度\\值得信赖度

诉诸恐惧对态度改变所产生的效果:恐惧刺激若太过强烈,可能唤起某种形式的干扰因素,以降低传播的效果 创新扩散

创新的决定过程

认知 / 兴趣/ 认用/ 评估/ 采纳 异质性和同质性

同质性:相互交往的人在某些特征,如信仰、价值观、教育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相似的程度 异质性:在创新-扩散中更为常见。相互交往的人在属性上的差异程度。 无论创新的用意如何好,但并非所有的创新都会有满意的后果。一项创新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完全可能是有害的。 三、适度效果论

假设:1在某些情况下,媒介效果可能是介于魔弹和微弱效果之间的2以往的研究注重探求传播对于态度和意见的影响,如探求其他方面,也许会发现媒介具有更大的效果3以往的研究多在传播内容和传播者上面找原因,也许真正的根源是受众4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对媒介长期效果的研究

卡茨:使用------满足

媒介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的主要类型: 1、认知的需要 2、情感的需要 3、个人整合的需要 4、社会整合的需要 5、疏解压力的需要

议程设置 1、步骤:

2、议题建构的导向需求 3、媒介议题与真实世界 4、谁来设置媒介议题 四、强大效果的再论证 1、沉默的螺旋 A、一致性 B、累积性 C、普遍性

2、心理图像理论(附加、重组、澄清) 五、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理论 1、知沟理论 2、涵化理论 3、“主流效果”研究 4、“共鸣效果”研究 第九章 传播与社会发展 课时:2周,共6课时 主要理论观点:

只要有好的传媒和精心设计的讯息,就必然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只要人们对信息传播加以认真地规划和运用,必然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发展传播学的研究背景:

1、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谋求发展

2、沉重的人口负担、资金资源压力和落后的技术 3、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4、人们希望发挥大众传播以及信息技术的潜力,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现代化

“流动性”人格:在发展中社会里,易于变化的人往往具有流动性人格,具有高度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够迅速地承担与自己地习惯性经历格格不入的任务,具有流动性人格的人善于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流动性人格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个人性格,是国家发展的社会动力的第一要素。

“流动性增殖器”——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流动性人格的人组成变动的核心,然后由不断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流动性和变革的观念和态度,再通过城市化、文化普及、工业化和大众传媒的参与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现代化社会产生,大众传媒从当用空前的速度和广度传播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态度的工具

现代化:个人从传统生活方式变成较为复杂、高度技术化、生活方式迅速变迁的过程

现代化理论 (施拉姆等) 将传媒设为社会发展的增殖器或推进器。考虑 如何发展的问题

依附理论 (弗兰克)

主张第三世界国家认清自身处境,走不依附道路。找出发展中国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新国际体系论

发展不单单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政治、社会方面的,是全方位的发展。发展需要国际间的协调、合作。是一种内外并举

的发展模式。 传播与发展理论的三代范式: 建立“国际传播和信息新秩序”的主张

1、强调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信息资源拥有绝对的主权

2、在新闻报道中增加有关第三世界的新闻的比例,同时促进第三世界之间的横向的新闻传播

3、西方国家在新闻传播方面应增加对第三世界的捐助

4、西方跨国通讯社在第三世界的活动应受到严格限制,以便保护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等。

第十章国际传播与媒介全球化 课时:2周,共6课时 全球化和大众传播

1、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发展时期,政治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削弱和相互间倚赖的加强;经济上表现为跨国公司及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文化上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及以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2、“西方文明/现代文明 ”的新一轮全球扩张,导致的世界性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的加剧 全球化的起源: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联合国的成立C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现象视为全球化的开端 帝国:

由一系列国家和超国家机构在一个单一的逻辑规则下联合组成的新的全球统治形式

帝国是与世界市场的实现相对应的一个新的全球政治秩序。帝国的概念“假定一个有效地囊括了空间全部的制度,或者规则凌驾于整个文明世界的现实”。不是侵蚀了单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将其转化为一个由扩散的国家和超国家机构组成的新的系统。这产生了新的裁判机构和新的管制及社会控制形式,这些新的机制既依赖于国家又依赖于资本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全球政治秩序,帝国是一个“混杂的结构”--其组成不仅包括民族国家和国际体系,还包括跨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 帝国传播的结构

1、国际传播中的治理体制的变迁 2、本国控制和公共服务原则的侵蚀 3、集团化及跨国媒介集团的崛起 4、政府组织力量的崛起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电子媒介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附 1、电子媒介制度的依附 2、资金的依附 3、节目的依附 4、广告的依附 5、科技设备的依附 媒介帝国主义

许勒:媒介帝国主义的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商业媒介角色的膨胀殃及了发展中国家。传播科技是被用来作为推动、保障及延伸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代理人。

电子殖民主义: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输入传播器材、节目、软件和传播技术人员,从而影响和改变该发展中国家价值观。从现实情况看,

“电子殖民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大国利用先进的传播媒介和技术推行其思想、文化侵略的重要形式。

“媒介帝国主义”的负面作用 1、“招风”后果

2、摧毁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 3、防碍全球新闻自由流通 文化保护:

限制性保护:对文化产品的引入和展示进行控制(关税和限额) 扶植性保护:推进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同国外竞争的实力。

根源:1、 认为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担心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本国文化的完整性受到损害。信息控制是主权国家持续存在的核心。2、决策者的既得利益3、不平衡的文化交流

文化开放:

1、自由贸易政策是对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有效性信念的体现。认为文化产品从工业国家流通到相对不发达国家,是因为它们价廉物美。文化保护主义会给消费者带来包括高价、文化单一及信息匮乏等后果。本地文化产品相对进口产品,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文化接近性)

2、本土文化具有内部差异,会因地区、城市和阶层的不同而不同,与外来文化接轨时有时只不过是内部文化多元化的延伸。因此判断是否应接受一个文化习惯时 ,不应该以其来源为标准,而应该考虑是否符合民众的需要。

参考书目

1、李金铨,大众传播学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 1981年版 2、徐佳士,大众传播理论 台湾正中书局 1986年版 3、德福勒等 大众传播通论 华夏出版社 1989年

4、施拉姆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5、施拉姆等 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 1984年

6、赛弗林等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7、斯蒂芬·小约翰 传播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8、张咏华 大众传播社会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年版 9、史蒂文森 理解媒介文化 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ue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