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四”-字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3-04-29 19: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页眉内容

1▲巴三览四△bāsānlǎnsì△典故:比喻说话拉扯,没有

中心。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2▲版版六十四△bǎnbǎnliùshísì△典故:形容做事死板,

不知变通。

△出处:清·范寅《越谚·数目之谚》:“版版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3▲不三不四△bùsānbùsì△典故: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

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例子: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就想天鹅屁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4▲差三错四△chāsāncuòsì△典故:颠倒错乱。形容差错

很多或虚假不实。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例子: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元曲选·合同文字》)

5▲朝三暮四△zhāosānmùsì△典故:原指玩弄手法欺骗

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

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例子: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

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6▲倒三颠四△dǎosāndiānsì△典故:形容言行无条理或

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

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7▲低三下四△dīsānxiàsì△典故: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

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例子: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的人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8▲颠三倒四△diānsāndǎosì△典故:形容说话做事错杂

紊乱。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

卧不安。”△例子:奶奶年岁大了,做起事来常常是~的。

9▲调三窝四△tiáosānwōsì△典故: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10▲丢三落四△diūsānlàsì△典故:形容做事马虎粗心,

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

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11▲放之四海而皆准△fàngzhīsìhǎiérjiēzhǔn △典故: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

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

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例子: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的理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2▲烽火四起△fēnghuǒsìqǐ△典故: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

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13▲家徒四壁△jiātúsìbì△典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1

页眉内容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例

子: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14▲接三连四△jiēsānliánsì△典故:接连不断。

△例子:我又没逃了,这么~的叫人来找。(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15▲九洲四海△jiǔzhōusìhǎi △典故: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

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

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16▲拉三扯四△lāsānchěsì△典故: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

关的人或事。

17▲狼烟四起△lángyānsìqǐ△典故:狼烟:古代边防报警

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例子:这火筒节节生

枝,能吹得~;实在放他不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18▲拿三搬四△násānbānsì△典故:比喻不服从调派。

19▲囊括四海△nángkuòsìhǎi △典故: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0▲骈四俪六△piánsìlìliù△典故:骈:并列,对偶;俪:

成双,成对。指多用四字、六字句对偶排比的骈体文。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例子:现在还常有~,典丽堂皇

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

21▲欺三瞒四△qīsānmánsì△典故:一再欺骗隐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

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22▲三从四德△sāncóngsìdé△典故: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

道德标准之一。

△出处:《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例

子:从来不出闺门里,羞答答怎便将男儿细窥,则我这~幼闲习,既嫁鸡须逐他鸡。(元·无

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

23▲三翻四复△sānfānsìfù△典故: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例子:因此革命的文学者,就不但应该留心迎面的敌人,还必须防备自己一面的~的暗探

了。(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24▲三朋四友△sānpéngsìyǒu △典故:泛指各种朋友。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五:“常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有一班无赖子弟,

三朋四友,和他擎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例子:大学毕业,年届三十,婚姻

难就,累得~八方搭线,但一次一次介绍终未能成就。(贾平凹《笑口常开》)

25▲三妻四妾△sānqīsìqiè△典故:妻妾众多的意思。

△例子:在今天,男人~是可耻的事,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26▲三拳不敌四手△sānquánbùdísìshǒu △典故: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页眉内容

27▲说三道四△shuōsāndàosì△典故:形容不负现任地胡

乱议论。

△出处:清·崔灏《通俗编·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例子:

有的人工作不努力,别人有了成绩,却整天~。

28▲四不拗六△sìbùniùliù△典故: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

人的意见。

29▲四大皆空△sìdàjiēkōng △典故: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

一种消极思想。△出处:《四十二章经》二十:“佛

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例子:胞胎浑沌,~,没甚姓名。(清·陈忱《水

浒后传》第三十一回)

30▲四分五裂△sìfēnwǔliè△典故:形容不完整,不集中,

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

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

分五裂之道也。’”△例子: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而不可

收拾。(严复《论世变之亟》)

31▲四海波静△sìhǎibōjìng △典故:比喻天下太平。

32▲四海承风△sìhǎichéngfēng △典故: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出处:《孔子家语·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是以四海承风。”

33▲四海鼎沸△sìhǎidǐngfèi △典故: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

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

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34▲四海升平△sìhǎishēngpíng △典故: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35▲四海为家△sìhǎiwéijiā△典故:原指帝王占有全国。

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出处:《汉书·高帝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例子:我们是~的,我们是以一切人

民为兄弟姐妹的。(孙犁《看护》)

36▲四海之内皆兄弟△sìhǎizhīnèijiēxiōngdì△典故:世界各国

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7▲四郊多垒△sìjiāoduōlěi △典故:垒:营垒。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

△出处:《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38▲四脚朝天△sìjiǎocháotiān △典故: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39▲四马攒蹄△sìmǎcuántí△典故: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

起。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tu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