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4)离线作业

更新时间:2024-07-07 09: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何文先 学 号: 714236572001 建德学习中心

2014年春汉语言文学习中心: 学(业余)专升本

—————————————————————————————

第1-2讲1949-1978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填空题

1、 1949 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2、 第一次文代会选出了由 郭沫若 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

3、 第一次文代会上,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 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的总报告;茅盾作《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作《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

4、 建国初期,对电影《 武训传 》的讨论与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

5、 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将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确定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6、1954和1955年,毛泽东先后发动了对俞平伯《 红楼梦研究 》和 胡风 及其所谓“反革命集团”的批判运动。

7、50年代毛泽东发动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后来上升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对整体的“ 胡适 思想”的批判运动。

8、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文艺方针。

9、“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如何直(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王任叔)《 论人情 》、钱谷融《 论“文学是人学” 》等。

10、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坛提出了“ 干预生活 ”的口号,文学创作呈现勃勃生机,出现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以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等作品。

11、1958年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运动,同时期兴起的“ 新民歌 运动”正是“大跃进”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12、1958年“新民歌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8万余

种民歌选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和周扬主持选编的《 红旗歌谣 》。

13、在“新民歌运动”全面开展过程中,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的所谓“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被定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也是文学工作者惟一应该遵循的创作方法。 14、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指责该剧“为彭德怀翻案”,“反对三面红旗运动”,全国主要报纸均予转载,成为“文革”的导火线。

15、1966年2月,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后形成《纪要》。《纪要》的核心是抛出“ 文艺黑线专政论 ”,宣称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目标直接指向“文革”。 16、1966年5月,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阐述了毛泽东的“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的决定》;这两个文件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文革”全面发动的标志。 17、“文革”期间,《红灯记》《沙家浜》等“ 革命样板戏 ”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18、在“样板戏”的推行过程中,形成了所谓“ 三突出 ”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9、 “伤痕文学” 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的小说,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 班主任 》。

二、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答:1949年7月2日到19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大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毛泽东文艺思想被确定为新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大会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2、“双百方针”

答: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同月,中共中央召开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参加的会议,会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代表中共中央对这一方针作了权威性的阐释。 “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文学创作也呈现勃勃生机,文坛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涌现出一批在题材和深度上都有所拓进的作品。

3、伤痕文学

答: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其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这些作品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三、简答题 1、“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答:作为新时期发出的第一声真实的呐喊,“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对“人道主义”的继承:“伤痕文学”对“文革”进行了全面、整体彻底的否定,使人性得以复归,“人”地位得到重新确认,继承了“五四”人道主义传统,最好地诠释了“文学是人学”的 意义。

第二,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而到了“文革”结束后,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

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第3-4讲 1949-1978年间的诗歌

一、填空题

1、在建国初的几年,比较重要的诗作是抒写开国大典的诗歌,代表作有:郭沫若《新华颂》、 何其芳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 时间开始了 》等。

2、十七年时期的诗歌绝大多数是颂歌或带有颂歌倾向, 政治抒情诗 影响最大的类型,贺敬之、郭小川是最重要的代表。

3、郭小川成为有影响的著名诗人,是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 致青年公民 》开始的。

4、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是 郭小川 诗歌创作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诗人有意识地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和艺术上进行一些探索,较具影响的有《望星空》、《一个和八个》等。

5、郭小川留给文学史的首先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战斗者形象,其次才是一个热情洋溢的诗人,被誉为“ 战士诗人 ”。

6、郭小川善用排比、对偶、长句子来强化感情的力度,并用现代汉语加以改造,形成了郭小川式的“ 新辞赋 体”。

7、1956年贺敬之用“信天游”民歌形式创作了诗歌《 回延安 》,轰动诗坛。

8、 贺敬之 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短诗,《回延安》是代表作;一是长篇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是代表。

二、名词解释 1、“新辞赋体”: 答:“新辞赋体”吸取了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而形成的一种格律化诗体――。“新辞赋体”格局比较严谨,章节大致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一种宏阔彭湃的气势。“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2、《望星空》 答:《望星空》是郭小川创作于50年代的诗作。诗歌表达了宇宙永恒,人生渺小的哲理性主

题,体现了郭小川诗歌对人生和事物立意深远的哲理倾向。再50年代文坛,围绕此诗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 三、简答题

1、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烈真挚的激情。这是郭小川诗歌的灵魂所在,他的诗往往从内心世界出发,去思考和表达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战士激情的青年人的情怀和精神状态,形象性与政治性相辅相成,使其诗不但有较强的思想冲击力,而且也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等。

②立意高远,哲理性强: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从他的诗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历史的风云,而且可以咀嚼诗人关于人生、理想、生活、幸福的精辟见解。如《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等。

③继承感物言志的古代诗词传统,并在诗体格式上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等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致青年公民》采用“楼梯式”的形式;《白雪的赞歌》《祝酒歌》等运用的是半自由体、自由体诗体;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则创造了“新辞赋体”的诗歌格式。 2、贺敬之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善于表现重大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时代感:贺敬之总是密切关注重大社会问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注视时代的发展,迅速把握时代脉搏,从现实中提炼重大主题,抒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强烈感情。

②格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贺敬之的不少抒情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思考通过想象同理想加以融会贯通,从而显示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鲜明的浪漫主义气息。

③兼收并蓄,探索创新的诗歌形式:贺敬之的诗歌既有民歌风味、古诗遗风,又明显地接受了外国优秀诗歌的影响,早期的诗《乡村的夜》、等是自由体;《回延安》《桂林山水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和“爬山调”形式;《三门峡歌》吸收古诗优点近似乐府歌行;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抒写重大题材与主题的政治抒情诗,则较多地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式”和“凹凸体”。

第5-6讲 1949-1978年间的散文

一、填空题

1、十七年时期出现了两次艺术散文的创作高潮,其中,因《樱花赞》、《菜园小记》、《茶花赋》、《长江三日》等一大批散文名篇的涌现, 1961 年被称为“散文年”。 2、50年代初,报告文学率先掀起了创作高潮。抗美援朝期间,作家们奔赴朝鲜前线,深入战地慰问、采访和写作,诞生了两部大型的军事通讯报告集《朝鲜通讯报告选》和《志愿军的一日》。其中,魏巍的《 谁是最可爱的人 》影响最大。

3、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的特写作品。 刘宾雁 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等打破了“讴歌文学”的一统天下。

4、60年代初,杂文写作一度活跃。邓拓是这时期杂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从1961年3月起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 燕山夜话 》专栏。 5、1961年10月,由邓拓发起,与吴晗、廖沫沙以共同的笔名“吴南星”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了《 三家村札记 》杂文专栏。

6、“三家村”杂文是指邓拓、 吴晗 、廖沫沙,三位作家在60年代前期创作的杂文。

7、在60年代的散文“诗化”中, 杨朔 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以1956

年《香山红叶》为标志,他的散文开始追求诗的品格。

8、 秦牧 一生的文学创作涉猎很多领域,以散文著称文坛,还有小说、诗歌、儿童文学等。

9、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作家中,秦牧以“ 知识性 ”散文享誉文坛,文本总体上呈现一种学者化的倾向。代表作如《社稷坛抒情》《花城》《古战场春晓》等。

10、在五六十年代, 刘白羽 的散文因其诗意化的政论被称为“政治抒情”散文而成其特色,与杨朔、秦牧并称“散文三大家”。

二、名词解释 1、《谁是最可爱的人》

答:这是50年代初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魏巍,表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在同类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影响最大,“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之成为了志愿军战士的代名词。

2、“燕山夜话” 答:“燕山夜话”是60年代初的一个杂文专栏的名称。作者邓拓,他是这时期杂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从1961年3月起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 3、“三家村”杂文

答:1961年,由邓拓发起,他与吴晗、廖沫沙以共同的笔名“吴南星”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的《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三家村”杂文主要是指三位作家在60年代前期创作的杂文。 三、简答题

1、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①题材广泛、知识丰富是秦牧散文的一大特色。

②采用谈天说地,旁征博引的形式,在重视思想性的前提下,讲究文章的趣味性、哲理性。

③善于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段组织材料,化抽象的材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2、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① 刘白羽的散文被称为“诗化的政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感情充沛,气势豪迈。 ②文笔气势恢弘,句式上多长句铺陈,形成一种壮美的风格。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杨朔诗体散文艺术风格的认知和评价

构思上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来构建诗的意境,创造意味,如《荔枝蜜》《茶花赋》;结构讲究“起笔”,起势不凡;中间行文跌宕起伏、往复三折,见“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卒章显志”,骤然翻出新意;但同时又力求变化多姿,讲究修饰文辞,注重锤炼语言,如《雪浪花》《香山红叶》。 由于时代与个人的原因,杨朔诗体散文在思想艺术上也有明显的缺憾。主要表现为在对意境的倾力经营中出现了模式化乃至僵化的倾向。其散文的“意”基本上是一套既定僵化的时代理念,“境”则多半是新人新事、新面貌,“意境”则是将上述两者生硬拼凑起来。在谋篇布局上,先写景物,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抒发情感的“物—人—理”的前后雷同的构思模式。

第7-8讲 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上)

一、填空题

1、 峻青 的小说主要描写抗战后期和国内战争初期胶东的战争风云,其小说善于在激烈紧张、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代表作《黎明的河边》。

2、 王愿坚 的小说取材的范围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闽西、赣南地区和长征途中红军生活的片段。这一取材范围是当时“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较少涉足的。代表作《党费》、《七根火柴》。

3、 1959年,李凖的短篇小说《 李双双小传 》改编成电影后产生广泛的影响。

4、 周立波,40年代因创作反映东北土地运动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金。十七年时期,除了长篇《 山乡巨变 》外,还有20多篇短篇,代表作《山那面的人家》、《禾场上》《桐花没有开》等。

5、 陆文夫 的《小巷深处》是“百花时期”一篇取材相当独特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妓女徐文霞。

6、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到1957年“反右”开始前的一年多时间,通常被称作“百花时期”。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一些对前一时期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模式有所冲击的小说。较有影响的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李国文 的《改选》、宗璞《红豆》等。

7、宗璞的小说《 红豆 》采用倒叙的方式,叙述国民党败退前夕北平女大学生江玫在跟随恋人去美国还是留着祖国投身革命之间的痛苦抉择的故事。

8、6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以1961年 陈翔鹤 的《陶渊明写〈挽歌〉》为发端,相继有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等。 9、陈翔鹤1962年创作的历史小说《 广陵散 》,叙写魏晋易代之际“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不事权贵、特立独行,最终为权贵陷害的故事。

10、 萧也牧 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发表于1950年1月出版的《人民文学》,小说发表后即引起轩然大波,作者本人也受到严厉的批判。

11、路翎的小说《 洼地上的“战役” 》写于1953年,是作者到朝鲜战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写成的。小说因写志愿军战士王应洪和驻地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朦胧的异国恋情而招致批判。

12、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其中,在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中,杜鹏程的《 保卫延安 》和吴强的《红日 》是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

13、十七年时期,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以梁斌的《 红旗谱 》和 孙犁 的《风云初记》为代表。

14、十七年时期的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 曲波 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 铁道游击队 》、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 15、十七年时期,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 青春之歌 》、 欧阳山 的《三家巷》等为代表。

16、 杜鹏程 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较早一部反映国内战争中延安保卫战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初版于1954年。 17、曲波的小说《 林海雪原 》承继了中国传统小说和民间故事的艺术方式,将传奇性、通俗性融会在革命历史斗争的叙写中。

18、 赵树理 的小说《三里湾》出版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19、周而复的长篇小说《 上海的早晨 》表现了工商业资本家在公私合营运动中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所塑造的众多资本家人物形象也比较生动有个性。 20、欧阳山的小说《 三家巷 》,反映“大革命”前后广州的历史,属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但取材视角别致,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创作个性。 21、《 红岩 》是另一种类型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性,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由“革命传统报告”改写而成的。它的署名作者虽然只是罗广斌和杨益言,但实际上它是多方面人员集体创作的产物。 22、小说家 冯德英 以“三花”:《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三部长篇小说享誉文坛。

23、李英儒的长篇小说《 野火春风斗古城 》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斗争的传奇故事, 塑造了杨晓冬、金环等地下工作者的英雄形象。

二、名词解释 1、《林海雪原》 答:《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英雄传奇类的长篇小说,作者曲波,小说将传奇性、通俗性融会在革命历史斗争的叙写中,塑造了少剑波、杨子荣等传奇英雄形象。小说一问世即引起强烈的反响。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并搬上京剧舞台,成为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2、《红岩》 答:《红岩》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小说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的事迹,塑造了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形象,成为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性,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由“革命传统报告”改写而成的。创作方式上,它的署名作者虽然只是罗广斌和杨益言,但实际上它是多方面人员集体创作的产物。

由于政治宣传的力量,也由于故事高度的传奇性,作品60初版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先后发行达700多万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海外,并被改编成电影、歌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短篇历史小说

答:第一, 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催生了一批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它们以1961年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为发端,相继有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和师陀的《西门豹的遭遇》等。

第二,这股短篇历史小说的创作潮流一直持续到1963年春,数量达四五十篇之多。 第三,这批小说多出自老作家之手,比起“百花时期”直接揭露社会矛盾的那批青年作家。 老作家们显然更多地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以曲笔来表达感情,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理想

2、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

答:第一、长篇小说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原因,长篇小说的创作大受鼓励,许多重要的作家拟定了庞大的长篇创作计划,这种“史诗”情结催生了众多多卷本长篇。 第二、在小说观念上,“典型”的塑造成为这一时期众多作家在艺术创作追求上的最高目标。但是,由于阶级概念的引入和颂歌写作的现实政治要求,“典型”的塑造实际上已经变形为“革命英雄”的塑造,于是,“典型”便从文学范畴移入政治范畴。

第三、这时期的小说创作整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显然占了主导地位,就长篇而言,无论数量或是影响力,前者又明显较后者为重。 3、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

答:十七年时期,在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中,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 一、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此类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 二、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以梁斌的《红旗谱》和孙犁的《风云初记》为代表; 三、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 四、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 五、取材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小说,以李劼人的《大波》和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为代表。

4、十七年时期英雄传奇类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中,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的英雄传奇类小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批英雄传奇小说直接承继了40年代《吕梁英雄传》和解放前夕的《新儿女英雄传》的创作套路,主要是延安文学所提倡的大众化普及的结果。

在创作手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英雄人物都带有强烈的传奇性,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一目了然,作家的爱憎表现的相当外化。在整体结构上,多采用传统的线性结构模式,以人物贯穿起不同的叙事线索。

第7-8讲 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下)

一、填空题

1、 茹志鹃 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深受读者的喜爱,声名鹊起。 2、 《党费》是王愿坚最获读者好评的小说。小说主人公 黄新 是一个远走它乡了无音讯的红军战士的年轻妻子。

3、 写于1958年的《 “锻炼锻炼” 》是十七年时期赵树理最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

4、 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围绕 赵树理 小说《三里湾》和《“锻炼锻炼”》中的“中间人物”问题,文坛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和争论。

5、 马烽 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50年代后期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等。 6、 西戎 的小说代表作《赖大嫂》,写一个自私自利的农村妇女赖大嫂的养猪史。小说一发表就引起非议,被认为是写“中间人物”的“标本”。 7、十七年时期, 孙犁 的主要作品有中篇《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和短篇《秋千》《石猴》《吴召儿》《正月》《春歌》等。

8、中篇小说《 铁木前传 》是孙犁十七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乡村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两个家庭的故事。

9、 孙犁 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共三集,于1951至1963年陆续出版。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在这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农民军人形象。 10、《 青春之歌 》开始创作于1950年,1958年问世,是杨沫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因写革命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和奋斗历程,曾在当代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

11、 林道静 是《青春之歌》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是整个当代文学史中内涵比较真实、细腻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 12、 梁斌 的小说《红旗谱》,1957年出版,反映了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的历史进程。 13、《红旗谱》的突出成就之一就在于塑造了 朱老忠 这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民英雄形象。

14、 柳青 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在当时被誉为是一部反映我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史诗性”的“纪念碑式”的著作。 15、《创业史》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故事发生地是陕北一个名叫蛤蟆滩的山村,主人公是一个名叫 梁生宝 的退伍军人。

16、小说《创业史》中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是 梁三老汉 。小说对他的描写活细节真实,性格特征很充分,他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的老一辈农民形象。

二、名词解释 1、《百合花》 答:《百合花》是1958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茹志鹃。这篇写战争的小说避开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将主要笔墨用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当时战争题材作品所罕见的清新、隽永的风格。 2、《青春之歌》 答:《青春之歌》是50年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小说以杨沫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描写了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背弃自己生长的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全过程。小说因写革命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和奋斗历程,曾在当代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小说于1959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更为广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林道静、江华、余永泽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

3、“山药蛋派” 答:“山药蛋派”是赵树理及其追随者马烽、西戎、胡正等人形成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在50年代中期以《火花》杂志为主要园地,作品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竭力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和地域性特色,带有鲜明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山西地方色彩,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批评界将这一创作群体命名为“山药蛋派”或“火花派”。 4、“荷花淀派”

答:由于孙犁小说广泛、深远的影响,从50年代初开始,他就受到一批年轻作家的刻意模仿和追随,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得名于孙犁40年代发表的成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除孙犁外,该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还有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从维熙的《鸡鸭委员》、韩映山的《作画》等;他们大多描绘冀中人民的生活变迁、民情风俗、英勇斗争和纯美心灵,描绘白洋淀、北运河、冀中平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在风格上追求诗的意境和散文的韵味,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而又在其中渗透着浪漫主义气息,在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荷花淀派”是否形成,在80年代初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孙犁本人并不承认这个流派的存在。

三、简答题

1、 《百合花》艺术特色

答:①构思上独辟蹊径,避开了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将主要笔墨用于女性视域对战争以及战争中的生命与心灵的理解,呈现出当时战争题材作品所罕见的清新、隽永的风格。 ②纯洁鲜明的人物形象,注重人物的心灵和情感的“诗化”,使笔下的人物如山野的“百合花”一样圣洁、纯朴。

③截取生活横断面,用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转达内心的律动;结构布局上起承转合,前后呼应。 2、 《“锻炼锻炼”》艺术特色 答:写于1958年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是十七年时期赵树理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小说中出现了叙述人与人物双重视点,呈现出叙述人视点(话语层面)和人物视点(故事层面)里的两种文本事实。在文本潜在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小腿疼”、“吃不饱”这些可怜农村妇女遭遇的同情。话语层面和故事层面的分裂,正是这部小说引起争议的原因,也是赵树理介入文学的双重身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在作品中的直接反映。 3、 赵树理小说的独特思想意蕴

答:①强调文学的功用性,力图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既宣讲党的政策又反映农村现实问题的双重功能。其小说涉及到了农村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农业合作化、集体农庄,落后人物的转变,封建习俗迷信的根除等,如《三里湾》、《“锻炼锻炼”》等。

②所塑造的“中间人物”是对现实主义的深化,是对农民形象的丰富性开拓。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围绕他小说中的“中间人物”问题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和争论。 4、 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特征

答:A.根据农民的欣赏习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写小说,故事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情节完整,一般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和经历,然后紧紧抓住某一事物突出的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演绎故事。

B.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并对民间口语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小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农民喜爱的口语化语言,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性特色。

C.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加强故事的动作性叙述,轻人物心理刻画,而重故事进程。 5、 孙犁的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答:孙犁的小说是结合了现代性格小说和写意小说的特点,又加以适当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而形成的一种小说体式,被称为诗体小说或现代新写意小说。其特征主要表现在:①独特的取材角度:无论是写战争还是写农村生活,他都尽力避开悲惨与剧烈的战争场面以及重大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从小处着眼,重在描写在这些重大事变背景下人的内心情感以及精神世界的变化,突出主人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②诗意化的小说风格:擅长从多方面勾勒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写人叙事着力追求一种美的境界,使其小说兼具写意性和诗意性的韵味,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6、 简要评析《青春之歌》的主题意蕴 答:《青春之歌》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成长小说”。林道静所走的道路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典型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

子的总体趋向,题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小说还涉及到女性命运的主题。林道静的爱情、婚姻遭遇,隐含着复杂的女性问题。但有关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抑、被淡化、被主要当作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的

7、 柳青小说《创业史》的主题意蕴 答:《创业史》(第一部)描写的是合作化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成立互助组到组建初级合作社的阶段。故事发生地是陕北一个名叫蛤蟆滩的山村,主人公是一个叫梁生宝的退伍军人,中心故事时梁生宝带领村里的贫困户克服重重困难,在与各种势力的斗争中走合作化之路。

小说所写的虽然只是蛤蟆滩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但其主旨却在思考整个时代,思考整个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问题。作品有意识地将故事置于时代风云的宏大背景之中,从而形成了作品一个非常显著的思想和艺术特点:视野宏阔,高屋建瓴,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

在合作化问题之外,小说还对农村青年的人生道路问题进行了真诚恳切的思考。

三、论述题

1、杨沫小说《青春之歌》林道静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答: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杨沫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描写了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背弃自己生长的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全过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成长小说”。林道静所走的道路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典型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题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林道静是作品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是整个当代文学史中内涵比较真实、细腻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林道静的成长道路伴随着她在家庭、爱情、婚姻方面的遭遇,表现了她比较丰富的内心世界。林道静走向革命的思想嬗变过程,也基本符合生活逻辑,小说较为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性格发展和思想变化的过程。她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要求人的尊严和个性解放到谋求全民族的解放,从天真幼稚的少女到坚定成熟的革命者,是她性格发展之必然,也是时代潮流使然。可以说,这一形象既具有比较丰富的女性气质和个性特征,又体现了一定的阶级转变内涵,是比较丰满而立体的。

2、梁斌小说《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答:《红旗谱》的故事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地点在冀中平原一个名叫锁井镇的地方,主体线索是朱老巩、朱老忠及严志和两家农民与地主冯老兰一家两代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农 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的历史进程。

小说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朱老忠这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朱老忠形象既是旧时代起义农民的形象,又是“一个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在他的身上,赋予了燕赵风骨与民族气魄,他从单枪匹马的个人复仇到走上革命道路,从一个“慷慨悲歌之士”发展成为一个金刚钻般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朱老忠走过的道路,是旧时代中国农民自发反抗道路的一个终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自觉革命的一个新起点,这一现象再现了新旧农民革命的转折过程,这是这一形象所具有的主题意义。 朱老忠形象的另一个更具审美价值之处是形象内含的民间文化意味。朱老忠显然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狭义英雄,他身上的诸多性格,如爱打抱不平,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重义轻利,一诺千金等,都令人想起《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可以这样认为,与其说是朱老忠的革命事迹

和革命精神吸引了读者,不如说是他身上这些传奇品质更吸引读者。他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由于这一形象身上有着深刻的文化积淀。他以能为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接受的形象出场,而接通的恰恰是被这一革命历史话语所改写的民间文化传统。 3、柳青《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和梁三老汉形象分析

第11-12讲 1949-1978年间的戏剧

一、填空题

1、建国之初,剧作家满怀政治豪情对新的社会制度、新的生活发出由衷的赞颂,迅速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变革和生活变迁的剧作,如老舍的《方珍珠》、《龙须沟》, 曹禺 的《明朗的天》等。

2、1956-1957年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股敢于“干预生活”,揭露生活

矛盾的剧作潮。这些剧作在题材和风格上与颂歌型作品明显相异,代表作品有 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 布谷鸟又叫了 》,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

3、“第四种剧本”是 黎弘 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时提出的。他认为当时话剧舞台上只有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倡导突破这三个既定的框子,忠实“生活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

4、五十年代中期,伴随着“第四种剧本”剧作潮,话剧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957年,老舍的《 茶馆 》的写作和演出,是“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最高峰。

5、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热潮,代表作品如 田汉 的《关汉卿》、《文成公主》, 郭沫若 的 《蔡文姬》、《武则天》等。 6、郭沫若的《 蔡文姬 》发表于1959年,剧作以“文姬归汉”为素材,以替曹操 翻案为创作目的。

7、1958年, 田汉 应“世界和平理事会”之约,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活动七百周年,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关汉卿》。

8、老舍创作于1950年的三幕话剧《 龙须沟 》通过北京一个大杂院四户人家在新旧不同生活的对比,表现解放后劳动人民命运的巨大变化,这部话剧为老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殊荣。 9、为使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结构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 、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

10、老舍的话剧《茶馆》采用了 三 幕结构,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表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

11、话剧《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晚清“戊戌变法”后、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场景。 12、话剧《茶馆》以“人物带动故事”,三个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剧作的结尾,三个老人在舞台上“撒纸钱”“祭奠自己”,走投无路的 王利发 悬梁自尽,深刻表现了“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 13、老舍的剧作《 茶馆 》,时间跨度自戊戌变法至抗战胜利长达半个世纪,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

14、老舍的《茶馆》是中国当代话剧艺术的经典之作,剧作运用侧面透露的表现方法,以北京 裕泰 茶馆为典型环境,以茶馆的变迁和一些小人物悲剧命运来表现时代的主题。

15、 老舍 的话剧《茶馆》采用了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群像,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 二、名词解释 1、“第四种剧本”

答:1956-1957年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揭露生活矛盾的剧作,代表作品如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这些剧作在题材和风格上与同时期的颂歌型作品有明显不同,被冠以“第四种剧本”。

这一术语是黎弘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时提出的,他认为当时话剧舞台上只有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每种剧本都有固定的“框子”,而《布》剧突破了这三个既定的框子,是忠实于“生活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 2、《茶馆》 答:《茶馆》是50年代末一部著名话剧,作者老舍,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深刻表现了埋葬旧时代的主题。 三、简答题

1、郭沫若剧作《蔡文姬》对曹操形象的塑造

答:《蔡文姬》发表于1959年,剧作以“文姬归汉”为素材,以替曹操翻案为创作目的。剧本共五幕,描写曹操平定中原后,广罗人才,力修文治的故事。

剧作前三幕,曹操没有出场,通过剧中人物董祀、周近之口间接描写曹操“爱兵如命,视民如伤”“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使民族和睦相处,是一个功德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两幕把曹操推到前台,直接描写,通过赞赏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举贤良,远谗佞,做主婚人以及家庭生活等情节,表现他的文学家修养,执法如山、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胸怀和克勤克俭、体恤下情的长者风范。 2、郭沫若剧作《蔡文姬》的剧诗风格 答:①从剧本内容看: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作者以“蔡文姬就是我”为创作基点,发挥文学想像力,将蔡文姬独特的人生经历,安排在尖锐的矛盾漩涡中,剧情跌宕起伏,把这位才华盖世古代女诗人的命运写得楚楚动人,充满诗意。

②从人物设置看:不仅蔡文姬是一位诗人,剧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曹操也是一个诗人和文学家,剧中穿插的有关论说诗文的场景,也强化了该剧的“剧诗”色彩。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剧作家根据时代需要对曹操的“反案”,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胆识,使全剧更具浪漫主义特征。

③从剧本的文字风格看:剧中的人物对话,大多是诗一般的抒情语言,尤其是在揭示人物内心矛盾时,更用大段的抒情诗般的内心独白。缠绵哀怨的《胡笳十八怕》贯串全剧,增添了作品浓厚的诗意。最后的一幕那首《重睹芳华》更是把全剧的抒情气氛推向了高潮。 3、田汉剧作《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 答:剧作的情节以关汉卿写作《窦娥冤》前后的故事为中心,虚构了关汉卿反抗权贵压迫,不惜牺牲生命“为民请命”的戏剧故事,着力刻画戏剧主人公与恶势力势不两立,恰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的性格特征。 剧作将关汉卿作为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象征型人物来塑造。正如陈思和所指出,田汉塑造的“关汉卿”这个人物,应视为身为剧作家、作家乃至知识分子的田汉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寄托了老左翼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一种“自我形象”、“自我认同”与“自我定位”。 这个形象显然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太一致,可以说是公开文学中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的最后表露。

四、论述题

1、老舍剧作《茶馆》的结构艺术 答:①结构安排:《茶馆》表现了老舍大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与传统话剧不同,这个戏没有贯串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但人物众多,细节极为丰富,因此有人称它为“图卷式的作品”。由矛盾的接触点与生活的横断面结合,形成了蛛网般的结构。三幕戏就像三组风俗画,按照社会发展时序,选取一重大事变发生后的短暂时期,一幕反映一个时代,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②表现角度:作家选取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角度,就是裕泰茶馆,三幕戏都在这里展开。“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联系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从茶馆的变迁和茶馆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中,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③以人物带动故事:为使跨度极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人物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使三个独立的横断面浑然一体。同时,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但又都与时代发生关系,扩大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④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

第13-14讲 1978-1989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填空题 1、第 四 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启。

2、所谓“两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取代了十七年时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是新时期文艺拨乱反正的纲领性口号。 3、“ 反思文学 ”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品如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4、以 1985 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在创作成果上昭示了发生于这一年的两个重要的文学潮流。一是所谓文学的“寻根”和由此产生的“寻根文学”。另一是“ 现代派 ”的文学潮流。

5、80年代中期被指认为“现代派”文学的,有 刘索拉 的《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的 《无主题变奏》 ,残雪、陈村、韩少功的一些小说。 6、“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

茹志娟的 《剪辑错了的故事》 、张一弓的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7、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新的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对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代表作品如 张弦 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路遥 的《人生》,以及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8、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成为描述一种突出文学现象的概念。在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的价值上, 梁晓声 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其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等小说。

9、长篇小说《金牧场》的作者是 张承志 ,他的小说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

10、张承志除了《金牧场》、《北方的河》、《黑骏马》等小说外,另有散文集 《荒芜英雄路》 、《清洁的精神》。

11、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的散文 《我与地坛》 鼓励了无数的人。

12、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作者是 史铁生 。

13、1979年,蒋子龙的中篇小说 《乔厂长上任记》 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

14、农村改革小说的代表作有: 高晓声 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 张一弓 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等。

15、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寻根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除了阿城、韩少功的小说外,另有 贾平凹 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 “葛川江系列” 等。

16、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批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文学创作,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徐星 的《无主题变奏》、魏明伦的 等。

17、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孙甘露 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

18、与马原相比, 莫言 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

19、 残雪 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20、 格非 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他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例如他的小说《褐色鸟群》、《迷舟》。

21、 余华 的小说发展了残雪的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他在《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作品中,细致地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残杀。 22、1989年3 月,《 钟山 》杂志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新写实”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23、“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 《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 《一地鸡毛》 等。

三、名词解释 1、“三只报春的燕子” 答:“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些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预示了新时期文学“转变”的发生。 2、第四次文代会

答: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

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两为”方向

答: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 “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 4、反思文学 答:“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5、改革文学

答: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国家发展的思考。这就是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按照作品取材的区别,人们一般将“改革文学”划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部分。 6、寻根文学

答: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7、“新写实”小说 答:“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8、“新历史主义”小说

答: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四、简答题

1、寻根文学的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答:第一,是由于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虽然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进而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过程,形成了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心理”,它积淀在社会每个人的心灵中,决

定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因此,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

第二,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他们希望以文学来弥补“文化断裂带”。

第三,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影响,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他们相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 2、寻根文学的“文化寻根”意识。

答:所谓“文化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等);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但这三个方面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是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四、论述题

1、1985年前后文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答:1985年前后,新时期文学创作在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促动下,出现了新的跃动,实现了文学观念的重大更新,文学创作不再沉湎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道德批判,而是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真正多元的、全方位的文学阶段。

特征之一是寻根文学的出现。韩少功、阿城等一批青年作家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创作了《爸爸爸》、《棋王》、《小鲍庄》等著名小说;文化小说旨在通过追寻和审视民族文化之“根”,重铸我们民族的精神;寻根文学开拓了中国当代小说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 特征之二是“先锋实验”小说的出现。代表作家前期有刘索拉、莫言、残雪等,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反抗对自我的压抑,偏重于情绪性和感受性的表达;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小说思潮;代表人物有马原、洪峰、余华等;其创作主要集中于小说形式和语言的变革,致力于颠覆故事、解构意义。 特征之三是现实主义及其他形式特征的创作亦能大行其道,不仅有现代主义意味的先锋实验文学,同时也有以武侠、侦探、言情小说为代表的大众通俗小说。大众通俗文学从80年代初经由港台转入,同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一样,由南到北在全国蔓延,至80年代中期,基本上占领了广大城乡的基层文化市场。通俗小说、纪实小说等都能在探索与尝试中占据多元文学的一席之地。

2、“新写实小说”的演变 答:“新写实小说”从创作题材和出现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有: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的如: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方方的《风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黑洞》等。 后期“新写实”主要作家和作品有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因此,这类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同时,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还加强了对小说“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如方方的《一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

新写实小说家强调的重点在于对生活“原生态”的逼真再现,虽然许多作品表面看来只是

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其中涉及的事件、情境都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艺术加工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典型化,它吸取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真实的强调,但又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 3、 先锋小说家及其艺术创新

答: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的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例如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小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并由于其感觉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把诗语引入小说的一种尝试。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稍晚于他们的先锋小说家有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人,他们代表了先锋小说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索的发展。格非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如《褐色鸟群》《青黄》《迷舟》等。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等作品。孙甘露的这些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余华则发展了残雪的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代表作有《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

第15-16讲 1978—1989年间的诗歌

二、填空题

1、 80年代诗歌肇始于1978年12月。正是这一年,影响了“一代人”的诗歌创作,并扭转了当代诗歌历史进程的油印刊物《 今天 》创刊了。

2、以1985年为界,80年代诗坛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包括两大诗人群,即被称为“ 归来诗人 ”的老诗人群体与“ 崛起的一代 ”的青年诗人群。

3、1980年,艾青把他的一本诗集定名为《 归来的歌 》,与此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4、“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 白洋淀诗群 ”。 5、朦胧诗的命名,最早出现在1980年8月《诗刊》发表的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 》中。

6、1980年5月, 谢冕 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给朦胧诗人予鼓励。

7、1979年,中国作协主办的《诗刊》刊登了北岛的《 回答 》和舒婷的《 致橡树 》。

8、1980年《诗刊》第10期上,以“青春诗会 ”的专辑,发表一批朦胧诗人的作品和各自的诗观。

9、随着“朦胧诗”影响的不断扩大,诗歌界关于它们的评价尖锐分歧,也表面化起来。1979年末,老诗人 公刘 率先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表达了他的焦虑。

10、1980年4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诗歌讨论会,为已议论纷纷的青年诗歌评价问题提供了集中发表的场合。随后,批评家谢冕将经整理的发言,以《 在新的崛起面前 》为题发表。 1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 北岛 的诗《回答》。

12、 北岛 ,本名赵振开,他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在“朦胧诗运动”中,常被看作是这一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 13、“走向冬天/唱一支歌吧,/不祝福,也不祈祷,/我们决不回去,/装饰那些漆成绿色的叶子”出自北岛的诗《 走向冬天 》。 14、“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出自舒婷的诗《致橡树 》。

15、 舒婷 的诗常有明丽隽美的意象,写于1979年的《双桅船》以“船”和“岸”的意象,营造诗的精神境界。 16、“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出自舒婷的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17、 顾城 被称为当代的唯一浪漫主义诗人,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

18、那首写于1979年只有两句话的著名诗篇《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在成为顾城标签之作的同时,成了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

19、 顾城 在朦胧诗人中年龄最小,他有“任性的孩子”、 “童话诗人”或“梦幻型诗人”等多个称谓。

20、“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出自顾城的诗《远和近 》。

21、 海子 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的创作时间只有七八年,却留下了《亚洲铜》、《麦地》等近200首抒情短诗。

22、海子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15年在乡村的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 ”意象“业已成为海子提供给当代中国诗的一宗特殊功业”。 23、《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是 艾青 复出“归来”后的代表诗作。 24、“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出自海子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25、“土地”与“ 太阳 ”两个意象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 2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艾青的诗歌《 我爱这土地 》。 二、名词解释 1、归来的诗人

答:指“文革”结束后复出诗坛的老诗人群体,主要有这样几部分:

①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等; ②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

③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等。

上述诗人在时隔二十年后的70年代末“归来”时,在一段时间里,纷纷把生活道路的挫

折、磨难所获得的体验,投射在他们的诗作中。相近的追求,使他们这期间的诗,呈现一些共同特征。 2、“崛起的一代”

答:所谓“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体包括:

① 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② 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 等;

③ 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 3、“白洋淀诗群” 答:“白洋淀诗群”是一群在“文革”期间秘密写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青年诗人。他们是1969年后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的北京知青,代表人物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北岛。这些知青原来大多就读北京有名的中学,出身于知识分子或高干家庭,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主题,也写他们生命的受挫,表达足下的土地发生断裂、错动时的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虽然也从中国当代主流诗歌接受影响,但在较广泛的阅读中,也多方面地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 4、朦胧诗

答:朦胧诗是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 5、《一代人》 答:《一代人》是顾城创作于1979年的著名诗篇;全诗只有短短两句话,18个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在成为顾城诗歌标签之作的同时,成了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被视为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

三、简答题

1、新时期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①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0年,为历经劫难的诗人“归来”和延续“传统”的青年诗人“歌唱”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80年到1986年,这是具有叛逆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诗人,即朦胧诗人崛起并得到认可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1986年到1989年,一批更年轻的诗人以民间群落形式突破朦胧诗,寻求更加自我的诗歌精神的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90年代诗歌的主力。 2、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特色

答:①对诗的真实性的普遍关注,这是对前一时期诗歌,尤其是十年动乱中所出现的虚伪和矫情的反拨和矫正;

②对诗的个性化的自觉追求,不管是对国家社会的历史现实,还是对个人自我的心灵世界,都坚持一种独立的思考立场;

③对诗的本体建设的高度重视,从诗体形式、意象结构到语言句式,都被不断地变革和翻新。

3、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答:①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 ③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 4、北岛的诗

答:北岛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在“朦胧诗运动”中,常被看作是这一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北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的是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在诗歌中表现出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正与那个时代同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对虚幻的期许,选择的犹豫和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决拒绝:“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回答》)等,展现了当代中国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这种在批判、否定中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英雄式悲壮情感,在“文革” 结束之后的许多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5、艾答:①独特思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现实政治作出思考,如《在浪尖上》和《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

②视野开阔,有着浓郁哲理倾向的诗篇,流露出诗人试图把握人类历史乃至大千世界运行规律的努力,如《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向海洋》等。

③即兴短章,通过眼前的物象阐发哲理,在看似随意的发挥中找到意象的哲理归属,如《盼望》、《盆景》、《镜子》、《山核桃》等。 ④“域外题材”,大多是记游式的随感短章,如《慕尼黑》、《维也纳的鸽子》、《芝加哥》等。 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答: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2、舒婷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答:①表现自我:舒婷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线索,自我情感和心理过程的揭示和呈现,是舒婷诗歌的主要成分。她的诗总是以真实的自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的自我既是创作的主体,往往又是描写的客体,这一特殊的自我形象的心灵活动,中国当代读者久违了的温情的人选情感在她的诗中回归。

舒婷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著名的《致橡树》表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闪耀着时代的光彩,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

舒婷的自我抒情形象并不仅限于柔弱女性,有时也蕴含了时代特有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特质。

② 细腻柔婉的抒情风格:舒婷的诗细腻柔婉,含蓄蕴藉,具有独特的细腻柔婉抒情浪漫的女性风格,尤其是低声慢语的抒情方式,更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她的诗,忧伤而不绝望,沉郁而不悲观,特别善于用深情的语言营造浓郁的感情氛围,在整个“朦胧诗”中最富于浪

漫气息。

③现代主义手法: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她的诗多用感觉、意象 暗示来表达,较少直率的表露。舒婷也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象征符号系统,她的“船”“帆”“树”“花朵”“黄昏”“大海”“星星”等意象具有温和柔美的色调。 3、顾城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

答:①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他总是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固执去憧憬美,去建造一座诗的、童话的花园,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并以此来表现他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②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总是十分遥远和渺茫:顾城以他特有的方式思考着人生、时代、社会,表现了困惑之中的现代人对生命价值探询的努力,透露出一个信念坚定的追求者的些许悲凉。如《一代人》。

③顾城的诗善于捕捉瞬间印象:奇特的想象,浓烈的主观色彩,迷离的意象,幻化出丰富的诗意与诗情。如《远和近》。 4、海子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答:①乡村情思:海子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15年在乡村的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对大自然元素怀有不可质疑的感恩之情,对苦难而辽阔的“麦地”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歌咏,从他的诗中,可以嗅到四季的轮换、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了他生命的本质。

②执着追求生命、追求存在的意义:对大自然的皈依以及对生命的沉思冥想,使海子的诗具有一种神秘的美感,他视诗歌为神话,执着于用诗探求生命的终极意义。 在歌唱生命的同时,他看到了生命在黑暗中所注定要遭受到的阻力,不得不去表现生命的痛苦,因此,从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他敏感而紧张的心灵,环境对他的压力以及卑琐的现实对于孤高精神境界的逼迫。

他的诗浪漫纤细,对死亡特有的敏感、对意义的执着追求,使他的诗带着一层神秘、抑郁的色彩。而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又使他的诗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③流动的诗: 海子的诗中经常出现自由而离奇的语象组合。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海子诗歌的三种基本表现方式。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废墟”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赋予海子的诗以强烈的个性化的特征。

第17-18讲 1978-1989年间的散文及报告文学

一、填空题

1、一批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作家的散文创作,是80年代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有“老人散文 ”之称。

2、杨绛 的散文集《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是本时期描写文革的同类散文中艺术性极为显著的作品之一。 3、新时期, 陈白尘 创作了著名的长篇散文《云梦断忆》、散文集《牛棚日记》等系列散文作品。

4、 冰心 晚年创作了《我的故乡》《我的父母之乡》《我的童年》《我到了北京》《我的中学时代》等一组系列自传体散文。

5、文革后,散文对“文革”的控诉和对历史“伤痕”的揭示,集中表现为对“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者的悲悼,故而有“哀悼散文或悲悼散文 ”之称。 6、“文革”结束后,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 随想录 》专栏,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共151篇。 7、《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巴金新时期散文集《 随想录 》中的名篇。 8、 巴金 的散文集《随想录》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9、《 怀念萧珊 》是一篇悼文,文中,巴金不仅祭奠了自己的亡妻,也在痛苦地责问自己、解剖自己。

10、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 哥德巴赫猜想 》是新时期第一朵报春花,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数学家陈景润的拼搏进取精神。

11、 刘宾雁 的《人妖之间》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

12、80年代中期,报告文学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的“全景式”的把握,代表作品有 钱钢 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 中国农民大趋势 》,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等。

13、黄宗英的《 大雁情 》发表于1978年,描写了植物科学家秦官属为科学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14、报告文学作品《祖国高于一切》是 陈祖芬 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塑造了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的形象。

15、1976年以后, 徐迟 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活,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等一系列反响强烈的报告文学作品。

二、名词解释 1、哀悼散文

答:哀悼散文是伤痕文学的一个支流,是对于在混乱年代牺牲的亡灵的沉痛悼念,更是一个民族积郁多年的愤懑之情的总喷发。197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起的《丙辰清明纪事》是哀悼散文兴起的前奏。在愤怒批判“四人帮”、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一大批哀悼散文应时而生。在题材上看,哀悼散文主要有两大类:

①悼念领袖人物类:毛岸青和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

②悼念在“文革”中受冤屈死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类:楼适夷《痛悼傅雷》、柯岩《哭李季》、丁宁《幽燕诗魂》、黄宗英《星》、陈荒煤《忆何其芳》等。 2、反思散文

答:反思散文是继哀悼散文之后,一大批经历“文革”磨难的作家正视很和反思历史的散文创作,其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个人性”的强调。代表作品如,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丁玲《“牛棚”小品》、冰心《怀念老舍先生》《悼丁玲》、陈白尘《云断梦忆》《牛棚日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北京城杂忆》等,从多个方 面反映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切身感受,对历史的反思。 3、《随想录》 答:“文革”结束后,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1篇《怀念胡风》,其间历时8年,陆续出成5集,按时间先后分别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5个集子又总称《随想录》。1987年9月,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合订本,全书共42万字。

《随想录》将回忆、随笔、杂文熔于一炉,这套散文集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4、《哥德巴赫猜想》 答:《哥德巴赫猜想》是徐迟1978年初发表于《人民文学》第一期的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后,轰动一时,社会各界争相传阅,主人公陈景润和作者徐迟几乎是家喻户晓;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思想解放的先声,文学新生的启动盘。

三、简答题 1、《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答: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巴金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和痛苦的经历,对“文革”进行反思,揭示了“文革”产生的原由和危害,这是《随想录》的基本思想。

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在总结清算“文革”的基础上,巴金反思自身,对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违背真心的选择,作了严肃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谴责和自我批判,并把对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力图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因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巴金以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精神,无论对社会问题还是对文艺问题,都能直言不讳,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不乏深刻的见解,体现出一定的思想价值。 2、《随想录》的艺术特色

答:①说真话,抒真情:真诚是巴金高尚的人格,也是他散文的灵魂,以《随想录》创作实践,开一代说真话之风,把喜怒哀乐毫不保留地袒露给读者,使作品产生一种特有的神韵,震动读者心弦。

②师法自然,崇尚素朴 :《随想录》是自然天成的典范之作,达到了反璞归真的境界。没有传统的散文创作技巧,而是将生活本来面目自然而然地呈现给读者。看似无技巧,实质为最大的技巧。

③严格的自剖精神:表现了“我挖别人的疮,也挖自己的疮”,从解剖自己入手去解剖社会,从审判自己入手去审判时代。《随想录》与民族共忏悔,与时代共忧患的自行精神,体现了作家的人格力量。

3、简述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演变

答: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大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段。

①80年代中期以前,以写人物尤其是当代新人形象为主。它最先关注的是知识

分子的命运。代表作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等。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各式人等、各种社会问题陆续进入了作家的视野。特别是在社会批判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和重视。刘宾雁的《人妖之间》 、程树榛的《励精图治》、袁厚春的《省委第一书记》等,就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因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②从80年代中期起,报告文学创作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

的“全景式”的把握,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转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心,由艺术审美转向写实纪实,作品的信息密集度和思辨抽象化大大加强。像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张胜友、胡平的《世界大串连》,贾鲁生的《亚细亚怪圈》,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品。

第19-20讲 1978-1989年的小说(上)

一、填空题

1、刘心武小说的《 班主任 》发表于《人民文学》 1977 年第11期,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文学作品。 2、1978年8月,《文汇报》刊出另一部受到广泛阅读和争论的短篇小说《 伤痕 》,

作者是卢新华。

3、 高晓声 在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后,又以陈奂生为主人公连续写了《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等五篇小说,称为“陈奂生系列”。 4、 高晓声 的“陈奂生系列”,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的典型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

5、发表于1979年 蒋子龙 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看作是开“改革文学”的风气之作。

6、1980年 王蒙 的小说《春之声》,以写意的方式透露出改革春潮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心理的有力拍击。

7、1980年,何立光小说《乡场上 》以写实的方式反映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在人格、地位和精神面貌上发生的变化。

8、长篇小说相继出现了张洁《 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柯云路 《新星》、贾平凹《浮躁》等改革题材作品。

9、改革文学中,反映农村改革的代表作品有高晓声《水东流》、 贾平凹 《鸡窝洼的人家》等。

10、 路遥 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11、发表于1982年的小说《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农村青年 高加林 形象。 12、“文化寻根派”作家群中,北京的 阿城 和湖南 韩少功 的是很有代表性的两位。他们的小说《棋王》 和《爸爸爸》 分别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寻根意识。

13、阿城在1984年首次发表文学作品,处女作就是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的中篇小说《 棋王 》。

14、 阿城 在198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棋王》,随后的《孩子王》、《树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并称“三王”。

15、中篇小说《棋王》的主要魅力来自于主人公 王一生 ,这是一个在历史旋涡中具有独立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16、韩少功的中篇小说《 爸爸爸 》以一种富于想象力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在湘山鄂水之间一个原始部落的历史变迁。

17、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以一种富于想象力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小说的文化批判主题主要是通过对“ 丙崽 ”这一中心人物形象的描绘完成的。

18、1985年, 刘索拉 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的发表,引起热烈反响,被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

19、马原发表于1984年的《 拉萨河的女神 》,是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

二、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

答:新时期小说以“伤痕文学”为开端。伤痕文学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学思潮,其主旨是对十年动乱种种灾难和痛苦的文学记忆,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是发端之作。接着,卢新华于1978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这部作品的篇名,与后来“伤痕文学”名字的出现,存在某种联系。

随后,一大批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真实反映当时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的的小说 涌现出来,掀起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第一个浪潮。

2、“陈奂生系列”

答:高晓声于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后,又以陈奂生为主人公连续写了《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和《陈奂生出国》五篇小说,人称“陈奂生系列”,后被结集出版为《陈奂生上城出国记》。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的典型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 3、《棋王》

答:中篇小说《棋王》发表于1984年,是阿城的小说处女作;这部小说和阿城随后发表的《孩子王》、《树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小说的主要魅力来自于主人公王一生,这是一个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的人物形象;小说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反思文学”的思想内涵。

答:反思文学触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概括为:

①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②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韩少功《西望茅草地》等; ③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如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王蒙《蝴蝶》、《悠悠寸草心》等; ④对扭曲人格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井》等;

⑤对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如张炜《古船》、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等。 反思小说把情绪浓重的伤痕展露推向了理性反思,力求把对政治路线的简单否定推向社会深层心理结构的搜寻,去寻找民族灾难和个人悲剧形成的多重成因。 2、“改革文学”的主要特点

答:其一,热忱呼唤改革,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改革进程作及时、迅捷和持续的反映与描写。

其二,力图整体地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真切描绘改革的复杂过程,如贾平凹、路遥、张炜等侧重于表现变革中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等,从人们的心理和情绪或道德观念、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作家对改革的关注和思考。 其三,塑造了一批以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形象”,乔光朴、郑子云、李向南等,同时,还通过陈奂生、高加林等各色人物的创造,表现了改革背景下的诸种心态世相。 3、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答:寻根文学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是由于文化意识的形成,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就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野,而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寻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的探索,打破了小说创作真正单一的现实主义的格局,并在语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表现出了文学的自觉。

第21-22讲 1978-1989年的小说(下)

一、填空题

1、1977年, 刘心武 在《人民文学》11月号发表的《班主任》,被看作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2、1979年发表的《 我爱每一片绿叶 》是刘心武从“问题小说”向“写人生”小说过渡的标志。

3、刘心武的中篇小说《 如意 》以普通工人石义海与前清贵族小姐金绮纹的传奇爱情故事为线索,写人的心灵、人性和人情。

4、刘心武的长篇小说《 钟鼓楼 》被称作是“最普通的京华市民社会生态景观的缩影”,小说 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5、80年代中后期, 刘心武 创作了《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井万花筒》等“纪实小说”。

6、蒋子龙1979年初发表《乔厂长上任记》轰动文坛,主人公 乔光朴 成为家喻户晓的改革者的代名词。

7、 谌容 1980年因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而蜚声中外,这部小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

8、198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 人到中年 》是谌容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新时期文学复兴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9、《人到中年》在凄婉细腻的心态描写中,展示了 陆文婷 这一普通、平凡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

10、1985年,小说《 你别无选择 》的发表,在当时被认为是“横空出世”之作,李泽厚称它是“大概是我第一次看的的真正的中国现代派的文学作品”。 11、 王蒙 在50年代初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该书因“右派”,直到1979年才修改出版。

12、王蒙的短篇小说《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 月号。

13、从1978到1980年, 王蒙 连续发表了《布礼》《春之声》《蝴蝶》等六部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运用“ 意识流 ”手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文坛戏称为“集束手榴弹”。 14、80年代中期,王蒙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是长篇小说《 活动变人形 》,这是当代文学史上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力作。

15、90年代,王蒙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 恋爱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这一系列是作者回首往事、反思历史,进一步感悟现实和历史的用心之作。 16、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讲述了一个刚走出校门不久,对新中国和革命事业抱着单纯而真诚的信仰的青年人 林震 ,来到某区委会组织部工作后所遭遇的矛盾和困惑。

17、 刘世吾 是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他是以林震的现实指导者的身份出场的,是我们解读小说主题意蕴的关键人物。

18、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造,因而被称为“ 东方化意识流 ”。

19、汪曾祺是个跨时代的作家, 1980年发表小说《 受戒 》受到普遍赞誉,进入创作高峰期。

20、小说《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 明海 和 小英子 ,实际上的主人公却应该是这种“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

21、 汪曾祺 8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开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22、汪曾祺小说《 大淖记事 》近一半篇幅写民情风俗,小说中十一子和巧云追求爱情的方式同大淖风情相和谐,风俗和人物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23、1985年, 莫言 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关注。 24、1986年莫言的中篇小说《 红高粱 》,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5、继《红高粱》之后,莫言连续创作了在故事背景、人物上有连续的几个中篇,后结集为

《 红高粱家族 》出版,确立了其在当代文坛的地位。 26、1995年莫言推出长篇小说《 丰乳肥臀 》,这是一部有争议的力作,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的桂冠。 27、莫言的小说主要以故乡 山东高密 的记忆为背景展开,表现这块土地上世代繁衍着的生灵的审美本性与生命精神。

28、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是 马原 第一篇进行叙述实验的小说。 29、马原创作了一系列以 西藏生活 为背景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叠纸鹞的三种办法》《虚构》《西海无帆船》等。 30、《 冈底斯的诱惑 》是马原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冈底斯山作为人和事遥远的背景,采用“ 元叙事 ”手法就是打破传统小说关于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二、名词解释

1、小说《班主任》

答:短篇小说《班主任》是刘心武的成名作, 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小说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中学生谢惠敏、宋宝琪形象的塑造,最早揭露了文化大革命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精神内伤,在文坛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小说打破了文坛的僵滞局面,给沉寂、封闭的文坛冲开了一个突破口,预示着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回归,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2、“马列主义老太太” 答:“马列主义老太太”是谌容小说《人到中年》中塑造的一个名叫秦波的领导干部夫人形象;她言辞上冠冕堂皇,满口马列词句,实际上却据权势以营私利;强烈的优越感、夫贵妻荣的特权思想是秦波思想的核心;这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神情毕肖,是谌容对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独特贡献。 3、小说《受戒》

答:短篇小说《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10月号《北京文学》;小说以清新质朴的语言叙写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单纯无邪的青春恋情,以及一种奇妙和谐的民间生活状态,被誉为“充满艺术个性和天人合一意境的快乐文本”;小说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4、小说《红高粱》

答: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莫言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通过“红高粱”这一象征意象,来表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北方农民充满野性、生机勃勃的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小说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被视为寻根文学的“最后辉煌”与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1987年,这部小说由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荣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影响广泛。 5、“元叙事”手法

答:所谓“元叙事”手法就是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技法,以打破传统小说关于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把叙事本身看作是审美对象,小说中占支配地位的是故事的叙述方式而不是故事本身;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 三、简答题 1、《乔厂长上任记》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于1979年7月,是新时期以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各个领域的改革

进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族心理、人物命运的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文学”的先声,在新时期文学史上与《班主任》有着相当的地位。 2、蒋子龙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蒋子龙是新时期“改革文学”的先行者和代表作家。

①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实关注。他的小说追踪时代变革的步伐,敏锐地把握社会发展脉络,多方位反映改革发放的社会风貌。

②改革者形象的着力塑造。其改革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塑造了乔光朴、车蓬宽、解净、刘思佳等一批改革者形象,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开拓者家族”的改革者形象系列。

③粗犷刚健的艺术风格:蒋子龙的小说文笔粗犷,呈现出鲜明的政论色彩。在谋篇布局上,善于高屋建瓴,体现了阳刚之美;在叙述方法上,少作细描和心理活动刻画,而是营设波澜壮阔的剧烈矛盾冲突,将人物置身于旋涡中,从人物行为和语言上表现人物;在语言上,他崇尚气势的雄浑和雄辩力。 3、小说《人到中年》的主题意蕴

答:人到中年》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首先在于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小说通过主人公陆文婷形象的成功塑造,形象而尖锐地提出了中国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断裂”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隐患,包括人才问题、中年知识分子问题、以及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小说进一步把中年问题加以升华,提到人生价值这一更具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高度,使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现实性和深刻性。 4、小说《你别无选择》的思想特色

答:小说以某音乐学院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描述李鸣、森森、孟野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或曰愤怒的青年),不满以贾教授、金教授为代表的陈旧僵化的教育体制,以激烈的姿态对音乐学院的生活秩序进行反抗,表现出种种乖张的精神心态,以标示对个体生命“绝对自由”状态的追求。表现了特定时空下一代青年人骚动不安的内心世界和寻找自我过程中的生存荒诞感。

5、小说《你别无选择》的现代主义特征 答:小说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描写了音乐学院青年学生的群像,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人物躁动的心态、反常的言行、杂乱无章的情节,反讽、隐喻、调侃等表现手法无处不在,使小说充满了荒诞感。

小说没有情节性的因果联系,也没有铺垫起伏的冲突高潮;从细节和段落上看,小说是零碎和跳跃的,但从整体上看,人们得到的印象是完整清晰的。

小说中的人物具有了高度抽象的精神素质,呈现出夸张、变形、扭曲的精神状态,借狂乱奇特的音响表现人物躁动的情绪,渲染气氛,契合作品的精神基调和总体情绪。 6、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刘世吾形象 答:小说主题意蕴首先与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刘世吾的形象密切相关。刘世吾不同于一般的昏庸无能的官僚主义者。他精明、能干,目光“聪明、锐利”,只要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看人看事更是入木三分,明察秋毫。但他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就那么回事”成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使林震十分困惑。 林震对刘世吾的审视和批判,包含了作者的严肃思考;而对刘世吾的超越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开始。所以,刘世吾的形象并不是“官僚主义者”这一概念可以概括的。 7、马原小说叙事实验的文学史意义

答:①在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次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首要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小说”的手法,有意暴露叙述行为或者虚构性,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小说之内的世界和小说之外的世界、真实和虚构的区分被取消,就连作者在小说中呈现给读者的“马

原”亦无所谓真实拟或虚构,唯一真实的就是叙述。

②在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次放弃了叙述一个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情节的中心故事,而是将一些似乎是缺乏关联的、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的情节片断随意拼合起来,常常是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甚至无因也无果,讲述就是讲述,其他没有什么。

③在当代文学史上,马原还极度注重语言本身。在马原的小说里,语言不只是表意,语言本身是一种行为,一种姿态;语言并不只是为了讲述故事,而是为了表达意念或情境。这样语言有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风格,也改变了人们心目中文学与生活的传统关系,成为后起的“先锋小说”家竞相仿效的对象。 四、论述题

1、小说《人到中年》中陆文婷形象分析及其思想意蕴 答:《人到中年》在凄婉细腻的心态描写中,展示了陆文婷这一普通、平凡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当了18年眼科医生的陆文婷既非主治医生,也不是党员,无职无权,无名无位;一间陋室,两袖清风,家徒四壁,饱经忧患,但一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作品还通过陆文婷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描写,充分展示她作为妻子、母亲等角色的女性美。在事业、家庭两副重担下,最终心力交瘁,濒临绝境。陆文婷这个人物形象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物身上那高尚的品格和极其艰难的处境的强烈对照,在于她以温柔文静、谦抑克己的外观呈现出来的献身精神所具有的某种悲壮美。 小说通过主人公陆文婷形象的成功塑造,形象而尖锐地提出了中国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断裂”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隐患。 2、小说《人到中年》的艺术手法 答:小说打破了以时间为序的传统小说结构,采用多视角的手法,以陆文婷的现实病情为经,以其20多年的人生经历为纬,通过幻觉、回忆、联想,运用倒叙、补叙、追叙和插叙等手法,编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穿插铺排的双重结构网络。

以人物的心理意识活动为中心来布局情节,在陆文婷的意识流程之外,又交错了多种意识流程。主人公病中的幻觉和意念,以及丈夫、好友、同事、领导、病人等人的回想,将其工作、身世、学业、爱情、家庭生活等并不连贯的生活图景展示给读者,表现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传统现实主义善于通过真实细节描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长处,另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经常采用的表现梦幻、潜意识的手法和类似电影剪辑的蒙太奇等手法。

3、王蒙“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①从《布礼》开始,王蒙大胆吸收“意识流”的表现形式,用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主人公心灵变化的历程,突破了“小说者,故事也”的传统小说技法,量运用了拼贴的手法,文本中充满了情绪的跳跃,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联想、象征、内心独白)成为结构小说情节的主线。

②王蒙意识流小说不像西方意识流小说那样晦涩,在借鉴意识流让大量的感官印象和意识流动进入作品,从心理角度来处理时空等手法的同时,还糅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如白描、比兴、象征、主观感受,与杂文式的嬉笑怒骂、幽默讽刺,以及戏剧性冲突、巧合、悬念的运用,使他的“意识流”小说具有开放的品格,被评论家表述为“单一的杂多”。

③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意象明丽,文风飘逸清新,善于营造情绪、画面、旋律节奏,从艺术构思、文章气派到表现手法,都带有庄周式的浪漫主义色彩,行文间常出现辞赋、骈文、诗词句式,形成了自己杂取百家之长,感情充沛、幽默生动,富有色彩和旋律的语言风格。可以说,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造,因而被称为“东方化意识流”。 4、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①浓郁的乡土风俗画描写:汪曾祺的小说是一幅幅清新隽永、淡泊静雅的风俗画,由于对故乡的热爱和对苏北水乡风土人情的谙熟,使得他描述起来潇洒自如,而且大量的风土人情描摹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在汪曾祺笔下,地方风俗多靠人物来体现。风俗即人,这是他和很多作家最显著的区别。

②鲜明的传统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汪曾祺的小说融会了儒道互补、儒内道外的哲学意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存意识。其小说从古朴敦厚的纯真社会寻觅儒家个体与社会和谐的人生理想,又从天人合一的意境中表现庄禅自由放达的人生。无论是《大淖记事》还是《受戒》,汪曾祺所塑造的主人公都具有善的本性,浸染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③小说散文化:汪曾祺小说兼具散文和诗的特征。其特征首先在于a、重氛围描写:其小说重在用气氛酿造人物,构成一种情调,以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感知方式捕捉和建构一种意绪和情思。b、轻情节结构:汪曾祺小说的结构大都散漫随便,貌似随笔,无拘无束,随物赋形,姿态横生。C、散文化的语言:他的叙述语言简洁干净,文白相间,雅俗互现。在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让人感到清新自然的同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妙、绝、雅,令人觉得韵味悠长。

汪曾祺8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开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进入新时期之后,汪曾祺以他的小说实绩与废名、沈从文有了呼应,从而使一个中缀和断裂了若干年的风格流派又延续下来—汪曾祺之后就有了钟阿城、贾平凹等。汪曾祺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可谓深矣”。 5、莫言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①乡土立场与生命意识:类似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莫言的小说致力于营造他的“高密东北乡”,这片饱藏独特文化意蕴的“高粱地”成为他小说创作的精神之源。在他的笔下,这片土地是苦难与快乐的奇特的混合物,艰难的生存条件混合着充满野性的顽强生存,表现出人性中永恒不灭的生命渴求,蕴含着强悍有力的生命意志。

②超验的感觉主义:莫言是一位敏于感觉而富于想象力的作家。对感官经验大肆铺张,几乎成了莫言小说叙述风格的标志,常以富有张力的感觉描写代替叙事,甚至以感觉的变异夸张等来组织故事的文本形态。这使他笔下的生活具有湿漉漉、毛茸茸的原生状,又富有超越常情的浪漫感。 ③不修边幅的叙述语言:莫言小说的独特还表现在其独特的叙述语言上,一是语词的任意性搭配,大量的方言俚语、当代城市的流行熟语,诗词断句,以及生理学、心理学术语,混杂在一起,纷繁而又芜杂;二是色彩语词概念的大量出现,既有写实状物的红萝卜、红高粱,也有带有强烈主观随意性的绿的太阳,金黄的、蓝色的血等,这些超自然的色彩感觉形式,使莫言的小说世界色彩缤纷且带有奇幻效果,有人将其比作西方晚期印象派的绘画。 6、马原小说《冈底斯的诱惑》对小说叙事方法的实验 答:《冈底斯的诱惑》是马原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叙事方法上的实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三个若断若续的故事的非逻辑性套层组合。一个是穷布狩猎的故事,一个是陆高、姚亮的故事(以“天葬”为中心事件),一个是顿月、顿珠的故事。这三个故事几乎毫无关联,而在人物上则又有某些重合。这种结构方式实际上是对结构的颠覆,是对小说作为一种整体化、有序化虚构本质的颠覆;

第二,它的叙事视角随意转换。小说有时用限制性的第一人称叙事,而有时又是全知性的第三人称,甚至还有第二人称叙事;即使是同样的第一人称,但所代表的发言主体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叙事者和统一的叙事视角,因而也没有统一的小说世界。

第三,叙事规则的自我破坏。小说叙事必须提供某种隐藏的假定性,使读者信以为真。但马原则故意暴露这种假定性,破坏读者进入叙事流程。例如,小说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名叫“姚亮”,但马原又随时提醒你“姚亮不一定确有其人”。小说似乎故意调戏读者,在破坏

小说规则的同时也破坏我们对小说的阅读习惯。

第四,叙事方式的任意选择。叙事方式是受因果关系制约的,但是在马原的这部小说中,顺叙、插叙、倒叙多重交替使用,却并无固定的规则,也没有时间的连续。这事实上是对小说的固定时间观的有意破坏。

第五,体裁、样式的杂合。这部小说有时像情节小说,有时像民间传说,有时又像纪实小说,最后还加进了两首长诗。这种混合也是对小说规则的破坏,对某种定型的东西的有意嘲笑。

第23-24讲 1978-1989年间的戏剧

一、填空题

1、1977年白桦的剧作《曙光 》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话剧创作的新生。 2、1978年宗福先的剧作《 于无声处 》,对“四五”运动平反的呐喊。此后,形成了揭批四人帮作品的主流。

3、1980年,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创作,形成了“社会问题剧”的创作潮流,代表作品如 沙叶新 的《假如我是真的》、崔德志的《报春花》等。 4、新时期出现的李龙云的《 小井胡同 》(1983),何冀平的《 天下第一楼 》(1988)等剧作显然继承并发扬了老舍所创造的“京味儿”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

5、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创作了哲理剧《 屋外有热流 》,突破写实手法的局限,被认为是新时期探索戏剧的开山之作。

6、1985年,刘树纲的剧作《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让死去的见义勇为的英雄叩问冷漠旁观的众生,在戏剧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7、上海师范大学集体创作的《 魔方 》(陶骏执笔、1985年)以九个戏剧片段寄寓了对社会、人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哲理思考。

8、沙叶新的《 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 》(1988年)让孔子、耶稣和现代披头士共同考察人间,在极尽夸张与荒谬的戏剧场景中,表达了对拜金主义与极权化精神统治的批判。

9、1986年问世的锦云创作的《 狗儿爷涅槃 》,以狗儿爷崇拜、痴迷土地的感情为主线,揭示了一个农民在土地几经得失之间微妙而真实的心理状态。 10、1988年问世的由杨健等人创作的《 桑树坪纪事 》,既写意又写实,兼叙述体与戏剧体于一身,可谓是新时期舞台艺术语言探索的集大成者。 11、新时期是 沙叶新 戏剧创作的高峰期。最先发表的《约会》,叩开了当时被视为禁区的爱情之门。

12、1980年沙叶新发表了经过两年多时间充分准备而创作的10幕话剧《 陈毅市长 》,该剧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13、沙叶新的《陈毅市长》,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贯穿,把若干生活故事巧妙编织在一起,创造了“ 冰糖葫芦式 ”的结构。

14、 沙叶新 的剧作《寻找男子汉》是一部典型的社会心理剧,透视了阳刚之气缺乏的社会病态文化心理。

15、1982年起, 高行健 凭借自己对西方文学的广泛了解,率先冲破传统的戏剧观念,自觉进行新潮戏剧的探索,连续创作了《绝对信号》(与刘会远合作)、《车站》等剧作。

16、高行健90年代定居法国,继续从事创作和绘画,出版小说《灵山》等,并于2000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 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语作家。

17、首演于1982年的无场次话剧《 绝对信号 》是高行健的第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

18、高行健的剧作《 车站 》形式上借鉴了西方的荒诞剧和荒诞意识,让人联想到著名的《等待戈多》。

19、高行健、林兆华合作的第三部戏《 野人 》是一部多主题的话剧,剧作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特征的人物,作为角色有近30人。

20、 高行健 是新时期剧坛少有的“学者化”剧作家,80年代初撰写了戏剧专著《论戏剧观》、《现代戏剧手段初探》。

二、名词解释 1、《绝对信号》

答:首演于1982年的无场次话剧《绝对信号》是高行健的第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该剧在形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三、简答题

1、新时期“探索剧”的主要艺术探索

答:第一,第四堵墙的突破,造成了台上台下更直接的思想与情感交流,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被突破。 第二,“三一律”的否定,引起了叙事时空和艺术感受上的大幅度跳跃。有些剧作在结构上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的流动体,情节变幻空灵。 第三,深层次心理的探讨,导致了舞台人物内心流动的形象化。 第四,摆脱传统结构模式,形成了新的多样化结构模式。 2、沙叶新剧作的主要特点

答:①坚执的社会责任感:沙叶新的创作,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总是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为时为事而作,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联系中,表现我们时代生活中的重要课题。

②平民意识和“世俗性”倾向:不管是伟大领袖还是神人圣人,沙叶新总是能给读者和观众留下平易可感的印象。在他创作的戏剧世界里,读者或观众可用平视的眼光来洞察其中人物形象的言行、情感和思维方式,作者尽量以平等的态度和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③喜剧化戏剧风格:沙叶新的剧作往往寓庄于谐,他似乎习惯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现严肃而深刻的主题,挖掘事物内在的矛盾,揭示包含着的荒诞性。

④重视戏剧的结构形式,在创作《寻找男子汉》时,他试图将传统和现代、现实和荒诞相结合。他的代表作《陈毅市长》中的“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更是别具特色。 3、《绝对信号》在戏剧形式上的探索

答:①结构上以人物心理串连时空场景:剧作在舞台上就出现了现实、想象和回忆三个时空层次的叠化和交错,呈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还多次以夸张的形式出现了人物之间的“内心的话”,以人物的内心交流或心理交锋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②创新舞台语言:剧中大量运用了超现实的光影和音响,不仅有效对场景加以调整,而且更加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情绪。

③传统戏曲写意因素和现代派戏剧手法的兼收并蓄:布景简单灵活,人物行为存在明显假定性,强调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把观众引向人物的心灵深处等。 四、论述题

1、高行健戏剧在戏剧形式上的探索

答:高行健是新时期争议最大的剧作家之一。他既是戏剧探索的实践者,同时也是新的戏剧

理论的倡导者,从1982到1986年,他先后创作了9部探索戏剧。《绝对信号》是第一部,该剧率先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界限,《车站》则借鉴了《等待戈多》的叙事模式和荒诞剧的表现手法,《野人》中大量传统戏曲的原始形态的表现方式在剧作中复苏,融化为一部多主题剧。几乎每推出一部剧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并因其新的戏剧观和思想内涵而发生争议。

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戏剧手法,突破了话剧传统的时间结构,拓宽了戏剧表现空间,探索新的戏剧观念包括舞台观念。他的剧作将歌舞、说唱、傀儡、影视、魔术、杂技、相声等多种形式融入戏剧演出之中,构成多主题、多层次、多声部的全新形式。

第25-26讲 1989-2000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填空题

1、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 王晓明 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 文学和人文精神 的危机》。 2、文学潮流的淡化是 九十 年代的文学现象之一。

3、 90年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在文体样式上,出现了“长篇小说热”和“ 散文 热”。 4、反思“历史”,仍是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重要作品如 余华 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 苏童 的《米》、《我的帝王生涯》;刘恒 的《苍河白日梦》等。 5、从90年代初期起,被称为“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写作。例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叶兆言 的《夜泊秦淮》系列; 刘震云 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

6、对“当代”历史的反思性主题,在90年代文学中也有继续,如王朔 的《动物凶猛》, 王小波 的《黄金时代》等。 7、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社会和文化“转型”, 使得一部分作家更急迫地关注生存的精神性问题。这方面的创作有 张承志 的长篇小说《心灵史》和散文《荒芜英雄路》、《以笔为旗》; 韩少功 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和散文《夜行者梦语》; 史铁生 的小说《务虚笔记》和散文《我与地坛》等。 8、“个人化写作”,或称“ 私人化 写作”,是90年代作家和批评家谈论较多的话题。

9、90年代,尽管现实主义受到多种思潮特别是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但它并没有退出文学舞台,产生了 陈忠实 的《白鹿原》、 张炜 的《九月寓言》、 王安忆 的《长恨歌》等重要作品。

10、1996至1997年,文坛出现了一批关注社会,反映现实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家是有河北“ 三驾马车 ”之称的谈歌、何申、关仁山。

11、由于一批反映现实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的集中问世,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以至1996至1997年被称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丰收年”,将这批这批称为“ 现实主义的冲击波 ”。

12、1998年由朱文发起的“断裂 ”问卷和 韩东 的“备忘”所引发的争议与批判,可视为20世纪末文坛最为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

四、名词解释

1、“人文精神大讨论” 答: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王晓明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当代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问题;自此,

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便拉开序幕,诸多作家、评论家纷纷投笔加盟,如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陈平原、朱立元等,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都为此留下了有着独特思考的文章;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五、简答题

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

答: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在日趋边缘化的同时也走向多元化,在整体上形成“三元一体”的格局(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三元格局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思想并立而生,绝对主流话语不复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剧变以巨大能量辐射到文学领域,要求文学改变过去视角单一、齐声共语状态,以多种话语方式和思维向度反映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

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

答:在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学术界一次影响深远的论争。 论争焦点: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值和功能。

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论争的意义: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知识分子队伍分化、自我分裂和价值困惑的事实;提示知识分子看清自身境遇,调整生存姿态,建构理想的自我;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和警惕显示了知识分子对人文精神的恪守和张扬,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正当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制约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机制和批判精神的成熟。

第27-28讲 1989-2000年间的诗歌和散文

一、填空题

1、被称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 新生代诗歌 ”;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

2、新生代诗歌在反抗 朦胧诗 经典化的诗歌理念中开始写作,所以,又有“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当代实验诗”等称谓。

3、新生代诗歌具有非英雄和非崇高、荒谬感和随意性、非修辞和口语化等特点;代表性诗人和诗作有: 韩东 的《有关大雁塔》、 于坚 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

4、第三代诗歌的总体特征是呈现出一种“平民化”和“私人化”倾向,最典型的例子是韩东的诗《 有关大雁塔 》,是反朦胧诗人杨炼的《大雁塔》的崇高诗旨而作的。

5、90年代,实验性的诗歌团体林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京的“他们文学社 ”。

6、“他们文学社”1984年冬在 南京 创立;主要成员有韩东、于坚、吕德安、朱文等;共出过9期《 他们 》杂志。

7、90年代诗坛,与“他们文学社”持相似诗歌观的,还有四川的“非非主义 ”和“莽汉主义 ”。 8、“ 非非主义 ”的实验诗歌活动由周伦佑、蓝马等人于1986年在 四川 组织发起;相对于诗歌实践,其突出活动在于其诗歌理论和主张。 9、“ 莽汉主义 ”的成员有万夏、胡冬、马松等,以嘲讽的、不羁的叙述者形象,对于“优美”、“崇高”的摧毁和破坏,是其解构性作品的主要特征。 10、“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出自 韩东 的诗《有关大雁塔》。 11、“非非主义”将反抗传统的重点放在“语言”上,“ 莽汉主义 ”则以颠覆消解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宗旨,在作品中表现出“反文化”的姿态。 12、1984年,翟永明创作了她的著名组诗《 女人 》(20首),并以文章《黑夜的意识 》昭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13、1985年唐亚平以黑色意象构成了11首组诗《 黑色沙漠 》,表现了一种陌生而令人吃惊的女性生活世界。

14、伊蕾在1986年以14首组诗《 独身女人的卧室 》,使女性诗歌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15、 翟永明 在80年代创作中所发掘的“黑夜意识”,几乎成为一代女性诗人所钟爱的独特语境,黑夜和黑色的背景成为女诗人一段时期诗歌创作中的基本色调。 16、 于坚 发表于1994年的长诗《 档案 》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全诗模仿了档案的文体和语式,是一次以诗体去戏拟档案体的奇特尝试。 17、80年代中期,于坚 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口语化写作时期,代表作品有《尚义街六号》《罗家生》等。

18、于坚1986年发表成名作《 尚义街六号 》,成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代表性诗人。

19、在诗歌创作之余,于坚还坚持写作诗学随想和诗论,结集为《棕皮手记 》与《人间笔记》等。 20、《 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 是于坚发表于90年代初的一首长诗,1993年出版同名诗集。

21、 韩东 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85年在南京发起成立了“他们文学社”,并于第二年创办民间文学刊物《 他们 》,成为 “第三代诗歌”的鼎力重镇和核心。 22、《 有关大雁塔 》是韩东的诗歌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诗歌传达了一种反文化、反英雄、反崇高的思想观念。

23、韩东提出著名的“ 诗到语言为止 ”的诗学命题,反对朦胧诗人扮演的“历史代言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

24、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了 “ 学者散文 ”与“文化散文”创作的繁盛局面。 25、“ 新学人散文 ”和“老学者散文”一起,形成了90年代“学者散文”的丰富内涵。 26、90年代,“美文”的创作也有重要收获,比如以西部边陲生活为背景的 周涛 和以西北独特文化面貌为背景的 贾平凹 的创作。

27、90年代,一些小说家的散文创作,因发自本人的情感世界,也表现出浓郁的抒情性,

如 汪曾祺 的《蒲桥集》、张炜的《融入野地》、韩少功的《 夜行者梦语 》等,都是抒情散文的佳作。

28、被誉为“戏谑的智者”的自由撰稿人 王小波,著有散文集《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29、在90年代的散文创作中,周国平的《人与永恒》、 张承志 的《荒芜英雄路》等也是代表作。

30、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集《 文化苦旅 》为他带来众多殊荣,该书曾获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等多项大奖。

31、 余秋雨 的主要散文代表作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等。

二、名词解释 1、“新生代诗歌”

答:“新生代诗歌”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他们在反抗朦胧诗经典化的诗歌理念中开始写作,所以又有“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当代实验诗”等称谓;代表性诗人和诗作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他们构成了90年代诗坛的“第三代诗歌运动”。 2、“他们文学社” 答:“他们文学社”是 90年代最具代表性、并有当规模的新生代诗歌团体;1984年冬在南京创立;主要成员有韩东、于坚、吕德安、朱文等;1985至1995年共出过9期《他们》杂志;其诗作注重对诗歌本体的追求,提出了“诗到语言为止”的诗学命题;在青年诗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成为90年代富于代表性和争论性的诗歌论题。 3、“非非主义” 答:“非非主义”是1986年在四川组织发起的一个实验诗歌团体;代表人物周伦佑、蓝马等;相对于诗歌实践,“非非主义”的突出活动在于其诗歌理论和主张;将反抗文化传统的重点放在“语言”上,提倡包括“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三项内容的“创造还原”;并要求诗歌语言实行“非抽象化”、“非确定化”等“非非”处理。 4、 “莽汉主义”

答:“莽汉主义”是80年代中期出现于四川的实验性诗歌团体;其成员有胡冬、李亚伟、马松等。他们受美国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诗人的影响,以颠覆消解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宗旨,在作品中表现出“反文化”的姿态。以嘲讽的、不羁的叙述者形象,十分随意地使用口语,对于“优美”、“崇高”的摧毁和破坏,是“莽汉主义”解构性作品的主要特征。较著名的诗篇有胡冬的《我想乘一艘慢船到巴黎去》、马松的《咖啡馆》、李亚伟的《中文系》。 5、《0档案》 答:《0档案》是于坚发表于1994年的一首长诗,这首诗模仿档案的文体和语式,是一次以诗体去戏拟档案体的奇特尝试,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被称为“当代最奇特的诗作”。 同年,著名先锋剧导演牟森将这首长诗搬上了实验戏剧舞台,在海外各艺术节巡演,引起轰动,为中国的先锋戏剧赢得了特殊的世界目光。 6、《有关大雁塔》 答:《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诗歌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诗歌传达了一种反文化、反英雄、反崇高的思想观念,是一首表现了颠覆性创造力的立异标新之作;它的出现被视为一种新的创作范式的确立。 7、“学者散文”

答: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

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

这些散文的作者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学者散文”的创作主要有张中行、金克木、季羡林等资深的老学者;另有一批在解放以后的大学校园成长起来的一代学者,如余秋雨、陈平原、赵园等;学者散文也被称为“文化散文”、“哲理散文”等。 三、简答题

1、于坚《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的主题意蕴 答:《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是于坚发表于90年代初的一首长诗,1993年出版同名诗集。这首诗体现了于坚放弃一切已有的意义、象征、隐喻,力图回到词语本身的努力。诗人关注的不是乌鸦的意义而是乌鸦本身,而是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洗涤一切先于语言存在的潜在的内容,还原出语言最初的形态。这首诗借一只乌鸦的命名,表达了一次词语还原的企图。 2、于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提出“使诗再次回到语言本身”的美学理想,恢复语言对个体生存境遇的敏感,主张让诗回到具体、细节、日常的生活中。

②坚持用口语写诗,坚持关注当前的“日常生活”,对生存的现场发言,并贯彻个人对生活最为人性的理解。

③有鲜明的节奏感,词语组合具备有力的强度,如同旋律急促的现代音乐。 3、韩东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韩东提出著名的“诗到语言为止”的命题,反对朦胧诗人所扮演的“历史代言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

②拒绝崇高,崇尚感性和具体性,注重感觉和体验,主张回到日常生命的本来状态,保持对日常事物审美敏感。

③在语言上,拒绝隐喻,反对意象,主张用一种不事雕琢、不经文学演绎的口头语,来表达现实存在的个人内心情感和基本的世俗生活经验。 4、90年代散文繁荣的原因

答:①文学的边缘化中散文所具有的文体优势;

②散文成为社会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和情感存在方式的首选文体; ③散文最能适应出版的市场化和商业性;

④是散文的市民文化性使散文成为市民的主要文学消费品,散文充当了市民的“文化快餐”角色;

⑤文学的多元审美时代为散文作为自由体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论述题 1、“新生代诗歌”创作特点

答:①新生代诗歌反抗朦胧诗经典化的诗歌理念,具有非英雄和非崇高、荒谬感和随意性、非修辞和口语化等特点;注重通过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表现来告别精英意识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反对布道式的教诲和道德的渲染,以凡夫俗子的平民日常情绪取代英雄的崇高感,以个体生命与心灵世界的原生状态,消除意识形态对写作的控制。 ②在艺术表达上,新生代诗歌“反意象”、“反优雅”,主张从蕴涵文化含义的书面语退回到原生态的日常语言。提出“诗到语言为止”的诗学命题,反对任何形式的理性观念的介入和干预,力求使诗回到日常生活,回到语言本身,以走出语言是“某种意义的载体”的工具论,恢复语言对个体生存的艺术敏感。

2、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学史地位 艺术特色:

①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在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 ②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与命运。其散文品格可归纳为三个要素:有悟性的文人,自然山水和封存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历史与人这三者,也是由余秋雨开始形成的文化大散文的内涵的总体特征。

③语言追求文雅,正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的现象。 文学史地位:

余秋雨的散文体现了当代文学 “话语转换”的历史变动,即从“知识分子话语”转向“民间话语”。他试图突围“精神和体魄”、“深邃和青春”、“学识和游戏”的矛盾。尤其是在《文化苦旅》中,他较好地放弃了知识分子的俯视角,以一种平等姿态的“对话者”与“交谈者”的身份切入对历史文化的评价,引起读者的亲近感。综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余秋雨和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一起,完成了当代文学从“知识分子立场”向“民 间话语立场转变的一次重要的文学转向和转折”。

评价秋雨散文应该将其放到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余秋雨出现在90年代的散文文坛并迅速引起读者巨大反响,是有内在的文学自身发展与读者接受的客观规律的。其时,中国当代散文正面临着一个发展高峰上的平顶,在此之前有两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对杨朔散文的再评价和巴金《随想录》的完成,文学思潮变革的积累已经完成,接下来亟需的就是既具有作家讲真话的独立人格又具有散文艺术性审美性的作品。余秋雨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学时代的要求与呼唤下出现的,他的广闻博识,他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内在修养,他的优美的文笔,造就了他的成功。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评价他为学者散文和文化散文的开路先锋和中坚作家。

第29-30讲 1989—2000年间的小说

一、填空题

1、90年代,由 陈忠实 的《白鹿原》和 贾平凹 的《废都》的畅销以及“陕军东征”引发了一个新的长篇小说创作热。 2、长篇小说的兴盛是90年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产生了 张承志 的《心灵史》、陈忠实的《白鹿原》、张炜的《九月寓言》、 韩少功 的《马桥词典》等一批史诗性的作品。

3、凌力反映明清风云巨变的“百年辉煌”三部曲指的是《 少年天子 》、《倾国倾城》和《 暮鼓晨钟 》。

4、二月河描写清朝帝王的“落霞系列”三部曲指的是《康熙大帝》、《 雍正王朝 》、《乾隆皇帝》。 5、“新历史小说”的题材涉及多方面,如展现旧时代女性命运的苏童的《妻妾成群》、《红粉》; 池莉 的《你是一条河》等。

6、池莉1987年发表的小说《 烦恼人生 》,是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 7、池莉的《烦恼人生》《 不谈爱情 》、《太阳出世》,被称为“新写实三部曲”。 8、进入90年代, 池莉 的小说创作在文体上转向都市言情小说的流畅和趣味的追求,这表现在《小姐,你早》、《来来往往》、《紫陌红尘》等作品中。

9、方方1987年发表的小说《 风景 》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10、《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和《白涡》等,是 刘恒 小说代表作。

11、 刘震云 的小说《一地鸡毛》历来被视为新写实主义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12、90年代中期,随着“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出现,产生了一批反腐题材的小说作品,代表作如 陆天明 的《苍天在上》、张平的《抉择》、周梅森的《中国制造》等。 13、 新生代小说 亦称“新状态小说”、“晚生代小说”,是指朱文、韩东、鲁羊、邱华栋、毕飞宇等一批年轻作家创作的作品。

14、90年代的女性小说是当代女性文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普遍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写作姿态和写作空间,如张抗抗的《情爱画廊》、 铁凝 的《大浴女》、王安忆的《长恨歌》等。

15、 张洁 的长篇《沉重的翅膀》曾被誉为“与生活同步”的“力作”。 16、 铁凝 的长篇小说《玫瑰门》,被誉为展现女性历史命运的厚重之作。 17、“ 私人化小说 ”和“另类小说”是90年代女性写作的又一重要景观。陈染、林白等作家以自恋式的叙述表现了与男性对立的女性世界。

18、陈忠实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 白鹿原 》引起轰动,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第二届炎黄杯·人民文学奖等。 19、《白鹿原》着力塑造了主人公 白嘉轩 形象,这一人物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人格代表,复杂地凝聚了民族文化的温情与乖谬。 20、。1993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 废都 》转向都市生活,叙写的生存场景构成了一个空荡沉沦的文化废墟。

21、 贾平凹 80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变化是,逐渐从类似《满月儿》的那种单纯的真善美理想中走出,转而发现了自己心目中文学的、文化的商州系列。 22、贾平凹发表于1987年的《 浮躁 》,循着农民心理演变的轨迹,写出了时代转型期当代人那种躁动不安的“浮躁”心态。 23、《废都》通过主人公 庄之蝶 形象的塑造,刻画在世俗物欲的浸淫下,精神支柱颓圮后的文人们的生存状态。

24、 贾平凹 的另一些作品如《天狗》《黑氏》《五魁》《商州》等,侧重铺展普通百姓的生存和情爱故事,这些或平实或传奇的生命状态也蕴涵着丰厚的人性内容。 25、在1985年的“文学寻根”中,王安忆的《小鲍庄》表达了作家对儒家文化的“仁义”精神与对这一精神崩溃的理解。

26、1986年以后,王安忆发表了引起很多争议的“三恋”,它们是《 小城之恋 》、《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27、王安忆的中篇小说《 叔叔的故事 》 问世于1990年的冬天,这篇小说被陈思和教授称为“揭开90年代小说序幕”的作品。

28、王安忆的长篇小说《 长恨歌 》发表于1995年,这部小说的问世,王安忆被视为继张爱玲之后将上海这一摩登都市写活写透的一位新海派作家,有“海派传人”之称。

29、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以40年代选举“上海小姐”为引子,以主人公 王琦瑶 40年来的人生浮沉为主体情节,写成了一部独特的上海都市“民间史”。

30、1987年, 余华 发表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开始引人注目,显示了相当高的创作起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t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