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的调查报告定稿

更新时间:2023-12-23 02: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关于龙树中心小学学生流失的调查报告》

学 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作 者:李蓉 20091111班

成 员:刘明珠 20091111班

联 系 方式:13278737997

15087434135

1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摘要:暑假期间,我们对昭通市鲁甸县龙树中心小学学生流失情况作了一次较为

深入的调查,深知目前农村小学生流失情况不容乐观,对此我们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农村学校生源一年比一年少,学生流失严重,学校面临生存危机,这是农村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学生,伟大的人民教师去做什么?据调查,从2002年开始,学生数逐年减少5%——9%,而到了2005年秋该学校学生流失比率竟然达到了20%——25%,2008年春学生数为410人,而到了2009秋学生数仅为323人。对于此,相当多的教师、校长有着深深的担忧。那么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学校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呢加以解决呢?面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对农村小学生流失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得知小学生流失原因主要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及个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流对策。

关键词:农村 学生 流失 调查及分析 对策

一、调查的背景

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原因,乡村小学生流失已成蔓延之势,逐年递增,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制止,势必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据鲁甸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2006年,全县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失学或辍学的小学生有83人,占全县在籍学生总数的0.17%,占农村在籍学生总数的0.19%。2007年,全县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失学或辍学的小学生有98人,占全县在籍学生总数的0.19%,占农村在籍学生总数的0.24%。到2008年,情况更不乐观,小学生辍学学生为134,占全县在籍学生总数的0.27%.占农村在籍学生总数的的0.42%。显见,鲁甸农村中由于各种原因失学或辍学的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的情况令人相当担忧,值得关注。为此,我们设计了相关图表:

小学生流失调查报告 年份 流失人数 县流失率 农村流失率 2006 83 0.17% 0.19% 2007 98 0.19% 0.24% 2008 134 0.27% 0.42%

小学生流失情况折线图

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05%0.003县流失率农村流失率

2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二、调查内容及流失原因分析

研究之初,我们主要通过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对流失生进行观察,访谈和分析总结等,并运用归因理论,对其流失的原因进行剖析。这样,尽管在认识上有所收益,但仍停留在经验性认识阶段。内容包括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学习状况和行为品质等方面。据调查,农村学生的流失原因,有的是其中一两项,有的是四个因素兼而有之,归结起来,家庭贫困、观念落后是其根本原因。影响学生流失的因素较多,但突出表现在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校教育等因素。常说父母的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果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或打骂或不管不问、父母不能处理好关系,经常吵架,甚至离异等致使学生心灵扭曲。学生流失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学生流失与家庭经济窘迫有直接联系,缺乏经济来源的家庭,由于难以维持孩子的学习费用,往往支持或默许孩子辍学。学校教育过当也是引起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如:处理问题偏颇、不公正、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课堂教学呆板、无趣等。学生就会产生怨学的思想,从而导致退学。具体内容及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辍学原因分析调查表 辍学原因 人数 占总人数% 个人原因 家庭原因 学校及老师原因 其它原因

辍学原因柱状图

14012010080604020012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及老师原因其它原因63 127 39 13 26.20% 71.60% 16.20% 5.40% 有的人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总百分比大于100

3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一)、家庭原因

学生流失与家庭经济状况关系密切。调查中有127 人流失的原因与之相关, 占总数的71.6% ,这方面的原因有多种,如经济问题, 有因家庭经济变故而无法承担学费的,也有觉得学费偏高而放弃的; 家庭环境差, 无法保证学习; 距离学习中心比较远, 交通不便且费用较高。因此,流失生往往出自经济窘迫的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内容,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常常给孩子灌输实用主义思想,致使孩子学习动力的缺乏,后劲不足。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通常选择辍学。

1、父母离异、外出打工的影响

单亲家庭、无亲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这些家庭的子女因为各种特殊的原因,往往生活无保障,行为习惯缺乏必要的监护,学习费用更是长期拖欠,尽管老师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去关心他们,但老师的关怀代替不了父母的爱,这些学生往往行为失范,生活、学习无规律,心理较黯淡、自卑、逆反,处于辍学的边缘。随着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加上一些城市学校对于打工子女入学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如免“择校费”,优先安排住宿等。一些外出打工人员为了挣钱、培养孩子两不误,便纷纷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就近入学。农民工进城打工,造成农村小学生随父母去外地就读。这是改革大潮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的结果,国家已出台优惠政策,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一样,可就近就地入学。但这毕竟是少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出外打工或种地,孩子却寄托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家,这些孩子更需我们高度关注,如果忽视也可能导致学生流失,甚至辍学。

2、受封建思想“重男轻女”的影响

有家长认为,女孩长大嫁外人,给她读书是给别人养好媳妇而不利于自家。“女子无才便是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些观念还没从脑子中根除;甚至有家长认为给女孩读书不如攒钱给她将来办嫁妆。所以重男轻女现象也是农村学生流失的又一原因。

3、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家长认为现在工作难找,即使中专、大学等毕业也难找工作,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不仅可以挣些钱,还可以学一门手艺糊口;观念落后,不能认识读书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农村人只要勤就有一碗饭吃。没必要让孩子“活受罪”。还说什么现有的爆发户没几个是有文化的。读书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发家致富,即使考上大学也未必有工作可做。更何况要许多不能承受的投入,谁愿意做亏本生意?同时,“读书无望论”大有市场,现在大学阶段昂贵的学习、生活费用及毕业后黯淡的前景,使中、小学生看不到读书的出路,加之读书缺乏必要的经济保障,产生读书无望的想法。因此,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是导致中小学学生流失的一大重要原因。

4、家长盲目攀比

有些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应该在哪里就读本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可是他们眼见着别人的孩子都转走了,而自己的孩子还留在家门口的“破学校”里,真是

4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觉得“没脸见人”。于是他们不惜勒紧腰带也要将孩子转入条件好的学校。

(二)、学校原因

校园生活状况与学生流失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丰富校园生活,营造一个良好

的、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对控制流生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此项调查显示,学生流失与教师的工作态度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然而,潜在的影响还是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师资力量弱

(1)、由于近几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仅有的教师首先要保证县城几所学校的正常工作需要,另外还要保证乡镇中心小学的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于是一些正规的师范学校毕业的——即老百姓所说的“正牌军”都分在县城或乡镇中心小学,最后剩下的才轮到村小。因此村小的教师大多是“民办”或“民办合同”教师转正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学校自己找的代课老师。前者虽然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他们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教学方法滞后,因此对驾驭新教材,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学生由此产生了厌恶学校的这种心理,于是便有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转学。

(2)、由于村小有许多代课老师,他们的工资待遇低。他们靠代课收入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同时他们也没有受过相应的职业培训。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他们中的大多只有初中毕业,有的甚至而没有达到初中毕业就进学校成了一名代课老师,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由于教师缺乏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学生就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课了解相关的知识,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无法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学生们都想转学。

2、教师教育手段或方法选择不当

体罚、变相体罚、歧视或偏见等不当教育行为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首先要清楚地认识我们学校学生的群体特征:家庭条件好;家长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单亲家庭等等,这些孩子或多或少会比一般的孩子多一些坏毛病,很多老师,尤其班主任总喜欢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使用体罚、变相体罚、恐吓、威胁、向家长投诉等强制手段,来实现控制学生的目的。当孩子的行为有悖于常理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应该先搞清楚事情发生的真实原因后,再选择恰当地教育方法,这样,教育能更有针对性。我非常欣赏一位家长的话:人在儿童或者少年时代,就应该有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生活。所以,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还要关注能让孩子快乐的生活。任何导致孩子身体或者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都应该被屏弃或被制止。学生学业水平进步缓慢或者倒退而辍学的原因在所有学生退学因素中占了70%以上。

3、教学设备差

近几年随着国际间教育合作教学活动交流的增多,网络文化的普遍影响,使得一大批学校的管理者的思想得到空前的激发。而办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时民办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矗立起来。这些学校的背后往往有一个较强的经济后盾,这些学校,教学楼,微机房,宿舍,食堂应有尽有,可以说在硬件设施上可以和乡镇中心学校媲美。而村小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校舍,教学层差不齐,甚

5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至破烂不堪,电脑,食堂,宿舍一样没有,因而村小要和民办争生源,难度也很

(三)、学习状况

学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个性心理品质因素造成的厌学、逃学、退学等现象是导致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学习困难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63人辍学的原因与学习困难相关,占总数的26.2% 。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是多方面的,如基础差; 对学习难度预期不够; 有些课程太难而无法通过等。虽然,正常生和流失生在学习兴趣上没有迥然的差异,但学习兴趣的浓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流失。。绝大部分流失生都不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贪玩、不认真等,学业中等的学生最容易走向流失的边缘。

(四)、行为品德

绝大多数人认为人的性格与学生流失关系不大,但调查结果却并非如此,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流失的可能性远大于性格外向、热情的学生。此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流失生并不等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但是小学生流失与学习习惯的好坏有直接的联系。正常生与流失生在处理同伴间的关系时有差异。流失生、正常生与教师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原因。

三、控流策略

调查显示,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而导致学生流失的比例相当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政府可否设立扶贫助学基金,解决贫困生的基本学习费用。其次,教师要注意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只重视优生,爱护差生,而忽略中生,因为,教育不当,中生极易走向流失的边缘。另外,当学生流失后,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想方设法积极争取学生回校。加之,家长应该多关爱孩子,

1、加大监督力度

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执法监督力度。在坚持对广大学生、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对个别执迷不悟、拒不履行监护责任的流失学生监护人,要从行政管理和执法的角度进行教育、惩处,督促其履行义务。对个别吸纳童工的企业和个人要加大打击力度,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本身也要切实履行好《义务教育法》法定的职责,确保对教育的合理投入,不断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2、做好家访工作

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做好家访工作。通过家访,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然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如教师与学生结帮扶对子、“手拉手,献爱心”等,让留守儿童感到温暖,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不要一家访就像以前那样走过场,现在我们农村小学教育不再是“人满为患”,而是面临“撤并、消亡”,所以我么必须加大家访力度,做实、做细。此外,教师平等待人,不歧视差生,不偏袒优生,对控制流生也有一定的作用。教师不当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流失将起催化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耐心细致,切忌简单草率、武断专横。此表清楚地表明,教师对学生流失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哪怕希望不大,也积极争取回校。

6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3、设立济困助学基金

设立济困助学专项基金。每年由财政在确保教育经费合理增长的前提下,按一定的标准提取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以帮助目前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继续完成学业,为更多的贫困家庭解决燃眉之急,有效控制辍学,减少和避免农村学生流失,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要关心爱护,不歧视、不辱骂、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多表扬、多激励、多辅导,把握尺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一份真诚,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尊重,少一点歧视;多一份宽容,少一点克刻;多一份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少一点急功近利的庸俗思想。经常进行家访,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

5、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每一个员工都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学生或家长是学校的主要顾客,是学校获得发展资源的源泉。教师作为学校服务的提供者,有责任和义务善待顾客,并使之获得满意。

6、建立学生档案

建立学生档案,班主任和全体主课课任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特征、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家长要求。这样有利于我们科学的解决孩子发生的问题,为家长或孩子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建立客户分级档案,对重点客户重点对待。在服务的提供上,学校一定要显示出区别。所谓重点客户就是指新生和能够为学校带来生源的老生或家长,招生主任要将重点学生名单和服务要求明确上报给学校,由学校监督执行。新生因为对学校不熟悉,需求层次低,比较容易满意,这样对学校带来生源的可能性比较大;对学校满意的老生,尤其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家长,我们应该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好促进他们宣传学校的积极性。

7、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培养孩子在校成功体验,张扬孩子的个性。孩子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孩子缺乏成功体验,尤其是被赞扬的体验,因此,通过经常性正面激励来引导孩子向爱学习、爱学校方向发展,尤其在后进生转化方面尤为重要。

8、不把学生拒之门外

各小学要开“绿灯”,特别是中心校,留守儿童因投亲、靠友而读书,无论上哪所学校,都要无条件接纳,不要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造成学生“背井离乡”,“肥水流入外人田”。

7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9、政府或学校出台政策

政府或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控制学生无序流动。加大对农村小学投入,切实解决农村师资不足的问题,避免农村小学招雇小学或初中毕业的无业青年作代课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一是狠抓村小学校长管理,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对素质低,“不务正业”的坚决撤换。二是狠抓村级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本培训、“三新一德”工程等,提高他们师德修养、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质量意识。加大村级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对条件差、师资队伍弱、质量低下的村级小学该撤并的要撤并。加快标准化村级小学建设步伐。加大硬件建设,再从强化管理入手,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教学质量,从而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学校一定会得到家长、社会认可,那么学生还会外流吗?

10、强化义务教育观念

逐步取消学生学习费用,实行彻底的义务教育。严格来说,目前的义务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应该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免费教育或者是只收课本费的教育。如果我们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义务教育,那么农村学生流失的现象就将大为减少,甚至没有,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就会普遍提高,农村科学文化技术的普及率就会迅速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迅速提高,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将迈得更快,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就能更快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用3—5年的时间逐步取消九年义务教育所有收费,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并逐步普及高中、职业高中阶段教育,减少收费项目和金额,使更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能够直接升入高中学习。同时,大力发展各类农村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水平,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农村没有实现全面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全面小康。我们认为,农村要实现全面小康,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从九年义务教育抓起。还可以有更多的方法来控制中小学生的流失,但不管怎样都需要我们第一线的老师和班主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我们才会为任何一名学生辍学而惋惜,才会真诚地去挽留他,才会想方设法去化解致流因素。如果流失学生出现了,那也不能轻易松手!胜利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分钟!

四、结束语

对当前农村中学学生流失原因的思考及对遏制农村中学学生流失对策的探索应该是值得我们今后长期重视的两个问题。而且现在的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旺,只有振兴教育,经济才能繁荣,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治疗贫困最好的药方是治疗愚昧。教育与经济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来看待农村中学生流失的问题。中学生流失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但只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有效地控制农村中学生的流失,更好的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国。

8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

五、参考文献

[1]张新平.《西部教育参考》2007年第2期

[2]杜琼英 远程开放学习中学习小组结构及功能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远程教育

2003(09)

[3]罗发奋.网络教育远程学习者辍学原因研究概论与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7(1).中国远程教育.2002(4)

[4]曹文, 关正莹. 网络教育学生流失率规律的研究[J]. 中国远程教 育, 2005,( 11)

[5]香港公开大学远程教育培训课程. 2005 年月12 月12- 14 日。 [6]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管理文件. 2005 年6 月。

http://www.hntvu.tv http://www.qikan.com.cn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tg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