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五章 人的

更新时间:2023-04-12 20: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

答:(1)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化研究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个体如何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认为社会化更是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新发展: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拓宽对个体概念的理解,认为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其含义分别为:

(1)初始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

1 / 18

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4)逆向社会化。即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5)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答:(1)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基础主要在于人类具有经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这使人类具有了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人所特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

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在这种长达十几年的依赖生活期内,个体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风俗、父母或抚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

2 / 18

础,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发生影响。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它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学校中的社会化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

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

在现代社会,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在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

4.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包括:

(1)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①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a.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b.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第二阶段,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第三阶段,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3 / 18

c.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②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a.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人出生之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对象来思考,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产生了。

b.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

“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c.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d.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

在模仿阶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自我意识也是非常弱的。

到了嬉戏阶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往往就处在孩子的周围,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客我”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有了较大的扩展。

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的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

e.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

4 / 18

③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a.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第一,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乐原则。

第二,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第三,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b.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④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a.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婴儿如果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就能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相反,则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不信任,以致对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b.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环境。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的这种自主性活动,过多的指导和责怪或限制,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并对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疑虑,不利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

5 / 18

c.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由于儿童具有了语言的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他开始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一起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父母如果对儿童主动的要求不予理睬或管束太多,取笑或惩罚儿童一些带有创造性甚至有点荒诞的做法,就可能使他产生内疚感,影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在这一时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增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这时成年人应鼓励儿童积极动脑并努力完成自己喜爱的活动,从而培养起儿童完成工作的勤奋精神。不理解或压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会造成儿童的自卑感。

e.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f.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这一阶段个人将经历求爱和建立家庭等事件。顺利地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个人学会和异性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方面活动的失败,会使个体陷入难以自拔的孤独感。

g.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由于个人的社会成就已相对达到顶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渐长大,个人增加了对他人特别是对下一代人的关心。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对后代关注的个人,则会沉溺于对自我、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关注之中。

h.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中,个人会经常回忆和总结自己一生的活动,力图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个使自己满意的解释,并给它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如果个人不能找到这样一种满意的解释,将陷入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之中。

(2)生命历程理论

6 /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t6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