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更新时间:2023-10-22 17: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一、填空题

1.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真子午线方向 、 磁子午线方向 、 坐标纵向 。

2.由 坐标纵轴 方向顺时针转到直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3.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K=1/(D平均/│D往-D返│) 。 4.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0°到360° 。

5.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 直线定向 ,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直线定线 。

6.距离丈量是用 相对 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1 的 分数 形式来表示。

7.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锐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8.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 真北 方向与该点的 磁北 方向的夹角。 9.某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180 。

10.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 水平 距离。

11.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反方位角为 303°20′ 。 12.尺长方程的表达式为 lt=lo+?l+α(t-t0)lo 。

13.视距测量的距离和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D=Klcosα h=Dtanα+i-v 。

14.上下丝读数之差称为 视距间隔 ,也叫 尺间隔 。 15.已知一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67°13′45″,则它的象限角为 SW87°13′45″ 。 16.已知一直线的象限角NE36°51′32″,则它的坐标方位角为 36°51′32″ 。 17.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o23′,在B点又测得左夹角为89o34′,则BC边的坐标方位角为___304o57′_。

2

二、单项选择题

1.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 B.0.002; C.1/5000

2.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A.96° B.276° C.6°

3.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4.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直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5.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6.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 B.K=1/3300; C.K=0.000315 7.钢尺量距的基本工作是( C )。

A.拉尺;丈量读数;记温度。B.定线,丈量读数;检核。C.定线,丈量,计算与检核。 8.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C )。

A. D=Kcos2α; B.D=Klcosα C. D=Klcos2α

9.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B )的方法。

A.倾斜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 C.距离和高程 10.罗盘仪是一种 A .

A.用于测定直线段磁方位角的仪器。B.测量真方位角的测量仪器。C.可计算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工具。

11.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磁针指示的度盘角度值是 C 。

A.磁北方向值。 B.磁偏角δ。 C.望远镜瞄准目标的直线段磁方位角。

三、多项选择题

1.对于磁子午线方向,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BC )。

A.与真子午线方向相同; B.是磁针自由静止时,磁针轴线所指的方向; C.可用罗盘仪测定; D可用经纬仪测定E. 可用水准仪测定 2.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 ACDE )。

A.尺身放平; 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丈量水平距离; D.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 E.进行往返丈量

3.确定直线的方向,一般用( AB )来表示。

A.方位角; B.象限角; C.水平角; D.竖直角; E.真子午线方向 4.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 ACD )。

A.高差; B.高程; C.水平距离; D.高差与平距 ; E.水平角 5.确定直线方向的标准方向有( ABD )。

A.坐标纵轴方向; B.真子午线方向; C.指向正东的方向; D.磁子午线方向

四、简答题

1.何谓正、反方坐标位角?

答:某直线从起点到终点方向的坐标方位角叫正坐标方位角;从终点到起点方向的坐标方位角叫反坐标方位角

2. 何谓直线定线?

答:距离测量时若要分成几个尺段进行测量,标定各尺段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工作叫直线定线。 3.直线定向的目的是?常用什么来表示直线方向?

答:直线定向的目的是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常用方位角和象限角表示直线方向。

4.距离丈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

答:尺长误差,温度误差,拉力误差,钢尺倾斜误差,定线误差,丈量误差。 5.直线定向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

答:距离测量时若要分成几个尺段进行测量,标定各尺段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工作叫直线定线;直

线定向的目的是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6.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有何区别?

答:钢尺的名义长度为钢尺尺面注记的的长度,由于制造误差、拉力不同、温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往往不等。

7.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

答:水平距离是某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长度,工程测量学中,所测距离为水平距离,故测量距

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

五、计算题

1.一般量距一条边,D往=56.337m,D返=56.346m。问相对误差k=? 解:D平均=( D往+D返)/2=(56.337+56.346)/2=56.342m

K=1/(D平均/│D往-D返│)=1/(56.342/│56.337-56.346│)=1/6250 2.视距测量中,l=l下-l上=1.254m,视线水平,计算平距D。 解:D=Klcos2α=D=100×1.254cos20=125.40m

3. 视距测量中,l=l下-l上=1.254m,盘左观测,竖直度盘读数L=88°45′36″,已知竖直角计算公式90o-L。求DAB=?

解:D=Klcos2α= 100×1.254cos2(90°-88°45′36″)=125.341m

?5?l?30?0.010?1.25?10?30?(t?20C),在标准拉力下,t4.有一钢尺,其尺长方程式为:

用该尺沿5°30′的斜坡地面量得的名义距离为400.354米,丈量时的平均气温为6℃,求实际平距为多少?

?5?解:lt?30?0.010?1.25?10?30?(t?20C)

?ld=?l×l/l0=-0.010×400.354/30=-0.133

?lt=α(t-t0)l=0.0000125×(6-20) ×400.354=-0.070m

h=400.354sin(5.5°)=38.372m

?lh=-h×h/2l=-38.372×38.372/(2×400.354)=-1.839m d=l+?ld +?lt +?lh =400.354-0.133-0.070-1.839=398.312m

5.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1-2及各转点处的水平角如图,试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1 A12=75°08′ 2 3 N 210°15′ 152°27′ 180°53′ 4 5 解:

点号 1 2 3 4 5 内角观测值 210°15′ 105°23′ 152°27′ 77°50′ 180°53′ 78°43′ 6.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1-2和多边形的各内角,试推算其他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N A12=137°48′ 1 115°55′ 5 2 124°18′ 坐标方位角 75°08′ 91°28′ 112°34′ 95°45′ 4 3 解:

点号 1 2 3 4 5 1 内角观测值 124°18′ 95°45′ 112°34′ 91°28′ 115°55′ 坐标方位角 137°48′ 193°30′ 277°45′ 345°11′ 73°43′ 7.已知测站点高程H=81.34m,仪器高i=1.42m,视距测量记录如表。试求出地形点的平距及高程(竖直角计算公式为:?左=90o-L )。 点号 视距读数 (m) 53.6 中丝读数 (m) 2.71 盘左竖盘竖 角 读数 (? ′) (? ′) 87 51 2 09 平距 (m) 53.52 高差 (m) 0.72 高程 (m) 82.06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t6f.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