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4-06-25 2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前言】
在今天,每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和“饭局”都有着不解之缘。“饭”关系着你的生存质量,而“局”决定了你的发展前景。在温饱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局”的作用就变得比“饭”更为紧要。
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中说,“政治既然即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不可否认,在中国“关系”作为一种隐性的社会制度,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统治力。在求职、升官、解决难题、争取权力等方面,完全不利用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越是在中小城市,关系的作用就越明显。在某些地方,关系也就是官场和商场的实际通道和游戏规则。
人与人之间关系链接的渠道有很多,同学、同事、亲缘、乡缘等等都是关系的纽带,而如果想使关系更“铁”,同盟更紧密,饭局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途径。
既然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饭局,那么解析饭局、操纵饭局的学问就不可忽视。饭局经济学是一门边缘却又现实的学问,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别有洞天。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天要吃的。请人吃饭是一种很深厚的友谊;而接受他人宴请,则是受了很大的尊重。这一来一往间,人情也做了,感情也交流透了。中国式饭局,也是关系融合之道。“饭局社交”中,有组织,有派系,有阴谋,有利益,人们互通信息,互相依存,通过饭局形成一个又一个形形色色的圈子,并且这些圈子将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们不需要为饭局文化唱赞歌,但是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立足,都要顺应它的潮流,了解当下人情世故的基本特征,这样才不会被冷落,以至逐渐成为只能站在圈外看圈里红火热闹的边缘人。懂得利用中国的饭局文化,才可能为我们自己找到生活和事业成功的一个关键性的枢纽。
人生是要分阶段的。在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都要符合你在这个阶段里你的身份和地位。在“饭局”这一社交活动中,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还处于需求者的位置,也就是饭局的组织者和邀请者。我们要在饭局中结交对你很重要的关键人物,寻求支持与合作,把这一个个的“局”做好了,你才有可能在下一个人生阶段的饭局中,成为被人需要的“赏光者”。当然,此时饭局之局依然不会停滞,因为你还需要更好的位置,更多的资源。
在人脉、关系网、社会资源被看得越来越重要的时代,饭局的纽带作用也日渐突出,一个个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局”等待你以妙手推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成心中的目标。
一场饭局,既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竞争对手之间的交锋谈判。所谓圈子,所谓资源,所谓能量,所谓交易,最后通通绕不过饭局。我们收集诸多古今官场、商场、职场、关系场的精彩之“局”、代表之“局”和那些劳而无功甚至起了不良影响的“反局”,解析其中关系与利益博弈,评说“局”外功夫。当你能够以相对合理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换取比较满意的资源与人脉时,对于饭局经济学,你就已经取得了登堂入室的资格。
很多事往往会因为一场饭局而改变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靠的是实力,但不可否认的是,“饭局社交”为我们打开了许多平时不曾留意的窗口,推动了我们手中一些具体事务的进程。
在酒场中,你可以获得许多甜头,而且这些甜头是平时根本不可能得到的。在酒场中,也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你曾以为一直解决不了的。做社区工作的赵副主任,有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
这个街道想建一个游泳池,需要200多万资金,多次向上级打报告,却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有人给街道赵副主任支招,说在酒桌能解决这件事,比打报告要灵得多。于是赵副主任请了主管领导到酒店喝酒。席间当他委婉地谈起了这事时,几个主管领导先是哼哼哈哈,不作回应。酒过三巡后,领导们的脸红了,声音也大了,话也多了起来。赵副主任见状,又提了一次关于建游泳池的事。其中一位领导听了,粗着脖子说:“我们在喝酒,你谈什么游泳池,这样吧,你要是把这瓶白酒给干了,这事就成了。”
赵副主任本是有些酒量的,见领导放话,一咬牙就把这瓶里剩下的酒全喝干了。 领导一见,大声说:“够意思,实在够意思!”酒桌上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赵副主任那晚醉得一塌糊涂,但建游泳池的资金不久就批下来了。
有些事情,办不办与主管者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但是他们手中的资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人的。是否符合政策法规是前提,而酒桌上的应酬到不到家,气氛到不到份儿,却是一副极为关键的催化剂。类似这样的故事到处都是,如果一个人拒绝上酒场,几乎可以等同于自毁前程。正因为酒场公关有“摧枯拉朽”的神效,所以大家一边批判着,一边又享受着它的好处,酒场公关也就成为职场、官场、生意场中最让人心领神会的潜规则。
有些人远观别人获得成功,获取财富的过程,总觉得他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运气来时,挡都挡不住。但不知你是否这样想过:成功为什么总是亲近他而不亲近你呢?你是否也拥有他们那种不停地寻找成功之路的热情和主动呢?
2006年8月18日,李伟创办的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正式挂牌,这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1990年,从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伟踌躇满志地做过公务员、记者。几年之后,他辞职下海,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他说:“我对经营新项目有着特殊爱好。”
1996年,李伟才真正找到一个发展的契机。当时联合利华生产的“和路雪”冰淇淋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热销,“百乐宝”、“可爱多”、“梦龙”、“千层雪”等冰淇淋一支卖到4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要是能做‘和路雪’的河南总经销就好了。”这就是当时李伟最想做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简单的想法给他后来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由于当时“和路雪”刚进入中国市场,仅在一线城市销售,像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根本不在联合利华的考虑范围之列,因此当李伟跑到“和路雪”设在北京的总部要求做河南总经销时,对方根本不予理睬。
执著的李伟没有气馁,先后到北京跑了不下10次,对方被李伟锲而不舍的诚意所感动,“和路雪”总部开始对郑州市场进行评估和考察。
在对方到郑州进行最后一次考察时,李伟从朋友那里借了2000元钱,在郑州最高档的酒店请对方吃饭,甚至不惜投其所好,和一帮哥们儿在餐桌上绞尽脑汁跟对方大侃足球,结果对方心花怒放,当场决定让李伟“试试”。
这一“试”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李伟不仅通过经销“和路雪”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也给他后来进入速冻食品业提供了条件。当时“和路雪”在河南给李伟配备了5辆冷冻车,并建造了上千立方米的冷库,这都为他后来涉足冷冻食品行业,创建“思念”品牌打下重要基础。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如果你心有所想,一定要调动起自己最大的热情去争取。从饭局入手,开启你要有所求的人的心扉是一条捷径,因为在饭局上,人的情绪大都会非常好,更容易结成深厚的友谊,达成重要协议。
靠一顿宴请来说服犹豫不决的立法人员投自己一票,历来就是西方政客们惯用的手法。这一顿饭可以是室外的午餐,也可以是非常考究的早餐,还可以是精致的晚宴。但不管是哪一种,每当有重要的提案要投票时,毫无例外地,银质餐具便被搬了出来。即使是政治捐款,也总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社交方式的饭局,可以向对方传达不见外的信息,代表亲近,即认同对方是自己人。要办的事先不说,先吃,这样就没有势利感,事不成就喝酒,也不伤面子。
如果你每年有几十次机会和一些可以为你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人一起吃饭,可以想象你在个人生活和事业两方面,一定都会有所成长。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即使不是每次都有所得,但一次的成功,就足以回报你数次的付出。
2互通有无,在饭局中完成人与人之间资源的交换 一个人要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上面要有人提携,下面要有人支持。 这里面有公务,也有私交,饭局的意义, 在于它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知道对方缺少什么,也让对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以便于下一步关系的进展。
抬轿子和坐轿子的人同样需要饭局的互动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饭局是地位低、手中资源少的人向地位高、有更多支配权的人寻求关照的一种手段。事实上,只要你是社会的一员,就需要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换,以领导者为例,他们同样需要“私人关系”的润滑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心理现象,有所给予才会有所获得。如果你只拥有某种权力,但却不能征服人心,那就不算什么权力;如果你有一颗富于同情的心,那你就会拥有许多仅靠权力所无法获得的人心。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讲究人心、人情。领导关心爱护下属,下属才会尊重拥戴你,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领导。只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双方的情感融洽,才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某市的潘副市长,出身“学院派”,但是却以人情味著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关心下属,凡是跟他干过的干部,无不以“我是潘副市长的人”自居。潘副市长知道下面人苦,有什么好处从来不忘了大家。平时,身边的工作人员碰到什么特殊的困难,如意外事故、家庭问题、重大疾病、婚丧大事等,潘副市长都尽量到场,伸出温暖的手雪中送炭。另外,在饭局、球场等非工作场合,潘副市长总是非常平易近人,和他一起碰过杯子、挥过杆子的普通干部不在少数。潘副市长知道,做官也是做人,上面的关照,下面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为官者要深知感情投资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一些感情投资,对于笼络部下为自己办事往往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写道:“我所认识的所有伟大的领导人,在内心深处都有着丰富的感情。”换一种说法,这些伟大的领导人都很有人情味,很善于关心下属、理解下属。是的,只有做一个善待下属、富有人情味的领导,才有可能攀升到“伟大”的高度,才能征服下属的心,让他们永远为你尽忠效力。
如果说以上对下,饭局的效用在于凝聚人心,那么,以下对上,饭局则更侧重于一种表达。这不仅仅是要表达你的忠诚和善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让领导者了解你的心愿,看到你具有担当大事的能力。
曾经社会上有种说法叫做“做事要学胡雪岩”。作为清末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做事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
胡雪岩的很多条经商通道都是拿银子堆出来的,但是到了江浙总督左宗棠那里,就要换一个路子了。
胡雪岩初见左宗棠时,自己的状况并不好。当时战乱未定,胡雪岩的知交好友、在官场的靠山王有龄在杭州城破时自尽,而胡为杭州购粮的差使却并未交割妥当,市面上尽是关于他“携款私逃”的风言风语,左宗棠几乎要拿他查办了。经过一番筹划之后,他决定自己主动去解开这个结。
面对时任江浙总督的左宗棠时,他首先交代了当日太平军围攻杭州,他受知府王有龄重托,到上海办粮一事。救命的粮食运到之后,尽管眼中泣血,怎奈无法突破敌军的防线交接,不得已才转运至宁波。
胡雪岩表示,自己有一万石米,停放在杭州城外江面上,可随时派人验收。此时清廷国力衰弱,各路官兵的粮饷多靠自筹。所以这一万石米,对左宗棠的意义非同小可,他要建功立业,肃清浙江全境,粮草乃是基础。又听说这是胡雪岩无偿的报效时,不由他不动容,于是摆出深谈的姿态来,追问胡雪岩此举的动机。对胡雪岩来说,这就是允许他登台唱戏,一个宝贵的机会来了。
当谈话的地点由外书房移至总督府的“便饭”桌上时,胡雪岩借这个登堂入室的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恰到好处地恭维左宗棠“大人也是只晓得做事,从不把功名富贵放在心上之人”。这一次,两人谈得分外投机。
此后,胡雪岩通过购武器、采粮、筹饷等事务,在左宗棠施展抱负、建功立名的过程中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同时,也借这股东风,成就了自己富可敌国的大事业。
左宗棠乃一代名臣,即便胡雪岩与之初会的时候,他已是一方大员,一路诸侯的身份。这就像在一个公司里,你也许还可以通过一些小花样结交中层,但是对真正的老板却大可不必。有句话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在真人面前,只要你的才干、气度获得赏识,下面自然会有利益。
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都以“给予”和“回报”等值这一公式为基础。没有这种相互性,社会平衡和凝聚便不复存在。但是,对于许多社会交换关系来说,如果仅以金钱、物质标准
来衡量,要达到等值或许是不可能的。这时,感激、服从、服务、忠诚等就成为实现交易平衡的补充物,使人们在主观认知上达成某种平衡。从事实经验看,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这些补充物所赋予的内涵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并强化了交易双方相互关系的纽带,以致使这一关系在没有外在强制力量加以保证时也依然如此。
多结识一些有圈子的朋友
我们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简便有效的方法,迅速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那么怎样才可以做到这点呢?那就是多认识一些朋友,通过朋友再认识他们的朋友,由这个朋友圈子再结识另外一个朋友圈子,这比一个一个去认识朋友的效率要高多了。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想出人头地,如果整天和一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就只懂得吃喝玩乐,绝对学不到一点儿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的东西,更不可能通过这些朋友的帮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要想拥有成功的人生,一定要有选择地去结识有价值的朋友,回避没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做到“交”到一个人,就“交”到了一个新的圈子,无疑是交友的最佳境界。
赵经理是大成集团销售部的主管。他的业务是需要直接与企业的老板们或高层管理来谈的,但要联系到他们可不是很容易。还好,他有一位在特定部门工作的同学,通过这位同学,得到他们很多VIP客户的名单。赵经理拿回来一看,都是大企业的,当地房地产公司老板,电器公司的老板,甚至银行领导的联系方式。要是能与其中一位结交,那就不愁没有业务量了。
根据大成集团销售的内容,权衡再三,赵经理决定先与其中一位房地产公司的黄老板联系。具体经过不用多说,反正这位黄老板最终被赵经理“拿下”了,两人还成了朋友,经常交流销售的心得。
不管怎么说,他一个小经理,跟一家企业的老板成为朋友,这终归是好事。因此,在跟黄老板出行的日子里,赵经理也认识了他圈子里的很多老板,比如做电缆的,做电器的,银行的等等,这些人跟赵经理也都成了朋友,然后跟这些人的朋友也成为朋友??日子久了,赵经理已经不愁没机会找到潜在的客户了,他现在的工作就是跟这些朋友们吃饭、娱乐。
在赵经理看来,这些老板们都是优秀的人,也都是贵人,他需要他们,所以要跟他们交往。生活在贵人圈中,就不愁身边没有贵人,也不必担心自己得不到贵人的相助。
人是现实的,什么人是有价值的,什么人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应该最清楚。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人们有信息共享、情感沟通、相求相助三个方面的作用。所以,人际交往要有选择性。
假如你认识一个人,但你却不一定认识他的朋友,但那个人说:“下星期我们有个聚会,
你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吧。”你参加了那个聚会,就会认识一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本来不相交的人,从而使自己的关系网中又多出了很多新朋友。
而且,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人脉关系网,这些人脉关系网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认识了这些人,也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又会有另一个人脉关系网加入你的网络之中。这就如同数学的乘方,只单单以这条主线来建立你的人脉关系网,其速度就会十分惊人!
有一家公司的老总在商界打拼了多年,也算是广交朋友了。可是,由于自己公司经营项目的限制,原来结交的人际关系大多是一些和公司开发项目有关的人士。所以,最近他正在为打通科技方面的人脉而发愁,公司新研发的项目也因为这一环节苦苦找不到人脉关系而不得不先搁浅下来。
正当发愁之际,一位商界的老朋友给他打来了电话,想让他帮忙请一位广告界的老总来参加自己举办的宴会。这位老朋友最近正要推出一个新的品牌,所以希望能通过朋友介绍得到广告界的支持。于是,在宴会中这位老总也经过老朋友的介绍,认识了好几位科技方面的人士,可谓对他的帮助是太大了。
靠别人来壮大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其实就如同做生意,就是一种平等交换。我们与朋友之间之所以能够维持互动关系,正是因为我们彼此都有可以提供给对方所需的东西,而且这种交换是不同价值的交换,是通过交换来弥补各自的需要,所以这种交换对双方都有意义。
人脉关系就是一个巨大的网,这个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为你带来一条人脉的线。而且,这种人脉关系大多是通过社交中的沟通而获得的,可以说利用这种方式积累人脉资源的成本也是最低的,更是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没有人可以限制你的人脉关系网的发展空间,唯有你自己可以决定,可以让它无限大,也可以让它无限小,这就要看你的努力程度了。
要壮大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就要学会与别人互换人脉资源,这就是壮大自己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假设有一个人,他对你很冷淡,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情感沟通,也不能为你提供帮助,但一有困难就跑来找你,这样的人你会和他做朋友吗?恐怕不会。
朋友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味地索取和奉献,而是彼此互求互助。如果你想赢得朋友,那就必须在你们之间建立某种互利关系,这就是加固你们关系的一个根本。
嗅觉灵敏,比别人先一步“成局”
俗话说,“吃人嘴软”,越是吃得丰盛,越开心,就越有这种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请人吃饭就可以达到所有目的,但对于双方关系的增进,是有其人性根据的。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在餐桌上沟通,有的先吃后说,有的先说后吃,有的则边吃边说。所以有人说,把对方的胃安抚好,事情就已成功了一半!
苏娟的工作单位来了一位新主管,不知是对旧主管还存着一种怀念,还是这位新主管长得不高也不帅,苏娟对他始终没有好感。
其实对这新主管没有好感的不止苏娟一个,几乎整组的同事都“不喜欢”这位新主管。 可是又不能把他赶走,自己也不可能调职?? 怎么办呢?苏娟有点儿担心。
有一天,也就是新主管到任的第二个星期三,新主管宣布请大家吃饭,说是要“大家彼此熟悉熟悉”。
这种餐会是没有理由拒绝的,苏娟虽然不太乐意,还是去吃了。席间,这新主管有说有笑,大家都吃得很高兴。
苏娟开始觉得,新主管也蛮可爱的,其他同事也都有同样的感觉??
这位新主管可以说对人性已有相当的了解,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他的困扰。 虽然是寻常饭局,但从邀请到进行,其中都包含着许多值得玩味的意义。
饭桌是可以很好地拉近彼此距离的场合。这位新主管在饭桌上放下身段,显露他的亲和力,让同仁们认识他“真实”的一面,并表达出他和同仁们在尊严上的“对等、平行”。这种动作一般来说,会有相当良好的效果。
主动组织一场饭局,就是主动搭建一座与人沟通交流、和谐相处的桥梁。在现实中,人们对于陌生的人和事物都有一种微妙的排斥感,这时候,如果有人放低姿态,想办法与自己所求的人去近距离接触,那么陌生就会变成熟悉,排斥就会变成接纳。
在演艺界,冯小刚与葛优是一对黄金组合,也是中国电影票房的保证。他们的合作,就缘于冯小刚的一次“趋附之局”。
1988年,电影《顽主》在国内上映。冯小刚被片中葛优滑稽的造型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所吸引,当时他正和王朔编写剧本《编辑部的故事》,看过《顽主》后,当即想到让葛优出演李冬宝。冯小刚在圈内打听了很久,却没有谁知道葛优的详细住址。
一天,冯小刚向王朔说起了这“烦心事儿”,没想到王朔不仅认识葛优,而且还有交情。冯小刚喜出望外,当即就让王朔带他去见葛优。王朔笑呵呵指着窗外说:“正下雨呢,急啥!”“怕什么,走吧,雨中拜访心更诚呀!”
两人找到葛优住所,结果是“铁将军”把门。找邻居打听,恰好那人是葛优的妻嫂,她邀请两人进屋坐会儿,但冯小刚执意要到楼下去等。他们俩在楼下找了一个车棚,边避雨边等葛优。大约过了40分钟,葛优回来了。见冯王两人正在车棚里等待,赶忙请他们进屋。一进屋,冯小刚就开始不停地说剧本的内容、人物和情节,希望葛优去演男主角李冬宝。
葛优不好意思地说:“前段时间,我已经答应张小敏导演,在她的影片《大冲撞》中饰演一个角色,这怎么好意思反悔呢?”冯小刚仍热情不减:“张导的影片里请你演的是一个配角儿,我们却是请你演主角儿!再说,王朔编剧本的时候可就是按你的模样来写的,你不妨掂量下哪边轻哪边重。”最后,冯小刚留下了剧本,请葛优慎重考虑。两人走后,葛优的妻嫂告诉他:“人家早就来了,外面下着大雨喊他们进屋都不进,一直在楼下的车棚里等你。”葛优听后,十分感动。
当晚,葛优仔细地看了《编辑部的故事》的剧本,发现此剧本语言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发人深省。第二天,葛优硬着头皮谢绝了张小敏的邀请,开始接拍冯小刚的剧。从此一发不可收,葛优开始了与冯小刚长达20年的亲密合作。
冯小刚的邀请,就像是一道好菜,材料好,分量足,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所以说“饭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能把你的心意表达出来,设“局”的方法自可千变万化,把人拉到自己这一方,“局”的效果就达到了。
事实上,一顿饭、一份小礼物、一次真诚的表达,价值也不需要太高,所费的心意也不必太多,可是吃了、拿了、接受了,自己的行为、判断和坚持就会产生变化,人性就是这么奇妙。
如果在生活中你常常会因为不与人“同流合污”、不向人妥协的“清高”误事,那么适当地放下架子,融入人群之中,你会找到更多的乐趣,看到更多成功的希望。
替别人打算,就是替自己打算
人与人之间就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人共事,亲和的态度,毫不设防的姿态,会使对方备感温暖。试想若人们平常的行为有此表现,则人际关系定会和谐愉快。如果不了解这种基本原则,又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无异于是在原地踏步罢了。在现代社会里,的确有很多人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便不愿付出。这种以计算利益为先的人际关系是不堪一击的。商业上的竞争来往原本是功利且锱铢必较的,但把它应用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却不灵验。
以装修为例,我们来看一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互动的。
很多人知道,装修合约是不完全合约。无论你事前考虑的有多周到,也不可能把每个细节都写进去。况且,装修工人的人力资本产权“天然属于个人,只可激励不可压榨”,即便是把所有细节都写进合约,工人执行起来也可能走样。
目前,不少人选取“现场监督”的方式,但是,由于施工问题大多是一种技术活,一般人都是“门外汉”。即便客户紧跟在工人身后,如果工人想要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话,客户也
往往发现不了。
那么,如何才能把装修工程做好呢?请客吃饭。
在每一道工序(主要是水电工、瓦工、木工、油工)进行之前,先请工人吃顿饭。从事后来看,这一做法对约束工人行为,激励他们认真施工,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虽说现代社会的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但人毕竟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绝大多数人还是有良心的。吃了人家的饭,怎么好意思不好好干活呢?这种信任,往往比“监督”有着更好的效果。
真正懂得交往之道的人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给予”的。他们会考虑到对方的立场、需要,仅凭一己之力帮助对方,并沉醉于此种喜悦当中。而受到这种“给予”的人,只要稍微有心,绝不会毫无回礼的,也会在能力所及的情形下与你合作。透过这种交流,彼此关系自然就愈来愈亲密,终至成为真正的朋友。
刘丽是某小企业的总经理,该公司长期承包大建筑公司的工程。所以,刘丽需要和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搞好关系。她的高明之处在于,她不仅奉承公司的显要人物,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平时,刘丽总是想方设法将那些大公司中各员工的情况做全面了解。当她发现公司里某个人大有可为,以后极有可能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尽心款待。因为她明白,十个欠她人情债的人当中,会有九个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她现在是在为以后更大的利益投资。
所以,当年轻职员张强被提升为部门经理时,她就专门找了个时间前去祝贺,并向其赠送礼物。等张强下班之后,她还盛情邀请他到高级餐馆用餐。张强从来没有来过这种高档的地方,自然对她的招待很感激。张强认为,自己以前从未给过这位总经理任何好处,并且现在也没有掌握重大交易决策权,可见这位总经理是真的爱惜人才,是个可交的人。
更为高明的是,刘丽却说:“我们企业能有今日,完全仰仗贵公司的帮助,而你作为贵公司的优秀职员,我向你表示谢意是应当的。”她的这番话,又给张强减轻了心理负担。
没过多久,张强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公司的上层领导。刘丽的交情自然就起了作用了。在生意场上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破产,但由于张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刘丽的公司仍旧生意兴隆。
你有需要,我帮你满足;你有困难,我帮你解决。那么,在将来如果我有需要,不等我去请求,你自动就会来帮助我。你的帮助,既不是报恩,也不是为了还债,都是应尽的道义责任,都是彼此应尽的友谊责任,这样的动机,就叫做互助。
但是,帮忙时的行为方式是最值得注意的,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
应该做得很自然,也许在当时对方无法强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能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当你给别人帮忙时要高高兴兴,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对他的帮助绝不会像射出去的子弹一样一去不回的,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
我们一定要明白:帮忙是互相的,切不可像做生意一样,赤裸裸地把每件事都摆放得清清楚楚。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吃喝小恩惠,回报大实惠
中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究“情”字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也恰巧是国人最大的弱点。自古以来就有“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这些说法都验证了这一特点。因此,聪明的人会利用感情去投资,这对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有明显的效果。
魏敏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她就是一个懂得用小恩小惠来聚拢人心的管理者。她的公司有一个司机,经常胃痛。魏敏知道之后,就嘱咐他多注意饮食,而且每次公司让他出车时,魏敏都要给他带上一包饼干,以防他半路上因饥饿而犯胃病。
魏敏在公司总是笑脸迎人。偶尔看到有些职员因手头紧,饭食差,就会自掏腰包让他们出去吃好的。有一次由于公司的午餐大家不太爱吃,所以,她干脆专门派人去饭店点菜带回来,大家一起在会议室里聚餐。遇到因为忙于发货而耽误了吃饭的员工,魏敏都会请他们出去吃饭,额外还发给他们一些补贴。她的这种小恩小惠让公司上下关系非常融洽,公司的效益也节节高升。
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但要想获得别人的感情,首先自己要多付出。尽管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之以前稍显淡漠,但是“人情生意”却从未间断过。要想办事顺利,就要提前准备筹划,为自己储备人情。
略施小惠是以点滴的施惠,用在同一个人身上,并且依不同时候给予好处。等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再运用“流水的启示”,也就是利用当水涨到溢满的程度时,就会冲出一条新沟道的原理,让对方依我们的意志而主动配合,以达到预设的目的。一次又一次地施予对方以小小好处,当有需求时,对方通常是不会,也无法拒绝的。
著名的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曾说过:“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能拖到哪里。”这句话形象地将互惠原则的作用描述得淋漓尽致。的确,人类富有感情的心理以及道德因素的影响,使人们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常会产生亏欠感,进而在试图寻求内心平衡时,成为施恩者的拥随者。
应当注意的是,施予小惠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未来,从长计议。略施小惠是一种要平时点滴积累的工作,如果一下子给予对方很大的好处,对方一定会疑惧你可能要求更大的回报而回避。所以施小惠时,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要让人感觉到有丝毫做作。因为平时的恩惠,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就是这样,没有故意拉拢人心之嫌。如果你平时不注意对别人小施恩惠,只在关键时候想要拉拢别人,别人会对你不屑一顾。
在与人交往中,并不是只有那些倾囊相助的义举才能让人对你产生信任和感动。有些时候,平时的小恩小惠更能拢住别人的心,让别人心甘情愿地为你付出。
3好局成就“好事情”给交易穿上感情的外衣 交易是让人鄙视的,
而交情却一向让人推崇,同样是互通有无的交换。 在推杯换盏、气氛融洽的酒桌上完成, 就突出了朋友的情分,淡化了交易的实质, 无论哪一方都很容易接受。 能捧场的时候,不要煞风景
在现代饭局中,与其说我们吃的是“饭”,不如说吃的是“场子”,“场子”里的气氛热烈,饭局的成功也就有了一层保障,所以说要把饭局做好,捧场的学问必不可少。
在人际交往中,“工作干得不错啊!”、“你挺好啊!”这种应付的捧场方式不但不会赢得他人的喜爱,有的时候还会适得其反。当对方把你认定为虚伪之人的时候,你就很难在他的印象中翻身了。所以,见机行事是当务之急,谁能把握好时机,谁就会占尽先机。
人生需要掌声,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因此,我们不妨就把赞许别人的表情挂在脸上,多给别人“捧场”。
有些人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他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以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该怎么说,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你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否则就会破坏交际效果。
比如:在寿宴上对着寿公寿婆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着孕妇说,这年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翅膀长硬了就飞了;对新郎新娘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啦!下回别忘了再请我,我一定捧场;别人就要出远门旅行了,却对他大谈今年发生了多少飞机失事的意外事件??你应该不想成为这样的冒失鬼吧?那就不要排斥“捧场”这个绝对有用的技巧。
邱明有很多朋友,甚至与朋友的全家都相处得很好,为什么呢?这就得益于他善于捧场。一次,他和一个朋友约了饭局,朋友将他的妻子也带来了。因为他和朋友的妻子是第一次见
面,没有适当的话题,但是他眼睛一亮,发现朋友妻子佩戴的那款胸针非常独特,于是他称赞道:“这款胸针真是精致独特,好像市面上没看到过这款式啊。”
朋友的妻子立即来了兴致。原来这枚胸针真的很独特,市面上确实没有。那是她自己设计并定制的。邱明一听,立即称赞道:“难怪这么特别,你很厉害啊,设计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改天也帮我设计一个吧!”于是,两人的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这个社会上,懂得捧场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的话时,难免会觉得高兴、自豪,因此,多为别人捧场,也会使你变得更有魅力!具有场合意识,懂得经常为他人捧场的人,收获的是别人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为他人捧场实际上也是为自己捧场。
在交际法则中,要做一个处世高手、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时,要注意场合,增强场合意识,懂得在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并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在喜庆的场合应讲一些轻松、明快、诙谐、幽默的话语;在悲痛的场合应讲一些与场合的氛围和谐的话语,这是起码的要求。如果不注意这一点,说话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去别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盛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根据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感谢主人的邀请这—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要称赞酒会的成功以及你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除了菜色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
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需要相当的经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场合,面对各样的人物,一个处世高手一定要能分清场合,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说话,使自己的谈吐既符合场合要求,又考虑到谈话对象的接受心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使你参加的每一个交际之“局”,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人情可以不做,做了就不要以“施恩者”自居
“请客送礼”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事儿,其实里面大有学问。常常会有人把这事儿办砸了,这是因为他们送了礼之后,在饭局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提示对方,唯恐人家忘了。这就有些小家子气了,这种人在社交场上永远也混不出名堂。
在日常交往中,人情总是要有的,但有了一点交情就要拼命用完的人确实是太目光短浅了。你送朋友一个人情,朋友便欠了你一个人情,他是一定要回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有人会觉得,这样一往一来,仿佛商品买卖,我给了你钱,你就必须给我商品。
其实不尽然。人情的偿还不是商品的交易,钱物一清便两讫了,那样太没人情味。你不欠他,他不欠你,他日你去找他,他凭什么给你面子?所以,人情的偿还必须看时机,否则交情变成交易,你与朋友的脸上都挂不住。
有的人为朋友做了事,送了人情,等到大功告成,他便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简单的说成复杂的,小事说成大事,生怕人家忘了。
好比有一个人,他帮朋友解决了借贷难题。以后,他每次碰上朋友,聊着聊着就谈到了这个话题上,说上一两个小情节,以说明他的本事有多大。久而久之,他的朋友怕他了,见了他就远远地躲开。
这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人情送足了,却因人情的善后问题而功亏一篑。没有朋友会因为你不说,就会忘记你送的人情,多说反倒无益。人家可能尽快地还你一个人情,之后便敬而远之,即使你再有能耐,朋友亦会另请高明。
所以,做足了人情,给够了面子,你该坐享其成,不要夸大其词,最好不夸功,甚至不认账。不认账,只是你不认,并不等于朋友不清楚。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情自然就会给你带来回报。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清末一代官商胡雪岩送人情的手法:
江苏学政何桂清回京述职,顺便要找机会放一任外官。如果他能到浙江做巡抚,对以浙江为大本营的胡雪岩的生意自然大有好处,这事情胡雪岩当然要极力促成的。
胡雪岩是做钱庄生意的,他的打算,就是从自己铺子里拨出一笔款子来,供何桂清进京打点。借钱给人买官,对于接受这种交易或者这种恩惠的官场人物来说,第一面子上会有些挂不住,第二又担心事成后对方会狮子大开口,让自己难以招架。胡雪岩人情世故熟透,这个结轻轻地就解开了。两人在何府花厅的酒桌上密谈的时候,得知何桂清此次上京要花一万五千银子,胡雪岩说:“云公,您老知道的,我做钱庄,我们这行生意,最怕‘烂头寸’,你老这趟进京,总要用我一点才好。”这一说,何桂清的表情便很复杂了,惊喜而兼有困惑:
“雪岩,你的意思是想放一笔款子给我?”
“是的。”胡雪岩很率直也很清楚地回答,“我想放一万五千银子的账给云公。利息特别克己,因为我的头寸多,总比烂在那里好。”
“期限呢?” “云公自己说。”
何桂清又答不上来了,他要好好盘算一下,却又无从算起。看他迟疑,胡雪岩便说:“我替云公出个主意,在京城里,我替云公介绍一家票号,云公的款子都存在他那里,看情形办,
钱多多还,钱少少还,期限不定,你老看如何?”
事情谈妥了,何桂清毕竟是在官场混了多年的人,不能不怀疑胡雪岩如此慷慨的用心。 “雪岩兄,”他很吃力地说,“你放款给我真的是为了解决‘烂头寸’的问题?” 问到这话,胡雪岩觉得不必再说假话,因而这样模棱两可地答道:“就算头寸不烂,云公的大事,我亦不能不勉力效劳。”
“感激得很。只是我受你此惠,不知何以为报?”
这就带着“问条件”的意味了。条件自然有,但决不能说,说了就是草包。于是胡雪岩道:
“云公说的是哪里的话?我不曾读过书,不过《史记》上的《货殖列传》、《游侠列传》也听人讲过。区区万金,莫非有所企图才肯出手?”
这下子,何桂清才算心悦诚服,心里也舒坦多了,觉得胡雪岩既慷慨大度,又懂得分寸,很可以交一交。
送人情不仅要懂得分寸,更要懂得艺术。送什么,送多少,何时送,怎么送,都大有学问。送得恰到好处是人情,送得不当是尴尬。不管是有意送的人情,还是无意中送的人情,都有一个让对方如何感受、如何认识的问题。如果让受礼者觉得你这人冒冒失失,不当交,也不当信,这礼就算送砸了。尤其是与位高权重的人结交,一定要突破他的心理障碍,把自己的位置摆得稍稍低一点。赤裸裸地甩出银子来,是收买;而加上一些颇具人情味的花样,就是倾心的结纳了。
有位搞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有事要与一位当地政要沟通,特意买了名家设计的钻石首饰送给了这位政要的夫人。登门拜访,他先恭恭敬敬地捧出两音乐会的门票来,聊完乐队曲目等等,再把那装胸针的小盒子随随便便地掏出来—“请夫人赏光,有用得着的场合随便戴着玩。”
如果你“现用现交”,只一锤子买卖,尽管只拿硬通货与对方交换。若想交得深,交得透,就不妨加些感情的点缀,给人一个继续往来的理由。送礼归送礼,吃饭归吃饭,送礼是攻关,吃饭是润滑,两者不能搅在一起。送了人情之后,切忌以恩人自居,时时刻刻把这情分挂在嘴上,这样会惹人反感,冲淡情分,甚至可能费力不讨好。
“心到神知”,糊涂人其实是绝无仅有的。 让对方相见恨晚的关键五步
我们会发现,在饭局或者其他一些交际场合,有些人总是广受欢迎而另外一些人却总是缩在一角,与人落落难合。究其原因,这就是交际者本身性格和水平的问题了。如果你想改
善这种情形,就应当尽量把握“快乐别人、愉悦自己”这个大原则,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接纳你。
在日常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会善待他人,尽量做到热情大方,让别人觉得你是个随和可亲的人,这样你就更能融洽地和他人相处。积极主动地去和别人交流,让别人看到你幽默和蔼的一面,让别人和你在一起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你就会如磁铁一般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范曾是我国当代的人物画大师,他的书画造诣声名远扬,他的口才也是闻名遐迩的。香港凤凰卫视将范曾于2002年3月在《世纪大讲堂》栏目所做的“大美无言”的演讲,评为该栏目“50期以来最轰动、最成功的演讲”。
他的演讲雄辩而不失幽默,自信而略带疏狂,倾倒了所有的听众。有记者就傲气问题采访范曾时,他说:“我认为这个傲气不过是别人的观感,对我自己来讲,仅仅是从我所好,我行我素而已。别以为我傲气呢,总有它的原因,比如我曾经说过,‘我的白描功力可以说国内无出其右者’,报纸上登出来了,说范曾太狂了。其实,这是个事实嘛,这怎么叫骄傲呢!我觉得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应该受到尊重,不应该受到批评。”
如果范曾在所有的场合都一狂到底,他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好在他还时有真诚幽默的性情流露。
在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执教五十周年的纪念会上,应邀出席的范曾,曾作过一次别致的发言:“你们知道今天参加大会的人,谁的数学最差?就是在下!数学是什么,它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它摸不着看不见说不清却无处不在—纤维丛是什么?我问过胡国定教授,他说纤维丛是什么很难说清,后来我又问杨乐,杨乐说,它到底是什么,说了你也不懂。”
大家忍俊不禁,而陈省身先生竟笑得连眼泪都流出来了。范曾是个大画家,即使对数学是门外汉,也不影响他高超的画艺。于是,他用自己对数学的一窍不通同陈省身的博大精深作比较,用自嘲来表达对陈老的崇敬,在诸位数学家那里赢得了好感。
范曾是个大画家,即使对数学是门外汉,也不影响他高超的画作。于是,他用自己对数学的一窍不通同陈省身的博大精深作比较,用自嘲来表达对陈老的崇敬,在诸位数学家那里都赢得了好感。
在朋友之间,懂得如何说笑的人最受人欢迎,但是一般人都需要心理上的调整,才能够培养这份能力。
照着以下的方法自我调适,就能让人际关系向前更迈进一步。 1.放下身份
不管是什么身份,如果想要受人欢迎,就得要放下身份。想想看,谁会接近一个成天紧绷着脸、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
2.把话说得亲切点儿
话说得太高雅了,就会拉出距离。“嗨!穿得这么美干什么?要迷死人啊!”这句恭维话就比“嗨!你今天穿得非常漂亮”要来得亲切。
3.偶尔装点儿疯,卖点儿傻
没有人喜欢成天看一本正经的苦瓜脸。偶尔装点儿疯,卖点儿傻,就算嘴里讲着歪理,也不会有人怪你,反而会跟着轻松起来插科打诨一番。
4.说起话来可别像老师上课
就算再有道理,也别把话说得硬邦邦,让人听了不舒服。在朋友之间说理,点到为止,别成天婆婆妈妈的,让人见了退避三舍。
5.把热情拿出来,把诚恳写在脸上
朋友之间遇到麻烦需要有人处理时,尽管举起手来大声说:“让我来!”平日时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别在有求于人时才登门拜访。
另外,交往中多体贴对方,多点嘘寒问暖,会使对方感受到你带给他的亲人般的温暖。 注意对方的爱好、关注对方穿戴上的变化、记住对方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这样做,对方会觉得你很在意他、关心他,能引起对方的话题和谈话兴趣,你也会因此而受到对方的热情“礼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不涉及利益等实际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以“得”和“失”来衡量。
人是群居的动物。社交的一层重要意义就是要满足相互交流的心理需要。
而人们对于自己看起来顺眼、聊起来顺心的人,总会抱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一旦对方有什么需要自己伸手的地方,也大都会热情相助。这个时候,那种“好感”也就变成了一种你可以使用的力量。
4有交才有情, 懂得拉什么人上你的餐桌 “关系有远近,朋友有厚薄”。
饭局的目的,不是吃吃喝喝,结交酒肉朋友, 而是要将你手中的“关系”分门别类, 为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局”。
然后,当你有一天面对某一件棘手之事时,
立刻就能找到对路的人助你一臂之力。 “发小”不能丢,即使他已经落魄
饭局是用来交朋友的,人一辈子都不断地在结交新的朋友,但是结交新朋友的同时不能把老朋友抛在脑后,不管他目前对你的作用够不够大,失去的友情都是人生的一种损失。
对每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身边有几个真心相对,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情况都会一路支持你的朋友。
这种朋友不必非常英明神武,最关键的一点是你们有着深厚的友情基础,而且大家都珍视这种友情,彼此以诚相待。
她是中文系的美女,追求她的男生如过江之鲫。
他和她一样一同来自僻远的山区。他的贫困和勤奋在校园里同样出名。他一入学便暗恋着她,但始终不敢表白,只是像个仆人似的心甘情愿地听她调遣,帮着她干这干那。
入学没多久,她便努力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更像一个地道的都市女孩,背地里还笑他“仍是那么老土”。大二那年的情人节,外语系的林用一篮子鲜艳欲滴的玫瑰打动了她的芳心,她欣然地把少女甜美的爱情交给了那个嘴巴甜甜的男生。
林凭着殷实的家境很潇洒地请她去吃精美的大餐,去高消费的娱乐城快活地走一回,去超市满载而归??让她小女孩的虚荣心像肥皂泡沫一样膨胀起来。对于他善意的提醒“林是一个花花公子,是靠不住的”,她根本听不进去,反倒在心里笑他“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当林在校外租了房子,要她过去住时。他像房子着火似的,急忙赶来劝阻她,可她很开放地说这是时尚,反而劝他别读书读傻了。
他只好痛心而无奈地让半瓶劣质白酒,把自己灌醉得一塌糊涂。她已经有好几门功课都亮了红灯,他想找她坐下来好好谈谈,可她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让他们的话题总是沉重得拢不到一起。
她已经为她的“看得开”三次去医院,打掉疯狂激情放纵后的负担。而这时候,林竟然移情别恋,她用眼泪苦苦哀求,最终也没换回林迷失的花心。
情场和学业都输惨的她,在毕业前夕服了大量的安眠药。幸好被人及时发现,送进了医院。第一个来看望她的却是那个曾经被她笑为“老土”傻小子。
她不知道自己和他还能不能成为恋人,但是她知道,她以后永远都不会轻视这份友谊。 老朋友永远都是可贵的,他们可以倾听你的烦恼,分享你的快乐,同情你的遭遇,处理你的麻烦。忠实的朋友是人生中的一份重要珍宝。能够与人建立一段真诚而长久的友情,将会带给我们极大的益处。有人曾经说过:“当许多东西都离我远去的时候,朋友就会近前来。”
俗话说“人是七节草,不知哪节好”,人的一生坎坎坷坷地走过来,总会遇到许多艰难困境。所谓的困境,也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不能克服、无法渡过之境。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借助外力来帮自己渡过难关,抵达彼岸。这个时候,你成年后才结识的朋友往往会有许多利害关系掺杂在里面,而且你们的情分也还没有积蓄到可以为你牺牲他自己利益的程度。“发小”之类的朋友却不同,不论从感情上还是从道义上,都会促使他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忠实的朋友,并不是上天赐给你的礼物,而是自己平日“交”下的人。先要有慧眼去识人,再要真诚待人,在这两个前提下,你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友谊的长久要靠两个人共同去维持,而不是单方面的。在现实中,人人都为自己的生活奔忙,各有各的工作和圈子,以至于许多“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老朋友都疏于联系了。这在无形中,你就丢失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约老朋友吃顿饭,找个地方聊一聊,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无论如何,能通过共同的“回忆”找到的友谊总比现交现论的友谊来得自然而深厚。
赶紧给你的“发小”打个电话联系一下吧!如果现在他正春风得意,你也沾一沾他的喜气与贵气;如果他目前的处境很不如意,你的邀请对于他来说就是一道阳光,他会长久地感念你的情分的。
酒桌上现攀的同乡也好使
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人脉资源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同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同乡人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尤其是到外地上学或谋生之时,这种同乡感情就愈发强烈。“亲不亲,故乡人”,这种同乡观念有一定的凝聚力。它在“对外”上要保持一致性,“对内”互相提携,互相帮助。
既然同乡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足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人脉资源态度,那么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就不可忽视它,最起码可以为你在有求于人时提供一条“跑关系”的线索。对于同乡关系,只要不搞歪门邪道,没有到“结党营私”的程度就完全可以用。
晚清时,落魄的世家子弟王有龄进京捐官儿,因正值漕运旺季,客店紧张,只好暂住在已经预定出去的客房里,当时答应客栈老板,定房的人来了,马上就给倒地方。
只住了一两天的工夫,定房的钦差跟班杨承福就到了,王有龄出去招呼一下,就要另觅住处。听对方开口是云南乡音,王有龄便有了攀交情的引子,他随即含笑问道:“你家哪里,昆明?”
王有龄虽然久居江南,这一句却是老家的云南话,字虽咬得不太准,韵味却足。杨承福顿时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王老爷,你家也是云南人?”
“我生在云南,也攀得上是乡亲。”
“那好得很。”杨承福大声说道,“王老爷,您老不要麻烦了,你还住在这里好了。” “这怎么好意思。来,来,请进来坐!”
“是!”杨承福很诚恳地答道,“自己人说老实话,我还有点儿事要去办,顺便再找间屋子住。事情办完了我再来,叙叙乡情。很快,要不了一个时辰。”
“好,好!我等你。”
两人连连拱手,互道“回见”。
晚上,王有龄特意让店里做了汽锅鸡等几样云南小菜,虽然器具不太对头,但是杨承福却很高兴,客居无聊,两人吃到深夜才各自歇息去了。
就是这次不起眼的偶遇,竟然给王有龄的事业带来新的转机。杨承福是钦差的跟班,对京里情形自然很熟,此番到吏部打点,哪里轻哪里重,全靠杨承福指点,捐官事宜自然是一路顺风,水到渠成。
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就是“他乡遇故知”,退一步说,客居异地的时候,就算碰不到旧日相知,听听熟悉的乡音,心里也算是得到一种安慰了。如果能帮上同乡什么忙,既加深了感情,又引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也算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乐事。
有些人会困惑于自己的同乡资源少,用来经营关系显然有点儿不够,其实如果你把心思放在“乡情”二字上,可以发掘出来的感情就源源不断了。
高悦本是学中文的,但进了公司以后一直搞销售,业绩一向不错。同事们都说她有天生的亲和力。她用不长时间,就和新客户处成了老朋友。
高悦有个小秘密,那就是她总是可以和客户套上“同乡”关系。高悦的父亲是江西人,母亲是上海人,她本人也是在上海出生的,这两个地方出来的人,自然是她名正言顺的同乡。北京嘛,那是高悦上大学的地方,当年她又爱四处逛,胡同的照片都拍了不少,侃起来自然也头头是道。如今,高悦的工作有调整,被上海本部派驻武汉,那里也就成了她的大本营,自己从此也以半个湖北人自居。
在交际场合中,人们“套同乡”,找的就是一种“认同感”,如果你可以很自然地谈起他所熟悉的风土人物,你们就有了一种自己人的感觉。以后再谈及什么正事、实事,这就是良好的润滑剂。
人们对于同乡的情感都是发自肺腑的,因为同乡的关系大都具有人文情感和地域情感的双重特点。一个村子的人,到了镇里就成了同乡;一个县里的人到了省里,也成了同乡;一个省的人到了首都,便成为了同乡;而一个国家的人到了国外,就更是同乡了。同乡与同乡
的联系,在地域,更在于感情,如果你对一个地方的熟悉和喜爱溢于言表,就等于是对那个地方出来的人的尊重与肯定,这时候,他就不会计较你说是父母的家乡还是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了,他会把你当成实实在在的“老乡”去相处。
同乡资源的亲切感是其他任何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好好把握这份难得的资源吧,这必定会让你的人脉网络获益匪浅。
非工作场合,更要掌握好与领导的距离
许多职场中人,在与高高在上、严肃认真的上司打交道时,无不希望与他们的关系近一些,再近一些。这个愿望无疑是良好的,在上司面前拘谨畏缩,耗子避猫一般的人,很难落入领导者的法眼,有什么好事儿自然也轮不上了。但与领导拉近关系,并不是说就与他们称兄道弟、亲密无间,领导毕竟是领导,每个当领导的人,对自己的权威都是非常看重的,对于下属,他们在潜意识里都希望保留一段“陌生”的距离,以便充分维护自己严正的形象。
如果你的老板非常器重你,经常带你出席各种社交场合,那么,你千万不要得寸进尺,保持适度的距离对你是有好处的。任何一位领导在对待下级问题上,都希望和下级保持良好关系,希望下级对他尊重、服从、喜欢。所以,当他愿意和部下建立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的同时,在愿意进行情感沟通的同时,总是不希望用朋友关系超越或取代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说,他必须保持自己一定的尊严和威信。
人与人之间,由于地位的不同或者立场的差异,往往都会有设防心理。因为对于你,对方并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他们会小心谨慎,此时你不能为了套关系而涉及一些比较私人的“项目”,也最好不要涉及家庭、个人情感等私人话题。说话要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分寸,考虑这个话该不该说。言多必失,言多必轻。过多地涉及个人私事会让对方觉得你很轻浮,不值得倚重。
每个公司所缺少的都是能独当一面,为公司带来效益的优秀员工。那些没有能力、没有个性,只能扮演“帮闲”角色的人,如果要以攀附作为自己升迁的积累,无异于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唐朝武则天有个姘夫叫薛怀义,他原名冯小宝,是洛阳街头的一个卖药小贩,被武则天宠幸异常,让他扮作和尚,随便出入后宫。他小人得势,骄纵不法,在朝廷大臣面前居然也趾高气扬。
有一次,他从朝堂经过,依然是大模大样,昂首阔步,对迎面相遇的左丞相苏良嗣视而不见。苏良嗣大怒,命令左右随从将薛怀义紧紧拽住。他挥起手臂,照着薛怀义的面颊,来了个左右开弓,连抽了数十个耳光。
薛怀义连忙哭哭啼啼去找武则天诉苦,对待大臣一向严苛的武则天这一次竟然没有发怒,只是对薛怀义说:“你以后从北门出入就是了,南门是宰相上朝所经之地,你就别冒犯了!”
男宠们狗仗人势,不免作威作福,大臣们地位尊贵,自然不买账,真让武则天左右为难;偏袒情夫吧,必然遭到大臣的非议;支持大臣吧,又会委屈了情夫。但是她最终的选择,却是以朝廷大计为重。
武则天作为一国之尊尚且有各种顾忌,在我们的生活中,想让上司因为某种私交而偏袒你,只可能是一种靠不住的愿望而已。
如果老板发现他的工作越来越难做,而最终他发现是你破坏了他的威严时,那么,等待你的将是被老板疏远。
处理好与老板的距离是必要的处世学问,而距离就在淡与浓之间,就看你如何去掌握了。 把结识社会名流当成一种任务
在旧时代,那些“走江湖”的人讲究每到一地,首先要“拜山头”,备好礼物,再加上一番谦恭礼让的话,把当地黑白两道说话有分量的人都打点到了,然后不管是要打把式卖艺还是做生意,都有人能够庇护一二。
“江湖”上是这样,官场也是如此。
东晋被封为长沙郡公的陶侃,父亲早死,他是靠母亲拉扯大的。家境十分贫穷,为了生活,他小小的年纪便不得不到县里谋了个小吏的差使。
魏晋以来最重门阀,以门第出身,将人分为上、中、下三品,陶氏家族在当时只能算是下品。出身这种人家,要想进入上层统治集团是十分困难的。但是陶侃剑走偏锋,靠结交当时的名流,为自己争得了出头之日。
一次,地方上一位名门大户的子弟范逵路过他家时,他居然穷得没有可以招待客人的东西。他的母亲看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便当机立断,剪下自己的头发,换来了酒菜款待客人,还将床上的草席剁碎给客人喂马。他们的诚意,使范逵及其仆人都十分感动。范逵离去后,陶侃又追上去送行,直到百里之外。范逵明白了他的心意,问:“足下愿意到郡里任职吗?”陶侃说:“当然愿意,可是没有门路呀!”于是,范逵向庐江太守张夔推荐了他。此后,他对张夔忠心耿耿。一次,张夔的妻子病了,要到数百里之外去请医生,大家都感到为难。陶侃说:“长官夫人如同我们的母亲一样,父母亲有病,我们怎么能不尽心呢?”他主动揽下了这件苦差使。这样的人,能不得到上司的赏识吗?于是,张夔将他推荐到京师洛阳任职。
那些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领域里的名流,他们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轻轻一句话,就可能给你或是你手中的产品打开一扇意外之门,这远比你磕磕绊绊地自己探路有效得多。
曾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几位商界大亨在一次聚会上想评出谁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推销员,没想到评选结果是大家竟一致认为政府首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推销员。
的确,政府首脑一旦介入商业活动,其威力真可谓是无坚不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一次与沙特王子会晤,谈笑之间就为波音航空公司争得一份金额颇大的飞机订购合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从自己的锅里飞到别人的餐桌上。
如果说政府首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推销员的话,那么,能让政府首脑们为其推销商品的,恐怕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老板了吧!即使你不经商,但是人在社会上打拼,依然要处理好和那些“名流”与“贵人”的关系,这样无论做什么,都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结交有分量的大人物,首先要从你自己狭小的一亩三分地里走出去。
社交聚会,比如聚餐或商业酒会等,是展现你的社交才能的好时机,在这种半正式的场合,你若能够恰到好处地将娱乐与工作联系起来,那么你的人脉网将又往外拓宽了一层,这就是另外一番境界了。
那些成功的“社交动物”总是穿梭在会场中和各色人等安排会面,邀约晚餐,把握机会去认识可以改变自己一生的人。
想从社交聚会中满载而归,也是有迹可循的,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打入主办人的圈子
社交聚会往往需要兼顾许多细节,其中可能发生的混乱正是你伸出援手帮忙的好机会,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主办人中的一员。一旦你成为聚会的局内人,便可以知道谁会参与以及聚会中精彩活动的内容。
如何让自己参与进去?这其实并不难。首先,查阅资料,登陆主办方的网站,找出统筹会议的主要负责人是谁,打电话联系这个人。他们通常工作繁重、饱受压力,你可以在会议开始前几周便打电话说:“我很期待你所主办的这次聚会,很想帮忙让它更精彩,希望能贡献一些资源,不论是时间、创意或人脉关系都可以,好让聚会能一炮而红,不知道是否有我能效劳的地方。”
2.和聚会中的重要人物套交情
如果你认识聚会中的那位认得所有在场人士的人,就可以跟着他穿梭全场,会见场内其他重要的人物。聚会的主办人、主客都可算是重要人物。
你要实现找出这些关键人物的愿望,就应在他们之前提早到场,站在主要出入口或签到处附近,上前自我介绍或跟在后面找机会上前认识他们。
和对方套上交情后,就让自己变成“资讯核心”,这是优秀人脉专家的关键角色。如何办
到?你必须找出周围人想知道的资讯,有备而来。这些资讯可能包括业界的八卦、当地最棒的餐厅、私人派对等,让大家知道这些关键资讯,或让其他人知道如何取得这些资讯。当你成为资讯来源时,便变成了值得他人认识的对象。
3.创造让人惊喜的“偶遇”
这要求你在偶然撞见目标对象的两三分钟内,邀请对方稍后再碰面聚聚。这种招数需要简洁有力,让人觉得又快又有意义。
偶遇是你很快和对方认识,并搭起足够的关系,以方便下次再聚,之后又继续各自的活动的一种方式。你参加社交聚会,当然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愈多人愈好。记住,你并不是要在此结交挚友,而是要认识够多的朋友,以方便后续追踪。
两个人要建立关系,需要你们有某种程度的亲切感。在偶遇的两分钟内,用心倾听,询问商业以外的问题,并透露一些个人资讯,让彼此在互动中流露出些许感悟,这有助于营造你们之间诚挚的关系。
最后,千万别忘了后续追踪,它太重要了,一定不能忘记,一定要追踪再追踪,不能断了联系。
很多社交聚会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的人。成为优秀的社交者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不是有趣的活动,而是那些参与的人,这才是重点。打一场有准备的仗,将参加者都收进你的人脉网。
影响你生活质量的七种人
从一个人的饭局上,可以看出他的社交圈子,有些人也不排斥“饭局社交”,但和他坐在同一张桌子旁的,多是同行、同事等“自然社会关系”,而不是自己奋力开拓的人脉关系。这种圈子就有些窄了,遇到圈外的事儿,你就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知识不是一天能全学得完的,同样你的人脉网也不是一天就能搭建起来的。每当你结识到一个新面孔,一定要努力地将他或她变为你的人脉大树中的一片叶子,这种逐渐的累积才能在你用得到的时候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而当你拿起求救电话的时候,对方是否能够及时地“拉你一把”,就取决于你平时的积累了。因此,不断地吸取养分,打理好自己的人脉大树,绝对是目前最该身体力行的迫切任务,千万别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再去望洋兴叹,那是于事无补且毫无意义的。
每个人的人脉关系是不一样的,但下面这几种人是你的关系网中必需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人生和事业的品质。
1.医生
你一定要结识几个专家级别而且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因为他们给你的意见和建议可是关乎着你生命健康的。人在生病时候的第一选择就是会听医生的话,吃药、打针、住院等都离不开医生的建议。若是小病倒也无关紧要,但是万一有一天你不得不开刀做手术呢?此时,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真不敢想象那种拿自己的生命去“赌博”的感觉是什么滋味啊!
所以,医生应成为你的“一号人脉健身教练”,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好去认识几位医生朋友,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
2.律师
“律师?别开玩笑了,我可是个奉公守法的公民啊!”的确,很多人看到律师这两个字,都会与犯罪联想到一起。那么现在就来改改这个古老而陈旧的观念吧!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有关财产、民事侵权、房地产、合同、劳动关系、公司、税务等一系列的问题,即便现在你还没有被这些事情所困扰,但也要懂得未雨绸缪,你身边的确是需要一位律师朋友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人无完人,几乎没有一位律师能够胜任所有类型的案子,也没有哪个律师可以精通所有的法律,但这样的人脉关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3.公务员
几乎每一件事:填平路上的坑洞,运走垃圾,修建人行道,修剪树木,减低税赋,子女就学,规范社区商业行为,监管空气、水以及噪音品质,你新买的车子被偷了,你家的门被小偷不请而人,你都需要当地公务人员的帮助。
在你的身边是否有几个公务员朋友呢?如果没有的话,从今天开始就要尽量找机会去结识他们了。很多时候,有些会令你焦头烂额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却如同吃饭睡觉一般简单。公务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你多花费一些时间和心思,也许一顿便饭之后,他们就成为你的人脉资源中的一分子了。
4.保险专家
经常关注新闻动态的人,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爱车出现了意外的事故,维修花费的数字还着实令人心疼,拿着保险单希望得到理赔,可是跑来跑去,就是跑不出个说法来。碰到类似的情况诸如人身意外啊、工作意外伤害啊等等,这时候,你是否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听一个保险人的话,执意买了自己还没有看明白的险种呢?所以,结识一位优秀的保险专家,也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要再把卖保险的人拒之门外了。其实,他们在从你身上挣到钱的同时,也为你的生活送去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5.维修人员
一位优秀又诚实的维修人员是很重要的。你的汽车坏了,你家的下水道被堵了,你家的锁打不开了??事情紧急,你知道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费用帮你处理。技术差而且不诚实的修理工将使你损失惨重。
6.银行工作人员
难道你没有发觉,银行已在你的生命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你的投资理财都需要银行这个现代商业社会最重要的角色。有了银行这个人脉,当你的资金运作出现问题时,你知道该打电话给谁。
7.就业顾问,猎头
除非需要一份工作,大部分的人不会和职业介绍所的人主动攀谈。其实,这是没必要的,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怎样,而是你未来会怎样。即使你现在工作非常稳定,你也不妨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口渴之前先掘井永远是正确的。
下次当就业顾问公司打电话来时,不管你多么满意目前的工作,都不要挂断电话,可以说一些这样的话。例如:“我真的没有兴趣,但是你的电话令我受宠若惊。事实上,将来我可能会需要你的帮忙,或者找一份好工作,或者是寻找合适的人选。你可以留下你的联络电话,也许在这一两个月里,我们可以吃顿饭,彼此认识认识。”
开始的时候,或许你还不知道自己作为“园丁”要从哪里下手,没关系,试着用你的心去接纳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或许,某一天他们就会成为你电话另一端的对象了。当然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毕竟人与人之间是有着各类的差异的,所以,接纳每一个人不是要你去不分轻重地一视同仁,在你的人生中,总会有一些人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你不可忽视的人脉大树的营养成分。
我们列举的这几种人,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界人士,随时能为我们提供便利的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关系网才算更合理、更完美。
宴请领导,以“讨教”为引子
在各种社会组织中,你或者是领导,或者是下属,也可能既是领导又是下属。上下级关系融洽与否,对集体而言,直接影响着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决定着团体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对个人而言,则影响着交际双方的情绪、心境,制约着双方的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在宴请中,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掌握领导与下属之间的沟通艺术,既能为组织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又能使交际双方心情舒畅、工作顺利、事业成功。
上下级之间,饭不仅能吃而且还很有吃的必要,那么作为一个下属,应当如何向你的老板发出饭局的邀请?
有人曾精辟地总结出男人的两大考验:一是陪老婆逛街,二是请老板吃饭。何也?因为这对一个人的表现是场综合性的考验,而且都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劳而无功。
陪老婆逛街倒也罢了,老婆毕竟是你的老婆,表现不到位,她终归还是会体谅你的;请老板吃饭,问题就复杂些,老板的下属多多,你和他的关系,不是一对一那么明朗化,单是你请他,他能不能到场,就是个问题。
某职员由于资历浅,总想和老板拉关系,但他几乎找不到和老板单独接触的机会,为此非常苦恼。不久,他写了一张精美的请柬,通过快递公司送给了老板,并到酒楼预订了房间。没想到,那天下午他正准备到酒楼等老板,行政处的人突然来到他面前,手里拿着小礼物,说代表老板和公司祝他生日快乐,还批评他直接走上层路线,瞧不起哥们儿。他一阵脸红,怯生生地问“老板呢”,同事说老板陪客户打高尔夫球去了。这位职员万分羞愧。
在物质短缺的时代,吃了别人的嘴软,这一招特别管用。但是别忘了,对于老板来说,他们早就过了温饱阶段,除非是为了业务,否则根本不会为了吃饭而吃饭。作为下级,特别是级别相差较大的下级,贸然请上司吃饭是非常徒劳的:他对你的用意早就洞察,怎么会吃你那一套呢?
当你还是新人时,邀请老板吃饭会使他不舒服。因为他跟你去吃饭,为了公平,他必须接受每位新人的邀请。而且他也可能觉得有回请的必要,这会耗费他的精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老板就不可请了。请老板吃饭,要选择时机,如很重要的工作告一段落,最好是大功告成、任务圆满完成之时,或者你刚得到提升或者你想给老板一个很重要的建议时。这种邀请,就不显得那么没有分寸。
另外,老板和下属是通过工作关系联系到一起的,每个当老板的人,无不关心公司的成长和他个人的工作业绩。请老板吃饭,应当把重点放在有益于工作的事物上,这样,不但能引起老板的兴趣,还可能获得他额外的赏识。
高铭宇服务于一家软件公司,是老板眼里的红人。他的专业水平很不错,在为人处世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即使请上司吃饭这样的小事,他处理起来,也让人心情愉快,乐于接受。他常常会这样说:“X总,这份文献不错吧?昨天我在一家专业网站上还看到了一份更加权威的文献!只是昨晚太晚了,没来得及及时下载??这样吧,我现在就回家下载那文献,晚上我们一起吃饭,然后我再把那文献交给您?”或者是:“X总,您的观点对极了,我真的是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看这时间,也不早了,这样吧,我们找个地方,一起吃饭,然后您再就这个观点继续和我深谈一下?公司附近有家西餐厅,环境棒极了,极其适合聊天。走吧!我们现在就过去?”
这样的邀请,既诚恳又大方,老板们大都会欣然接受的。 如果你的老板很忙,请他喝个下午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今下午茶已俨然成为商务沟通中的一份“甜点”,它虽没有正式餐会的那份奢华与气派,但正如饭后甜点,吃起来舒心。有些公司尤其是外资公司常常会设一个专喝下午茶的休息室,这个时候,大家喝喝咖啡、吃吃点心,其乐融融。平日里,老板可是不容易随便套近乎的,那么,下午茶的时间可就得好好利用了,这个时候接触老板既轻松也不会惹来嫉妒。
一些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老板喝茶的喜好,包括其他同事的喜好。比如在喝咖啡时有什么特殊偏好,他会一一的记下,并且在恰当的时候,递过去恰到好处的糖奶份数,此时,大家的开心之情通常溢于言表。他们也会趁下午茶的时间有意无意地和老板聊聊,这时候的谈话效率是最高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情报最准确,他们能及时掌握老板的喜好,对老板的背景也能了解得更多。
当老板的人,通常是不会被金钱收买、被饮食软化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会被你的专业态度和你的忠诚体贴软化,对于下属,这也是一种表现自己的机会。
宴请客户,先论朋友之谊
在公务宴请中,客户是个大项。宴请客户成功,就是生意成功的前奏。你与客户之间,虽然客观存在着卖与买、供与需的关系,宴请却可以当成私事对待,只论朋友之谊而不谈其他。你们关系的实质是怎么一回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彼此不点破就是了,很多话,还是要本着“朋友”的立场来沟通。
先做朋友后谈事的这种行事方式,当然也可以用在你的客户身上。事实上,人们总是对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警惕,若把你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些,他就不好意思直接拒你于千里之外。在良好的会谈气氛中,打消了人们固有的隔阂与顾虑,余下的事就水到渠成了。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认识别人、建立友谊,只要你有意与别人交往,善于打开别人的心扉,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思在一家不是太出名的服装公司工作了五年有余,在这期间,她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积累的人脉资源,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业绩,从而顺利地登上了副总的宝座。
有一次,服装行业准备召开一场专业座谈会,与会者主要是行业内的领头公司的老总及副总,共同研讨一些有关于服装市场及发展的相关课题。思思通过朋友的关系也有幸获得了一张珍贵的入场券。
拿到参会人员的名单和日程安排表的时候,思思有些为难了。因为这次会议的安排时间太过于紧凑了,以至于留给她与别人沟通的时间仅仅剩下中午聚餐时可怜的1个小时。要知
道,参加会议的人可都是行业内的顶级人物,平日里若是想要与他们相识,都是极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这么好的机会,如何才能够把握住这短暂的时间,将自己成功地留存于他们的印象中呢?
会议进行到中午,各大公司的老总一同走进了自助餐厅。三两个熟识的人围坐在一桌闲聊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思思趁着王总挑选食物的空当,慢慢地走了过来。
“王总,您今天满面春风,心情愉快,我猜想,您的女儿一定是接到了她想要进入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吧!”
王总有些惊诧地看了思思一眼,随即微微一笑,“是的,昨天刚刚送到了家里。奇怪,这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个消息告诉其他人呢。”
站在一旁的李总眉开眼笑地说:“王哥,这就是您的不对了,这么大的喜事怎么不第一时间通知我啊?这次,恐怕王总要破费请我们大吃一顿了。哈哈,恭喜恭喜!”
王总拍了拍李总的肩膀:“放心,这顿饭你不说我也一定是要请的,”然后转过头来问思思:“你叫什么名字?吃饭的时候你也一起来吧。”
思思趁机说:“王总,您是行业的龙头,我们一个小小的公司,也从您那里学习到不少东西,相识不如偶遇,不如这次给我个机会做东,一是祝贺您,二也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对于这个提议,王总爽快地答应下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总特别关注思思?
其实秘诀很简单,在参加会议之前,思思就已经通过朋友将她想要关注的几位老总的资料拿到手上了,在进行了细心的整理和阅览后,她发现王总的女儿今年正好参加高考,这是个很容易与他进行攀谈的话题。
宴请不但是要吃饭,而且还要吃“交情”,请客户,一定要注意尽量淡化你们之间的供求关系,把重点放在“朋友”或者饮食本身上。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先生,你是东北人吧?”“我就喜欢东北人,直爽。哦,还特别喜欢吃你们那里的菜!什么酱大骨,蘑菇炖小鸡,不如我们约个时间,品尝一下你的家乡风味。你哪天有空?这个周末行吗?”如此这般,效果肯定比你那种没有铺垫的邀请要好得多。
宴请同事,最好以“庆贺”为名
沉闷的办公室里充满了各种文件和繁杂的公务。有一天,我们发现曾经让我们热爱和感兴趣的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让我们失去了热情,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时,我们的情绪会变得焦虑和抑郁,心情会变得烦躁,经常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使那些简单工作也变得复杂起来。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内心深处便会涌起一种热望,渴望与人沟通交流,让友
情帮助自己放下压力。
事实上,与周围的同事是否能够融洽相处,不但关系到你是不是能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而且也关系到你能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出出色的成绩。
现代职场,沟通为先,而作为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饭局,酒、饭、菜,其实也都属于附属品。请客吃饭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原来意义,变成了一种面子,一种投资,一种交易,一种手段,所以有人戏言,“革命离不开请客吃饭”。
首先,要想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像多年好友一样和谐相处,就要学会愉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那种太过清高孤介的作风,无疑是在你和别人之间搭起了一座墙。比如在办公室里,同事带点水果、瓜子、糖之类的零食到办公室,休息时分吃,你就不要推,不要因为难为情而一概拒绝。有时,同事中有人获了奖或评上了职称什么的,大家高兴,要他买点东西请客,这也是很正常的,对此,你可要积极参与。你不要冷冷地坐在旁边一声不吭,更不要人家给你,你却一口回绝,表现出一副不屑为伍或不稀罕的样子。
接纳别人的好意,等于你对他这个人的接纳。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就是在这种相互给予与接受中建立起来的。
积极参与同事间的非工作交往之外,你更应该主动创造机会,促进与同事的关系。 姜峰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家乡所在城市的一个处级机关工作。稚气未脱的他和办公室里元老级的同事总有些不合拍,连科长都说姜峰有些木讷。其实,在姜峰心里,也想拉近和同事们的关系,只是一直不知从何处入手。
一天,姜峰有位分到邻近城市的大学同学借出差之便来看他,姜峰很高兴,趁周末无事,带她去逛本市最著名的鲜花一条街。两人并肩行走,正好碰到了姜峰科里的一位同事,那位大姐说:“小姜交女朋友了?”姜峰脸红了,但是没有否认。
星期一,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起哄让姜峰请客,姜峰爽快地答应了。下班了,科长和科里的同事们被姜峰请去吃川菜,酒足饭饱后,姜峰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到了认可和友好的神情。此后,姜峰也得到了大家的好感,渐渐融入了这个大集体。
后来姜峰和那位女同学通话,还一再感谢她给自己创造了机会。
宴请同事,不外乎就是大家凑到一起找乐子,也趁机加深了解,融洽感情,所以,任何一个值得庆贺的名目,都是请客的好理由。如果你平白无故地请同事吃饭,大家觉得无功不受禄,这饭就吃得不太开心了,这时候,你不妨为自己请客找一个容易被人认可的理由,比如说加薪了、升职了、考试通过了,至于交女朋友了、中大奖了,那更是非请不可的。即使没有理由,在你觉得有请客的必要时,也要学着像姜峰一样“制造”理由。
请同事吃饭,当然为的是开心、舒畅,乃至无话不谈。一般来讲,跟他们吃饭没有太多的讲究,一般选择中档餐厅就可以了,但务必要口味地道、环境卫生。菜肴的数量按实际就座的人数安排,一般来说,冷菜加热菜的总量是人数的2倍就已经很丰盛了。如果只是三五个要好的同事小聚,一次点一个招牌菜、一个果腹菜、一个素菜、一个下酒菜,再点一个下饭菜,就能吃得心满意足,又不浪费。这样,被请的同事也会吃得非常安心和舒服。
如果双方关系足够亲密,不妨邀请他到自己家中,体验一回西方人的“家宴”,经济实惠,环境肯定比餐厅要自由放松得多。对于双方来说,“家宴”更能让彼此加深了解,加深友谊。
宴请同事不要用金钱来衡量,更重要的是适合和尊重,需要以真诚的对待换得愉悦的心情。
宴请异性,尽量表现出绅士风度来
人际宴请,突出的是关系,即使是初识的客户,也要远兜远转,论出朋友之谊来,然后开口称兄弟,凡事以“咱们”为出发点。这么做没有别的意思,无非是要把关系弄得更亲密一些,熟人才好办事嘛!如果和你有工作交往的人是异性,这个原则就不适用了,在普通的社会交际中宴请异性,尤其是男性做东宴请女性时,应当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满足她们被尊敬、被重视的心理需要。不但暧昧绝对要不得,过于粗陋随便的言行举止也要杜绝。
江波一直都很向往法国,希望有一天能够去法国留学。一次,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对善良的法国夫妇—格林先生和他的夫人,那个朋友希望格林夫妇可以给江波一些建议,能对他的留学计划有所帮助。江波约格林夫妇在某餐厅见面,但这次见面却很不成功,这对夫妇,尤其是格林夫人对江波的印象糟透了。
原来,到餐厅一见面,江波就只忙着跟格林先生握手,并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格林先生,而把格林夫人冷落在了一旁;吃饭的时候,江波只顾给格林先生布菜,和格林先生谈笑风生,完全没有照顾夫人的需要;最糟糕的是出门的时候,他居然并肩和格林先生走到门口,把格林先生送了出去,然后才是夫人,弄的格林先生十分尴尬。格林夫人直接告诉江波的朋友说,她认为江波是个非常不懂礼貌的年轻人,最好先学好礼仪再出国留学。
在西方,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也是同样,一个文明社会的男人在与女性相处时,不注意礼貌是无法受欢迎的。男性朋友应该建立这样的思维:男人的身体比女性强壮,力气比女性大,动作也比女性敏捷,这是男人的先天性优势。借由这个先天优势去关心帮助女性,减轻女性负担,是男人应有的风度。女士优先的礼仪之道,具体说来,有以下要求:
1.男士应该在进门出门时,主动为女士开关门。
2.男士在女士面前是不能随便吸烟的,实在要吸烟,应去吸烟室,或者征询女士的意见。女士同意,才可吸烟。
3.女士在入门处更换外衣外套时,男士应主动帮女士把外衣、外套挂在衣帽架上。 4.女士落座时,男士要主动为女士移动椅子,方便女士入座。 5.当女士手提沉重物品,在室外行走时,男士要主动上前提供帮助。
6.在大型宴会或公共场合发言或致辞时,按照国际惯例,开场白应为“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日常生活中有女性需要帮助,男士们也应热诚而主动地去为她效劳。不过服务宜适中,切忌热心过度。比方说,你可以代替女士拿行李,却不必替她拿手提袋、遮阳伞和花花绿绿的包装物;陪女子遛狗,可以帮她拉拉狗皮带,但是对于她抱在怀中的小型宠物,就大可不必代劳了。
礼貌欠周固然令人不快,但礼貌太多也会让人难堪。绅士风度是温文尔雅,而不是热情如火,男士们千万要在社交中把握好这个度。
宴请女性,她们点菜时往往选择多,挑选细,反复咨询,占用时间长,具有较强的求全心理,这个特点需要男士们体贴照顾,协助她们挑选。她们往往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了解食物,不懂行,不会挑选。例如,当一位女顾客点好一道菜后,不管旁人还是服务员若附带一句“您选的这种食物真好”或“你真有眼力”之类夸奖的话,女顾客一般会觉得很开心,这是由于女性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饮食消费中的自尊心所致。
在口味上,男性一般喜欢富含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女性则一般喜欢清淡不油腻的菜,素食蔬果尤佳。
在需求上,男性顾客重量,用餐讲求果腹与分量多寡,女性顾客重质,对环境较为敏感,重视服务细节。
结账是请客吃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男士结账是请客吃饭的习惯,也是餐饮的基本规则。一般一对男女朋友,不但应由男士结账,连召唤侍者过来都要由男士来做。即使你们这次是由女士请客,或大家平均分摊消费额,女士也只需将钱交给男士,由男士招请服务人员结账。
后 记
我们讲饭局经济学,不是说与人吃了一次饭,就要立竿见影地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前面对各式各类饭局的解析,我们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饭局是感情的纽带,是正事、要事之前的缓冲和铺垫,是矛盾和问题的润滑剂。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较之以前有些松散和冷漠,但是“人情生意”却从未间断过。要想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就要提前准备筹划,为自己储备人脉。
事实上,愈是亲密持久的关系,愈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情感投资。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有一种情感上的期待,这种期待需要不断地以情感来浇灌。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本来有很好基础的人际关系,因为疏于往来,就越来越淡漠,而那些只是在某次社交聚会中偶然相遇的人,因为几次热络的交往,后来竟发展成知交好友。所以“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并非可有可无,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从小处着眼,时时落在实处。
有些人会说:“我也想多交些朋友,就是没有时间。”其实,只要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就能找出时间去做。在中国人的交往中,饭局是关系的重头戏,而共同出游、健身、打牌、K歌等等活动,就是饭局的外延。和友人保持联络,你可以根据彼此时间的充裕程度和喜好,做出合理安排。那些在社会上朋友众多、受人欢迎的人,其实也没有掌握什么了不起的秘诀或者特殊的技巧,只是真情加上主动,就足以融化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并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你人脉的资源足够多的时候,财运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你可以将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排成一张“联络图”,然后对这些人进行分析,明白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级重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这就像打牌一样,对于手中的牌了然于胸,才能组合出最有力量的牌型。因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你需要多方面的资源,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有了这样一张图,你就拥有了一张有效的关系网,这时候你可以使用和借助的力量将成倍增加。
饭局是手段,不是目的。局中之局千变万化。赢得饭局,赢得了人脉,就赢得了财运!希望读完本书的你能够掌握其中精髓,并作出最圆满的发挥。
正在阅读:
饭局经济学06-25
机器人风波作文450字07-06
2018年北师大版(一起)英语六上Unit1练习卷(带解析)307-10
今天教室里特别静作文600字07-05
中国小型雕刻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06-07
抽水试验报告(深基坑 地下水)05-10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模拟练习试题(1-35章)附参考答案及04-13
教育政策与法律专题05-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饭局
- 经济学
- 复合材料导论 - 图文
- 全市100家优秀企业和100名优秀企业家
- 中国智能供暖系统产业专项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4-2019)
- 安全在我心中文档
- 物质调运问题数学建模
- 第04单元评价检测卷
- torque使用指南
- 代谢控制发酵内部 资料
- 最新精品2017年省教师招聘考试专家押题试卷1
- 青岛版七上数学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第1课时
- 青海湖中国湖泊的形象大使 - 图文
- 2015-2020年中国铲运机行业运营评估报告 - 图文
- 内部控制习题及参考答案
- (项目名称)规划方案设计评标方法及评分细则
- 贯彻落实全县领导干部大会精神
- 前门大街及东片保护整治项目二期工程报告书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两个会议纪要及问
- 生产计划和控制SAP
- 纪念建团90年,喜迎党的十八大知识竞赛试题库(团史部分)
- 浙江省手工具厂名录2018版2578家